《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70db5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1.png)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和过程。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对光合作用探究实验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知识整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同光合作用对于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注农业生产、热爱自然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和过程。
(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2、教学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及二者的关系。
(2)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植物在阳光下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从何而来,从而引出光合作用的主题。
(二)知识讲解1、光合作用的概念(1)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光合作用的定义。
(2)教师强调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料、产物和能量转化。
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1)教师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6CO₂+ 6H₂O →C₆H₁₂O₆+ 6O₂(2)解释反应式中各物质的含义和反应的条件。
3、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阶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光反应的过程,讲解光反应发生的场所、条件和物质变化。
强调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
(2)暗反应阶段同样通过多媒体展示暗反应的过程,讲解暗反应发生的场所、条件和物质变化。
指出暗反应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
(3)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总结出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
4、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列举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如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2)结合实例,讲解各因素如何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三)实验探究1、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介绍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光合作用》PPT课件
![《光合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633b7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a.png)
B.机械组织
C.保护组织
D.分生组织
5.“枯木逢春”的意思是枯干的树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枯树”仍能生长的原因是
它具有( A )
A.分生组织
B.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
D.保护组织
C 6 . 下 列 各 项 中 不 属 于 人 体 组 织 的 是 (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分生组织
上皮组织
分布:覆盖在身体内外和管腔表面 功能:保护、 排泄、分泌、 吸收
皮肤
小肠上皮
血液 功能:营养、 支持、保护、连接
骨骼上的肌肉
心脏壁上的肌肉
胃壁上的肌肉
肌肉组织
组成:由肌细胞构成 功能:能收缩和舒张
神经组织 组成: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功能: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动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其分布与功能
动物组织 上皮组织
特点、分布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皮肤,口腔,胃,肠等处
保护作用 分泌作用
功能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分布广,细胞间隙大,细胞 间质多 骨组织,血液,脂肪组织, 肌腱
平滑肌——胃,肠等管壁 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 心肌——心脏特有
由神经细胞构成 大脑,脊髓等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
?
细胞分裂: 细胞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相似的 新细胞。
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中 大多数细胞发生了变化,形成了 多种多样的细胞。
细胞的分化: 在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础上, 进一步形成不同形态和结构的细 胞群的过程。
分裂——细胞数目增多 生长——细胞体积增大 分化——细胞种类增多
D.神经组织
THANKS
2024年初中生物《光合作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初中生物《光合作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1bae8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2.png)
2024年初中生物《光合作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第七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第三节“光合作用”。
详细内容包括: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场所和条件;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场所和条件,了解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现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场所和条件,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光合作用实验装置。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生长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能量来源,从而引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场所和条件,通过实验演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光合作用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5. 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讲解光照、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定义: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公式: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场所:叶绿体条件:光照、二氧化碳、水、适宜的温度2. 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光照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场所和条件。
(2)举例说明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3)解释生活中一个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现象。
2. 答案:(1)见板书设计。
(2)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有:光照、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光合作用》说课稿
![《光合作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ab07f5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a.png)
《光合作用》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光合作用》说课稿《光合作用》说课稿6篇《光合作用》说课稿篇1本节课所学知识包括: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两部分内容,关于光合作用考察的内容,不仅仅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更多以实验设计、主观题的形式考察,难度大、所占比例也比较大。
《光合作用》ppt
![《光合作用》ppt](https://img.taocdn.com/s3/m/24dd095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4.png)
THANKS
详细描述
在光合作用中,合成的糖类等有机物质会被运输到细胞的各个部位,包括根、茎、叶等器官。这些有机物会通 过韧皮部运输到植物的其他部位,以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这些有机物也会被分配到不同的器官中 ,以维持植物各部分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04
光合作用的场所和条件
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它是一种含有叶绿素的细胞器, 能够吸收阳光,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培养光合作用领域的优秀人才与国际合作
总结词
培养光合作用领域的优秀人才与加强国际合作是推动光合作用研究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是推动光合作用研究的关键。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共同开展光合作用研究,有利于加快研究进程,提高研究水平,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生态、社会和经 济效益。
2023
《光合作用》ppt
目录
• 光合作用简介 • 光合作用的过程 • 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 • 光合作用的场所和条件 • 光合作用的应用与意义 • 光合作用的未来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光合作用简介
什么是光合作用?
01
02
03
光合作用的定义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 某些细菌通过捕获光能, 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 机物质的过程。
糖类的合成与储存
总结词
糖类的合成和储存是光合作用中物质变化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详细描述
在光合作用中,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将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等小分子 化合物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质。这些糖类被储存在细胞的叶绿体中,作为植物生 长发育所需的能量来源。
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
总结词
有机物的运输和分配是光合作用中物质变化的最后一个环节。
《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12f2a99e314332396893c6.png)
《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光合作用》教案1【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其吸收的光谱;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总反应式、光反应、暗反应的具体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植物栽培与合理利用光能的关系。
【教学难点】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手段】板图、挂图、多媒体课件、实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言本节可引入的话题很多,如:①可从全世界面临的一些生态危机,如粮食、化石能源、环境污染等入手;②或从花卉、农作物、果蔬的栽培方法或增产的措施入手;③或从一些自然灾害,蝗灾、沙尘暴等入手;④或动物、植物的同化作用区别等等方面切入光合作用;⑤还可通过教材提供的光合作用的发现所列举的几个实验为切入点进入光合作用的学习,其中较易作为切入点的实验有: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的实验(学生在初中就做过);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场所,且氧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实验;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的实验。
教师应特别重视光合作用发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因为通过分析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学生可以不仅了解到放射性元素示踪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从中也可以深切体会到技术的发现和应用,特别是物理、化学技术的使用对生物学起到的推动作用,因此有人说“技术是人类延长了的手臂”。
2、叶绿体及其光合色素用板图或挂图显示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提问复习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教师应适时指出,光合作用所以能在叶绿体中进行一是由于其中含有催化光合作用的酶系,这些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和片层的薄膜上;二是在基粒片层的薄膜上,有吸收转化光能的色素,这样就引出了叶绿体上的光合色素这一教学内容。
《光合作用》的知识梳理和典例分析
![《光合作用》的知识梳理和典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1f70625acfa1c7aa00cc6b.png)
《光合作用》的知识梳理和典例分析一、光合作用的概述1.概念: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生物界的糖绝大部分最终来源于光合作用。
2.生物类型:依据生物体能否自身将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生物分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1)自养生物: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其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物质和能量。
包括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等。
(2)异养生物:不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需要从环境中摄取现成的有机物。
包括人、动物、真菌和大部分细菌。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4.叶绿体及色素(1)叶绿体的结构:(2)叶绿体中的色素:(3)色素的功能: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例1、在做植物实验的暗室内,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相同光照强度叶绿体双层膜:外膜和内膜,基本骨架是脂双层。
基质:叶绿体内浓稠的液体,含有碳反应所需的酶。
基粒:由类囊体叠成,类囊体是由膜形成的碟状的口袋,组成类囊体的膜又称光合膜。
光合膜上含有光反应所需的酶和色素。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呈蓝绿色)(呈黄绿色)(呈黄色)(呈橙黄色)种类下最好安装( )A .红光灯B .绿光灯C .白炽灯D .蓝光灯解析:主要考查光的波长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因此,相同光照强度下在红光和蓝紫光照射下,光合作用最强,而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的绿光最少,光合作用最弱。
白炽灯光各种波段的光都有,其光合作用的强度比绿光高。
答案:B例2、把小球藻培养液放在明亮处一段时间后,向其中滴加酚红pH 指示剂(遇碱变红),培养液变为红色,若将此培养液分为两份,一份放在暗处,一份放在明处,结果放在明处的仍为红色,而在暗处的又恢复为原色。
其原因是( )A .光合作用产生了氧B .光合作用产生了CO 2C .光合作用消耗了氧D .光合作用消耗了CO 2解析:培养液中CO 2越多,则酸性越强,pH 越低,反之pH 越高。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公开课PPT课件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4df80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b.png)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 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原理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需要光 照,产生氧气并合成ATP,暗反应不需要光照,利用光 反应产生的ATP和还原氢进行二氧化碳的还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 新鲜绿色植物、水、二氧化碳、光源、试管、烧杯等。
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 选择健康、新鲜的绿色植物,将叶片放入试管中。
2.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密封试管口。
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
3. 将试管放置在光源 下,观察并记录叶片 的变化。
5. 重复实验,改变光 照强度和温度,观察 并记录叶片的变化。
光反应和暗反应相互依存,共 同完成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速率和效率受到光 照强度和温度的影响。
06 课堂互动和思考题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光合作用的原 理、过程及其在自然界和农业生产中 的应用进行讨论,促进学生的交流与 合作。
问答互动
实验操作
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 观察光合作用的现象,加深学生对光 合作用过程的认识。
02 光合作用的原理
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过程
总结词
详细描述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过程,包括水的光解、 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还原等步骤。
详细描述
光合作用是一个由一系列化学反应组成的过程,它利用 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这个过程可 以分为三个阶段:光反应、碳反应和产物生成。在光反 应阶段,水分子被光能分解成氧气、电子和能量富集的 分子,如ATP和NADPH。在碳反应阶段,二氧化碳被 固定并转化为葡萄糖或其他有机物。最后,在产物生成 阶段,葡萄糖被进一步转化为更复杂的有机物,如纤维 素或淀粉。
《光合作用》教案设计
![《光合作用》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9fc64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8.png)
《光合作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光合作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光合作用的定义、实质、反应式、条件及影响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实质和反应式,掌握光合作用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反应式及影响因素。
2.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定义、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生物学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生长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哪些能量?2. 新课导入:引出光合作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定义。
3. 讲解: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反应式、条件及影响因素。
4.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光合作用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5.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例题,巩固学生对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的概念2. 光合作用的实质3.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4. 光合作用的条件及影响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合作用的定义。
(2)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3)列举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2. 答案:(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初中《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光合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944e3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2.png)
初中《光合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2. 能够设计并完成光合作用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培养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概念,即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2. 光合作用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显微镜、载玻片、洋葱表皮细胞、碘液等。
2. 教学材料:PPT、实验指导书、实验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光合作用的已有知识,教师总结并引导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教师巡回指导。
2. 每组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实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光合作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设计并完成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光合作用实验。
2. 学生操作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并记录实验结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
2. 学生分享总结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应用: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如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等。
2. 学生分享应用实例,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总结和反思,教师点评并鼓励。
教学延伸: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它们的光合作用的现象,并和家长分享光合作用的知识。
2.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设计并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光合作用》 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067c9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9.png)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2)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条件、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能力目标(1)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光合作用对于生物界和人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生命现象的关注和尊重。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条件、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2、教学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关系。
(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3、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绿色植物的图片,提问学生植物为什么是绿色的,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与光的关系,从而引出光合作用的主题。
2、知识讲解(1)光合作用的概念向学生讲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6CO₂+ 6H₂O → C₆H₁₂O₆+ 6O₂(3)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场所:类囊体薄膜条件:光、色素、酶物质变化:水的光解(2H₂O → 4H + O₂);ATP 的合成(ADP + Pi +能量→ ATP)能量变化: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ATP 和H中②暗反应场所:叶绿体基质条件:酶物质变化:CO₂的固定(CO₂+ C₅ → 2C₃);C₃的还原(2C₃+ H +ATP → C₅+(CH₂O))能量变化: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②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2)如何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4、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教案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57563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d.png)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和实质。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3. 了解光合作用的生物学意义,以及光合作用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2. 光合作用的意义:完成物质转变,完成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
3.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
a. 光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 的形成。
b. 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糖类等有机物。
4. 光合作用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农作物的种植、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反应过程及光合作用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2. 难点:光合作用反应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本质和重要性。
2. 通过实物演示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光合作用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实物模型或图示,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3. 准备一些实际案例,介绍光合作用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绿色植物叶片,引导学生关注光合作用的现象。
2. 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本质。
3. 讲解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引导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4.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光合作用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七、课堂练习a. 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 导学案
![《光合作用》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3a304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1.png)
《光合作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明确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
2、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3、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认识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4、学会运用实验方法探究光合作用的相关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光合作用的过程,尤其是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与区别。
(2)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机制。
三、知识梳理(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叶绿体基质中分布着与暗反应有关的酶。
(三)光合作用的条件1、光照: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没有光,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2、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其浓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3、水: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同时也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良好溶剂。
4、温度: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5、矿质元素:如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乏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四)光合作用的原料1、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吸收进入叶片。
2、水:由根部吸收,通过导管运输到叶片。
(五)光合作用的产物1、有机物:如糖类(葡萄糖、淀粉等)。
2、氧气:通过气孔释放到大气中。
(六)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阶段(1)场所:类囊体薄膜上。
(2)条件:光、色素、酶。
(3)物质变化:水的光解:水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为氧气和H(还原型辅酶Ⅱ)。
ATP 的合成:ADP 和磷酸在酶的作用下合成 ATP。
(4)能量变化:光能转化为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2、暗反应阶段(1)场所:叶绿体基质。
(2)条件:多种酶。
(3)物质变化:CO₂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
《光合作用》PPT课件
![《光合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20795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d.png)
并排的两个刀片
盛有清水的玻璃皿
(3)用毛笔从水中选取最薄的叶片,放在一张洁净的载玻片上,制作成___________.(4)制成临时装片后,放在___________下观察,可以看到:①[2]是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6]是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它们都属于_________组织。②[3]_________和[5]_________共同构成了_________,属于_________组织。③[4]_________内含有输导水分、无机盐的_________和输导有机物的_______。
叶片的结构
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表皮叶肉叶脉
上表皮下表皮
栅栏组织海绵组织
网状叶脉平行叶脉
1.在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时,正确的切叶方法是 ( )A.迅速地一次切割 B.缓慢地切下C.迅速地来回切拉 D.缓慢地来回切拉
练习徒手切片
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观察叶片的结构
取镜和安放
对光
观察
观察横切面图
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叶的下表面
撕取叶的下表皮
对下表皮细胞染色
气 孔
表皮细胞
气 孔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表皮细胞内没有
叶的下表皮结构图
保卫细胞
保卫细胞
1.叶的组成
叶片在茎上的着生方式有什么特点?相邻两片叶的排列有什么关系?这种排列特点和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
《光合作用》 讲义
![《光合作用》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0fa2855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0.png)
《光合作用》讲义一、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这个过程对于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命来说,都至关重要。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植物无处不在。
从高大的树木到矮小的花草,从广袤的森林到路边的小草,它们都在默默地进行着光合作用。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光合作用,我们的地球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二、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步骤就能完成的,它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阶段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当阳光照射到植物的叶片上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比如叶绿素,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光能捕捉器”,它们会吸收光能。
这些光能被用来将水分子分解成氢和氧。
氢会进一步参与后续的反应,而氧气则被释放到空气中。
这就是为什么植物会产生氧气,为我们提供了呼吸所必需的气体。
暗反应阶段则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在这个阶段,二氧化碳被固定和还原,最终形成有机物。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个精细的化学工厂,各种酶和分子协同工作,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比如葡萄糖等。
三、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要了解光合作用,就不能不提到叶绿体。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工厂”。
它有着独特的结构,由外膜、内膜、基粒和基质组成。
基粒就像是一堆小小的盘子堆叠在一起,上面布满了进行光反应所需的色素和酶。
而基质中则充满了进行暗反应所需的各种物质和酶。
叶绿体的存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环境。
它的膜系统能够有效地分隔和组织各种反应,确保光合作用的高效进行。
四、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既然光合作用对植物如此重要,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它呢?首先是光照强度。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
如果光照太弱,植物就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来进行光合作用;但如果光照太强,也可能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其次是温度。
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光合作用》 知识清单
![《光合作用》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195644a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1.png)
《光合作用》知识清单一、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植物把“光能”变成“化学能”,并且为自己和其他生物制造食物的神奇过程。
这个过程发生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
叶绿体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工厂,里面有着各种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可不是一步到位的,它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1、光反应光反应需要光的参与,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在光的照射下,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比如叶绿素)吸收光能。
这些光能被用来将水分解成氧气和氢离子(H⁺),同时产生电子。
电子经过一系列的传递,最终形成了能够为后续反应提供能量的物质——ATP(三磷酸腺苷)和 NADPH(还原型辅酶Ⅱ)。
2、暗反应暗反应不需要光直接参与,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利用光反应产生的 ATP 和 NADPH,将二氧化碳固定并转化为有机物。
二氧化碳首先与一种叫做五碳化合物(RuBP)结合,形成一种不稳定的六碳化合物,然后迅速分解成两个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
接下来,在 ATP 和 NADPH 的作用下,三碳化合物被还原为有机物(比如葡萄糖),同时五碳化合物得以再生,继续参与二氧化碳的固定。
三、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光合作用的效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一个关键因素。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速率也会增加。
但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因为其他因素成为了限制因素。
2、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通常会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
但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光合作用速率也不再增加。
3、温度温度会影响光合作用中酶的活性。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光合作用速率提高。
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4、水分水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同时也影响着植物的生理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是指导我们自然学科教师备好每一节课的基本理念。
本节依据素质教育的理念,采用课外分组设计实验、课内讨论分析,再动手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在实验中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培养了学在实践中完善认知,实现课本知识、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包括水分代谢、矿质代谢、有机物和能量的代谢三个部分,其中有机物和能量的代谢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实现的。
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生物界最基本的新陈代谢。
因此,使学生牢固掌握光合作用这一部分知识非常重要。
光合作用部分共有五个问题:光合作用的概念、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意义。
重点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难点是光合作用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喜欢和别人交流,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因此,易于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
小学学生对光合作用已经具有粗浅的了解和初步的基础,并且认知结构已基本形成,学习动机开始有了一定内在的信念,认知活动能力明显增强。
故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启发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设置适量的问题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
2.2.掌握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3.3.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技能目标:
1.通过对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实验(含设计),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
3.利用精心设计的光合作用过程的多媒体动画,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综合能力;
4.利用巧妙设计的练习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让孩子从小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科学观,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解释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
3、说明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
4、光合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阐明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的同时能够让小学生听明白
关于教学重难点的描述
光合作用的实验以及其中讲解过程中用到的准也术语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是那么通俗易懂,这为教学工作增加了困难。
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在跟小学生讲解光合作用的时候应该更加注意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的难易。
教学思路
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分析、讨论、归纳相结合,师生共同探究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其中探究学习法有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分离及作用,光合作用产物氧气的原子来源等采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观察对比法:对光合作用的过程,采用先观察课件,再比较该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归纳教学法:由光合作用过程归纳出它的实质和意义。
这些都将以PPT或者动画实验等手段来实现。
科学讲求实证,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人们对的认识总是由个性到共性,由表象到本质;学会思考、发展思维对一个人非常重要;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一般依赖具体的形象及亲身的操作。
本课教学设计正是基于以上认识进行的。
教学准备:
计算机、PPT等课件(展示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录象、色素的吸收光谱、光合作用的过程等)、实物展示平台(展示学生的实验结果)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课件,在茂密的大草原上各种植物生机盎然,牛羊在吃草,长
颈鹿在吃树叶,狮子在懒懒的晒着太阳,一片和谐的景象。
2、录像放映结束教师提问:是什么让草原的树木和青草长的这么茂盛?
那些动物为什么吃了草木就能够活下来呢?3、你们觉得植物是不是对于
人类和自然界都很重要呢,为什么?通过问题创设,激发学生内在的好
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3、在听取学生的发言后给予肯定然后引出“光合作用”这个名词紧接着提
问学生有没有知道这个词的含义的或者是他们对于这个词的理解是什么样的。
在听取学生的发言后带着问题和学生一起走进光合作用的世界。
4、过渡:那光合作用是怎么发现的呢,它的含义又是什么呢以及它给我们
带来什么启发?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光合作用)
二、设计实验,自主探究
(设计实验使光合作用可视化从而形成科学概念)
在此之前给学生们讲个故事即光合作用的发现史1.亚里士多德认为:
植物体是由“土壤汁”构成的,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完全来自土壤。
这一观点统治西方将近2000年。
2.1648年【比】赫尔蒙德的柳苗实验:构成植物体的物质来自水(H2O),土壤只供给极少量物质。
3.1771年【英】普里斯特利实验: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污浊的空气。
4.1779年【荷】英格豪斯实验: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污浊的空
气。
5.1782年【瑞士】谢尼伯实验:在阳光作用下,植物靠着二氧化碳营养,排出氧气。
6.1804年【瑞士】索热尔实验:定量测定发现,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制造有机物和氧释放量,远远
超过二氧化碳吸收量——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7.1864年【德】萨克斯实验:证明绿叶在光合作用时形成淀粉。
8.1880年【美】恩吉尔曼的水绵实验:证实叶绿体在光下可以产生氧气。
9.1941年【美】鲁宾和卡门同位素标记实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10.1945年【美】卡尔文用同位素示踪法得知光合作用中间产物和环节,确定暗反应过程。
然后就其中1771年普里斯特利的实验作为重点讲述,放映该实验课件让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根据实验提问题:这两组实验的现象是什么?(单独密封的蜡烛很快熄灭、老鼠很快死去,与绿色植物一起的蜡烛暂时不会熄灭、老鼠会存活很长时间)有无植物的对比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三、综合分析,形成概念
光合作用的科学意义: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指含有叶绿体绿色植物、动物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旧称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
同时也有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化学能的能量转化过程。
这个只需要学生了解不要求掌握。
并再次返回上面三个提问:是什么让草原的树木和青草长的这么茂盛?那些动物为什么吃了草木就能够活下来呢?3、你们觉得植物是不是对于人类和自然界都很重要呢,为什
么?让学生从光合作用的含义里找答案。
四、课外拓展、激发欲望
有太阳的时候植物会发生光合作用,那没有光的时候植物会怎么样呢?除了植物能够光合作用还有没有其他物质可以做到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查资料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并在此呼吁学生保护植物,不然我们也会像那个小白鼠一样窒息死亡的,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光合作用
老鼠、蜡烛快速死亡
老鼠、蜡烛、植物存活很久
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