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各种年龄划分及称谓
各个年龄段的叫法别称对照
各个年龄段的叫法别称对照搜狐网2017-06-13 06:31不满周岁----襁褓孩提幼儿时期 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10岁以下----黄口总角童年时期 (幼年泛称----总角)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及笄女子15岁(女15岁)---及笄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弱冠男子20岁(男)---弱冠桃李年华 20岁(女)花信女子24岁(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而立 30岁(男30岁)---而立之年不惑 40岁(男40岁)不惑之年、强壮之年知命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花甲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古稀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喜寿 77岁80岁------杖朝之年米寿 88岁白寿 99岁耄耄 80-90岁 90岁------鲐背之年期颐 100岁0岁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
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1岁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
如牙牙学语,指小孩开始学话。
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周晬,指婴儿周岁。
2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
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8岁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
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
“童龇”,指儿童少年时期。
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人生年龄段的别称
人生年龄段的别称人生不过如此:豆蔻、而立、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一百年,小小的婴孩变成垂垂老者、小树苗长成苍大大树;一百年,坚固的城堡会爬满青青草藤、曾如雪般闪亮的钢刀也会锈蚀不堪;一百年,空气不再有单纯的芬香、山野不再是小鸟的天堂,而漫长无边的海岸,已成了人们游戏的乐园;一百年,长发男人的英武和旗袍女子的温婉已成了记忆中的画面。
总角:童年。
古时,幼儿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
后人因此用“总角”代指童年。
垂髫:童年。
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
后因以“垂髫”指童年。
及笄:女子15岁。
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
及笄,指女子至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
豆蔻:十三、四岁的少女。
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因以“豆蔻年华”喻十三、四岁的少女。
破瓜:女子16岁。
古代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因称16岁的女子为“破瓜之年”。
弱冠:男子20岁。
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而立:三十岁。
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40岁。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言人到了40岁,社会经验较多,遇事能辨是非,不再疑惑。
后称40岁为“不惑”之年。
另外,强仕也指40岁。
《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
谓男子年40 岁,智虑气力皆强盛,可以出仕。
天命: 50岁。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后称50岁为知“天命”之年。
《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孔颖达疏:“发花白如艾也。
”意谓老年头发苍白如艾的颜色,故50岁亦称“艾”。
花甲:60岁。
以天干地支顺序组合为60个错综参互的名号而得名。
《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故称60岁为耳顺之年。
《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
”故60岁亦称耆年、耆岁。
古稀:杜甫诗《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各年龄段的称谓表
各年龄段的称谓表
1.赤子:初生婴儿
2.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3.孩提:二三岁的幼儿
4. 龆龀:换齿阶段的儿童
5.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6. 幼学:十岁左右的儿童,也可称黄口、外傅
7.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孩子
8.豆蔻:十三四岁的少女
9.金钗之年:女子十二岁
10.舞勺之年:男子十三至十五岁
11.及笄:女子十五岁
12.束发:男子十五岁
13.破瓜/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
14.舞象(之年):男子十五至二十岁
15.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16.弱冠:男子二十岁
17.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18.而立:年至三十岁
19.不惑:年至四十岁
20.知非/知命:年至五十岁
21.花甲之年/耳顺/杖乡:年至六十岁
22.古稀/杖国之年:年至七十岁
23.耊/杖朝之年:年至八十岁
24.耄/耄耋之年:八十至九十岁
25.鲐背之年:年至九十岁
26.期颐:年至一百岁
27.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人的年龄段划分的名称
人的年龄段划分的名称人的年龄段划分的名称,如下:1、赤子:初生的婴儿。
2、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
4、龆龀(tiáochèn):儿童换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5、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6、幼学:十岁,后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7、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
8、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后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9、及笄:女子十五岁。
10、束发:男子十五岁。
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
11、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
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12、弱冠:男子二十岁。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13、而立:三十岁。
战国·孔子及其弟子《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14、不惑:四十岁。
战国·孔子及其弟子《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
15、知命:五十岁。
战国·孔子及其弟子《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谓到五十岁才懂得天命。
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16、耳顺:六十岁。
战国·孔子及其弟子《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
后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
17、古稀:七十岁。
唐代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译文: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18、耋(dié):七十至八十岁。
19、耄(mào):八十至九十岁。
西汉戴圣所编的《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译文:八十,九十岁称为耄。
)。
人生的各种年龄划分及称谓
人生的各种年龄划分及称谓一、人生分九段,中国古代的年龄划分古代根据男子成长过程的生理特点,以十年为单元,将人生大致分为九个阶段。
分别是“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说来相当有趣。
始于战国,成书于秦汉的《礼记·礼上第一》记载:“人生十年曰幼,学。
二十曰弱,冠。
三十曰壮,有室。
四十曰强,而仕。
五十曰艾,服官政。
六十曰耆,指使。
七十曰老,而传。
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
”大意是说:男子十岁称幼,开始入学读书。
二十岁称弱,举冠礼后,就是成年了。
三十岁称壮,可以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了。
四十岁称强,即可踏入社会工作了。
五十岁称艾,能入仕做官。
六十岁称耆,可发号施令,指挥别人。
七十岁称老,此时年岁已高,应把经验传给世人,将家业交付子孙管理了。
八十岁、九十岁称耄……百岁称期,到了这个年龄,就该有人侍奉,颐养天年了。
古人之所以如此划分,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
尽管这些观点,某些地方有点主观、片面,但总的来说,是符合人生规律的。
古人提倡十岁入学,今天我们规定七岁入学,尽管相差三年,但在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的古代,应该是符合现实要求的。
尤其古代提出三十“有室”,这和今天世界一些地方盛行的三十结婚,晚婚晚育,有异曲同工之妙。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人的寿命延至七、八十岁以上。
民间流传的“二十三十青少年,四十五十正当年(即壮年),六十七十满街转,八十九十不稀罕”民谣,这和“四十称强、五十称艾、六十称耆、七十称老”的提法,如出一辙。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祖先,对人生年龄的分段,分明是极为科学和合理实用的。
二、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提出了新的年龄划分法45岁以下为青年,45~59岁为中年,60~74为年轻的老人或老年前期,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这五个年龄段的划分,将人类的衰老期推迟了10年,这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将产生积极影响。
1994年以前国际对人口问题通过划分标准是三个年龄段:零至14岁为少儿;15岁至64岁为劳动力人口;64岁(中国60岁)以上为老年人。
年龄的别称
我们偶尔听到别人说某个人是弱冠之年、鲐背之年、天命之年、舞象之年等等,这些是指多少岁?古代人是怎么称呼某个年龄的?下面就来介绍这些年龄的别称,人生各年龄段的别称,欢迎阅读。
年龄的别称襁褓:初生孩提:幼儿时期始龀:儿童7、8岁时期(换牙时期)垂髫:未冠儿童总角:童年时期髫年:女孩7岁韶年:男孩7岁黄口:10岁以下舞勺之年:13岁至15岁舞象之年:15岁至20岁金钗之年:女子12岁豆蔻之年:女子13岁及笄之年:女子15岁碧玉年华:女子16岁桃李年华:女子20岁花信年华:女子24岁摽梅之年:女子待嫁之年弱冠之年:男子20岁而立之年:男子30岁不惑之年:男子40岁知命之年:男子50岁花甲之年:男子60岁古稀之年:男子70岁喜寿:男子77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杖朝之年:男子80岁伞寿:男子80岁(伞字的简笔仐可拆成八十)耄耋之年:八九十岁的合称米寿:男子88岁(米字可拆成八十八)鲐背之年:90岁卆寿:男子90岁(卆zú字可拆成九十)白寿:男子99岁(取百去“一”之意)期颐之年:男子100岁茶寿:男子108岁(茶字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八,加在一起就是108岁。
)另外,还有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古代年龄称谓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志学:十五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年龄段的称呼
年龄段的称呼
人生各个年龄段的称呼如下:
一、年龄段为童年: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7岁(女)——髫年;8岁(男)——龆年;幼年泛称——总角;童年——垂髫;10岁以下——黄口;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青少年——束发。
二、年龄段为少年:
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20岁(男)——弱冠;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
三、年龄段为中年:
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四、年龄段为老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下寿;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寿;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
老年——皓首,又称“白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
五、百岁以上:
100岁——期颐、上寿;120岁——花甲重开;140岁——古稀双庆。
中国各年龄段的称谓以及由来,你知道多少?
中国各年龄段的称谓以及由来,你知道多少?俗话说什么样的年龄就该干什么样的事,中国的各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独特称呼,本身这些称谓里也蕴含的各种道理,下面就整理一下各个年龄段的称谓以及由来。
汤饼:古时候出生三天会邀请亲戚朋友到家里来吃饼,所以叫汤饼。
初度:人生过的第一个生日,简称初度。
总角:古代的小孩会在头发上左右各扎一个结,就像两个羊角,所以叫总角,现在常常在电视里的书童会有这种打扮。
束发:古时候男孩十五岁开始称为童,开始束发为童。
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叫豆蔻年华,正是一生中最好的年纪,由于古代结婚比较早,所以也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到十五岁就该结婚了。
舞象:原本是一种舞名,表示男子十五到二十岁,开始学习射猎。
弱冠:男子到了二十岁行冠礼,冠就是帽子,表示已成年,古时候成年之前都不戴帽子。
而立:三十而立,现在大家说起成家立业意在人到了三十岁就该独立撑起家庭,有自己的事业,但是古时候人们更多的是表示三十而立德,要把德行立起来。
不惑:四十不惑,表示对待事情不再疑惑,经历世事之后,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都有一定的见解,遇问题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开始变得沉稳,就是不惑。
知命:五十而知天命,就是看到了自己的人生定数,这一生不会再有大的起伏,但是现代社会五十其实还是可以搏一搏的,说不定还能翻身改命。
花甲:六十岁,在历法中六十年一轮回,称为甲子,因为天干地支名字繁多相互交错,所以叫花甲。
古稀:七十,古人各方面生活条件差,所以能活到七十的人很稀少,所以人活七十古来稀。
现在随着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寿命也延长了很多。
耄耋:指年纪超过八十的人,出自曹操的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鲐背:鲐是一种鱼,在渤海盛产,也叫青花鱼、油桶鱼,意思是老人身上长出的褐班就像鲐鱼的背一样,表示90岁以上的老人。
期颐:意思是期待供养的意思,指百岁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供养。
每个年龄段的称谓是什么?
每个年龄段的称谓是什么?古代年龄称呼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杨权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
以后称童年为“总角”。
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涨知识:各种年龄段人的别称汇总,值得收藏
涨知识:各种年龄段人的别称汇总,值得收藏各种年龄段人的别称1、不满周岁:襁褓2、2~3岁:孩提3、女孩7岁:髫年(tiáo nián)出自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男孩8岁:龆年(tiáo nian)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5、10岁以下:黄口6、幼年泛称:总角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7、12岁(女):金钗之年8、13岁(女):豆蔻年华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9、13~15岁:舞勺之年10、女15岁:及笄之年及笄[jī]: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11、15~20岁:舞象之年12、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13、20岁(男):弱冠弱冠:年满20岁的男子。
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14、20岁(女):桃李年华15、24岁(女):花信年华16、至出嫁:梅之年;17、30岁(女):半老徐娘18、30岁(男):而立之年19、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20、50岁:知命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
《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21、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童年青年中年文艺的说法
童年青年中年文艺的说法
幼年:0岁-七岁2、童年:7岁-16岁3、少年和青年:16岁-45岁4、中年:45岁-65岁5、老年:60岁以上。
知识拓展:(1)幼年为上托儿所的最低年龄到上小学的最低年龄。
(2)童年为上小学最低年龄到中学毕业。
(3)青年目前认为最高到45岁,那么就该是16-45岁都是青年,壮年应在青年范围内,有句话叫"青壮年"就是这个意思,但要是细分的话,壮年应是25-45岁,因为这个时候人的身体状况是最旺盛的。
(3)中年是从45-65岁,这个时候人们的事业有成,家庭稳固,子孙皆全,但只是人生的一半,固叫中年。
(4)而老年就是65岁以上。
一般来说,古人这样划分时间:童年是12岁以下,12岁以上称为少年总角时代.20岁弱冠,就是青年了,也有人认为18以后为青年.三十而立,就进入了中年,40不惑,称为壮年.50而之天命,当然算老年了.还有60花甲,70古稀。
人生的各种年龄划分及称谓
人生的各种年龄划分及称谓中国的先哲们喜欢用独到的视角审视人生百态,他们喜欢用概括性的表述和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指点江山、世态。
比如对人从生到死的概括莫过于那句中国人都喜欢引用古训: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
九十是什么?九十老童呗。
你看凡年逾九十的翁妪几乎都是五官缩蹙、须稀发疏、雌雄难辨,更常常遗东忘西、耳聋口拙、问南言北,上厕所忘拉裤子,出门不认儿女,令人忍俊不止。
不是老童是老圣?十岁不愁:玩是儿童的天性,喜玩者何愁之有。
包括成年人因贪玩而无所事事者多是被称为没心没肺、游戏人生。
正是:玩者不愁愁者不玩。
真正有愁者去玩的,那不是玩,是闹,是发泄。
孩童喜玩不愁是天性,但过于贪玩,国人则称之为顽石劣性,因为他们认为玩物丧志。
正是:少年若天性,成长使之然。
孩子们都是塑造出来的。
二十不悔:中国人喜欢讲自古英雄出少年。
纵览历史少年才俊代代辈出,他们或为国为民血战沙场或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成为中华民族最可歌可泣的一部分。
无怪乎伟人感叹: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世界寄托在你们身上。
“二十”无暇?当然不是。
二十之青年富于青春,赌资雄厚,学性方勃,顽劣尚存,自谓热血,确有不少摇摆于正邪之间。
无论跌倒或撞的头破血流,总会一言蔽之:无悔。
再用年轻时最爱表述的爱情宣言——噯情ゼ跑徿套如果我爱你是×,那么我不想我√。
如果因√而失去你,那我宁愿×一辈子——讲这话时一定不会想到,生命有限人生无常,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苦。
青春的赌资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那些老时一事无成、穷困潦倒的人,几乎都是把有限的青春作为无限的赌资任意透支而糟蹋了。
三十而立:自2000多年前老夫子说他三十即建功立业后,三十就成了中国人特别是父辈衡量男儿(子孙)是否安身立命的度量衡。
三十而立,不是指男人是否能养活自己。
在孔夫子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众多的儒家学究们把它演化成考量那些世世代代上背负着祖宗、下牵引着儿女的男人们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的又要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标杆。
古代人生阶段的名称
古代人生阶段的名称
一、年龄段为童年: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7岁(女)——髫年;8岁(男)——龆年;幼年泛称——总角;童年——垂髫;10岁以下——黄口;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青少年——束发。
二、年龄段为少年:
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20岁(男)——弱冠;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
三、年龄段为中年:
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四、年龄段为老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下寿;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寿;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
老年——皓首,又称“白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
五、百岁以上:
100岁——期颐、上寿;120岁——花甲重开;140岁——古稀双庆。
不同年龄人称谓
不同年龄人称谓耄耋、古稀七十古来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九十为耄耋之年。
以下是在网上查到的:不同年龄人的称谓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古代年龄称谓小集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及笄:女子十五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
人各年龄段的别称
人各年龄段的别称襁褓:不满周岁。
(qiǎng bǎo)亦作"襁葆"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chèntiáo)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Tiáo)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Chāi)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dòukòuniánhuá)“豆蔻年华”,出自唐人杜牧《赠别》诗。
杜牧年轻时曾随丞相牛僧孺在扬州供职,后来离开扬州赵长安,临行时写了两首七绝给一位女子,其中一首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稍头二月初”之句。
豆蔻,草木植物,春末开花,色淡红,极鲜艳。
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志学:十五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及笄:女子十五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jíjī)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花季:一般指十六岁,雨季:一般指十七岁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Huò)天命:五十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
(《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的各种年龄划分及称谓一、人生分九段,中国古代的年龄划分古代根据男子成长过程的生理特点,以十年为单元,将人生大致分为九个阶段。
分别是“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说来相当有趣。
始于战国,成书于秦汉的《礼记·礼上第一》记载:“人生十年曰幼,学。
二十曰弱,冠。
三十曰壮,有室。
四十曰强,而仕。
五十曰艾,服官政。
六十曰耆,指使。
七十曰老,而传。
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
”大意是说:男子十岁称幼,开始入学读书。
二十岁称弱,举冠礼后,就是成年了。
三十岁称壮,可以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了。
四十岁称强,即可踏入社会工作了。
五十岁称艾,能入仕做官。
六十岁称耆,可发号施令,指挥别人。
七十岁称老,此时年岁已高,应把经验传给世人,将家业交付子孙管理了。
八十岁、九十岁称耄……百岁称期,到了这个年龄,就该有人侍奉,颐养天年了。
古人之所以如此划分,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
尽管这些观点,某些地方有点主观、片面,但总的来说,是符合人生规律的。
古人提倡十岁入学,今天我们规定七岁入学,尽管相差三年,但在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的古代,应该是符合现实要求的。
尤其古代提出三十“有室”,这和今天世界一些地方盛行的三十结婚,晚婚晚育,有异曲同工之妙。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人的寿命延至七、八十岁以上。
民间流传的“二十三十青少年,四十五十正当年(即壮年),六十七十满街转,八十九十不稀罕”民谣,这和“四十称强、五十称艾、六十称耆、七十称老”的提法,如出一辙。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祖先,对人生年龄的分段,分明是极为科学和合理实用的。
二、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提出了新的年龄划分法45岁以下为青年,45-59岁为中年,60-74为年轻的老人或老年前期,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这五个年龄段的划分,将人类的衰老期推迟了10年,这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将产生积极影响。
1994年以前国际对人口问题通过划分标准是三个年龄段:零至14岁为少儿;15岁至64岁为劳动力人口;64岁(中国60岁)以上为老年人。
三、在中国按年龄划分为四个年龄组, 即青年组(29岁以下), 中青年组(30一39岁), 中年组(40-49岁)和中老年组(50岁以上)婴儿0-0.6,幼儿0.6-2、儿童3-6、少年7-14、青年15-35、中年36-60、老年61-,这是一般情况下的划分一般来说,古人这样划分时间:童年是12岁以下,12岁以上称为少年总角时代.20岁弱冠,就是青年了,也有人认为18以后为青年.30而立,就进入了中年,40不惑,称为壮年.50而之天命,当然算老年了.还有60花甲,70古稀. 80,90 岁耄耋之年100岁颐之年...根据发展心理学划分:乳儿期0-1岁婴儿期1-2岁幼儿期2-3岁学龄前期3—6、7岁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30岁中年期30—50岁老年50岁以后国际上通常按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对人口总体做不等距分组,分别称为少年人口,壮年人口,老年人口. 以人口总数为基数计算少年人口系数,壮年人口系数和老年人口系数,还以壮年人口数为基础计算抚养系数,即抚养系数=(少年人口+老年人口)/壮年人口国际上还把15~24岁年龄段的人口称为青年人口.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
即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
我国将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规定为60周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人的生理状况的原因。
人的一生分为婴儿、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代表了人从出生、成长到衰老的过程。
划分老年人的标准主要是以人的生理机能开始衰老为依据。
我国目前人口乎均寿命为70岁,但60岁后,体质已发生明显的变化,一般不再承担繁重的工作和重体力劳动。
所以,60岁作为老年人的起点年龄,符合我国大多数人的身体状况。
(2)参考了国际通用标准。
国际上发达国家老年人年龄起点标准为65岁,发展中国家的标准为6O岁,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采用60岁作为标准较为适宜。
(3)同退休年龄相衔接。
我国一般规定男60岁、女55岁为退休年龄,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虽然较早,但还不能称为老年人。
为了与多数人的退休年龄相衔接,将60岁作为老年人年龄起点与我国目前情况是相适应的。
四、中国传统年龄段的划分童年:1___7岁;少年:8___16岁;青年:17__29岁;而立:30岁;(旧称:而立之年)耳顺:40岁;(旧称:耳顺之年)知天命:50岁;(旧称:五十而知天命)花甲:60岁;(旧称:六十花甲)(古稀:70岁;(旧称:古稀之年)耄耋:80__99岁;(旧称:耄耋之年)高寿:100岁以上。
五、年龄趣谈不满周岁的儿童――襁褓2-3岁――孩提童年——总角,垂髫8岁(男)——龄年10岁以下――黄口10岁(女)——髻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14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15岁(女)——及笄之年15岁(男) ------- 志学之年15—20岁——舞家之年16岁(女)――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蓓(信)年华出嫁——标梅之年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50岁――知命之年、半百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80岁――杖朝之年88岁——米寿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台,骀)背之年99岁——白寿100岁――期頣,人瑞108岁——茶寿六、古代年龄的代称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黄口:本意是雏鸟的嘴;指代婴儿。
垂髫(tiao):幼童,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
髫:儿童垂下的头发,因此称儿童或童年为垂髫;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将头发束成一髻。
因此用束发代指成童,当指八岁以上的儿童。
总角:古代男女末成年前束发为两髻,形状如角,故称总角。
《诗经·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豆蔻年华:豆蔻,一种多年生植物。
豆蔻年华喻指十三四岁的姑娘。
笄(ji)年:古代女于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
加笄后就表示她已成年,所以女子到了成年,叫“笄年”,又称“及笄”。
《礼·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弱冠:《仪礼·曲礼》中将男子二十岁称“弱”,到这个年龄就可举行冠礼。
其时身体尚弱,故称弱冠。
结发:初成年。
《汉书·施仇传》:“结发事师数十年,贺不能及”。
后称元配为结发。
曹植诗《种葛篇》:“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
而立:《论语·为政篇》:“子曰:君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后来因此称二十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人到四十称“不惑之年”。
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知命:本意指认识天命。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后因以知命为五十岁之代称。
花甲: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来纪年,天干地支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年号,故称六十甲子,也称花甲子或花甲。
每六十年一个循环,所以称六十岁为“花甲之年”古稀:七十岁的代称。
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mao die):指八十、九十岁。
《礼·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六十以上曰耋。
后来用“耄耋”泛指年寿高。
下寿中寿上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七十为中寿,九十为上寿。
期颐:称百岁之人。
百岁为人生年数之极,故曰期。
此时起居生活待人养护,故曰颐。
《礼·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