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件—安秀梅(第七章—第十一章) (2)[130页]
《财政学》第七章》课件
3 逆周期调节的应用
举例说明逆周期调节在实 践中的应用效果。
结语
1 总结
2 练习题
3 参考文献
归纳本章讨论的重点内容, 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 点。
给出一些练习题,帮助学 生巩固所学知识。
列出一些相关的参考文献, 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1 财政调节的定义
解释财政调节的概念和内涵。
2 财政调节的方式
介绍财政调节的不同方式和具体操作。
3 财政调节的实践
举例说明财政调节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
第四节: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1 逆周期调节概念
阐述逆周期调节的定义和 基本原理。
2 逆周期调节的基本原
理和措施
介绍逆周期调节的基本原 理和具体措施。
解释财政稳定性的定义和内涵。
说明财政稳定性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3 财政定性的保障措施
介绍实现财政稳定性的措施和方法。
第二节:财政规律
1 财政规律的概念
阐述财政规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财政规律的种类
列举财政规律的不同种类和具体内容。
3 财政规律的实现方法
介绍实现财政规律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第三节:财政调节作用
《财政学》第七章》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财政学》第七章的重要内容,包括财政稳定性、财政规律、 财政调节作用以及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前言
1 复习内容
回顾前面的知识,为本章内容做铺垫。
2 章节重点概述
概述本章要重点探讨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一节:财政稳定性
1 财政稳定性的概念
2 财政稳定性的重要性
《财政学》第七章教学课件
第三节 增值税法律制度
• 一、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基本法律制度 • 1、《增值税暂行条例》 • 2、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 3、《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
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 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3]37号
28
• 二、增值税的概念与特点 • 1、概念:是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 2、特点:最大优点是能避免重复课税
25
• 2、地税局征收的税种: • 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
税、契税、房产税、车船税、烟叶税、教 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资源使用补 偿费; • 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 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
26
• 3、海关征收的税种——关税税收: • 关税、船舶吨税。 • 代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本章重点:流转课税及所得课税的特点;增值税、 消费说、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内容。
本章难点: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个人所得税的计税 方法。
本章教学内容:本章包括四方面内容,即税收制度 的组成;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
5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概述
• 一、税收制度的概念: • (一)广义的税制:税收制度是国家各
行为税类 车辆购置税
印花税 契税 资源税类 资源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11
财产税类 房产税 车船税
特定目的税类 城市维护建设税
耕地占用税 土地增值税 农业税类
烟叶税
11
• 一、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划分 (二)五分法 • 1、商品和劳务税(流转税类) • 2、所得税类 • 3、资源税类 • 4、财产税类 • 5、行为税类
2013年1月1日废止) • 车辆购置税 • 船舶吨税
财政学课件完整版
财政学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财政与财政学:介绍财政的定义、职能,财政学的学科体系与研究方法。
2. 财政收入:解析税收、非税收入的形式、特点及影响因素。
3. 财政支出:阐述政府消费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的分类、特点及效应。
4. 财政政策:分析财政政策的类型、目标、工具及其传导机制。
5. 财政政策的效应:探讨财政政策对经济总量、结构、分配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建立财政学的基本框架。
2. 培养学生分析财政现象、判断财政政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财政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财政政策的类型、效应及其传导机制。
2. 教学重点:税收、非税收入的形式、特点及影响因素;财政政策的类型、目标、工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介绍我国当前的财政形势,引发学生对财政学的兴趣。
2. 教材讲解: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详细讲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政策。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分析财政现象,阐述财政政策的应用。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财政政策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财政与财政学:定义、职能、研究方法。
2. 财政收入:税收、非税收入、影响因素。
3. 财政支出:政府消费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特点。
4. 财政政策:类型、目标、工具、传导机制。
5. 财政政策的效应:经济总量、结构、分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财政学的学科体系与研究方法。
(2)请列举我国主要的税收形式及其特点。
(3)请分析政府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4)请阐述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2. 答案:(1)财政学的学科体系与研究方法: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财政收入、支出、政策等方面的学科。
财政学第7章PPT课件
财政平衡的概念与意义
财政平衡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等的状态 ,意味着国家财政收支处于均衡 状态。
财政平衡的意义
维持经济稳定,避免财政赤字和 债务积累,保障国家财政的可持 续性。
财政赤字及其弥补方式
财政赤字
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状态,意味着国家财政出现亏空。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增加税收、发行国债、增发货币等。
公产收入的征收管理
公产收入的征收管理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征收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同时也 要加强征收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公产收入的使用管理
公产收入的使用管理需要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规范性。
03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分类
按经济性质分类
将财政支出分为生产性支出和 非生产性支出,前者用于生产 和流通领域,后者用于满足社
感谢您的观看
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征收的合法性
和公正性,同时也要加强征收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03
非税收入的使用管理
非税收入的使用管理需要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和
规范性。
公产收入
公产收入的分类
公产收入可以分为国有企业收益、公共基础设施使用费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公产收入在征 收范围、征收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
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03
分税制、统收统支制、包干制等。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 机构分别征管。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税收分享、自负盈亏、分级预算、转移支付等。
(完整版)财政学课件
三、收入分配职能
➢ 职能目标:实现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 平和社会公平 ➢职能原因:收入分配存在差距 ➢职能实现(手段):P37
收
入
比
例
B
XA
Y
洛伦兹曲线 人口比例
四、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 职能目标:
充分就业: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了由该国当时社会经济 所能承受的最大比率。 物价稳定:物价上涨幅度维持在不至于影响社会经济正常运 行的范围内。 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国际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的大体 平衡。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 职能实现(手段) P38
第三节 财政职能
一、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
总的思路: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 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 段,所以财政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 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 展。
具体思路:
1、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 固有的功能
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或者说是经济体制转轨中的基本问题, 所以政府与市场关系是重新认识财政概念的 基本立足点。
(三)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的原则,完善预算管理体 制。
(四)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
(五)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六)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的根 本。
四、关于财政与公共财政
1、有关“public finance”译法 2、从理论上说,涉及财政学的发展方
向问题 3、公共财政一词的实际应用问题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一)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只能由政府来提供 理由: 1、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新增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若按边际
财政学完整PPT教学课件
2024/1/25
财政政策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通过财政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社会 公平和经济发展。
25
财政与社会保障
2024/1/25
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政府通过财政拨款提供社会保障资金,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 运行。
社会保障制度对财政的影响
化。
14
2024/1/25
04
财政管理
15
预算管理
1
预算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详细解释预算的定义,包括其分类(如零基预算 、增量预算等)以及在财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 3
预算编制的原则和程序
深入探讨预算编制应遵循的公平性、透明性、可 预测性等原则,并介绍从预算准备到预算审批的 完整流程。
预算执行与调整
21
财政政策类型与效应
2024/1/25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无需借助外力即可直接产生调控 效果,如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 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如扩大或缩减财政支出、减税或增税等。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
财政与社会保障的互动关系
财政与社会保障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社会稳定和经济发 展的重要保障。
26
THANKS
2024/1/25
27
无法开始。
04
历史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 是指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分 析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方法 。客观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分析事物要把它发展的不同阶 段加以联系和比较,才能弄清 其实质,揭示其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 征税的标的物,即对什么征税,它是征税的根据。 每一种税都必须明确对什么征税,如所得税是对 所得收入征税,其征税对象是应纳税所得额。
21
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 标志。在现代社会,税收的征税对象主要包括所 得、商品和财产三大类,由此税制也以三类课税 对象为主体形成了所得税、商品税和财产税。
税收原则
税收原则是国家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 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评价税收政策好坏, 鉴别税收制度优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 基本标准。
15
税收原则体现国家的意志,反映一定时期国 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在具体 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国家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财 税分配规律的要求,从税收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 的,用于指导税收分配和调节活动的基本准则。 税收原则可归纳为财政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 原则。
纳税人
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 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分自 然人和法人。自然人,一般是指公民或居民个人; 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利和承 担法定义务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各类企业
19
与纳税人有联系的概念是负税人和扣缴义 务人。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就是负税人,由 于税负可以转嫁,就会出现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 致的情况。
(3)以实现公共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税制要素
税制要素是构成每一个税种的必不可少的 基本因素。政府在征税之前,必须以法律的形式 对诸如对谁征税、对什么征税、征多少、什么 时候征、什么时间缴纳、违反法律的处理方式 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17
这些问题在税制中就表现为如纳税人、征 税对象、税率、纳税期限、违章处理等要素,其 中课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是税制中三个最基 本也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7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可分为价内税、价外税。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 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一般是指因政府课税相应地减少了纳 税人的可支配收入而使其承受的经济负担或造成的 经济利益损失。通常用税收负担率来衡量这种经济 负担的轻重。税收负担率用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的实 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来表示。
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大致有两类,一是经济因素 ,二是制度因素。
9
合理税负的确定
(一)合理宏观税负的确定 从总体上说,衡量宏观税负水平是否适度的主要 标志有两个:一是税收收入是否能够有效地满足 政府公共支出正常合理的需要;二是税收是否能 保证经济稳定健康协调地发展。
10
(二)合理微观税负的确定 一是衡量企业税收负担是否适度的标志是看处 于均衡纳税状态的企业是否有一个最为适宜的 税负水平。 二是个人税收负担的上限应是侵及劳动力再生 产所必需的费用,下限应为满足个人消费所引起 的社会公共需要。
税收负担转移的最后结果。由于税负转嫁可能
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因而税负归宿就有直接归宿 与间接归宿之分。直接归宿是指纳税人所纳税 款无法转嫁,完全由自己负担,即法律上的纳税义
务人与经济上的实际税负承担者完全一致。
13
间接归宿是指因税负发生了转移,税负部分 或全部转嫁给他人负担,使法律上的纳税义务人 与经济上的实际税负承担者不一致,税负最终归 宿是被转嫁者。
(3)以实现公共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商品课税
商品课税是指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 税对象的课税体系。由于商品税以流转额为课 税对象,所以又被称为流转税。
按课税环节,商品课税可分为单环节课税和 多环节课税。按计税依据,商品课税可分为从价 税和从量税。
25
按课税范围,商品课税可分为就全部商品和 劳务课税,就全部消费品课税和选择部分消费品 课税三种.
•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 权力,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征 收货币或实物,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对 税收概念的理解,应把握三点:
4
(1)税收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是在不同社会形 态下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主要手段. (2)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税收是政府对市场经济进 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3)税收是政府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 一种特殊手段.
财政学
第七章 税收原理与税收制度
本章知识点: 税收的含义 税收分类 合理税负确定 税负归宿 税制要素 课税对象
税收的特征 税收负担
税负转嫁 税收原则 纳税人 税率
2
商品课税 所得课税 企业所得税(1-2) 房产税(1-2) 行为目的课税
增值税(1-3) 所得课税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以 提高商品的销售价格,压低原材料的购进价格或 税收证券化等方式将自己的税收负担转移给他 人的过程。
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1)价格升降是由税负 转嫁引起的。(2)实质是税负的再分配。(3)纳税 人的理性选择。
12
税负归宿
•
税负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或是
(3)以实现公共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税率
税率是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率。税率 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它是计算纳税人应纳税 额的尺度,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
23
一般来说,税率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 率和累进税率三类。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的不 同,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两种。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基本特征通常被概括为税收 “三性”,即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税收“三性”是税收本质的反映,是税收作 为一种财政收入形式区别于其他任何分配 形式的关键所在。因此,也被称为税收的形 式特征。
6
税收的分类
按税收缴纳形式可分为力役税、实物税、货币 税。 按税收计征标准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 按税收管理和受益权限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 、共享税。 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可分为直接税、间接税。
按税基,商品课税可以分为按照商品(劳务) 流转中的新增价值,按照商品(劳务)的销售收入 总额和按照部分商品(劳务)的销售额课征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