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4创造性思维形式与方法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一、简答题1、自然辩证法含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的一般发展规律,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基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辩证法是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学说体系,它的研究内容有:(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它旨在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科学的说明。

(2)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反映了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总结出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等辩证思维形式,并且汲取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创新思维方法和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等根本方法,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论。

(4)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探讨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等的普遍规律。

·自然辩证法的四部分内容,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本质。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观点、特征(1)基本思想:①唯物论与辨证法的统一②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③)④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⑤人与自然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2)主要观点:①自然界是先在的和历史的自然界②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自然界③#④用辩证的思维认识世界(3)特征:实践性、历史性、辩证性、批判性4、系统自然观的特征系统性、复杂性、演化性、广义性5、人工自然观的特征、主体性、能动性、价值性6、…7、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重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自然辩证法 第三章 创造性思维形式与方法

自然辩证法 第三章 创造性思维形式与方法
(8)他在爱迪生公司之外也乱放炸弹, 显然有F.P自己也不知道的理由存在, 这表明他有心理创伤,形成了反权威情 绪,乱放炸弹就是在反抗社会权威。
(9)他常年持续不断乱放炸弹,证明 他一直独身,没有人用友谊或爱情来愈 合其心理创伤。
(10)他虽无友谊,却重体面,一定是 一个衣冠楚楚的人
(11)为了制造炸弹,他宁愿独居而不住 公寓,以便隐藏和不妨碍邻居。
爱因斯坦说:“……组合作用似乎 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
如何培养发散思维
(1)拓宽思维的广度 (2)扩大观察范围 (3)破除思维障碍(思维定势) (4)培养群体协作精神
热身练习——脑筋急转弯
发散思维练习1
两个圆、两条直线和两个三角形,可 以组成各种有意义的图案。
答案:
比如:从具体形象出发,可组成 “人脸”;
可从抽象角度考虑,组成等式: △○=○△;
可以把抽象与具体结合起来,组成 “△|○○|△”,表示两山(具体) 相距一定距离(抽象)等。
发散思维练习2
请你写出所能想到的带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 构的字,写得越多越好。
答案
“土”在右方,如灶、肚、杜等:“土”在左方, 如址、墟、增等:“土”在下方,如尘、塑、堂等:
5.创造性思维是发散式与收敛式思 维的统一
发散式思维divergent thinking,是指 从同一探索对象出发,思维向不同 方向发散,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 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 多新的可能的答案、设想或解决办 法。
发散式思维模式
所谓“一题多解”、“一事多写”、 “一物多用”等。
这种思考既无一定的方向也无 一定的范围,允许对问题进行 标新立异的思考,在方向上可 以“海阔天空”、“异想天 开”,从已知的领域去探索未 知的境界。这是一种开放性的 思维,也可以理解为是从所给 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一来 源中产生各式各样为数众多的 输出。

自然辩证法-论创造性思维

自然辩证法-论创造性思维

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以2012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山中伸弥的IPS为例摘要在诸多成功的基础科学研究案例中,日本医学家山中伸弥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 Cells,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的研究,尤其是其“山中因子”的发现具有较强的示范性。

山中伸弥突破了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道德,实现了对成年人皮肤细胞的重组,进而实现了逆转生命程序。

近6年以来,在研究与其相适应的病理模型过程中,山中伸弥团队都保持了持续创新。

通过剖析IPS这一研究案例中山中伸弥的创新思维,可以发现科学研究走向成功的共性因素,这对于我们掌握创新思维,并实现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山中伸弥;IPS;山中因子;创新思维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探索活动,无论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都是探索未知的过程,都是为了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

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成为先导。

科技创新至少包含了思维、方法和工具的创新。

在这三个层面的创新中,思维和方法的创新尤其重要。

然而,科学研究有其内在的规律,任何创新都具有继承性,都需要建立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

创新虽是为超越,但创新的基础是传承。

通过对杰出科学家的学术思维和研究方法的研究,找到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对我们这些科学研究的后继者们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中伸弥的IPS研究具有源于医学需要的实践导向型的特点,他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将感觉经验和理性思维有效地结合,从而在成人干细胞的重组领域开创了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充分解析山中伸弥在IPS研究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吸取其学术思想中的成功经验,有助于促进我们在科技研究中实现突破性进展。

一、创造性思维的逻辑科学研究的成败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研究者对相关知识技能掌握和运用的能力;二是其思维能力。

前者是实现设想的基本保障,后者决定了研究水平的高度,是成功的关键。

成功者之说以能成功,就在于同时拥有这两种能力并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两种能力。

读《自然辩证法》浅谈关于科学研究中创造性思维的启示

读《自然辩证法》浅谈关于科学研究中创造性思维的启示

读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辩证法》浅谈关于科学研究中创造性思维的启示作者:陈楠学号:12011113201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云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31)摘要: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创造活动的灵魂和核心。

科学研究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工作者。

创造性思维是非逻辑方法和逻辑方法的辩证统一。

非逻辑思维形式包括想象、直觉和灵感,在科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逻辑思维形式包括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是科学思维最基本、最普遍的类型,应当重视逻辑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

在任何科学创造过程中,两者都是互为补充的。

与生俱来的创造性思维和独创能力是罕见的,往往需要经过后天有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创造性思维;科学研究一、研究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主要著作之一,它概括了十九世纪最重大的自然科学成果,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辩证法;批判了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提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取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

《自然辩证法》的写作虽然距今已一百多年,但其中蕴含的大量的研究思想成分,对当前加强和改进科学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启示。

我们的时代,正处于一个伟大的转变时期。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科学自身也在转变之中”,并且正是科学的转变深刻地影响着时代的转变进程,所以人们都把科学看作一种希望。

科学家们也更加自觉地“追随我们时代的主要潮流,并把时代的发展、变比和向前的趋势反映到科学之中。

”整整一个世纪以来,经典力学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已经突破厂它几百年来所遵循的古典决定论的、精确的和解析的传统。

如果说在19世纪以进化论的创立为标志,生物学首先发展为一门演化的科学的话,那么20世纪尤其是近几十年的科学进展——关于基本粒子的复杂性的发现,关于早期宇宙演化的宇宙学的建立,关于非平衡的、相干的、一致的结构的研究——使物理学和化学也已发展成为演化的科学。

自然辩证法简答

自然辩证法简答

第一章1、如何理解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之间的思想关联?2、答:(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基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最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

(2)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古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最初思想渊源。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16-17世纪的自然哲学家门吸收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理论, 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重要思想渊源。

(4)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 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 以19世纪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 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

实现了自然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完成了自然观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历程3、如何理解系统、系统自然观?4、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 按一定关系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自然界不仅存在着, 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 而且会产生随机性;自然界不仅是简单的, 而且是复杂的;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5、如何理解进化与演化的关系4、答: 所谓进化, 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的不可逆过程, 或是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过程。

演化比进化含义更宽泛, 演化除了进化之意义以外, 还包括了事物的下降的, 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答(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在自然界之中, 离不开自然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与自然界(2)环境创造人, 人也创造环境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依靠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性。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培养创造性思维专题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培养创造性思维专题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何谓创造性思维? 目前,学术界对创造性思维的界定尚未一致,大概有如下一些表述:“组织和改造先前已获得的知识,使之适合当前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

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给人们带来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

”“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大脑皮层区域不断地恢复联系和形成联系的过程,它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点的心智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把信息、知识加工处理变成思想、行动,实现创造性成果的意识活动。

”此外,人们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不同的含义。

有人从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来概括创造性思维,认为创造或创造性活动是提供新的、第一次的、新颖而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

在创造或创造性活动中进行的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

因此,凡是与创造性活动有关的思维,无论是什么类型或形式,不论是高级的、中级的抑或是低级的,都是创造性思维。

有人从思维的心理状态来定义,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最佳的心理构成和心理合力作用下的种种思维状态,如直觉灵感及创造想象、幻想等。

上述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的侧面与角度揭示出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涵义与特质。

综合这些成果,我们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亦称为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即通过思维不仅要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和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

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性思维常与发明、发现、革新、设计、写作、绘画、雕塑、谱曲等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复杂而又有机联系的高级思维过程。

科勒斯涅克把创造性思维活动分为4 个阶段: (1)准备阶段。

创造者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储存经验,以便以后把这些东西“铸造”成新形态。

(2)潜伏阶段。

本质上是一个“消化”时期。

创造者表面上没有看得见的直接活动,似乎毫无进展。

1、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1、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答: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辨证法是研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其基本内容有三大块: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它旨在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做出唯物的同时又是辩证的说明。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它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上对各门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做出概括和总结,来阐明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技术研究与技术开发以及现代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并揭示各种科学方法之间的联系和过渡。

2.概述创造性思维4阶段(可自己减少)答: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因人而异的过程。

它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和规则,没有公式、没有时间表。

目前被多数人接受的是包括准备、孕育构思、潜伏顿悟和验证完善四个阶段的过程模式:第一,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思维者主要是通过学习或搜集资料,在自己头脑中形成概念,有意识地为他所规划的创造项目进行准备。

第二,孕育构思。

这个阶段,研究者围绕目标,对所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各种思维加工,致力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设想,直到思维达到饱和为止。

这个阶段的思维主要以意识活动为基础,间或有潜意识的渗透和参与,起作用的思维心里因素是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自然辩证法-2018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2018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2018版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如何理解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的辩证关系?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P1)答:(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2,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P3)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的领域包括: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与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3,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P12)答:20世纪中叶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把人类历史推向一个新的时代,自然辩证法的问题与内容又有了新的发展。

(1)在自然观方面。

①结合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提出了系统自然观;②结合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发展,提出了生态自然观。

(2)在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方面。

①规范认识论方向,规范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建立问题,把重点放在科学理论的辩护问题或合理性问题上,代表性的有:逻辑经验主义【即归纳主义和证实主义,其科学认识过程:经验->假说->证实】、批判理性主义【即演绎主义和证伪主义,其科学认识过程:问题->假说->证伪】、历史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不能片面地归结为证伪的过程,它还有一个证实的过程,前者是科学革命,后者是常规科学。

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是“常规科学->科学革命”不断循环往复的一个过程】。

②实证认识论方向,实证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发展问题,说到底是创造性思维问题。

实证的科学哲学家认为,这是规范的科学哲学无法解决的。

(3)在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方面。

理性主义传统;实证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传统。

(4)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

自然辩证法(考题)

自然辩证法(考题)

自然辩证法1.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主要形式有哪些?答:创造性思维是指那些能产生新颖成果、有创见的思维活动,新颖性程度越高,创造性就越强。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也是整个创造活动的实质和核心。

①创造性思维有别于一般思维的基本特点是:(1)思维成果的创新性:是创新思维的直接体现,创造性思维最根木的特征是创新,创造是确立性的、革新性的。

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破旧立新中进行的,而“破旧”又是为了“立新”。

(2)思维形式的反常性:创新思维主要不是对现有概念、知识的循环渐进的逻辑推理的结果和过程,而是依靠灵感、直觉或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这是指它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和已有的权威理论始终保持一种怀疑的、分析的、批判的态度,而从不盲从和轻信,并用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所遇到的一切问题。

它主要表现为:选题的标新立异,方法的独辟蹊径,对异常的敏感性和思维的独立性。

(3)思维过程的辩证性:主要是指它既包含有抽象思维,又包含有非逻辑思维;既包含有发散思维,又包含有收敛思维;既有求同思维,又有求异思维等等。

由此形成创新思维的矛盾运动,从而推动创新思维的发展。

创新思维实际上是各种思维的形式的综合体。

(4)思维空间的开放性:主要是指创新思维需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地考察问题,而不再局限于逻辑的、单一的、线性的思维,形成开放式思维。

(5)思维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思维是主体的一种能动的过程,而不是客观世界在人脑内简单、被动的直映,它需要创造主体积极调动自身的情感、意志以及全部的心理和生理功能,只有把全部的心理和生理功能调节到最佳状态,才能取得创造性成果。

(6)思维结果的现实性:创造性思维必须有客观性的根基,它并不是与客观现实毫无关系的胡思乱想;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具有很强的建设性和效用性,它在实践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超越于传统思维成果的效用。

②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1)想象:想象就是在头脑中已有形象的基础上,经过加工重组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自然辩证法 名词解释

自然辩证法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很懒的人可以考虑不背括号里的文字)1. 系统: 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P522. 拉普拉斯决定论: 是与机器的自然图景相联系的、关于宇宙的过程可以在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式中表现出来的理论。

(P32)3. 系统思维方式: 是把对象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P50)4. 自组织: 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P65)5. 生态危机: 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P76)6. 技术: 可定义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

(P184)7. 知识密集型技术: 指生产这种产品所投入的活劳动不只是简单劳动,而更多的则是复杂劳动,因而该产品凝聚着更多的知识量,资源、能源耗费少,研究与开发的投资额大,其产品有少品种、大批量转向多品种、小批量、更新换代快等。

(P194)8. 技术体系: 是各种技术之间根据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社会条件,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结而组成的系统(,也就是说,技术体系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各项技术组成的)。

(P195)9. 技术结构: 指技术内部各种构成要素的组织形态和彼此之间的联结方式。

(P197)10. 技术价值: 是指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概念来考察和评价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

(P219)11. 高技术: 界定为建立在科学技术研究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和技术发展前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能够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技术或技术群。

自然辨证法----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

自然辨证法----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适用于课程论文、提交报告)科目: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师:陈群姓名:倪溱学号:20150213377 专业:全日制mpacc 类别:专硕上课时间:2015年9月至2015 年11月考生成绩: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阅卷评语:阅卷教师(签名)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摘要:创造性思维是非逻辑方法和逻辑方法的辩证统一。

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是科学研究中创造力的基本环节,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突破思维定势,突破固有理论框架和理论思维束缚,使认识主体直接深入到客体中而更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客体,有着为其他思维形式所不可具备的作用。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

关键词:科学研究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1. 绪论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探索活动。

具体的说它是一种在揭示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规律基础之上的促进人类知识量增加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活动。

科学研究过程是一个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和非理性辩证统一的过程。

无论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都是探索未知的过程,都是为了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逻辑规则,以新颖的思路来阐明问题、解答问题的思维。

也就是指有创见的、能开拓意识新领域的一种思维。

毛泽东曾精辟地指出:“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

因此,人类总得不断的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创造活动的灵魂和核心。

培养创造性思维对于提升人类的科学研究能力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2. 科学研究与创造性思维2.1 科学研究及其特点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

科学研究起源于问题,问题又有两类:一类是经验问题,关注的是经验事实与理论的相容性。

自然辩证法4创造性思维形式与方法PPT课件

自然辩证法4创造性思维形式与方法PPT课件
创新产品开发
企业通过创造性思维,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满足消 费者需求。
优化运营管理
创造性思维有助于企业改进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 可持续发展。
品牌塑造与营销策略
运用创造性思维,制定独特的品牌形象和营销策略,提升企业知名 度和美誉度。
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激发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01
横向思维
总结词
横向思维是一种跨越领域、学科或行 业的思维方式,通过借鉴其他领域的 思想、方法或原理,来解决本领域的 问题。
详细描述
横向思维强调思维的广阔性和开放性, 鼓励人们跳出本领域的局限,从其他 领域寻找启示和灵感。通过横向思考, 可以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和变革。
03
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
详细描述
聚合性思维注重对信息的整合和提炼,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手段,将分散的 信息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有助于深入理解问题,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 质特征。
逆向思维
总结词
逆向思维是一种从问题的反面或对立面进行思考,寻求突破 的思维方式。
详细描述
逆向思维鼓励人们打破常规,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挑战 传统观念和现有模式。通过逆向思考,可以发现新的解决问 题的方法,产生独特的创意和创新。
确定主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参 与者。
02
03
2. 开始阶段
3. 实施阶段
主持人宣布开始,并说明规则和 要求。
参与者按照要求分别在3分钟内 写下5个不同方面的想法。
6-3-5法
4. 结束阶段
主持人宣布时间到,参与者停止思考和 记录。
VS
5. 总结阶段
主持人组织讨论,对提出的想法进行分析 、评价和总结。

自然辩证法4创造性思维形式与方法

自然辩证法4创造性思维形式与方法
形象思维是在形象地反映客体 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的感性认识基础 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 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
33
(二)形象思维的特征:
1.可感性:形象思维的基本思维形式是形象观
念,它克服了对直接呈现客体的依赖,能通过对 表象的自由加工改造,使认识实现从现象到本质 的转化。
2.形象概括性:形象思维的思维材料不是原
社会的精神系统这三大要素构成的。 精神客体:主体活动所指向的精神现象。
8
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l.创造性思维是有创见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有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9
思维定势 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
活,久而久之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 模式和经验教训,并在今后的生活中 反复利用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观察和 思考事物。
任何一个创造活动的全过程都要经过从发散式思维到收敛式思维再从收敛式思维到发散式思维多次循环直到解决问题3334形象思维的基本思维形式是形象观念它克服了对直接呈现客体的依赖能通过对表象的自由加工改造使认识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转化
创造性思维形式与方法
1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从方法的功能作用这个角度对创 造性思维形式与方法进行了讨论。
阿西莫夫想都没想,顺口答道: “盲人肯定会这样——”说着,他伸出 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修理工 笑道:“盲人又不是聋哑人,他买剪刀, 直接对售货员说‘我买剪刀’就行了, 还需要打手势吗?我料定你会打错,因 为你受的教育太多了”
走出了思维定势,我们不但可以看到 许多别样的人生风景,甚至还可以创造新 的奇迹。
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抽象思维从规定性方面把握客体形象,形象思维从 形象性方面把握客体。只有形象思维的形象性,而 无抽象思维的规定性就不能了解客体的性质;只有 抽象思维的规定性,而无形象思维的形象性,认识 就不活跃不丰满。形象的模型越是逼真,抽象思维 的概念越是趋向准确;抽象思维的概念越是规定得 准确,形象的模型也就越趋向真实。

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如何理解创造性思维?

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如何理解创造性思维?

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创造性思维的理解创造性思维在自然辩证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强调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以下是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一、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创造性思维是指通过独特的思考方式,产生新颖、有价值的想法和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强调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勇于挑战现有的理论和观念,寻求新的可能性。

它是一种开放、灵活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能够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 独特性: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特的思考方式,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2. 变通性:创造性思维具有灵活变通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思考方向,不断探索新的可能性。

3. 开放性:创造性思维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能够接受和容纳不同的思想观念,勇于挑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理论体系。

4. 创造性:创造性思维能够产生新颖、有价值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创造性思维的应用创造性思维在自然辩证法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创造性思维的应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发现:科学家们通过创造性思维,不断探索未知领域,提出新的科学理论和假说,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 技术发明:发明家们通过创造性思维,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创造出各种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和生活质量。

3. 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创造性思维能够帮助人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效果。

4. 创新设计:在产品设计和工程设计中,创造性思维能够帮助设计师打破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创造出更加优秀、独特的产品和工程设计。

5. 创造艺术:在艺术创作中,创造性思维能够帮助艺术家突破传统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创造出更加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

自然辩证法答案整理

自然辩证法答案整理

2.1、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前提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它植根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

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空间与时间、空间时间与物质及其运动、质量与能量之间存在的辩证联系;量子力学标志着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揭示了连续性与间断性、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辩证统一,突现了量子现象的整体性,突破了机械决定论的观念;分子生物学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在生物大分子层次上揭示了生物界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高度一致性;系统论以“系统”的观点看自然界,提出了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新的范畴,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体和开放性;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不仅指出自然界的演化是自组织的、自己运动的,而且揭示了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混沌理论则提供了一种关于系统演化的分叉与混沌方式,它把简单性与复杂性、有序性与无序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统一在新的更为深广的自然图景之中。

2.2、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P52)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义:1)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2)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3)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4)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确认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作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

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

自然辩证法讨论题 创造性思维

自然辩证法讨论题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自觉的能力思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和智能活动,它的主要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突破性、真理性和价值性。

实施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创见的设想和理智取舍活动的过程。

“任何创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同时也在模仿教师的思维过程。

因此,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造热情。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自己来说是新鲜的、开创的东西,这就是一种创造。

正如教育家刘佛年指出的:“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作法,就称得上创造。

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把它看得太神秘,非要有新的科学理论才叫创造,那就高不可攀了。

”教学是展开思维的有效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其新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造性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并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至于发散思维就是多角度、多方向、多维度地去思考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代表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因此应该非常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发散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弄清事物的多形态、多层面、多性质,并发现其中的种种联系,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有利于提高效率,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更有利于培养求新、求异、灵活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092 yxl。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和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和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什么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就是技术领域的创新行为,泛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技术发明仅仅只是一个构想或设计,它并不一定在商业中应用。

它可以是一种创新,但不一定申请专利,也未必就带来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然而,技术创新是指一个新想法或新装备(产品、工艺、系统)在商业上的实现。

技术发明强调以技术解决问题,技术创新不仅包含技术活动,而且更关注技术方案的商业价值,强调的是以技术推动经济发展。

简言之,技术创新与研究和开发活动密切相关,是以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为目的,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活动或过程。

技术创新本质上是技术资源和产业资源整合配置的过程和结果。

当代多数技术创新是在诸多创新主体,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高技术创业型企业以及在这些组织中从事创新活动的技术专家和商业家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

技术创新的特征是:(1)技术的新颖性;(2)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3)技术创新的中介性;(4)技术创新的阶段性和周期性;(5)技术创新过程的系统性。

技术创新的分类:(1)按技术变化强度,可分为渐进性创新、根本性创新;(2)按导致生产要素节约的不同,分为节约资本型、节约劳动型和中性的技术创新。

(3)按创新的对象不同。

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

2、简述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技术创新往往是多元主体参与协作的活动。

(1)科学家是技术创新路径的提供者。

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往往都蕴涵着新的技术原理,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

同时,用于科学的实验室装备,是科学家进行技术原理性探索的现成平台,成为孕育新技术的摇篮。

如晶体管的发明就得益于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场效应原理为电子放大器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可能性。

(2)发明家是技术创新的核心,是导致重大技术突破的关键。

如爱迪生现实了电灯的商业化、照明的产业化,成立了“爱迪生电气照明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4.如何培养发散思维
(1)拓宽思维的广度 (2)扩大观察范围 (3)破除思维障碍 (4)培养群体协作精神
20
课堂互动(发散思维)
练习题1 (1)救治无效,家属告状 (2)身患重病,借款购药 (3)企业胜诉,报社致歉 (4)药品鉴定,真伪不同 (5)记者撰文,药厂蒙冤
21
课堂互动(发散思维)
3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现、
发明前人和同代人所不曾创 立的理论、知识技术、方法、 实物、模型等等的思维活动 和思维结果。
4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
一 、创造性思维主体与客体
(一)创造性思维主体
创造性思维主体:主要是 指创新思维活动的承担者,在创 造性思维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 位。
5
创造性思维主体可以分为: 个体主体 各种规模的创造群体。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 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 质的一种思维形式。
41
(二)直觉思维的特征
1.非逻辑性或直接性 2.突发性、快速性 3.自发性 4.或然性
42
课堂互动
将下列第四行的字母顺序排列出来:
A、 B、 C、 D、 E D、 C、 E、 B、 A B、 E、 A、 C、 D ?????
(三)发散式与收敛式思维的 关系
发散式与收敛式思维相互协同、交替运用的 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得以发挥的过程。
发散式思维要以收敛式思维为基础; 收敛式思维要以发散式思维为导向,发散的
结果,还要由收敛思维去加工整理。 任何一个创造活动的全过程,都要经过从发
散式思维到收敛式思维,再从收敛式思维到
第一、直觉思维中的逻辑过程被简缩 第二、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相辅相成
48
四、灵感
(一)含义
灵感是指在积累大量经验的基础上, 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内在本质、规律 的常规思维过程中突然发生的飞跃和 质变,它使人以一种豁然开朗的方式 获得新形象、新概念或新思想。
49
(二)灵感的特征
1.灵感是建立在大量经验的基础之上的, 只有对于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多次尝试、积累 了大量的经验的时候,才可能产生灵感;
形象思维是在形象地反映客体 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的感性认识基础 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 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
33
(二)形象思维的特征:
1.可感性:形象思维的基本思维形式是形象观
念,它克服了对直接呈现客体的依赖,能通过对 表象的自由加工改造,使认识实现从现象到本质 的转化。
2.形象概括性:形象思维的思维材料不是原
1.综合型的直觉思维 2.以原有知识为基础进行类推的
直觉思维 3.选择型的直觉思维
46
(五)直觉思维产生的心理机 制和相关因素
1.直觉思维产生的心理机制 2.实践是直觉思维发生的重要因素 3.直觉思维与主体的意向有关
47
(六)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 互补
直觉思维与推理思维之间存在着对立统 一关系。二者有时各自独立的发生作用, 两种思维方式各不相干;但在一般情况 下,两种思维方式是处在紧密的相互作 用中。
16
发散式思维模式
所谓“一题多解”、“一事多写” 、“一物多用”等。
2.发散思维的特点
(1)灵敏、迅速、流畅、开阔 《开心辞典》中的题:给下列数列填空:
0
6 24
60 ( ) 210
(2)发散元没有固定范围的局限
(3)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
18
3.发散思维的类型
(1)转发发散: (2)多向发散: (3)综合发散:
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抽象思维从规定性方面把握客体形象,形象思维从 形象性方面把握客体。只有形象思维的形象性,而 无抽象思维的规定性就不能了解客体的性质;只有 抽象思维的规定性,而无形象思维的形象性,认识 就不活跃不丰满。形象的模型越是逼真,抽象思维 的概念越是趋向准确;抽象思维的概念越是规定得 准确,形象的模型也就越趋向真实。
始的感性材料而是在感觉、知觉基础上形成事物 逻辑思维的“细胞”,形象思维的“细胞”则是 形象的意象,是抽象的概念。
34
(三)形象思维的思维形式
1.形象观念 2.形象联想 3.形象典型
35
(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人在认识世 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两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法。
51
(四)灵感与直觉的同与异处
l.同:都有突发性、跳跃性的特点 2.异: 灵感是长期思考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而突然获得
解决的一种。 直觉则是在早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凭
借思维者的“感觉”,对积淀在自己头脑中的 信息进行尝试性的组合,直观地把握事物本质 和规律性的心理状态。
52
四、顿悟
(一 )含义
思维定势对解决问题既有积极 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著名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学识渊博,他一直颇 为自负。一次,他遇到一位熟悉的汽车修理工。 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道:“博士,听说你学问了 得,无所不知,我出道题来考考你,怎样?”阿 西莫夫爽快地答应了。
修理工接着说道:“有一位又聋又哑人,来 到五金店想买几根钉子。于是,他对售货员做了 一个手势——左手伸出一根手指,右手握成拳头 做敲击状。售货员见了,立即给他拿来一把锤子。 聋哑人摇摇头,朝那根伸出的手指努了努嘴。于 是售货员给他取来了钉子。这位聋哑人前脚刚走, 后脚进来一位盲人,想要买一把剪刀。请问,盲 人将会怎样做?”
6
(二)创造性思维客体
创造性思维客体:主要是指创 造性思维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所能达 到的客观对象,即创造性思维主体 的思维目标、思维视野和思维能力 所涉及到的客观世界对象。
7
思维客体划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 客体三种类型。
自然客体:创造主体的活动所指向的自然界。 社会客体:由社会的人、社会的物质系统和
创造性思维形式与方法
1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从方法的功能作用这个角度对创 造性思维形式与方法进行了讨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了解、 掌握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过程, 直觉、灵感等创造性思维形式与方法以及 科学假说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为 医学科学研究奠定方法论基础。
2
成功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正 如法国科学家贝尔纳说:“良好 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 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 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2.灵感是与新形象、新概念、新思想的 产生联系在一起的;
3.灵感的出现往往是突然发生的,它经 常发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极为活跃的情 况下,但有时也发生在其它休闲活动中,有时 甚至发生在半睡眠的朦胧状态下。
50
(三)灵感产生的方法
1.情势法 2. 问题搁置法 3. 异想天开法 4. 热线跟踪记录法 5. 西托梦境法
从飞鸟联想到飞机的模型,从蝙蝠联 想到电波,从苹果落地悟出万有引力……
不拘泥现有的发现,不拘泥现有的思 维,不断开辟出全新的发展空间。
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3.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在于发现原来以为 没有联系的两个研究对象之间的联系 4.创造性思维是逻辑与非逻辑思维的统 一 5.创造性思维是发散式与收敛式思维的 统一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各有优缺 点,在创新思维中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只有发散,没有收 敛,必然导致混乱。只有收敛 ,没有发散,必然导致呆板僵 化,抑制思维的创新。因此, 创新思维一般是先发散而后集 中。
(1)形成一个创新的漏斗 (2)围绕轴心,比较取优 (3)均衡发展
32
二、形象思维
(一)含义
顿悟是指在初始的尝试失败以后, 通过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对事物 形成正确判断的过程。
直觉也是一种顿悟,一种“快速而 敏捷的顿悟”。
53
(二)顿悟的特征
1.顿悟前常有一段时间的失败,并伴随有 挫折感;
2.在顿悟中突然出现的,或者是问题的解 决方案,或者是解决方案即将来临的意识;
对立:
抽象思维的“细胞”是抽象的概念, 形象思维的细胞则是形象的意象。
形象思维过程的一般形式是运用意 象进行联想和想象,而抽象思维是运用 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36
(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统一:
在取得科学认识的过程中借助于抽象思维可以
促进形象感受的深化,借助于形象感受也可以启发
抽象认识的进步,两种思维方式是互相联系、互相
阿西莫夫想都没想,顺口答道: “盲人肯定会这样——”说着,他伸出 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修理工 笑道:“盲人又不是聋哑人,他买剪刀, 直接对售货员说‘我买剪刀’就行了, 还需要打手势吗?我料定你会打错,因 为你 许多别样的人生风景,甚至还可以创造新 的奇迹。
社会的精神系统这三大要素构成的。 精神客体:主体活动所指向的精神现象。
8
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l.创造性思维是有创见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有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9
思维定势 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
活,久而久之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 模式和经验教训,并在今后的生活中 反复利用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观察和 思考事物。
37
(五)形象思维在科学认识中 的作用
38
1.科学认识中的形象大致可以 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是实物形象——具象,即认识主体将观察 到的客观对象如实地用图像按比例扩大或缩小地 反映客观对象。
第二类是抽象形象—— 图示,即对实物形象进 行思维加工,抽取出其中的本质,能准确地反映 事物的内在结构、规律的形象。
练习题2 (1)诸葛亮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
华(2)三顾茅庐 (3)刘备拜诸葛亮为军师 (4)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5)提出三分天下战略
22
发散思维练习3
请你写出所能想到的带有“土” 结构的字,写得越多越好。
答案
“土”在右方,如灶、肚、杜等:“土”在左方, 如址、墟、增等:“土”在下方,如尘、塑、堂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