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单元练习课1课时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一)》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进行除法运算时,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如对于除法的理解不够深入,计算方法不够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学生对于除法运算的掌握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道具,如分水果、分零食等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物品平均分给其他人,引出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除法的算式和运算方法,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并讲解除法的基本原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除法运算的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除法运算的顺序和规则,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巩固除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适量的除法运算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内容:《2021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例1、例2(8-9页)。
内容解析:本节包括两个例题,例1认识“平均分”,例2学习“平均分”的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
学生关于除法含义的认识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平均分”的学习对后继学习至关重要。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平均分”是多种分法中的一种。
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确实是明白得“平均分”。
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看、动手实践、语言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体验。
使学生在观看操作等活动中,从多个角度去明白得“平均分”的含义。
教材第9页例2是“平均分”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鼓舞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分橘子,充分表达分法的多样化。
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形成相应的表象,不但关注“分”的结果,“分”的过程,同时更加关注“分”的方法,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明白得“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把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3.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把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把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学具预备:多媒体课件、6个圆片、18根小棒、10个小正方体等。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认识平均分1.师:同学们明白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春天柳树醒了,桃花红了,在如此的好天气里,光明小学二(1)班的同学预备改日去参观科技馆。
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预备了哪些物品。
(课件出示主题图),你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2023二年级数学下册2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新人教版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除法的初步认识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基本运算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B.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
C.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D.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几个不相等的部分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这是除法的基本含义。
2.除法运算题
题型:计算题
题目:计算24÷4的结果。
答案:6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除法运算的掌握。24÷4就是将24分成4个相等的部分,每部分是6。
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对课程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对于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因此,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辅导措施,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1.学生已掌握了加、减、乘三种基本运算,本节课将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引入除法运算。
2.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除法的实际应用,如分配物品、平均分配等,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概念和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同步测试(含答案)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1《表内除法(一)》同步测试(第1课时)一、下面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一)()(二)()(三)()(四)()考查目的:使学生从直观上认识平均分的特点:每份分得同样多。
解析:这道题目对于学生来讲应该是最基础的题目,从图上可以很明确看出第一种是把8分成了3,3,2;第三种是把14分成了3,3,3,3,2;第四种是把19分成了5,9,5。
只有第二种是把8分成了4和4,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
答案:(一)×(二)√(三)×(四)×二、圈一圈,分一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 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课时认识平均分(1) (5)第2课时认识平均分(2) (7)第3课时认识平均分(3) (9)第4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12)第5课时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15)第6课时复习 (18)(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并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用1~6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算式;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用除法计算的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联系除法的含义解决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和探索用口诀求商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乐于与同学合作、交流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前后联系如下: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结合用口诀求商的教学,教材还安排了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除法实际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认识,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意识,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概念的内涵比较丰富。
学生在结合生活实例理解除法含义时,不但要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还要学会“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
在学习用口诀求商时,不但要理解“为什么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还要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因此,理解除法的含义和用口诀求商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如下一些特点:1.加强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课后作业 人教版
第 4 课时 除法(1)
( 教材第 13 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
1.想一想ꎬ填一填ꎮ
(1) 把 12 个松果平均分给 2 只松鼠ꎬ每只松鼠分( ) 个ꎮ 12 ÷ =
(2) 每只刺猬分得同样多的苹果ꎬ每只分( ) 个ꎮ
读作: 12除以 2 等于 6
÷=
↓ ( )
(2) 求 18 里面有几个 6ꎬ列式为( ) ꎮ
①18 ÷ 3 = 6
②3 × 6 = 18
③18 ÷ 6 = 3
(3) 除数和商都是 6ꎬ被除数是( ) ꎮ
①1
②6
③36
4.有一根彩带ꎬ每 6 米剪成一段ꎬ可以剪几段?
5.找规律填一填ꎮ
12
÷ = (段)
������������������������������������������������ ������������������������������������
第 3 课时 解决问题
( 教材第 23 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
������������������������������������ ������������������������������������������������
1.看一看ꎬ填一填ꎬ算一算ꎮ
(1)
(2)
���有���������1���2������条������鱼������ꎬ���平���������均������放������到���������(��� ������������ ��������� ���)���个������鱼���������缸������里���������ꎬ���求������每���������个������鱼���������缸������里������放���������几������ 条鱼ꎬ就是把( ) 平均分成( ) 份ꎬ求每份是多少ꎬ 用( ) 法计算ꎮ
小学数学《表内除法教学第一课时平均分》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核心素养下的培养是需要正确的教学模式作为载体的,对于以往的课堂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转型。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是利用设计好的核心问题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激发和推动学生主体活动、能整合教材中内容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在这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为主线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在教师的策划、指导和支持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发现、提出与解决,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构建新知。老师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一员,和学生共同为问题的解决,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解决问题、培养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的课程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导入
2、教师板书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什么是平均分(3)你们用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二、教师引导操作
三、拓展延伸,和学生交流操作
四、和学生进行小结,引导学生说一说学习的感受。
3、学生交流、汇报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2:
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
《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的方法的基础上,能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用7、8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算式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激活经验,复习铺垫(一)师生互动说口诀。
以教师提问学生抢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7、8的乘法口诀。
(二)生生合作用口诀。
(课件出示)1. 填出括号内的数,并说说用了哪句口诀。
3×( )=21 ( )×6=487×7=( ) 8×8=( )2.将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多少个?(1)学生讨论方法:用除法列式。
(2)学生汇报想法:用“三四十二”的口诀计算。
(三)揭示课题。
今天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设计意图:梳理已学的知识,激活已有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兴趣,情境展开(一)引导观察,提取信息。
1.课件出示主题图: 欢乐的节日2.学生观察,交流信息。
(1)做了一些小旗要挂在教室里。
(2)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
(二)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1.学生讨论发现的数学问题。
2.指名回答。
(问题预设)(1)做了多少面旗子?它们是怎样挂的呢?(2)星星每组分几颗?【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经历从情境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
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
】三、类比迁移,建构方法(一)引导解决挂小旗的情境问题。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第一课时认识平均分(1)教学内容:第42--43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通过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份几个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桃子图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分”1.教学例1。
(1)初步认识引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一天,孙悟空带了6个桃回花果山,小猴子们最喜欢吃桃了,都围了过来。
孙悟空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
孩子们,你们说说,把这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听了孙悟空的话,小猴子们很着急,想不出办法了。
操作:小朋友,我们来帮帮小猴子的忙,好吗?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分成两堆,再说说是怎样分的。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观察:分成两堆,有3种不同的分法。
你能按每份个数的情况,把这3种分法分成两类吗?交流:这3种分法分成了怎样的两类?为什么这样分类?哪一类是每份同样多?指出:按每份个数相同和不同,把这3种分法分成了两类,其中分成3个和3个是每份个数同样多。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追问:怎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2)加深认识。
引导:这6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就分成几份,同桌小朋友先讨论讨论,然后用圆片摆出你们的分法:交流:你是怎样平均分的?追问:为什么这两种分法也是平均分?强调: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表内除法(一)》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表内除法(一)》教案二年级数学上《表内除法(一)》教案年级:二年级执教者:课题:课题:平均分(1)课时:1课时页码:P42—43页1.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目标:2.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活动设计个性化补充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今天,小猴子采了6个桃子,想把他们分给几个好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动手操作教师先把6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学生操作摆桃子。
2.报告并认识“平均分”谈话:同砚们,你们开动脑子想出了这么多办法。
6个桃子可以分成3份,每份2个,可以分成两份,一份两个,一份四个,也能够分成两份,每份三个……那么,你们按照每份分的个数的相同与分歧,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小组或全班交流提问:你们是如何分的?说一说这样分的来由。
师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每份都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老师小结:同砚们通过自己着手摆,不仅匡助了XXX解决问题,还晓得了什么是平均分了。
3.进一步体味平均分的特点谈话:现在老师手上有8个桃子,要想把他们平均分可以如何分呢?请同砚们先考虑一下再到黑板上摆一摆,分一分。
分完后给同砚说一说你是如何分的?(老师把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把8个桃子平均分了,相出了不同的办法,虽然分的个数和份数不同,但是每一份分分得同样多,也符合了平均分的定义了。
4.探求平均分的方法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再把8个桃子图片贴上去。
谈话: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桃树,数一数树上有多少个桃子?如果老师想把它们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那么可以分给多少个小朋友呢?想一想!板书: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表内除法练习课》教案
《表内除法练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内容1. 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
2. 表内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表内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表内除法运算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表内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表内除法练习。
2. 讲解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结合实例,讲解表内除法的运算步骤和规则。
3. 练习:布置一组表内除法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案例分析: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并进行讲解和分析。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表内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定数量的表内除法计算题和应用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展示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和实际应用案例。
2.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数量的表内除法计算题和应用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表内除法应用案例,用于课堂讲解和分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进行相关练习。
2. 第3-4课时:分析表内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和练习。
3. 第5-6课时: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知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课后作业 人教版(PDF 无答案)
第 3 课时 解决问题
( 教材第 23 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
������������������������������������ ������������������������������������������������
1.看一看ꎬ填一填ꎬ算一算ꎮ
(1)
(2)
���有���������1���2������条������鱼������ꎬ���平���������均������放������到���������(��� ������������ ��������� ���)���个������鱼���������缸������里���������ꎬ���求������每���������个������鱼���������缸������里������放���������几������ 条鱼ꎬ就是把( ) 平均分成( ) 份ꎬ求每份是多少ꎬ 用( ) 法计算ꎮ
5
1.圈一圈ꎬ填一填ꎮ
第 3 课时 平均分(3)
( 教材第 10 页)
18 个蛋糕ꎬ每 2 个装一盒ꎬ可以装( ) 盒ꎻ每 3 个装一盒ꎬ可以装( ) 盒ꎮ 每 6 个装一盒ꎬ可以装( ) 盒ꎻ每 9 个装一盒ꎬ可以装( ) 盒ꎮ
2.有 15 枝玫瑰ꎮ
(1) 每 3 枝玫瑰扎成一束ꎬ可以扎成( ) 束ꎮ (2) 用这些玫瑰扎成 5 束一样的花束ꎬ每束用( ) 枝玫瑰ꎮ
想:2 和几相乘得 8?
二( )得八ꎬ商是( )ꎮ
���������������������������������������1���0������÷������5������=������������������������������������������������������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全部备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单元,是小学二年级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
对于除法,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了解除法的相关概念,为计算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时,要立足于除法概念本质的建立,进行多次的对比与辨析,突出对除法概念本质的认识。
运用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概念。
经过科学分析,建议用10课时进行教学,安排如下:第1课时:平均分(一)第2课时:平均分(二)第3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第4课时: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第5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第6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第7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第8课时: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9课时: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课第10课时: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例1、例2【环节一:情境导入】1.情境导入,建立“平均分”概念。
师: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
我们来把这些东西分一分吧!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卡片请动手把糖果一分。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1)各小组动手操作:边分边记录(2)各小组汇报情况。
生1:我第一份和第二份各分1个,第三份分4个。
生2:我第一份分1个,第二份分2个,第三份分3个。
生3:我们是这样分的,三份各分到2个。
教师板书。
2.对比分的结果,认识“平均分”(1)师: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并汇报自己的发现。
学生自由说,引发对平均分的关注。
想一想,哪种分法才公平呢?为什么这种分法才是公平的呢?生:我喜欢第三种分法,每份的个数同样多,这样更公平(2)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学生给这样公平的分法取不同的名字。
3.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取的名称都很好,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板书课题)(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冀教版2020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第1课时认识除法(平均分)
第五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课时认识除法(平均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动手操作把10颗松果从“任意分成2份”到“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
2、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并写出每份的结果。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了解“每份同样多”是“平均分”的实质。
【教学重点】动手操作把10颗松果从“任意分成2份”到“平均分成2份的。
”【教学难点】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情境谈话引出本课课题。
1、出示课件。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新朋友,你们看这是谁?(松鼠)秋天到了。
松鼠妈妈去森林里采了10颗松果让他们去分。
如果你是松鼠兄弟你打算怎样去分?谁来说一说?教师指名答,板书分法。
2、讨论。
师:请大家观察这些分法,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好最公平。
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最后形成共识:每只松鼠分5颗松果最公平。
因为分得一样多。
3、动手操作。
出示课件。
师:要想两只松鼠分的同样多,应该怎样去分呢?请大家拿出10个小圆片代表10颗松果,分一分吧。
(学生动手操作)师:谁到黑板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分的?〔学生在黑板上演示)4、出示课件,边演示边说。
师:帮小松鼠分松果,我们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先两个两个的分再一个一个,还可以一人五个。
不管用哪种方法去分,每只松鼠最后都得到了同样多的松果。
那么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5、出示课件。
师:谁试着把刚才把刚才平均分的过程说一说。
有(10)个松果,平均分给(2)只松鼠,每只松鼠分得(5)颗松果。
二、练习1、出示课件。
师:有12块糖,每人分()块。
你们看这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2、分糖。
师: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平均呢?请大家拿出12个花片代表12块糖。
来分一分吧。
找学生在黑板上边说边演示。
3、摆圆片。
按要求动手圆片,再填空。
4、看图说一说是怎么分的。
5、按要求填空。
若有难度可摆圆片。
总结:份数越多,每份分得越少;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分得越多。
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配套练习题(表内除法一)
表内除法(一)学习目标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对事物进行平均分,掌握平均分的方法;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除法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初步学会根据出发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指导1. 在分物品时,如果每份分得同样多,这样分就称为平均分。
2. 12÷ 3 = 4。
读作:12除以3等于4。
3.“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可以用除法解决。
如:12个草莓,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多少个?12÷3=4(个);12个草莓,每盘放4个,可以放多少盘?12÷4=3(盘)。
4.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如6÷2=( ),想:二( )得六,因为二三得六,所以6÷2=3。
被除数除号 除数商5.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关键是要熟记乘法口诀。
6.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步骤:先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再用乘法口诀求商。
练习三平均分达标训练1.把6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
哪种分法对?在对的里画“√”。
2.圈一圈,再填空。
(1)一共有()个,每3个分一份,可以分()份。
(2)一共有()个,每5个分一份,可以分()份。
3.看图填空。
(1)每份有( )个草莓,( )份一共有( )个草莓。
(2)一共有( )个草莓,每( )个分一份,分成了( )份。
(3)一共有( )个草莓,平均分成( )份,每份有( )个草莓。
4.填一填。
(1)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 (2)9里面有( )个3。
5.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把1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4。
( ) (2)把8分成2份,每份是4。
( )6.在合适的方格打“√”。
拓展训练1.拿出8个学具,动手分一分,再填空。
(1)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个。
表内除法(一)教案
表内除法(一)教案二、表内除法(一)第一课时平均分(一)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得概念。
让学生经历分物得活动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得过程,初步体验“平均分”就是分得同样多,让学生明确“平均分”得含义。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得乐趣,提高学习数学得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得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得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得过程,建立“平均分”得概念。
教学难点会按每几个一份得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教学准备小棒、○卡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要准备什么呢?(苹果、糖…)二(1)班得同学准备了什么?她们就是怎样分得呢?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课题:平均分(一)二、自主构建(学)这里有6颗糖果,分成3份,您打算怎么分?(用小棒代替糖果试一试)①学生动手分糖果,教师巡回指导,辅导个别学生。
②小组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法。
③在这些分法中,哪种分法比较特殊?为什么?小结:像这种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
④谁来说说,什么叫做平均分?三、互动互议(议)1、“做一做”第1题。
哪些分法就是平均分,为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2、“做一做”第2题。
这就是什么?有多少片?就是怎样分得?四、精讲点拨(讲)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3份,想一想,可以怎么分?①分一分。
(用○代替橘子)②交流分得过程,以及分得结果就是什么。
学生汇报结果:学生1:先每个盘子里分1个橘子,再放1个橘子,直到分完。
每个盘子里分3个橘子。
学生2:先每个盘子里分2个橘子,再放一个橘子,每个盘子里分3个橘子。
学生3:每个盘子里分3个橘子,正好分完。
③您们最喜欢那种分法?为什么?④小结:一个一个地分仔细准确,多个多个得分节省时间。
最后得结果都就是每个盘子里都有3个橘子,像这种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五、当堂练习(练)练习“做一做”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
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酸奶,动手摆一摆小组合作,请学生说一说,您就是怎样分得?六、课堂小结:今天您有什么收获呢?附作业设计:(1)练习二第1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1课时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1课时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每顶帐篷需用8颗钉子,必须要准备【】颗钉子.3、布置会场先摆了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蓝猫看了看觉得还不够,又和小伙伴们搬来了8盆花.这样一共有多少盆花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蓝猫布置教室,摆花盆,你们愿意吗?请你动手摆一摆.第一种;每组摆3盆;第二种;每组摆4盆;第三种;每组摆5盆;第四种;每组摆6盆要求;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种摆法,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边摆边思考你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怎样?把64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几,还余几?3、把72每8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6、小亮去搬砖,每次最多3块,要搬11块,至少要搬【】次.7、一个数除以8得5余6,如果这个数除以5,商是【】,余数是【】.8、妈妈买回18个苹果,分给小明和他的三个同学,每个人各得【】个苹果,还剩【】个.9、列式计算;【1】9的3倍是多少? 8的4倍是多少? 8的7倍是多少?【2】、两个乘数都是7,积是多少?10、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相关练习.【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题.学生独立填写,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2题.用竖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抽两题让学生说一说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2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快.【4】、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4题.想一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小组讨论交流后,口答.【5】、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6题.学生读题.想;第一步要做什么?知道每一种袜子的单价,价格低的最划算.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检测达标】.1.把口诀补充完整;三七【】八【】七十二【】八十一五七【】四【】十六【】三十六四六【】【】五二十【】六十四2.计算下面各题32 ÷8 = 81 ÷ 9 = 15 ÷ 5 = 24 ÷ 6 = 42 ÷ 7 = 40 ÷ 8 = 24 ÷ 3 = 14 ÷ 2 =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42÷6=【】÷8 4 × 6=【】×32×【】=3×【】 7 ×【】> 8× 2【】× 8 < 6×5 12÷【】 > 12÷【】5、有一串珠子,按“三黑二白”排列.【如图】想一想,第 28个珠子是【】,第40个【】.●●●○○●●●○○●●●○○……*6、小琴星期六到外公家,又过22天又到外公家,这一天是星期【】.7、张老师把1—50的卡片按顺序发给李平、赵强、张虎、刘红四位同学,第35号卡片发给了【】8、26 ÷3=□……□,26是【】,除数是【】,商是【】,余数是【】.【被除数÷除数=商……余数】9、【】÷【】=6 (3)【1】你知道除数最小应该是【】.【2】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有余数的除法练习【一】班级;姓名;一、先圈一圈,再写算式.【1】●●●●●●●●●●●●●●每4个分一组,可以分几组?列式;□○□=□……□【2】★★★★★★★★★★★每3个分一组,可以分几组?列式;□○□=□……□二、根据题意,先画草图,再列算式.【1】9支铅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人,还剩【】支.画图;列式;□○□=□【人】……□【支】【2】9支铅笔,每人分4支.可以分给【】人,还剩【】支.画图;列式;□○□=□【人】……□【支】3、有19颗糖果,每人分【】颗,可以分给【】人,还余下【】颗.比一比,看谁写得多?算式;□○□=□【人】……□【颗】□○□=□【人】……□【颗】□○□=□【人】……□【颗】□○□=□【人】……□【颗】三、填空1、在除法中,余数应比除数,也就是除数必须比余数 .2、被除数= × + .3、除数6,商是9,余数是5.被除数是 .4、□÷6=□……□,余数可能是【】.□÷5=4……□,余数可能是【】.5、一个数除以9有余数,余数最大是,最小是 .6、○□□△○□□△○□□△……第25个图形是【】.7、○▲□○▲□○▲□○……第23个图形是【】.8、在现阶段有余数的除法列竖式时,商要对着被除数的 .9、有1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个,还剩个.10、35个小朋友坐船,每条船坐8人,至少要【】条船.11、有9个桃子,每盘放2个,还剩【】个12、有26个桔子,如果每袋装4个,可装【】袋,还剩【】个;如果每袋装5个,可装【】袋,还剩【】个;如果每袋装6个,可装【】袋,还剩【】个.13、两个数相除,余数是6,除数最小是【】14用21根长度相等的小棒,可以摆出个正方形,还剩根.15、【】里最大能填几?【1】【】×6<57 【2】【】×7<43 【3】【】×5<38【4】【】×4<31 【5】【】×5<26 【6】【】×6<39【7】【】×3<24 【8】【】×8<30 【9】【】×7<50【10】【】×4<30 【11】【】×6<45 【12】【】×8<65四、判断对错.【把不对的改正过来,包括7、8、9、10小题.】【1】【2】【3】【】【】【】5 8 4 【4】 9 】4 8 【5】 3 】2 9 【6】 5 】1 94 5 2 4 2 00 5 1【】【】【】【7】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是7,商是8,余数最大是7.【】【8】70÷9 = 8······2【】【9】【】×4<30,【】里最大能填7. 【】【10】39÷5 = 8······1 【】五、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74÷9= 17÷2= 60÷8=53÷7= 52÷6= 34÷5=35÷8= 34÷5= 54÷8=29÷5= 46÷8= 52÷6=六、解决问题1、姐姐买来一束花,有11枝,每5枝插入一个花瓶里,可插几瓶?还剩几枝?2、○○○○●●○○○○●●○○○○●●……那么第21颗棋子是什么色的?第43颗棋子是什么色?【列式计算】3、妈妈买了21米花布,每4米做一个窗帘,可做几个窗帘?余几米布?4、有25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够装几台电扇?5、兔妈妈拔了31个萝卜,自己吃了4个,剩下的想平均分给5只小兔吃,每只小兔最多可以分得几个,还剩几个?6、有43人跳绳,5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7、矿泉水每瓶4元,33元可以买几瓶,还剩几元?8、一根绳子长24米,剪7米做一个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几米?9、一月份有31天,是几个星期,还多几天?10、儿童读物每本5元,小红带了36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本,还剩多少钱?11、每张桌子可以坐6人,还有5张空桌,我们班来了50个人都能坐下吗?12、四年级一班有44人玩激流勇进的游戏,,每船可以坐5人,我们都玩激流勇进,最少该租几条船?13、有49个钮扣,每件衣服钉6个,可以钉几件?还剩几个钮扣?14、学校买回63棵树苗,已经载了15棵.剩下的每行载7棵,可以载几行?还剩多少棵树苗?15、25个人做游戏,如果每组6人,可以分成几组,还剩几人?16、一共有30只小动物,每个房间可以住7只,一共可以住满几个房间?还剩几只小动物?17、同学们玩丛林探险游戏,每辆小车可以坐8人,【1】39人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还剩几人?【2】要想39人一起出发需要几辆车?18、有69本书,先给一年级10本,剩下的二年级每个班分到7本,可以分给几个班?还剩多少本?19、一共有27只小鸟,每个小房子能住4只,一共可以住满几个小房子?还剩几只小鸟?20、学校食堂买来8筐苹果,共重64千克.一筐梨比一筐苹果重12千克,一筐梨重多少千克?21、用5枝康乃馨,3枝玫瑰,3枝水仙可以扎成一束花.31枝康乃馨,17枝玫瑰,8只水仙最多可以扎成几束这样的花束?22、三年级一班57个同学去春游,过山车每辆可以坐8人,碰碰车每车可以坐6人,【1】都玩过山车,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有剩下的人吗?【2】如果都玩“碰碰车”该租几辆车?23、小红带了23元去买花.先花10元买了一枝玫瑰,剩下的钱准备买菊花,菊花2元一枝.她可以买几枝菊花?还剩多少钱?24、二【2】班有35名同学,需要租车去春游.大客车每辆限乘8人,小客车每辆限乘4人.【1】如果都租大客车,至少需要几辆?【2】如果都租小客车,至少需要几辆?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练习【二】一、先圈一圈,再填空.1.11棵,每2棵一份,分成了【】份,还剩【】棵.11÷2=□【份】……□【棵】2.13块,平均分成4份,每份【】块,还剩【】块.13÷4=□【块】……□【块】3.14只小鸭,每【】只一份,有【】份,还剩【】只.15÷□=□【份】……□【只】14只小鸭,平均分成【】份,每份有【】只,还剩【】只.15÷□=□【只】……□【只】二、看图填算式.三、用线连一连.18÷431÷736÷649÷9四、用竖式计算. 23÷3= 50÷6= 67÷9=45÷7= 56÷8= 34÷5=五、想一想,填一填.1. ÷ = ……62. ÷9= ……除数最小是【 】 余数最大是【 】六、你能写出哪些不同算式÷ =4 (3)———————— ————————— ————————七、解决问题.1.÷ = 【本】…… 【元】2.÷ = 【箱】…… 【只】3. 把这些书分给3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本,还剩几本?÷ = 【 】…… 【 】4. 20元钱,可以买几本笔记本,40只 每箱装6只,可以装几箱,还剩几只? 包装箱每辆车用4个轮子。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教案(通用15篇)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教案(通用15篇)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指南,我们需要准备一份详细的教案。
大家可以参考下面这些二年级教案,了解一下如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单元备课教案(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1、平均分的认识2课时。
2、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1课时。
3、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1课时。
4、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1课时。
5、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2课时。
6、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课时。
7、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1课时。
8、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1课时。
9、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共11课时。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单元备课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十一课时: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85页的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桃子、若干面小红旗。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南方有一座美丽小岛叫快乐岛,那儿的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你们想登上这个小岛一起参加吗?让我们起航吧!只要同桌合作完成一组口算题,快乐岛的大门就为你们打开,你们就能上岛参加游园会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4单元《表内除法(二)(第1课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4单元《表内除法(二)(第1课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二)(第1课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4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7、8的乘法口诀来计算除法,从而加深对除法运算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除法运算,对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乘法口诀来计算除法,并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加深对这一方法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来计算除法,以及如何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与除法运算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除法问题,引发学生对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与除法运算之间的关系。
3.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并选出小组内的最佳解题方法。
5.总结提升: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其应用。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看来只要把数学信息和问题互相交换一下 位置,就能变成乘法与除法的解决问题。
基础
综合 提升 小结
作业
综合练习:教科书第27页第4题:
(1)每个花瓶插5 根孔雀羽毛,4 个花瓶可以 插多少根?
算式:5×4=20(根)
(2)每个花瓶插6 根孔雀羽毛,24 根孔雀羽毛 可以插几个花瓶?
算式:24÷6=4(个)
(3)有10 根孔雀羽毛,平均插在2个花瓶里, 每个花瓶插几根?
算式:10÷2=5(根)
(4)有10 根孔雀羽毛,插在2 个花瓶里。一个 花瓶里插6 根,另一个花瓶里插几根?
算式:10-6=4(根)
基础
综合 提升 小结
作业
选择合适的信息和问题,使算式成立。
数学信息: (1)我摘了2个苹果
问题: (5)姐姐比我多几个?
(2)平均放在2个袋子里 (6)两人一共摘了几个?
(3)姐姐摘了8个苹果 (7) 每个袋子装几个?
(4)哥哥和姐姐摘得一样多
8+2=10 的算式应该选择(
)
8-2=6 的算式应该选择(
)
8×2=4 的算式应该选择(
)
基础
综合 提升 小结
作业
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基础
表内除法单元练习课
1课时
基础
综合 提升 小结
作业
基础练习
根据口诀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三六十八
判断题:
3×6=18 18÷6=3
6×3=18 18÷3=6
每句乘法口诀都可以写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基础
综合 提升 小结
作业
基础练习
根据14÷2=7,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把14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综合 提升 小结
作业
作业 1.基础作业:完成教科书第24,25页练习五剩余题目
2.拓展作业:
基础
综合 提升 小结
作业
基础
综合 提升 小结
作业
综合练习。
12筒茶叶,每个盒子放6筒, 要用几个盒子?
12筒茶叶
把12筒茶叶平均放在2个盒子 里,每个盒子放几筒?
12筒茶叶
?个
?筒
?筒
12÷6=2(个)
12÷2=6(筒)
怎样改编,就能变成一道用乘法计算的解决问题
基础
综合 提升 小结
作业
有2盒茶叶,每个盒子放6筒。一共有几筒茶叶? 6×2=12(筒)
14里有几个2?
被除数是14,除数是2,商是几?
14除以2,商是几? 完成教科书第27页第2题。
基础
综合 提升 小结
作业
综合练习。完成教科书第25页第9题:
12÷ =3
÷3 =6 16 ÷4 =
×5=20
你是怎么想的?
6× =36
2× =10
1.用乘法口诀想得数
2.求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3.为什么求积用乘法,求乘数却用除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