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合成抗感染药
磺胺类药物结构理化性质及临床应用 化学治疗药 药物化学课件
本身不具有抗菌活性或抗菌活性很弱,与其它抗菌药合用 可增强其它抗菌药的抗菌活性,如棒酸
本身不具有抗菌活性,与其它抗菌药合用时通过影响其代 谢可增强其它抗菌药的抗菌活性,如丙磺舒
抗菌增效剂
TMP(甲氧苄啶):磺胺增效剂,使细菌生长受双重阻止作用; 丙磺舒:抑制有机酸排泄,增加药物在血中浓度,与β-内酰胺类 抗生 素合用有增效作用;
相关链接
临床常用抗菌增效剂的作用特点
棒酸(克拉维酸)本身抗菌活性很弱,但具有抑制β内酰胺酶的作用,可显著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 如与头孢霉素、羟氨苄西林合用分别可增强其抗菌活性 2~8倍与130倍。
丙磺舒(增加尿酸排泄药)可抑制有机酸抗菌药物从 哺乳动物肾脏的排泄,因而可以抑制青霉素类、头孢菌 素类及对氨基水杨酸等有机酸类抗菌药物的排泄。如与 青霉素合用可降低青霉素的排泄速度,提高其在血中的 浓度而增强青霉素的抗菌作用。
吸电子基团可以是酰基,也可以是芳香杂环。N,N-双取代化合物一般丧失活性。
(4)苯环若被其他芳环或芳杂环取代,或在苯环上引入其他基团,抑菌活性降低或丧失。
第一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磺胺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其他芳环或引入其他基团 活性降低或丧失
单取代活性增加, 杂环取代更好
游离氨基或潜在的游离氨基 是活性关键
本代谢物竞争性或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或掺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之中形成伪 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lethal synthesis),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抗代谢 物的设计多采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代谢拮抗概念已广泛应用于抗菌、抗疟及抗癌 药物等设计中。
第一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第二章++抗生素
小结:青霉素与头孢的异同
续前
三、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碳青霉烯、青霉烯、氧青霉烷和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通 常称为非经典的β-内酰胺抗生素。
β-内酰胺酶抑制剂也属于非经典的β-内酰胺抗生素。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是针对细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机制而研究发 现的一类药物。β-内酰胺酶是细菌产生的保护性酶,使某 些β-内酰胺抗生素在未到达细菌作用部位之前将其水解失 活,这是细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β-内酰胺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身
两个稠合环不共平面,以稠合边为轴折叠,有三个手性 中心(2S,5R,6R)
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生素:青霉素G
特点:不能口服、不稳定性、容易产生耐药性、抗菌谱窄、 过敏反应。
青霉素的化学性质:
青霉素在稀酸条件(pH=4)室温水解,发生分子内重排,生 成青霉二酸。
——不耐酸
青霉素在强酸条件下或在二氧化汞作用下,先生成青霉酸和 青霉醛酸,青霉醛酸不稳定,分解放出二氧化碳,生成青霉 醛。
都有一个四元的都有一个四元的内酰胺环内酰胺环内酰胺环是该类内酰胺环是该类抗生素发挥生物活性的必须基团抗生素发挥生物活性的必须基团内酰胺环内酰胺环由四个原子组成环张力较大因此由四个原子组成环张力较大因此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发生开环导致失活
第二章 抗生素
antibiotics
第一节
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的来源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都有一个四元的ß-内酰胺环, ß-内酰胺环是该类 抗生素发挥生物活性的必须基团 ß-内酰胺环由四个原子组成,环张力较大,因此 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发生开环导致失活。 ß-内酰胺环N的3位有酰胺基侧链(除碳青霉烯类 外) 与N相邻的C上连有一个羧基(除单环ß-内酰类外) 立体结构特点:两个稠合环非共平面
第二章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工艺路线的设计 第三节 工艺路线的评价与选择
2
2
第一节 概 述
3
3
化学合成药物的合成工艺路线是化学制药工业的 基础,对药物生产的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环境 效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全合成(total synthesis)与半合成(semi synthesis)。 权宜路线(expedient route)和优化路线( optimal route)。
51
二、模拟类推法 对于作用靶点完全相同、化学结构高度类似的共 性显著的系列药物,采用模拟类推法进行合成工 艺路线设计的成功概率往往较高。模拟类推方法 不但可用于系列药物分子骨架的构建,而且可扩 展到系列手性药物手性中心的构建。
52
52
二、模拟类推法 质子泵抑制剂(PPI)逆合成分析:
53
18
一、逆合成分析法 罗氟司特(roflumilast)逆合成分析:
19
19
一、逆合成分析法 罗氟司特(roflumilast)合成路线:
20
20
一、逆合成分析法 沙丁胺醇(salbutamol)逆合成分析:
21
21
一、逆合成分析法 沙丁胺醇(salbutamol)合成路线:
41
41
一、逆合成分析法 手性源(chirality pool)合成技术是指以廉价易 得的天然或合成的手性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化学修 饰方法转化为手性产物。 与手性原料相比较,产物手性中心的构型既可能 保持,也可能发生翻转或转移。 在设计手性药物合成路线时,一定要对完成手性 中心构建后的各步化学反应以及分离、纯化过程 42 加以细致的考虑,保证手性中心的构型不被破坏 ,最终获得较高纯度的手性产物。
新编药物学20版目录
新编药物学20版目录第1篇引论第1章药物学总论第2章药物治疗的药理学基础(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第3章合理使用药物第4章药物的制剂和贮存第5章药品和处方管理第2篇抗感染药物第6章抗生素第7章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第8章抗结核药第9章抗麻风病药及抗麻风病反应药第10章抗真菌药第11章抗病毒药第12章抗寄生虫病药第3篇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第13章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第14章镇痛药第15章解热镇痛抗炎药第16章抗痛风药第17章抗癫痫药第18章镇静药、催眠药和抗惊厥药第19章抗震颤麻痹药第20章抗精神病药第21章抗焦虑药第22章抗躁狂药第23章抗抑郁药第24章抗脑血管病药第25章抗老年痴呆药和改善脑代谢药第26章麻醉药及其辅助用药第4篇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的药物第27章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第28章拟肾上腺素药和抗肾上腺素药第5篇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第29章钙通道阻滞药第30章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第31章抗心律失常药第32章防治心绞痛药第33章周围血管舒张药第34章降血压药第35章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第36章调节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第6篇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第37章祛痰药第38章镇咳药第39章平喘药第7篇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第40章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药物第41章胃肠解痉药第42章助消化药第43章促胃肠动力药及止吐药和催吐药第44章泻药和止泻药第45章微生态药物第46章肝胆疾病辅助用药第47章治疗炎性肠病药第48章其他消化系统用药第8篇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第49章促凝血药第50章抗凝血药第51章血浆及血浆代用品第52章抗贫血药第53章促进白细胞增生药第54章抗血小板药物第9篇主要作用于泌尿和生殖系统的药物第55章主要作用于泌尿系统的药物第56章主要作用于生殖系统和泌乳功能的药物第10篇激素及其有关药物第57章垂体激素及其有关药物第58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第59章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第60章避孕药第61章胰岛激素和其他影响血糖的药物第62章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和抗甲状腺药物第11篇主要影响变态反应和免疫功能的药物第63章抗变态反应药第64章免疫抑制药第65章免疫增强药第12篇抗肿瘤药物第66章抗肿瘤药第13篇维生素类、营养类药物、酶制剂以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药物第67章维生素类第68章酶类和其他生化制剂第69章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用药第70章营养药第71章抗肥胖症药第14篇各科用药第72章老年病用药第73章外科用药和消毒防腐收敛药第74章皮肤科用药第75章眼科用药第76章耳鼻喉科和口腔科用药第77章妇产科外用药第15篇其他类药物第78章解毒药第79章防治矽肺的药物第80章防治放射病的药物第81章药用附加剂第82章诊断用药第83章生物制品附录一、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二、药物的近似溶解度三、儿科用药剂量表四、按体表面积计算小儿药物用量五、按对妊娠的危险性等级的药物检索表六、哺乳期妇女慎用的药物七、运动员禁忌的药物八、常见农药及毒物中毒急救一览表九、某些药物及化学物品的血药浓度十、临床药代动力学的数学术语及其定义十一、某些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参数十二、肝、肾功能低下时药物的t1/2和剂量的调整十三、医药卫生学科常用计量单位和医用计量单位换算系数中文药名索引英文药名索引。
中职药物学基础第二版课件第2章抗微生物药
第二节抗生素
三、其他类抗生素
(一) 大 环 内 酯 类
【用药护理】 1.红霉素易被胃酸破坏,常采用肠溶片,应 空腹整片吞服,不宜与碳酸饮料同服,以免 降低疗效及增加消化道反应 2.红霉素注射剂不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 解,应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滴注速度要缓慢,浓度不宜大于0.1%,以减 少静脉炎的发生。肌内注射局部刺激性大, 可引起疼痛及硬结,因此不宜肌内注射 3.及时观察感染症状是否减轻、消失,监测 体温、脉搏、血象,定期检查肝功能。肝功 能不良患者禁用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抗菌谱 指抗菌药的抗菌范围,是临床选药的基础
抑菌药 仅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如四环素、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
杀菌药
具有杀灭细菌作用的药物为杀菌药,如青霉素 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抗菌活性
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常用最低抑菌浓 度(MIC,指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药 物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指能够杀灭培 养基内细菌的最低药物浓度)来表示
【不良反应】 1.局部刺激 2.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 ⑴真菌感染:鹅口疮、肠炎 ⑵假膜性肠炎 3.影响骨、牙生长 4.其他 肝、肾损害
第二节抗生素
三、其他类抗生素
(四) 四 环 素 类
【用药护理】 1.四环素类宜饭后口服,不能用茶叶水送服。 因刺激性大,不宜肌内注射。静脉滴注应稀 释后缓慢滴注。 2.观察感染症状是否减轻、消失,监测体温、 脉搏、血象。注意观察患者的口腔、肠道有 无异常,定期做X线胸片及肝功能检查。 3.用药期间应避免紫外线和阳光直接照射。 4.8岁以下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药物化学》毕业考试题库
毕业生考试习题库(适用于药学专业)药物化学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单选)1。
药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A。
天然药物 B. 生物药物C。
化学药物D。
中药材E。
中成药2。
硝苯地平的作用靶点为( )A。
受体B。
酶 C. 离子通道D。
核酸E。
基因二、配比选择题[5-9]A。
药品通用名B。
INN名称 C. 化学名 D. 商品名 E. 俗名5.对乙酰氨基酚( )6。
泰诺()7.Paracetamol ()8。
N-(4-羟基苯基)乙酰胺( )9.醋氨酚()第二章合成抗感染药一、选择题(单选)1.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A.二氢叶酸合成酶B.二氢叶酸还原酶C.叶酸合成酶D.叶酸还原酶 E. DNA回旋酶2。
下列具有三氮唑结构的抗真菌药物有()A。
酮康唑B。
氟康唑C。
克霉唑D。
两性霉素E。
咪康唑3。
属于开环核苷类的抗病毒药物是( )A。
阿昔洛韦B。
利巴韦林C。
齐多夫定D。
盐酸金刚烷胺E。
阿糖腺苷4。
下面哪个药物为抗菌增效剂()A。
磺胺甲噁唑B。
呋喃妥因C。
盐酸小檗碱D。
甲氧苄啶E。
诺氟沙星5。
在喹诺酮类抗菌药构效关系中,为抗菌活性不可缺少的部分是() A.1-位氮原子无取代B.3—位上有羧基和4—位是羰基C.5 位的氨基D.7 位杂环取代基团E.8 位的氟原子6。
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苄啶(TMP)代谢拮抗叶酸生物合成通路( )A.都作用于二氢叶酸还原酶B.都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C.前者作用于二氢叶酸还原酶,后者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D.前者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后者作用于二氢叶酸还原酶E.干扰细菌对叶酸的摄取7. 利福平的化学结构属于下列哪一种( )A。
大环羧酸类B。
氨基糖甙类C。
大环内酰胺类D. 环状多肽类E. 大环内酯类8。
下列哪个药物结构中含有叠氮基团 ( )A. 利巴韦林B. 齐多夫定 C 。
阿昔洛韦 D 。
特比萘芬 E 。
克霉唑9. 与乙胺嘧啶属同一结构类型,作用机制也相似的药物为 ( )A. 磺胺甲恶唑 B 。
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
第二章抗微生物药第一节概述(一)名词解释1.化学治疗药2.化学指数3.抗微生物药4.抗生素5.抗菌谱6.抗菌活性7.抑菌药8.杀菌药9.耐药性10.抗菌后效应(PAE)(二)选择题A型题1.化疗药物的概念是A.治疗各种疾病的化学药物B.治疗恶性肿瘤的化学药物C.防治细菌感染、寄生虫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化学药物D.防治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的化学药物E.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2.化疗指数指A.ED50/LD50B.ED90/LD10C.LD90/ED10D.LD50/ED50E.LD5/ED953.下列有关药物、机体、病原体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对集体有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B.机体对病原体有抵抗能力C.机体对药物有耐药性D.药物对病原体有抑制或杀灭作用E.集体对药物有处置过程4.影响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是A.头孢霉素类B氨基糖苷类C四环素类 D.大环内酯类E.多肽类5.细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的机制之一是A.产生纯化酶B.核糖体靶位结构改变C.RNA多聚酶改变D.改变代谢途径E.产生β-内酰胺酶6.评价抗菌药物抗菌活性的指标是A.抗菌谱B.化疗指数C.最低抑菌浓度D.药物剂量E.耐药性7.化疗药物的LD50/ED50比值的意义为A.比值越大,临床疗效越好B.比值越小,临床疗效越好C.反应抗菌活性大小D.反应药物毒性大小E.指数越大,说明药物毒性低而疗效高X型题8.抗菌后效应是A.抗菌药物对细菌特有的效应B.几乎所有的抗菌药物都有C.后效应长的药物抗菌活性较强D.是抗菌药物的后遗效应E.以上均不正确9.化疗指数正确的描述是A.衡量化学药物的安全度B.衡量化学药物的重要性C.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D.以LD50/ED50表示E.以ED50/LD50表示10.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起抗菌作用的药物是A.红霉素B.青霉素GC.头孢唑啉D.克林霉素E.苯唑西林11.细菌耐药性机制包括A.产生水解酶B.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C.改变细菌的靶位结构D.促进细菌DNA合成E.促进细胞壁合成12.应用抗生素时,护理注意事项有A..注意药物的有效期限B.注意正确配伍C.注意药物价格D.监测药物不良反应E.尽量减轻用药引起的局部刺激(三)简答题1.举例说明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及预防措施2.图示说明药物、病原体和机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节抗生素(一)选择题A1型题1.天然抗生素是A.直接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B.直接化学合成C.从动、植物中直接提取D.从某些微生物体内提取E.以上都不是2.半合成抗生素是A.半人工合成的新抗生素与天然抗生素作用完全不同B.人工合成的新抗生素保留天然抗生优点,改进其缺点C.保留天然抗生素结构,改造侧链所得产品D.保留天然抗生素主要结构,人工更换侧链所得产品E.以上都不是3.青霉素G属杀菌剂是因为A.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B.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C.抑制核酸合成D.影响细菌叶酸合成E.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4.对青霉素G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是A.溶血性链球菌B.肺炎球菌C.金葡菌D.白喉杆菌E.淋球菌5.青霉素G对下列哪种病原体无效A.脑膜炎奈瑟菌B.螺旋体C.白喉杆菌D.炭疽杆菌E.流感嗜血杆菌6.细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的机制之一是A.产生纯化酶B.核糖体靶位结构改变C.RNA多聚酶改变D.产生β-内酰胺酶E.改变代谢途径7.下列关于氨苄西林的特点错误的是A.耐酸口服可吸收B.脑膜炎时脑脊液中的浓度较高C.对G-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D.对耐药金葡菌有效E.不耐β-内酰胺酶8.青霉素类共同具有的特点是A.耐酸口服有效B.耐β-内酰胺酶C.主要用于G+菌感染D.大多用于G-菌感染E.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并有交叉过敏反应9.具有一定肾毒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A.青霉素B.耐酶青霉素类C.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D.第一代头孢菌素E.第三代头孢菌素10.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的头孢菌素是A.头孢哌酮B.头孢他啶C.头孢孟多D.头孢噻吩E.头孢氨苄11.下列哪项不是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A.过敏反应B.肾损害C.肝损害D.二重感染E.肠胃反应12.用青霉素治疗可引起赫氏反应的疾病是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破伤风C.大叶性肺炎D.梅毒E.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13.主要用于治疗伤寒、副伤寒的青霉素类药物是A.氨苄西林B.双氯西林C.羧苄西林D.苄星青霉素E.苄青霉素14.青霉素所致速发型过敏反应首选A.腺上激素B.糖皮质激素C.苯巴比妥D.苯海拉明E.多巴胺15.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效的药物是A.头孢氨苄B.青霉素GC.阿莫西林D.羧苄青霉素E.头孢呋辛16.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下列哪类细菌无效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C.大肠杆菌D.军团菌E.耐药性金葡菌17.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药物是A.红霉素B.林可霉素C.乙酰螺旋霉素D.麦迪霉素E.克拉霉素18.金葡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最佳选用A.阿莫西林B.红霉素C.头孢曲松D.林可霉素E.克林霉素19.红霉素对下列哪种细菌无效A.百日咳鲍特菌B.流感嗜血杆菌C.支原体D.铜绿假单胞菌E.拜后棒状杆菌20.红霉素与克林霉素合用可A.扩大抗菌谱B.由于竞争结合部位产生拮抗作用C.增强抗菌活性D.降低毒性E.延缓抗药性21.下列何药不能用生理盐水溶解A.链霉素B.红霉素C.青霉素D.庆大霉素E.头孢呋辛22.肝功能不全应避免或慎用的药物是A.头孢噻吩B.四环素类C.氨基苷类D.青霉素类E.克拉维酸23.可引起肝损害的大环内脂类药物是A.罗红霉素B.乙酰螺旋霉素C.酯化红霉素D.麦迪霉素E.阿奇霉素24.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描述,错误的是A.抗菌谱窄,比青霉素略广B.细菌对本类各药间有完全的交叉耐药性C.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口服吸收D.不易透过血脑屏障E.有肝肠循环25.G+菌感染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A.苯唑西林B.红霉素C.氨苄西林D.羧苄西林E.头孢氨苄26.下列哪项不是氨基糖苷类共同的特点A.由氨基糖分子和非糖部分的苷元结合而成B水溶性好,性质稳定C.对革兰阳性菌具有高度抗菌活性D.对革兰阴性需氧杆菌具有高度抗菌活性E.碱性下抗菌活性增强27.下列哪种药物不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螺旋霉素B.妥布霉素C.阿米卡星D.卡那霉素E.大观霉素28.庆大霉素无治疗价值的感染是A.铜绿假单胞菌感染B.结核性脑膜炎C.大肠杆菌所致尿路感染D.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败血症E.对青霉素过敏者金葡菌感染29.链霉素目前临床应用较少是由于A.口服不易吸收B对肾毒性较大C.抗菌作用较弱D.耐药菌株较多,毒性较大E过敏反应发生率高30.氨基糖苷类药物在体内分布浓度较高的部位是A.细胞内液B.血液C.肾脏皮质D.脑脊液E.胆汁31.耳、肾毒性最严重的氨基糖苷类药物是A.卡那霉素B.庆大霉素C.西索米星D.新霉素E.链霉素32.奈替米星不同于庆大霉素的是A.抗菌作用强B.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C.对纯化酶稳定性高D.口服可吸收D.对耐药金葡菌有效3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笑出的主要途径是A.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出B.经肾小球分泌排出C.经肝微粒体酶氧化灭活D.经乙酰化灭活E.经胆汁排出34.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的氨基糖苷类药物是A.庆大霉素B.妥布霉素C.阿米卡星D.链霉素E.大观霉素35.对铜绿假单胞菌及抗药金葡菌均有效的抗生素是A.庆大霉素B.青霉素GC.红霉素D.螺旋霉素E.苯唑西林36.常用于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淋病患者的抗生素是A.庆大霉素B.氨苄西林C.大观霉素D.红霉素E.羧苄西林37.下列何药能与多价阳离子络合而影响其吸收A. 氯霉素B.四环素C.氨苄青霉素D.头孢氨苄E.红霉素38.四环素类药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是A.四环素B.土霉素C.金霉素D.多西环素E.米诺环素39.四环素类药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是A.四环素B.土霉素C.金霉素D.多西环素E.米诺环素40.四环素主要不良反应是A.二重感染B.灰婴综合征C.过敏反应D.周围神经炎E.肠胃反应41.氯霉素的下述不良反应中,哪项是与剂量、疗程无关的严重反应A.二重感染B.灰婴综合征C.可逆性贫血D.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E.胃肠道症状42.氯霉素仅用于伤寒等敏感菌所致的严重感染是由于A.抗菌谱窄B.严重损害骨髓造血功能C.易引起二重感染D.抗菌作用弱E.性质不稳定43.四环素的抗菌机制是A.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B.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C.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D.干扰叶酸代谢E.抑制RNA合成44.多烯环素属A.四环素类的半合成抗生素B.氯霉素累的半合成抗生素C.氨基苷类D.大环内酯类E.β-内酰胺类45.林可霉素可能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是A.过敏性休克B.肾功能损害C.胆汁淤积性黄疸D.假膜型肠炎E.肝功能损害46.万古霉素的描述错误的是A.属速效杀菌药B.与其他抗生素间无交叉耐药性C.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D.可引起假膜型肠炎E.口服不易吸收47.多粘菌素不良反应多见A.可致肾损害B.神经系统毒性C.静滴过快致呼吸抑制D.A+B+CE.以上都不是48.多粘菌素属于以下哪类抗生素A.多肽类抗生素B.大环内酯类抗生素C.氨基糖苷类抗生素D.喹诺酮类抗菌药E.头孢菌霉素A2型题49.王某,因患扁桃体炎而采用青霉素治疗,给药后约1分钟,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10kPa/8kPa,并伴有呼吸困难,诊断为过敏性休克,应首选下列何药治疗A.肾上腺素B.麻黄碱C.阿托品D。
2 药物概论 第二章 药学的发展 2
二、近代药学的发展
1、药学进步
文艺复兴时期--医药化学运动
经验用药、炼金术等--化学方向 17世纪德国药剂师劳贝尔-硫酸钠(芒硝), 其头像一度作为欧洲药店的标志 18世纪瑞典席勒-有机酸、高锰酸钾等无机化合物
2、药理学的形成
药理学是药物科学中较早成熟、较早分化的一门学科
19世纪从植物中提纯了许多化学物质(主要为生物碱) 吗啡结晶、 吐根碱结晶、番木鳖碱、马钱子碱、奎宁、阿托品、麻黄素
5 Eisai Co Ltd 6 Fujisawa Pharmaceutical Co Ltd
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
日本卫材制药有限公司 日本藤泽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7 Sankyo Pharmaceuticals Co Ltd
8 Take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9 Tanabe Seiyaku Co Ltd
药物的来源:天然物质--化学合成 药物化学于20世纪初分化建立, 形成独立的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等
第四节 现代药学的发展
20世纪100年药物发展,药物治疗呈现三次重心的转移和飞跃 1、20世纪50’s 各种感染性疾病
磺胺药、抗生素的发现与大量生产使用
2、60’s开始 非感染性疾病
大量受体拮抗剂、酶抑制剂药物
四、中国古代药物发展
1、中国古代药物的萌芽时期
☺ 《诗经》记载药物100余种,如苍耳、车前草、 芍药等;
☺ 《山海经》记载药物124种,名称、产地、形状、 特点、使用方法等;
☺ 《五十二病方》(马王堆汉墓),五十二种疾病 及其医疗药方280个; 外治疗法,如:外敷、药浴、灸法、角疗等; 提出辩证施药
从20世纪70's开始位于十大畅销药之列
2.合成抗感染药(药物化学)
1,4-二氢-4-氧代吡啶-3-羧酸 (吡酮酸类 )
二、发展
第一代(1962-1969)
H3C CH3 N NH CH3
Cl
N
氯喹
萘啶酸 (萘啶羧酸类 )
第二代(1969-1978)
O O
6 6 N
HN N
OH
6 7
7
N
N
N
CH3
吡哌酸 (嘧啶并吡啶羧酸类)
西诺沙星 (噌啉羧酸类)
第三代(1978-1998)
N H
O S H 2N
O N N H
磺胺甲氧嗪(t1/2=37h)“长效磺胺”
5、优缺点
• 优点 – 抗菌谱较广 – 性质稳定 – 使用方便 – 价格低廉 – 对某些感染有显著疗效 • 缺点 – 抗菌活性弱,为抑菌剂 – 易产生耐药性 – 肾损害
二、结构分类
• 基本结构:对氨基苯磺酰胺
R1 HN
4 1
2
N
1
磺胺甲噁唑 新诺明(SMZ)
O H2N
O S
3
NH N
1
O
5
CH3
复方新诺明:SMZ+TMP
六、构效关系
(1) 氨基与磺酰氨基在苯环上必须处于对位;
(2)磺酰氨基上N单取代活性增强
-杂环取代更佳;
(3)4位氨基的游离或潜在的游离状态是活性的关键
H2N N N
N
O H2N S
O NH
N
SO2NH2
[作用机制]
2.抑制拓扑异构酶IV 干扰细菌G(+) DNA复制
解环连
(-) 喹诺酮类药物
四、构效关系
5
B环可作改变, 苯环、吡啶环、 嘧啶环均可。 7
08-2合成抗菌药 (2)
1.抗菌谱:抗菌谱最广,对铜绿假单胞菌、淋病奈瑟菌、流 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嗜肺 军团菌的抗菌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同类药物 。
2.用途:常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生殖道、胃肠道
感染。需长期给药的骨髓炎、关节炎。
喹诺酮类药物
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
【作用特点】 ①左氧氟沙星作用是氧氟沙星的2倍。 ②适用于敏感菌致的急、慢性、难治的呼吸道、肠道、尿 道、皮肤等感染(中、重度) ③毒副作用小。左氧氟沙星在喹诺酮类药物中亦被认为安
全性最好,光毒性等不良反应在现有喹诺酮类药物中最轻。
第四节 抗分枝杆菌类药 抗结核病药
• 1820年寒冷的一天,英国诗人济慈在公共马车的 露天座位上受了风寒,纠缠他已久的肺结核露出了 狰狞面目。回到住处后,他脸色绯红,发着高热, 咳出一滴鲜红的血。曾是医生的济慈对朋友说: “我知道这血的颜色,它是动脉血。……那滴血是 我的死刑判决书,我要死了。”一年后,那充满热 情与诗意的生命在26岁上结束。挚友雪莱为他写下 哀挽的长诗《阿多尼》,而雪莱本人也染有结核病。 • 济慈 • 昏暗的灵堂展开白色死亡的阴影/ 无形的腐败埋 伏在门口,静候着/ 跟踪他前往她阴暗居处的最后 途程。 • ——雪莱《阿多尼》
2、诺氟沙星
第一个
(氟哌酸,淋克星)
广谱抗菌,在肾脏、尿道、肠道、前列腺 中的浓度高; 主要用于敏感菌的肠道、泌尿生殖道及妇 科、淋病的治疗。
喹诺酮类药物
七、典型药物 诺氟沙星
(Norfloxacin)
(氟哌酸,淋克星)
【抗菌作用】
抗菌谱广,尤其对革兰氏阴性菌强大杀菌作用。
在肾脏、尿道、肠道、前列腺中的浓度高;
甲氧苄啶
抗菌增效剂
• 抗菌增效机理:通过抑制菌体内的二氢叶
合成抗感染药课件
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学会认识药
物的结构及疗效之间的关系。
PPT学习交流
5
主要内容
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合成抗感染药
授课内容 拓展链接
学习小结 学以致用
重点
典型药物诺氟沙星、磺胺嘧啶、异 烟肼、氟康唑、利巴韦林、阿昔洛 韦、甲硝唑、青蒿素、阿苯达唑的 化学结构或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及 临床用途。
难点
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结构特点。 喹诺酮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的作用 机制及构效关系。抗真菌药及核苷 类抗病毒药作用机制。
第四节 抗真菌药物小结 第五节 其他类抗菌药小结 第六节 抗病毒药物小结
第七节 抗寄生虫病药物小结
PPT学习交流
9
主要内容
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合成抗感染药
授课内容 拓展链接
学习小结
学以致用
单选题 多选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
PPT学习交流
10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1932 临床实用
1908 合成母体
• 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是 一类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合 成抗菌药,通过抑制细菌繁殖而抗 菌。本类药物抗菌谱广,对多种球 菌及某些杆菌都有抑制作用,可用 于治疗上呼吸道、泌尿道、肠道、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细菌性感染疾 病。
最早爆发
蔓延至中国
中国爆发
目前情况
1997
1998
2008
2012
• 在马来西亚 • 在台湾有78
• 安徽阜阳集 • 中国境内约
集中爆发了 名儿童因此
中爆发,
有150万人
手足口病, 病丧生,总
25000人受
感染此病,
有31名儿童 计有150万
常用药品结构
第一章抗生素第一节β-内酰胺类总结:.结构特点记与青霉素的区别(6位不同取代基)二、头孢菌素及半合成头孢菌素类3.其它代表药结构特点记住与头孢氨苄的区别(3位和7位有不同取代基);第二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红霉素第三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第四节四环素类抗生素第二章合成抗菌药第三章:抗结核药第一节抗生素类2、利福平基本结构特点及性质3、利福喷丁利福平甲基被环戊基取代4、利福布汀二节合成类抗结核药代表药:(一)异烟肼(二)异烟腙结构特点:异烟肼与香草醛缩合生成的腙(三)盐酸乙胺丁醇1、结构特点:两个手性碳三个对映异构体右旋体 >左旋体(200倍)药用右旋体(四)对氨基水杨酸钠(五)吡嗪酰胺部分前体药物★,第四章抗真菌药第五章抗病毒药第一节核苷类一、非开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二、开环核苷类无糖环第二节非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其他抗感染药(五)甲硝唑(六)替硝唑结构:甲硝唑的羟基换为乙磺酰基取代的类似物(七)奥硝唑(新)结构:甲硝唑1位氯甲基取代第七章抗寄生虫药第一节驱肠虫药(一)盐酸左旋咪唑(二)阿苯达唑结构特点:四氢咪唑并噻唑;结构:保留咪唑,苯并咪唑、含S侧链;(三)甲苯咪唑结构:同阿苯达唑、苯甲酰侧链;第二节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结构特点:吡嗪并异喹啉-4-酮;第三节抗疟药(重点)一、喹啉醇类二、氨基喹啉类(一)磷酸氯喹1、结构:7-氯- 4-氨基喹啉(二)磷酸伯氨喹结构:6-甲氧基- 8-氨基喹啉,端头伯氨基;三、2,4-二氨基嘧啶类结构:2,4-二氨基嘧啶;四、青蒿素类(天然产物来源)(一)青蒿素结构特点:(1)含倍半萜内酯结构;(2)有含过氧键(1、2位)的七元环;(3)10位羰基。
第八章抗肿瘤药物第一节烷化剂一、氮芥类结构分两部分:烷基化部分和载体部分结构:包括去甲氮芥和苯丙氨酸1、结构:两部分,氮芥,环状磷酰胺基;前体药物,结构:丁二醇与甲磺酸的双酯五、金属配合物类结构:二氯二氨合铂,是顺式体,反式,无效结构特点:草酸根( 1R,2R-环己二胺)合铂。
第2章 药学的发展
•药物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药物的起源
第二节
第三节
古代药学的发展
近代药学的发展
第四节
现代药学的发展
第一节
药物的起源
人类最初是怎样知道使用药物的? 药物这个概念是怎样形成的?
一、起源于神
二、起源于巫术
三、在劳动过程中发现、发展的
一、神源说
原始人类对天地间自然现象由惧怕产生了崇拜
探究和理解自然界、生老病死等现象
(滴定法、重量法、容量法、氧化还原法等)
无机与有机化学成为近代药物发现与发展的基础
2、近代生物学的发展
19世纪林耐-
动植物的分类系统和命名方法,
沿用至今
是目前生药学和药用植物学的世界通用命名与分类方法
3、近代医学的发展
药学的每一个进步都依赖于医学的发展
18世纪末英国琴纳-牛痘法预防天花 19世纪巴斯德-现代免疫治疗的基本思想 科赫-细菌微生物 20世纪末,大部分致病性病原体都已被发现并证实
2、中国古代药物的发展时期
☺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药物大发展阶段
☺第一部制药专著《雷公炮炙论》(巴豆、鞣质、麻黄等) 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唐) 第一部中外药物交流专著《海药本草》
☺官修本草:《开宝本草》、《太平圣惠方》、《和济局方》
☺孙思邈《千金要方》(药王-古代医家伦理学的伟大奠基
人)
1859年,苯酚--合成水杨酸--合成乙酰水杨酸
百年老药--阿司匹林 19世纪下半叶,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非那西丁、氨 基比林等 药物的来源:天然物质--化学合成
药物化学于20世纪初分化建立,
形成独立的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等
第四节 现代药学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2H5 HN N F O
N COOH
诺氟沙星*
Norfloxacin
化学名为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又名氟哌酸
本品为第三代吡酮酸类抗菌药。
抗菌谱广,对G+菌和G-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绿脓
杆菌的作用大于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至
吡哌酸等抗菌 谱扩大,对变 形杆菌和绿脓 杆菌也有效, 副作用较少。
诺氟沙星、环丙 沙星、氧氟沙星 等。抗菌谱广, 对 G- 菌 、 G+ 菌 作 用强,对支原体、 衣原体、军团菌 及分支菌也有效 ,耐药性低,毒 副作用小。
莫西沙星、加 替沙星等,除 对革兰阴性菌 有强大的抗菌 作用,增强了 抗革兰阳性菌 、支原体、衣 原体、军团菌 以及分支杆菌 的活性 。
作用机制
靶点:DNA螺旋酶 拓扑异构酶IV
药物以氢键和DNA螺旋酶-DNA复合物结合,形成三者的三重 复合物,使DNA螺旋酶活性丧失,细菌DNA超螺旋合成受阻。
5位氨基取代抗菌活性最强, 其他基团取代活性降低 6位以F取代最佳
构效关系
A环、3位羧基及 4位酮基为抗菌 活性必需结构。
5 6
B环可作改变, 苯环、吡啶环、 嘧啶环均可 7位哌嗪基、吡咯基 取代活性增加
泌尿道、胃肠道等感染。
性质
• 具吸湿性,遇光色变深。结构中既含有羧基和碱性的哌嗪 基,具有酸碱两性,既可溶于酸,又可溶于碱。 • 光照下分解得到7-哌嗪环开环产物,使颜色变深。酸性条 件下回流可发生脱羧,生成3-脱羧产物,应遮光、密封, 在干燥处保存。 • 分子中的叔胺基团可与丙二酸和醋酐在80~90℃反应,显
与金属离 子反应
磺酰胺基上的氢原 子比较活泼,与氢 氧化钠成钠盐后可 被金属离子(如银 、铜等)取代,生 成不同颜色的金属 盐沉淀。如磺胺甲 恶唑钠盐水溶液与 硫酸铜生成草绿色 沉淀;磺胺醋酰钠 :蓝绿色沉淀;磺 胺嘧啶:黄绿色到 紫色沉淀。
N H2N SO2NH N
磺胺嘧啶*
Sulfadiazine, SD
结构与毒性
金属离子螯合:软骨毒性,3-羧基-4-酮基 光毒性:6,8-二氟喹诺酮 结晶尿:水溶性小 胃肠道刺激:3位羧基 中枢渗透性、药物相互作用
案例:
医生给患者注明氟哌酸胶囊的服用方法时,强调该药最 好与食物同服(如果与大量食物同服时,最好饭后15分钟 时服用),但不宜与大量菠菜等含钙、铁等丰富的食物同 服。 问题: 1.医生有必要给患者说明以上的服用方法吗? 2.该类药物含有的何种结构造成对胃肠道的刺激? 3.从结构上分析,该类药物与钙、铁等金属离子会发生什么 反应?
又名盐酸黄连素,从黄连和三 颗针等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 黄色结晶性粉末,味极苦,具 有抗菌活性强、毒性低、副作 用低的特点,主要用于肠道感 染。
呋喃妥因
H O 2N O C N N O NH O
Nitrofurantoin
主要治疗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等引起的 泌尿道感染。
硝 基 呋 喃 类
呋喃妥因
对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 双球菌、肺炎球菌等均有 抑制作用。
易渗入脑脊液中,为治疗 和预防流行性脑膜炎的首 选药物。至今在临床上仍 占有重要的地位。
性质: • 本品含有芳香第一胺,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 • 本品的芳香第一胺易被空气氧化,在日光及重金 属催化下,氧化反应加速。特别是其钠盐在碱性 条件下更易氧化。 • 磺胺类药物均具有酸碱两性,本品的钠盐水溶液 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析出磺胺嘧啶沉淀; 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黄绿色沉淀,放置后生产紫 色沉淀;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银盐沉淀。
R8 R7 7 6 R6 B 5 O A 4 8 R1 N1 2 3 COOH
具有1,4-二氢-4-氧代吡啶-3-羧酸 (吡酮酸类 )
基本结构的合成抗菌药,广泛用于消化系统、呼 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萘啶酸、吡咯 酸等,其抗菌 谱窄,易产生 耐药性,作用 时间短,中枢 副作用较大, 现已不用。
1908 合成母体
1932 临床实用
1946 合成高峰
发现
Gerhard Domagk
1932年,发现百浪多息可以使鼠、兔免受链球菌、葡萄球菌感染
1933年,发表了用百浪多息治疗链球菌引起败血症的第一案例
193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开创了细菌感染性疾病化学治疗的新纪元; 启示从体内代谢产物中寻找新药; 开辟了一条从代谢拮抗来寻找新药的途径; 启发从研究药物的副作用来发现新药。
学以致用
生的乙酰化代谢产物水
溶性小,可在尿路(尤 其在酸性尿中)析出结 避免长期用药,一般不超过7日; 嘱咐患者多饮水,每天排尿量在 1200ml以上; 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晶,引起蛋白尿、血尿、
尿痛、尿少等肾损害。
学以致用
单项选择题
1.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 A A.二氢叶酸合成酶 B.二氢叶酸还原酶 C.叶酸合成酶 D.叶酸还原酶
环合物 水解
NaOH HCl
乙基化物 缩合
COOH HN NH Pyr HN F N N C2H5 O COOH
O F Cl N C2H5
水解物
O F N HN N
O OH ,HCl,H2O
盐酸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 Hydrochloride
抗菌谱广,对所有细菌的活性比诺氟沙星强,优于某些第三代头孢菌素。
O 4 COOH 3 1 2
B
7 8
A
N R
2位引入取代基活性 消失或减弱
1位乙基、环丙基取 代活性最佳
8位F取代活性增强,甲 氧基取代光毒性减小
课堂活动
• 试解释为什么环丙沙星比吡哌酸抗酸作用强,莫 西沙星比西帕沙星光毒性小?
R8 R7 7 6 R6 B 5 8
R1 N1 2 A 4 O 3 COOH
红棕色。
合成路线
F + C2H5OCH Cl NH2 C
缩合
COOC2H5 COOC2H5
120~130℃
F Cl N H
COOC2H5 COOC2H5
缩合物 环合
液体石蜡 260~270℃
O F Cl N H
COOC2H5 N-乙基化
DMF
O F Cl N C2H5 COOC2H5
(C2H5)2SO4
学以致用
问答题
1.写出磺胺类抗菌药的基本结构;试简述磺胺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第二章 合成抗感染药
第二节 喹诺酮类药物
第三节 其他类合成抗菌药
主要内容
掌握
诺氟沙星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合成抗感染药 熟悉
盐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盐酸小 檗碱、甲硝唑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 及临床用途。
4
CH3
5
H2N
SO2NH
3
N O1
2
磺胺甲恶唑 Sulfamethoxazole, SMZ
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 T1/2=11小时,现多与TMP 合用,组成复方新诺明, 其抗菌作用可增强数倍至 数十倍,广泛用于治疗呼 吸道感染、菌痢及泌尿道 感染等。
复方磺胺甲恶唑 = SMZ+TMP
抗菌增效剂
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的结构特点、 理化性质及临床用途。
授课内容
拓展链接
学习小结 学以致用
熟悉
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作用机制 和构效关系;
重点
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合成抗感染药
典型药物磺胺嘧啶的化学结构或结 构特点、理化性质及临床用途。
授课内容
拓展链接
难点
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结构特点。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
学习小结 学以致用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 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 是一类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 结构的合成抗菌药,通过抑 制细菌繁殖而抗菌。本类药 物抗菌谱广,对多种球菌及 某些杆菌都有抑制作用,可 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泌尿道、 肠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细菌性感染疾病。
2012 辉煌已过 经典长存
是指与抗菌药物配伍使用时,所产生的治疗作用大于两个
药物分别给药的作用总和。
甲氧苄啶 TMP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 性菌均有广泛的抑制 作用,与磺胺类药物 合用可使其抗菌作用 增强数倍至数十倍, 甚至有杀菌作用。还 可增强多种抗生素的 抗菌作用。
为避免磺胺类药物对泌尿系统的 损害,应采取哪些措施? • SD、SMZ在体内代谢产
• 本品遇光分解,颜色逐渐变深, 需避光、密封保存。 O 2N • 具有酰亚胺结构,显弱酸性, 加氨试液溶解,再加硝酸银试液, 即生成黄色银盐沉淀。
Nitrofurantoin
孕妇、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该 类药物。
用药期间应避免紫外线和日光暴晒。 服药期间多饮水以防止产生结晶尿。
避免对胃肠道的刺激,应饭后15分钟服用。
其他类合成抗菌药
盐酸小檗碱
异 喹 啉 类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H3CO H3CO O N O Cl , 2H2O
授课内容
拓展链接
学习小结 学以致用
熟悉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作用机制和 构效关系;
重点
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合成抗感染药
典型药物诺氟沙星、甲硝唑的化学 结构或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及临床 用途。
授课内容
拓展链接
难点
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结构特点。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构效关 系。
学习小结 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