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合成抗感染药(药物化学)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SO2NH R2
1
• 分类(作用时间)
–短效类(t1/2﹤10h) 磺胺异恶唑 –中效类(t1/2=10~24h)磺胺嘧啶 、磺胺甲恶唑 –长效类(t1/2﹥24h) 磺胺地托辛
O N N H N H2N 磺胺嘧啶 Sulfadiazine 磺胺地托辛 Sulfadimethoxine OO S N H N N O
①萘啶羧酸类
R3 O COOH
O
②噌啉羧酸类
O COOH
R2
N
N R1
O
N
N R1
③吡啶并嘧啶羧酸
O N COOH
④喹啉羧酸类
O R3 COOH
R2
N
N R1
R2
N R1
三、作用机制
(1)抑制DNA螺旋酶(切割与连接功能,
抗G-的重要靶点 )
(2)抑制拓扑异构酶IV(解环连功能, 抗G+菌的重要靶点) 药物通过抑制以上两个酶,干扰细菌DNA的 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H2N NH2
N
N
O O S NH2
1)只有具有磺酰胺基的偶氮染料才抗菌 2)“百浪多息”在试管内却无明显的抗菌作用 3)服药后病人尿中分离出对乙酰氨基苯磺酰胺
H2N NH2
N
N
O O S NH2
2、对氨基苯磺酰胺-抑菌的有效基团 磺胺(sulfonamide) -1908年合成
O S
O NH2
主要学习内容
1、喹诺酮药物的构效关系 2、典型药物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的 结构、 性质、用途 3、喹诺酮药物的结构与毒性关系
第三节 其他类抗菌药 Other Antimicrobial Agents
H3CO H3CO
N O O 盐酸小檗碱 Cl , 2H2O
• 异喹啉类 • 黄色结晶性粉末,味极苦,具有抗菌活性 强、毒性低、副作用低的特点,主要用于 肠道感染。
OO S H2N N H
O N
OO S H2N
磺胺异噁唑 Sulfafurazole
三、理化通性
杂环性质
R1 HN
4
SO2NH R2
1
1、极弱碱性 2、重氮化偶合 3、还原性 易自动氧化
1、酸性
钠盐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 析出沉淀
2、重金属离子取代反应 3、不易水解
四、作用机制
OH
H2N
SO2NHR
F
6
O
O OH
诺氟沙星
N HN
N
CH3
O F
6
O OH
环丙沙星
N HN
O F O OH
N
6
N HN O
8
N
1
CH3
氧氟沙星 (喹啉羧酸类)
第四代(1999-至今)
O F
7
COOH
O F H HN N
7
COOH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N
8
Cl
N H F
8
OCH3
N
H 2N
H
西他沙星
(喹啉羧酸类)
莫西沙星
分类-----化学结构
PABA + 二氢喋啶 焦磷酸酯 + 谷氨酸
磺胺类
二氢叶酸 合成酶
抗菌增效剂
二氢叶酸 还原酶
×
二氢 叶酸
×
四氢 叶酸
嘌呤 嘧啶
对磺胺类敏 感的微生物
摄入叶酸 人和哺乳动物
抗菌增效剂
抗菌药物和其他药物在一起使用时,所产生 的治疗作用大于两个药物分别给药的作用总和。
NH2 N OCH 3
5
OCH 3 OCH 3
Cl NH CH C COOC 2H5 O OC 2H5
CH3 Cl N
F
环合
二苯醚
Cl
H N
N-乙基化
(C 2H5) 2SO4
F
COOC 2H5 O
CH3
DM F
F O
COOC 2H5
水解
NaOH
Cl N
缩合
COOH
H N N H
H N N N
CH3
HCl
F O
F O
COOH
【性质】
1、酸碱两性(羧基,哌嗪环)
毒性更小
• 硝基咪唑类 • 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作用强,毒 性小,对大多数厌氧菌有抑制作用。
2、稳定性
F
O
O OH
• 室温下相对稳定 • 光照分解 • 脱羧
HN N N CH3
分 解
H+ 回流
脱 羧
O F
O F
O
O F
OH
O
OH
HN
CH
H2N NH N CH3
H2N
N CH3
N
N CH3
3、鉴别
(1)叔胺反应 ——– 与丙二酸,醋酐反应显红棕色 (2)有机氟化物的鉴别反应
【临床应用】
抗菌谱较广对G+ 、G-杆菌有高效,但口服血药浓度 低(生物利用度35%~45%); 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系和肠道感染。
-能选择性地杀死病原微生物, 而不伤害人体的药物。
4、发展
第一个阶段(1935-1945) 着重于结构和取代基对抗菌活性影响的研究
O S H2N O O N H CH3
H 2N O N S N H N
O
第二个阶段(50年代以后)
O O N S H2N
N OCH 3
O
CH3
着重改善溶解度、 降低副作用、减轻对 肾损害,寻找中长效 药物
S N C Na O NaOH H2N
HCl
O
S N C Na O
第二节 喹诺酮类药物
Quinolone Antimicrobial Agents
主要内容
• • • • • 基本结构 发展及分类 作用机制 构效关系 典型药物
一、基 本 结 构
5 6 O 4 COOH 3 2
B
7 8
A
N R 1
[作用机制]
1.与DNA回旋酶A亚基结合 阻 碍细菌 G(-)DNA复制
切断后侧的双连
在前侧封闭切口
(-)
正超螺旋DNA
(-)
负超螺旋DNA
喹诺酮类药物
DNA
DNA螺旋酶
喹诺酮类药物
药物以氢键和DNA螺旋酶-DNA复合物结合,形成三者的三重 复合物,使DNA螺旋酶活性丧失,DNA超螺旋封口受阻。
O 0.23nm O 0.67nm H N H O 0.24nm RN- S O 0.69nm H N H
代谢拮抗
• 设计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的结构有某 种相似程度的化合物,使与基本代谢物 竞争或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 • 或掺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之中形成伪生 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从而影响细 胞的生长。
左氧氟沙星(1993年日本)
优点: 1、活性是氧氟沙星的2倍 2、水溶性是氧氟沙星的8倍,更易制成注射液 3、口服生物利用度接近100% 3、毒副作用是该类已上市药物中最小的
新药研究概况
1974-90年全球上市喹诺酮药7个 氟哌,培氟,环丙,氧氟,美洛,依诺,诺氟沙星 1991-2000年9个 司帕、左氧、氟罗、曲伐等 目前临床研究中50余种:方向 增加对G+作用 改善药动学,提高生物利用度 降低光敏毒性,如04年上市的加替沙星 研究新结构:N-1非N;C-6非F;C-7连C
[作用机制]
2.抑制拓扑异构酶IV 干扰细菌G(+) DNA复制
解环连
(-) 喹诺酮类药物
四、构效关系
5
B环可作改变, 苯环、吡啶环、 嘧啶环均可。 7
O 4 COOH
A环是抗菌作用 必需的基本药效 基团。 3位羧基 和4位酮基为活 性必须
6
B
8
A 3 N 2 1 R
5位以氨基取代时抗菌活性最强, 其他基团取代时,活性降低
H2N
不良反应
泌尿系统损伤:
• SD、SMZ的乙酰化代谢产物,可在尿路(尤其在 酸性尿中)析出结晶,引起肾损害:蛋白尿、血 尿、尿痛、尿少、尿闭等症状。
• 预防: ⑴同服等量碳酸氢钠;
⑵用期不可过长(不>7d); ⑶嘱病人多饮水(尿量>1500 ml/d); ⑷老年人、肾功能不良者慎用或禁用。
主要学习内容
6位以F取代最佳
5 6
O 4 3 COOH 2
7位取代可增强活性, 以取代或无取代的 哌嗪基、吡咯基等 5、6元杂环取代好
7 8
N R
1
8位F取代口服吸收及活性 更好,若甲氧基、甲基 取代光毒性减小
1位由烷基和环烃基取代活性增加,以乙基、 氟乙基、 2,4-二氟苯基、4-羟基苯基取代最佳。 1位和8位间成环时,(S)-异构体作用最强
【毒副作用】
1、与金属离子络合 2、光毒性 3、水溶性小,可产生结晶尿。 4、含有羧基显酸性,对胃肠道有刺激性 5、其他 – 中枢毒性、心脏毒性
在临床应用中,应如何合理的使用、贮 存喹诺酮类药物?
1、因此服用本类药物时,不宜和牛奶等含钙、 铁的食物或药品同服;可影响软骨发育,孕 妇、18岁以下儿童避免使用本类药物。 2、服用药期间应避免紫外线和日光照射,在 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本类药物。 3、服药期间多饮水以防止产生结晶尿。 4、为避免对胃肠道的刺激,应饭后服用。
常用喹诺酮类药物
洛美沙星
NH2 F O COOH
氟罗沙星
O F COOH
H3C HN CH3
N F
N
H2N
N Cl
N H F
司帕沙星
西他沙星
五、典型药物
诺氟沙星 (又名氟哌酸)
【化学名】1-乙基-6-氟-4-氧代-1,4-二 氢-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合成】
缩合
Cl F NH2
C2H5OCH=C(COOC 2H5)2
H2N
N 1
磺胺类抗菌增效剂: 可逆性地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抗菌增效剂
NH2 N OCH 3
N NH2 OCH 3
5
SCH3 OCH 3
H2N
Br N
H2N
N
OCH 3
美替普林
NH2 N OCH 3
溴莫普林
5
OCH 2 CH2 OCH 3 OCH 3
四氧普林
H2N
N
五、典型药物
磺胺嘧啶(SD)
H2N O O S NH N
4 1
2
N
1
磺胺甲噁唑 新诺明(SMZ)
O H2N
O S
3
NH N
1
O
5
CH3
复方新诺明:SMZ+TMP
六、构效关系
(1) 氨基与磺酰氨基在苯环上必须处于对位;
(2)磺酰氨基上N单取代活性增强
-杂环取代更佳;
(3)4位氨基的游离或潜在的游离状态是活性的关键
H2N N N
N
O H2N S
O NH
N
SO2NH2
1,4-二氢-4-氧代吡啶-3-羧酸 (吡酮酸类 )
二、发展
第一代(1962-1969)
H3C CH3 N NH CH3
Cl
N
氯喹
萘啶酸 (萘啶羧酸类 )
第二代(1969-1978)
O O
6 6 N
HN N
OH
6 7
7
N
N
N
CH3
吡哌酸 (嘧啶并吡啶羧酸类)
西诺沙星 (噌啉羧酸类)
第三代(1978-1998)
第二章 合成抗感染药
概念
• 化学治疗:应用化学药物对病原体和肿瘤 所致的疾病进行预防或治疗,简称化疗。 • 抗微生物药物: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 的药物,包括合成抗菌药、抗病毒药、抗 生素等
学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喹诺酮类药物 其他抗菌药 抗结核药物 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物 抗寄生虫药物
第一节
磺胺类药物 及抗菌增效剂
Antimicrobial Sulfonamides and Antibacterial Synergists
主要内容
• • • • • • 发展概况 结构分类 理化性质 作用机制 典型药物 构效关系
一、发展概况
1、发现 百浪多息 -杜马克(Domagk )1932年发现
H O2N O C N N
O NH O
呋喃妥因
• 硝基呋喃类 • 一旦口服迅速吸收,但消除快的惊人,故在 血浆浓度不能被检测,不适用于全身感染, 但尿中浓度高,可达有效浓度。治疗大肠杆 菌、变形杆菌等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
OH O2N N N 甲硝唑 CH3 O2N N
N CH3 O O S CH3 替硝唑
• 1,重点药物
–磺胺嘧啶 –磺胺甲噁唑 –甲氧苄啶
• 2,磺胺的结构和分类(作用时间) • 3,代谢拮抗原理(抗代谢学说) • 4,作用机制和增效原理
实训十三 磺胺醋酰钠的制备及 精制实训P331
O H2N S NH2 O O H2N O CH3 NaOH O H2N S NHNa O O H2N O CH3 S N H O (CH3CO)2O NaOH O C CH3
N H
O S H 2N
O N N H
磺胺甲氧嗪(t1/2=37h)“长效磺胺”
5、优缺点
• 优点 – 抗菌谱较广 – 性质稳定 – 使用方便 – 价格低廉 – 对某些感染有显著疗效 • 缺点 – 抗菌活性弱,为抑菌剂 – 易产生耐药性 – 肾损害
二、结构分类
• 基本结构:对氨基苯磺酰胺
R1 HN
H2N
3、 药物化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 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 • 提出了“代谢拮抗”学说
-开辟一条从代谢拮抗寻找新药的途径
• 从副作用发现新药
具有磺胺结构的 -利尿药 -降血糖药
O O H2N S Cl O O S NH
N H
化学治疗概念的提出
埃尔利希.P (Paul Ehrlich) -1908年提出化学治疗的概念 磺胺类药物的发现与研究 -化学治疗的里程碑 Magic bullet
H2N
N N
N N H
NH
SO2NHR
二氢叶酸合成酶
OH N H2N N N N H O O O
OH
H2N
COOH
H2N
N N
N N H
NH
COOH
P O P OH OH OH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喋啶焦磷酸酯
L-谷氨酸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 二氢叶酸还原酶
四氢叶酸
竞争性拮抗
-由于结构极为相似 • 分子大小 • 电荷分布 -取代PABA位置生成无功能的化合物 -阻碍二氢叶酸生物合成 -细菌生长受到阻碍
SO2NH R2
1
• 分类(作用时间)
–短效类(t1/2﹤10h) 磺胺异恶唑 –中效类(t1/2=10~24h)磺胺嘧啶 、磺胺甲恶唑 –长效类(t1/2﹥24h) 磺胺地托辛
O N N H N H2N 磺胺嘧啶 Sulfadiazine 磺胺地托辛 Sulfadimethoxine OO S N H N N O
①萘啶羧酸类
R3 O COOH
O
②噌啉羧酸类
O COOH
R2
N
N R1
O
N
N R1
③吡啶并嘧啶羧酸
O N COOH
④喹啉羧酸类
O R3 COOH
R2
N
N R1
R2
N R1
三、作用机制
(1)抑制DNA螺旋酶(切割与连接功能,
抗G-的重要靶点 )
(2)抑制拓扑异构酶IV(解环连功能, 抗G+菌的重要靶点) 药物通过抑制以上两个酶,干扰细菌DNA的 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H2N NH2
N
N
O O S NH2
1)只有具有磺酰胺基的偶氮染料才抗菌 2)“百浪多息”在试管内却无明显的抗菌作用 3)服药后病人尿中分离出对乙酰氨基苯磺酰胺
H2N NH2
N
N
O O S NH2
2、对氨基苯磺酰胺-抑菌的有效基团 磺胺(sulfonamide) -1908年合成
O S
O NH2
主要学习内容
1、喹诺酮药物的构效关系 2、典型药物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的 结构、 性质、用途 3、喹诺酮药物的结构与毒性关系
第三节 其他类抗菌药 Other Antimicrobial Agents
H3CO H3CO
N O O 盐酸小檗碱 Cl , 2H2O
• 异喹啉类 • 黄色结晶性粉末,味极苦,具有抗菌活性 强、毒性低、副作用低的特点,主要用于 肠道感染。
OO S H2N N H
O N
OO S H2N
磺胺异噁唑 Sulfafurazole
三、理化通性
杂环性质
R1 HN
4
SO2NH R2
1
1、极弱碱性 2、重氮化偶合 3、还原性 易自动氧化
1、酸性
钠盐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 析出沉淀
2、重金属离子取代反应 3、不易水解
四、作用机制
OH
H2N
SO2NHR
F
6
O
O OH
诺氟沙星
N HN
N
CH3
O F
6
O OH
环丙沙星
N HN
O F O OH
N
6
N HN O
8
N
1
CH3
氧氟沙星 (喹啉羧酸类)
第四代(1999-至今)
O F
7
COOH
O F H HN N
7
COOH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N
8
Cl
N H F
8
OCH3
N
H 2N
H
西他沙星
(喹啉羧酸类)
莫西沙星
分类-----化学结构
PABA + 二氢喋啶 焦磷酸酯 + 谷氨酸
磺胺类
二氢叶酸 合成酶
抗菌增效剂
二氢叶酸 还原酶
×
二氢 叶酸
×
四氢 叶酸
嘌呤 嘧啶
对磺胺类敏 感的微生物
摄入叶酸 人和哺乳动物
抗菌增效剂
抗菌药物和其他药物在一起使用时,所产生 的治疗作用大于两个药物分别给药的作用总和。
NH2 N OCH 3
5
OCH 3 OCH 3
Cl NH CH C COOC 2H5 O OC 2H5
CH3 Cl N
F
环合
二苯醚
Cl
H N
N-乙基化
(C 2H5) 2SO4
F
COOC 2H5 O
CH3
DM F
F O
COOC 2H5
水解
NaOH
Cl N
缩合
COOH
H N N H
H N N N
CH3
HCl
F O
F O
COOH
【性质】
1、酸碱两性(羧基,哌嗪环)
毒性更小
• 硝基咪唑类 • 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作用强,毒 性小,对大多数厌氧菌有抑制作用。
2、稳定性
F
O
O OH
• 室温下相对稳定 • 光照分解 • 脱羧
HN N N CH3
分 解
H+ 回流
脱 羧
O F
O F
O
O F
OH
O
OH
HN
CH
H2N NH N CH3
H2N
N CH3
N
N CH3
3、鉴别
(1)叔胺反应 ——– 与丙二酸,醋酐反应显红棕色 (2)有机氟化物的鉴别反应
【临床应用】
抗菌谱较广对G+ 、G-杆菌有高效,但口服血药浓度 低(生物利用度35%~45%); 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系和肠道感染。
-能选择性地杀死病原微生物, 而不伤害人体的药物。
4、发展
第一个阶段(1935-1945) 着重于结构和取代基对抗菌活性影响的研究
O S H2N O O N H CH3
H 2N O N S N H N
O
第二个阶段(50年代以后)
O O N S H2N
N OCH 3
O
CH3
着重改善溶解度、 降低副作用、减轻对 肾损害,寻找中长效 药物
S N C Na O NaOH H2N
HCl
O
S N C Na O
第二节 喹诺酮类药物
Quinolone Antimicrobial Agents
主要内容
• • • • • 基本结构 发展及分类 作用机制 构效关系 典型药物
一、基 本 结 构
5 6 O 4 COOH 3 2
B
7 8
A
N R 1
[作用机制]
1.与DNA回旋酶A亚基结合 阻 碍细菌 G(-)DNA复制
切断后侧的双连
在前侧封闭切口
(-)
正超螺旋DNA
(-)
负超螺旋DNA
喹诺酮类药物
DNA
DNA螺旋酶
喹诺酮类药物
药物以氢键和DNA螺旋酶-DNA复合物结合,形成三者的三重 复合物,使DNA螺旋酶活性丧失,DNA超螺旋封口受阻。
O 0.23nm O 0.67nm H N H O 0.24nm RN- S O 0.69nm H N H
代谢拮抗
• 设计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的结构有某 种相似程度的化合物,使与基本代谢物 竞争或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 • 或掺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之中形成伪生 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从而影响细 胞的生长。
左氧氟沙星(1993年日本)
优点: 1、活性是氧氟沙星的2倍 2、水溶性是氧氟沙星的8倍,更易制成注射液 3、口服生物利用度接近100% 3、毒副作用是该类已上市药物中最小的
新药研究概况
1974-90年全球上市喹诺酮药7个 氟哌,培氟,环丙,氧氟,美洛,依诺,诺氟沙星 1991-2000年9个 司帕、左氧、氟罗、曲伐等 目前临床研究中50余种:方向 增加对G+作用 改善药动学,提高生物利用度 降低光敏毒性,如04年上市的加替沙星 研究新结构:N-1非N;C-6非F;C-7连C
[作用机制]
2.抑制拓扑异构酶IV 干扰细菌G(+) DNA复制
解环连
(-) 喹诺酮类药物
四、构效关系
5
B环可作改变, 苯环、吡啶环、 嘧啶环均可。 7
O 4 COOH
A环是抗菌作用 必需的基本药效 基团。 3位羧基 和4位酮基为活 性必须
6
B
8
A 3 N 2 1 R
5位以氨基取代时抗菌活性最强, 其他基团取代时,活性降低
H2N
不良反应
泌尿系统损伤:
• SD、SMZ的乙酰化代谢产物,可在尿路(尤其在 酸性尿中)析出结晶,引起肾损害:蛋白尿、血 尿、尿痛、尿少、尿闭等症状。
• 预防: ⑴同服等量碳酸氢钠;
⑵用期不可过长(不>7d); ⑶嘱病人多饮水(尿量>1500 ml/d); ⑷老年人、肾功能不良者慎用或禁用。
主要学习内容
6位以F取代最佳
5 6
O 4 3 COOH 2
7位取代可增强活性, 以取代或无取代的 哌嗪基、吡咯基等 5、6元杂环取代好
7 8
N R
1
8位F取代口服吸收及活性 更好,若甲氧基、甲基 取代光毒性减小
1位由烷基和环烃基取代活性增加,以乙基、 氟乙基、 2,4-二氟苯基、4-羟基苯基取代最佳。 1位和8位间成环时,(S)-异构体作用最强
【毒副作用】
1、与金属离子络合 2、光毒性 3、水溶性小,可产生结晶尿。 4、含有羧基显酸性,对胃肠道有刺激性 5、其他 – 中枢毒性、心脏毒性
在临床应用中,应如何合理的使用、贮 存喹诺酮类药物?
1、因此服用本类药物时,不宜和牛奶等含钙、 铁的食物或药品同服;可影响软骨发育,孕 妇、18岁以下儿童避免使用本类药物。 2、服用药期间应避免紫外线和日光照射,在 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本类药物。 3、服药期间多饮水以防止产生结晶尿。 4、为避免对胃肠道的刺激,应饭后服用。
常用喹诺酮类药物
洛美沙星
NH2 F O COOH
氟罗沙星
O F COOH
H3C HN CH3
N F
N
H2N
N Cl
N H F
司帕沙星
西他沙星
五、典型药物
诺氟沙星 (又名氟哌酸)
【化学名】1-乙基-6-氟-4-氧代-1,4-二 氢-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合成】
缩合
Cl F NH2
C2H5OCH=C(COOC 2H5)2
H2N
N 1
磺胺类抗菌增效剂: 可逆性地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抗菌增效剂
NH2 N OCH 3
N NH2 OCH 3
5
SCH3 OCH 3
H2N
Br N
H2N
N
OCH 3
美替普林
NH2 N OCH 3
溴莫普林
5
OCH 2 CH2 OCH 3 OCH 3
四氧普林
H2N
N
五、典型药物
磺胺嘧啶(SD)
H2N O O S NH N
4 1
2
N
1
磺胺甲噁唑 新诺明(SMZ)
O H2N
O S
3
NH N
1
O
5
CH3
复方新诺明:SMZ+TMP
六、构效关系
(1) 氨基与磺酰氨基在苯环上必须处于对位;
(2)磺酰氨基上N单取代活性增强
-杂环取代更佳;
(3)4位氨基的游离或潜在的游离状态是活性的关键
H2N N N
N
O H2N S
O NH
N
SO2NH2
1,4-二氢-4-氧代吡啶-3-羧酸 (吡酮酸类 )
二、发展
第一代(1962-1969)
H3C CH3 N NH CH3
Cl
N
氯喹
萘啶酸 (萘啶羧酸类 )
第二代(1969-1978)
O O
6 6 N
HN N
OH
6 7
7
N
N
N
CH3
吡哌酸 (嘧啶并吡啶羧酸类)
西诺沙星 (噌啉羧酸类)
第三代(1978-1998)
第二章 合成抗感染药
概念
• 化学治疗:应用化学药物对病原体和肿瘤 所致的疾病进行预防或治疗,简称化疗。 • 抗微生物药物: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 的药物,包括合成抗菌药、抗病毒药、抗 生素等
学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喹诺酮类药物 其他抗菌药 抗结核药物 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物 抗寄生虫药物
第一节
磺胺类药物 及抗菌增效剂
Antimicrobial Sulfonamides and Antibacterial Synergists
主要内容
• • • • • • 发展概况 结构分类 理化性质 作用机制 典型药物 构效关系
一、发展概况
1、发现 百浪多息 -杜马克(Domagk )1932年发现
H O2N O C N N
O NH O
呋喃妥因
• 硝基呋喃类 • 一旦口服迅速吸收,但消除快的惊人,故在 血浆浓度不能被检测,不适用于全身感染, 但尿中浓度高,可达有效浓度。治疗大肠杆 菌、变形杆菌等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
OH O2N N N 甲硝唑 CH3 O2N N
N CH3 O O S CH3 替硝唑
• 1,重点药物
–磺胺嘧啶 –磺胺甲噁唑 –甲氧苄啶
• 2,磺胺的结构和分类(作用时间) • 3,代谢拮抗原理(抗代谢学说) • 4,作用机制和增效原理
实训十三 磺胺醋酰钠的制备及 精制实训P331
O H2N S NH2 O O H2N O CH3 NaOH O H2N S NHNa O O H2N O CH3 S N H O (CH3CO)2O NaOH O C CH3
N H
O S H 2N
O N N H
磺胺甲氧嗪(t1/2=37h)“长效磺胺”
5、优缺点
• 优点 – 抗菌谱较广 – 性质稳定 – 使用方便 – 价格低廉 – 对某些感染有显著疗效 • 缺点 – 抗菌活性弱,为抑菌剂 – 易产生耐药性 – 肾损害
二、结构分类
• 基本结构:对氨基苯磺酰胺
R1 HN
H2N
3、 药物化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 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 • 提出了“代谢拮抗”学说
-开辟一条从代谢拮抗寻找新药的途径
• 从副作用发现新药
具有磺胺结构的 -利尿药 -降血糖药
O O H2N S Cl O O S NH
N H
化学治疗概念的提出
埃尔利希.P (Paul Ehrlich) -1908年提出化学治疗的概念 磺胺类药物的发现与研究 -化学治疗的里程碑 Magic bullet
H2N
N N
N N H
NH
SO2NHR
二氢叶酸合成酶
OH N H2N N N N H O O O
OH
H2N
COOH
H2N
N N
N N H
NH
COOH
P O P OH OH OH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喋啶焦磷酸酯
L-谷氨酸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 二氢叶酸还原酶
四氢叶酸
竞争性拮抗
-由于结构极为相似 • 分子大小 • 电荷分布 -取代PABA位置生成无功能的化合物 -阻碍二氢叶酸生物合成 -细菌生长受到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