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画眉鸟》赏析
画眉鸟与画眉禽诗歌鉴赏
画眉鸟与画眉禽诗歌鉴赏
画眉鸟与画眉禽诗歌鉴赏如下:
《画眉鸟》是北宋诗人欧阳修的一首佳作。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诗人以画眉鸟为题材,表达了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同时也表现了对束缚个性、压抑人才的种种拘系与禁锢的强烈憎恶和否定。
前两句“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诗人通过对画眉鸟自由生活的赞美,抒发了自己贬官外任后的忧郁情怀。
这种情感在后两句“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中得到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诗人用对比的手法,明写鸟,实写人,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呼声。
而“画眉禽”则是以画眉鸟为象征,隐喻自由、闲适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在古人的诗词中,常以“禽鸟”为象征,表达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盛世的怀念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渴望。
这两首诗歌的主题都围绕着画眉鸟展开。
在欧阳修的诗中,画眉鸟象征着自由和个性解放,而在另一首诗中,“画眉禽”则隐喻着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两首诗都以画眉鸟为题材,通过描绘它们的自由生活或象征意义,表达了人们对自由、闲适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总的来说,《画眉鸟》和“画眉禽”诗歌都以画眉鸟为题材,通过描绘它们的自由生活或象征意义,表达了人们对自由、闲适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同时,这两首诗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以及他们对束缚个性、压抑人才的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欧阳修《画眉鸟》赏析
欧阳修《画眉鸟》赏析欧阳修《画眉鸟》赏析【原作】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画眉鸟:一作《郡斋闻百舌》。
百啭:指鸟儿好听的叫声。
随意移:自由地各处飞翔。
始知:才知道,才明白。
锁向:送到,这里应该就是装在华美的笼子里的意思。
自在啼:自由自在地鸣叫。
【古诗今译】看着鸟儿们一边在高低错落的树丛中肆意地蹦蹦跳跳,在争芳斗妍的山花丛中随意快乐地穿行,一边随心所欲地婉转歌唱,这时才明白,不论把鸟儿关在多么精致华美的笼子里,都比不上在树林中自由自在地鸣叫那样悠扬动听。
【赏析】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今江西人。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
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
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
有《欧阳文忠集》。
这首诗的意思是:春天来了,各种鸟儿在和鸣。
其中最出色的歌手是画眉鸟。
听,这鸟儿“百啭千声”,它的鸣叫婉转悠扬,变化多端;看,这鸟儿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一会儿掠过红紫色的山花丛,一会儿跳跃在高树、低树的枝丫间。
那美妙动听的歌声,从绿叶底流出,从花瓣上滑过,时而高昂,时而轻柔,伴着春风,伴着花香,传向四面八方。
现在我才明白:把画眉鸟关在金丝笼里听它唱歌,怎么也比不上让它在山林间自由自在地鸣叫好听。
诗人欧阳修借写画眉鸟,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摆脱束缚、冲出牢笼的愿望和对自由的向往。
“百啭千声随意移”。
“随意”,即随心所欲,就是说鸟儿们自己喜欢在哪儿歌唱就在哪儿歌唱,喜欢怎么歌唱就怎么歌唱,喜欢唱什么就唱什么,不受任何约束。
作品在开篇句的背后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宽松的环境,一个自由的王国,一个属于鸟儿们的快乐的天堂。
这是诗人极高超的功力所在。
“百啭千声”“随意移”,鸟儿们在哪儿“随意移”??从哪儿到哪儿“随意移”?下一句诗人就为我们做了十分具体的描述。
画眉鸟宋欧阳修
画眉鸟宋欧阳修
[译文]现在才知道关在笼中的画眉鸟,其叫声远不如在林中自由自在的啼叫声优美随意。
出自]北宋欧阳修《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
①啭鸟婉转地啼叫。
②随意:随着自己(鸟)的心意。
随意移:自由自在地在树林里飞来飞去。
③树高低:树林中的高处或低处。
④金笼: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
⑤百啭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
⑥始知:现在才知道。
不及:远远比不上。
译文2:
山林中的画眉鸟自由飞翔、到处欢畅,任它在山花烂漫的高矮树丛中腾跃。
这时我才感觉到即使用金笼子来养它,也不如由它自由自在的啼啭惬意。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赏析这首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题一作《郡斋闻百舌》。
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诗人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
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
”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的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
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
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此两句大概有所寄托。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
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
看山花烂漫、叶木葱笼,管什幺金带紫袍;无限的欣喜快慰如山间清流泻出,洗尽俗尘,只余下悦耳的音韵流转。
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
三年级欧阳修的诗
三年级欧阳修的诗原文:《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一、衍生注释:“百啭千声”形容画眉鸟叫声婉转多样。
“随意移”指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移动。
“金笼”指华丽的鸟笼。
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画眉鸟在山林和金笼中不同境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前两句描绘了画眉鸟在大自然中欢快自由的场景,山花烂漫,树木高低错落,鸟儿随意飞翔啼叫。
后两句则对比了被锁在金笼中的画眉鸟,即使能听到它的叫声,也比不上在林间自由自在的啼鸣。
诗人借此隐喻自己对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生活的渴望。
三、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在文学上成就颇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运用片段:周末,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郊外游玩。
那里的风景真美啊!鸟儿在枝头欢唱,就像欧阳修笔下的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
我们在草地上尽情奔跑,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可比待在教室里强多啦!原文:《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一、衍生注释:“元夜”即元宵节之夜。
“昼”指白天,这里形容花灯照亮如同白昼。
“春衫袖”指春天所穿的衣衫的衣袖。
二、赏析:这首词通过今昔对比,描绘了元宵节的情景,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上阕回忆去年元宵夜的甜蜜约会,花市灯火辉煌,明月爬上柳梢,恋人相约黄昏后。
下阕写今年元宵夜,景色依旧,然而恋人却不见踪影,不禁泪湿衣袖。
整首词语言简洁,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三、作者介绍: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四、运用片段:情人节那天,我独自一人走在街头,看着满街的情侣,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悲伤。
这不就像欧阳修写的“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画眉鸟阅读答案以及全文赏析欧阳修
画眉鸟阅读答案以及全文赏析欧阳修画眉鸟阅读答案以及全文赏析欧阳修《画眉鸟》的创作背景是欧阳修在晚年曾经多次提出辞官时候所作,表达他心中的忧郁。
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本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是什么?试加以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①这首诗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对比。
②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
③表明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同时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答案: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
表明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同时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2、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借物咏怀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手法。
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3、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4分)答: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
(1分)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画眉鸟。
(1分)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1分);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1分)。
4、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这首诗借鸟抒怀(2分),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1分)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1分)赏析这首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诗题一作《郡斋闻百舌》。
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诗人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
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
”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的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
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此两句大概有所寄托。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
古诗画眉鸟拼音版
画眉鸟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欧阳修)画眉鸟拼音版注音:bǎi zhuàn qiān shēng suíyìyí,shān huāhóng zǐshùgāo dī。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shǐzhīsuǒxiàng jīn lóng tīng ,bùjílín jiān zìzài tí。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鸟翻译: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
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
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画眉鸟赏析:这首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诗题一作《郡斋闻百舌》。
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诗人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
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
”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的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
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此两句大概有所寄托。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
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
看山花烂漫、叶木葱笼,管什么金带紫袍;无限的欣喜快慰如山间清流泻出,洗尽俗尘,只余下悦耳的音韵流转。
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
古诗词鉴赏《画眉鸟》
古诗词鉴赏《画眉鸟》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译文画眉鸟千啼百啭,随着自己的心意在林间飞动,在那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穿梭。
现在才知道: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注释啭:鸟婉转地啼叫。
随意:随着自己(鸟)的心意。
树高低:树林中的高处或低处。
金笼: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
百啭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
始知:现在才知道。
不及:远远比不上。
创作背景这是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学术界流传三种说法: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至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间;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至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八月间;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六月至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七月二十三日,其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既不同于咏花赏鸟的消闲之作,又有别于一般咏物寄情的诗,它本是一首含有深邃理趣的哲理诗。
诗中通过对画眉鸟自由生活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贬官外任后的忧郁情怀。
表现了诗人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束缚个性、压抑人才的种种拘系与禁钢的强烈憎恶和否定。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
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最后,对比鲜明,反差强烈。
前二句,通过声音与色彩的对比,描绘出山林中一种自由无拘、生机勃勃的景象:画眉鸟自由自在,鸣声婉转动人,其生存环境又是那样美好。
作者这种写法的真正用意,在于和后二句构成鲜明的对比。
而后二句又通过“金笼”与“山间”的对比,说明了“锁向金笼听”远远不如“山间自在啼”的歌声优美,其原因就在它受到拘禁,失掉了自由。
《画眉鸟》阅读及答案
《画眉鸟》阅读及答案《画眉鸟》阅读及答案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如山间自在啼。
1.诗的前两句表现什么内容?②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画眉鸟》阅读答案1.描绘了画眉鸟在山林间的美好形象:自由自在,百啭千啼;山花烂漫,姹紫嫣红;画眉鸟翻飞于高高低低的树间,恣意欢畅。
2.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与追求的思想感情。
拓展阅读:《画眉鸟》翻译及赏析翻译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
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
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赏析这首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诗题一作《郡斋闻百舌》。
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诗人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
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
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的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
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此两句大概有所寄托。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
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
看山花烂漫、叶木葱笼,管什么金带紫袍;无限的欣喜快慰如山间清流泻出,洗尽俗尘,只余下悦耳的音韵流转。
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
这首诗情景结合,寓意深远,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创作背景作者:佚名这是首诗创作时间不详,学术界流传三种说法:景祐三年(1036年)至康定元年(1040年)间;庆历八年(1048年)至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间;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至熙宁五年(1072年)七月二十三日,其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
《画眉鸟》原文翻译及赏析
《画眉鸟》原文翻译及赏析《画眉鸟》原文翻译及赏析《画眉鸟》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画眉鸟[宋代]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译文及注释:译文画眉鸟千啼百啭,随着自己的心意在林间飞动,在那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穿梭。
现在才知道: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注释啭:鸟婉转地啼叫。
随意:随着自己(鸟)的心意。
树高低:树林中的高处或低处。
金笼: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
百啭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
始知:现在才知道。
不及:远远比不上。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既不同于咏花赏鸟的消闲之作,又有别于一般咏物寄情的诗,它本是一首含有深邃理趣的哲理诗。
诗中通过对画眉鸟自由生活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贬官外任后的忧郁情怀。
表现了诗人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束缚个性、压抑人才的种种拘系与禁钢的强烈憎恶和否定。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
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最后,对比鲜明,反差强烈。
前二句,通过声音与色彩的对比,描绘出山林中一种自由无拘、生机勃勃的景象:画眉鸟自由自在,鸣声婉转动人,其生存环境又是那样美好。
作者这种写法的真正用意,在于和后二句构成鲜明的对比。
而后二句又通过“金笼”与“山间”的对比,说明了“锁向金笼听”远远不如“山间自在啼”的歌声优美,其原因就在它受到拘禁,失掉了自由。
这样,“锁向金笼”四个字,与前二句描写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诗人由此抒发了深长的感慨,唿唤自由,歌唱自由,追求自由,使自由成为全诗的主旋律。
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对照分明,反差强烈,有利于突出诗歌的主旨。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赏析这首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题一作《郡斋闻百舌》。
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诗人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
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
”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的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
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
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此两句大概有所寄托。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
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
看山花烂漫、叶木葱笼,管什幺金带紫袍;无限的欣喜快慰如山间清流泻出,洗尽俗尘,只余下悦耳的音韵流转。
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
关于动物古诗画
关于动物古诗画原文:《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一、衍生注释:“百啭千声”形容画眉鸟叫声婉转多样。
“随意移”指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移动。
“金笼”指华丽的鸟笼。
二、赏析: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画眉鸟在山林中自由欢快的景象,山花绚烂,树木高低错落。
后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
被锁在金笼中的画眉鸟,叫声虽美,却比不上在林间自由自在地啼鸣。
诗人借画眉鸟抒发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三、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富有韵味。
四、运用片段:“哎呀,你瞧那只在笼子里的画眉鸟,可怜巴巴的。
就像欧阳修诗里说的‘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它哪有在山林中那般快乐自由啊!咱们可不能像锁住画眉鸟那样,束缚住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得勇敢去追求自由的天地,你们说是不是?”原文:《蜂》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一、衍生注释:“山尖”指山峰。
“尽被占”都被其占据。
二、赏析:诗的前两句写蜜蜂无论在平地还是山尖,都能尽情享受风光。
后两句则发出感慨,蜜蜂辛苦采集百花酿成蜜,到底是为谁付出辛苦,让谁品尝甜蜜呢?诗人借蜜蜂歌颂了辛勤劳动者,同时也表达了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和质疑。
三、作者介绍:罗隐,字昭谏,唐代诗人。
他的诗多讽刺现实,笔锋犀利。
四、运用片段:“朋友们,想想那勤劳的蜜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它们整日忙碌,可最后成果却不一定归自己所有。
这多像咱们生活中的一些人,辛辛苦苦地工作,成果却被别人享受。
难道我们不应该为那些真正付出的人争取应有的回报吗?”原文:《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一、衍生注释:“曲项”弯曲的脖子。
“歌”指长鸣。
二、赏析: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连用三个“鹅”字,表现出儿童对鹅的喜爱。
接着描写鹅弯曲着脖子朝天欢叫,洁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轻轻拨动着清澈的水波,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鹅的优美姿态。
画眉鸟原文-翻译及赏析
画眉鸟原文|翻译及赏析
这首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题一作《郡斋闻百舌》。
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
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
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的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
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创作背
这是首诗创作时间不详,学术界流传三种说法:景祐三年(1036年)至康定元年(1040年)间;庆历八年(1048年)至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间;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至熙宁五年(1072年)七月二十三日,其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
作者在晚年曾经多次提出辞官,但均未获得允许。
特作此诗以表达▼
1。
关于欧阳修《画眉鸟》的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欧阳修《画眉鸟》的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关于欧阳修《画眉鸟》的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原文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1、本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是什么?试加以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①这首诗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对比。
②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
③表明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同时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答案: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
表明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同时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2、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借物咏怀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手法。
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3、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4分)答: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
(1分)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画眉鸟。
(1分)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1分);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1分)。
4、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这首诗借鸟抒怀(2分),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1分)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1分)二:①前两句表现什么内容:答:描绘了画眉鸟在山林间的美好形象:自由自在,百啭千啼;山花烂漫,姹紫嫣红;画眉鸟翻飞于高高低低的树间,恣意欢畅。
②后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答: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与追求的思想感情。
译文:山林中的画眉鸟自由飞翔、到处欢畅,任它在山花烂漫的高矮树丛中腾跃。
这时我才感觉到即使用金笼子来养它,也不如由它自由自在的啼啭惬意。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既不同于咏花赏乌的消闲之作,又有别于一般咏物寄情的诗,它本是一首含有深邃理趣的哲理诗。
《画眉鸟》古诗鉴赏及解读
《画眉鸟》古诗鉴赏及解读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各有怎样的特点?
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
林中的画眉鸟“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笼中的画眉鸟,完全没有自由。
2、本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是什么?试加以简要分析。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作者用前两句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林中的画眉与后两句陷入笼中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全诗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作者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
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
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这才知道把画眉鸟锁在金笼里听它啼叫,远不如让它在树林里自由地歌唱。
欧阳修《画眉鸟》阅读答案及解题指导
欧阳修《画眉鸟》阅读答案及解题指导阅读古诗,达成以下各题。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任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本诗前两句写景,请睁开想象,描述诗句中所显现的画面。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答案:7、【剖析】《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心旷神怡。
后两句抒怀: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敬羡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逍遥自在,自由自在。
这里也要认识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遇到排斥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便可知了。
【解答】(1)此题考察诗歌内容的掌握。
“百啭千声任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句意:千百声的鸟啭,跟着自己的情意任意回荡着,(就在那)山花花团锦簇绽开,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描述林间美好的情形:鸟声委婉,鸟儿自由翱翔;山花绚烂,树阴茂密。
( 2)此题考察诗歌写作方法的掌握和对诗人感情的理解。
联合详细诗句“百啭千声任意移”“始知锁向金笼听” 明确作者用对照的手法描绘画眉鸟,写了两种画眉鸟,剖析出哪两种即可。
通读全诗,掌握诗意。
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
前两句(写逍遥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堕入囚笼,失掉了自由的画眉)组成对照。
这首诗情形联合,寓意深远,反应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追乞降神往。
答案:(1)鸟声委婉,鸟儿自由翱翔;山花绚烂,树阴茂密。
(2)作者用对照的手法描绘画眉鸟。
表达了对自由的赞叹之情和对约束个性、窒息性灵的厌恶之意。
译文:千百声的鸟的鸣喊声,跟着自己的情意任意回荡着,(就在那)山花花团锦簇绽开在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这才理解:(从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喊声,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1 / 1。
欧阳修《画眉鸟》 赏析
欧阳修《画眉鸟》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欧阳修《画眉鸟》赏析欧阳修《画眉鸟》赏析《画眉鸟》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画眉鸟》原文及赏析
《画眉鸟》原文及赏析《画眉鸟》原文及赏析画眉鸟朝代:宋代作者:欧阳修原文: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翻译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
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
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千百声的鸟的鸣叫声,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在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这才明白:(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注释①啭:鸟婉转地啼叫②随意:随着自己(鸟)的心意。
③树高低:树林中的高处或低处。
④金笼: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
⑤百啭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
⑥始知:现在才知道。
⑦不及:远远比不上。
2、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59.3、黄进德.欧阳修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88.参考资料: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89.@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59.@黄进德.欧阳修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88.赏析这首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诗题一作《郡斋闻百舌》。
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诗人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
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
”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的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
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此两句大概有所寄托。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
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译文及注释】译文一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
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
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译文二千百声的鸟的鸣叫声,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在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这才明白:(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注释①啭:鸟婉转地啼叫②随意:随着自己(鸟)的心意。
③树高低:树林中的高处或低处。
④金笼: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
⑤百啭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
⑥始知:现在才知道。
⑦不及:远远比不上。
【赏析】这首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诗题一作《郡斋闻百舌》。
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诗人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
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
”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的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
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此两句大概有所寄托。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
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
看山花烂漫、叶木葱笼,管什么金带紫袍;无限的欣喜快慰如山间清流泻出,洗尽俗尘,只余下悦耳的音韵流转。
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修《画眉鸟》赏析
欧阳修《画眉鸟》赏析
【原作】
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画眉鸟:一作《郡斋闻百舌》。
百啭:指鸟儿好听的叫声。
随意移:自由地各处飞翔。
始知:才知道,才明白。
锁向:送到,这里应该就是装在华美的笼子里的意思。
自在啼:自由自在地鸣叫。
【古诗今译】
看着鸟儿们一边在高低错落的树丛中肆意地蹦蹦跳跳,在争芳斗妍的花丛中随意快乐地穿行,一边随心所欲地婉转歌唱,这时才明白,不论把鸟儿关在多幺精致华美的笼子里,都比不上在树林中自由自在地鸣叫那样悠扬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