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6f410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6d.png)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1活动目标:学习用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达的图意,体验“还剩”的含义。
观察图案的排列规律,依样接着画。
活动准备:教具:三幅实物图,贴绒数字及符号。
活动过程:集体活动。
出示图一。
“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仔细看看谁能把每幅图用一句话讲清楚?”先讲第一幅。
(花上有4只蜜蜂。
)“看看第二幅谁会讲?”“到底是来了还是走了,你怎么看出来的?”(飞走了两只蜜蜂。
)“我们把第一幅与第二幅连起来说一说,再想想第三幅图应该怎样说?”(花心上还剩两只蜜蜂。
)“大家把三幅图连起来说一说。
”用算式记录,并表达图意。
1、“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记录这件事?大家看他记的对不对?”2、“谁来说说这道算式里的每个数字和符号都表示图上什么意思。
大家把算式读两遍。
”小组活动看三幅图列减法算式。
教后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每一幅图的图意,并且学习用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达的`图意,体验“还剩”的含义。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2设计意图: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 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PPT动画、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我的设计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活动目标:1.学习5的减法,理解每幅图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走掉”“还剩”的含义。
2.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述的图意。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PPT、幼儿每人一套数字列式操作卡。
2.贴有数字1~4的邮箱各一个,有一道5以内加法算式题的“信”若干。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减法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f81a881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05.png)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减法教学内容本节课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主要围绕5以内的减法运算展开。
课程内容涉及:1. 深入理解减法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律;2. 掌握基本的减法运算技巧;3. 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使学生深刻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其运算规则;2. 培养学生在独立情况下完成5以内减法运算的能力;3. 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掌握5以内减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深刻理解减法的内涵,并能够准确进行减法运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黑板、粉笔、练习本以及算术卡片。
学具:算术卡片、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套算术卡片,卡片上有5个苹果的图案,然后拿走3个苹果,提问学生:“现在还剩下几个苹果?”通过这种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思考,并初步感知减法运算。
2. 讲解减法概念:教师运用黑板和粉笔,生动地讲解减法的含义,即从一组事物中去除一部分,求得剩余的数量。
同时,强调减法运算的基本规则:被减数减去减数等于差。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5以内的减法题目,如73、84等,通过边讲解边板书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减法运算的方法。
4. 随堂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拿出算术卡片,进行小组合作,相互出题解答,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设计题目1:238=()答案:15题目2:176=()答案:11题目3:125=()答案:7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设计清晰,列出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关系,以及减法运算的例题。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减法题目;2. 使用算术卡片进行自主练习;3. 家长协助孩子出一些5以内的减法题目,进行家庭练习。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减法知识进行解决,如“小明有10个糖果,他给了小红3个糖果,他还剩下几个糖果?”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0178f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a.png)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三单元“5以内的数”,具体内容为“5以内的减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5以内减法的概念、运算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5以内减法的含义,掌握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熟练进行5以内减法计算。
2.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减法卡片、水果模型、动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学生用减法卡片、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水果、动物等模型,创设一个“去动物园”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数量减少的现象。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挂图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
(2)教师演示5以内减法的运算过程,讲解运算方法。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减法运算练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减法练习题。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板书展示,并对错误答案进行纠正、讲解。
4. 小组讨论与合作(5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每组选取一个例子,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减法含义:用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求差。
2. 5以内减法运算方法:(1)实物减法(2)退位减法3. 减法应用:如分水果、排队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练习本上的5以内减法计算题。
(2)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一个减法的应用例子,并写下来。
2. 答案:(1)见练习本答案。
(2)例如:小明的糖果盒里有5颗糖果,他吃掉了2颗,还剩下几颗?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4eb375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d.png)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减法的概念及意义;2.学生能够掌握5以内的简单减法;3.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4.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1.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方法,在减法中,我们从被减数中减去减数,得到一个差。
如:被减数 - 减数 = 差2. 数字5以内的减法在数字5以内的减法中,被减数和减数的范围在0-5之间,例如:•5 - 3 = 2•4 - 2 = 2•1 - 1 = 03. 减法的应用减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例如:1.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了2个,还剩下几个?2.小红有3个玩具,她想送1个给小明,她还有几个玩具?4. 游戏活动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来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例如,老师可以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游戏,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减法游戏,游戏规则如下:1.每个小组有3分钟时间作答,题目数量不限;2.每题答对可以获得1分,答错不得分;3.最后,小组得分最高的将会获得奖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引入学生生活中的减法问题,来让学生了解减法的定义及应用。
例如:小红有5个橘子,她想送赠送2个给小明,那么现在小红还剩下几个橘子?引入完后,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
2. 演示(10分钟)通过演示数字5以内的简单减法,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及运用。
例如:当我们想要求:3-1=?时,我们可以用手指比划:伸出3个手指,然后把1个手指弯曲起来,数一数还剩下几个手指,获得答案2。
3. 练习(15分钟)老师可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例如:小易有3张纸钞,他买了1颗糖,还剩下几张钞票?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5以内的简单减法。
4. 平面练习(10分钟)老师可通过平面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的应用。
例如:•有6个苹果,小明拿走了1个,小红拿走了2个,还剩下几个苹果?•有5个钉子,小华用了2个,还剩下几个钉子?5. 游戏巩固(15分钟)通过游戏来巩固所学内容,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学习。
大班数学课教案《5以内的减法》
![大班数学课教案《5以内的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943c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6.png)
大班数学课教案《5以内的减法》教案标题:5以内的减法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5以内的减法概念。
2.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5以内的减法计算,能够进行相关的口算和写算式。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5以内的减法的概念。
2. 5以内的减法的口算和写算式。
3. 5以内的减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5以内的减法的口算和写算式。
2. 教学难点:5以内的减法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材、练习册。
2. 学具准备:计数器、小贩摊道具。
五、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小贩摊道具,上面摆放了5个苹果,然后告诉学生我们要从道具上减去一些苹果,让学生观察剩下了几个苹果,并提问:我们减去了多少个苹果?展示黑板上的减法算式:5 - 1 = ?2. 概念讲解(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减法算式中的符号“-”,并与加法算式中的“+”进行比较,解释减法的概念。
然后通过减去一些苹果的示例,让学生理解5以内的减法的概念。
3. 口算练习(15分钟):通过口算练习,让学生熟悉5以内的减法计算,同时加深对减法概念的理解。
例如:5 - 2 = ? 4 - 1 = ? 3 - 3 = ?4. 写算式练习(15分钟):通过写算式练习,让学生巩固5以内的减法计算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计算。
例如: 5减2等于几?请写出算式。
5. 应用实践(15分钟):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5以内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请写出算式并计算。
6. 练习册完成(1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七、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5以内的减法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够进行相关的口算和写算式。
同时,学生还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家继续巩固所学的知识。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精彩教案精选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精彩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f39654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3.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精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5以内的加减法》第二节《5以内的减法》。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够熟练运用5以内的减法进行计算,掌握减法算式的表达方式,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5以内的减法运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熟练进行5以内的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动物图片、小棒、糖果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幅图片,描述小猴子摘果子的情景。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5个果子减去2个果子后,还剩下几个果子。
2. 新课导入:通过情景引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减法运算。
讲解减法的含义,展示减法算式。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讲解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
如:52=3,41=3等。
4. 随堂练习:学生拿出练习本,跟随教师进行5以内减法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游戏巩固:组织学生进行“减法接力”游戏,每组学生依次完成减法运算,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5以内的减法2. 板书内容:减法的含义5以内减法运算方法减法算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练习本上5以内减法的练习题。
(2)运用减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掉2个,还剩几个?2. 答案:(1)略(2)3个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5以内的减法运算。
但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运用5以内的减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eadb31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8.png)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5以内的减法》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数量减少的情况?”比如,你的好朋友分给你一些糖果,你的糖果就变多了;而从一堆玩具中拿走几个,玩具就变少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减法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大班进行了《5以内的减法》的教学,整体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孩子们对减法的概念有了基本的理解,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掌握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减法概念的引入,我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们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减法现象,这个方法很有效,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在后续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孩子对减法运算符号“-”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一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
2.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幼儿掌握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
3.设计有趣的游戏和练习,让幼儿熟练进行5以内的减法计算。
4.结合生活情境,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互动交流中共同进步。
至于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孩子们对“5以内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个主题很感兴趣,讨论得很热烈。但在引导与启发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可以更多地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孩子们的思维。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90bd59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2.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能用口语表述减法;2.掌握5以内的减法计算;3.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减法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5以内的减法计算。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让学生观察减法的运算过程,引导学生提出减法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引入5以内的减法计算,并引导学生思考减法的意义。
第二步:引入故事情境1.讲述一则儿童生活中的故事或场景,如:小狗吃了3个骨头,还剩下几个骨头;2.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步:指导学生操作1.用具体的例子,如:4-2=?,让学生手动操纵教具,并举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小朋友有4个球,他分给小明2个,他还剩几个。
引导学生学会想象和模拟;2.引入游戏形式的练习,如:“万圣节小糖果”、“选择正确结果”,让学生单独或合作进行练习。
第四步:总结提高1.让学生回答一些简洁的问题,总结学过的减法知识;2.结合学生自己的经验和思维,引导学生总结并提高当前所学内容。
四、教学反思此次减法教学,我通过讲解、引导和操纵三个方面进行指导。
首先,我通过让学生观察减法的运算过程及引导学生提出减法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激发了学生对减法计算的认知。
接着,引入5以内的减法计算,并使用故事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我引导学生手动操纵教具,并举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会想象和模拟,并引入游戏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单独或合作进行练习。
通过此次教学,我认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有所提高。
一方面,我在教学前认真备课、挖掘讲解减法的方法,明确目标、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我在引导学生操作时尽量以具体的例子和生动的语言,积极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性,让孩子们在快乐和轻松的氛围下学会减法计算。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精品教案(通用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精品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a2b2f3b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5.png)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三章节,主题为“5以内的减法”。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减法卡片、磁性数字、挂图、计算器。
学具:学生用减法练习册、磁性数字、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磁性数字在黑板上展示“5个苹果,吃掉2个,还剩几个?”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例题讲解讲解减法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磁性数字的变化,理解减法的意义。
然后,通过具体例题,展示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
3. 随堂练习发给学生减法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5以内减法的练习题。
期间,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利用磁性数字进行减法运算比赛。
每组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最快完成且正确率最高的小组获胜。
六、板书设计1. 减法的概念2. 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3. 实际问题:5个苹果,吃掉2个,还剩几个?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练习册上的5以内减法练习题。
(2)找一找生活中的减法现象,与同学分享。
2. 答案:(1)练习册答案略。
(2)生活中的减法现象示例:妈妈买了5个橙子,给了我2个,还剩3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掌握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
今后教学中,应多设计此类题目,提高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同时,开展数学活动,如减法比赛、数学故事分享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减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95db668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c.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减法》一、教学目标1.认识减法,能正确认识减法符号“-”;2.掌握5以内的减法口诀;3.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地进行简单的5以内的减法;4.促进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教学准备1.黑板、粉笔、彩色圆珠笔;2.数学游戏卡片;3.PPT演示文稿;4.学生练习册。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环节(1)引入课题:“我们今天的数学课程是学习5以内的减法,我们都知道,加法是将两个数加起来,那么减法呢?他和加法不同,是将大数减去小数,学习它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处理事情中的数字问题。
”(2)学生思维导入:让学生试着想出一些日常生活中运用减法的例子。
(3)引入知识点:老师通过PPT演示,向学生展示什么是减法,减法的符号“-”是什么样子的。
3.2 讲解步骤(1)引导学生认识减法口诀:由大数减小数,Python中的范围是5以内。
通过幼儿数学游戏卡片,学生参与游戏学习,让学生能够记住这个口诀。
(2)老师通过PPT演示,将5以内的减法运算分两种情况讲解。
一是减数大于被减数,二是被减数大于减数。
3.3 练习环节(1)布置书面练习:在练习册上,将减法口诀、数学游戏卡片中的例子,以及PPT演示中的例子总结出来,自己回想在哪些场景下可以用到减法,自己动手试着算一算。
(2)数学游戏环节:老师设计数学游戏,通过一些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好了解减法的概念。
3.4 总结环节(1)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今天学习了5以内的减法,你学习到了什么知识?你在数学游戏中学到了些什么?”(2)小结教学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们能够理解减法中的符号“-”是什么意思、掌握5以内的减法口诀、能通过书面、实践练习演练简单的5以内的减法。
四、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的书面练习。
五、课后反思今天的课程中,学生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对减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模式。
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将继续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减法》含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减法》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64915a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9.png)
《5以内减法》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5以内减法的概念,能够用直观的方式表示减法。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5以内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难点:引导幼儿用直观的方式表示减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小棒、画有各种物品的图片等。
2.学具:剪刀、胶水、画纸等。
3.环境布置:墙上贴有数字1-5的卡片,地上摆放小棒。
四、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出示数字卡片1-5,引导幼儿复习1-5的顺序和数量。
老师提问:“我们之前学习了加法,那么什么是减法呢?”2.基本概念讲解老师用小棒演示减法,如3-1=2,引导幼儿观察小棒的减少。
老师讲解减法的概念,即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的结果叫做差。
老师用画有各种物品的图片,引导幼儿用直观的方式表示减法,如5个苹果减去2个苹果,剩下3个苹果。
3.动手操作老师分发学具,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用小棒表示减法。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理解减法。
4.游戏活动游戏一:数字接龙。
老师说出一个减法算式,幼儿用小棒表示算式,再说出结果。
如3-2,幼儿用3根小棒减去2根,得到1根,说出1。
游戏二:找朋友。
老师分发数字卡片,让幼儿找到与卡片上数字相对应的小棒数量,进行减法操作。
老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和疑问?”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幼儿较好地理解了5以内减法的基本概念。
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个别幼儿对减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游戏活动的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减法。
但在游戏过程中,部分幼儿过于兴奋,影响了课堂纪律,需要老师在游戏中适当引导。
4.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每个幼儿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5.下一步教学计划:继续深入学习5以内减法,引导幼儿用算式表示减法,并进行简单的运算。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通用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8f1cded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1.png)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5以内减法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5以内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
2. 使学生熟练运用5以内减法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5以内减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5以内减法的概念、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磁性数字卡片、小动物玩具。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动物们吃水果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小动物们吃掉了多少个水果?还剩几个?”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讲解5以内减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2)通过磁性数字卡片,演示5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解答。
(2)讲解解题步骤,强调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15分钟)(1)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5以内减法的计算题目。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5以内减法的实际应用,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2)布置拓展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5以内减法2. 内容:(1)5以内减法的概念及意义。
(2)5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
(3)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5 2 = 4 1 = 3 3 =(2)应用题:根据实际情况,列出5以内减法算式,并解答。
2. 答案:(1)3,3,0(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5以内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作业,如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减法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减法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4d5ea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8.png)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减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减法》,主要涉及5以内的减法运算。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概念,进行正确的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减法卡片、磁性数字、挂图、故事书、计算器。
学具:学生用减法练习册、磁性数字、画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书《小猴子摘桃子》引入,讲述小猴子从5个桃子中拿走2个,还剩下几个桃子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减法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以21为例,进行具体演示,让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学生减法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5以内减法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小猴子从5个桃子中拿走几个,还剩下几个?5. 动手操作(5分钟)让学生用磁性数字和挂图,模拟减法运算过程,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 = 差2. 板书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如:51=4,52=3,53=2,54=1,55=0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减法练习册第3页的练习题。
(2)运用5以内减法,编写一个数学故事,并画出故事插图。
2. 答案:(1)见练习册答案。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5以内减法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数学课教案《5以内的减法》
![大班数学课教案《5以内的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c6076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d.png)
大班数学课教案《5以内的减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5以内的减法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5以内的减法计算方法;2.提高学生观察细节、分类、归纳和推理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让学生大声朗读数字0-10;2.引导学生通过数码卡片、手指、实物等方式练习数数和数学口诀;3.利用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或小故事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5以内的减法》。
2.展示与发现环节1.教师出示自制的图片或卡片,向学生演示减法运算的过程;2.让学生自行操作图片或卡片,参与减法运算的过程;3.针对不同的运算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不同的特征和规律。
3.巩固与拓展环节1.注重渐进与深入,分步讲解计算过程,做到由浅入深;2.引导学生动手计算,运用错题集、错题改正,找出自己容易犯的错误;3.对于部分学生,可以适当加深难度,让他们进行更复杂的减法运算。
4.总结与评价环节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梳理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课堂上或课后对学生进行丰富的评价。
四、课后练习1.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和练习,可以出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再次尝试;2.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查找相关素材或参考教材,加强对减法运算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堂课针对大班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展示与发现,并注重课堂氛围的活跃和富有趣味性。
但从教学实践来看,部分学生还是存在学习的困难和提问的欠缺,教师需要更大的耐心和细心去引导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授课中的方法和思路需灵活,也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
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82dd91a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3.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精选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数学》第五章,主要内容为5以内的减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掌握5以内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减法的概念,会正确计算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小动物卡片、水果图片等。
学具:练习册、文具、小动物卡片、水果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小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数一数小动物的数量。
然后拿出一些水果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数一数水果的数量。
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幼儿理解减法的概念。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在黑板上展示一个简单的减法题目,如“73=?”通过粉笔进行计算,讲解减法的运算方法。
然后邀请一名幼儿上台进行示范,巩固所学内容。
3.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些小动物卡片或水果图片,让幼儿相互之间进行减法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册,让幼儿独立完成练习题。
教师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幼儿的问题,并进行个别辅导。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减法的概念、运算方法以及一些典型的例题。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幼儿掌握了5以内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对减法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减法问题,提高幼儿的应用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78582b3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2.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智慧树》第三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5以内的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掌握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减法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掌握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5以内减法计算。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概念,熟练进行5以内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水果卡片、磁性黑板、减法故事图片。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水果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减法故事《小猴摘桃子》,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故事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减号,讲解减法的概念。
(2)用水果卡片举例,讲解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如32=1,引导幼儿观察并分析。
(2)教师讲解解题思路,进行计算。
(3)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计算,巩固运算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练习题,如43、21等,幼儿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幼儿进行黑板演示,共同检查答案。
(2)教师出示拓展题目,如53=2、31=2等,引导幼儿思考并尝试解答。
六、板书设计1. 5以内的减法2. 内容:(1)减法的概念(2)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3)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练习本上的5以内减法计算题。
(2)思考题:尝试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小华有5个苹果,他吃掉2个,还剩几个?2. 答案:(1)计算题答案:见练习本。
(2)思考题答案:小华还剩3个苹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优质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优质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3a3369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c.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5的分解与减法》,详细内容包括:5以内数的概念、数的组成、减法运算原理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5以内数的概念,掌握数的组成。
2. 学会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5以内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数的组成以及减法运算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白板、减法挂图、计数棒。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计数棒、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准备一个故事场景:小熊捡了5个苹果,它要分给朋友们。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激发兴趣。
(2)引导幼儿用计数棒表示5个苹果,然后模拟小熊分苹果的过程,进行数的分解。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减法例题:53=2,引导幼儿观察数字变化,讲解减法运算原理。
(2)通过磁性白板演示,让幼儿直观地理解减法运算。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数字卡片,让幼儿进行5以内减法的动手操作练习。
(2)分组进行计数棒减法游戏,巩固减法运算。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针对幼儿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数字5的分解与减法运算过程。
2. 板书重点内容:5以内数的概念、减法运算原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练习本上的5以内减法练习题。
(2)用计数棒进行5以内减法操作,家长签字确认。
2. 答案(1)练习题答案:略。
(2)家长签字确认的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错误,找出原因,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减法现象,培养其数学思维。
(2)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数学学习,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故事场景设计。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通用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b9e5346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7.png)
(1)计算题:完成教材P25页的练习题。
-练习题应包括5以内减法的各种运算,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2)应用题:根据实际情况,编写5以内减法的应用题,并求解。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生活场景,如购物、分糖果等,让学生编写应用题,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减法的能力。
四、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课后反思:
2.例题讲解(15分钟)
讲解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通过挂图、计数器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减法的运算过程。
3.随堂练习(10分钟)
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小组讨论(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减法的运算规律,总结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
5.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2.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作业设计,尤其是应用题的编写和答案。
4.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1)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5以内减法的运算方法。
-对于减法的概念,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知减法是四则运算中的一种,它表示从总数中减去一部分。
6.课堂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
1.板书减法的定义、运算方法。
2.列出5以内减法的典型例题。
3.标注教学难点和重点。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1)计算题:完成教材P25页的练习题。
(2)应用题:根据实际情况,编写5以内减法的应用题,并求解。
2.答案:
(1)计算题答案:见教材P25页。
(2)应用题答案:根据学生编写题目的情况,给予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逛公园,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品尝了美食,还学会了用减法来计算,玩了送信的游戏。现在我要来考考你们,请你们看着这几幅图来列算式,还要算出答案哦,看看谁最棒。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是怎么列式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五、联系生活中的运用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
大班数学:5以内的减法
【设计意图】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PPT动画、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我的设计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减法,理解每幅图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走掉”“还剩”的含义。
2.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述的图意。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幼儿每人一套数字列式操作卡。
2.贴有数字1~4的邮箱各一个,有一道5以内加法算式题的“信”若干。
3.每人一份列式用的图卡及笔。
(1)车站里有几辆公交车?用数字宝宝几表示?开走了几辆车?用数字宝师根据幼儿回答板书:5—1=4
(4)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5)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看图讲述算式的含义,并摆一摆算式。
2.出示PPT②:花圃里有几只蝴蝶?用数字宝宝几表示?飞走了几只蝴蝶?(2只)用数字宝宝几表示?还剩下几只蝴蝶?
【活动过程】
一、做游戏“碰球”,复习5的组成。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来玩一玩“碰球”的游戏。
讲解游戏规则:幼儿说出的球的数量和老师的球的数量合起来是5个。如:教师说“我的一球碰几球?”幼儿回答“你的1球碰4球”。幼儿可集体回答,也可个别练习。
二、导入课题,学习5的减法。
1.出示PPT①
师:玩了“碰球”的游戏,我要带你们去逛公园啦,出发吧!
3.出示PPT③:池塘里有5条鱼,游走了3条鱼,还剩下几条鱼?请你用算式来表示。
4.出示PPT④:食品店里有块面包?买走了几块?还剩下几块?请你用算式来表示。
三、游戏:送信(看式计算)
出示游戏材料1—4个邮箱和许多信,让幼儿观察、思考、讨论游戏玩法规则。
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打开4个信箱,按游戏规则检查“信”都送对了吗?
1.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减法来计算的说一说好吗?
2.回家后用我们今天学的本领向爸爸妈妈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