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专题训练
陈太丘与友期行专题训练
《陈太丘与友期行》专题训练一、完成下列各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一、解释加点字。
⒈太丘舍去⒉尊君在不⒊下车引之⒋陈太丘与友期行⒌去后乃至⒍相委而去二、翻译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待君久不至,已去。
三、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过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五、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意何在2、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______描写。
六、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⑴友人惭,下车引之。
⑵元方入门不顾。
七、《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八、用一句话概括这两则故事的大意。
⑴《咏雪》:⑵《陈太丘与友期》:二、完成下列各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精选一、基础知识题1.解释句中画线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行: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乃: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去:D.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惭:引:顾:2.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6.《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对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
陈元方进入家门后不顾友人。
B.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
元方进门后不再看他。
C.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以(表示好感)。
陈元方进入家门后没有回头看(他)一眼。
D.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练习题
练习题(人物形象分析——从语言和动作中找线索)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
此地,不要走动。
”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忙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节选自朱自清《背影》结合选段内容,分析父亲的形象?(语言、动作)。
陈太丘与友期行》精选题(含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精选题(含答案)XXX与友期行,约好在日中见面。
过了日中还没来,XXX就离开了,等到后来才到达。
当时元方七岁,在门外玩耍。
有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不在家?”元方回答:“他等你等了很久,已经离开了。
”友人听了很生气,说:“这不是人的行为啊!与人约好一起出门,却相信任地离开。
”元方说:“你和我父亲约好在日中见面,如果日中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如果你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引元方进门,但元方进门后却不理不睬。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5分)1)与友期行——与朋友约定一起出门2)去后乃至——离开后才到达3)相委而去——互相信任后离开4)下车引之——下车引导他进门5)尊君在不——你父亲在不在家2、翻译句子。
(4分)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这不是人的行为啊!与人约好一起出门,却相信任地离开。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引导元方进门,但元方进门后却不理不睬。
3、“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友人惭,是因为元方的话让他感到惭愧。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2分)友人下车引导元方进门,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同时也想让元方进入家中。
5、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2分)元方的“入门不顾”表明他对友人的行为感到不满,但也有点过于冷淡,可以说是有失礼貌的。
6、研究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2分)本文告诉我们,约定的事情要遵守,信用和礼貌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同时也要注意表达自己的不满,但也不能过于冷淡。
A.元方认为对子骂父是无礼的行为B.XXX舍去友人是因为过了约定的时间C.元方在门外玩耍,没有准时到达约定地点D.友人对XXX的行为感到惭愧并引他回来5、元方的回答中,表现了他对待人待事的()(2分)A.礼貌和诚信B.刚正不阿C.严格要求D.孩子气XXX与友期XXX与友期行,期日中。
[精]语文文言文8篇《陈太丘与友期行》考试题型专练(含答案)
语文文言文8篇《陈太丘与友期行》考试题型专练(含答案)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注释:①陈太丘:即陈寔(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
曾任太丘长。
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
②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③日中:正午时分。
④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⑤乃:才。
⑥元方:即陈纪(129—199),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⑦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⑧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⑨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⑩引:拉,牵拉。
⑪顾:回头看。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练习】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陈太丘与友期行()(2)太丘舍去()(3)相委而去()(4)元方入门不顾()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练习题
陈太丘与友期一、解释加粗的词⒈太丘舍去舍:⒉尊君在不不:⒊下车引之引:⒋陈太丘与友期行期:⒌去后乃至乃:⒍相委而去委:去:二、翻译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待君久不至,已去。
三、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过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回答下列问题:⒈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意何在《⒉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______描写。
六、古今异义词。
太丘舍去奋不顾身房舍整齐划一元方入门不顾三顾茅庐\七.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1)友人惭,下车引之。
2)元方入门不顾。
*八.《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四、阅读探究1. 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2. 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3. 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
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4. 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5. 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五、迁移拓展1. 面对他人的无礼,你该如何处理2. 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3. 有不少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请写出几个。
4. 古代像谢道韫、陈元方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
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精选题含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精选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共16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丘舍去.(离开)B.去后乃.至(才)C.友人惭.(感到惭愧)D.下车引.之(引用)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B.与友期.行期.日中C.待君久不至.日中不至.D.元方入门不顾.照顾.周到3、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期/日中,过中/不至B.未若/柳絮/因风起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D. 与儿女/讲论/文义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在“期日中,过中不至”,这是友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友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发怒曰:“非人哉”,这是友人“无礼”的表现。
B.友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友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在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D.“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5、“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论语·为政》中有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与《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都强调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
《陈太丘与友期行》试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B. 太丘舍去(太丘离开了)C. 门外戏(在门外玩耍)D. 入门不顾(进门后不回头看)正确答案:C(“门外戏”应解释为“在门外游戏”,而非单纯的“玩耍”。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词用法不正确的是()。
A. 非人哉(不是人啊)B. 相委而去(互相抛弃而离开)C. 尊君在不(尊敬的君主在不在)D. 则是无信(那就是没有信用)正确答案:B(“相委而去”应解释为“相约的人却离去了”,并非“互相抛弃而离开”。
)3. 下列对《陈太丘与友期行》故事主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强调诚信的重要性B. 强调礼义之道C. 歌颂陈太丘的聪明才智D. 揭示了友人的无礼与失信正确答案:C(故事主要强调的是诚信与礼义,并非歌颂陈太丘的聪明才智。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陈太丘与友期行》的作者是______刘义庆______,他是______南北朝______时期的文学家。
2. 陈太丘与友人约定的时间是______日中______,友人未按时到达,陈太丘便______舍去______。
3. 陈元方时年______七______岁,他在______家______门外玩耍。
4. 友人怒斥陈太丘“非人哉”,原因是陈太丘______不等友人而先行离开______。
5. 陈元方认为,日中不至则是______无信______,对子骂父则是______无礼______。
三、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现代汉语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起出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过了中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就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现代汉语翻译:朋友就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一起出行,却抛下别人自己走了。
陈太丘与友期行练习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甚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掉落臂.一.说明加点的词⒈太丘舍去舍:⒉尊君在不不:⒊下车引之引:⒋陈太丘与友期行期:⒌去后甚至乃:⒍相委而去委:去:二.翻译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过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后甚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浏览上文后,你明确了一些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答复下列问题:⒈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意安在?⒉“元方入门掉落臂”这是否掉礼?⒊文中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是______描述.六.下面有关朗读节拍划分准确的一项是()A. 陈太丘与友/期行B.元方时/年七岁C.相委/而去D. 对子骂/父七.古今异义词.舍太丘舍去奋掉落臂身房舍整洁整洁顾元方入门掉落臂三顾茅庐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纭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一.说明加点的词⒈俄而雪骤俄而:骤:⒉白雪纷纭何所似何所似:⒊撤盐空中差可拟拟:二.古今词义儿女与儿女讲论文义拟撒盐空中差可拟白叟的儿女都在外埠本次运动拟定六月份举办三.翻译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与“撒盐空中差可拟”加点词意思雷同的一项是( )A.差能人意B.整洁不齐C.成绩差D.出公役五.谢道韫,东晋女诗人,王凝之之妻,世称“咏絮才”.请再举出1-2个古代炼字传播千古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写出出于本文的成语:______________.七.答复下列问题:⒈“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如何的家庭气氛?⒉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方,哪一个更好?为什么?⒊从文中看,公为何大笑?⒋写出一句描述雪的诗句来.。
专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真题
02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课内阅读(一)(2022秋·湖南衡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以下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B.去.后乃至(去:离开)C.尊君在不.(不:同“否”)D.元方入门不顾.(顾:照管,注意)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字与例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下车引之.A.学而时习之.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分内之.事D.持之.以恒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4.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
如本文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请写出下列人物的尊称和谦称。
(1)尊称对方的女儿——( )(2)谦称自己的儿子——( )【答案】1.D 2.C 3.(1)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2)正午您不到,就是不讲信用。
4.令爱小儿或犬子【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
D. “顾:照管,注意”解释有误,“元方入门不顾”句意为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顾:回头看。
故选D。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
例句“下车引之”中的“之”是代词。
A.代词;B.代词;C.助词;D.代词。
故选C。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
翻译时应当注意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译;其次要注意句子中缺失的成分,如主语、宾语需要补全;最后要注意语句的通顺。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句中注意重点字词“非(不是)、哉(语气词,啊)、期(相约)、委(丢下,舍弃)、去(离开)”要理解正确;(2)句中注意重点字词“日中(正午)、至(至)、则(就)、信(诚信,讲信用)”要理解正确。
[精]语文文言文8篇《陈太丘与友期行》考试题型专练(含答案)
语文文言文8篇《陈太丘与友期行》考试题型专练(含答案)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注释:①陈太丘:即陈寔(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
曾任太丘长。
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
②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③日中:正午时分。
④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⑤乃:才。
⑥元方:即陈纪(129—199),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⑦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⑧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⑨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⑩引:拉,牵拉。
⑪顾:回头看。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练习】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陈太丘与友期行()(2)太丘舍去()(3)相委而去()(4)元方入门不顾()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初中语文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专练
初中语文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专练一、基础题1.下面的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方时年/七岁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C.期/日中D.元方/入门/不顾1.A二、单篇阅读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朋友感到惭愧准备离开,元方下车去拉朋友的手让朋友留下。
B.文中的“尊君”谦称自己的父亲,“家君”尊称对方的父亲。
C.文中友人失信于元方,又失礼于元方。
D.本文告诫人们做事要有诚信,为人要方正。
1.D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2.C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第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地进去了。
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3.B4.下列关于本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陈元方与客人的对话层次分明,言简义丰,“无信”“无礼”为全篇核心。
B.文中的元方是一个聪明、理智,明白事理,诚信守时,口齿伶俐,善于言辞的孩子。
C.文中的友人是一个不守信用、不懂礼貌,但知错能改的人。
D.这篇文章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诚信是做人之本,自我批评乃处世的基石。
4.B(文章没有表达出元方“诚信守时”这层意思)5.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陈元方;语言和动作描写。
统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尊君在不学而不思则罔B.太丘舍去又渐如高舍C.下车引之近塞之人,死者十九D.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2. 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确的一项是()A.(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
B.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
C.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待就出发了,离开家后朋友才到。
D.(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只好丢下朋友一个人出发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3. 下列对《陈太丘与友期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C.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的人。
4. 下列文言加点词所体现的文言现象不同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尊君在不?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5. 下列古人“谦称”“敬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三有问题向朋友讨教,说:“愚不才,有一事请教。
”B.朋友的父亲过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C.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曰:“家母身体已无恙。
”D.朋友询问张三弟弟的去处,张三说:“舍弟刚往泰州城。
”6. 请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A.客问元方:“尊君在不?”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博学而笃志7. 文学文化常识。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03_陈太丘与友期行
专题03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2023·广西·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与人期.行期.返而食B.下车引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C.君与.家君期日中方与.之食D.宜其能服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二章〉)..欤三军2.下面是对【甲】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
B.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D.【甲】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文出自《世说新语》中《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完整版)陈太丘与友期练习题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练习题及答案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致使。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论。
1、本文选自《_______》,由__________的 __________所编著。
该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代表作,反响了__________文人的思想言行。
2、加点字讲解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 _________过中不至_________...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____去后乃至_________...门外戏__________________ 待君久不至__________________非人哉_________ _________ ...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 君与家君期日中_________ 则是无信_________ _________对子骂父_________ _________....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__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 _________...3、句子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致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友人惭,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元方入门不论。
陈太丘与友期行练习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练习题1.“尊君在不?”中“不”意思是()A.不,表一般否定。
B.通“否”,在句末表询问。
2.称呼对方父亲时,用哪个词()A.尊君B.家君3.这则小古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待人有礼貌B.做人要守信C.说话要有理D.知错要改正4.《陈太丘与友期》作者是谁?A.刘向B.韩愈C.刘义庆D.王国维5.《陈太丘与友期》出自哪里?A.《搜神记》B.《儒林外史》C.《世说新语》D.《聊斋志异》6.《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是个什么样的人?【多选题】A.脾气暴躁B.不讲礼貌C.聪明D.守信E.有原则F.性情中人7.《陈太丘与友期》元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多选题】A.脾气暴躁B.不讲礼貌C.聪明D.守信E.有原则F.性情中人8.下列文章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A.期日/中B.元方时/年七岁C.对/子骂父D.下车/引之9.下列括号内字词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常用意思相同的是A.过中不至,太丘舍(去)B.与人期行,相(委)而去C.元方入门不(顾)D.待君久不(至)10.下列句子中包含词类活用现象的是A.友人惭,下车引之B.元方入门不顾C.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D.待君久不至,已去18.下列关于《陈太丘与友期》一文说法错误的是()A. 从这则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守信用、讲礼貌。
B. 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C. “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对友人不讲诚信,不懂礼貌行为的抗议和蔑视。
D. 文章用语言和行为刻画出了主要人物陈太丘的丰满形象。
陈太丘与友期》练习(含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练习(含答案)
XXX和朋友约好一起出门,但朋友迟到了,XXX不再等待就离开了。
朋友到达后责备太丘,但XXX的儿子XXX指出他们违背了约定,朋友感到惭愧。
故事告诉我们要守信用、讲礼貌。
1.作者写元方责备客人是为了强调守信用和讲礼貌的重要性。
2.主要手法是对人物的言行进行描写。
4.为人应该守信用、讲礼貌。
5.1.强调守信用和讲礼貌的重要性;2.对比太丘和朋友的行为。
8.XXX和朋友,太丘有识礼、守信用的品质,朋友则无信、无义、无礼。
9.两则故事都强调了守信用和讲礼貌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太丘与友期行》专题训练一、完成下列各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一、解释加点字。
⒈太丘舍去⒉尊君在不⒊下车引之⒋陈太丘与友期行⒌去后乃至⒍相委而去二、翻译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待君久不至,已去。
三、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过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五、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意何在?2、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______描写。
六、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⑴友人惭,下车引之。
⑵元方入门不顾。
七、《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八、用一句话概括这两则故事的大意。
⑴《咏雪》:⑵《陈太丘与友期》:二、完成下列各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词。
(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2)尊君在不(3)去后乃至(4)下车引之2.翻译句子。
(3分)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请写出两点。
(3分)三、完成下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的是哪两个人的活动?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2.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
答:故事的起因:故事的发展: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3.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别指出对:错:4.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四、完成下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释】①虞(yǘ)人:侍卫。
②焉之:到哪里。
1、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 、B.去后乃至(才) 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是日,饮酒乐,天雨(这)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2.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 (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分)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完成下题:[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
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
”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子其去之。
”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
”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
②馆:这里指家。
③《诗》:这里指《诗经》。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归休:2.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宜尔子孙承承兮。
3.[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语病训练题: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时,望着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都非常激动。
B、关于事故的详细情况,以后再作汇报。
C、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D、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
2、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A、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穿着格外舒适,也格外爱惜。
B、回到故乡,我又看到那阔别多年的老师,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
C、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D、那时正值三月,春天几乎从山沟里溢出来了。
3、下列病句属于主谓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他的崇高精神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B、我的家乡像跨上了骏马,日新月异地奔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C、上星期,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D、这时要防止以偏概全、一叶蔽目的片面、急躁情绪。
4、与“练武术跟练舞蹈,完全是截然不同。
”一句错误相同的一项是()。
A、学习是否努力,是学习成绩好的关键。
B、今天来了几个出版社的编辑。
C、就目前来讲,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确切需要大大提高。
D、市纪委严肃处理了天海公司经理贪污腐化。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你的艰苦努力,又为国家节省了300万元的损失。
B、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人们引起安静闲适的感觉。
C、因为马克思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因而他能建筑起他的学术的高塔。
D、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6、下列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语文教学要牢牢把握语文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职能。
B、公安机关将涉嫌贩买盗版光盘的11人拘留接受调查。
C、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D、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革命。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运动会上,我班男女运动员一共夺得8枚。
B、1960年建成的图书馆,现在几乎成了危房。
C、我看到阔别多年的老师,那充满希望的笑声。
D、今天的青年肩负着把我国建成现代化强国。
《陈太丘与友期》参考答案:一、⒈放弃⒉同“否”⒊拉⒋约定⒌才⒍舍弃、丢失;离开二、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三、①那朋友;②太丘那朋友四、为人要言而有信,不讲信用自食苦果。
五、⒈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副得对方无言可答。
2.对比六、①舍:放弃;②房屋顾:①照顾;②回头看;③拜访七、(1)惭愧。
(2)轻视。
八、元方——聪明、勇敢、识礼、有节。
友人——无信、无义、无礼,但能接受批评。
九、(1)无奕女咏雪的佳句博得谢太傅的赞赏。
(2)元方将父亲的友人驳斥得理屈词穷改。
18.(2分)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发展:友人日中不至乃去;高潮:元方据理驳斥友人;结局:友人惭而致歉。
19.(3分)对:①耐心说明;②据理反驳;错:入门不顾。
20.(2分)略参考答案:8.(2分)B9.(4分)(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
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
(2分)(2)现在即使很乐观,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2分)10.(4分)为人一定要讲诚信。
(2分)谈感受(2分。
能围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得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7.答案:①相约同行。
期,约定。
②退休回家。
评分:共4分,答对一个词语得2分。
8.答案:①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②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
评分:共4分。
每个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
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评分:共4分。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1、解析D.A、B选项的句子是典型的状语前置而缺少主语的类型,而在口语中又常被滥用,因此易判断错误。
C、句有歧义。
2、解析B.B句的错误属动宾搭配不当,谓语“看到”不能与“乡音”和“笑声”搭配,修改办法是可增加一个谓语“听到”。
3、解析A.A“品质”与“浮现”不搭配,属主谓不搭配;B用“日新月异”修饰“奔驰”不恰当,属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C“先进经验”只能用“学习”来支配,不能用“参观”支配,属动宾不搭配;D也属于修饰语“以偏概全、一叶蔽目”与中心语“急躁”不搭配。
4、解析 D.例句的错误是缺少宾语中心语。
A选项的错误是前后表达不一致,主语包含两方面意思,谓语只有一方面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