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及布管
综合布线用什么样的管子
![综合布线用什么样的管子](https://img.taocdn.com/s3/m/09188f748e9951e79b892768.png)
各种管材的用法sc:焊接钢管tc:电线管薄钢管pc:硬质塑料管ct:电缆桥架cp:金属软管SR:钢线槽RC:水煤气管sc管是钢导管的英文单词steel conduit 的开头字母缩写.SC新的标准标注,同于原来的G,应该是电线管,(也就是通常说的厚壁电线管)新标注为RC,通于原来标注的GG,是通常说的水水煤气管。
新标注的TC,指的是薄壁电线管。
以上通称焊接钢管。
新标注,PC聚氯乙烯硬管FPC半硬管KPC 波纹管CT,为桥架敷设KBG,JBG是薄壁电线管的一个变种,属于行业标准标注,不是国标,和SC等不是一回事SC是规范上的焊管,而且是厚壁的,壁厚通常不小于3mmKBG---扣压式电气导管,用专用的压钳将套接管与导管压接紧固;JBG---紧固式电气导管,套管与导管使用用螺丝紧固.JDG、KBG管成为扣压式镀锌钢管,不用防腐、不用跨接。
是黄色的。
壁厚为1.2mm。
2.5左右。
广泛应用,节省钢材。
安装简便,功效高。
但要用正规厂家的,否则弯曲时,易扁、开裂。
要用配套的弯曲工具和弹簧。
JDG导管及系列产品是我公司在吸收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的改进型,与日本JIS工业标准相一致,并与GB50303、GB50300相吻合,即改变了传统熔焊和套丝复杂的施工工艺,也弥补了国内市场同类产品易滑扣等不良现象。
选材精当JDG导管及系列产品均采用优质钢材,经精密加工而成,双面镀锌,既美观,又有良好的防腐性能。
施工方便无需电焊机和套丝设备,也不需做跨接地线,无须刷漆,省去了传统熔焊和套丝等复杂的施工工序。
只需将直管接头连接管与管,螺纹管接头连接管与接线盒,定位后用专用工具拧紧(拧断)螺钉即可,与接线盒连接处用锁母紧定即可。
管路转弯处用弯管器可现场弯曲相应的弧度。
适用范围广JDG导管有超轻型管和轻管两种,超轻型管可用于明敷,轻型管既可明敷亦可暗敷。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市政管线中电线电缆的穿线保护,尤其适用于日趋推崇的智能写字楼的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管线敷设
![综合布线管线敷设](https://img.taocdn.com/s3/m/1e9a2809910ef12d2bf9e715.png)
1.缆线一般应按下列要求敷设:(1)线缆的型号、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2)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部易损害的材料。
(4)线缆终接后,应留有余量。
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0.5〜1.0m,工作区为10〜30mm ;线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 5 )线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非屏蔽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 倍;2)屏蔽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 倍;3)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 倍;4)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 倍;5)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割布放,缆线间的最间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应用符合ZB3 42 “综合布线电缆、光缆及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的规定。
6)建筑物闪电、光缆暗管敷设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见ZB3 4“综合布线电缆、光缆及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的规定。
7)在暗管或线槽中缆线敷设完毕后,宜在通道两端出口处用填充材料进行封堵。
2.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 )敷设线槽的两端宜用标志表示出编号和长度等内容。
2)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和阻燃硬质PVC 管。
布放多层屏蔽电缆、扁平缆线和大对数主干电缆或主干光缆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 , 弯管道应为40%〜50%。
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或4芯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 〜30%。
地面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部不超过50%。
3. 设置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线槽、桥架宜高出地面2.2m 以上.线槽和桥架顶部距上层楼板不宜小于300mm ;在过梁或其他障碍物处,不宜小于50mm 。
(2)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其水平部分缆线可以不绑扎。
综合布线及暗管暗线平面系统图
![综合布线及暗管暗线平面系统图](https://img.taocdn.com/s3/m/a5341f4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4.png)
综合布线的内容
![综合布线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8174f2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4.png)
综合布线的内容
综合布线是指将建筑内通讯设备互联的全过程,包括通讯线路、接头、插座、分配设备、管理设备等相关设施的部署和管理。
综合布线除了提供数据通讯服务外,还可提供电话、视频、安全监控、楼宇自控等多种功能。
其主要内容包括:
1. 网络规划:确定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功能及规模等,明确网络需求和目标,制定详细的网络规划方案。
2. 安装线路系统:安装和布线光缆、电缆或无线接入等线路系统,包括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
3. 安装接口设备:安装和配置综合布线中的接口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无线AP等。
4. 配置服务器:安装和配置服务器设备,提供网络服务和应用。
5. 安装终端设备:安装和配置用户端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等。
6. 测试和调试: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性能和数据通讯质量。
7. 管理和维护: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故障排查、监控、更新
升级等。
4综合布线配管配线
![4综合布线配管配线](https://img.taocdn.com/s3/m/89a9871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2.png)
网络布线要求为了更好的将工程实施完毕,现明确以下的布线要求1. 工程采用的网线是超五类非屏蔽式双绞线,品牌可采用AMP、阿尔卡特、朗讯等品牌,但需要注意目前市面上假线较多,采购过程中应格外小心,最好和供应商签署质量保证协议。
2. 机房到每个包间一根网线,中间不能有接头,不能折死弯,不能被挤压,必须穿PVC套管或铁管,以符合防火规范和防止被老鼠破坏。
3. 每根网线的长度不得超过九十米(理论值100米)。
3. 当网线与强电交叉或平行分布时,网线要与强电保持20公分左右的距离,包间网线出线点和强电插座也应保持20公分,同时要尽量远离可能的干扰设备。
4. 每根网线的两头要用独立的标志标记出来,比如用白色的标签在两头同时标记“A1”,用以表示是一根线的两头,以免以后将几十根网线搞混。
5. 每间包房或管理点的网线从墙角出来之后,不要用RJ45模块,直接放线即可,长度根据现场情况而定,不得小于1.5米。
6. 机房的网线要按交换机的位置留出不得小于4米的余量。
7. 布线的过程当中,不允许将网线折死弯,网线不能有硬伤,布线完毕之后,在装修的过程中,一定要爱护网线,比如将网线捆好,不要踩网线,搬运东西的时候不要砸到网线等等。
8. 网线头按568B的标准制作10. 机房地面应铺设静电地板11.不允许网线线槽内走其他线类(如有线电视,电话等)现场注意事项:气泡墙板,气泡party板:薄膜控板连接气泡式墙板的原则,相同的墙板可以串联在一个控板上的墙板口,但不能墙板和party板混串在一个控板上的墙板口。
所以特别注意当一个房间有3个墙板和一个party板时,该如何布线。
应该3个墙板串在一个口上,party板单独连在另一个墙板口上。
气泡式墙板允许使用一分二RG45头并连触摸墙板,触摸party板:触摸式墙板不允许使用一分二RG45头并连,所以特别注意当一个房间有3个以上的触摸墙板,触摸party板时,安排好这些设备如何串联。
综合布线工程管理方案
![综合布线工程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decb9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c.png)
综合布线工程管理方案一、项目概述综合布线是一种将各种信息传输的系统,包括数据、语音、图像等,通过同一种传输介质进行传输,实现快速且准确地信息交换的技术。
在现代办公环境中,综合布线系统已经成为了企业的基础设施,对于企业内部的信息互通,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信息安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是一个大型企业的综合布线工程,包括数据中心、办公楼、生产车间等各种场所的综合布线。
本文将从项目管理、规划设计、实施过程和后期维护等方面,提出一套综合布线工程管理方案。
二、项目管理1.项目组织结构本项目将设立一个综合布线项目组,由项目经理、设计师、业务代表、施工队、质量检测员、客户服务等人员组成。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计划和执行,设计师负责布局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业务代表负责与客户沟通和对接,施工队负责实施工作,质量检测员负责工程质量的检测,客户服务负责售后服务。
2.项目计划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项目启动、需求确认、设计方案确定、施工实施、验收交付等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3.风险管理项目组应及时识别和评估项目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计划。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确保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避免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4.成本管理对项目的预算进行详细的编制和监控,确保项目的实施不超支,同时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项目成本。
5.沟通管理建立定期的项目沟通机制,确保项目各方的信息畅通,及时沟通并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三、规划设计1.需求分析在项目启动阶段,开展对客户需求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2.设计方案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布线的走向、设备的配置、连接方式等,确保满足客户的需求,并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维护性。
3.技术选择在设计方案中,选择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设备和材料,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长期维护。
综合布线是什么?具有哪些特点?
![综合布线是什么?具有哪些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b6b10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b.png)
综合布线是什么?具有哪些特点?什么是综合布线?综合布线是指将各种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起来的系统,在建筑物内部进行的建筑物通信技术基础设施。
综合布线的作用是连接各种设备,包括电脑、电话、安防、监控等,使其互相通信和传输数据。
在一个典型的综合布线系统中,采用统一的电缆链路,将通信设备连接起来。
电缆的类型取决于不同的需求,比如传输距离、传输速率、防干扰等因素。
综合布线的特点1.灵活性:综合布线系统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设备和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对布线系统进行灵活的升级和扩容。
2.可靠性:综合布线系统采用质量优良的电缆和连接器材料,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也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从而避免了错误和故障的发生。
3.统一性: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将不同的应用和设备统一起来,比如在一个建筑物内部,可以将所有电脑、电话、安防、监控等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统一的数据传输和管理。
4.易于维护: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要遵循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这使得维护和维修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
5.开放性:综合布线系统是开放的结构,可以与已有的数据通信设备进行兼容和集成。
这使得综合布线系统成为一个灵活和可扩展的解决方案。
6.成本效益:虽然综合布线系统需要一定的投资,但是其长期的成本效益是显著的。
在将来的设备升级和扩容过程中,不需要重新布线和投资建设。
总结综合布线作为现代建筑物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具有灵活、可靠、统一、易维护、开放和成本效益等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布线系统还将不断更新和完善,成为保证建筑物内部通信和数据传输的关键基础设施。
综合布线及综合管桥系统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综合布线及综合管桥系统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82b18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9.png)
综合布线及综合管桥系统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综合布线及综合管桥系统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综合布线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采用统一的传输介质,将各种信息传输线路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实现信息传输的快速、准确、安全。
综合管桥系统则是将各种管线集中敷设于桥梁下方或桥侧,以减少对城市道路的占用,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
本文将针对综合布线及综合管桥系统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在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了解工程概况,熟悉设计图纸,确定施工方案;准备施工所需材料、工具和设备;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2. 施工方案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1)电缆桥架安装: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电缆桥架的型号、规格和走向,进行桥架安装。
桥架安装应牢固可靠,接头处应进行密封处理,防止电缆受到腐蚀。
(2)电缆敷设:按照设计要求,将电缆敷设在电缆桥架内。
电缆敷设应遵循一定的顺序,避免交叉和乱线现象。
同时,要确保电缆具有一定的预留长度,以便后期维护和升级。
(3)终端设备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终端设备,如计算机、交换机等。
终端设备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接地系统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接地系统的施工。
接地系统应符合相关规范,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稳定运行。
二、综合管桥系统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综合管桥系统施工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了解工程概况,熟悉设计图纸,确定施工方案;(2)准备施工所需材料、工具和设备;(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2. 施工方案综合管桥系统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1)桥梁主体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桥梁主体的施工。
桥梁主体施工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管线预埋:在桥梁主体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线的预埋。
管线预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管线位置准确、固定牢固。
综合布线的管道施工
![综合布线的管道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3e1c5a2b0722192e4536f61d.png)
综合布线的管道施工目录前言第一章管道介绍1.1 金属槽1.2 塑料槽1.21与PVC槽配套的附件1.3金属管1.4塑料管1.41与PVC管安装配套的附件第二章配线子系统管道施工2.1敷设墙面暗埋管缆线2.2敷设墙面明装线槽缆线2.3设置线槽支撑保护2.5布线弯曲半径要求第三章干线子系统管道施工3.1干线子系统路径的选择3.2缆线管道敷设的要求3.3确定干线子系统通道3.4干线子系统垂直通道的三种方式第四章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管道施工4.1建筑群子系统的缆线敷设4.2敷设光缆管道4.3敷设架空光缆第五章总结前言布线系统中除了缆线外,槽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可以说,金属槽、PVC槽、金属管、PVC管等是综合布线的基础材料。
综合布线的子系统包括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管理间、设备间、建筑群子系统、进线间这七大子系统,而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的布线需要大量管道且管道的施工量较之要大,所以本文只介绍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的管道施工。
这四个子系统都需要布放管道,本文便立足于这四大子系统来介绍综合布线的管道施工。
主要内容有综合布线管道的介绍、了解管道取材、管道所需要的配件及管道施工工艺。
第一章综合布线管道取材介绍布线系统中除了线缆外,槽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可以说,金属槽、PVC槽、金属管、PVC管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性材料。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的线槽主要有以下几件种:(1)金属槽和附件(2)金属管和附件(3)PVC塑料槽和附件(4)PVC塑料管和附件1.1 金属槽金属槽由槽底槽盖组成,每根槽一般长度为2米,槽与槽连接时应使用相应尺寸的铁板和螺丝固定。
槽的外形如图1-1所示。
图1-1金属槽槽的外形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一般使用的金属槽的规格有50㎜×100㎜,100㎜×100㎜,100㎜×200㎜,100㎜×300㎜,200㎜×400㎜等多种规格。
弱电综合管网及综合布线工程施工要求
![弱电综合管网及综合布线工程施工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ca1121b90c69ec3d5bb753e.png)
弱电综合管网及综合布线工程施工要求一、一般规定1.1 本章适用于弱电综合管网及综合布线工程的工程实施、调试、检测、质量控制。
1.2 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工程范围包括:区域综合外网、室内综合管网和综合布线工程。
区域综合外网工程由管道、电缆隧道、电缆沟、人(手)孔、引入与引出配管、室外交接箱等组成;室内综合管网由弱电间、线槽、配管、配线箱、接线盒、智能配线箱、管网支架等组成;综合布线工程主要包括用于建筑弱电系统及综合布线的主干线缆、水平线缆、用户配线、各类配线模块、机柜等。
1.3 本章规定依据现行国家规范与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电气工程实施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通信管道与通信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的要求编制,并与其配套使用。
二、施工准备2.1 区域综合外网工程施工前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1. 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技术交底。
2. 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
3. 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应满足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及检测报告,使用前由施工单位会同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进场检验。
4. 施工工具齐备、完好。
5. 室外管道应按通信管道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2.2 室内综合管网工程施工前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1. 施工前应依据施工图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条件将弱电各系统的线槽、线管进行综合布置、合理安排。
完成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装修、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和弱电等专业的接口确认。
2. 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及检测报告。
3. 根据支架、吊架所承荷载,确定支架、吊架的规格,在线槽订货时应向厂家作技术交底,支架、吊架和线槽宜由厂家统一加工并供货,应做防腐处理。
4. 线槽内外表面光滑无毛刺,无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保护层完整,无锈蚀、脱落等现象。
综合布线的名词解释
![综合布线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995e83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1.png)
综合布线的名词解释
1. 综合布线:指使用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将建筑物内的各种通信设备连接到通信网络中,以便实现信息传递和通信服务的系统工程。
2. 通信设备:指建筑物内的各种通信设备,如电话、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监控摄像头等,可以通过综合布线网络连接到通信网络中。
3. 网络线缆:是综合布线的基础,用于连接各种通信设备。
常见的网络线缆有双绞线、光纤等。
4. 网络接口:是连接通信设备和网络线缆的接口,用于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5. 布线架:是存放和管理网络线缆的设备,用于保护线缆和便于维护。
6. 网络交换机:用于将建筑物内的各种通信设备连接到通信网络中,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7. 网络管理系统:是对综合布线网络进行管理和监控的软件系统,可实现对网络设备的配置、故障排查、网络优化等功能。
8. 安装调试:是综合布线的一项关键工作,包括线缆敷设、连接安装、设备调试、测试等环节,对综合布线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直接影响。
综合布线及暗管暗线平面系统图(标注详细)
![综合布线及暗管暗线平面系统图(标注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4653ca142af90242a895e592.png)
管道和综合布线
![管道和综合布线](https://img.taocdn.com/s3/m/6691e70f7cd184254b353582.png)
FC接头
三型常见光纤跳线实物图
SC光纤连接头
LC光纤连接头
LC光纤连接头
ST光纤连接头
LC光纤连接头
SC光纤连接头
垂直主干子系统
概念:通过主干线缆将主设备间与各楼层配线间系统连 接起来。 组成:光纤(分单模、多模)、大对数
粗钢筋
竖 井
大对数电缆 或光纤
配线架
配线架
PBX HOST
主机房
设备间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与弱电管道系统 技术培训
2011年1月
内容介绍
☞ 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概念 ☞ 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 在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 综合布线清单数量如何计算 ☞ 综合布线系统常见品牌 ☞ 弱电管道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什么?
•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 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
在水平子系统中采用双绞 电缆时,无特殊要求时, 选用普通对绞电缆,在有 防火要求的场合时应选用 阻燃、低烟、低毒的双绞 电缆。根据需求,也可以 选用屏蔽双绞线电缆,或 是铜缆和光缆混合方式。
由于水平线缆布设在建筑 物的吊顶或垫层中,更改 不易,施工麻烦,故在设 计时,应考虑未来应用, 规划实施到位。
六类常用综合布线拓扑图
110/RJ45跳线
1
24口模块式配线架 2
六类水平非屏蔽跳线 双口面板 6类水平跳线
110语音配线架
ST光纤总配线箱 LC/ST万兆光跳线
接入层交换机
室内万兆 多模6芯光
缆
三类大对数电缆
来自电信局
直拨外 线
分机线
110语音总配线架
(PABX)
15
16 LC/ST万兆光跳线
综合布线、网络管线布设方案
![综合布线、网络管线布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d4d5c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5.png)
综合布线、网络管线布设方案1. 用户需求1.1. 系统设计目标综合布线系统包含了语音通信和计算机局域网络,涉及的传输介质有光纤、大对数线缆、双绞线等。
总体设计思路:“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的原则。
建立一套先进、完善的综合布线系统,为高性能的网络设备提供平台,为各种应用,包括语音、数据等应用系统提供接入方式,既充分满足各功能区域当前的使用需求,又考虑系统将来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系统配置灵活、易于管理、易于维护、易于扩充的目的。
系统设计结构严格按照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主干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及建筑群子系统共六个子系统进行划分和组成。
竣工后的综合布线系统应能为各种智能化应用提供开放式布线结构,系统配置灵活、易于扩充、易于管理、易于维护。
建成后的系统应满足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1.2. 系统建设原则(1)系统应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先进性的同时,本着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使系统的档次与整体建筑水平相匹配。
(2)选用优秀的技术解决方案,采用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确保系统的先进性和开放性、兼容性和扩展性、适应性和应变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保证系统有长久的生命力。
(3)系统配置应采用有长期动态寿命的产品,不应采用过渡性的技术及产品。
既能满足当前的要求,也能经得起科技进步与时间的考验。
(4)具有鲜明的大楼智能系统专业性,区别一般的智能化系统,能为智能管理的高效运作提供充分的条件和优越的环境。
(5)系统整体上应达到较高水准。
1.3. 设计指导思想(1)实用性: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必须符合智能管理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投资的合理性。
不片面追求系统的先进性和超前性,以防止造成投资的浪费。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明确服务功能和服务对象,通过功能需求和投资分析,制订出合理的方案,设计一步到位、确保主要功能的实现。
(2)可靠性:系统应达到本“技术文件要求”的功能,并具有长期稳定工作的能力。
综合布线,五六类双绞线及管道类型
![综合布线,五六类双绞线及管道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9b7851ca6f1aff00bed51e7e.png)
一、5类、超5类与6类双绞线产品的区别1.传输速率不同。
五类最高速率可达100Mbps,符合IEEE802.3 100Base-T的标准。
超五类双绞线适用于百兆网络。
六类是250MHz,适用于千兆网络,六类网线比超五类网线的传输速率更快。
2.它们支持的应用也因为性能的不同而不同,6类支持更高级别的应用。
3.实物标识上也是有区别的。
超五类双绞线的标识是“CAT5”、超五类双绞线的标识是“CAT5E”,e表示改进型,而六类双绞线的标识则是“ CAT6”,外部表面一看就是识别。
4.外形不同。
六类双绞线在外形上和结构上与五类或超五类双绞线都有一定的差别,6类比5类也要复杂一些,不仅增加了绝缘的十字骨架,将双绞线的四对线分别置于十字骨架的四个凹槽内,而且电缆的直径也更粗。
5.价格不同。
六类双绞线的价格是要高于超五类的,这也是超五类双绞线应用相对广泛的一个因素。
6.线对结构相同。
超五类双绞线也是采用4个绕对和1条抗拉线,线对的颜色与五类双绞线完全相同,分别为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和棕。
7.线径不同。
超五类双绞线裸铜线径为0.51mm(线规为24AWG),绝缘线径为0.92mm,UTP电缆直径为5mm。
六类非屏蔽双绞线裸铜线径为0.57mm(线规为23AWG),绝缘线径为1.02mm,UTP电缆直径为6.53mm。
8.六类单工方式,五类双工。
超五类双绞线和六类双绞线都能跑到1000M,但超五类双绞线基于四对双绞线,每对线双向传输;六类双绞线也是基于四对双绞线,但却是以两对线发送,两对线接收9.六类比五类改善了在串扰以及回波损耗方面的性能。
对于新一代全双工的高速网络应用而言,优良的回波损耗性能是极重要的。
10.布线标准不同。
在以前的布线测试中有基本链路(TIA)、永久链路(ISO)和信道模型(TIA/ISO)。
在六类标准中取消了基本链路模型,用"永久链路"替代五类线系统中的"基本链路"。
综合布线是什么
![综合布线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0aa0659804d2b160b4ec08c.png)
综合布线是什么一、综合布线是什么1. 综合布线的概念。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它既能使语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接,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接点与工作区的语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
2. 综合布线的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形拓朴结构。
应用广泛的建筑与建筑群结合布线系统(PDS)结构可分为6个独立的系统(模块):(1) 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system)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接(软线)组成(2) 水平区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将电缆从楼层配线架连接到各用户工作区上的信息插座上,一般处在同一楼层。
(3) 垂直干线子系统(Riser Backbone Subsystem)将主配与各楼层配线架系统连接起来。
(4) 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将垂直干缆线与各楼层水平布线子系统连接起来(5)设备间子系统将各种公共设备(如计算机主机、数字程控交换机,各种控制系统,网络互连设备)等与主配线架连接起来。
3. 综合布线的标准智能化建筑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如同计算机、建筑一样,也必须有标准规范。
目前,已出台的综合布线系统及其产品、线缆、测试标准主要有:EIA/TIA 568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ISO/IEC 11801 Internatinonal Standard;EIA/TIA TSB 67 非屏蔽双绞线系统传输性能验收规范;欧洲标准:EN5016、50168、50169分别为水平配线电缆、跳线和终端连接电缆以及垂直配线电缆。
我国已于1995年3月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标志着综合布线系统在我国也开始走向正规化、标准化。
1997.9.9.邮电部发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4. 综合布线的应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能满足建筑物(群)的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和楼宇自动化(BA)的要求,应能传输了语音、数据、图像、监控等系统的信息。
综合布线 国家标准
![综合布线 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1aa7f6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7.png)
综合布线国家标准综合布线是指将建筑物内的各种通信线缆(包括电话线、数据线、视频线等)和各种设备(如计算机、电话、传真机等)通过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有序、统一地布置和管理。
综合布线的设计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部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管理维护,因此,综合布线的国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标准对综合布线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综合布线的基本要求。
国家标准规定了综合布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包括布线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布线材料、设备、安装、测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其次,对综合布线的布置和管理要求。
国家标准规定了综合布线在建筑物内的布置和管理要求,包括布线路径的选择、布线管道的设置、布线箱的安装、布线标识的要求等,旨在确保布线系统的有序、美观、易于管理。
再次,对综合布线的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规定了综合布线的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包括对布线材料和设备的技术要求,对布线系统的传输性能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布线系统的测试和验收方法。
最后,对综合布线的维护和管理要求。
国家标准规定了综合布线的维护和管理要求,包括对布线系统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测和管理记录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布线系统故障处理和变更管理的要求,旨在确保布线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综合布线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建筑物内部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管理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实施和管理,才能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高质量和长期稳定运行。
因此,各相关单位和人员在进行综合布线工程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规定,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国家标准化部门也应加强对综合布线国家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标准意识和实施水平,推动综合布线国家标准的全面实施和落实。
综合布线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综合布线产业的发展和提升我国综合布线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对综合布线国家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不断完善和提高综合布线国家标准,才能更好地满足综合布线市场的需求,促进我国综合布线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
弱电工程综合管路知识大全
![弱电工程综合管路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159e8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0.png)
弱电工程综合管路是指对室内的各类弱电系统进行统一管道敷设,包括信息通讯、数据传输、多媒体、安防监控等各种弱电系统。
现代化室内和楼宇的弱电系统都要汇集到一个中心机房里,通过这个中心往各个室内布线。
一、综合布线的应用范围综合布线适用于大楼、机构、宾馆、餐厅、商场、小区、厂房及其它各类公共建筑中。
综合布线可以全面、高效地覆盖住宅楼、写字楼、金融机构、医院、机房、数据中心、办公室等现代建筑的弱电系统需求。
二、综合布线的优势1.灵活性强:对于不同的业务系统进行灵活的扩展和组合,可以很方便满足用户的需求。
2.可靠性好:综合布线采用U/UTP和FTP屏蔽类网络线和光纤等传输线材,大大提高了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3.易维护:对于断电、通信故障、人为破坏等情况,可以及时通过布线的标识找出故障点或故障原因,方便快捷的修复故障。
4.成本低廉:在全国通用的U/UTP类5类6类的标准网络布线下,可以打破品牌的局限,降低了安装成本。
三、综合布线的分类综合布线分为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两个部分。
1.水平布线是指建筑物内的所有楼层,从弱电机房到每个用户位置的线缆路径,是建筑中各系统间数据交流的基础。
2.垂直布线是指建筑内不同楼层之间的通信线路,管理整个建筑物的机房和每一查询点之间的通信线路。
四、综合布线中的线缆元件1.网线:主要用于终端和中心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传输,UTP 和FTP是常用的两种制式。
2.光缆:用于信号的光纤传输,纤芯数目根据需要选择,一般为单模或多模。
3.电缆:用于电力传输,可按需采用低压、中压、高压电缆等。
五、综合布线中的管路1.金属材质:比如铁皮、不锈钢、铜等材质,通常用于长距离的水平布线和整个垂直布线中。
2.塑料材质:比如PVC管、PE管等材质,适合于较短距离的水平布线和弱电隔离。
六、综合布线中的建筑物通信间建筑物通信间是综合布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称为弱电机房。
由于机房内会有大量的通信设备和线缆,所以机房的设计、通风与管理都比较重要。
综合布线各管线间距规范
![综合布线各管线间距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34d6b9ea26925c52dc5bfd3.png)
一、管线综合原则1、总原则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低压管避让高压管;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安装、维修空间≥500mm;电气管线避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当各专业管道不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汽车库等):水管和桥架布置在上层,风管布置在下层;如果同时有重力水管道,则风管布置在最上层,水管和桥架布置在下层;当各专业管道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走道、核心筒等),由上到下各专业管线布置顺序为:不需要开设风口的通风管道、需要开设风口的通风管道、桥架、水管;综合管线间距最小值要求:2、结构专业2.1 结构平面上已经标注为后浇板的区域,若在此区域内留洞,则不另外表示;2.2 结构平面中,一般对于尺寸小于300x300的洞口,不另外表示;2.3 对于人防区域顶板上留洞,无论洞口大小,均需要结构专业确认,并在结构图上表示;2.4 设备管道如果需要穿梁,则开洞尺寸必须小于1/3梁高度,而且小于250。
开洞位置位于梁高度的中心处。
在平面的位置,位于梁跨中的1/3处。
穿梁定位需要经过结构专业确认,并同时在结构图上表示;2.5 在剪力墙上穿洞时,一般对于尺寸小于300x300的洞口,不另外表示。
但设备专业留洞,需要注意留在墙的中心位置,不要靠近墙端或者拐角处,避免碰到暗柱。
现场在墙上留洞时,如果发现洞口碰暗柱情况,需要通知结构专业进行处理;2.6 在连梁上穿洞时,则开洞尺寸必须小于1/3梁高度,而且小于800;2.7 结构不表示的小洞口,其他专业一定要表示清楚,并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2.8 结构楼板上,柱帽范围不可穿洞。
3、水专业3.1 管线要尽量少设置弯头;3.2 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
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小口径管路应尽量支撑在大口径管路上方或吊挂在大管路下面;3.3 除设计提升泵外,带坡度的无压水管绝对不能上翻;3.4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1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布线及布管、槽等施工规范一、管道材料选择和施工要求1、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的走线管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每层楼内放置水平传输介质的总线槽,另一部分是将传输介质引向各房间信息接口的分线管或线槽。
从总线槽到分线槽或线管需要有过渡连接。
总线槽要求宽度与高度的比例为3:1,在线槽中放置的双绞线应不超过三层。
在线槽中放置的双绞线密度过大会影响底层双绞线的传输性能。
水平线槽一般有多处转弯,在转弯处应留有足够大的空间以保证双绞线有充分的弯曲半径。
根据EIA/TIA569标准,超五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线径的8倍。
最新的标准认为,弯曲半径大于线径的4倍已可以满足传输要求了。
但有一点是重要的,即保持足够大的弯曲半径可以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在水平线槽的转弯处,应有垫衬以减小拉线时的摩擦力。
水平子系统线槽或线管应采用镀锌铁槽或铁管。
双绞线和光纤对安装有不同的要求,双绞线垂直放置于竖井之内,由于自身的重量牵拉,日久之后会使双绞线的绞合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传输语音的三类线来说影响不是太大,但对需要传输高速数据的超五类线,这个问题是不能被忽略的,因此设计垂直竖井内的线槽时应仔细考虑双绞线的固定。
双绞线的固定时的力的大小是应该受到重视的一种技巧,如果扎线太紧可能会降低NEXT值,从而影响线缆的传输性能。
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缆线一般应按下列要求敷设: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
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0.5~1.0m,工作区为10~30mm;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非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2)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3)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4)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暗管或线槽中缆线敷设完毕后,宜在信道两端出口处用填充材料进行封堵。
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敷设线槽的两端宜用标志表示出编号和长度等内容。
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
布放多层屏蔽电缆、扁平缆线和大对数主干光缆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为50%~60%,弯管道应为40%~50%。
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或4芯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
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设置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电缆线槽、桥架宜高出地面2.2m以上。
线槽和桥架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30mm;在过梁或其它障碍物处,不宜小于50 mm。
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其水平部分缆线可以不绑扎。
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1.5m固定在缆线支架上。
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10m处进行固定。
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
对绞电缆、光缆及其它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别、数量、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
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
楼内光缆宜在金属线槽中敷设,在桥架敷设时应在绑扎固定段加装垫套。
采用吊顶支撑柱作为线槽在顶棚内敷设缆线时,每根支撑柱所辖范围内的缆线可以不设置线槽进行布放,但应分束绑扎,缆线护套应阻燃,缆线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墙壁及暗管敷设电、光缆的施工技术要求应按照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执行。
保护措施水平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埋暗管保护要求如下:(1)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25mm。
(2)直线布管每30m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
(3)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度,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有弯头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在有2个弯时,不超过15m应设置过线盒。
(4)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5)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25~50mm。
网络地板缆线敷设保护要求如下:(1)线槽之间应沟通。
(2)线槽盖板应可开启。
(3)主线槽的宽度由网络地板盖板的宽度而定,一般宜在200mm左右,支线槽宽不宜小于70mm。
(4)地板块应抗压、抗冲击和阻燃。
塑料线槽槽底固定点间距一般宜为1m。
铺设活动地板敷设缆线时,活动地板内净空应为150~300mm。
采用公用立柱作为顶棚支撑柱时,可在立柱中布放缆线。
立柱支撑点宜避开沟槽和线槽位置,支撑应牢固。
立柱中电力线和综合布线缆线合一布放时,中间应有金属板隔开,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干线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缆线不得布放在电梯或供水、供汽、供暖管道竖井中,亦不应布放在强电竖井中。
干线通道间应沟通。
2、主干子系统主干子系统用于大楼之间的传输,一般采用多对数双绞线或多模光纤,光纤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所以安装后不会发生如双绞线那样的问题,但光纤本身较为脆弱,强力牵拉或弯折会使纤芯折断,因此安装时应有有经验的工程师在现场指导。
光纤的架设可以采用架空、直埋、管道等方法,直埋时应在光纤经过的地方做警告标志,以防以后的施工破坏。
由于光纤的纤芯是石英玻璃的极易弄断,所以在施工时绝对不允许超过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
捆扎时至少为光纤外径的10倍;拉线时至少为光纤外径的15倍。
其次,光纤的抗拉强度比铜缆小,因此在施工时,决不允许超过抗拉强度(46N)。
光纤配线架分挂墙式、机架式两种,根据端接光纤数目可分为24口、48口、72口几种,配线架上有适配板,用来安装耦合器。
光纤进入配线架前要适当地捆扎,进入配线架之后要预留有一定备用线缆,以方便安装、维护。
备用的线缆应盘在光纤配线架的卷轴上。
3、管理区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是工程施工中考虑最复杂的部分。
这部分施工应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和端接工艺的影响。
电磁辐射是考虑管理区子系统安装环境的主要因素。
电磁辐射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对系统传输的影响,一是系统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环境设备的影响。
在建筑物内,环境对系统传输的影响主要来自强电磁辐射源,如电台,建筑物内的电梯,马达,UPS电源等。
如果环境中这些干扰源的影响较大,应考虑采取屏蔽措施,或选择距离较远的位置。
布线系统的端接工艺是直接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
连接配件的安装工艺主要影响布线系统的近端串扰和衰减,而这两个参数是判断系统性能的重要依据。
在管理区子系统还要考虑环境的通风,照明,酸碱度,湿度等条件,这些因素将对端接配件造成腐蚀和老化,日久之后会影响系统的性能。
管理区子系统内的安全性也要加以考虑,端接配件最好安装在布线机柜或墙柜内。
4、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在施工时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因为不同的房间环境要求不同的信息墙座与其配合。
在施工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用户对室内布局的需要,同时又要考虑从信息墙座联接应用设备(如计算机,电话等)方便和安全。
墙上安装型信息墙座一般考虑嵌入式安装。
在国内采用的是标准的86型墙盒,该墙盒为正方形,规格80 ×80mm,螺丝孔间距60 mm。
信息墙盒与电源墙座的间距应大于20cm。
桌上型墙座应考虑和家具,办公桌协调,同时应考虑安装位置的安全性。
信息墙盒与电源墙座的间距应大于20cm。
抬高式地板安装在预制的地板盒内,盒内可以安装信息墙座和电源墙座。
信息墙座接头的端接安装必须由专业工程师完成。
与管理区子系统的端接一样,它的安装工艺对系统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
二、施工过程要求施工过程由三个方面完成:管道安装,拉线安装和配件端接。
1、管道安装:由具有通信工程安装资格的工程队完成,工艺质量满足国家部门有关的施工规范和EIA/TIA569标准。
布线桥架的焊接,线槽的过渡联接满足国家电工标准中对强电安装的工艺和安全要求。
2、拉线安装:开放式布线系统对拉线施工的技能要求较其它布线高得多,这主要是由传输介质的特点决定的。
在开放式布线系统中,采用的传输介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类为双绞线,另一类为光纤,它们的材料构成和传输特征虽然不同,但在拉线时都要求轻拉轻放,不规范的施工操作有可能导致传输性能的降低,甚至线缆损伤。
在施工中经常可以看到下列情况:(1)双绞线外包覆皮起皱或撕裂,这是由于拉力过大和线槽的转角,过渡联接不符合要求造成的。
(2)双绞线外包覆皮光滑,看不出问题,但用仪表测量时发现传输性能达不到要求,这是由于拉线时拉力过大,使双绞线的长度拉长,绞合拉直造成的。
这种情况用于语音和10Mbps以下的数据传输时,影响也许不太大,但用于高速数据传输时则会产生严重的问题。
(3)光纤没有光信号通过,这是由于拉线时操作不当,线缆严重弯折使纤芯断裂造成的。
这种情况常见于光纤布线的弯折之处。
为了避免施工中出现上述问题,在ISO/IEC11801标准EIA/TIA569标准中规定:双绞线(尤其是超五类双绞线)拉线时的拉力不能超过13磅(约20公斤)。
光纤的拉力不能超过5磅(约8公斤)。
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规定:(1)拉线时每段线的长度不超过20米,超过部分必须有人接送;(2)在线路转弯处必须有人接送;3、配件端接:配件端接的工艺水平将直接影响布线系统的性能。
公司对其严格把关,所有的端接操作都将由专业工程师完成。
三、施工工艺技术要求1、严格按图纸施工,在保证系统功能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艺标准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2、予埋(留)位置准确、无遗漏。
3、管路两端设备处导线应根据实际情况留有足够的冗余。
导线两端应按照图纸提供的线号用标签进行标识,根据线色来进行端子接线,并应在图纸上进行标识,作为施工资料进行存档。
4、设备安装牢固、美观、预装设备、竖成列,墙装设备端正一致,资料整理正规完整无遗漏,各种现场变更手续齐全有效。
电缆(线)的敷设在布线系统中,大多信号都是电流信号或数字信号,故对电缆(线)的敷设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1、电缆敷设必须设专人指挥,在敷设前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说明敷设电缆的根数,始末端的编号,工艺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2、敷设电缆前要准备标志牌,标明电缆的编号、型号、规格、图位号、起始地点。
3、在敷设电缆之前,先检查所有槽、管是否已经完成并符合要求,路由与拟安装信息口的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确定有无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