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研究_倪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号 H195

密级



学:号 110845

二〇一三年五月


VJ6
)? 時 #e K .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研究

以中泰体态语差异为例



倪虹

指导教师

专业学位类别

王作良副教授

汉语国际教育

专业学位领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提父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

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他人已申请

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学位论文若有不实或者侵犯他人权利的’本人愿意承担一切相关的法律

责任。

作者签名: 德虹日期:V/)年f月丨J日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及使用授权声明书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及相关成果,知识产权归属陕西师范

大学。本人完全了解陕西师范大学有关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允许本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

纸质版和电子版’有权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本论文

或使用本论文成果时署名单位仍为陕西师范大学。

保密论文解密后适用本声明。

作者签名:4穸松 日期:>/如y月丨》日
摘要

人类的交际由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组合而成。非语言交际指通过使用语言

范围之外的一些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这其中体态语又是人类进行非语言交际

的重要手段,其内在涵义也随着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等的不同而呈现

出一定的差异性。要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成功的交际,就必须学习

和了解体态语言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交际功能。本文主要介绍体态语在跨文化交

际中的应用及中泰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中应用的一些现状,并简单总

结了造成交际障碍的一些原因和解决对策,以便促进中泰两国之间更好地进行文

化、经济、外交方面的往来,最后论及对外汉语教学中体态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论述了非语言交际

中体态语研究以及中泰体态语研究的现状,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一部分:论述非语言交际产生的背景和意义,并对非语言交际进

行简单的

分类,继而简单阐释了体态语的概念。

第二部分:研究体态语的文化特征和功能。体态语的文化特征表现在以下六

个方面:广泛性、直观性、感情性、伴随,依附性、差异性、时代性,具有重复、

补充、替代、否定、调节语言信息的功能。

第三部分:关于跨文化交际中中泰体态语的研究。论述中泰体态语研究的必

要性,并根据体态语的大体分类分析中泰体态语中手势语、动作姿势以及日常生

活中的一些禁忌之间的差异。

第四部分:论述中泰体态语的差异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障碍及其解决方法。

因文化背景不同,体态语的交流障碍随之而产生;消除障碍的途径有以下几点:

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文化差异的认同、礼仪文化方面的相互尊重及宽大包容的文

化接受心理。

第五部分:研究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依据体态语的教学功能提出

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使用方法并提出教师使用体态语进行教学时候需要注

意的事项,例如:考虑学生的群体接受性、把握体态语的适度性等事项。

结语:总结全文内容,重点强调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避免不同

文化交流中的一些障碍,并合理地应用体态语辅助教学。

关键词:非语言;体态语;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学
A
Abstract

The human communication is a combination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

nonverbal communication.The so-calle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actually a

process of transinformation.Through the methods which do not fall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language.Body language is the an important mean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while its connotation varies with cultural background, lifestyle and thinking style, etc.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body language within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es must

be learned if we wish do powerful and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groups.This article is targeted at the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status in quo between Chinese and Thai, reasons for

communication barriers,solutions, additionally,so as to promote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 and an

nouncementsin foreign Chinese teaching pointed out.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parts:

Introduction: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inter

cultural contact study of body language ,study status in quo of Chinese &Thai body

language ,then presents the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in the article.

Part l:Discusses the emerging and background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the

classifications,then presents the conception of body language.

Part 2:Expounds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s of b

ody language. The six

characteristics are extensiveness, intuitiveness, emotion, concomitant, dependency,

otherness and times , while the functions are duplicate,complement,substitute,negative

and adjust language information.

Part3: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and Thai body language in inter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study necessity of the Chinese and Thai body language .The

differences among sign Language .movement and a few taboos in daily life between

Chinese and Thai body language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s.

Part4:Discusses the barriers and solution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due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Thai body language .To avoid obstacles

through ideology, culturerecognizing, some rites of passage, being generous, tolerant

and other methods,

Part5: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 in foreign Chinese teaching,
points out the usage of body language in foreign Chinese teaching,in line with the

teaching function of it, and announcements in the teaching,such as considering the

students community accept-ability, and appropriateness of body language.

Conclusion:Summarizes the whole article, puts a strong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body language and obstacle avoid an ce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alls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 in teaching.

Keyword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Body languag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eign Chinese teaching

III
目录

艘 I

Abstract II

弓 IW 1

第一章体态语产生的背景、意义及其分类
3

1.1非语言交际产生的背景、意义
3

1.2非语言交际的具体分类
4

1.2.1客体语
4

1.2.2环境语
4

1.2.3副语言
5

1.2.4体态语
6

1.3体态语的产生和意义
6

第二章体态语的文化特征和功能
8

2.1体态语的文化特征
8

2.1.1广泛性
8

2.1.2直观性
8

2.1.3感情性
9

2.1.4伴随、依附性
9

2.1.5差异性
10

2.1.6时代性
10

2.2体态语的功能
11

2.2.1重复语言信息
11

2.2.2补充语言信息
11

2.2.3替代语言信息
11

2.2.4否定语言信息
12

2.2.5调节语言信息
12

I
第三章跨文化交际下中泰体态语的研究
13

3.1中泰体态语研究的必要性
13

3.2体态语的类别及中泰差异
14

3.2.1体态语的类别
14

3.2.2中泰交际中体态语的差异
15

第四章中泰体态语的差异给交际带来的障碍及解决办法
19

4.1 体态语交流的障碍
19

4.2避免交际障碍的方式
20

第五章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2

5.1 体态语的教学功能
22

5.2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使用方法
23

5.3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体态语的注意要素
24

雜 26

参考文献 27

&ilf 29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0




引言

人类的交际一般分为语言交

际和非语言交际,语言交际虽是人类交际的主要

手段,但并不是唯一手段。实际上,人们在相互间交往时,除了使用有声语言之

夕卜,还会用无声语言,或者在使用有声语言进行交际时,辅助无声语言增强交际

效果。可以说,忽略了非语言交际的语言交际是一种不完全的交际。①随着众多学

者对非语言交际研究的深入,人们更加重视非语言交际,如David Abercrombie指

出的“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②再如LegerBmsnahan说:

“交际中的一半以上信息是通过非语言信号传递的。”③而Ross和Bird whisteU及

Samovar都声称,在面对面的交际中,通过语言传达的信息仅占35%,而非语言

行为(主要是体态语)所传达的信息高达655^。这正可以说明非语言交际在人际交往

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④

什么叫做非语言交际呢?就是使用不属于语言交际范围的办法进行信息交

流。?"本文中将它分为:体态语、客体语、环境语和副语言四个部分来进行解说。

其中体态语是一种最基本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因而将本文的重心落于体态语的研

究之上。当然,非语言交际是和语言交际一样受着文化的制约,拥有不同文化背

景的人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常常由于不了解对方语言文化内涵而出现赋她的场

面,产生误解甚至出现敌意直接导致交际的失败。这其中非语言交际所占比例相

当大,因而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讲授目的语文化的同时传授非语言交际的知识

及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长久以来,研究者大多数将目光专注于有声语言的研究,忽略了无声语言即

非语言交际同样在人类文化交际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关于无声语言的研究成果

更是少之又少。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那就是人类使用非语言进行交际的历

史比有声语言出现的历史更为久远,换一句话说,在人类产生有声语言并用之交

际之前,我们祖先用以传递信息、沟通和表达的主要方式即是非语言。随着不同

民族与政体经济文化交流往来的不断增多,非语言交际逐渐引起众多学者的广泛

关注。在二十世纪的上半叶,有关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出现了萌芽。1952年博德惠

马永辉,身势语浅议m.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②颜学金,非言语行为的跨文化交际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

?’李娜,非语=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P].考试周刊,2009(4)

马永辉,王白菊,王化雪编著,中西方文化比较与研究[M].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9:193

⑤王小红,国锐,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1

\

>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斯特尔

发表的《身动学入门》一书,使非语言交际的研究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分支

学科。?上一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非语言研究已经深入到人类各部分的体态研究

中了。八十年代以来非语言交际已经在全世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众多学者

也越来越关注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国内第一部研究非语言交际的论著是耿二玲的

《体态语概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书中论述了中国文化背景下与

西方文化背景下非语言的体态语方面的各种差异。到了九十年代,随着跨文化交

流的增强、第二语言教学的不断发展,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际失败越来越突

出,国内外普遍加大了对非语言交际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并进一步意识到它对第

二语言教学的重要性。毕继万在他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1999)中指出:“当

前我们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提高对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和非

语言交际研究与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气£些年来,非语言交际对对外汉

语教学的影响也受到广大对外汉语教师的关注,有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是单

纯从体态语出发观照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问题的成果却相对较少,随着中

国与东南亚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中泰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显重要,但有关中泰

体态语的差异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文的选题的成文,即基于此。

本文主要探讨体态语这种基本的非语言交际方式,主要以中泰体态语的差异

为例研究跨文化中的体态语。所谓体态语,简单来说就是指通过身体的某个器官

或是身体某些部位的动作来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和态度。即用人的各种动作、表

情、状态等来表示某一特定含义的一种无声语言,它是从完全有意识到下意识的

除自然语言之外的情感传递,包括人体的基本姿态和各部分动作及基本礼仪动作。

从广义上来说,例如身体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眼神、服饰及配件、声调高低、

空间的利用和组织等等都属于体态语的范畴。人类的体态语有共通之处:拿一些

简单的面部表情来说,人们高兴的时候会露出笑容;不高兴的时候会拉长脸;害

羞的时候会脸红等这些都是体态语共性的一面。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当然有

差异:如手势语中,中国人翅起小拇指表示对别人的蔑视,而在泰国则表示友好。

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生活习惯不同,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体态语所代表的含义

不同。

随着中泰之间交流的频繁,学习和了解这些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交际能够帮

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经济文化往来。笔者期待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避免中泰曰常

交往中由于非语言交

际所带来的遞她和误解,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同时也为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有用信息,以辅助教学。

j李杰群主编,非语言交际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

‘‘中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8

2
第一章体态语产生的背景、意义及其分类

第一章体态语产生的背景、意义及其分类

1.1非语言交际产生的背景、意义

人类的日常交际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语言是

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但它并不是唯一的交际手段。

随着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语言范畴与概念己

经在不断地扩大与更新。狭义上的语言可以指具有语言符号的有声语言(口语)

和通过文字记载的语言(书面语)。从广义上的语言来看,各种社会行为及文化现

象随时随地都发挥着传递信息的媒介作用,我们不仅仅使用口语和书面语来交流,

还同时靠各种不同的手势,姿势等非语言行为来传情达意,有声有色地完成整个

交际过程。非语言交际是一门新兴的语言学科,旨在研究伴随口语与书面语交际

的各种非语言交际因素。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既能反映文化内容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制约。人们对时

间、空间、身体动作及面部表情的运用和理解是受特定文化规范的,而这种文化

的规范不仅存在于语言形式,还存在于另外一个载体——非语言形式。文化和大

多数非语言交际都是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和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会共同

习惯,是代代相传和后天习得的结果,因此文化与非语言交际密不可分。不同的

语言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因而非语言交际也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非语言交

际在跨文化中有着不同的依附。就是因为这种文化依附在进行交际特别是跨文化

交际之时,所以人们一般只会注重语言交际,认为话语是传递和领会信息的唯一

途径,而忽略了非语言行为的信息传递功能;也有很多人不了解非语言交际中也

存在着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而闹出各种笑话和矛盾。

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与语言交际相互配合共同

有效地完成交际目的。没有非语言交际内容的交际是不成功的,也是不存在的。②

同时,非语言交际也能折射出说话者强烈的文化特征。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为人

们的行为举止都蕴涵在某一文化的非语言表现形式中,所以通过非语言交际行为

模式可以了解一种文化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行为在语

言交际之时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它既能够有效地弥补语言交际中

出现的

①孙建龙,非语言行为对交际模式的影响[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3)

^刘力源,浅析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俗规范的文化差异[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0(5)

3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纸漏,又能够挽救、重申或确定语言交际中所出现的障碍及不清楚的地方。因此,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1.2非语言交际的具体分类

非语言交际涵盖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因此它的分类方式和依据也是纷繁

复杂。针对它的具体分类,可谓见仁见智。如鲁西和基斯将其总结为:手势语言、

动作语言及客体语言;而纳普将它分为:身势动作、体语行为、身体特征、化妆

用品、体触行为、副语言、近体距离和环境因素七大类等。?在众多的分类中,毕

继万等人的分法更为简洁、清晰、有序,他们将非语言交际分为:客体语、环境

语、副语言及体态语四大类,前两类我们可以称作“非语言手段”,后两类为“非

语言行为”。笔者更倾向于“四大类”这种分法,并对此进行了研究。

1.2.1客体语

人类的日常生活用品,除了发挥着自己本身的作用之外,同时也传递着一些

非语言信息,如化妆品、服装、饰物、家居用品等,都可以当做是一种非语言的

表达方式用来传递非语言信息。以上提到的就是客体语,它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

富,与其他的非语言交际方式相比较,客体语更能显示出使用者的文化素质、品

位及特征,例如在很多国家,大多已婚女子会在左手的无名指上带有一枚结婚戒

指;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可以根据女子的发髻来判断她婚否;今天也可以通过

车主驾驶的名贵跑车来判断其富裕、富有朝气等特点。其实客体语实际上就是依

附于人工物品,因此它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存在由于人为因素参与成分过多会

导致可靠性比较差。

1.2.2环境语

环境语和之前提到的客体语有所不同,它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包括时间、空

间、颜色、声音、信号等对身处这一文化环境时提供交际信息所造成的生理影响

?赵滨,周凤序,非语言手段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

4
第一章体态语产生的背景、意义及其分类

和心理影响,所以环境语也可以表现出使用者的文化品位及特征。不过,环境影

响交流行为的方式不是很明显,环境语是人们通过构建和掌控环境向别人传达设

计者自己的相关信息及期望别人反馈的信息,或者是对所处的环境产生某种理解,

然后将这种理解的内容融入进所发出的信息之中。此时信息的接收者会对环境的

认知和感悟程度有所改变。“环境是交流中的第一要素,对环境

的操纵会改变我们

交流的其他方面”。①环境语最大的特点是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情绪反应。例如人们

一般在柔和的灯光、舒缓的音乐及舒适的沙发环境中交流会产生温馨、轻松和愉

悦的感觉,这种环境很适合亲友之间的交谈。泰国大大小小的寺庙、佛寺的建筑

风格、皇宫及佛像的雕刻艺术无不表现出庄严、神圣和典雅,因此在这种环境下

的泰国人民说话更温婉和谐,很少有爆粗口的情况出现。特别是在寺庙中,泰国

人更是轻声细语、礼貌有加。

1.2.3副语言

副语言一般是指交际时伴随着话语的表达而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它是

介于言语与非言语的沟通之间,包括声音但是不包括词语。“对从暗示而不是从讲

话词句内容搜集到的口语的意思的研究被称为副语言学”。②例如在人们的对话中

出现的诸如“嗯”、“啊哈”、“呃”等就是副语言。

交际过程中,有时候怎么说比说什么更为重要。同样的交际内容,借助副语

言可以使内容表达得更为生动。同样在交际过程中,通过分析互动双方的副语言

还可以了解某一个体的性格及其在团体中的地位等。除此之外掌握副语言也有利

于我们去认识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态度,了解一个人是友好还是敌对、是诚恳还

是虚假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副语言表达出来。交际的主体语言是有声语言,而主

体语言所要表达的效果则与副语言密切相关。例如在交际的过程中,针对所出现

的不同情况,在语言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加入一些副语言,如祈使词啊、哦、喚

等,会使语言的表达显得更加自然委婉。而在听话的同时,时常加入这类的祈使

词,也会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从而有助于提高相互间谈话的兴趣。总之,在言语

交谈中加入副语言能够增强交际的效果,如果能够更好的把握对方的副语言则能

透过其副语言了解他的真正意旨。

①李中行,张利彬.非语言交流——人际交流的艺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71

[美]洛雷特.A.马兰罗德,拉里?巴克,孟小平,等译.非语言交流[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285

5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4体态语

体态语是一种基本的非语言交际方式,指通过身体的器官或者某些部位的动

作来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和态度,即“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①简单来说

用人的各种动作、表情、状态等来表示某一特定含义的一种无声语言,它是从完

全有意识到下意识的除自然语言之外的情感传递,包括人体的基本姿态和各部分

动作及基本礼仪动作。从广义上来说,体态语包括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眼神、

服饰及配件、空间的利用和

组织等。人类的体态语都有共性的一面,当然也有个

性的一面,就拿面部表情来说:人们在高兴的时候都会露出笑容;害羞的时候会

脸红;不高兴或生气的时候会拉长脸;思考或者忧虑的时候常常会皱眉头,这些

都是体态语共性的一面。然而体态语随着国度的不同、文化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

含义,例如泰国人站立时手会自然地垂下于身体的两侧,不能把手插进衣服口袋,

这样被视为无礼的表现,而在中国站立时候将手插进口袋并没有赋予什么无礼的

意义。因此体态语具有区域性、民族性等文化特点。认识到这一点,可以有效地

防止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误解,甚至冲突。

总而言之,几乎每一种文化中都存在着体态语。而在人类日常交际中体态语

传递信息的意义远远地超过了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两

个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50%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来实现

的;从人们获取的信息渠道来看只有11%的信息是通过听觉获得,而83%的信息

是通过视觉获得的。”②这就足以显示出体态语在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性,体态语可

以将一个人真实的内心世界用一种无声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只有学习和了解常用

的体态语,才能真正地掌握和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各种差异同时又能提高自身交

际能力。因此,体态语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体态语的产生和意义

体态语是人类重要的交际手段之一。简单来说,它是由人体发出的一组图像

性符号赋予其表情达意的功能,例如人的一些简单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和躯体位

置的变化等。体态语主要用于辅助有声语言的交际,使其理性信息更具体化;调

节语言交际过程。在一定的语境下,体态语还能够代替有声语言,有时甚至可以

?刘伟,体态语的交际功能理论及意义[J].继续教育研究,2002(6)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3

6
第一章体态语产生的背景、意义及其分类

否定有声语言的含义。但是在非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传递信息更依赖于语境,具有

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多义性、系统性等特点。由于每个国家和每个地区的

文化环境、宗教礼仪、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等存在差异,所以每一种

语言都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别的文化团体难以完全理解和掌握。在跨文化交际

中,只有预先了解某些体态语在交际国文化背景下的特定含义,才能更好地理解

和沟,有效地防止交际过程中产生的误解。

体态语具有信息量大、变化性和连贯性强和可靠程度高等特点。如一个人的

眼神、表情、服饰、手势、身姿、身体

距离等都能使交际双方在交际的同时多方

面、多渠道地接受多种信息。体态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交际者在相对无意识的状

态下显示出来的,因此体态语大多都是交际者实际心态的体现。这足以说明体态

语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它的暗示作用可以更为有效、直接、省时省力地传达信息。

与此同时,人们在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如果辅之以动作、表情,无疑能让交际

变得更为活跃、生动,受话人可以直接从说话人的体态语如身体姿势、面部表情、

动作行为中感受到说话人的内心想法,这具有相当的真实性。而说话人自然流露

出来的表情,如喜悦、愤怒、惊奇、悲伤等,能够直接把信息传递给受话人,往

往说话人都还没出声,光是通过表情,受话人便已领悟出其中的深意。因此,诸

如此类的非语言行为往往可以还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7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体态语的文化特征和功能

2.1体态语的文化特征

与有声语言相比体态语有很多特点,一些特点在有声语言中也有所表现,但

相对说来,体态当语在这些方面更显突出。

2.1.1广泛性

在人类的社会交际活动中除了有声语言以外,辅助性交际工具还有许多种,

例如烽火、路口红绿灯、信号弹等等,这些都会受到场地、设备、气候等因素的

限制。体态语则与之不同,它的使用全靠人体本身的动作完成,所以更为简便快

捷。只要人们开口进行语言交际,都会有意识无意识地运用体态语来辅助语言交

际来传情达意,甚至有时在不开口说话的情况下,也可以运用体态语传递很多的

信息,只不过是有的人的体态语相对多些,有的人偏少,但绝对不会毫无动静。

例如有人面无表情、木呆呆地说话,这并不是意味着没有体态语。“面无表情”、“木

呆呆”它本身就是一种体态语。因此,体态语使用范围之广、频率之高是其他任

何一种辅助性交际手段所不能及的。

2.1.2直观性

根据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的研究,在人类甚至是很多种动物的各种感觉器官

中,听觉和视觉所起的作用高达90%以上,其中视觉的作用更加显著,几乎87%

的感觉、印象来自于眼睛。有声语言主要依附于听觉,当然不具备视觉的可感性,

而体态语言能够以其立体的、动态的,多彩的图像来传递丰富的信息,直接作用

于视觉器官,因而体态语有直观性。体态语言这种以其姿势、表情、动作等直接

作用于对方的视觉和触觉神经来传递信息具有视觉直观性的特点,其效果远胜于

言语直观。

8
第二章体态语的文化特征和功能

2.1.3感情性

当语言的表达与非语言的表达相互矛盾时,人们一般会更倾

向于相信非语言

的表达。前文已经述及,非语言交际能够更加真实、可信地反映一个人内心世界

和情感领域的微妙变化。著名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经很形象地说:“没

有一个凡人能够毫不泄露私情。即便是他的嘴唇保持着沉默,但是他的举足之间

却会噪碟不休地泄露天机。” ?正所谓"情,动之于中,形之于外,传之于声”,揭

示的就是这个道理。根据有关体态语言学家的研究,面部表情是最具感情色彩的

一种体态语。面部表情的所有形态都会找到与之相关的感情线索。如我们常常用

“拍案叫绝”来表达人们失声叫好;嘲笑他人,也会用“嗤之以鼻”来表达;心

里非常高兴,常会用“喜笑颜开”、“手舞足蹈”等。体态语感情性的特点告诉我

们:没有感情基础单纯去追求表达技巧,这种舍本逐末的表达只会让人觉得呆滞

死板;而情感丰富的人不用刻意去修饰,那种自然流露出来的体态语往往更能够

以情感人。

2.1.4伴随、依附性

两千多年以前古罗马政治家和雄辩家西塞罗说:“一切心理活动都伴随有指手

画脚等动作。双目传神的面部表情尤为丰富。手势恰如人体的一种语言,这种语

言甚至连最野蛮的人都能理解。”②但是在有声语言里,任何一个词语或短语、一

个句子都极有可能是多义的,体态语也不例外,往往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其含

义不止一个。例如挣大眼睛、放大瞳孔这么一个小动作,就可以理解为好奇、i宅

异或仇恨等。又如点头这个动作,据了解这么一个小动作表达的含义有好几种:

致意、赞同、肯定、承认、感谢、理解、应允、顺从等。由此,体态语的这种多

义性也决定了它对所处语境和有声语言的依附性。如果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孤

立地去分析某个体态语,其含义是不能确定的。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即使有了

一定语境,但是离开了有声语言的有效配合,体态语的含义仍然是难以确定的。

""李如密,钱春旭,教学非语言表达的特点和功能[J].中国教育学刊,1995(4)

@部姝丽,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差异[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9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1.5差异性

体态语的表达具有差异性,具体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是指不同文化主体间的差异。例如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民族间,由于自

身的文化背景、宗教礼仪、风俗习惯及历史传统的差异而导致同一体态语言在不

同文化主体中表达着不同的含义。单单拿手势语来说,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就特别

明显。例如,在中国,用一只手去拍另一个人的肩膀,一般是表示亲密之情或打

招呼问好之类的行为,而在泰国、

俄罗斯、中东等地方这种行为象征着无礼,是

一种对别人不尊重的行为,是被禁止的。再如,在美国,拇指和食指桓成一个圈,

其余三指自然伸直向别人伸出去时,表示“OK”,但在日本,象征着钱,而在在

阿拉伯国家,这种动作常常伴随着咬紧牙关,用来表示深恶痛绝。因此,体态语

所表达的意义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一旦离开特定的文化环境,就会

很难理解这一体态语所代表的真正含义,也有可能会误解它的真实含义。

另一方面指的是由于交际者个体因素所产生的差异性。交际个体由于自身因

素的影响,例如性格、年龄、心理、地位等等,在同一含义的体态语表达形式上

会有一些个别性的差异,例如同样是表达高兴喜悦之情,小孩就可以“手舞足蹈”,

而老年人常常会“笑而不语”、“喜眉笑眼”;同样是表达爱慕,有人就会“远观”

而有人却会“主动亲近”等。

体态语表达的差异性对于交际者来说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因此,高度关注交

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在体态语言表达中所体现出来的个别差异,能够有效地帮交际

双方调整交际策略避免交际失误,深入细致地体味体态语的差异性,能够有效地

沟通和理解,顺利完成交际。

2.1.6时代性

体态语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而演变。例如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臣子觐见

君主、晚辈见到长辈,都应该下跪磕头;平辈之间的男子则会拱手作揖?,女子相

互见面时双手襟前合拜、口称万福。进人二十世纪后这些体态语渐渐消失,如今

上述情景,只有在古装戏里边还能见到(拱手作揖偶尔还可以看到)。再如泰国的

国王很受全国人民尊重,泰国人民不论在何时何地,看见国王或出现国王头像的

建筑或海报都会停下来进行膜拜,如今除了见到国王本人,公共场合看到国王头

10
第二章体态语的文化特征和功能



像不用再进行膜拜。可见,体态语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地演变的。

2. 2体态语的功能

人类在运用有声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常常辅之以体态语来表达思想,交流

感情,有效地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具体而言,体态语在交际中有以下五种功能:

2.2.1重复语言信息

重复语言信息是指利用体态语重复某个重要的语言信息,是伴随着语言行为

而出现的,更有效地辅助有声语言进行交际。重复语言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强调或

阐明语言信息。例如需要坐出租车的时候,人们往往伸出赂膊至肩膀及其以上地

方,掌心向着出租车,嘴里同时发出呼唤声。

2.2.2补充语言信息

有时候有声语言传递的信息是不够准确或者模糊的,这时候体态语可以对其

语言行为加以修饰或描述以弥

补有声语言的不足之处。例如,需要请求别人帮忙

递东西的时候,人们一般不仅仅会用有声语言来说明,更习惯于伴随着某一动作

(用手指一下)更加准确地说明。

2.2.3替代语言信息

上面我们已经了解到体态语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还可以具有“此时无声胜有

声”的特殊功用。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体态语的替代功能并不需要伴随着语言行

为出现。有时候在一些特殊的语言环境里,由于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不方便或

者不能够使用口语或者书面语的时候,人们常常会用体态语来进行交流。例如,

战争时期,为了确保掩伏的隐蔽性,战士们常常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

而指挥官常常会利用手势动作来发出各种号令。

11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2.4否定语言信息

体态语不仅能够辅助言语交际,它更是一个人内心真实情感的反应。有的时

候,言语信息和体态语会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当一个人的言语信息和动作表情

发生矛盾时,哪一个信号更可信呢?这时候,只须注意发出信号者无意识中做出

的一些体态语,因为它最能反映出发信号者的真实意图,其身体信号无疑是值得

信任的一方。所以,当言语信息与体态语言发生矛盾时,人们一般更倾向于相信

体态语言发出的信息,而不是其言语信息。

2.2.5调节语言信息

调节言语信息,常用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起到协调信息、转换交流的

作用。例如,在开会的时候,主持会议的人常常用眼神暗示接下来该谁上台发言

了,而听话的人也常用一些面部表情或者点头、摇头来表示对说话内容所做出的

反应。同时参会人员也可以用举手等方式表示要求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这些

体态语有效地调节了会议的节奏,形成了一种和谐有序的会议氛围。

12
第三章跨文化交际下中泰体态语的研究

第三章跨文化交际下中泰体态语的研究

3. 1中泰体态语研究的必要性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体态语所表达的含义也是不同的。很好地运用体态语

能够弥补语言不通所造成的一些交流障碍,从而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而体态语

言本身作为有声语言的补充语言,在国际交流和交往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975年中泰两国建交,至今已有38年,在中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建立

了睦邻互信的伙伴关系,对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对东

南亚地区的交流合作也是功不可没。胡锦涛主席曾经指出:"中泰双方在政治上

相互信任,经济上互惠互助,各领域的合作广泛展开,卓有成效。中泰关系已成

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典范。” ?

2003年中国——东

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更是中泰经贸合作进程中具有里程碑

意义的大事件,中国与泰国不论在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甚至其他更为广阔的领域

接触面越来越大。随着新航线的幵辟、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中泰文化交流的领域不

断在延展,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等特点。截至2011年7月,中泰合作在泰国高

校所建立的孔子学院多达12所,同时在泰国的中小学开设了 11所孔子课堂。“泰

国孔子学院的数量在东南亚地区排名第一。” 这些孔子学院在泰国的成立更是促

进了中泰文化交流,更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中坚力量。泰国诗琳通公主曾经

在中国发行量最大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为了让中国人民更多、更深

地了解泰国人民、了解泰国情况,同时也为了让泰国人民更多更深地了解中国人

民,了解中国的情况,使泰中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我们两国间更应进一

步加强友好往来,进一步密切两国间的文化学术交流。”③

虽然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和往来增加了,但是由于双方语言、文化、宗教等

的差异,在语言交际上必然存在着很多障碍。这种障碍轻则导致交际中出现逾她

场面,重则直接导致交际失败,交际双方甚至产生误解进而影响到两国的友好关

系。而体态语的合理运用,恰恰可以弥补这些语言上的缺陷,避免交际失败。

中泰体态语的比较研究,是在充分了解泰国宗教礼仪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准确地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以便交际双方日后正确

月锦涛会见泰国总理他信[N].人民口报,2003—02—19

“?朱振明,中泰关系发展的一个亮点:中泰文化交流[J].东南亚南亚研究所,2010

③诗琳通,中国在我心中[K].人民日报,1994—09—29

13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运用体态语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双方在进行非语言交际时,才能充

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同时又遵循了对方的文化习俗。

3. 2体态语的类别及中泰差异

3.2.1体态语的类别

根据体态语的构成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体态语进行分类.?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们通过面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身体语言的一种,它是凭借眼、

眉、嘴以及颜面肌肉的变化等体现出来的,内容极为丰富。?面部表情的变化主要

是指眉毛、眼睛及嘴巴的活动变化。面部表情具有微妙、细腻的特点,所以多用

于近距离交际中。所谓“察言观色”即是通过面部表情辅助交际。通过面部表情

可以判断交际者的情绪及态度;也可以看出对方对于交际话题是否感兴趣。因此,

面部表情所传达的内容主要是以交际双方的情绪、态度为主。

2)身体

姿势

比起口头语言来,身体姿势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因为身体姿势受人的

情绪、感觉、兴趣的支配和驱使,是内心状态的外部表现。?交际过程中交际者肢

体的摆放位置、身体艇千的前倾或者后仰等等都是身体的姿势,而这些姿势会经

常随着交际者的意图和话题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可以用身体姿势来判断交际双方

的关系、交际者对交际话题和说话人的态度。例如关系亲密的双方进行交际之时

会不自觉地靠近,身体躯干会向着对方前倾;如交际双方生疏或存在敌意,那么

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身躯会自动向后缩,双脚站相朝外,随时想要离开。因此,

通过身体的姿势,就可以看出交际双方的关系。

3)肢体动作

肢体动作是由身体的各个部位活动所形成的一种动态的体态语,并且肢体动

作在体态语中担任着最重要的角色。其中又以手部的动作最为丰富,所以现代很

多论著中干脆将体态语称作手势语。肢体动作同时又可以分为:接触性和非接触

性两大类。接触性不仅可以指接触自身还可以是接触他人或他物。当然,接触的

对象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不同,如:抚摸自己的头部与抚摸小孩子的头部;接触

?司江伟,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71

②易云,透过举止读懂人心[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2

14
第三章跨文化交际下中泰体态语的研究

不同的部位也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例如“拍胸脯”与“拍大腿”;非接触性的肢体

动作中,不同的动作部位和不同的动作方式也能够区别意义,如“晃身子”和“晃

头”、“抬腿”和“弯腿”。

4)体位变化

体位变化一般是指交际者交际距离的位置变化。?交际距离会随着体位的变化

而发生变化,并且从交际距离的一系列变化中可以看出交际者双方的亲疏关系和

心理距离。在一般情况下,交际双方的交际距离越近,关系就越亲密,心理距离

也越接近;位置越远关系就越生疏。在正常的交际中交际者的体位并不是一尘不

变的,交际双方或多方会根据交际进展的情况随时调节交际距离。

5)伴声体态

伴随着非语言或者类语言而表现出的一些体态称之为伴声体态。例如,一些

常见的伴声体态有:躲脚、打呵欠、顺嘴、拍手、叹气等。伴随着体态语而发出

的这些声音,有的是真实情绪的自然流露,有的则表达了情感程度的加重。而同

一种体态,伴声的体态要比不伴声的负载的信息量大,情感性也更强一些。

6)借物体态

借物体态指的是在进行交际时利用身边的某件器物或者身上的饰物来表达内

心想法所呈现出来的一种体态。例如,转动戒指、咬手绢、摆

弄衣角、掐灭烟头、

转笔等。借物体态中交际者所利用的器物就如演员手中的道具一般,使其体态更

加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体态语根据其构成因素的不同可以多方面进行分类,但是在跨文

化交际中常常接触到的即使用频率较高体态语不外乎就是面部表情、身体姿势、

肢体动作、体位变化这四种。接下来我们着重研究这四种体态语在中国和泰国这

两种不同文化形态下所表达的具体含义。

3.2.2中泰交际中体态语的差异

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重要的今天,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经济、文

化交流日益密切,中泰之间的联系已越来越紧密。毋庸置疑,语言交际在这整个

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将更多的视线投入到有声语言的研

究,但是此处不得不指出,作为无声语言的体态语,在整个交际过程中所起到的

积极推动作用同样是不可小颇的。因此,正确理解中国和泰国的体态语所代表的

①崔爱勇,略论体态语及其应用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15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不同含义,能够在相互交流中减少误会、避免不必要的逾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以下选择对中泰体态语中影响日常交际的几个重要部分,进行对比、分析其

所表达的不同含义,深入其文化,理解中泰间的文化差异,更深入地理解泰国的

体态语。从体态语的具体分类来看,中泰体态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手势语

手势语属于国际性的语言,为持不同母语者的对话提供了彼此沟通的有利媒

介。远古时代大多数原始部落之间交涉事情,都会利用手势来进行,以此克服了

语言不通的障碍。后来,随着语言的产生和词汇的不断丰富,手势语的使用才大

大减少了。手势语是具有民族性的,所以在使用有些手势时应该注意交际对方国

家或地区的不同习惯,不可随便使用。因为各个地方的习俗不同,同一种手势所

表达的意思不仅有所不同,有的还大相径庭。因此,了解泰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

些手势语含义,对中泰相互的沟通和理解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大拇指向下指:在泰国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仅仅表示很失败的意思。但是中

国对着某人大拇指向下指,却有看不起、鄙视对方的意思。

伸出一只手,将食指和大拇指搭成圆圈,其余三指自然伸直,即“0K”手

势,在中国,习惯表示“零”、“赞同,许可”或"没问题”;但是在泰国,“OK”

手势仅仅表示“没问题”。

对着别人翅起小拇指,在我国有“小”、“蔑视”、“无用的”、“微不足

道”、“拙劣”等意思;泰国人则习惯于用这一手势来表示“和好、友好

”。

再如食指作弯钩状,中国常用此来表示数字“9” ;但是在泰国它却表示“门

匙、上锁”等意思。

还有泰国忌用食指去指向别人,因为在泰文化中用食指指像别人是极不礼貌

的行为,特别是不能用左手去指别人。

2)动作姿势

除了手势语言外,人躯体的各部分都可以通过特定的一些动作传递一定的信

息。佛光普照下的泰国人心灵坦荡、礼让前辈、宽厚善良的传统使泰国成为世界

上公认的礼仪之邦,泰国人举手投足之间细微的肢体语言无不在随时随地的体现

着泰国民族的礼仪其处事哲学也尽显其中。因此,了解一些泰国的礼仪对中泰之

间的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意义。

(1)见面、辞别时的动作

泰国礼仪大都沿用佛教礼仪。合十礼是泰国传统的见面礼仪,非常优雅。行

礼时低头,双手合十并拢向上,轻轻地举到胸前。双手的高度根据对方身份的不

同而有所不同,小辈向长辈行礼时将双掌举至前额;平辈间行礼时双手举至鼻尖;

16
第三章跨文化交际下中泰体态语的研究

长辈行礼时双手的高度一般不超过胸部;身份相差悬殊时无须还礼。行合十礼的

时候可以站着,也可以是坐着甚至在行走中。泰国人在见面或辞别时,一般避免

身体的接触,各自在胸前双手合十表示问好也表达相互之间的敬意。双手举得越

高,表示对别人尊敬程度越深。通常学生在经过老师或长辈面前时要躬身行礼。

从泰国人所行的合十礼中可以看出,一个简单的见面或辞别礼,在泰国都会有不

同的表达方式,同时不同方式所表达的尊敬程度也是差别显著。

而在中国的古代,见面或辞别时多抱拳作揖,以示尊重,如今,除了一些特

殊场合,如国学课堂、特定文艺表演等会出现这种抱拳作揖的礼节之外,大多数

人见面会以握手代之。握手礼作为现代交际和应酬的礼节之一广泛运用于人们的

曰常社会交往中,并且已经成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

(2)用餐礼仪

泰国人用餐时常用叉子和勺子。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泰国正式场合用餐时,

应等到所有人面前的菜都上好了,主人入座后拿起自己的勺子和叉子示意后大家

才可以开动。并且在用餐的过程中,将餐巾平整地铺在膝上。在使用勺子和叉子

时,应左手拿叉,右手拿勺。用餐的中途如果需要放下叉子和勺子,应该呈“八”

字型分放在盘子两边。在此过程中,始终一言不发是不礼貌的,可以适当与用餐

者进行交流。值得注意的是在阻嚼食物的时候不能讲话,等到咽下食物之后方可

讲话。最后,如果将叉子和勺子放在一起,则是在告诉大家你的用餐已经结束。

中国人就餐则多用疾

子。中国传统的古代宴饮也自有一套礼仪程序。客人到

齐后主人再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一般权位尊贵的人坐在那儿。相对

首座是二座,首座之下是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以此类推。①席间上菜和斟酒

也有一定的讲究,菜先给位份尊贵的人先品尝,酒也应该先敬长辈和主宾。在宴

饮结束之后,带领客人入客厅小坐,并上茶水和甜点、点心,大家闲聊直到辞别。

(3)表情

众所周知,泰国素来就有“微笑国度”之称。微笑,可以让人感觉到对方的

谦让和友好,同时微笑也是作为旅游大国的泰国不可缺少的人文素养。日常生活

中泰国人常常面带微笑,不论是与熟悉的人、陌生人或是外国人进行交谈时,总

是满脸笑意。泰国民族的这种热情友好,也进一步推进了泰国旅游业和服务业的

发展。因此泰国人喜欢微笑的习惯也就慢慢形成了。

比较而言,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要求人们控制自身情绪甚至掩饰真实的情感,

“喜怒不行于色”揭示的就是这个道理。再者,中国人的警惕性比较高,遇到陌

生人一般会不自觉地收紧神经,很少会热情的微笑,有的甚至只会用很简单的手

黄寶,浅析若干中泰文化的差异[J].法制与经济,2011(12)

17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势或简洁的语言来予以答复。当然,也会有一些表示友好的微笑,但是总体来说,

并不像泰国那样普遍。

(4)身体接触

人们早就发现,有些民族在相互交往的时候身体接触比较多,而有些民族身

体接触却很少。所以很多学者甚至提出将这一文化现象划分为“接触性文化”和

"低接触性文化”。?

泰国人在交流时,交际双方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情况下避免身体的接触。

而中国则是属于近体距交流的民族,如同性青年之间交往时可以手拉手散步、逛

街,相互搂搂抱抱以显得更为亲密。又如,通常人们见面时的握手,已经实现了

身体的接触,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3)日常行为中的一些禁忌

泰国人将头部视为身体神圣不可侵犯之地,是灵魂所在。因此切忌随便触摸

别人的头部,即使是别人家小孩子的头部也不能轻易去触碰。如果你无意中触碰

到他人的头部,应立即向人家诚恳地道歉。再有,如果有长辈在座,晚辈必须坐

在地上或者縛跪在长辈膝盖前,以免自己高过长辈的头部,否则就是对长辈的大

为不敬。同时,坐着的人也忌讳他人拿着东西从自己的头上经过。然而,中国人

对“头部”却持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去摸摸小孩子的头常常是带着喜欢和爱护之

义,一般不会遭到孩子父母的反对。长辈们也常常会通过摸孩子的头部来表示对

孩子的爱护。

泰国人认为左手是

不干净的,重要的东西或是别人馈赠的礼物不能用左手去

接,在正式场合中接物时还要双手奉上。中国一般从别人手里接过东西时会伸出

双手以示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

人的脚部在泰国人的眼里是卑贱的,不能用其指点东西或用脚踢门,更是不

能把脚掌面向佛像。特别是在泰国的寺庙,进去之前必须脱掉鞋子,跪拜之时尽

量将脚藏在身下,不能将脚露于佛像面前。在泰国人面前,盘腿而坐或以鞋底对

着别人而坐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无论站着还是坐着,不要让对方明显地看到你

的鞋底。

?李静,民族交往心理的跨文化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

18
第四章中泰体态语的差异给交际带来的障碍及解决办法

第四章中泰体态语的差异给交际带来的障碍及解决办法

中泰体态语差异的形成有着形形色色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并能够从一个侧面

反映出两种文化的差异。而这种种的差异都是跨文化交际双方很难改变的,交际

双方只有通过了解文化间体态语的差异才能正确理解和接受这些差异,并且去适

应它。

4. 1体态语交流的障碍

由于交际者双方都会偏向于自身的民族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缺乏认同感,

这就会导致利用体态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出现一定交际障碍。如若交际双方都坚

持认为本民族的文化是最优秀的,是应该被其他文化所认同的;或者交际双方固

守着本民族文化的疆域界限,以本民族的价值观点和道德标准来衡量一切行为习

惯;又比如交际双方都认为外来群体不如本群体,且与外来群体保持一定的距离,

并否认其他民族的价值观念。以上表现是都属于“文化偏见”气会使得交际双方

都不肯让步,不愿意去接受对方的文化。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文化标准行事,最终

势必会造成交流障碍,很容易发生交际冲突,从而产生误会。比如:泰国人认为

触碰人家的头部是极其无礼行为,如果中国人仍旧根据中国的文话习惯和风俗礼

仪在交际时自以为很友好地摸了摸对方的头部,那么对方极有可能不高兴甚至会

发火;再如如果我们习惯性地用左手去递东西给泰国人,那么就会被认为对对方

极大的不尊重,也会导致交际失败;如果见到泰国的僧侶不行合什礼或着离他太

近,那么泰国人就会认为这是对佛的侮辱和站污等等。

历史因素也是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原因之一。当不同文化之间有了第一次

的交际之后,历代的交际便成为后代交际的背景,积累的交际经验也会代代相传。

后代子孙依据祖先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交际经验来预期自身的交际结果。这些历

史积淀下来的东西存留在各民族的文化潮流中,并影响着各

自的交际行为。

以上种种由于用体态语而带来的冲突和误会,必定会阻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

进行,也有可能给交际对方造成不友好或者故意挑衅的误解。体态语交流的冲突

如果发生在日常闲聊中,那么交际双方或许只会觉得对方不太友好,下次不再闲

聊就是了,但如果涉及到商业上的往来,那么就很有可能使双方谈判失败,造成

?郭小川,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19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定的经济损失不说,还会永远丧失合作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些外事活

动中,如果对表情、目光、语调等这些非语言行为运用得不好,就很有可能给对

方的代表传达一些不利于国际间交流合作的信息,更有甚者会产生蔑视、抗议、

反感或厌恶等感觉,这样便会在不经意间损坏别国尊严,还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4.2避免交际障碍的方式

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中泰两国的相互交流与日俱增,如访问、经

商、留学、旅游更是往来不断。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制度、风俗习惯、

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经常会使得跨文化交际产生障碍和误解。

为了消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从思想上认清,

各国文化并没好坏优劣之别,不能以某一文化或者自身文化的价值观念去作为判

断一切的标准。这并不意味着去同化文化间的差异,而是尽可能了解对方的文化

观念,去适应甚至去接受它。历史、文化、宗教等原因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交际

主体只有主动地去了解、去学习和消化差异,才能使体态语的交际功能放出无限

光彩,更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文化具有传承、兼容和流变性等特点。正确地传达理解体态语所要表达的含

义,需要交际双方消除文化障碍,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交际双方增强

对文化差异性的认识。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当事人,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障碍的出现

具有不可避免性,应该从思想上正视它的存在。此时当务之急要做的就是从中找

到一个准确的结合点,不仅会使交际变得轻松偷快也会使两种文化更加和谐。通

过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人们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阅历、见识,同时培养适

应新文化环境的能力。因此,对待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应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文化交流障碍来自于方方面面:可以是身体上的,可以

是感情上的,还可以出于思维方式上的因素。因此需要交际者用一种包容和宽容

之心去面对这些交流中的障碍。交际双方在沟通交流之前,最好先去了解一下对

方的文化及习俗,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