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控制保护方案设计专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枢(渝黔)施电(电源)-III
改建铁路
重庆至贵阳线扩能改造工程
引入重庆枢纽
轨道交通控制保护方案
设计专篇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设计证书综合甲级A151000179
工程勘察证书综合甲级B151000179
2017年02月成都
目录
1概述 (1)
1.1建设项目概况 (1)
1.2 轨道交通概况 (2)
1.3 建设项目与轨道交通的相对关系 (3)
1.3.1平面方向 (3)
1.3.2立面方向 (4)
1.4工程地质概况 (4)
1.4.1工程地质 (4)
1.4.2水文地质 (11)
1.4.3水文气象 (12)
1.5编制依据 (13)
2项目风险识别、分析及评估 (14)
2.1 主要风险源 (14)
2.2 风险及影响评估 (14)
3轨道交通保护措施 (16)
附图1:轨道交通五号线交叉处平面路径图
附图2:110千伏重庆西客站变电站电缆线路工程总图
附图3:轨道交通五号线交叉处纵断面图
1概述
1.1建设项目概况
为满足重庆西客站用电需求,拟修建110千伏重庆西客站变电站,根据重庆市电力公司用电批复,该工程采用电缆地下敷设,电缆线从220千伏双山站东侧出线,沿双山站东侧围墙外,往南采用顶管深埋,穿越双山变电站南侧规划公用绿地,至变电站南侧规划公路,顺该规划公路南侧人行道,穿简家槽公路转盘(同时穿越拟建的轨道交通5号线),顺九龙园区支公路人行道及内环快速道路东侧空地通过,再穿越内环快速道路,穿规划G37-1公共绿地北侧边缘,到达龙门阵大道,穿龙门阵大道,沿龙门阵大道西侧人行道,再转至市政道路支路人行道,再沿市政公路人行道,到达华玉路东侧人行道,顺华玉路东侧人行道,转至嘉德园小区内部支路,再穿越铁路线,到达重庆西客站变电站。具体详见附图2:110千伏重庆西客站变电站电缆线路工程总图。
全线路径长度约3.89公里,大部分采用顶管敷设,顶
管内径为1.2m,局部转弯段采用明开挖或暗挖电缆隧(沟)道,明挖电缆隧道内空尺寸1.6m×2.0m,暗挖电缆隧道内空尺寸2.0m×2.4m,电缆沟道内空尺寸1.35m×1.2m,顶管、明挖或暗挖隧道埋深均大于2.5米,施工图阶段,将根据地下管线实测情况,在水平和竖向两方向规避对地下管线的影响及损坏,并采取可靠技术措施对开挖及顶进走廊进行保护。
1.2 轨道交通概况
受本工程影响的轨道交通为拟建轨道五号线,根据轨道集团提供的轨道设计资料,受影响线路相应区段的轨道结构形式为区间隧道,隧道结构形式详见图1,轨道隧道顶标高(结构层标高)H=311.75m,轨面标高H=306.00m。
图1 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断面图
1.3 建设项目与轨道交通的相对关系
1.3.1平面方向
本工程#7电缆敷设井~#27电缆顶管工作井与轨道交通五号线华岩寺站~华成路站之间区间隧道在平面位置上相交,具体情况如下:与轨道交通呈“十”字形斜交叉,与轨道五号线左中心线交于华岩寺站到华成路站之间K38+650.340处,交叉角度86度左右;与轨道五号线右中心
线交于华岩寺站到华成路站之间K38+656.768处,交叉角度86度左右。轨道交通保护区范围内全部为电缆顶管,#7电缆敷设井与#27电缆顶管工作井都处于轨道交通保护区范围外。具体详见附图1:轨道交通五号线交叉处平面路径图。
1.3.2立面方向
电缆顶管截面形状为圆形,内空大小为1.2m,壁厚为0.12m。电缆顶管结构底部标高约为H=348.20m,轨道五号线左右结构顶标高H=311.23,电缆顶管结构底部距离轨道五号线隧道结构顶部净空约36.97m,且在电缆顶管与轨道五号线隧道之间有一条规划公路隧道通过。具体详见附图3:轨道交通五号线交叉处纵断面图
1.4工程地质概况
1.4.1工程地质
(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总体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场地部分已人工改造平整,坡度角约35°,呈阶梯状分布。场地总体地势东
高西低。
(2)地质构造
拟建场地地质构造上位处大盛场向斜西北翼,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132°∠11°。边坡地段岩层分布连续,无断层经过,根据现场调查,层面属结合差的硬性结构面。受构造作用影响,拟建场地内基岩中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①产状328°∠56°,张开0.5~1.0mm,面平直、粗糙,无充填,裂面呈褐黄色薄膜,延伸长一般2.1~3.6m,间距1.5~2.0m,属结合差的硬性结构面;②产状253°∠66°,张开0.5~2.0mm,面平直、粗糙,无充填,延伸长一般1.5~2.5m,间距1.5~2.0m,属结合差的硬性结构面。
(3)地层分布
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上覆土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粉质粘土(Q4el+d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现由上至下分述:
第四系全新统(Q4)
素填土(Q4ml):杂色。主要由泥、砂岩块碎石、粉质粘土组成。泥、砂岩碎石粒径一般约50~200mm ,总体含量约40%;粉质粘土总体含量约60%。稍湿,松散。为场地整平时形成,人工抛填形成,未被污染,时间约2年以上。分布于大部分场地。
粉质粘土(Q4el+dl):褐黄色。可塑状。稍有光泽,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泥岩: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局部砂质含量较高。分布于整个场地。
砂岩:黄灰色。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并含云母等。细粒结构,中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呈似层状、透镜体产出,分布于整个场地。
(4)基岩顶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
强风化带:岩芯破碎,多呈碎块状,质软,泥岩手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