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教案 (1)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骆驼祥子》的基本情节和人物背景。这是一部描绘北京民国时期人力车夫祥子命运的小说,作者是老舍,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和时代特征。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理解小说的语言风格上,学生们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老舍先生独特的北京话风格,对于生长在南方或非北京地区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确实有些吃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作品语言特色的讲解,或许可以通过对比、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其语言魅力。
此外,对于祥子心理变化的复杂性,尽管我尽力通过具体事件分析来引导学生,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难以把握。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尚浅,对于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体会不深。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去解释和剖析人物心理。
b.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分析《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祥子的性格特点及其变化过程;
-祥子的勤劳、朴实、善良等品质;
-祥子在社会现实打击下的心理变化和性格扭曲;
b.理解小说的社会背景,探讨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民国时期北京的社会风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骆驼祥子》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社会背景和主题思想。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思考社会现象。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以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2. 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概述《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法: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四、教学步骤1. 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概述《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五、课后作业1. 预习《骆驼祥子》第一章。
2. 简要介绍自己了解的老舍及其作品。
第二章:小说情节梳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内容1. 详细讲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
2. 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故事情节和结构特点。
2. 引导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关系。
四、教学步骤1. 详细讲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
2. 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3.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 阅读《骆驼祥子》第二章。
2. 分析小说的人物关系。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人物的刻画。
2.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二、教学内容1. 分析《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引导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人物。
四、教学步骤1. 分析《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3.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心理变化。
五、课后作业1. 阅读《骆驼祥子》第三章。
2.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第四章:小说主题探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骆驼祥子》的主题思想。
2. 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思考现实社会问题。
骆驼祥子教案教学设计
骆驼祥子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骆驼祥子》这本文学作品的基本情节、主要人物以及背景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学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水平。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骆驼祥子》这本作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同情心。
二、教学重点:1. 掌握《骆驼祥子》这本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水平。
2. 培养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理解和形象感知。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1. 阅读导入通过让学生阅读小说的开头部分,引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故事情节介绍通过讲述和解读小说的故事情节,给学生提供了解整个故事的基本框架,让学生对故事发展有个整体的认识。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祥子、王四等,通过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方面,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入的理解。
4. 主题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并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5. 阅读延伸布置阅读《骆驼祥子》其他章节的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并进行读后感的撰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质量以及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2. 学生按要求完成阅读任务和读后感的撰写,教师对其进行评价。
七、拓展延伸:1.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小说《骆驼祥子》的讲座,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和理解。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骆驼祥子》这本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分析的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水平。
《骆驼祥子》教案
《骆驼祥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骆驼祥子》的背景、作者老舍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情节、主题和写作特色。
3. 掌握小说中的重要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途径,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美感。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艺术。
2. 感受作品所传达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在生活中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小说中的社会背景和主题思想。
3. 老舍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 理解小说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3. 探讨作品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简要介绍老舍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阐述《骆驼祥子》在老舍作品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
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小说中的亮点和疑问。
3. 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深入理解作品。
合作探究1. 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2. 小组汇报:总结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手法。
3.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文学作品。
课堂拓展1. 比较阅读:介绍与《骆驼祥子》相关的其他作品,如《茶馆》、《四世同堂》等。
2. 影视欣赏:组织学生观看《骆驼祥子》的电影或电视剧版本,对比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差异。
3. 写作练习:鼓励学生撰写读后感或文学评论,发表自己对小说的看法和感悟。
总结反馈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反馈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骆驼祥子》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
(完整版)骆驼祥子教案
(完整版)骆驼祥子教案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设计朝阳市第二十四中学冷秀芬教学目标:1、识记作品的主要内容,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领悟祥子的人生悲剧及社会意义2、初步学习阅读小说的具体方法和技巧;3、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重点: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剖析悲剧形成的原因。
难点: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骆驼祥子》一书,并且做好:1、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在阅读中用笔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在旁边写批注。
批注可以从人物刻画的方法、词语的使用、修辞方法的使用、语言上的特点等方面去考虑,也可从自己在读中产生的感想去写。
一、导入、有人说,如果你想赏一幅旧社会风情画,你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品一杯人生百味酒,你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听一折老北京方言戏,你可以去看《骆驼祥子》。
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骆驼祥子》,和祥子来一次亲密接触。
二、作家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投湖自尽。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主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他的作品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三、背景及作品简介:《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
1930年老舍从英国回来,面对满目疮胰的祖国,作品的格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就是他那个时期的作品。
整部小说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艺术地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惨一生。
作者塑造了祥子原来具有的善良朴实,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愤怒地揭露和声讨把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黑暗社会,小说还有力地说明了在旧社会仅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能够梳理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 学习小说中通过外貌、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祥子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转变的原因。
- 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会做读书笔记,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
- 让学生认识到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下,个人奋斗难以实现理想,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把握祥子的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的复杂性。
- 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明确祥子三起三落的过程。
2. 教学难点- 分析祥子性格转变的社会根源,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 探讨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问题引导法、情境教学法四、教材分析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名著导读部分旨在引导学生走进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以及主题思想等方面,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情境教学法)- 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富裕的家庭,你只能靠自己的体力去谋生,你会选择做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2. 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教师讲解)- 讲述创作背景:“这部小说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
城市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祥子就是这个群体的典型代表。
老舍先生通过祥子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3. 情节梳理(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请大家快速阅读小说,梳理祥子的三起三落的经历。
”- 学生分组进行阅读和讨论,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骆驼祥子教案
骆驼祥子教案教案:骆驼祥子目标:通过学习小说《骆驼祥子》,使学生了解骆驼祥子的成长经历和社会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小说《骆驼祥子》的背景和作者鲁迅;2.掌握小说中骆驼祥子的性格特点和成长经历;3.分析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主题;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小说《骆驼祥子》的课文;2.课后习题和讨论题;3.课堂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简要介绍小说《骆驼祥子》的背景和作者鲁迅,让学生了解这部作品的重要性和影响。
2.教师出示几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猜测与小说有关的内容。
【阅读和讨论】1.学生分组阅读《骆驼祥子》的相关章节,理解骆驼祥子的性格特点和成长经历。
2.学生回答课后习题,讨论并交流答案。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骆驼祥子在小说中的遭遇和选择进行分析和思考。
【思考和总结】1.教师提出几个有关小说主题和社会问题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学生就小说中表现的社会问题和主题进行总结,并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拓展活动】1.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小说的理解和观点。
2.学生可以选择在课堂上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说片段,并进行解读和解释。
【作业布置】1.布置学生阅读小说的后续章节,并准备下堂课的讨论。
2.布置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社会问题的短文,提供给同学们相互评阅。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对《骆驼祥子》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于其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主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的方式,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培养了学生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初中名著骆驼祥子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阅读,了解《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关系,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 掌握《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
3. 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领悟小说所表现的人性悲剧和社会悲剧。
2.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教法学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和领悟小说的主题。
3. 使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对《骆驼祥子》的兴趣,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如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骆驼祥子》的题目,思考题目中的“骆驼”和“祥子”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
1. 简介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简介《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回顾指导1. 让学生复述故事梗概,以检验学生对小说情节的掌握程度。
2. 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问题研讨1. 作者通过祥子的形象表现了什么主题?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2. 小说中的祥子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对他的命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 在小说中,祥子与虎妞、小福子的关系有何象征意义?第二课时一、圈点与批注1. 指导学生对小说中的重要段落进行圈点与批注,如对祥子的心理描写、对社会环境的描写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圈点与批注,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二、活动展示1.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进行展示。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批判性思考。
三、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骆驼祥子》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初中语文《骆驼祥子》阅读指导教案
初中语文《骆驼祥子》阅读指导教案《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杰出之作,也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阅读材料之一、本篇阅读指导教案将以该小说为基础,为初中学生提供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容和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一、导入部分《骆驼祥子》是理论家曹禺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全书以北京城为背景,主要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北京城外的小商贩祥子为了追求自由和尊严的故事。
本篇阅读指导教案主要针对第一册《骆驼祥子》的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旨在帮助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二、阅读指导1.熟悉基本情节:首先,学生需要熟悉《骆驼祥子》的基本情节。
他们可以按照章节进行阅读,每读完一章节后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回顾,确保对故事情节的掌握。
2.共情与角色分析:了解主要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行为动机是阅读《骆驼祥子》的重要一环。
学生可以通过读懂角色的内心独白、对话和心理描写,深入了解他们的情感、矛盾和追求。
4.思考与讨论:为了加深学生对小说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你认为骆驼祥子是一个成功的人吗?他的成功标准是什么?”“你觉得骆驼祥子为了追求梦想付出了过多的代价吗?”三、教学策略与方法1.导读法:在开始阅读《骆驼祥子》之前,教师可以采用导读法,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小组合作: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阅读和讨论,每组以章节为单位,分析并总结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然后,可以进行小组间的展示和交流,促进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4.课堂演讲:鼓励学生参与小说的主题演讲,可以选择一个主题或角色进行深入研究和阐述,并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四、阅读目标通过本篇阅读指导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熟悉《骆驼祥子》的基本情节和主要角色;2.理解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冲突;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思考能力;4.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和方法,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其他文学作品。
骆驼祥子教案
骆驼祥子教案骆驼祥子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围绕中国现代小说经典作品《骆驼祥子》展开的教学设计,适用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
通过研读这部小说,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骆驼祥子》的背景、作者及小说的主要内容。
2. 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3.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教学难点:1. 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2. 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1. 《骆驼祥子》一书。
2. 学生课前阅读小说的任务。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介绍《骆驼祥子》的背景、作者和小说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简要分享课前阅读的感受和理解。
Step 2:讨论主题和核心思想(15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小说的主题和核心思想,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细节和事件支持主题的发展。
2.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各自的观点。
Step 3: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2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动机和行为,并讨论小说中的关键情节和事件。
2.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
Step 4:解读作者的写作手法(15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作者在小说中使用的手法,如描写、对比、象征等。
2. 学生尝试从小说中选取一段文字进行解读,分析作者的意图和效果。
Step 5:阅读和写作活动(2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的指定章节。
2. 学生根据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写一篇短文,包括对小说主题、人物、情节和作者写作手法的分析。
Step 6: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活动中的收获。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讨论中的思维和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相关的中国现代小说进行阅读和比较,深入探索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和主题。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名著《骆驼祥子》教案「篇一」教学创意:一、通过“第一现场”新闻报导与采访的活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对祥子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二、通过问题的设置与引导,让学生三次静心阅读,感受文本的魅力。
三、在作业布置方面,导入整本书具体的阅读规划,并在活动安排中设置了制作目录卡片、观赏电影并于朋友圈发表影评、撰写研究性小论文等一系列创新活动。
教学重难点:1、三次精读文本并从中感受祥子人物形象及其命运变化;2、结合背景,探索祥子命运变化的多方面原因;3、通过名著阅读规划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教学方法:猜读法、提要法、合作交流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以“第一现场”新闻采访形式,通过阅读、访谈,填写户籍信息卡,初识祥子。
记者:经过多日调查,发现农民工祥子的个人信息严重缺失。
此外,我们需要对祥子的能力进行评估,看其有无可能实现最终梦想。
请同学们翻开《骆驼祥子》第一节(1-10页),静心阅读(时间:6分钟),思考并完成:1、祥子的户籍信息卡;2、刚到北平时,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活动目的:1、巧设情境,通过“第一现场”新闻报导与采访的活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贴近生活,激发阅读兴趣。
2、指导学生填写户籍信息卡,并关注与思考祥子的命运。
活动二“第一现场”栏目组再次回访,进行跟踪报道。
请同学们翻开《骆驼祥子》第23节(207-215页),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记者:祥子梦想是否已经实现?他现在成为了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注明:此环节角色变换,学生成为记者,由学生采访学生。
活动目的:1、通过问题的设置与引导,让学生静心阅读,进行思考,回答问题。
2、通过角色变化,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三深圳市“第一现场”栏目的报道总结。
记者:梦想破灭!祥子从一个“五好”青年几经辗转沦为社会混混,原因是什么?请大家快速阅读《骆驼祥子》导读1-4页、知识链接1-4页,寻找答案。
注明:此环节仍为角色变换,学生成为记者,由学生采访学生。
初中名著导读微型课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名著导读微型课《骆驼祥子》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及其作品背景。
2. 把握小说的主人公祥子的形象特点及其命运。
3. 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现实和人物命运之间的联系。
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祥子形象的分析。
2. 小说社会现实的把握。
教学难点:1. 小说深刻内涵的理解。
2. 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作者简介、作品背景、人物关系等。
2. 学生预习《骆驼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老舍及其作品《骆驼祥子》。
2.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社会现实和人物命运。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分析祥子形象特点:勤劳、朴实、善良、坚韧,有梦想。
2. 探讨祥子命运的悲惨原因:社会现实、人际关系的冷漠、命运的无常。
3.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旧社会的黑暗、人性的扭曲、底层人民的苦难。
三、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享阅读《骆驼祥子》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引导学生从小说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骆驼祥子》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物命运。
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老舍的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骆驼祥子》,使学生了解了作者老舍及其作品背景,分析了小说中主人公祥子的形象特点及其命运,探讨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仍有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阅读指导和思维训练。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骆驼祥子》优质公开课教案设计及板书
《骆驼祥子》优质公开课教案设计及板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骆驼祥子》,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现实和人物命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说所表现的人性光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经历的种种挫折和痛苦。
2. 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祥子、虎妞、刘四等,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3. 故事情节:梳理小说的情节脉络,把握祥子的人生历程。
4. 主题思想:探讨小说所反映的旧北京社会现实和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小说中认识旧北京社会现实和底层人民的命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的看法。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
5. 案例分析:选取小说中的典型片段,分析其中的社会现实和人物命运。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说的主题思想。
五、作业布置2. 选取小说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详细分析,不少于300字。
3. 讨论:邀请家长参与,就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家庭教育进行交流。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热情,提高课堂活力。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情节和人物,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主题。
3.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命运,感受社会现实,培养同理心和人文素养。
4. 家校合作: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讨论,共同探讨小说的教育意义和家庭教育的角色。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6篇)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6篇)《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四、教学方法批注式阅读法、人称互换法、表演法、探究法五、教学课例名著导读课型六、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名著(1)播放《骆驼祥子》的片尾曲《四季风》,请大家留意画面和歌词,从中传递出了哪些信息?这部电视剧,是由哪部作品改编而来的?读了的同学,能跟大家说一说,这本书的影响力吗?(2)欣赏二,了解作家及作品的影响:老舍,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骆驼祥子》是其代表作。
俗语云:“点铁成金”,有所谓“化腐朽为神奇”,唯有《骆驼祥子》才当得起。
——司马长风据不完全统计,《骆驼祥子》有31个版本,光人民文学出版社,就再版了14次,还曾被翻译成十几种外文。
设计意图:片尾曲的播放,学生一下子就能从画面和歌词中,找到关键信息点,比如老北京、车夫、贫穷等,自然而然地引入名著《骆驼祥子》。
欣赏二,更是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老舍先生及其《骆驼祥子》影响力之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批注了解祥子(买车)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骆驼祥子的课教案
骆驼祥子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及其作品背景;2.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4.培养学生阅读和解读小说的能力;5.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观等问题。
二、教学内容《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由著名作家老舍所著。
小说以清末民初北京市井人物的命运为背景,通过描写主人公骆驼祥子的生活经历,展现了社会环境对人性的残酷磨砺和腐蚀,以及个体命运的无奈和反抗。
三、教学步骤1.导入:引导学生了解作家老舍及其作品背景,介绍《骆驼祥子》的创作背景,提出本课要解读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阅读:让学生阅读小说的选段,理解和回答相关问题,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或独立阅读。
3.讨论:引导学生展开深入讨论,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
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进行引导:- 作者通过骆驼祥子的命运揭示了哪些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 骆驼祥子为什么最终选择走上不归路?- 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对骆驼祥子有何影响?- 骆驼祥子的命运是否可以避免?为什么?4.解读: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深入剖析骆驼祥子的形象和内心世界。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解读:- 骆驼的象征意义:坚韧、承受痛苦;- 灰尘的象征意义:社会污浊、阻碍;- 红衣的象征意义:激情、欲望等。
5.扩展:通过小组或个人写作的形式,让学生发表对小说的见解。
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场景或一个人物,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方式,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后续”或“补充”小说片段,让学生自由发挥想像力,探索各种可能性。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小说对于现实和生活的启示。
四、教学评价1.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2.学生的写作作业表现;3.课后小测验。
通过以上的教学步骤,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理解其中的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
骆驼祥子优秀教案
骆驼祥子优秀教案这是骆驼祥子优秀教案,是优秀的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骆驼祥子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骆驼祥子教案1、了解《骆驼祥子》中的人物、情节、主题;2、引导学生从文本到生活有所感受;3、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养成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把握小说人物、情节、主题。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文本到生活感受主题。
教学方法:1、讲授法2、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品用具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说,如果你想赏一副旧社会风情画,你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品一杯人生百味酒,你也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听一折老北京方言戏,你还是可以去看《骆驼祥子》。
那么,《骆驼祥子》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在前段时间,怀着对老舍的敬意,怀着对祥子的好奇,我们一起阅读了《骆驼祥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骆驼祥子》,与祥子来个亲密接触。
(出示课题:《骆驼祥子》名著导读)二、教学过程(一)课前小品:《骆驼祥子》一书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或情节是什么呢?(请几位同学上台简单介绍。
)(二)课堂主体:1、刚才几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了他们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我发现大家对这篇小说的人物都很熟悉,那么老师这里准备了两篇人物描写段落,同学们来猜一猜,他们分别是谁呢?片段一: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
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
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象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他确乎有点象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
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象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熟悉并理解《骆驼祥子》的情节、主题及文学价值;2. 掌握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形象、发展以及他们的心理变化;3. 学习运用文学分析方法,深入探讨小说中的社会问题;4. 提高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说整体结构及主要情节;2. 主要人物形象与个性特点;3. 作品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涵;4. 文学分析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小说概述1. 教师简要介绍《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2. 学生听取简要介绍后,阐述自己对于骆驼祥子的初步印象;3. 教师介绍小说的整体结构和主要情节,并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总结各章节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主要人物形象与个性特点1.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例如祥子、云儿等;2. 学生根据自己对于这些人物的理解,逐个进行形象及个性特点的分析;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并讨论各自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
第三课:社会背景和思想内涵1. 教师介绍《骆驼祥子》所描绘的社会背景,即20世纪初的北京社会;2. 学生了解社会背景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找出作品中反映的社会问题;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形成共识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四课:文学分析方法的运用1. 教师介绍文学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小说中的一个片段进行分析,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解读;3. 学生展示并互相评述自己的分析结果。
第五课:整体阅读与讨论1. 教师布置阅读整本小说的任务,并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后,自主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2. 学生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彼此的阅读体会和观点;3. 整个班级进行总结,每个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
四、教学评价1. 阅读笔记:学生通过整本书的阅读,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2. 小组讨论表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组员进行深入交流;3. 分析报告:学生进行文学分析的报告,思路清晰,条理清楚。
骆驼祥子教学设计
骆驼祥子教学设计这是骆驼祥子教学设计,是优秀的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骆驼祥子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的作者和主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2、检查阅读情况,交流课外阅读心得。
3、培养初读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阅读名著的方法技巧教学方法1、讲授法2、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前置性作业: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骆驼祥子》一书,并且做好:1.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主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2.在阅读中用笔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片段,并在旁边写批注。
批注可以从人物刻画的方法、词语的使用、修辞方法的使用、语言上的特点等方面去考虑,也可从自己在读中产生的感想去写。
3.全书共有十五章,每天读一章,争取两个星期读完。
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做好督促检查工作。
各组长总结一个精彩片段赏析。
(预设学生行为阅读并做好批注,小组督促检查并交流。
)(设计意图:教师先行,确定主题,激发兴趣。
)二、教师导入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21天不吃不喝依然能够行走自如,生存的能力特别强。
有一个人拥有和骆驼一样的生存能力和特殊本领,他就是——祥子,骆驼是他的外号。
他也是《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主角。
大家已经读过这部小说了。
今天,我们就来展示一下自己的阅读成果。
说不定,在展示过程中,大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作品和作者1.老舍(1898—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主要作品有小说《二马》、《老张的哲学》、《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以及话剧《茶馆》等。
2.《骆驼祥子》的背景及人物形象作品描写的是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它通过洋车夫祥子买车丢车,攒钱丢钱,劳苦终生,一无所获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在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中,城市下层贫民由“人”蜕化为兽的过程。
小说的主人翁——祥子,是个来自农村的破了产的青年农民,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行,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
注目《骆驼祥子》教案
注目《骆驼祥子》教案第一章引言骆驼祥子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
它以一个突出的形象塑造了社会底层人物骆驼祥子,并通过他的遭遇和人生经历,揭示了农民工与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小说《骆驼祥子》,分析其社会背景和主题,并探讨其中的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
第二章《骆驼祥子》的社会背景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背景1.1 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1.2 帝国主义和列强侵略1.3 农民工阶级的兴起2. 北京城的社会环境2.1 农民工与城市生活的矛盾2.2 社会等级和贫富差距的存在2.3 女性地位和农村文化的影响第三章《骆驼祥子》的主题分析1. 社会阶层与个人命运1.1 农民工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冲突1.2 社会阶层固化与个人出路的局限性2. 生存与梦想的矛盾2.1 骆驼祥子的奋斗与梦想2.2 现实的打击与精神的崩溃3. 男女关系与性别角色3.1 女性在小说中的地位与命运3.2 爱情与物质的冲突第四章人物形象与艺术手法分析1. 骆驼祥子形象的塑造1.1 个人性格与社会环境的交织1.2 内心世界的冲突与变化2. 其他关键人物形象2.1 孙悟空的坚持与追求2.2 林丰的背叛与无奈3. 语言运用与艺术手法3.1 比喻与隐喻的精妙运用3.2 对话与描写的结合第五章教学方法与策略1. 阅读指导与解析1.1 设计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与理解1.2 提供相关背景知识讲解,增进阅读理解2. 讨论与互动2.1 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交流与思辨2.2 视频或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兴趣与想象力3. 作文与写作训练3.1 以骆驼祥子为原型创作小说情节3.2 就社会现象与问题进行议论文写作第六章教学反思与展望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骆驼祥子》这部经典作品,并发掘其深刻的社会意义与艺术魅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话题,引入更多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王元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骆驼祥子》这部名著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2)读名著,感悟主题,体会旧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悲苦。
(3)学习借鉴小说中以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
2、能力目标:通过对名著的阅读、欣赏和对环境描写的分析,培养学生搜集、
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骆驼祥子》第十八章。
祥子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拼命拉车。
天气影响着人力车夫的生计甚至性命,课文具体描绘了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场面。
本文景物描写十分成功,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描写。
通过对祥子痛苦艰难的生存状况的真实描写,反映了老北京底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揭露和控诉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劳动者深切的同情。
学习本文,最终是想让学生能悟出在旧社会人生的悲凉与无奈,从而学会不要错过小说中的精彩片段。
要达到这一目标,需通过品味祥子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是如何作苦苦挣扎的、为什么要作苦苦挣扎,因此,这一片段的学习对引起学生对小说中精彩片段的注意起示范性的作用,学生可能会由此受到启发。
四、教学方法:
1、引导法:以“烈日下”这一精彩的环境描写为例子,引导学生在读小说时不要忽略了其中的精彩片段。
2、合作探究法:通过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注重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对比观赏:通过观看《骆驼祥子》中“在烈日下”的影片片段,让学生有良好的视觉感受,更利于与课本在塑造人物形象上进行比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从探讨阅读小说的方法入手:
1、明确读书的目的:温厚的人道情怀和深刻的启蒙思想构成老舍精神世界中极富魅力的两个层面。
二者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同造成了《骆驼祥子》丰富的思想内涵。
2、选择适合你的读书方法:毛泽东—勤动笔墨勤思考;陆游-万卷虽多有选择;顾炎武-越读越厚;徐特立—日积月累汇成河。
(教学意图:通过对名人读书方法的介绍,让学生以名人为镜,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
二、阅读方法指导:以《骆驼祥子》的前言为例,让学生分组在网上搜索、筛选这本书前言中的相关内容制成简单的幻灯片展示,然后分享。
第一组的同学搜集故事梗概;
第二组同学搜集别的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
第三组同学搜集《骆驼祥子》取得的社会赞誉;
第四组同学搜集《骆驼祥子》的社会影响。
(教学意图:通过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初步了解《骆驼祥子》这一名著的相关信息,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
三、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幻灯片。
(教学意图:在分享中感受到读名著前言的好处。
)
四、细节探微:以作品中“在烈日下”这一片段为例,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对人物命运发展所埋下的铺垫,引导学生不要错过小说的精彩片段。
1.浏览选文,用简短的话概括选文。
(烈日下拉车)
2.选文突出了一个什么字?(热)
3.怎样来表现热的呢?
(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有声,有色,有味。
修辞:拟人,比喻,夸张,排比。
)
4.讨论:环境的描写目的在于:
衬托祥子拉车生计的辛苦,尤其是心理矛盾包含了多少痛苦和辛酸,景物描写是为了反映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主题。
5、学生网上搜索别人对“在烈日下”的评价,学生整理结合自己的观点后分享。
(教学意图:结合多媒体网络技术让学生通过对名著的阅读、欣赏和对环境描写的分析,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名著的魅力,读名著不再枯燥。
)
五、观看电影“在烈日下”这一片段,分析电影和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教学意图:让学生有良好的视觉感受,更利于和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进行比较。
)
六、教师小结: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了《骆驼祥子》这部名著中景物描写十分成功,作者能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有层次地来对旧社会人力车夫祥子痛苦艰难的生存状况的真实描写,反映了老北京底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揭露和控诉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劳动者深切的同情。
六、作业:
必做:用同样的阅读方法阅读“暴雨下”这一片段。
选做:结合别人的评论写一则300字左右的评论。
(教学设想:分层布置作业既针对全体学生的最低要求,也适合中等水平和优秀学生的不同要求,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能让学生初步了解《骆驼祥子》这部名著的背景、内容和意义,达到了通过读名著、欣赏名著片段让学生感悟到《骆驼祥子》的主题。
从整个教学流程来看,为学生展示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有效阅读过程,突出了读名著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
1、能结合多媒体网络技术让学生通过对名著的阅读、欣赏和对环境描写的分析,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名著的魅力,读名著不再枯燥。
2、观看《骆驼祥子》中“在烈日下”的影片片段,则可让学生有良好的视觉感受,更利于和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进行比较。
打破了传统只重书本的名著阅读方法,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可谓是一种新的尝试。
3、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教师自觉比讲读授课更为宽松,学生从研读资料到搜集、筛选信息都可充分地体现操作的个性化、层次性,体现与人合作的精神。
成果的展示、交流也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好的促进、激励作用。
4、营造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氛围,给他们自由阅读文本的权力。
在语文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先充分阅读,再交流感悟,改变了以前常常为了赶进度而舍弃课堂阅读的做法。
其实,学生应该有大量的课外阅读,丰厚文学内涵,提高文学素养。
如果课堂上让学生做做摘抄就更好了。
以上记录的是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零碎的得失,希望在不断的反思中,走出自己对教学的困惑,开创一片更加广阔的语文教学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