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图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作图能力培养研究
美丽的家乡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农垦红兴隆管理局陈逸飞指导教师:叶秀梅刘维莲
我的家乡在东北的八五二农场,是一个巨大的粮食基地,有数不清的玉米、水稻、大豆,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金色的海洋。
春天,万物复苏,鸟语花香。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小鸟站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欢唱。
山上的冰雪融化了,汇成一条条奔流的小溪,淙淙地流着。
小鹿来到溪边,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美丽身影。
夏天,白桦林公园的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透过树梢,照射在绿油油的草地上。
白桦林公园中间有一座大花坛,花坛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花坛的北面有一座凉亭,大街小巷的人们常到那里去乘凉,三三两两的老爷爷、老奶奶悠闲地唠着家常,还有一群人围坐在一起打扑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白桦林公园还真是个游玩的好地方。
金秋时节,五谷丰登的秋天。
树叶黄了,只有松柏显得更翠绿了。
我放眼望去,山上的树叶有黄的、红的、绿的,真是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那景象美丽极了!
而鹅毛大雪的冬天才是我的最爱。
大雪过后,树啊,房子呀,都披上了银装,我们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有趣极了。
我的家乡真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我爱我美丽的家乡。
教师评语:小作者用细腻的文笔描绘了家乡一年四季不同韵味的美,流溢出的是作者对家乡、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因为留心生活,热爱家乡,所以才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文章!。
提高学生作图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质
提高学生作图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质作图能力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如何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以及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提高学生作图能力1、多使用视觉教学法视觉教学法是指通过图像、图表等方式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学生的图像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多使用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像来理解数学知识。
2、进行实际操作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图形、利用计算机绘制图形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图形的构成和性质,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图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想象来完成一个图形。
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尝试不同的作图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二、提升学生数学素质1、强化数学基础学生要提高数学素质,首先需要打好数学基础。
老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来强化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让他们熟练掌握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要想提高数学素质,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进行数学推理、解题等活动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
老师可以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活动和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注重数学实践应用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数学的实践应用。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和提升学生数学素质是教师们在数学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提高学生作图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质
提高学生作图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质
一、提高学生作图能力的重要性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把画图变成了一种技能,学生们不再局限于手绘图形的过程之中,他们可以用多种方式绘画、改动、保存、打印图形,通过这个过程,来达到提高作图能力的目的。
2、多种绘图器具的使用,如铅笔、尺子、直角器、圆规、剪刀和胶水等,这些绘图器具的精度、灵活性和稳定性,对于教师进行数学教学和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以及学生们展开数学研究和数学实验都非常重要。
3、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多分组群体作图,每个小组的成员充分合作,并共过程,逐渐逼近目标。
能够降低冗余因素,以及学生彼此之间的合作,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导向学习能力。
4、在数学教育中进行多样化的应用题,通过绘图的方式来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意思,设计更多复杂的应用题使学生不断进行实践和思考,提高空间感知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和教师一同探索和发现未知的数学世界,进行更加自由和有趣的研究探究。
三、总之,提高学生作图能力是数学教育中需要实现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通过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采用多种方式探究和实践作图,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作图技能和数学素养,并可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为推进数学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助力于国家的中长期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浅谈怎样培养学生数学作图能力
浅谈怎样培养学生数学作图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直尺、圆规等画图工具,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作图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
(二)、在教学中注重作图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题目的画图方法,让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作图,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尝试,多练,让学生通过实践不断提高作图能力。
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图形思维能力。
作图不仅是机械性的操作,更是需要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图形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图形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宣讲作图的重要性,注重作图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作图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研究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一些数学老师认为,只有在高年级遇到难题时才需要使用线段图来辅助解题。
然而,如果从小不教会学生作图,当学生到高年级需要画线段图时,他们可能会画不出来或画错了,从而限制了他们的解题能力。
因此,培养画线段图的能力必须从中低年级开始,从简单的题目入手,养成画图解题的意识和良好的画图技巧。
只有打下坚实的作图基础,高年级的难题才能迎刃而解。
例如,二年级上册第107页练题10:我妈妈给我买了8本故事书。
(1)比科技书多3本,买了多少本科技书?(2)比连环画少2本,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初让学生解题时,学生认为有“多”,就不加分析地判定用加法计算,有“少”字,则用减法计算。
而线段的正确使用能避免学生出现这种错误判定。
引导学生作图分析:先画出故事书数(一条线段上画8小格),再在故事书的下面并排画上一样长的线段,其中3小格画虚线,表示“比科技书多3本”。
提高学生作图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质
提高学生作图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质要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和数学素质,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方法:一、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1. 教室要干净整洁,黑板和白板上的画线要清晰易擦,以方便学生进行作图。
2. 教室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直尺、量角器、圆规、指南针等绘图工具,并确保这些工具的质量良好,以便学生能够准确绘制图形。
3. 教室内应有充足的教学材料和参考书籍,包括数学绘图的相关知识、技巧和例题,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二、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1. 引导学生增强观察力,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图形,并观察其属性和特征。
2. 启发学生运用逻辑和思维的方法来解决绘图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授正确的绘图方法和技巧1. 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教导学生绘制不同类型的图形,如平行线、垂直线、角的大小、形状的比较等。
2. 教授绘图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如直接连接法、平行线法、垂线法、射影法等,帮助学生准确绘制出所需要的图形。
四、组织绘图训练和竞赛活动1. 定期组织绘图训练活动,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作图,并结合评比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可组织绘图竞赛,设置不同难度的绘图题目,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选和展示,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竞争意识。
五、绘图与其他学科的结合1. 在教学中,将绘图与其他学科内容结合起来,如几何与代数、几何与物理等,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看待绘图问题,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2. 在绘图中融入创意和艺术元素,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绘图,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六、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1. 鉴别学生的绘图水平和问题所在,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作图能力。
2. 鼓励学生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让他们相互学习和帮助,在互动中提高自己的绘图水平。
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和数学素质需要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来配合实施。
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参与,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教授正确的绘图方法和技巧,组织绘图训练和竞赛活动,并将绘图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起来,同时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和数学素质。
家长们如何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
家长们如何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家长们想要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供良好的绘画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专门用于绘画的空间,例如一个小角落或者一个桌子。
确保绘画区域的光线充足,让孩子能够清楚地看到颜色和细节。
2.提供适当的绘画材料: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常见的绘画材料,如彩色铅笔、蜡笔、水彩、油画棒等。
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年龄,逐步引导孩子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
3.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鼓励孩子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如花朵、树叶、动物等,然后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可以带孩子到户外进行素描或者室内进行静物绘画,帮助他们理解形状、轮廓和细节。
4.提供示范和指导:家长可以示范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如如何使用颜色、如何勾勒轮廓等。
同时,对孩子的作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反馈,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和改进的空间。
5.绘画活动和比赛:组织一些绘画活动或者比赛,让孩子有机会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这种交流和竞争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
6.注重绘画的过程而非结果:家长要明确培养孩子绘画能力的目的是激发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而不是追求完美的作品。
因此,在绘画过程中,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思考和实践过程,而不是过多关注最终的成果。
7.资源和文化活动:为孩子提供接触绘画的机会,如参观艺术展览、美术馆或啦啦队的演出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达方式,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和兴趣。
8.绘画课程或培训:如果家长觉得自己的绘画能力不够,可以考虑为孩子报名参加专业的绘画课程或培训班。
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孩子系统学习绘画基础知识和技巧,并且与其他绘画爱好者交流和互动。
总之,家长们想要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鼓励和引导。
同时,要提供合适的环境、材料和机会,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方法的实践和积累,孩子的绘画能力将得到有效的提高。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画图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画图能力数学知识是数形转换的结果。
将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数量关系用直观的几何图形来表达是数形结合的优点;让抽象的问题变为形象的问题是数形结合特有的“魅力”。
让本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变得容易解决。
因为小学生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他们的抽象思维还没得到发展,习惯借助直观图形去思考相关的数学问题。
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去搜索相关的策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直观,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欲。
尤其是在一、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当中,运用”画图”的策略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展示思维解决数学问题,遵循一、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这样的教学策略直观、有效富有趣味性。
如何培养小学的画图能力,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课堂上强调画图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课本里形象、直观的情境图,说明作图的意义,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不但要注意插图所蕴含的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探索插图的趣味性、数学思想等,从而加强学生热爱学习数学的情感。
还要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图形在草稿纸上画一画,涂上颜色,从而获得画图带来的喜悦。
例如:计算20以内加减法时,5+7=?对于这题,教师指导学生数手指,或让他们在草稿纸上先画5根小棒,再画7根小棒,再一根一根地数,最后得到答案是12。
对于计算能力强的一些学生,可以直接用加法计算,得到12的答案。
画一画、数一数可以帮助一些基础较薄弱,数学思维较差的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
再比如:小明有童话书36本,比小华少24本,小华有多少本?这题看似简单,但“比()少()”、“比()多()”的解决问题很难教,学生不加以理解思考就直接乱加乱减,导致失分。
而学会作图,利用线段图来解决这题就可以降低出错率。
二、教学中注重画图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一)从中低年级起,从简单题入手,培养学生基础的画图能力。
例:二年级上册:爸爸给我买了9本童话书,比连环画多4本,买了多少本连环画?童话书:连环画:(二)教师耐心指导和示范、巧妙点拔,提高学生画图技巧。
如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 作图能力
浅谈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作图能力小学数学新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不但每个单元有学生喜爱的彩色插图,而且有些例题也以图形出现,尤其是教材中的主题图,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让学生爱不释手,这为有效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但如何让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画出图,弄清算理,以便快速准确地解题。
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出现二步、三步列式计算过程的较复杂应用题,学生通过作图理解题意,解决实际问题尤为重要。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作图能力和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在我就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引导学生正确作图、理解图意,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课堂上多宣讲作图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作图情感。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生动、直观的画面,宣讲作图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喜爱的图形画下来,填上色彩,获得画图成功的喜悦。
使学生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爱上作图,爱上数学,获得初步的数感,提高动手作图能力。
二、教学中注重作图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一)、从中低年级起,从简单题入手,培养学生基础的画图能力。
部分数学老师认为,用线段图帮助解题,只有到高年级解比较难的应用题时才用到;容易的题,不画图就能理解题意,只要把题做对,没必要画图。
实际上如果从小不教会学生作图,学生到高年级遇到比较难的题需要画线段图辅助解题的时候,就会画不出来或画不正确,解题的能力就会受到局限。
所以,画线段图的培养一定要从中低年级开始,从简单题入手,从小养成画图解题的意识和良好的画图技能技巧。
只有打下坚实的作图基础,高年级的难题才能迎刃而解。
如,二年级上册第107页练习题10:我妈妈给我买了8本故事书。
(1)比科技书多3本,买了多少本科技书?(2)比连环画少2本,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初让学生解题时,学生认为有“多”,就不加分析地判定用加法计算,有“少”字,则用减法计算。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图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图习惯当前学生在作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作图不规范,随意画个草图,逐渐淡化了借助三角板等学具作图的意识。
学生在作图中表现出随意、马虎、不细心的不良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效果,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可以从规范学生的作图要求入手,即借助三角板、圆规等学具画图,并用铅笔作图,不可徒手随意作图;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作图的欲望。
教师在教学中不妨将学生中优秀的作图进行展示,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做好图、好作图的欲望。
如我在教学《轴对称》时,将学生中的优秀作图作业在展台上进行展示,展示还没有结束,学生就亟不可待地动起手来。
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经常创设这样的情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觉动笔画图,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意识。
第二,留给学生动手作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作图。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
”作图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学生动手开始,必须让学生亲自画一画。
例如,在教学“旋转”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认识了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然后让学生将“一条线段AB绕A点顺时针旋转90°”,让学生动笔画图,看看学生能否独立解决,再指导学生画图。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让学生自己多动手画一画,既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同时也是提高学生作图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第三,加强作图方法指导,提高学生作图能力。
作图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作图方法的娴熟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领学生对作图方法的归纳整理。
如在教学《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时,在学生自主作图后,教师组织学生探讨作图方法,最终形成:一看,看原图每边各占几格;二算,按给定的比计算图形各边的长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图形的边各占几格;三画,按计算出的边长画出原图形的放大图(或缩小图)。
在学生整理出作图方法后,可以再次练习,进一步掌握方法,形成技能。
提高学生作图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质
提高学生作图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作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作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很多学生在作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不足。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学校和家长应该提供足够的作图工具和材料,如直尺、量角器、圆规等,以及各种不同规格的纸张。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作图时更加便捷和准确。
学校可以设立数学实验室,配备各种作图工具和设备,提供良好的作图环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练习和运用作图技巧。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作图技巧的教学和指导。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作图过程,并详细解释每一步的操作方法和原理。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作图活动,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共同解决作图中遇到的问题。
学校还可以选拔一些作图能力较强的学生,组织他们进行作图技巧的培训和指导,让他们成为学校作图技巧的引领者和榜样。
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作图考核和评价机制。
在考试或者平时的练习中,增加一定的作图要求和题目,要求学生进行精确的作图,并进行评分和反馈。
这样能够激励学生重视作图能力的提高,增强他们的作图意识和动力。
在评价方面,学校可以根据作图的准确性、美观性和完整性等因素进行评价,从而全面衡量学生的作图能力和水平。
学校还可以引入一些有趣和实用的数学应用软件,如几何绘图软件、动态几何软件等,让学生通过电脑练习和掌握作图技巧。
这些软件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作图工具和功能,而且还可以通过动态和交互的方式呈现作图过程,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家长也需要重视并关心学生的作图能力提高。
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做作业,帮助解答作图中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家长还可以在家里提供一些与作图相关的书籍和资料,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和练习作图技巧。
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是提升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关注和支持学生的作图能力提高,通过提供必要的工具、加强教学和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和技巧,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素质。
提高学生作图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质
提高学生作图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质作图在数学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很多学生在作图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比如不会画图、不理解图形的意义、没有耐心等。
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是提升学生数学素质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注重基础训练,提高技能提高学生作图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要注重基础训练,提高学生的作图技能。
作图技能是学生进行数学推理和解题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作图技能,学生很难在数学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加强学生的作图基础训练。
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强化。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题目,讲解作图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作图的基本技巧。
通过讲解如何画坐标轴、如何画直线、如何画曲线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作图技能。
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作图技能。
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作图技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多次进行作图练习,从而提高他们的作图技能。
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外进行作图练习,以巩固所学的作图技能。
鼓励学生多使用工具进行作图。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有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可以利用一些数学软件或者画图工具进行作图。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作图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工具进行数学学习的能力。
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作图时使用这些工具,并指导他们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作图。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作图技能,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
二、强化作图与数学知识的结合除了强化作图技能,还要注重作图与数学知识的结合。
作图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强化作图与数学知识的结合。
教师要注重作图与数学知识的整合。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作图题目,让学生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作图,同时也可以通过作图来解答数学问题。
提高学生作图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质
提高学生作图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质数学作图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作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推导解题过程,提高数学素质。
要提高学生作图能力,首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在数学教学中,往往注重的是应试技巧和计算能力,而忽视了几何直观的培养。
几何直观是指学生对几何概念的感知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可以设置一些几何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可以借助一些实物、模型和动态软件等辅助工具,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几何概念和性质。
二、强化学生的作图训练作图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技能之一,通过作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需要通过大量的作图训练来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
作图训练可以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同时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作图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作图习惯,如标出角度、边长,使用黄金分割等原则,以提高作图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三、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作图不仅仅是机械地重复画线,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作图训练中,可以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尝试,给予一定的自由度,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给定条件下,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几何图形、构建几何关系等,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合实际问题进行作图数学作图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和解题,更要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将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图形,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现实生活相联系,提高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将一个房间的平面图转化为几何图形,用于计算墙壁的面积和装修的材料等。
要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和数学素质,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强化作图训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作图。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相信学生的作图能力和数学素养会得到有效提高。
小学生数学画图能力的培养方法与效果研究
小学生数学画图能力的培养方法与效果研究摘要: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画图能力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从利用图形思维,培养学生的画图习惯;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利用数形结合,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理解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最后提出了小学生画图能力培养的效果,包括画图习惯形成、解题方法掌握、数学成绩提升等。
关键词:数学画图;成绩提升;能力培养一、利用图形思维,培养学生的画图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画图习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画图思维,并将图形思维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明确画图的目的,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画图思维。
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图形形式,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几何概念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画出相关的图形,以便他们直观地看到几何关系,从而更容易记忆和应用这些概念。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引导学生使用合适的比例和比例尺来绘制图形。
这有助于学生在画图时保持准确性和精确度,培养他们的细致观察和测量技能。
第三,教师应强调图形的标注和注释的重要性。
学生应当习惯在图中标明各种关键信息,例如角度、边长、坐标等,以便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多次绘制图形,不断修改和完善,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这种反复的绘图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创造力,同时也强化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图形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图形,从而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
比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用思维导图来画圆的周长。
在画之前,老师可以先给学生准备好不同形状的圆,让学生观察这些圆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用不同形状的圆画出圆的周长。
学生在动手画画的过程中,既可以很好地掌握圆的周长,又可以记住圆形物体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浅谈小学数学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摘要:图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和解决问题,主动地加入到小学数学学习中,自己动手进行画图,创设良好的画图氛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画图教学培养措施学习能力一、画图教学的意义利用画图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一种。
它是通过各种图形帮助学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使学生能从图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搜寻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画图能力的强弱也反映了解题能力的高低,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画图策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家之所以最终比一般人能更快地得到一个问题的解答,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掌握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称这样的方法为解题策略,……它们都具有普遍性,可以用于解决许多数学分支中的问题。
有一些其实很简单,例如画图,但许多人从未想过尝试它”。
因而,对学生进行画图策略的指导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留给学生自己操作的时间空间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
”作图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学生动手开始,必须让学生亲自画一画。
例如,在教学“旋转”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认识了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然后让学生“将一条线段AB绕A点顺时针旋转90°”,让学生动笔画图,看看学生能否独立解决,再指导学生画图。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让学生自己多动手画一画,既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同时也是提高学生作图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学会读图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起初为了更温和融洽地进入学习氛围。
我让学生一边观察情境图一边发表想法。
面对“情境图”呈现出的美丽画面,学生们在赞叹欣赏的同时自由发言。
学生由于观察目的不同、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水平不同,提出的问题也是因人而异。
这些大都是对图画的简单描述,都不能体现出所谓的“数学问题”。
接着,对同学们积极发言进行鼓励后,进行适时的引导,使其可以从数学的角度来对图画进行重新观察。
如何培养学生画图能力
300棵
苹果树 梨树 桔树 桃树
(四)、培养求异思维,激发创新精神,开拓创 新应用线段图一题多解的空间。
求异是创新的灵魂,求异才能创新,求异思维能产生新思路、 新方法,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的重要思维品质。 如: 1、线段图不仅能用来辅助解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也可根据线段图编题,进行说话能力和列式计算能力的培养;
三、从学生作图的行为习惯入手,培养正确的作图 方法。
一、课堂上多宣讲作图的重要意义,培 养学生的作图情感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生动、直观的画面, 宣讲作图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含的数学知 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 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并引导学生 将自己喜爱的图形画下来,填上色彩,获得画 图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教 育中爱上作图,爱上数学,获得初步的数感, 提高动手作图能力。
3、利用线段图画得美观大方,结构合理,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
观念的训练。 4、更重要的是借助线段图,培养求异思维,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 能力的培养。
三、从学生作图的行为习惯入手,培养正确 的作图方法
1、课前让学生准备齐全作图工具,如三角板、圆 规、量角器、直尺、橡皮擦、铅笔等。 2、养成正确的作图姿势:身子坐端正,手放平, 握笔的手松紧适度,两手配合,画时手不抖动, 图不变形、不走样。 3、要注意作图工具的正确使用。
综上 所述
作图能力,实际上就是学生应用几何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图形具有直观性、 形象性、实用性,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对 提高学生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发展逻辑 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当学生解题遇到 困难时,会想到用作图来帮助分析,使画 图、析图的能力得到提升,增强解题的效 果。这时他的画图意识已经具备了,这也 是我们老师平时要培养的。
小学数学低年级作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低年级作图能力的培养策略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总是喜欢用眼睛去感受知识,也就是根据眼前展示的形象来理解一个新感念。
然而作为抽象科目的代表——数学,自然在小学生眼中就较为失宠,理解力不够强大的小学生怎样才能够学好数学呢?那就是用形象化的图形来启发学生们的抽象思维。
培养小学生作图能力,要从低年级阶段就开始介入。
这样可以有效的打通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脉络,让小学生更简便的找到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课堂中遇到的作图需要入手,简述一下小学生低年级作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图能力;培养策略引言: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贯彻作图能力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非常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方式。
首先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其次小学生探索数学世界的主要方式是靠形象分析的。
在数学课堂上教会学生们作图,可以令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直观的图像来表示出来,使学生们在理解方面会更简单一些。
提高学生们的作图能力,也是数形结合教学方式的一种行为体现。
那么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小学生的作图能力呢?本文将给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各位同仁有些启发。
1.创设情境,直观体验作图乐趣有些数学知识,即便用遍了千言万语,也不能给学生们织造一张清晰的网。
只有通过作图,才能让学生们更直观的看到数学,感受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学生思维能力的限制,一些数学问题显得很深奥,这时教师可以创设作图情境,引导学生们动手操作,通过作图来体验学习数学的另一种学习方式。
这样就可以令复杂的抽象问题更简单化、具体化。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长度单位这一知识板块中,选择一道铺路问题,给学生带来直观的作图体验。
“公园里打算铺一段鹅卵石路,总长210米,甲乙两名工人分头开工,甲一小时铺了30米,乙一小时铺了40米,请问他们一小时一共铺了多少米?铺完所有路面,总共需要几小时?”针对于这样一道题中间出现了一次转折,单靠学生的想象有时会绕进死胡同,这是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们通过作图来理解题意,并找出解题方法。
浅谈小学生数学规范作图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规范作图能力的培养图形与几何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
作图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它是图形与几何学习中学生必备的技能,是帮助学生感受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的重要手段。
在2022年颁布的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增设了尺规作图的学业要求。
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作图习惯,存在随手画图或画图不规范的现象,如画出的线段不直;明显有描画的痕迹,画出的直角是圆弧状的,不是方方正正的;在方格纸上图画时,画出的直线不是沿着方格图的边线等等。
为此,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规范作图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严谨性的认识,纠正学生画图的随意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严谨的态度。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是成功作图的前提。
1.备齐作图工具,如三角板、直尺、圆规、量角器、橡皮擦、铅笔等。
2.养成正确的作图姿势:身子坐端正,手放平,握笔的手松紧适度,两手配合,画时手不抖动,图不变形、不走样。
3.学会正确使用作图工具。
如使用直尺,必须将它放平在桌上,练习本下不能垫得过厚,也不能过簿。
画平行线时,必须用直尺和两个三角板。
让两三角板的两直角边紧贴直尺移动画线。
使用时圆规时,先拧紧调半径长度的螺丝,用有钉子的一脚确定圆心,手捏上部顶帽转动画圈。
二、教师的示范指导是培养学生作图能力的关键。
(一)教师的示范引领。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模仿能力强,学生的数学作图能力往往是从教师的作图中进行模仿进行的。
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该重视教师规范作图的示范引领作用,在黑板上作图时应用数学工具规范作图,给学生正确的示范。
如果教师在示范作图时认真规范,学生的作图态度也就能认真规范,反之,教师随手画图,学生作图时没有模仿的对象和标准,作图的规范性就会降低,将会严重影响到作图的习惯和效果。
因此教师示范引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教给学生正确地作图方法。
浅谈怎样培养学生数学作图能力(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浅谈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作图能力惠台小学马世红小学数学新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不但每个单元有学生喜爱的彩色插图,而且有些例题也以图形出现,尤其是教材中的主题图,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让学生爱不释手,这为有效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但如何让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画出图,弄清算理,以便快速准确地解题。
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出现二步、三步列式计算过程的较复杂应用题,学生通过作图理解题意,解决实际问题尤为重要。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作图能力和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在我就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引导学生正确作图、理解图意,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课堂上多宣讲作图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作图情感。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生动、直观的画面,宣讲作图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喜爱的图形画下来,填上色彩,获得画图成功的喜悦。
使学生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爱上作图,爱上数学,获得初步的数感,提高动手作图能力。
二、教学中注重作图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一)、从中低年级起,从简单题入手,培养学生基础的画图能力。
部分数学老师认为,用线段图帮助解题,只有到高年级解比较难的应用题时才用到;容易的题,不画图就能理解题意,只要把题做对,没必要画图。
实际上如果从小不教会学生作图,学生到高年级遇到比较难的题需要画线段图辅助解题的时候,就会画不出来或画不正确,解题的能力就会受到局限。
所以,画线段图的培养一定要从中低年级开始,从简单题入手,从小养成画图解题的意识和良好的画图技能技巧。
只有打下坚实的作图基础,高年级的难题才能迎刃而解。
如,二年级上册第107页练习题10:我妈妈给我买了8本故事书。
(1)比科技书多3本,买了多少本科技书?(2)比连环画少2本,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初让学生解题时,学生认为有“多”,就不加分析地判定用加法计算,有“少”字,则用减法计算。
小学生作图能力的培养
学生作图能力的培养大新县榄圩乡中心小学何爱群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起到了重要作用,有了线段图,学生的思维更加简洁,过程更加清晰,目的更加明确。
但是自从那年接过二年级的新教材开始,却不敢指导学生进行分析,画出线段示意图,担心这样不符合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因为新课程改革,已把老教材中令师生同头痛的“应用题”改为“解决问题”,“应用题”也不再单独的安排一些单元,而是把解决问题贯穿到各个学习领域之中。
直到今年教五年级数学的“和倍、差倍”问题,当教材出现线段图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觉得特别抽象,根本就不会画。
这就是我在低段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训练的结果,要知道这个班的学生是我自己一手从二年级带上来的,在这么多年的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提高了、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好了,相比于老教材的应用题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
可是,我也强烈地感觉到新课标带来的解决问题对数量关系的摒弃之风。
在教学中对数量关系的整理是避而不谈,更多的是关注感性的理解所谓“建模”的过程。
以致现今孩子升至四五年级面对2步、3步稍复杂的问题便束手无策。
缺少了分析数量关系,缺少了画线段图,使得学生的分析能力有了比较明显的退步。
既然新教材在高段中又把线段图放在分析解决问题的首位,因此,鉴于我个人的教学经验,不能为了“新”而“新”,在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中更要注意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因为数学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更趋于理性化,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呢一、从中低年级培养,从简单题入手,是培养学生画图能力的基础。
有的老师错误的认为用线段图帮助解题是高年级的事,是比较难的题才使用的方法,容易的题,不画图就能理解题意,把题做对,何苦去自找麻烦。
事实上如果从小基础打不牢固,到高年级遇到比较难的题,需要画线段图辅助解题的时候,就会画不出来或画不正确,解题的能力就会的大大降低,就会影响思维的发展。
(像我也是直到今年教“和倍、差倍”问题时才发现临时抱佛脚真是太难了)所以,线段图的培养一定要从中低年级开始,从简单题入手,从小养成画图解题的意识和良好的画图技能技巧,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到高年级才能如鱼得水,应用自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作图能力的培养
大新县榄圩乡中心小学何爱群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起到了重要作用,有了线段图,学生的思维更加简洁,过程更加清晰,目的更加明确。
但是自从那年接过二年级的新教材开始,却不敢指导学生进行分析,画出线段示意图,担心这样不符合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因为新课程改革,已把老教材中令师生同头痛的“应用题”改为“解决问题”,“应用题”也不再单独的安排一些单元,而是把解决问题贯穿到各个学习领域之中。
直到今年教五年级数学的“和倍、差倍”问题,当教材出现线段图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觉得特别抽象,根本就不会画。
这就是我在低段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训练的结果,要知道这个班的学生是我自己一手从二年级带上来的,在这么多年的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提高了、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好了,相比于老教材的应用题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
可是,我也强烈地感觉到新课标带来的解决问题对数量关系的摒弃之风。
在教学中对数量关系的整理是避而不谈,更多的是关注感性的理解所谓“建模”的过程。
以致现今孩子升至四五年级面对2步、3步稍复杂的问题便束手无策。
缺少了分析数量关系,缺少了画线段图,使得学生的分析能力有了比较明显的退步。
既然新教材在高段中又把线段图放在分析解决问题的首位,因此,鉴于我个人的教学经验,不能为了“新”而“新”,在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中更要注意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因为数学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更趋于理性化,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呢
一、从中低年级培养,从简单题入手,是培养学生画图能力的基础。
有的老师错误的认为用线段图帮助解题是高年级的事,是比较难的题才使用的方法,容易的题,不画图就能理解题意,把题做对,何苦去自找麻烦。
事实上如果从小基础打不牢固,到高年级遇到比较难的题,需要画线段图辅助解题的时候,就会画不出来或画不正确,解题的能力就会的大大降低,就会影响思维的发展。
(像我也是直到今年教“和倍、差倍”问题时才发现临时抱佛脚真是太难了)所以,线段图的培养一定要从中低年级开始,从简单题入手,从小养成画图解题的意识和良好的画图技能技巧,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到高年级才能如鱼得水,应用自如。
例如,在二年级“比()多()”、“比()少()”的教学是个难点,难在学生一看“比()多()”不加分析就判定用加法计算,反之则用减法计算。
而线段的
正确使用能避免学生出现这种错误判定。
例:黄花有9朵,比红花少5朵,红花有()朵。
引导学生作图分析时:先画出黄花的朵数,再在黄花的后面加上一段虚线“比红花少5朵”画红花的朵数,通过作图,原题中文字叙述的数量形象、直观化了,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一看就明白,从而也就能进行正确地解题。
当然也就能避免出现一看见“比()少()”就用减法计算的错误了。
二、教师的指导、示范、点拨是培养学生画图能力的关键。
学生刚学习画线段图,不知道从哪下手,如何去画教师的指导、示范就尤为重要。
(1)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找准相关的数量关系跟着教师一步一步来画,也可以示范画出以后,让学生仿照重画一遍,即使是把老师画的图照抄一边,也是有收获的。
(2)学生可边画边讲,或互相讲解。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一定要给以耐心的指导。
(3)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画,教师给以适时的点拨,要注意让学生讲清这样画图的道理,可自己讲,也可分组合作讲。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体会用图解题的直观,形象,体会简洁、方便、易理解的特点,提高应用的自觉性、主动性。
三、理解题意,找准对应的数量关系是培养学生用图解题的重点。
线段图不是盲目的画,随心所欲的乱画。
教师指导学生画图重点要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读题,全面理解题意,所画的图要与题目中的条件相符合。
(2)图中线段的长短要和数值的大小基本一致,不要长的线段标出小的数据而短的线段标出大的数据。
图要画的美观、大方、结构合理,具有艺术性。
(3)要按照题目的叙述顺序,在图上标明条件。
对于双线段并列图和多线段并列图一定要分清先画和后画的顺序,要找准数量间的对应关系,明确所求的问题。
这是分析题意和列算式的重点,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才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一日之功。
如“比()多几分之几”、“比()少几分之几”的分数问题教学是个难点,难在学生一看“比()多或少()”不加分析,就判断用乘法计算或除法法计算。
而线段的正确使用能避免学生出现这种错误判断。
例:桃树有180 棵,比梨树少2/5,梨树有多少棵引导学生作图分析:先找到单位“1”梨树的棵数,并用线段表示出来。
再由“比梨树少”可画出表示桃树棵数的线段
四、开拓思维,巧妙地进行一题多解是线段图应用的升华。
线段图的应用是广泛的,它不仅能用来辅助解题,也可根据线段图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
如编题,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列式计算能力的培养,利用线段图画得美观大方,结构合理,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艺术能力的训练。
更重要的是借助线段图,开拓学生思维,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能力的培养。
如:有钢材1800吨,汽车10天运了全部的5/9,照这样计算,把其余钢材运完,还需要几天一道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让我们用线段来解决它!问:题中哪个量是单位“1”已知条件是什么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解法1:“照这样计算”即照10天运了全部的5/9,那么一天运几分之几
(5/9 ÷ 10 ),那么运完全部钢材就需1÷(5/9÷10),还需的天数即为 1÷(5/9÷10)-10=8(天);
解法2:抓住“10天运完了全部的5/9”,照这样计算,运完全部钢材需用(10÷5/9)天,(已知一个数的5/9是10天,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还需天数即为10÷5/9-10=8(天);解法3:(1-5/9)÷(5/9÷10)=8(天)
解法4:1800×(1-5/9)÷(1800×5/9÷10)=8(天)
由此可见,借助线段图将数量与分率表示出来,能直观体现出对应关系,便于学生分析,从而轻松地进行一题多解,开拓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