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公共政策学00318学习笔记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①研究对象②概念体系③研究方法※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一)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1、具体的个别政策;2、政策群和政策链:(1)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2)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3、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二)政策系统。
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有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结构(三)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
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即决定做什么,做什么;政策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如何认定,解决问题,哪些因素对方案的实施造成影响,结果是否一致及其造成的主要原因等。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程序的设计:(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2)确定假设(3)收集系统资料(4)资料分析(5)做操作性研究(6)撰写研究报告(二)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1、一手资料的收集:(1)定量的一手资料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2)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①无结构访谈法②实地观察法③非参与观察法④参与观察法2、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①内容分析法②二次分析法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三)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1)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目标分析和结构分析;(2)公共政策的矛盾分析方法(3)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方法;(4)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方法;(5)公共政策的个案分析方法;(6)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方法;(7)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方法;(8)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方法※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边际概念※公共政策学的核心概念,次级概念和边际概念及其相互关系:(1)核心概念:是政策分析中不可或缺的概念。
第四讲政策制定的理论与方法
第四讲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与方法公共政策制定的书目很多,我们这里让大家阅读的7本关于公共政策制定的著作和1篇论文按照公共政策的两大研究范式来了划分。
属于第一种研究范式——政策科学,即追求政策科学的科学性,致力于揭示政策制定过程的一般知识和一般逻辑的只有两部——那就是杰弗里.维克斯的《判断的艺术——政策制定研究》、《逆境中的政策制定》,我们所列出的其他数目都是属于第二种研究范式——政策分析研究范式,即着眼于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以提高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能力,改善公共政策质量。
托马斯·R·戴伊是美国著名非营利教育机构——林肯公共服务研究中心主席,曾任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麦肯锡政府研究系教授。
戴伊教授在美国政府和公共政策研究领域享有盛名,撰写了大量专著和论文。
其〈民主的讽刺〉、〈州和社区中的政治〉、〈理解公共政策〉、〈最谁统治美国〉等书版式再版,极具社会影响。
《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探讨了基金会、智囊团、政治捐助者、特殊利益代表集团、院外活动者、律师事务所和公共媒体在美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进行的各种活动。
而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模式描述的是国家的精英集团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将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偏好转化为公共政策,整个过程都充满了精英集团与政府(包括国会和法院)的互动。
指出美国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模式是由美国社会的财富和权力的结构决定的。
书中通过对大量案例、数据、图表、特写、调查问卷等,使作者的观点建立在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具有说服力。
的语言将美国政策制定过程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角度新颖的分析。
本书让我们看到,在这个号称民主圣殿的美国,公共政策也并非反映了“民众的要求和呼声”,而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制定模式反映了占统治地位的精英集团的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
(大连理工大学)第一章 公共政策概述(什么是公共政策)
香港《文汇报》报道,2002年10月23日信息产业部发出 一份文件,以整顿市场为理由,要求大陆所有入境长途电 话资费不得收少于十七美分,并于十一月一日执行。当时 的朱鎔基总理在接见驻港中资机构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 “这是一九九九年就经过了信息产业部的批准的﹐国务院 也知道的﹐在国务院备过案﹐但一直没有加。” 既然早就批准加价了,那为什么早不加晚不加,偏在这个 时候加呢?
路线、战略、方针、策略、计划、措施=政策 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 规定的行动准则(《辞海》1979年版)
政策的制定者:国家与政党 政策存在的基本形式:行动准则(规范) 政策的目的:实现路线与任务 政策的时效:一定历史时期
——不包括一般的社会团体或各类组织,范围有点 过窄,实质上与“公共政策”通用。
公共政策分析publicpolicyanalysis特征和目的?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技术要求高的综合性学科?涉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学计算机和系统科学等多学科?论和方法?本课程从一般的原?和方法的角?研究尽??涉及专门技术门技术?本课程以现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具体案例系统地介绍公共政策分析内容和过程从而使学员对公共政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政策问题并做出切实可行的选择
2、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反映。 政府通过公共政策保护、满足,或者抑制、削弱甚至 打击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调整利益关系,体现社会 公平原则。
3、利益分配的基础是增进社会利益。
公共政策分配利益的基础是社会利益的增进,即做蛋 糕、做大蛋糕。 公共政策的本质之一是如何增进社会利益,与效率有 关。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第13章 政策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4.制度经济学框架
制度经济学框架在公共政策分析的运用,在中国的制度变迁中体现 得尤为明显。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制度运转的费用”,通过对交易 费用的高低判断制度的运行效率,还可以用“制度变迁的成本”或 “改革成本”来判别不同改革道路的优劣。制度经济学框架为中国 渐进式的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基础及改革思路。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
13.3 公共选择理论
13.3.3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题和方法
3.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是运用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 问题。它的研究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经济人”假设 (2)个人主义的方法论 (3)交易政治学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13.2.2 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和概念
2.政策分析中常用的经济学概念
政策分析的过程中经常采用一些重要的经济学概念,包括 “自由市场模式、成本、收益、主体资格、外部性、弹性、 边际分析和公正”等。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
13.2 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
13.2.3 几个主要的经济学分析框架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
13.4 政策分析中的经济学办法
13.4.1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1.政策分析中成本、效益的含义 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
牲,它可包括:劳务成本、工程成本、开发成本、资产成本、资金成本、 质量成本、环保成本等。 效益就是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公共决 策中的效益,有以下几个特征:1)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2)宏 观效益和微观效益的统一;3)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统一。 成本-收益分析包括:1)直接收益与成本、间接收益与成本;2) 内部收益与成本、外部收益与成本;3)有形收益与成本、无形收益与 成本。
政策分析方法和政策理论模型
效果评估的 方法
4 专家判断法:组织 专家审定各项关于政 策的记录,观察政策 的执行,对政策对象 和以前的政策参与者 进行调查,与执行人 员及工作人员交换意 见,最后撰写评估报 告,坚定政策的成效。
5 自评法:政策执行人员自己对政策的影响及达 成预定政策目标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
第二节 政策分析方法
第一节 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3、直观预测法。主要靠预测者的经验、学识和经 验分析能力来做预测,因此更富有“艺术”的特 色。 主要应用于较难定量化的领域。 这类方法有很多种,但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较 常见的有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 法、相关图示法、类推法、形态分析法、空缺分 析法、“脚本”法等等。
综摄法
比较的合理性
头脑风 暴
多角度 分析 假设分 析
产生想法、 目标、战略
产生洞察力
产生想法和 集体 评价
综合运用技 集体 术、组织和 个人观点 明确利益相 集体 关人,提出 假设,质疑, 集中并合成 合理性和重 集体 要性的评估 排序并制图
一致性
洞察力的改 进 冲突
冲突性假设 的创造合成
论证图 形化
一 系统分析方法 (一)系统分析概述 1 系统分析的概念 系统分析是一种系统研究的方法,它运用现代科学的 方法和技术对构成事物的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 系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优化可行方案,从而为决 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系统分析从事物的整体出发, 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及层次、结构与功能、 系统与环境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求优化 整体目标的现代科学方法以及政策分析方法。 2 系统分析的要素:目标、备选方案、效果、标准和 模型
第一节 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三 目标确立的方法 4 目标最优化的方法及技术 实质上是在各种目标和各种限制条件(约束)之 间寻求一个合理的妥协。 常用的多目标决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有: (1)化多为少法; (2)重排次序法; (3)分层列序法; (4)直接求非劣解法;层次分析法。
第三章 政策分析模型和方法
二、精英模型
1、精英模型的理论来源:古典精英理论 2、基本观点:(1)社会分化成有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价值是 精英们决定的 (2)少数处于统治地位的精英们并不是多数的被统治者 的代表。 (3)从非精英向精英的流动过程一定是缓慢而持续的, 以维护社会稳定并避免爆发革命。 (4)在基本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方面,精英集团的看法 是一致的,并且致力于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 (5)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精英们的 主流价值观 (6)活跃的精英们很少会受到冷漠的大众的影响。
一、理性模型及其批评者 1、广博理性模型:理性的决策者能够是始终能够坚持理性 化活动,在决策时能够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选择最优方 案,谋求自身的最大的社会利益。——”花最少的代价, 得到最大的成果“。(p49) 要点:(1)一个既定问题 (2)清楚目标、价值和要点 (3)列出所有备选方案 (4)预测执行该方案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5)比较优劣排序 (6)正确地选择最能达到目标的备选方案 面临的障碍:决策目标不是单一的、明确的;人的理性是有 限的;人获得知识的能力有限;决策者往往存在着价值冲 突;决策者受到时间、人力、物力等资源的限制等。
第三章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与方法 第一节 公共政策分析的模型
在公共政策科学中,模型是公共政策分析的核心,是 分析的基础。公共政策分析的过程就是不断使用模型的过 程。公共政策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模型和方法主要包括: 理性模型 精英模型 团体模型 系统模型 过程模型 制度模型 公共选择模型 博弈论模型 垃圾桶模型
斯卡尔菲丝和那库尔斯该怎么办呢?他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坦白或抵赖。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一 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所以,按照亚当· 斯密 的理论,每一个人都是从利己的目的出发,他们选择坦白交代是最佳 策略。因为坦白交代可以期望得到很短的监禁———3个月,但前提 是同伙抵赖,显然要比自己抵赖要坐10年牢好。这种策略是损人利己 的策略。不仅如此,坦白还有更多的好处。如果对方坦白了而自己抵 赖了,那自己就得坐10年牢。太不划算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是 应该选择坦白交代,即使两人同时坦白,至多也只判5年,总比被判 10年好吧。所以,两人合理的选择是坦白,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 (抵赖)和结局(被判1年刑)就不会出现。 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结局被称为“纳 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因为,每一方在选择策略时都没有“共 谋”(串供),他们只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不考虑社会福 利或任何其他对手的利益。也就是说,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局中人 (也称当事人、参与者)的最佳策略组合构成。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 己的策略以便使自己获得更大利益。“囚徒的两难选择”有着广泛而 深刻的意义。
公共政策学 第一讲公共政策的理论分析共28页文档
第五,虽然政策和法都具有强制性,但政策执行是以国家强 制力为后盾,如果没有法律依据一般不直接动用强制力。而法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往往直接动用国家强制力来执法。
第六,政策和法都要求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但
第二,法和政策都是调整人的行为,亦即调整社会关系的准 则、标准。其作用都在于它们是国家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的工具。
第三,在法治国家,法和政策的制定可以具有相同的程序。 狭义的法,即立法决策的制定都要由方案的提出、审议、通过、 公布等必经的环节;这种程序大体上也适用于行政法规(行政 决策)和地方性法规(地方政策)的制定过程。
2、现代公共政策的发展特征 (1)公共政策问题的复杂化 第一,政策问题具有相关性 第二,政策目标具有多重性 第三,政策问题具有动态性
(2)公共政策主体多元化
仅就公共政策的制定而言,至少有三类主体通过不同的方式 直接或间接地介入了政策的制定过程
这三类主体是: 国家公共法权主体,即国家法定的公共权力主体。他们被称 之为体制内的政策力量;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理解公共政策: 第一,公共政策主体。 第二,公共政策的目标取向。 第三,公共政策过程。 第四,公共政策体系。 第五,公共政策功能。 第六,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政策与法的异同:
(1)政策与法之同
第一,在法治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主体与法的制定 和执行主体是相同的,即都是公共权力机关。换言之,政策和 法都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其执行的。同样的,政策与法 都是国家意志的表现,其权威性都源于国家合法地拥有强制力。
(2)政策与实践
第四讲 政策制定的理论与方法
第四讲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与方法公共政策制定的书目很多,我们这里让大家阅读的7本关于公共政策制定的著作和1篇论文按照公共政策的两大研究范式来了划分。
属于第一种研究范式——政策科学,即追求政策科学的科学性,致力于揭示政策制定过程的一般知识和一般逻辑的只有两部——那就是杰弗里.维克斯的《判断的艺术——政策制定研究》、《逆境中的政策制定》,我们所列出的其他数目都是属于第二种研究范式——政策分析研究范式,即着眼于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以提高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能力,改善公共政策质量。
托马斯·R·戴伊是美国著名非营利教育机构——林肯公共服务研究中心主席,曾任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麦肯锡政府研究系教授。
戴伊教授在美国政府和公共政策研究领域享有盛名,撰写了大量专著和论文。
其〈民主的讽刺〉、〈州和社区中的政治〉、〈理解公共政策〉、〈最谁统治美国〉等书版式再版,极具社会影响。
《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探讨了基金会、智囊团、政治捐助者、特殊利益代表集团、院外活动者、律师事务所和公共媒体在美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进行的各种活动。
而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模式描述的是国家的精英集团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将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偏好转化为公共政策,整个过程都充满了精英集团与政府(包括国会和法院)的互动。
指出美国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模式是由美国社会的财富和权力的结构决定的。
书中通过对大量案例、数据、图表、特写、调查问卷等,使作者的观点建立在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具有说服力。
的语言将美国政策制定过程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角度新颖的分析。
本书让我们看到,在这个号称民主圣殿的美国,公共政策也并非反映了“民众的要求和呼声”,而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制定模式反映了占统治地位的精英集团的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
尽管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模式并不是很受欢迎,但托马斯·R.戴伊仍然认为,在国家精英集团的权力切实受到宪法限制的前提下,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与民主的真谛并不矛盾,并不会损害到美国民主的核心价值观。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外部成本:决策者本人可能对不参与决策的局外人强加 的成本,外部成本与参与人数成反比
政策只是讨价还价的结果,妥协、折衷;
2019年3月21日,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印第安人保留地内一名学生打死祖父母 后又闯进当地一所高中,开枪打死6人、打伤15人,后自杀。
2019年9月27日,美国科罗拉多州贝利镇一所中学发生劫持人质事件,劫持者 在打伤一名女人质后开枪自杀,伤者被送到医院后不治身亡。
2019年10月2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县一所社区学校内发生枪击事件, 造成5名女生死亡,凶手最后饮弹自尽。
2019年1月3日,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一所高中发生一起枪击事件,一名学生在 学校的走廊上用枪朝另一名学生射击,致使对方当场死亡。
当地时间4月16日7点15分(北京时间19点15分),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恶性校园枪击案,枪 击造成33人死亡,枪手本人开枪自尽。案件发生后, 布什称枪击案令美国举国震惊。警方17日透露枪 击案疑犯为23岁韩国学生。
3、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与自下而上的政策制定
4、政治分析中引入科学分析
党派投票倾向论转为问题投票倾向论
埃及20世纪70年代苏联援建的,3亿亩。
好处:廉价的电力、控制水旱、灌溉农田。
坏处:1、有机物和泥沙沉积水库,两岸绿洲盐 渍化、贫瘠化。2、河口供沙不足,河口三角洲 平原向海中伸延变为朝陆地退缩,工厂、港口、 国防工事跌入地中海的危险。3、缺乏陆地的盐 分和有机物,沙丁鱼1961年产15000吨、1965 年500吨,1971年几乎绝迹。4、活水变死水, 血吸虫和疟蚊泛滥成灾,水库一带的居民血吸 虫病率80%以上。
7、环境分析:煮青蛙的故事
公共政策决策的分析方法
公共政策决策的分析方法摘要:公共政策的研究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自从产生了政府,就有了对政府行动的理论解释,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学科,是在二战结束后,随着政治学者为反思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而首先在美国和欧洲产生的。
公共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公共政策指的是政府等决策部门对公众利益进行分配和对公众行为进行规制所采取的措施;广义的公共政策指的是政府及立法机构制定的对公众利益进行分配和对公众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等。
系统分析是公共政策研究尤其是公共政策分析的最基本的方法。
系统分析是一种根据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系统特征,从事物的整体出发,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及层次、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境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求得优化的整体目标的现代科学方法以及政策分析方法。
关键词:公共政策内容系统分析政策分析矛盾分析绪论我们学习公共政策,政策的制定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分析,那么何为政策分析呢?邓恩给出了政策分析的一个宽泛的定义,认为它是针对政策制定过程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创造知识的活动。
政策分析是以其作为对政府面临的经常发生的问题和危机的一种反应而存在的,并体现其自身的价值,这种价值在于,通过运用一切尽可能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以及直觉、判断力、创造力等能力和潜能,为正确制定和有效执行公共政策服务。
一、公共政策分析内容1、描述政策事实或问题政策分析的一个首要目的是提供事实,政策分析者要告诉人们,他们所揭示的事情(事实)在当下和将来是否会存在。
从方法论上来说,提供事实的方法是经验方法,即通过提供描述性的信息来揭示事实。
通过描述公共政策,使我们可以知道政府在福利、教育、国防、民生、环保、税收等方面正在做什么,没有做什么。
2、解释政策形成的因果变量政策分析者必须去寻找与公共政策相关的一些变量关系,即它的前因与后果,并且首先要探究公共政策的原因和决定因素。
3、探究公共政策的结果或影响涉及到公共政策评估问题,政策分析人员必然会去关注公共政策的实施将给以及正在给社会和其作用对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公共政策研究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发现新资源 采用新技术
生态环境子系统 l 环境污染 l 环境治理
l 环境容量
生活排放 生产环境
资源供应 资源投入
资源子系统:水、土… l 资源结构 l 资源丰度
l 承载能力
生产排放 资金投入
经济子系统 l 经济总量 l 经济效益
l 经济结构
资金投入
资源进出口
资金、产品交换
水资源承载力投入产出多目标情景决策分析模型
济总用
增长
GDP 面积 粮食
需水
水
亿元 % 万人 元/人 万亩 kg/人 亿 m3 亿 m3
2000 64
125 5127 365 492 21.4 1.56
2010B 131.27 7.40 124.99 10502 361 499 22.8 1.56
2010C 130.85 7.39 137.11 9543 360 454 22.8 1.56
水土?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子系统环境容量生存环境生活排放发现新资源采用新技术资源供应资源投入资金投入生产环境生产排放人口流动资源进出口相互影响资金投入资金产品交换资源经济人口环境系统协调关系2021年11月24日星期三用水需求系数农业总产值土地总面积工业总产值建筑业产值建筑业用水一般工业产值一般工业用水工业用水总量火电工业产值火电工业用水虚拟水种植业总产值人均粮食产量林业总产值副渔业总产值人口增长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用水需求系数用地需求系数农村人口生活用水量牧业总产值总产出社会总消费服务业总产值中间消耗固定资产积累人均消费水平最终产品进出口净额投资分配系数资本存量粮食作物面积水投资经济作物面积人均gdp耕地面积林地面积水域草地面积灌溉农田用水灌溉林地用水副渔业用水灌溉草地用水城市生活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城镇建设用地生态林草面积cod排放量人均林草面积目标函数生态需水总用水需求可供水资源量约束条件水资源供需多目标情景分析模型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供需废水处理投资工程供水投资投入产出模型荒漠化面积污染物量水环境质量土地总需求情景分析承载力综合评判模型张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系统要素关系图张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系统要素关系图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权重因素层权重可承载临界状态值v1可承载理想状态值v2人均水资源m0652217004000水资源利用率0217440水资源子系统02326人均用水量m01304800400林草覆盖率040861560水体污染物cod浓度mgl017963015生态环境子系统03488生态需水率041172550人口自然增长率?0189895城市化水平004852070人均gdp元人02721328032800第三产业占gdp比重014553060人均粮食占有量kg人00286300590社会经济子系统04186用水效益元m03155307基本情景情景描述固定资产投资率预计20002010年间固定资产投资率354020102020年间固定资产投资率为3238产业结构调整预测到2020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30以下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到35以上节水技术进步预测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目前的05提高到2010年的0552020年达到065工业用水重复系数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由目前的60提高到70和80生态环境保护25度以上坡耕地的退耕
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章
(二)公共政策的学产生的根源
真正的政策科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 学者药师寺泰藏指出,公共政策运动和公共 政策科学之所以诞生在美国,是三个根源。 行为主义的盛行 社会问题的增多 政策替代文化
(三)公共政策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自 20世纪 50年代以来,政策科学在公共管理领域崭露 头角,发展中的公共政策研究成为各国学界和政界共同关 注 的当代公共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富有成果和充满活力的新 研 究领域。 1、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动下,产生了许多复杂的国际和国 内问题,公共政策也面临更多挑战。 2、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和世界改革浪潮的推动,公共政策 的功能和作用凸现。 3、“脑库”的价值 4、相关基础学科的发展
7个“一号文件”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 一个“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 改革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年和此后一个 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 署。之后,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都是关于农村政策的。这五个“一号文 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 词——“五个一号文件”。
7个“一号文件”
8、宏观分析方法: (叶海卡· 德洛尔)
一个是普通的公共政策分析在微观问题上的有 效和在宏观问题上无效的矛盾;
现有公共政策分析的一般知识与“行动中 的见解” 之间存在的差异矛盾。
第三节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4)搜集和整理研究资料的各种技术性手段和方法
1、调查研究 2、实验研究 3、实地研究 4、非介入性研究
第四节 公共政策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公共政策学的社会背景
(一)公共政策研究的起源
中国:
重视政策制定与执行等朴素政策思想 重视智囊制度 历史上留下与政策和政策研究相关著作
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第十章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从理论上说,一个完整的政策分析过程包括六个步骤:首先,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分析,初步界定政策问题;其次,明晰政策问题,确立政策目标;再次,针对政策目标,搜寻备选方案,并对其进行设计和筛选;第四,对各备选方案的前景和后果进行预测;第五,根据预测结果,评估各备选方案的优劣;最后,对政策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估。
政策分析是一个运用各种科学技术分析问题情境,解决政策问题的过程。
因此,政策分析方法的适用与否对能否有效解决政策问题举足轻重,方法论的研究有助于科学决策的推行,避免重大失误。
第一节政策分析的过程框架及步骤一、政策分析的基本因素一般而言,政策分析的基本任务及程序是:(1)帮助决策者确定政策目标;(2)找出达成目标的各种可能的办法;(3)分析每个备选方案的各种可能结果;(4)依一定的标准排列各种备选方案的顺序。
这些基本任务决定了政策分析中的各种因素及分析过程。
根据奎德等人的论述,可以将政策分析的基本因素概括为如下七个方面:问题、目标、备选方案、模式、效果、标准和政治可行性。
1.问题(issues or problems)问题是一般科学发现的逻辑起点,同样也是政策分析的逻辑起点。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是指政策问题,即政策分析者所要分析、研究或处理的对象。
政策分析所要处理的问题是公共问题,而非私人问题。
关于什么是私人问题和公共问题,这是难以明确区分的。
问题界定构成了政策分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即成功地界定问题等于完成分析任务的一半。
2.目标(goals or objectives)目标或目的是决策者凭借决策手段所要取得或达成的东西。
分析者遇到的一个困难是弄清楚决策者真正所要达成的目标。
因为这些目标往往被决策者以抽象的语句或笼统的方式所陈述或隐含,以至于相当模糊。
如果决策者还没有一定的目标的话,那么分析者就应认真地分析研究,并在目标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上与决策者或当事人达成一致。
公共政策学 第四章 公共政策模型及理论
传统理性模型所要求的条件:
◆ 1、把决策行为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 ◆ 2、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
◆ 3、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
◆ 4、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
◆ 5、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耗。
最优选择的具体步骤
1、确定决策目标。 2、提出备选方案。 3、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Herbert Alexander Simon 1916- 2001)
10
有限理性模型的基本问题
◆ 有限目标:目标多重或不清晰 ◆ 期望水平:因人而异 ◆ 搜索方法:满意即可
① 试探方法:在没有现成满意方案时,提出探索方案,进行试点,然
后总结推广。 ② 随机方法:决策环境不明朗。 ③ 排除法:方案较多时,一一排除。
◆ 2.认定重要层面:抓住主要矛盾,剔除不相干因素
◆ 3.符合社会现实: 模型根据现实归纳提取的
◆ 4.提供有意义的沟通 :剔除概念,对现实进行抽象
◆ 5.指导调查与研究:模型在现实生活中可验证
◆ 6. 提出一定的解释: 描述现实+解释现实。
第二节 政策分析模型及理论
1. 传统理性模型
2. 有限理性模型 8. 团体理论 9. 系统理论 10. 公共选择理论 11. 小组意识模型 12. 过程模型 13. 批判性理论 14. 实验性理论 15. 取舍理论
决策也就越有意义。
16
五、精英理论
◆ 在政策过程中,公众完全是被动的,他们的要求及其行动 对公共政策不会产生决定作用。与之相反,占统治地位的 政治精英们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动权,公共政策完全由他们 来决定,然后由行政官员及其机构加以执行。
英雄史观
总结公共政策分析陈振明
公共政策分析陈振明20 年月日A4打印/ 可编辑公共政策概论Introduction to Public Policy江远山一、课程简介第一,提供大学部同学对于公共政策的基本认识,能够深刻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等。
第二,通过现实政策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模型路径,掌握具体的决策与分析技术,熟悉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和途径,了解西方国家与中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主要历史经验、教训。
第三,除了作为深入了解政治现象的基础,本课程也为政策设计与分析等实务操作提供必要的训练。
This course has three main objectives. Firstly, this course helps college students to have the understanding of public policy, and to deep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public policy and its theoretical framework. Secondly, students can grasp the values, methods, models of public policy analysis through case study. In addition,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specific decision-making and analysis technology, identify the main body and ways of public policy making, and know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public policy both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Thirdly, this course not only serves as a foundation for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political phenomena, but also provides necessary training for practical operations such as policy design and analysis.二、课程性质政治学与行政学必修课及其相关专业选修课三、考核方式1.出勤与课堂讨论占40%;2.期末考试占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