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解放之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解放之路

——从《阿毛姑娘》看丁玲二三十年代的女性写作

内容摘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丁玲高举女性解放的大旗,成为女性解放领头羊,对女性解放作了深刻的反思,这种反思不仅继承着五四以来个性解放的传统,更多的是将这种个性解放推进到女性解放,并且在这方面做了深刻的探索。本文试图从《阿毛姑娘》入手,结合时代背景,探索丁玲在二三十年代对女性解放之路的认识。作者让阿毛这个朴实的农村姑娘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原本单纯的阿毛出嫁后,处于城乡交界地带,她有机会看到城市的诱惑,她经受了从服饰等商品的诱惑到浪漫情调的诱惑,从物质的吸引到精神的吸引。最后,《阿毛姑娘》是以悲剧结束,在无奈和凄凉中阐释女性解放之路的艰辛,本文试图从阿毛幻想实现的主观可能性和客观条件方面分析其悲剧的原因,不论阿毛本身的主观选择还是现实条件注定逃脱不了男权文化圈定了的陷阱和模式。

关键词:

个性解放女性解放男权文化幻想现实

丁玲,1904年10月12日生于湖南临澧县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丁玲四岁丧父,跟随寡母在常德长大。1928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1929年出版了《自杀日记》,1930年出版了《一个女人》。她的这些小说,“充满了对社会的卑视和个人的孤独的灵魂的倔强”,比较深刻地表现了“五四”以来新女性的精神苦闷和要求解放的精神。《在黑暗中》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之作,写了“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的典型显示了她的艺术天才。莎菲的苦闷,是“五四”后获得个性解放的激进女青年,在革命低潮中陷入彷徨无主的真实写照,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历史批判,更为重要的是丁玲由于幼年丧父使她比较容易站在女性的立场上,用女性的眼光观察世界,描述世界,她描述的女性形象丰满,真切感人。她在这一时期高举女性解放的大旗,成为女性主义的领头羊。以悲悯的情怀和悲剧意识观照女性解放之路,其早期的《梦柯》,《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姑娘》都反映了女人个性解放的坎坷和必然的悲剧情结。尤其是《阿毛姑娘》更让人体验到一种无奈和凄凉。

一阿毛的悲剧

读了《阿毛姑娘》,总有一种凄凉的感觉,两个漂亮女人的死和一个华贵少妇弹奏的委婉凄恻的乐音时常萦绕于心头。阿毛这样一个朴实漂亮勤劳的村姑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一步步走向死亡,本该是年轻漂亮充满活力的生命却如此早谢。故事结局是阿毛吞食火柴头自杀身亡,让我们更感其可悲的不是阿毛身体的死亡,而是其未来和幻想的死亡,也就是住在她左边山坡上“苍白脸色的姑娘”的死和住在右边的美少妇所奏出的哀音。如果说在《沙飞女士的日记》中丁玲写一个女性追求灵与肉统一的爱情而不得的悲剧,那么在该篇中则写了一个女性追求灵与肉统一的“幸福”生活而幻灭的悲剧。

阿毛,一个漂亮朴实勤劳的村姑,与老爹相依为命,从小就生在那荒僻的山谷,长在那依旧保存原始时代朴质拙野。性格自然憨厚朴实,保留了生命天然的一面,这一切在她出嫁前后的场景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当阿毛老爹说“哈,明天便归我自己来烧了”时,某种感情沉重的压住阿毛的心了,于是阿毛又哭起来,她不忍离开父亲,不敢亲近陌生的生活。阿毛对自己出嫁的简陋也并无任何挑剔。出嫁的感觉是“他只被许多人拿来玩弄着,调笑着,象另外一种人类。对于她丈夫有力的拥抱和鲁莽的接吻,她指坚决地把身子扭在一边,无声的啜泣。”这时的阿毛多像一头不谙世事的小鹿,质朴、单纯、天然。

然而,正是这出嫁把阿毛安置到了城乡交叉的地方,使她从单纯的小鹿一变而成为好用思虑的少女了。城市的诱惑首先源于商品,美丽的布匹抓住了阿毛的心,她埋怨小儿“引诱她去欲望,而又不能给她满足。”出于对物质生活的希翼,她勤劳的去生活,希望的一件长袍。其次,城市的诱惑还源于来旅游的香客丰裕的物质生活,在这容易沾染富贵的西湖边上居住,使她有机会亲眼看到富贵与豪华,她第一次看到一对夫妇上山来给她的印象:“那穿皮领的美人儿,正被写在一个穿有皮领的美男人臂膀间,两任并着头慢慢朝山上走。……他们是那样华贵,连眼角也没有望到她那一边,只是那样慢慢的含着笑一步一步,两种皮鞋和这向往山上踱。不知那男的说了句什么话,女的就笑了,小的那样大方,那样清脆。柔嫩的声音夹在鸟语中,夹在溪水中,响彻了这山坳,连路旁枯萎的小草都笼罩着春的光辉。笑完了,又把两手去互相抚弄那双玲珑的小手套。于是这手套,在阿毛看来就成了一种类似敬神的无上的珍品。阿毛一直送着那后影登了山后,才怅怅的回转头来。”[1]这里面不仅有阿毛对物质(皮领、手套)的艳羡,而且有她对富贵优雅的生活的倾慕:鸳鸯式的爱恋,漂亮女士的举手投足,更确切的说是这种情调吸引了她,在阿毛眼里幸福该是物质上丰裕,精神上和谐,虽然他只看到了享受层面。

另一个促使阿毛充满幻想的因素是住在做边山坡上的一个脸色苍白的年轻姑娘,她常常斜倒在一个世界上最和善美貌男人的臂膀里,趿着一双嫣红拖鞋,在碎石铺的曲折小径里,铿铿锵锵的漫步……。两人总是那样细细柔柔的谈谈讲讲,然后又拥着,悠悠闲闲得走回去,并且每天她和他都并坐在一张大藤椅里,同樊一本书,或和着高低音共唱一首诗歌。……其实,那女人比阿毛更难过,因为它的肺病很重了。不过在阿毛看来,即使那病可以致死她,也是幸福。可见对幸福幻想的追求达到忽视生命的阶段。

造成阿毛命运悲剧的不仅有其自身对上述两个美少妇艳羡而产生的幻想,而且有促成的现实条件。其一是三姐出嫁,三姐嫁给了一个国民革命军中的军爷做小,尽管最初大嫂、阿招嫂议论中又鄙视三姐的微词,但三姐再回来,穿着一件闪光的肉红色长袍,一双雕花皮鞋,虽然不是高跟,但走路的姿势也随着好看多了。特别是连髻子也剪去,光溜溜的短发,贴在头上,垂在鬓旁,那意气,比什么都变得使人惊诧。对此阿毛的态度是:她把三姐的骄矜,看得很自然,并且想,如若她有三姐的那些好衣服穿,那她的气概,将也会变成三姐那样了。这件事影响了他对人生的看法,因为她好用心思,而发现了钱的作用,譬如三姐近来很享福,不就是因为丈夫有钱的缘故吗?从前还能把这不平归之与天,觉得生来如此,把命运看为天定,还可以消极的压制住那欲望。然而现在阿毛不信命了。现在她把女人的一生,好和歹一概认为系之与丈夫。假设三姐不给军爷去做小,而嫁到她生长的那山谷去,那三姐还能较近些什么呢?再譬如自己不是嫁给种田的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