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清理简报
背子、旋袄与貉袖等宋代服式名称辨
背子、旋袄与貉袖等宋代服式名称辨作者:包铭新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教授曹喆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博士研究生崔圭顺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博士研究生原载于《装饰》2004年12月总第140期宋代有一种女性普遍穿着的服式,在许多宋代绘画作品中都有反映,也可以与出土实物相印证。
这种服式的特征是合领对襟,两侧缝开长衩,窄长袖,直身形,衣襟通常敞开,一般不用纽袢或以绳带系扣(有的衣襟上有纽袢或绳带),衣身常长至膝部甚至脚踝,一般缘下摆和两襟缀有花边。
服饰和考古专家对这种服式的指称并不一致,甚至相互混淆。
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将这种服式称为旋袄。
他为宋人画《杂剧人物图》作的图注:“弯头短统靴戏装妇女和花冠、对襟旋袄、加腰袱戏装妇女。
”他为宋人绘《瑶台步月图》所作图注为:“高冠髻,小袖对襟旋袄、长裙妇女。
”为宋砖刻厨娘作的图注为:“高冠髻,小袖对襟旋袄、长裙温酒厨娘。
”沈从文在文中写道:“衣式如近代短大衣,叫做‘旋袄’,是由唐代上襦发展而成的,两宋通行约三个世纪,到南宋则日益加长。
”周锡保在《中国古代服饰史》中称这种服式为褙子。
周汛、高春明和黄能馥、陈娟娟等也在各自的专著中称这种服式为背子(褙子)。
福建省博物馆编著的《福州南宋黄墓》一书中称其为“合领对襟窄袖袍”。
也有人更宽泛地称之为外衣或窄袖衣等。
以上所有学者,对自己之所以用这些称谓的理由,都没有详加说明。
背子、旋袄与貉袖等见诸宋代文献,专指某种服饰的名称。
衣和袍等是沿用至今的宽泛的服式名称,加上限定词后,也可以指称特定的服式。
这样就使得同样的服式有多个称谓。
出土实物未能和文献资料上的服式名称确定一一对应的关系。
服式称谓本来就可能因地而异,随时代变迁,称谓的所指也会发生变化,再加上服式本身的变化,使得这一问题容易产生歧见。
一、图像资料从出土的宋代墓室壁画、人物俑和传世卷轴画等图像资料中,可见到具有上述特征的服式。
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收录的宋人画《杂剧人物图》、《瑶台步月图》以及河南禹县白沙北宋墓壁画等图像资料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服式。
母题题源解密:专题04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卷版)
专题04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母题来源】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乙卷)【母题题文】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
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
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地方行政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D.削弱州府权力【答案】A【试题解析】题目围绕宋代官职“通判”展开,通过对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限等进行阐述,从规范地方行政的角度考查通判设置目的。
为了削弱藩镇的行政权力,政府除了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废除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等措施外,在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并在“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以此分散地方官员权力,与地方知州(府)共同管理地方,起到制衡知州(府),规范地方行政的目的,故A项正确。
B项不符合题意,地方州府的长官不全是武人,“防止武人干政”并不是通判的全部职责,属于以偏概全,也不符合逻辑,“干政”是指干预朝政,而北宋设置通判主要是防范地方势力的割据坐大,与干预朝政无关。
C项不符合逻辑和史实,通判和知州(府)由文官担任,且相互制约,不利于提高军事能力。
D项主体不一致,不符合题意,宋朝在府州设通判,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并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共同构成地方州府的行政班子,一起行使地方州府权力,通判权力也属于州府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削弱州府机构权力,故D项错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宋朝地方行政,属于目的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借助所学知识分析解读题文材料信息的能力。
【命题方向】本题考查宋代政治——中央集权的加强。
【得分要点】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㈠背景1.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宋初统治者吸取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民国时期盘扣的造型艺术及流行变迁
丝绸JOURNAL OF SILK历史与文化第58卷第5期民国时期盘扣的造型艺术及流行变迁冒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服装学院,上海20I620)摘要:盘扣是重要的中国传统服装元素,在民国时期发展至顶峰,民国盘扣的造型艺术及流行变迁受到西风东渐的影响。
文章根据历史文献、实物和图像等资料,梳理了中国传统盘扣的历史沿革,分析了民国盘扣的造型艺术,探讨了民国盘扣流行变迁,并管窥民国社会文化观念变化,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合理依据。
研究表明:一字扣体现极简风格,盘花扣体现装饰艺术,其他盘扣体现材料艺术,盘扣制作技艺弘扬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工匠精神。
民国一字扣的渐变是对传统服饰的延续,盘花扣在民国时期突然流行,其嬗变受到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影响。
关键词:民国;盘扣;造型艺术;流行变迁;西风东渐;盘花;传统服饰中图分类号:TS94I.I2;K892.2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I00I7003(2021)05009407引用页码:05I202DOI:I0.3969/j.issn.I00I-7003.2021.05.0I4Patterning art and popularity evolution of button knot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MAO Qi(School of Textiles and Fash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20I620,China)Abstract:Button knot as one of essential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lothing evolved to its summit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Its patterning art and popularity evolution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were affected by the western trendinto east.Based on historical literature,real objects and images,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ese ancient traditional buttonknots was sorted out,the patterning art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analyzed,and the popularity evolution of button knots in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discussed.Throug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hanges in social and cultural concepts in the Republicof China,this study is hoped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basis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lothingculture.The study has shown that one-style-button-knots manifest minimalist style,flower-style-button-knots manifestdecorative art,other-style-button-knots reflect material art.The button knot manufacturing craftsmanship carries forward thecraftsman 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andicrafts.The gradual change of one-style-button-knot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acontinuation of traditional clothing.There was a sudden popularity of flower-style-button-knot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and the evolution was influenced by Art Nouveau.Key words:the Republic of China;button knots;patterning art;popularity evolution;western trend into east;twining flowers;traditional clothing盘扣是中式服装重要组成部件,起到闭合服装开襟的作用[|]。
安徽六安花石嘴墓出土银器再认识
安徽六安花石嘴夫妻合葬墓发掘于1981年,出土文物现藏于皖西博物馆。
清理简报推测的墓葬年代为宋末元初①,不过以墓中所出的铜镜判断,墓葬年代应不晚于南宋中期。
②花石嘴两墓各自随葬有数量不等的日用银器,现就其信息重做梳理,以期获得关于同时代银器组合及装饰特征的新认识。
1 银器组合与地域特征花石嘴1号墓出土银器8件,分别为1台盏、1盆、1唾壶、3钵(含1有盖钵)、1勺、1单耳杯。
2号墓出土的银器以女性妆具及佩饰居多,且出土时多置于刻花银奁内。
若将银奁及内置器皿视作整盒妆具,2号墓的陪葬银器则可概括为1盘盏、1盆、1唾壶、1钵、1盂、1奁妆具、1帔坠。
盆、唾壶和钵(图1~图3)是两墓的共有器形,且各自在形制与工艺上表现一致,其彼此相近的腐蚀状况反映出它们可能有着更为接近的材料成分,或是出自同一制造单位的分别随葬的两组盥洗用具组合。
扬之水先生就盆、唾壶和钵的组合做过专门论述,指出“如此三事的组合,见于宋徽宗诏赐蔡京的金银从物,即‘厮锣一面,唾盂、钵盂一副,盖全。
’……厮锣或曰沙锣,又或作钞锣,原是为了别于瓦盆而特指铜水盆,奢者则金制、银制,为官宦出行时的随侍用器之一”。
③唾盂即唾壶,也称渣斗,“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实用器。
它可以放在餐桌上盛放残渣,也可以在茶饮的过程中放茶渣,还可以供人们吐漱口水或痰”。
④与钵盂搭配是唾盂的功用之一,并非固定组合,所配钵盂可以有盖,也可无盖。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画《春游晚归图》和《骷髅幻戏图》【作者简介】顾岩,女,安徽六安人,本科,现就职于六安市皖西博物馆保管部,文博馆员,主要从事文物保管、保护等工作。
①邵建白:《安徽六安县花石咀古墓清理简报》,《考古》1986年第10期,第916-921页。
②顾岩:《安徽六安花石嘴出土宋代铜镜浅识》,《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8期,第5-7页。
③扬之水:《镣子·厮锣与唾盂、钵盂一副—“金银从物”考》,《南方文物》2015年第4期,第219-220页。
【高考真题】2022年新高考历史真题试卷(山东卷)
【高考真题】2022年新高考历史真题试卷(山东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3分)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
”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A .尚法存礼B .尊法敬天C .崇德重法D .外儒内法2.(3分)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
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 A .农耕技术的推广 B .商业交往的便利 C .军事战争的需要D .礼乐制度的重建3.(3分)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
湖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泊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 A .海上丝绸贸易兴盛 B .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 .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D .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4.(3分)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
这些规定旨在( ) A .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 .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 .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 .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5.(3分)1863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畿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
——今美利坚教师丁匙良器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
——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
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
”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 )…○…………装………○…………装……※※请※※不※※A .否定传统宗藩体制 B .力主融入国际社会 C .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D .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6.(3分)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十年真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十年真题含答案2023年1.(2023年全国甲卷)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
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B.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C.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D.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唐以后,随着坊市制和宵禁制度的松弛,夜市,这一经济形态才在夹缝中逐渐萌芽。
到了北宋时期,坊市制终于成为过去,这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造就了夜市的产生。
历史上夜市的真正开放并形成规模是在宋代。
据《宋代商业史研究》载: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四月十三,太祖赵匡胤下令开封府:“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所以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B项正确;玉米在1531年最早传到广西,红薯进入中国约为1593年,而北宋的存续时间是960年—1127年,排除A项;中国历史上大量使用银子做货币开始于明朝中期,此时欧洲殖民者携带这海量白银从美洲来到中国沿海,这些银子的涌入才让中国市场上白银的储量达到了可以支持日常交易的地步,排除C项;宋朝仁宗之时规定不准一般人身着黄色为底色和配图花样,排除D项。
故选B项。
2.(2023年全国乙卷)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朱熹等人在各地任官期间,都曾刊行自己或先人、名宦、师友、乡贤的著述,地方官学、民间书院等亦以刻书为己任。
这有助于()A.士族阶层的出现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C.科举制度的兴起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时期(中国)。
据材料“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及所学知识可知,书籍作为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南宋时期书籍的流行推动了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所以,士族阶层并非在南宋时期出现,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排除B项;隋朝时期确立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发展,排除C项。
江西宋代墓葬发掘简报
1.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的考古发现2007年1月6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靖安县博物馆联合对靖安县水口乡东周墓葬进行发掘。
这种“一坑多棺”的葬俗在我国考古史上属首次发现。
保存的大量人类遗骸,填补了中国南方地区先秦人类遗骸研究的一项空白,为先秦时期南方地区体质人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标尺。
靖安东周墓葬群出土各类文物650余件。
这些文物大致可以归类为:金质饰物1件,圆形金质饰物,直径达30厘米,表面用錾刻技法装饰出三圈龙形纹饰;外围环以双层陶制装饰品,其上刻有精美的云雷纹饰。
这组器物造型独特,工艺考究,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同期体量最大、装饰最为繁复的金器。
竹器,竹器品种有竹笥、竹席、竹扇、竹勺等。
便面(竹扇),长37厘米,用精细的竹篾编成,保存完好,为我国出土最早最完整的扇类实物证据,堪称中华第一扇。
竹席,发现并成功取出3床竹席,长约180、宽约80厘米。
织法讲究,保存相当完好。
竹笥,出土有方形和圆形。
有的四周衬以丝织物,有的四角包裹了金属附饰。
圆形竹笥,用0.4毫米的竹丝编织成,制作极其精巧。
漆器,漆器品种有漆勺、漆盒、彩绘漆剑、漆盘等。
漆勺,扁腹、曲柄。
造型奇特,数量较多。
长约40厘米。
异形漆盒,长 17厘米,高6厘米。
保存完好,造型奇特,表面装饰规整的凹凸弦纹,髹黑漆;在黑漆表面刻划有极其精细的刻饰线纹,刻饰线纹等距,间距1毫米,深浅如一。
在中间的凹形方框内还镶嵌有极其精巧的箭镞状饰物。
堪称髹漆制品的精品佳作。
彩绘木剑,长约50厘米,保存完好。
通体饰彩,鲜艳夺目。
木器,木器品种有纺织用具、木盒、木梳等。
青铜器和原始青瓷器,青铜器出土多件。
造型简单,没有装饰纹样,属越系青铜器的制作风格;原始青瓷器制作较精美,既有越系青瓷的造型特点,其瓷胎、釉色有具有强烈的本地文化特色。
出土了300余件纺织品,品种有桑蚕丝和麻两种。
G11号棺木出土的一块184厘米X133厘米的方孔纱是中国纺织品文物出土最早、面积最大的整幅拼缝织物。
南京高淳花山宋墓出土的绢地星象图
南京高淳花山宋墓出土的绢地星象图文 图/陈欣花山宋墓位于南京高淳区花山茅庵山(马鞍山)南麓,距高淳城区约12公里。
该墓为长方形砖砌单室墓,长3.5米,宽0.9米,高度因施工破坏而不明。
墓室后部设有砖砌棺床,棺床上的黑漆棺保存较好,漆棺内出土52件(套)丝织品,十分精美。
其中1件绘有星象图,较为罕见。
星象图丝织品呈长方形,长3.16米,宽0.5米,绢地。
图上绘有一条弯曲的银河,银河两侧分布着山川、星宿、河流,同一星宿的星星之间以直线相连,星星涂绘成实心,其他图案用线条勾勒轮廓。
现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结合墓中出土丝织品中服饰的款式种类、质料及纹样特征等考虑,花山宋墓的年代当为元乂墓墓顶星象图(《河南洛阳北魏元乂墓调查》)南宋中期以后,即13世纪中后期。
今高淳胥河以南包括花山在内的地域,自宋代端拱元年(988年)以来就属建平县,两宋时期归广德县(军)所管辖。
从起源与发展看花山宋墓星象图中国古代星象图起源于史前,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表现出较为复杂的特征。
花山宋墓星象图中的星象与墓葬古代所属的广德县的分野星宿的星象有一定关联,其图像的形式与表达也基本符合古代星象图总体的发展规律。
“分野论”星象图是先民观测星空的形象记录,其绘制基于古代传统天文学知识。
古人相信天上与人间是相互对应的,可以通过观测天象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即“天象垂,见吉凶”。
为了确定人事凶吉的地点,并建立天上星辰与人世列国或州郡之间相互匹配的稳定关联,出现了“分野”理论,有了“象天法地、界分山河”,以“分野”为内涵的星象图。
分野星象图常常出现于古代地理著作或文献中,用不同星宿坐标划分天下列国、州郡,将天上的星宿分别匹配于地上的不同区域,或者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
明代以前的分野星象图基本以“三垣二十八宿”来划分星象及对应的地理区域,各家虽略有差别,但总体较为固定。
《诗经图谱慧解》中绘有《十五国星次纪候图》,其中有“斗牛分野吴越之地扬州之域”的注解。
明清德安县学迁址之争与地方文化变迁
明清时期,九江府德安县(今江西德安县)县学多次搬迁和移向,水患、科举和民闻风水信仰成为主导县学学址的主要因素。
和大多数的观察结果相似,在传统的中园地方社会,以县令为代表的国家控制势力仍然是地方社会文化变迁的主导,德安县学迁址之争的最后落幕亦是在官府势力的主导下完成的,其结果是德安地方的民间努力被当局者有意识地引导并为其所用。
一、德安县学的迁徙史德安县地处江西省北部,明清时期属九江府(今江西九江市)所辖,史称“±瘠民贫,俗尚谫陋”之区。
德安县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北宋时期,其前身为唐至北宋初鼎峙江南的三书院之一义门陈氏东佳书堂。
义门陈氏于北宋嘉裙七年(1062)奉旨分析后,家族兴办的东佳书堂无人经理。
遂迁往德安县城河东,改称义门书院,崇宁间改为德安县学。
淳熙八年(1181)县学圮子水,知县刘允迪为之重修;元至正壬辰(1352)县学毁于兵,明洪武七年(1374)知县冯衮即旧址重修。
明初,因水灌倾颓,县学由河东迁县治宫墙东向,“学士汇征,官大夫者数辈,具在志中”【“。
天顺问(1457—1464),改东向而南向,结果却是科名渐耗,“不见科第者百十余年”121。
后经堪舆家占之,“恒以主山偏缺,宾案无情,病也”【l】。
万历四年(1576),知县刘钟莅任,“谒庙见之,不胜惊惕”Ⅲ。
在诸生的极力要求下,刘钟向上级府院报告了德安地方近百年来科第寥落,地方绅众欲将学宫还迁于河东的请求,在巡按御史的同意下,刘钟对县学大加修葺,但并未将县学作整体搬迁而是将其朝向由南而改为东向,“凡庙庑斋堂、衙宇号舍,周密整饰,视往昔颇有可观者,且前挹匡庐之秀,后枕义丰之巅,地灵人杰,科第辈出,端有望矣”{11。
但事不遂愿,就科举而言,德安地方仍“士气索然,无一兴者”[31。
万历九年(1581),知县张延熙感科第寥落,“堪舆家言,以学宫地关科名盛衰,城中不若河东之吉”[4],遂将县学由县治迁往河东,从此科甲不绝,有进士及第者,“未几,而工部郭氏一输成进士,又未几而赵氏师尹跻鼎甲”151。
盘扣的多元化发展与应用研究
〔摘要〕以中国元素盘扣为研究对象,通过其多元化发展与种类变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创作盘扣艺术品,推进这项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
〔关键词〕盘扣;材质;多元化;创新;意境美在历史上,盘扣的起源要追溯到五千多年前,早期的袍服通常用绳子打结的方法来系束衣服。
例如唐制的汉服[1],交领右衽,系带无扣是其特征,从而通过“打结”来达到系紧衣襟的作用。
盘扣的灵感源,就是来源于这种绳带打结的方法,因此,盘扣的编织方法来源于古老的“结”。
1盘扣的发展与其种类盘扣,也称为盘纽,主要作用是用来系束衣服或装饰服饰。
在出土的宋代衣服中就有衣物带纽袢的,在江西德安周氏墓出土的袍服上就有一字扣纽袢,如图1。
根据考古报道上写:“袍,45件,其中完整的有34件....大都胸前有一字袢或衣带……”[2]挖掘出土的元代对襟盘扣背心,可见清晰的盘花盘扣,如图2所示。
明朝万历年间,领扣盘扣就出现在高领女装的领子上,这时盘扣多为盘花盘扣或一字扣。
清初以后,绸布制的盘扣开始被频繁使用。
上至皇帝的龙袍官服,下至平民百姓的马褂,盘扣均为在正面固定衣襟,款式多为一字扣。
民国时期,由于旗袍的流行,盘扣的样式和款式越来越新颖。
盘扣也越发地雅致[3],款式造型也极具特色。
常见的盘扣款式如图3所示。
图中所示盘扣多运用在旗袍等中式服装上,起固定或装饰作用。
盘扣的扣子的材质多为软硬适中的布条,通过折叠缝纫成细条从而进行编织定型,布料细薄可以内衬棉纱线,这种布条称为“袢条”。
如果是做装饰性花扣的袢条一般内衬金属丝,这样不易变型,方便塑造形状,具有稳定性。
结构上花扣具有填芯扣和不填芯扣之分,填芯扣即在花扣的造型处填充其他面料,内衬棉花一类填充物,使花扣饱满好看,为防止变形,这类盘扣一般适于干洗。
2盘扣的多元化应用(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215500)吴亚丽穆红盘扣的多元化发展与应用研究〔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389(2018)03-05-03图1图2图1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出土袍服图2元朝对襟盘扣背心图3多样盘扣款式辽宁丝绸2018年第3期·5·. All Rights Reserved.2009年A r m ani春夏高定大秀中“盘扣”这一中国元素崭露头角(如图4.1),“盘扣”与西服的结合,打破了西服常规纽扣的形态,在简洁干练的气质里更添加一抹东方色彩。
对德安周氏墓如意珊瑚纹罗裙的相关推测
对德安周氏墓如意珊瑚纹罗裙的相关推测文 / 高晨瑞0、缘起看到关于“四破三褶裙”来料的讨论,写一下我自己找裁缝的过程中,对德安周氏墓的这条驼色如意珊瑚纹罗裙的思考,以及一些来料的实操建议。
个人想法,有很大的推测成分在,不一定对,就算对也不一定唯一,仅供参考。
图1:驼色如意珊瑚纹罗裙实物1、释名本文所讨论的这条裙子在现代汉服界被命名为“四破三褶裙”,但是在考古学界并没有明确的名称可以指代,个人一般会叫它三褶裙。
它的出土文物仅见于出自江西德安周氏墓的一条驼色如意珊瑚纹罗裙,考古报告中对它的描述是:“通长93厘米,腰高13厘米,腰宽117厘米,下摆宽大,为228厘米,上窄下宽,犹如扇状,用四片织物拼缝而成,褶裥三道。
”现在文物未在展出,只有文物图可以观察(图1)。
图2:驼色如意珊瑚纹罗裙线稿图3:登封高村宋墓壁画《烙饼图》2、论制观察考古报告中的文物图,线稿(图2)还有壁画(图3),可以对裙子的结构和特征做一些推测:1.褶裥三道,具体褶裥处,线稿中是对称压出一组(左右两个)褶子,向中间合抱。
观察文物图及《烙饼图》,可以推测三道褶裥应分别在身体正前方和左右两侧。
2.下摆宽大,为228厘米,远大于同一墓葬和南宋出土的其它裙装(周氏墓裙摆最大为穿枝花鸟罗裙,裙摆170cm,形制不明;黄升宋墓最大的为褐色罗印花褶裥裙,裙摆158cm;花山宋墓为no.23百褶纱裙,裙摆为180cm),可见三褶裙就是为了更大的裙摆而制作的。
3.文物图中,可以推测左右两片织物为梯形,中间两片不明;《烙饼图》中,女子身前的纹路并未发成角度的倾斜;可能是四片直角梯形以斜边两两相对,再以两直角边拼合压褶。
(但是《烙饼图》与德安周氏墓的跨度很大,况且出土文物也已经证明,即使是同类裙装,其具体制作细节也各不相同,因此这只是提出一种可能的制作方法,不一定对,就算对了也不可能唯一。
)在2和3的基础上,我认为在不影响结构的前提下,在制作过程中对数据进行贴合个人身形的修改是完全合理且正常的。
烧纸钱的人类学观察
25文 图/孙晨烧纸钱祭祀祖先在中国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其历史悠久且分布广泛。
在古代,孕育于农耕社会的烧纸钱祭祀习俗起到了团结族群和构建互助共同体的作用;在当代,烧纸钱仍具有维系家庭关系和维持共同记忆的意义。
纸钱形式的变化也是社会变迁的见证。
关中地区烧纸钱习俗纸钱又称鬼票、冥币,是现实世界货币和财物的纸质仿制品,经过一定的祭祀仪式从阳间到达阴间并具有与被仿制对象同等的实用价值。
中国各地都有在重要传统节日烧纸钱的习俗,尤其是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冬至和春节等。
这一习俗是古代农耕社会的产物,随着全球化的步伐无数华人也将这一习俗带到了世界各个角落。
早期对于烧纸钱习俗的研究多来自西方的汉学家,国内学术界对这一早已习以为常并被认为与“封建迷信”相关的习俗关注较少。
关中地区在历史上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烧纸钱习俗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关键要素时间 烧纸钱有定期和非定期的。
定期为集体祭祀活动,每年清明节、寒衣节、春节三次,寒衣节和春节的烧纸钱均在节日前夜进行。
非定期为个体家庭祭祀活动,主要包括家中去世老人葬礼、头七到七七,以及一到三周年祭日等。
未满三年的新坟清明祭祀往往要提前一天去,以示接刚去世的亲人回家之意。
地点 烧纸钱的地点主要是在墓地,下葬之前也有在家里进行的。
新石器时代以来的传统村落中多有专门的墓葬区,并与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延续时间较长的村落可能有多个墓葬区。
有的墓地有较为明确的规划,有的则根据实际情况临时决定。
祭祀顺序从目前可知的最早的祖先一直到最近的亲人,如从天祖、高祖、曾祖到祖父辈甚至父辈,同辈之中按照年龄先后祭祀。
人物 按照传统习俗,参与烧纸钱祭祀的主要是逝者的直系和关系较近的旁系男性亲属,只有非定期的亲属去世女性才能参加,这也是传统男性社会重男轻女的表现。
男性因为性别优势在农业社会之中居于主导地位,血脉的传承也是以男性为主要谱系,老带小的祭祀活动也表现出一种传承,让小男孩从小熟悉祭祀祖先的流程并将其传承下去。
考古人员挪开时,所有人都惊讶有陪葬隐私用品,多项意外改写考古
考古人员挪开时,所有人都惊讶有陪葬隐私用品,多项意外改写考古一次十分意外的发现,因为该墓处江南,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加上酸性红壤的作用,一般随葬品、尸骨保存皆不会很好。
但是,当是考古人员将棺材盖挪开时,所有人都惊讶了,里面躺着一女子,随葬品都完好如新。
这座墓就是受到多个学科关注的江西德安周氏墓,其意外发现改写了多项纪录。
据考古报告,1988年9月下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义丰羽绒厂在宝塔乡杨桥村向阳山建水塔。
就在挖地基施工中,发现了一座古墓,有完好墓志。
原来这是南宋墓,墓主为宁国府通判国史溪园先生周应合之女,今武宁县人;丈夫为新太平州通判吴畴,今德安县车桥吴村人。
这一座砖石结构墓葬,券顶,单室石椁。
幸运的是,由于建造水塔的四支柱正巧打在墓的四角,墓室处在中心位置,石椁得以保存完好。
墓室为长方形平顶砖圹石椁结构,墓圹以砖砌成,长3.34米,宽1.50米,深1.80米,墓砖规格为30×15×8厘米。
砖圹内以整块青石板搭成石椁,前后两端用l米见方的石板,其余石板长210-2.80米,宽0.80-0.90米,平均厚度为0.04米。
石椁内置有朱漆木棺一具,棺上置放青石墓志一台。
墓志盖铭“有宋安人周氏之墓”。
棺椁之间填有石灰,厚约0.3米。
除了墓室结构做得比较外,对棺木的密封保护也相当到位。
收殓后,棺木粘麻布加油漆密封,所以出土时,棺村的油漆表面红漆也是鲜艳如新。
棺材为长方形朱漆木棺,头挡高,足挡低,呈前高后低状。
上部较大,下部较小,底座四周出边。
棺长228厘米,前宽69厘米,后宽62厘米,前高95厘米,后高85厘米,棺板厚10厘米左右。
从这组数据来看,这口棺材也是相当讲究的,棺的侧板、挡板、底、盖均由单块整板制成,转角接合处用棹卯结合,生漆勾缝。
棺内四壁涂抹松香,棺口与棺盖以子母槽衔接.外以束腰形木榫契合。
在棺材打好后,内部又作“装潢”,用苎麻布紧贴木壁,涂以生漆、油灰密封,然后经多次髹涂成层,再施以朱漆。
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清理简报
作者: 李科友;周迪人;于少先
作者机构: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安县博物馆
出版物刊名: 文物
页码: 1-13页
主题词: 文物考古;博物馆;丝织品;江西;南宋;工作人员;墓志;出土;德安;图版
摘要: <正> 1988年9月,江西德安义峰羽绒厂在桃源山建水塔时发现1座宋墓,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赶赴现场进行了初步清理,发现完整的棺木1具。
为确保文物的安全,县博物馆组织力量将棺木运回馆内,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协助下进一步作了清理。
据出土墓志得知,墓主为南宋新太平州(今安徽当涂)通判吴畴妻周氏。
出土遗物中有大批比较完整的丝织衣物,包括袍、裙、裤等。
现将清理结果简报如下。
临城山下宋墓清理简报
东“南水北调”干渠施工中挖掘出古墓,临城县文物保管所闻讯后,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勘查,在该段施工范围内发现有7座古墓葬,随后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墓葬编号为S XM1—S XM7(简称M1—M7),现将清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墓葬位置及形制山下村位于临城县城东南4公里的盖山之阳,因村西有盖山,而得名山下村。
墓群位于山下村东南500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内,该段干渠自西南—东北向穿过该墓群。
墓群东距苗大公路200米,北距山下邢窑遗址150米。
坐标东经114°30′59.4″,北纬37°23′52″,海拔高度81米(图一)。
此次清理的7座墓葬,方向均为坐5座(M1、M2、M5、M6、M7)(图二)。
土洞室墓图一山下宋墓群位置示意图临城县射兽窑址黑沙村南程村窑址水南寺村解村盖山山下村渠山下宋墓群南盘石村冯村路南水北调中线干苗大公路公郝南山下邢窑遗址扰乱,均未见人骨骼,M7出土1件白釉褐彩瓷碗;M2因施工原因,墓室遭到破坏,仅残留墓室底部;M5、M6墓顶被施工方破坏,墓室基本完整,随葬器物亦未被扰乱。
现以M5、M6为例分述如下。
M5方向198°,墓道被M6墓室打破。
甬道用平砖错缝砌筑,从地面第16层起券,单层券拱。
甬道宽0.61米,高0.95米,进深0.65米。
墓门由多块不规则的石块封堵。
墓室为圆形,直径2.4米,残高0.82米。
墓砖为长方形素面灰砖,长32厘米,宽16厘米,厚5厘米。
墓室顶部被施工破坏,推测应为穹隆顶(图三)墓壁为砖雕仿木结构,东、北、西三壁各砌出倚柱4根,将砖雕分为四部分。
倚柱上承阑额、普拍枋及柱头斗拱,斗拱之上围墓壁一周砌筑一条突出的曲带雕饰,但大部分已遭破坏,只有东壁残存0.8米。
墓壁的砖雕北M1M2M3M4M5M6M7图三M5平面图1、2.塔式罐 3.白釉碗60厘米312M6东为灯檠,灯檠东侧的倚柱内为一假门,假门楼两边各砌有一倚柱,柱上部有阑额、普拍枋及一斗三升式斗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