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织体风格性概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织体风格性概论

【内容摘要】音乐织体的认知和写作是作曲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现行的多声部音乐教学内容和范围还比较局限,文章通过对音乐织体的风格性论述,试图从西方音乐发展的整体历程来拓展对音乐织体的认知维度。

【关键词】音乐织体音乐形态多声部写作音乐风格

织体(texture)一词是“音乐作品中各音纵向结合(见和弦)和横向进行(曲调线)的结构形式”。①对于其研究和教学主要是音乐学院作曲系的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对于音乐学系的西方音乐史专业也有所涉及,只是上述专业对于织体的教学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以作曲专业的主科教学为主,其代表有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徐源的《音乐织体学纲要》、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张肖虎的《音乐的织体及织体写作》(理论作曲学科试用教材),还有云南艺术学院李汉杰的《音乐织体学概论》。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研究主要是和声学专业的著作及论述,其代表有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谢功成、马国华、童忠良、赵德义著的《和声应用教程》,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黄虎威的《伴奏音型样式》等。复调音乐专业研究的著述较多,如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林华的《复调音乐简明教程》等。曲式学和音乐分析学专业也有所论及,如张肖虎的《音乐结构与作品曲式分析》中的相关章节等;配器专业的研究主要是以管弦乐的织体为主,国内外译著、专著也有许多,以上海音乐学院杨立青的《管弦乐配器教程》为最新成果。可以说,对于织

体的教学和研究贯穿于作曲主科和作曲技术理论“四大件”教学和研究的整个过程。但是,不同的专业、学科对于它的“焦点”是相异的。透过西方音乐发展的整体历程,从音乐形态的视域来看可以划分为单声织体和多声织体,多声织体又分为主调音乐织体和复调音乐织体。

谈及织体的风格性必然涉及音乐风格的问题。”音乐风格从某一时代、某一地区、某一民族以至某一作曲家的相当数量的代表性音乐作品中显现出来带有共同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常与音乐流派相联系,如欧洲古典乐派风格、浪漫乐派风格……”②再看音乐流派的释义——“音乐流派又称‘音乐学派’‘乐派’,广义概念相当模糊,常用来指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手法规范、结构思维、音乐语言规律和表演韵味的音乐。音乐流派受特定的社会思潮和美学观念制约,在音乐史上,思潮和观念往往被称为‘主义’,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③所以,研究音乐风格往往和音乐流派紧密联系在一起。按照西方音乐风格发展史的脉络,西方音乐历经古希腊、罗马时期音乐、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巴洛克时期音乐、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浪漫主义时期音乐、20世纪音乐。纵观西方音乐的千年发展,音乐织体从单声织体发展到多声织体,由复调音乐织体演进为主调音乐织体,再到调性音乐的解体,音乐织体在20世纪以后又趋向于多元化和复杂化发展。

一、主调音乐织体的风格性

上文列举的作曲主科与和声学专业有关音乐织体的研究著述,多

以主调音乐织体为主。按照西方音乐风格发展史的观点,主调音乐织体是在复调音乐织体的基础上演进而来的,很难用准确的时间来界定。有学者总结为,18世纪中叶,对于这个问题应属于音乐史学的研究范畴,因为早在巴洛克晚期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一些作品中已经可以看到主调音乐织体的印迹,如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第一首前奏曲,用现在所学《和声学》的知识完全可以分析,而类似的情况,如《众赞歌》等作品也是如此。但是,大量的研究巴赫的作品是在复调音乐织体的教学和研究当中,现行的和声学课程讲授的内容所涉及的作曲家、作品基本上都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也就是所谓的“共性写作时期”的作曲家、作品。以在国内普遍使用的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作曲系和声教研室的斯波索宾等4位专家所著的《和声学教程》为例,这部专著可谓所有音乐学子必修的教材,翻看课后所留的分析作业便可明晰,大多以贝多芬和肖邦的作品为最,再辅以苏联和俄国一些作曲家的作品。这样,学生学到的主调音乐织体若从音乐史学分期来讲就是古典时期(还是维也纳古典)和浪漫时期(仅前、中期)作品的音乐织体,再往前、往后的历史时期的很少提及。这样,培养出来的音乐人才对于主调音乐织体的认知和写作显然是有局限的。对于浪漫主义中、后期的一些作曲家的作品的音乐织体的分析又该如何?如瓦格纳、马勒等。再回到上文论及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具有主调音乐风格的音乐织体的认知又该放在何处研习?虽然现在作曲系又给研究生开设了和声艺术发展史之类的选修课可

以补充一下,对于综合院校音乐院系普修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所讲授的,主调音乐织体的教学内容恐怕就更加“潦草”,听到的织体类型也就是“车尔尼的练习曲”等。

二、复调音乐织体的风格性

现行的音乐院校的教学体制,和声学这门课程是作为复调音乐课程的先行课程来设置的,所以,这里就对主调音乐织体先行论述。但是,如若按照西方音乐风格发展史的脉络来看,应该是复调音乐织体在前,因为作曲技术理论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考虑,因为现在的复调音乐写作课程学习的是调性对位写作技术,必须有和声学课程来做基础。但是,国内的复调音乐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巴洛克晚期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所处时代的对位技术为主。从复调音乐的发展来看,最早的复调音乐是产生在公元9世纪的奥尔加农,一直发展到18世纪中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离世,至此,音乐织体才逐渐演进为主调音乐织体。可以说,在这一时期西方音乐织体的发展主要是以复调音乐织体为主,在作曲技术理论的课程体系里,所接触到的写作技术仅仅是18世纪的调性对位技术。如若接触到西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量的音乐作品,对其复调音乐织体又该如何分析和解读?在上文列举的织体研究著作当中,上海音乐学院林华的《复调音乐简明教程》已经涉及于此,开始了一些尝试,丰富了巴洛克以前的历史阶段的复调音乐织体的写作技术。

总之,关于音乐织体的风格性问题是一个非常浩繁而宏大的专

题,需要众多的学者、专家长期、不懈地努力,从而获得更多有益的科研成果以有助于教学。

注释:

①②③缪天瑞.音乐百科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768、718、722.

作者单位:新疆天富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贺秀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