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和湖泊教案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河流和湖泊》的教案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河流和湖泊》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掌握它们的分布特点和形成原因。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我国主要的河流: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辽河等。

2. 我国主要的湖泊:青海湖、洞庭湖、太湖、呼伦贝尔湖等。

3. 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2. 教学难点: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原因,以及我国河流的流域分布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河流和湖泊的图片、地图,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利用地理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河流和湖泊的形成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长江、黄河等河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2. 讲解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教师讲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阐述它们的形成原因。

3. 案例分析:分析长江、黄河等河流的流域分布特点,让学生理解河流在不同地区的分布规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我国河流和湖泊的保护措施。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河流和湖泊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其他河流和湖泊的特点,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河流和湖泊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解。

3. 评价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河流和湖泊的保护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历史变迁,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教案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教案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一.知识要点:外流区和内流区(界线);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含沙量、有无冰期、有无汛期及长短、枯水期);湖泊的分布。

主要湖泊(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危害、解决的办法);长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洪涝灾害成因)。

主要支流、水电站分布;黄河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断流成因、凌汛)。

海河(淮河)洪涝灾害的成因;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水电站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京杭运河概况(南水北调);二.重难点知识分析:1.比较长江、黄河流域自然条件和农业差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温度带亚热带暖温带一月均温大于00C 小于00C干湿状况湿润地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小于800㎜结冰状况冬季河流不结冰冬季河流结冰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耕地类型水田旱地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经济作物甘蔗、油菜、棉花甜菜、大豆、棉花2.海河泛滥的自然原因及根治措施(长江荆江河段、淮河、辽河等)⑴海河泛滥的自然原因从地形上看,海河的主要支流都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从气候上看,海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再加上地面缺乏植被的保护,结果使海河含沙量很大,当进入入平原后,泥沙沉积,河床容易被淤塞;从水系特点来看,海河是一典型的扇状水系,各条支流来的洪水,只从一个河口入海,无法顺利渲泄,常常造成泛滥。

⑵根据海河的措施在主要支流的上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并修建水库,以调节河流水量;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水流,使天津、河北等地免受洪水的灾害。

在海河各大支流上游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干流的流量;汛期可以拦蓄洪水,减少下游水量,有利防洪;旱期可以将水库蓄水下排,以利灌溉。

在海河下游开挖入海新河,汛期时支流的洪水可以分流入海,不像过去那样奔流到天津入海,对天津造成巨大的威胁。

在黄河下游若只开挖入海新河,而不治理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则新挖河道若干年后又将淤高,成为“地上河”,不能根治。

初中地理河流与湖泊教案

初中地理河流与湖泊教案

初中地理河流与湖泊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我国河流与湖泊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地理分布特点。

2. 掌握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 了解河流与湖泊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1. 我国主要河流与湖泊的分布及特点。

2. 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 河流与湖泊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统计资料等相关教学素材。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或歌曲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河流与湖泊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河流与湖泊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河流与湖泊有什么了解?它们在我国地理环境中起到什么作用?二、新课讲授1. 河流与湖泊的基本概念a. 讲解河流的定义、形成及特点。

b. 讲解湖泊的定义、形成及特点。

2. 我国河流与湖泊的分布及特点a. 展示我国主要河流与湖泊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其分布特点。

b. 讲解我国河流与湖泊的分类及其地理分布特点。

3. 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a. 讲解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定义及其水文特征。

b. 分析影响外流河与内流河水文特征的因素,如降水、蒸发、地形、土壤、植被等。

4. 河流与湖泊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a. 讲解河流与湖泊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如水文循环、生态系统、水资源等。

b. 分析河流与湖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如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等。

三、案例分析1. 以长江、黄河等我国主要河流为例,分析其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 以洞庭湖、太湖等我国主要湖泊为例,分析其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河流与湖泊的认识。

2. 提问学生如何保护河流与湖泊资源,提高环保意识。

五、作业布置1. 绘制我国主要河流与湖泊分布图,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2. 分析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八年级地理上册《河流和湖泊》的教案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河流和湖泊》的教案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河流和湖泊》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2. 使学生掌握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概念,如流域、河段、湖泊类型等。

3. 培养学生读图和用图的能力,能阅读和分析地形图、水系图、湖泊分布图等。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地图、图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2. 运用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河流和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流和湖泊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 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河流和湖泊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河流和湖泊的概念及分类1. 河流的概念及分类:地表水流动的天然水道。

2. 湖泊的概念及分类:地表水积存的自然水体。

第二课时: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1. 分析我国河流的分布特点:东西多,南北少;沿海多,内陆少。

2. 分析我国湖泊的分布特点:青藏高原多,东部沿海少;咸水湖多,淡水湖少。

第三课时: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原因1.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喷发等。

2. 外力作用:气候、地形、植被等。

第四课时:河流和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河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形塑造、水系发育、生态环境等。

2. 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调蓄洪水、维护生态平衡、提供水资源等。

第五课时:保护河流和湖泊的重要性1. 分析河流和湖泊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问题。

2. 探讨保护河流和湖泊的措施及对策。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河流和湖泊的相关知识。

2. 运用地图比较法,让学生掌握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河流和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河流和湖泊概念、分类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我国河流和湖泊分布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3. 评价学生在地图阅读和分析方面的能力。

八年级地理上册《河流和湖泊》的教案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河流和湖泊》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掌握它们的分布、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河流和湖泊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淮河、辽河等。

2. 我国的主要湖泊:青海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呼伦贝尔湖等。

3. 河流和湖泊的作用:水资源、航运、灌溉、发电、生态保护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作用。

2. 难点:河流和湖泊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河流和湖泊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河流和湖泊的图片、地图和视频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河流和湖泊为例,分析其特点和作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人类活动对河流和湖泊的影响。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长江、黄河等河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2. 讲解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概念,介绍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3. 分析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讲解其形成原因。

4. 讲解河流和湖泊的作用,以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5. 探讨人类活动对河流和湖泊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河流和湖泊的保护。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后作业:绘制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图,写一篇关于河流和湖泊保护的文章。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人类活动对河流和湖泊影响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3. 评价学生对河流和湖泊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2. 图片资料: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图片3. 地图资料: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图4. 视频资料:关于河流和湖泊的纪录片5. 案例资料:关于河流和湖泊保护的案例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概念,讲解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小学科学41《河流与湖泊》(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41《河流与湖泊》(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41《河流与湖泊》(教案及反思)科学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而小学科学41《河流与湖泊》是一节涉及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的课程,通过教授学生有关河流和湖泊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地球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湖泊和河流对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

教案是一份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文档。

为了展现小学科学41《河流与湖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编写了以下教案。

在教案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具,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案标题:探索河流与湖泊教学目标:1. 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地球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和河流、湖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3. 了解河流和湖泊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河流的形成和流域。

2. 湖泊的形成和分类。

3. 河流和湖泊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2. 沙盘地图和模型。

3. 图片和简短视频片段。

4. 相关教学练习和作业。

教学过程:1. 导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思考):- 向学生展示一张世界地图,让他们找出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情况。

- 通过一段简短的视频片段或图片,展示不同的河流和湖泊的景观特点。

2. 知识讲解与展示:- 通过课件和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概念和形成过程。

- 利用沙盘地图和模型,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河流和湖泊,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3. 学生参与与实践:-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河流和湖泊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记录下来。

- 实地考察:如果条件允许,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河流或湖泊进行实地考察,并让他们观察和记录身边的自然风景。

4. 总结与评估:-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强调河流和湖泊在地球水循环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 进行简单的知识回顾和讨论,以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我在以下几点方面做得比较好:- 导入环节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河流和湖泊》教案

《河流和湖泊》教案
流域
内外流区分布
河流分布
内外流区主要河流
2.内流河水文特征
水源:高山冰雪融水
汛期:7——9月
季节河
3.外流河水文特征
水源:大气降水
汛期:夏季
枯水期:冬季
结冰期:秦岭——
淮河以北的河流有
4.东部外流河的南北差异
汛期:
流量年内变化:
5.京杭运河
讲解
指导
指导读图
评价、总结
投影出示讨论题
以塔里木河为例
评价、引导归纳
课题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授课教师
邱 胡
授课地点
龙凤中学
是 间
2019.10.18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内、外流河(湖)和内、外流区的概念。
2.了解我国河湖分布概况,内外流河水文特征。
3.培养学生读图、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勇于探究。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引导启发,学生自己通过读图分析出我国河湖分布特点以及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增强合作意识。
2.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增强爱国情感;水资源分布不均,培养学生惜水节水意识。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点
1.内外流区的分布。
2.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难点
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以浑河为例
引导
评价
投影出示数据、图片
指导
评价
理解
完成活动1
读图2.28
查找信息
发布信息
讨论、发表见解
读图2.30
查找信息

《河流与湖泊》教案

《河流与湖泊》教案

《河流与湖泊》教案《河流与湖泊》教案(精选10篇)《河流与湖泊》教案篇1目标1、通过研讨、阅读和建立模型,能识别出河流、湖泊等常见水体类型。

2、乐于参与、分工协作完成河流(或湖泊)模型的设计与制作,知道河流、湖泊的来源和地形特点。

3、借助研讨、阅读,能说出生活在水体不同位置的淡水生物名称。

学生的学习任务1、识别出河流、湖泊等常见水体类型并能说出水体的特征。

2、完成河流与湖泊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说出生活在水体不同位置的淡水生物名称检测工具题卡:1、回忆家乡或你去过的地方有哪些水体并说说它的特征。

2、说出水体里生活着哪些淡水生物?3、这些水体对生活在周围的人们又哪些影响?过程设计激情导课从太空遥望我们的地球就像一个蓝色的大水球,那是因为(地球上有很多水)。

是的,如果把我们的地球平均分成10分,只有3分的陆地,剩下的7分都是海洋,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地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我们今天先来一起学习陆地上的水资源。

民主导学活动一:认识各种水体及特征1、交流课前收集的家乡或你去过的地方有哪些河流与湖泊。

(潇河、汾河、黄河、乌马河……玉湖、西湖、青海湖……)2、这些河都叫河流,这些湖都叫湖泊。

哪河流与湖泊有什么不同呢?3、老师带来了河流与湖泊的优美风景图,大家看后又发现了什么不同?(认识到形态、流速不同。

河流一般是弯弯曲曲的,水是沿着狭长的凹地从高处向低处流动;湖泊的水一般比较平静,水是蓄积在洼地里的)4、那你能不能试着用简图来表示河流与湖泊?板画过渡:这些地方都因水的存在而美丽壮观,他们统称为水体。

5、除了河流和湖泊你身边还有哪些水体?生回答:池塘、水库、小溪……6.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师概括:蓄水量不同,面积不同,形状不同,功能不同……7.谁能从这三个方面具体说说,出示PPT。

总结:在我们地球上,河流与湖泊并不都是天然形成的,还有些是人工建造的,如京杭大运河,瘦西湖等。

8、完成活动手册[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对水资源的认识。

《河流与湖泊》精品教案

《河流与湖泊》精品教案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
第一课河流与湖泊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举例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淡水,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河流与湖泊》。

本节课是第四单元的起始课,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水资源就是其中的一种。

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河流和湖泊水仅仅是地球上水资源的一种存在形式。

教材设计了模拟实验,通过制作地形模型并模拟降雨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地球上的水资源可能有浅显的认识,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状况,以及陆地上有不同类型的水体可能没有系统的认识。

本单元主要使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自然观,以及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二、学习目标:
1.简要说明陆地上有不同类型的水体,初步了解地球上水的基本状况。

2.在教师引导下,能观察和比较河流与湖泊的不同。

3.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三、学习重点:
1.简要说明陆地上有不同类型的水体,初步了解地球上水的基本状况。

2.在教师引导下,能观察和比较河流与湖泊的不同。

3.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四、学习难点:
1.在教师引导下,能观察和比较河流与湖泊的不同。

2.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五、教学准备:
教材、教学课件、每组实验材料包(油泥、盘子、塑料水瓶)、实验记录单等。

六、学习过程:。

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河流和湖泊》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河流和湖泊》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针对本章节《河流和湖泊》的教学内容,为了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知识巩固类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河流和湖泊的相关练习题,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制作一张河流和湖泊知识思维导图,体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实践探究类作业:
3.互动探究,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开展调查等途径,主动探究河流和湖泊相关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实践活动,巩固提高:
-安排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眼观察河流和湖泊的实际情况,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如制作河流和湖泊主题的手抄报、开展水资源保护宣传活动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通过学习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地理知识,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引导学生认识到河流和湖泊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国家意识,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学习河流和湖泊对环境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珍惜水资源的观念。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
-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教学过程: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批改、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总结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分布、影响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初中河流与湖泊教案

初中河流与湖泊教案

初中河流与湖泊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及特点;2. 掌握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情况;3. 理解河流和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及特点;2. 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情况。

教学难点:1. 河流和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 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材;2. 相关图片;3. 地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河流和湖泊,提问:你们看到的河流和湖泊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河流和湖泊是地球表面重要的水体,它们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教材图片,提问:请大家观察这些图片,说说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及特点。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河流是地表水流,通常从高地流向低地,具有固定的流域和流经地区的特点;湖泊是地表水体,通常是由于地壳构造、气候、河流等因素形成的,具有固定的面积和形状。

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10分钟)1. 教师出示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情况。

2. 教师提问:请大家指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并简述它们的分布特点。

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国主要的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等,主要湖泊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它们分布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

四、河流和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0分钟)1. 教师提问:请大家思考一下,河流和湖泊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河流和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河流和湖泊是水资源的重要来源,对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具有重要意义;2)河流和湖泊对地表形态产生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地貌;3)河流和湖泊对气候产生调节作用,湖泊的水面可以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热量,影响周围的气温;4)河流和湖泊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提供了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河流和湖泊》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河流和湖泊》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河流和湖泊》
一、活动目标
1. 知道河流和湖泊的区别,了解它们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2. 探索水的流动和沉积作用,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形成过程。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探索精神。

二、活动准备
1. 河流和湖泊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水、沙子、石子、泥土等材料。

3. 有关河流和湖泊的科普读物。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幼儿观察河流和湖泊的形态和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比较河流和湖泊
让幼儿观察河流和湖泊的图片,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如大小、形状、水深等。

可以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河流和湖泊的特征。

3. 探索河流和湖泊的形成
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水的流动和沉积作用,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形成过程。

例如,可以将水倒入沙子中,观察水的流动和沙子的沉积情况,让幼儿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形成过程。

4. 阅读科普读物
提供有关河流和湖泊的科普读物,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5. 拓展活动
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当地的河流和湖泊,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作用。

也可以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河流和湖泊的认识和感受。

四、活动延伸
1. 在科学区投放更多与河流和湖泊相关的材料,如石子、沙子、泥土等,让幼儿继续探索水的流动和沉积作用。

2. 鼓励幼儿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发现更多与河流和湖泊相关的
现象和问题。

3. 与家长合作,让幼儿在家中观察和了解家庭附近的河流和湖泊,拓展幼儿的学习经验。

《河流和湖泊》优秀教案

《河流和湖泊》优秀教案

河流和湖泊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著名的河流和湖泊2、知道淡水资源的珍贵,要节约用水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了解我国的河流和湖泊,了解我国的淡水资源2、向身边的同学传递节约用水的思想三、教学准备、学生科学活动手册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我国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比如长江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沿途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湖泊,流经多个省份,为沿岸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

那么,你知道我国有哪些河流和湖泊?(二)探究与发现1、调查我国的河流和湖泊查阅资料,调查我国有哪些河流和湖泊,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帮助?制作有关河流和湖泊的资料卡片并保存。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97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已建成葛洲坝、三峡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长江是中国主要的运输河流,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及其支流和包括鄱阳湖、洞庭湖、巢湖、太湖这些大湖在内的湖泊鱼类丰富.渔业得到广泛发展。

黄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自西向东分别流经、、、、、、、及9个省,最后流入。

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中上游以为主,中下游以、为主。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中国人称其为""。

淮河: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全长1000公里,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是中国七大河之一。

淮河看作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一条南北方分界线。

这条线的南北两侧无论在气候、水文、、植被以及农业生产、人文习俗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

(完整版)《中国的河流河流和湖泊》教案

(完整版)《中国的河流河流和湖泊》教案

《中国的河流河流和湖泊》教案一、教学目标1.识记我国主要外流河、内流河的名称及位置;了解内外流区的划分及分布;知道我国的两大湖区及主要的淡水湖、咸水湖。

2。

理解并会分析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

了解长江、黄河的源流情况及开发利用情况,并通过这两条大河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认识、研究一条河流。

二、教学重点1.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2。

长江的源流概况及开发利用情况。

3。

黄河的上、中、下游概况及黄河的综合治理.三、教学难点1。

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2. 黄河的综合治理。

四、教学过程1。

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 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并判断其是外流河还是内流河,如果是外流河,它又流入哪个大洋?2.引导学生探讨河流水位、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等水文特征受哪些因素影响?(1).水位的高低、流量的大小主要受河流来水的影响,而河流的水源主要来源于降水、地下水及高山冰雪融水;(2).含沙量的大小受河流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低影响;(3)。

外流河汛期的长短主要受雨季时间长短的影响(4).河流是否结冰以及结冰期时间的长短受气温高低的影响。

3.归纳内流河、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4.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及开发、治理措施比较:5.学习湖泊1.在“中国地形图"中学习湖泊分布的相关知识并进行概括。

哪些地形区湖泊分布比较集中?这个地区的湖泊是外流湖还是内流湖?是咸水湖还是淡水湖?课堂练习1.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是( )A.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B.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C.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D.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南接200毫米等降水量线2.我国汛期最长和水量最大的河流分别是( )A.珠江、雅鲁藏布江 B.长江、淮河 C.珠江、长江 D.黄河、松花江3.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A.水力资源丰富 B.含沙量大 C.有冰期 D.流量小4.黄河凌汛发生的河段是()A.上游和中游的各一部分 B.中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C.下游的一部分 D.上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二、综合题5.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________.古诗问:“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____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河流与湖泊 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河流与湖泊 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河流与湖泊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原因;3. 能够简单描述河流和湖泊的生态环境。

教学准备1. 课本《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 大型投影仪;3. 地图或图片素材;4. 视频资源。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 (5分钟)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河流和湖泊的生态影片,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呈现概念 (10分钟)1. 制作幻灯片展示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和特点;2. 在展示过程中,鼓励学生思考并提问。

深入研究 (15分钟)1. 给学生阅读材料,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原因;2. 通过地图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河流和湖泊的特点;3. 引导学生思考,发现河流和湖泊的相互关系。

知识巩固 (10分钟)1. 分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回答一些问题,例如:- 你家附近有哪些河流或湖泊?- 河流和湖泊对人们有什么作用?- 河流和湖泊的水质有什么区别?2.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观点并互相交流。

拓展延伸 (15分钟)1. 大家一起观看关于某个著名河流或湖泊的短视频,例如长江或太湖;2. 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宝藏——河流和湖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总结归纳 (5分钟)与学生共同总结所学内容,并强调河流和湖泊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它们的责任。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对河流和湖泊的认识,以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它们的想法。

教学反思教案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河流和湖泊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案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河流和湖泊的特点和重要性。

同时,通过引导思考和小组讨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

课后作业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保护河流和湖泊。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河流和湖泊》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河流和湖泊》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河流和湖泊》教学目标- 通过听、说、唱、看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和认识河流和湖泊;-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扩大幼儿的语言基础,丰富词汇量。

教学准备- 彩色图片:河流和湖泊的场景;- 海报板、可擦写板或白板,带马克笔;- 幼儿的个人照片。

教学活动一:认识河流和湖泊1. 教师出示彩色图片,指着图片问幼儿:“你们见过这些地方吗?这是什么地方?”鼓励幼儿回答。

2. 教师给出正确答案:“这些是河流和湖泊。

”然后让幼儿一起重复几次。

3. 教师逐步解释河流和湖泊的特点,如河流是水流汇集成的,湖泊是由于地势低洼而形成。

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4. 教师再次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地方是河流还是湖泊。

教学活动二:观察并描述1. 教师带领幼儿到室外,找一个靠近河流或湖泊的地方。

2. 教师要求幼儿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并画一幅画来展示他们看到的景象。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如水、鱼、树木等。

3. 教师鼓励幼儿描述他们的画作,例如使用简单的句子描述画中的河流或湖泊的特点。

教学活动三:唱歌研究1.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一首关于河流和湖泊的歌曲,如《小河流》或《湖泊的清晨》等。

2. 教师可以使用手势来配合歌曲,引导幼儿跟随动作,增加参与感。

3. 教师可以反复唱几次,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唱歌。

教学活动四:说故事1. 教师准备一些有关河流和湖泊的简短故事,如《小鱼的冒险》或《小鸟喝湖水》等。

2. 教师讲述故事时,用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语速。

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回答故事中的问题或分享自己的想法。

3. 教师可以利用海报板、可擦写板或白板,画一些简单的图画来辅助讲述故事。

结束语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将了解和认识河流和湖泊,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与河流和湖泊进行互动,并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这将为他们的语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注意:以上内容为简要说明,具体教学活动和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河流和湖泊》教案

《河流和湖泊》教案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概况以及相关概念。

(2)学会运用已有知识分析河流和湖泊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能够通过相关图表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图表等资料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河流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1).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概况。

(2).运用图表分析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图表分析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过程:导入:我们经常把奔腾的河流比做大地的血脉,把千姿百态的湖泊比做大地的明珠。

从图上就可以看出,我国河湖众多,你知道哪些我国著名的河流和湖泊?河流与湖泊与我们的生产生活非常密切,下面我播放一组图片,请同学们说出图片上反映出了河流和湖泊在我们的生产生活发挥哪些重要的作用?对我们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危害?(生回答)(过渡)河流有利也有害。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河湖,合理利用河湖,才能让河湖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

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概况:探究活动一:我国河湖的分布1.读图2.28 -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1)请同学们在图中上找一找我国主要的江河湖泊。

(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2)找出长江、黄河,观察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向何处?(外流河)(3)还有哪些河流与长江、黄河一样最终流入海洋?大部分流向了哪个海洋?有没有流入其它大洋的河流?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4)找出塔里木河,说出它与外流河有什么不同。

(5)对比内外流区河流分布的不同,分析我国河流大部分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的原因。

(在这一环节,主要采用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读图,用图,回答相应问题来认识内外流河,内外流区的相关概念)(过渡: 我们来看看位于内流区和外流区内的湖泊又有什么不同?)2. 读“内外流湖”图: 思考:(1).外流湖湖水的输出形式有什么不同?(2).对湖水的成分分别有何影响?(3).找出我国主要的内流湖和外流湖。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五单元19《河流和湖泊》教案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五单元19《河流和湖泊》教案

19.河流和湖泊课标要求知道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能够通过比较的方法发现河流和湖泊的区别。

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绘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学习目标(准确、清晰、可观察、可操作、可测评)1.知道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2.能够通过比较的方法发现河流和湖泊的区别。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绘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1. 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树立保护家乡水体的意识。

2.愿意采取行动保护水资源。

评价任务任务一:知道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检测目标1)任务二:能够通过比较的方法发现河流和湖泊的区别。

(检测目标2)任务三: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绘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检测目标3)资源与建议1.课前准备(学生)家乡水体的资料、图片等。

(教师)课件、评价表。

本课学习重难点是比较河流与湖泊的不同,初步认识地球上的不同水体类型。

学习过程课前探究搜集家乡河流和湖泊的相关资料,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任务一:知道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检测目标1)一、情境聚焦一、引入课题1.通过家乡河流与湖泊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介绍家乡的某一条河流与某一个湖泊,引入课题。

2.学生介绍。

3.引导学生总结,板书课题:18.河流和湖泊。

二、活动过程活动一:说一说家乡的河流和湖泊1.家乡的地图,找到家乡的河流和湖泊。

2.介绍自己认识的河流和湖泊。

任务二:能够通过比较的方法发现河流和湖泊的区别。

(检测目标2)活动一:对比、分辨河流和湖泊。

1.河流和湖泊的图片、定义、举例。

2.开展小组讨论,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总结:水体是水的集合体。

河流和湖泊属于水体。

活动二:1.教师出示泉、瀑布、水库、冰川的图片2.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几种水体的特点。

3.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水体,总结陆地上水体的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第三课时)[导入新课]播放录像,导入新课。

与黄河一样,长江也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母亲河。

这里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抒发中华儿女对长江无限赞美之情的《长江之歌》。

歌词中唱道“你从雪山走来”,那么长江究竟发源于什么地形区,什么山脉的什么雪山呢?人们又是如何开发长江这条母亲河的呢?就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长江的地理概况吧!(板书)一、地理概况[讲授新课](投影复合图)引导学生阅读地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图》《中国行政区划图》《长江流域水系图》《沱沱河彩图》。

仔细观察:1.长江发源于我国什么地形区,什么山脉的什么雪山?它的源头叫什么?长江曲折东流注入什么海洋?其干流形如哪两个英文字母的组合?(学生:(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2)长江的正源叫沱沱河;(3)长江曲折东流注入太平洋边缘海东海;(4)其干流形如英文字母“V+W”)2.长江干流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并说出它们的简称。

(学生: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共11个省级行政区。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忆或边想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边依次记忆11个省级行政区简称或全称)3.长江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地形区?三峡位于哪两个省级行政区交界?它自西向东由哪三个峡谷组成?(学生:(1)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和长江中下游平原;(2)三峡位于渝鄂交界;(3)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4.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出并判断:划分长江上、中、下游三大河段的宜昌、湖口各在哪个省?(学生:宜昌在湖北、湖口在江西)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所在省份及与长江交汇处的城市。

[学生:四川雅砻江、岷江(宜宾)、嘉陵江(重庆);贵州、重庆、乌江(涪陵);湖北汉江(武汉)、湖南湘江和洞庭湖(城陵矶);江西赣江和鄱阳湖(湖口)]5.长江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温度带、干湿区?(学生:高原气候区、亚热带;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长江干流大部分流经什么温度带和干湿区?(学生:亚热带湿润地区)(投影资料)引导学生阅读以下一组数字资料,并分析这组数字说明了什么?(资料:1.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第三位;2.长江年径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居第三位;3.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0%,居我国各河之首)(学生小结)以上这组数字说明: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不仅是中国的第一长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

(提问)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这里的“大”字可从哪三个方面的数字体现出来?[学生:长江长度最长(数字最大)、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大)](投影资料)引导学生搞清《长江各河段的名称》(资料略)并与长江三大河段对比掌握。

(投影示意图)长江三大河段与其各自具体河段(俗称)对比示意图:二、水能宝库(过渡)长江不仅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而且还是一个水能宝库(板书),有巨大的水能资源。

(提问)哪些数据或事实可以说明长江是一个水能宝库呢?(学生回答)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

因而长江堪称我国的“水能宝库”。

(提问)长江巨大的水能资源分布在它的哪两个具体河段呢?这两个具体河段都位于长江的上、中、下游哪一大河段中呢?(读图)投影复合图“虎跳峡”“西陵峡”彩图,并引导学生阅读图下资料后,对照《长江流域水系图》和《长江河段划分示意图》进行判断。

(学生回答)长江巨大的水能资源分布在它的源头——宜宾段和四川盆地以东的三峡段,这两个河段都位于长江的上游河段中。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长江上游河段中的源头——宜宾段和四川盆地以东的三峡段。

(提问)长江上游源头——宜宾和四川盆地以东的三峡河段中哪个河段水能资源最为丰富呢?为什么?(投影)复合图《长江干流剖面图》《长江流域水系图》和《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图》,引导学生读图、观察、计算并判断:(1)长江自源头至入海口,落差(即河面高差)约多少米?(学生:约6700米)(2)长江自源头至宜宾,河长约多少千米?落差约多少米?(学生:约3200多千米;约6000多米)(学生回答)通过读图、观察、计算可以看出,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的源头——宜宾段。

因为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流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很大,虎跳峡落差甚至达到200米,因而成为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教师讲解)长江流至四川盆地以东的重庆,深切巫山坚硬的石灰岩,形成险峻峡谷。

三峡长约200千米,峡口处仅宽100米,峡谷两岸峭壁耸立,水流端急,因而三峡河段水能资源也极为丰富。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了解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概况(位置、建设进程及建成后的综合作用)。

(教师讲述)为了开发利用长江的水能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长江支流上建起了许多座水电站,并已在干流上建成了规模宏大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它的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

(引导学生看投影彩图)规模更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发电量将为葛洲坝水电站的6倍。

(投影并提问)引导学生阅读复合地图《长江流域水系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观察、分析:长江干流大型水电站的分布与地形地势之间有关系吗?如果有,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长江干流大型水电站往往分布在我国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

(提问)长江如此丰富的水能资源,在世界大河中首屈一指。

现在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是否充分?为什么?(板书:开发是否充分,原因)(学生回答)现在,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充分(板书)。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在长江支流和干流上相继建成了许多水电站,但是因为工程条件复杂、投资大等原因(及时板书),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还比较低。

(教师小结)由于目前长江的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还很低(不足8.6%),因此加速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对长江上、中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过渡)长江不仅有着巨大的水能资源,还是一条“黄金水道”。

(板书)三、长江——黄金水道(投影)《长江航运图》,引导学生结合图例观察长江干流什么河段通航3000吨以上轮船?(学生:湖南城陵矶以下的中下游河段)什么河段通航1000~3000吨轮船?(学生:重庆至湖南城陵矶)什么河段通航500~1000吨轮船?(学生:四川宜宾—重庆)什么河段终年不冻,四季通航?(学生:四川宜宾以下的长江干流终年不冻,四季通航)(提问)哪些数字可以说明长江是一条“黄金水道”呢?(学生回答)长江有大小支流3600多条,通航河道700多条,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货运量占全国的60%,而且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因此长江被人们誉为“黄金水道”。

(读图观察)引导学生阅读《长江航运图》,观察并思考:长江干流哪一个河段最为弯曲?这个河段叫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怎样治理这个河段的?达到了怎样的治理效果?(学生回答)(1)荆江河段(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一段)。

荆江河道蜿蜒蛇行,多浅滩和沙洲,水位高出两岸江汉平原,加上曲流发达,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容易积水,有长江“地上河”之称,因此有“千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

新中国成立后,首先修建了荆江分洪工程,接着又完成了几处河段的裁弯取直工程,加固了荆江大堤,对防洪、航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收到了显著的效益。

(投影)《长江航运图》,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并思考:长江哪些河段航运能力较强?为什么?与地形地势、气候、河道等因素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长江干流宜宾以下河段终年不冻,四季通航,其中湖南城陵矶以下的中下游河段通航能力最强(可通航3000吨以上轮船);重庆至湖南城陵矶河段次之(可通过1000~3000吨轮船);四川宜宾至重庆河段通航能力第三(可通航500~1000吨轮船)。

以上河段通航能力较强,主要是因为这些河段流经高山峡谷,地势西高东低,湿润地区降水丰沛、水量较大,河道逐渐变宽变深造成的。

(过渡)新中国成立以来,只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疏浚了长江航道,加强了沿江港口的建设,提高了长江运输能力,然而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的航运价值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是为什么?下面我国通过针对问题,分组讨论,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活动探究)1.长江水运价值巨大,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工业中心和城市集中,运输需求较大。

干流航线和多条铁路线,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南北广大地区。

阅读并分析以下各方面的意见,说一说怎样才能克服这些影响长江通航的障碍因素,更好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功能。

(分A、B、C三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讨论时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和大胆地设想。

)(分组讨论)A组针对老船工的话讨论;B组针对工程师的话讨论;C组针对渔政人员的话讨论。

(学生发言)A组学生发言:航道情况复杂,某些河段有阻碍轮船航行的浅滩,很可能是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而水土流失与人们为了自己的私利乱砍滥伐森林,严重破坏植被非常有关。

所以国家有关部门要严格禁止人们在长江上中游乱砍滥伐森林、破坏植被;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同时还要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疏通长江航道。

B组学生发言:针对长江部分天然航道年内洪水期和枯水期水位变化大,川江水位最大变化幅度超过60米,政府部门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多修建大型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轮船航行障碍,有利于通航;治理投资少,航道长期处于天然状态,政府部门要加大治理投资的力度,增加费用治理航道;内河港口装卸水平低,码头等设施维修费用不足,政府有关部门要大力提高内河港口的装卸水平,多增加码头等设施的维修费用。

C组学生发言:水坝、桥梁等建筑物阻碍船队航行,政府有关部门在设计施工水坝时,要设计出大型轮船通行的开闸航道,桥梁建筑时,要尽量建得更高些或将桥梁建成上下升降桥梁,这样就有利于多种轮船通航。

(学生发言后,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过渡)下面同学们通过阅读一则材料和示意图,想一想长江为什么会发生洪涝灾害?(板书)(阅读材料)“平垸行洪导长江”和“洞庭湖面积及容积变化示意图”。

(提问)“平垸行洪导长江”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围湖造田会导致洪涝灾害?(学生回答)上述材料说明了人为的围湖造田是导致洪涝灾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