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力》课件2 沪科版

合集下载

【沪科版】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2-1力与相互作用

【沪科版】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2-1力与相互作用

3.计算弹力大小常见的三种方法 (1)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2)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特别提醒】 (1)轻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方向,可成任意 角度,具体要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进行分析和判断. (2)弹力是被动力,其大小与物体所受的其他力的作用以及物体的 运动状态有关.
类型二
静摩擦力的判断
如右图所示是主动轮 P 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 Q 的示意图,A 与 B、C 与 D 分别是皮带上与轮缘上相互 接触的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 点相对于 A 点运动趋势方向与 B 点运动方向相反 B.D 点相对于 C 点运动趋势方向与 C 点运动方向相反 C.D 点所受静摩擦力方向与 D 点运动方向相同 D.主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从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动力
A.M 静止在传送带上 B.M 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 C.M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M 下滑的速度不变
解析:由 M 匀速下滑可知其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摩擦力、支 持力,传送带启动以后对 M 受力没有影响,自然也不会影响其运动状 态,故 C、D 正确. 答案:CD
一、弹力的判断及大小的计算 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判断: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 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 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2)利用假设法判断: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 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 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 (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 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例如,如图所示,小球
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 和 M 的两物体 P 和 Q 叠放在倾角为 θ 的斜面上,P、Q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Q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当它们从静止开始 沿斜面滑下时,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 P 受到的摩擦力大 小为( A.0 C.μ2mgcos θ ) B.μ1mgcos θ D.(μ1+μ2)mgcos θ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1节 力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1节  力课件

三 力的作用效果
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竿子发生了形变 沙发发生了形变
竹子发生了形变
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 变(简称形变).
海绵发生的形变,它受 到了力的作用
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 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用手按住桌面,却看不 见桌面发生形变
视频:力的作用效果
下列实验说明力有什么作用?
(1)从静止变为运动, 或从静止变为运动;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1节 力
新课引入
第30届伦敦奥运会比赛中,法国运动员拉维莱涅在撑 杆跳高项目中以5.97m的成绩摘得桂冠,在比赛过程中,我 们发现运动员所用的竹竿在他从地上腾空时变得弯曲,随后 又恢复原状.
是什么使竹竿变弯, 为什么运动员能够像箭 一样被弹射离开地面呢?
新课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力的概念.(重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重点)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重点)
(2)运动快慢变化; (3)运动方向变化.
运动状态改变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 动状态.
视频:磁铁改变钢球的运动方向
归纳与小结
改变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效 果
使物体形变
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 生改变
形状改变 (拉伸、压缩或弯曲) 体积改变
典例与精析
如图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甲主要是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 发生 形变 ,乙主要是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 运动状态 发生 改变.
穿着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 到墙也在推他,他自己也后退.
推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小孩 受力物体

同时

施力物体

沪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节 力》课件

沪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节 力》课件

了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这个同学向远离墙的方
向运动,所以D图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2-讲
总 结
解答图形信息题时主要是要明确图形所表达的意
思,然后再根据对应的物理知识来解答。
知2-练
1 小刚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小刚对绳子有拉力,绳子对小刚没有拉力 B.绳子对小刚有拉力,小刚对绳子没有拉力
会感到墙也在推他, 他自己
也后退。 这说明了什么?
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知2-讲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2-讲
示例分析:
知2-讲
人 推 起重机 吊 运动员 物体 举
作用力
车 货物 杠铃 受力 物体
作用
受力物体
作用
反作用力
施力物体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知2-讲
【例2】 (图形信息题)“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
C.小刚对地面有作用力,地面对小刚没有作用力
D.狗对地面有作用力,地面对狗也有作用力
(来自《典中点》)
知2-练
2 (中考· 永州)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笔芯 会弯曲,这个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说明物体间力的 ________ 相互 的。 作用是________
(来自《典中点》)
知3-讲
讨论:素发生上图中的运动员,对球施力后,球的 什么因了变化?
运动状态的改变:
知3-讲
在物理学中,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
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力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改变运动状态 力的作 用效果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六章第一节《力》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六章第一节《力》ppt课件

7.如图所示,当电风扇工作时,空气会由静止流动起来,这说
明力能
;同时小车将向
运动,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特点。空气流动是 因为风扇工作的力推动空气所致,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 态;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风扇对空气有一个向左的力,那 么空气反过来会对小车有一个向右的力。 答案: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右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选D。本题考查力的作用特点。D项中两名滑冰的同 学,只要一名同学推一下对方,就能使得两人各自向相反的方 向运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名同学推另一名同 学时,对另一名同学有一个力的作用,同时也受到另一名同学 的反作用力,故其也会向后退去;A项力使球运动,力改变了 物体的运动状态;B、C项都是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探究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结合“体验”,思考以下问题:
1.分析以下事例,讨论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a)手拍桌子,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 (b)左手拍右手,左手对右手作用一个力,右手对左手也作用 一个力;
(c)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也拉手; (d)手向上提书包,书包也向下拉手; (e)如图A弹簧拉B弹簧,B弹簧伸长,A弹簧也伸长。
考点1 力的相互性 【典例1】(2012·济宁中考)跳高运动员起跳时总是向下蹬地, 利用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导引】解答本题关键是分析物体前后状态的变化。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跳高运动员用力蹬 地时,同时地面给运动员一个方向相反的力,这个力使运动员 向上跳起。这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方法归纳】力的相互性的利用
力的作用是

【沪科版】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2-2力的合成与分解

【沪科版】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2-2力的合成与分解

交于
3.力的合成的运算法则 (1)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 共点力 的合力,可以
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 线就表示合力的 大小 和 方向 . (2)三角形定则: 把两个矢量 首尾相接 , 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
4.力的分解 (1)定义:求一个力的 分力 的过程. (2)遵循原则: 平行四边形 定则或 三角形 定则.
第2单元
力的合成与分解
考纲要求
力的合成和分解
矢量和标量
1.合力与分力 (1)定义: 如果一个力 产生的效果 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 做 分力 . (2)逻辑关系:合力和分力是 等效替代 的关系. 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
合力 ,原来的几个力叫
2.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 同一点 ,或作用线的 延长线 一点的力,如图所示均是共点力.
(3)分解方法:①按力产生的 效果 分解;②正交分解. 5.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相加时遵从 平行四边形定则. (2)标量:只有大小 没有 方向的量力可分解为沿斜面方向向下的分 力 F1 和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 F2.关于这两个分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F1 作用在物体上,F2 作用在斜面上 B.F2 的性质是弹力 C.F2 就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 D.F1 和 F2 是物体重力的等效替代,实际存在的就是重力
1.手握轻杆,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一个小滑轮 C, 支持着悬挂重物的绳子,如图所示,现保持滑轮 C 的 位置不变,使杆向下转动一个角度,则杆对滑轮 C 的作用力将( A.变大 C.变小 B.不变 D.无法确定 )
解析:杆对滑轮 C 的作用力大小等于两绳的合力,由于两绳的合 力不变,故杆对滑轮 C 的作用力不变. 答案:B

力ppt52 沪科版

力ppt52 沪科版

结论
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练一练]
图1
图2
1.图1片中的弓弦受到力了吗?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图2片中的小孩受到 力了吗?你判断的理由是?
三、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活动3] 感受力
学生完成用手拍桌面、手拉弹簧、手按笔尖
等活动,也可利用其他器材完成。
仔细体会你有什么感觉?思考产生这种感觉的
41、从现在开始,不要未语泪先流。 42、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43、富人靠资本赚钱,穷人靠知识致富。 44、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45、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无须过于在意,人生如梦看淡一切,看淡曾经的伤痛,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 46、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8、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49、如梦醒来,暮色已降,豁然开朗,欣然归家。痴幻也好,感悟也罢,在这青春的飞扬的年华,亦是一份收获。犹思“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更加灿烂。 50、人活着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气;吸者,争一口气。 51、如果我不坚强,那就等着别人来嘲笑。 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下去的人。 62、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原来爱的太深,心有坠落的感觉。 63、命运不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问题;它不是我们要等待的东西,而是我们要实现的东西。 64、每一个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65、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66、淡了,散了,累了,原来的那个你呢? 67、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 68、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而一向努力奋斗,坚韧不拔的人会走向成功。 69、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70、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71、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 72、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73、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4、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75、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76、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7、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78、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79、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80、相信自己,你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 81、偶尔,只需要一个鼓励的微笑,就可以说服自己继续坚强下去。 82、年轻是本钱,但不努力就不值钱。 83、一时的忍耐是为了更广阔的自由,一时的纪律约束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84、在你不害怕的时间去斗牛,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时不去斗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时还去斗牛才是真正了不起。 85、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86、天赐我一双翅膀,就应该展翅翱翔,满天乌云又能怎样,穿越过就是阳光。 87、活鱼会逆流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88、钕人总是把男人的谎言当作誓言去信守。 89、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90、要战胜恐惧,而不是退缩。

沪科版《力》优质课比赛课件

沪科版《力》优质课比赛课件
是无言,却十分坦荡地接纳我,让我毫不费力地就可以看到他。或许,夜是有手臂的,他的无数巨大的、无形的手臂延伸到地上,可以托着我,去往天宫,去逛逛那天上的街市。优 游 与夜在一起,我放下了一天的疲惫,忘记了时光的流逝,我甚至认为,正是一天的忙碌与疲惫,砖一样地一块块垒积起来,垒成一座巴别塔一样的天梯,让我可以这样顺顺利利地、坦坦然然地迎接夜晚 的到来,让我,可以如此超然入境地融化在或温暖的、或有着淡淡流风的春夜。 可是,夜又是珍贵的,那是白银一样的白昼换得的。这样想着,似乎,超然的翅膀刚刚展开,又悄悄闭合,难以高飞。 夜,像母亲。 是的,夜像母亲一样让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孩子,一个自以为懂了很多可事实上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她总是默默地倾听我的心语,那是我心灵的告解,她用柔软的风抚摸我的伤痛,那是心灵上一个个疤 痕 因为有了夜这位沉静的母亲,我才能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清净的心。 夜,像魔法师。 他唤醒虫鸣、点亮星辰、引来那只精灵般地穿梭的小猫,一切白日里沉寂与蛰伏的生灵,都在夜的魔法下神气活现起来。他穿越时空而来,把天空变成一座巨大的银幕,我从那里,看得见自己的童年, 或许,也可窥见自己的未来 天上一定不是真的就只有眼前看到的这几颗星,而是,它们都隐藏在更遥远的天际深处了,我们的目力太局限,城市的灯光太污染,夜的本来面目,只有在停电的没有浓烟的夜晚才能清晰地看得见。 我盼望停一次电,一个没有灯光只有星光的夜晚,一个没有事务与烦恼牵绊的伊甸园,哪怕,只有一晚。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力》市级优质课课件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力》市级优质课课件

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力;
采用目标导学法,使学生能 够明确目标知道这节课要研 究那些问题。以致于在听课 过程中能够把握好重、难点 有的放矢。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特点; 3.了解力能产生哪些作用效果。
自学指导1: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78几幅表现力 的图片: (1)有哪些物体?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2)你能找出它们当中有哪些共同的 地方吗?
自学指导2: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P80的文字和图片,认识力的作用可以产生 哪些效果?力的作用效果: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学生活动:举出一些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 的例子
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 都叫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堂上难以完成的活动或实验, 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联系,以及法学社的探索欲望。帮 助学生理解知识。
第一节 力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学生活动一:请一位同学把 一桶矿泉水拿到讲台桌上
提问:有什么感觉?
人将矿泉水拿到桌子上感觉很费劲,从 肌肉的紧张感觉中得到的,这是人对力最早 的认识。
通过提起重物要费很大的力气、双手互拍, 创设情 景教学,调动起学生探索研究的热情,从简单现象 出发把学生引入探究情景,引起思考,激发兴趣, 从而进入新课讲解。紧紧地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 过来了,为整节课做了一个非常良好的铺垫作用。
然后填写P79图5-2(a)(b)中的空
科学探究是学生构成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研究方法的活动。科学探究既是 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方法 。 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探索,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积极动手、动脑,体验解决物理问题 的喜悦,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 理的科学态度,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 重视探究中的交流与合作,物理科的科学探究应该分组进行,组内的角色分工要 明确,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既能使每个学生读得到机会均 等的全面练习,又能充分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 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 也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例题1:划龙舟时,为什么船桨向后划水,船 就会向前进? 答: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船桨向后划 水时,船桨对水施加一个向后的作用力,水 也会给船桨施加一个向前的作用力,所以船 就前进了。
例题2:穿着旱冰鞋的小孩用力推黑板时, 为什么他自己也会后退? 答: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孩给黑板 一个作用力,黑板也会给小孩一个反作用 力,所以会后退。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 力
思考: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 等都叫力的作用。 注意:1、力的作用要有两个物体; 2、力的作用不一定要相互接触。 3、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他们之间如果没 有推、拉、吸引等作用,不会产生力。
二、力的相互性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形变运动速度 运动方向
四、判断物体是否受力的依据
① ②
物体是否发生形变 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1、排球运动员扣球时,自己的手也感到疼痛,是因为 手受到排球的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在地上的足球,用脚使劲一踢,球会飞出去,说明力 运动状态 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用力压海绵,海绵会变形,说 形状 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是可以没有 受力物体 B、有的物体自己就可以产生力,比如磁铁的吸力, 并不需要施力物体。 C、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也可以存在 D、甲对乙施力,乙也同时对甲施力
4、在下列现象中,力的作用效果引起物体形变的 现象是( A、B) A.皮筋被拉长 B.车座下的弹簧被压缩 C.铅球在地面上越滚越快 D.石块从山坡上滚下,越滚越快
5、在下列现象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 A、B、C 状态”的事例是( ) A.水平抛出的皮球成一条弧线落回地面 B.在足球场草坪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 C.石块从山坡上滚下,越滚越快 D.用力拉弓弦,把弓拉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