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横断面设计

合集下载

《道路勘测设计》横断面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横断面设计

节约土地资源
合理的横断面设计可以充 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 地浪费。
横断面设计的原则
满足交通需求
横断面设计应满足不同交 通方式的需求,包括车辆、 行人、非机动车等。
保护生态环境
横断面设计应尽量减少对 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 境。
经济合理
横断面设计应考虑工程成 本和经济效益,选择经济 合理的方案。
02
坡度与无障碍设计
人行道应设置合理的坡度,以利于行 走。同时,应考虑无障碍设计,满足 残疾人士的通行需求。
分隔带设计
பைடு நூலகம்
宽度与功能
分隔带宽度应根据道路功能和交通流量确定,一般不小于0.5米。分隔带可以用 于种植绿化、设置交通标志等。
防眩设计与安全设施
分隔带应考虑防眩设计,以减少对面车辆的眩光影响。同时,应设置安全设施, 如防撞护栏等。
04
横断面设计的优化和改进建议
优化车道布置,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增加车道数量
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等级,合理 增加车道数量,提高道路通行能
力。
优化车道宽度
根据车辆类型和交通流量,合理设 置车道宽度,确保车辆安全行驶。
设置潮汐车道
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设置潮汐车 道,提高道路利用率。
合理设置交通设施,提高交通安全性能
横断面设计的基本要素
车行道设计
宽度与车道数
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等级,确定 车行道的宽度和车道数。主路车 道宽度一般在3.75米至4米之间, 次路车道宽度在3米左右。
横坡与排水
车行道应设置合理的横坡,以利 于排水。横坡度一般在1%-2%之 间,以利于雨水的快速排出。
人行道设计
宽度与材料
人行道宽度应根据行人流量和通行需 求确定,一般不小于1米。人行道材 料应选择防滑、耐压的材料,如混凝 土、天然石材等。

第4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4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4.2 路拱和横坡度
4.2.1 路拱
为了利于路面排水,将路面做成中间高两边低的拱形, 称为路拱。 路拱坡度以百分率表示。 路拱的形式: 抛物线形 屋顶线性 折线形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4.2.2 路拱横坡度
四块板断面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五块板断面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4.1.3 行车道宽度
B=n × b B=a+c
B : 行车道宽度,(m); N : 车道数,(条); b : 一条车道宽度; Ns : 设计交通量(辆/h); N: 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与车速和车型有关(辆/h); a : 车辆的几何宽度,我国设计车辆宽度规定为2.5m; c : 侧向余宽,车与车和车与边宽,一般取1~1.25m。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一)横断面设计图
当按照城市道路的交通性质、地形条件以及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了 横断面组成和宽度以后,即可绘制横断面设计图。 作用:指导施工和计算土石方数量.
段,其横断面组成可根据当地实践经验选用。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公路路基宽度为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当设有中间带、变速 车道、爬坡车道、应急停车带时.尚应包括这些部分的宽度。
整体式路基
分离式路基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1. 路幅的构成

高速、一级公路横断面组成: 行车道、中间带、路肩——必要组成部分 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特殊组成部分

道路勘测设计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①将上、下行车流分开,提高通行能力。 ②可作为设置公路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 ③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止对向车辆灯光眩目,还 可起到美化路容和环境作用。
④中间带两侧的路缘带能引导驾驶员视线,又增加侧向余宽。
2)中间带的宽度
3)中间带过渡
图5-10 宽度大于规定或大于4.5m时的中间带宽度过渡方法
3)圆曲线上的加宽值
bN(A2 0.05V) 2R R
图5-6 半挂车的加宽
二、三、四级公路的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设 置加宽。
表5.3 公路平曲线加宽
三类加宽值的采用: 二级公路以及设计速度为40km/h的三级公路有集装箱半挂车 通行时,应采用第3类加宽值; 不经常通行集装箱半挂车时,可采用第二类加宽值。 四级公路和设计速度为30km/h的三级公路可采用第一类加宽 值。
图5-3 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基本型式
图5-3 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基本型式
5.1.3 道路建筑限界
(1)定义 道路建筑限界又称道路净空,它是为保证道路上各种车辆、
人群的正常通行与安全,在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 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
(2)道路建筑限界组成
1)净高
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的净高为5m,三、四级公路为 4.5m。
表5.4 城市道路圆曲线每条车道的加宽
各级公路的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加宽。 四级公路路基采用6.5m以上宽度时,当路面加宽后剩余
的路肩宽度不小于0.5m时,则路基可不予加宽;小于0.5m 时,则应加宽路基以使路肩宽度不小于0.5m。
双车道公路当采取强制性措施实行分向行驶的路段,其圆 曲线半径较小时,其内侧车道加宽值会大于外侧车道的加宽值, 设计时应通过计算确定其差值。 (4)加宽值的过渡方式

道路勘测设计 第5章 横断面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 第5章 横断面设计

5.2.1 行车道宽度的确定
3. 新《标准》规定的行车道宽度
▪ (1)八车道及以上公路在内侧车道(内侧第1、2车道)仅限小客车通行时, 其车道宽度可采用3.5m。
▪ (2)以通行中、小型客运车辆为主且设计速度为80km/h及以上的公路,经论 证车道宽度可采用3.5m。
▪ (3)设置慢车道的二级公路,慢车道宽度应采用3.5m。 ▪ (4)四级公路采用单车道时,车道宽度应采用3.5m; ▪ (5)需要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公路,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宽度,宜
(2)加宽值的采用: ➢ 圆曲线加宽值应根据公路功能、技术等级和实际交通组成确定。 ➢ ①作为干线的二级公路,应采用第3类加宽值; ➢ ②作为集散的二级公路和三级公路,在考虑铰接列车通行时,应采用第3类加
宽值;不考虑铰接列车通行时,可采用第2类加宽值。 ➢ ③作为支线的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可采用第1类加宽值。 ➢ ④有特殊车辆通行的专用公路可根据特殊车辆验算确定其加宽值。 ➢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因本身路面宽度大,不再需要曲线加宽。

x=0.51+0.01(V1+V2)

x+2y=0.79+0.014(V1+V2)
2.50
x
2.50
y 2.31 x
2.31 y
路面


5.2.1 行车道宽度的确定
2. 有中央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 ▪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有四条以上的车道,应满足车辆并列行驶所需的宽度。一般
设置中央分隔带。
单侧行车道宽度:
整体式断面
5.1.1 公路横断面组成 1. 路幅的构成:
高速、一级公路路幅组成: (整体式断面、分离式断面、复合式断面) 行车道、中间带、路肩(硬路肩、土路肩)——必要组成部分 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加(减)速车道、避险车道等——特殊组成部分

第五章-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五章-道路横断面设计
车事故。
(9)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
2、路肩宽度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三、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
120 100 80 60 80 60 40 30
20
பைடு நூலகம்
右侧硬 路肩 宽度
土路肩 宽度
一般 值
3.50 或 3.00 2.50 2.50 1.50 0.75



3.00
最小 值
一般 值
最小 值
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视等级一般取7.5、 7.0、6.5、6.0m。
有中央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设计速度从 120至80,每条车道宽度均采用3.75m。
高速公路为八车道,当设置左侧硬路 肩时,内侧车道宽度可采用3.5m。
当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超过四个车道的 容量时,其车道数可按双数增加。
双幅多车道
设计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车顺适、 事故率低。这类公路占地多、造价高, 只有在公路网中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 意义,且远景交通量较大时才修建。
单车道
路基宽度为4.5m,路面宽度为3.5m。 交通量小,但仍然会出现错车和超 车的问题。应在不大于300m的距离 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处的路基宽 度应不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小于 20 m。
3.00 2.50 1.50 1.50 0.75 0.25 — —

0.75 0.75 0.75 0.50 0.75 0.75
0.75
0.5 0
0.25
0.50
(双车道) (单车道)
0.75 0.75 0.75 0.50 0.50 0.50
三、分隔带
1、中间带
1.将上、下行车流分开,防止对向车辆互撞,减少事故, 保证车速。

道路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设计

三幅路
四幅路
优点: 占地少,投资省, 缺点: 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通安全不利 适用:①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
②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上。
交通组织: ①划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在中间行驶, ②不划分车线,组织单行交通,限制载重车和非机动车
(3) 断面形式的选用 单幅路 双幅路
典型横断面组成
(2)特殊组成
l)应急停车带(emergency parking strip):当硬路 肩的宽度<2.25米时设置,间距不宜大于500m,宽 度3.50m,长度不小于30m。
2)爬坡车道(climbing lane):在高速公路和一级 公路上,当纵坡较大时,设置的供慢速上坡车辆 行驶用的车道。其宽度一般为3.5m。
7)截水沟(intercepting ditch):在地面线较陡的挖 方路段,为拦截山坡上流向路基的水,在路堑坡顶 以外设置的水沟。
(1)行车道(carriage)
1)行车道宽度的计算原理
B=n×b
n Ns N
b=a+c
2)规定 各级公路的行车道宽度如表 5-2
(2)路肩(shoulder ; verge)
公路确定
3)特殊情况(如立交、服务区、安全设施、风沙、雪 灾等地段)
(3)城市道路用地
城市道路用地范围为城市道路红线宽度。
城市道路红线----指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
用地、生产用地及其他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红线宽度为包括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等在内的 规划道路的总宽度,所以也称为规划路幅。
(1)定义
道 路 建 筑 限 界 ---- 又 称 净 空 (clearance) , 是
为保证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对道路和桥面上以及 隧道中规定的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 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它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2)规定 1)公路建筑限界一般规定如图5-1。 2)城市道路建筑限界规定如表5-1。

道路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设计
计算以下桩号的加宽值。
k2+500.000、 k2+520.000、 k2+537.21
k2+540.000、 k2+560.000、 k2+604.84、 k2+620.000、k2+640.000、 k2+654.84
2023/11/14
38
练习题
❖ 某山岭积雪冰冻地区新建二级公路,路面宽度为 7.0米,路肩宽度为0.75米,有个一平曲线半径 =200米,超高缓和段长为L=50,如果加宽按照 高次抛物线过渡,完成平曲线加宽的计算。 ZH桩号= k2+487.21 HZ桩号=k2+654.84 HY桩号= k2+537.21 YH桩号= k2+604.84
(m) 路缘带宽度(m) 中间带宽度(m)
平原微丘
3.00(2.00)
0.75(0.50) 4.50(3.00)
重丘
山岭
2.00(1.50)
1.50
0.50(0.25) 0.50(0.25) 3.00(2.00) 2.50(2.00)
2023/11/14
括号内数据为低 限值
49
中间带宽度的变化
中间带的宽度一般情况下应该保持等宽,若需 要变宽时,在宽度变化的地点,应设置过渡段。
3、单车道 交通量小、地形复杂的山区的四级道路,宽度4.5米,路
面3.5米 不大于300m距离内设置一定的错车道
2023/11/14
8
三、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
车行道、人行道、中央分隔带等构成。
道路红线 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 生产用地和其它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2023/11/14

道路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设计

Ch5 道路横断面设计【本章主要内容】§5-1 道路横断面组成(1)§5-2 行车道宽度(1)§5-3 其它组成部分作用及宽度(1.5)§5-4 路拱及超高(4)§5-5 视距的保证(0.5)§5-6 道路建筑限界与道路用地(0.5)§5-7 道路横断面设计(1)§5-8 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本章学习要求】掌握道路横断面的基本要求及布置形式、超高加宽计算的一般方法,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的基本方法及一般原则;难点为超高、加宽的计算,路基土石方的调配与计算。

§5-1 道路横断面组成要求:掌握各级公路横断面的组成部分、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形式。

1公路的横断面组成1.1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横断面整体式断面(中间带、行车道、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 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

)分离式断面(行车道、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1.2二、三、四级公路横断面 公路横断面组成:2城市道路的横断面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由于它为城市交通服务的功能,特别是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混合交通,一般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带及各种管线、设施组成。

2.1四种典型断面形式 1)单幅路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机、非混行,上、下行不分。

(例:国庆路、甘泉路)用于机动车、非机动车均较少的道路或拆迁困难的老城区道路。

2)双幅路机、非混行,上、下行不分。

(例:新城西路、秋雨路)用于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

3)三幅路机、非分开,上、下行分开。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 分离式断面:中间带、行车道、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 爬坡车道、变速车道行车道、路肩以及紧 急停车带爬坡车道、 变速车道等行车道、路肩及错车道等(例:江阳路、邗城大道)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红线宽度≥40m的道路。

4)四幅路机、非分开,上、下行分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佳的公路改善设计是在公路使用者 (包括驾驶者、行人及骑自行车者)需求与 通道所在地区物理限制条件之间取得平衡。
2,横断面要素
第一章 智能运输系统概述
❖ 1,行车道——车道数通常是在开发阶段确定的,主要是
根据在设施满足一定服务水平时承担的预测交通量来确定。
❖ 2,车道宽度——通常随着公路设计车速的增加,行车道
注意:中央分隔带形式及宽度主要由设计师来权衡。对 于路权范围受限区域,宽的中央分隔带可能不是所期望 的。合理的较宽中央分隔带可以为道路两侧私人开发与 行车道边缘之间提供缓冲,也为路侧人行道、公路标 志、公用设施、停车、排水设施、适宜的边坡、侧向净 空,以及保留自然植被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宽的中 央分隔带为绿化提供空间,在道路交叉口为行人提供避 险区域,并改善道路景观。为取得最能满足社区需要的 设计方案,进行中央分隔带设计时有必要吸取公众参 与,采纳公众意见。
❖ 4,路肩——路肩宽度具有一定的变化范围,次要乡村
公路采用0.6米 (2英尺),有硬路肩或铺装路肩的主要公 路采用3.6米(12英尺)。
❖ 注意:路肩设计应均衡考虑交通安全、路段通行 能力、对周边环境影响,以及初始建设费用及维 护运营费用等因素。同时还需考虑行人及非机动 车的需求。
❖ 5,侧向净空——侧向净空是进行道路横断面设计时考虑
宽度也需加以调整以满足车辆的侧向摆动。然而,受路权及 其它设计因素的影响,车道宽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 Although lane widths of 3.6 m are desirable on both rural and urban facilities, there are circumstances that necessitate the use of lanes less than 3.6 m wide. In urban areas where right-of-way and existing development become stringent controls, the use of 3.3 m lanes is acceptable. Lanes 3.0 m wide are acceptable on low-speed facilities. Lanes 2.7 m wide are appropriate on low-volume roads in rural and residential areas.
重点之一。侧向净空宽度受很多因素影响,最重要的是交通
量、公路设计车速及路基边坡等。
❖ 6,路缘石——路缘石主要用于城市及郊区。路缘石提供
以下部分或全部功能: 控制排水 勾划路面边界 减少路权 美观 勾划人行道 减少养护作业
❖ 7,人行道——保证行人安全地沿道路行走与保证车辆
安全行驶是同等重要的。通常,行人是公路特别是郊区公路 设计时所考虑的次要因素。
❖ 交通护栏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对道路的整体外观或道 路设计主题将产生影响,因此,除考虑安全因素外,还 应从美学的角度考虑护栏的设计。
❖ 12,考虑公共交通——公路是一种多模式运营的交通设
❖ 8,自行车道——进行公路自行车道设计时需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到自行车
使用者的需求。 自行车设施基本可分为5种类型 1,共用车道 ——“标准宽度”行车道供自行车与汽车共用。 2,加宽车道 ——至少4.2米(14英尺)宽的行车道,可同时容
纳自行车与汽车。 3,自行车车道 ——道路的一部分,通过划线、标志以及路面标
AASHTO《绿皮书》中提出了景观设计的三个目 标,即: 植被应有助于增加美感和安全感 植被应有利于降低造价及养护费用 植被应能满足出行公众情趣,为其带来益处和美感
❖ 10,公共设施——横断面设计时往往会忽略诸如电缆、
电话线、有线电视传输线等架空的公共设施。
美国每年都会发生一些机动车辆与公共设施柱杆相撞 的事故,约占与固定物体相撞发生致命交通事故的10%,因此 设计之初就应考虑到公共设施的设置问题。
❖ 3,中央分隔带——进行多车道公路设计时,还需考虑
中央分隔带设置的问题:是否设置中央分隔带?若设置,采 取什么尺寸?
中央分隔带的作用:
分割不同方向交通流 为失控的车辆提供避险区域 为变速、左转弯和掉头车辆留有空间 减少对向车头灯眩光 为未来车道预留宽度(特别是在郊区) 提供景观绿化空间,以满足安全需要并改善设施景观效果 为设置防撞设施提供空间
从安全的角度讲,最理想的设计方案是将这些立柱 (包括公用设施立柱志杆及照明立柱)设置于车辆撞不到的 地方。
❖ 11,安全护栏——是否设置安全护栏,若设置,采取何
种型式。设计师进行安全护栏设计时主要考虑安全护栏的作 用,正如AASHTO《绿皮书》中所述:“降低事故严重程度, 使车辆与护栏相撞的后果远小于不设护栏时车辆冲出道路的 后果”。
❖道路横断面设计
在选择合适的横断面要素及参数时,设计师需要 考虑很多因素,包括以下:
预测远期道路交通量及交通构成(货车、公共汽车及
旅游汽车的比例)
非机动车及行人使用道路的可能性 气候条件 道路附近的自然或者人为障碍物(例如,岩石悬崖、大
树、湿地、建筑物、电网线路)
道路两侧的开发类型及开发强度 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根据公路管理部门及项目所在地需求,中央分隔 带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凸型、凹型或与车道路面齐平。
中央分隔带的宽度应与横断面其它元素相协调。
中央分隔带的宽度范围从一般城市道路采取的 1.2 米到乡村地区公路采取的2.4米(或更宽)。
中央分隔带内的设施如路缘石或护栏等与车道边缘 之间至少要留有500毫米的侧向距离。
线与道路其它部分分隔,仅供自行车及其它非机动车使用。 4,路肩 ——铺设于行车道右侧,主要供自行车及行人使用 5,多用途道路 ——一个与道路物理隔离的设施,仅供自行车、
行人等使用的道路
❖ 9,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公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使公路景观与公路本身及周边环境相协调,设计之初就需 考虑公路的景观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