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日本人中文的优秀教师
贾志敏老师简介
贾志敏老师简介贾志敏,上海市人,汉族人,1939年出生。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市委普教委员会副主任,民进浦东区委委员。
小学高级教师。
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已有46个春秋。
由于他创造性的劳动,出色的工作而多次受到政府嘉奖。
贾志敏- 简介贾志敏老师,上海市特级教师、浦东名师、浦东开发建设特殊贡献奖获得者、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特级教师到你家》主讲、电视台《贾老师教作文》节目主讲、民进上海市普教委员会副主任、浦东新区区委委员。
现任上海市金苹果学校小学部校长。
贾志敏老师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已届49年,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小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更有深入的研究、独特的见解,他治学严谨,著作颇丰。
电视系列片《贾老师教作文》在全国各地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海内外学者专家的关注,曾先后在海内外100多个地区讲学,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
主要著作有:《贾老师教语文》、《贾老师评改作文》(系列丛书)、《贾老师读小学作文》(系列丛书)、《贾老师对你说》、《一个校长的演讲》等。
贾志敏- 主要荣誉1994年,获上海市特级教师称号。
1999年“五一”前夕,获“浦东新区开发建设特殊奖”。
2XXX年获“浦东名师”称号。
贾志敏- 语言艺术上海市特级教师贾志敏正是以他精湛的语言艺术,创设出一个优化的“教育、教学”氛围。
2XXX年代初,贾老师以他形象生动、机敏睿智、充满亲和力的语言,一举成为上海教育界的一颗明星;而后他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又以其丰富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号召力的说话艺术,展现了他鲜明、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
归纳起来,贾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有二十字的特点:准确得体,生动丰富,机智巧妙,诙谐幽默,独特创新。
一、准确得体贾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
他能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又恰恰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
“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
”“老师、同学又没追你,你干嘛读得那么快?要注意呀!”“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读课文应大大方方,别缩头缩脑呀!”“这个字念得不够好,跟老师再念一遍。
大学教师榜样心得体会7篇
大学教师榜样心得体会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心得体会、体会字数、经典美文、学习心得、唯美句子、写作心得、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xperience, word count, classic beauty, learning experience, beautiful sentences, writing experience, observation, reading experience, complete essay,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学教师榜样心得体会7篇【第1篇】教师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202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们引导着我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着,瞧那李嘉诚在抗日时期转到香港,瞧那张衡进过不懈努力发明了地动仪,我看了李嘉诚的故事后不仅深有感触,他那积极的思想、正确的行为让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导师介绍之二
5
个人荣誉: 1985 年被评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教师; 1987 年,获上海市人民政府记功表彰; 1992 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6 年,获上海翻译家协会翻译成就奖; 2007 年被评为二级教授; 2009 年被评为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 信息来源:上外官网
4
学术成果: 专著: 《日本近代文化史》、《日本近代文学名作鉴赏》、《川端康
成传》、《现代日本礼仪》等; 译作: 《山之声》、《二十四只眼睛》、《冻河》、《地狱之花》等
文学名著七十多种,约三百余万字。 创作: 小说《美人蕉》(获日本《朝日新闻》社和送书会举办的征
文比赛教师组“最优秀作品奖”); 合编: 《世界文学家辞典》、《现代派文学辞典》、《新编日汉、
汉日辞典》、《大辞海外国文学卷》等; 教材: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日语综合教程》(5-8 册,总主
编)、《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指定教材》系列(总主编); 论文: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了《远藤周作的文学与社会》、《日
本皇室的继承危机》等近 50 篇论文; 担任 2008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日语学习者语
6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导 师介绍之二(整理转载)
季林根
男,1952 年生,江苏海门人。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历教育/进修与访学:
1976 年毕业于原上海外国语学院日阿语系日语专业, 于 1984 年、1991 年和 2007 年分别在日本法政大学、京都外 国语大学和活水女子大学进修; 1996 年、1997 年和 2002 年先后赴日本北陆大学、梅花女子 大学从事教学和个人研究。 工作简历: 1976 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1987 年起先后担任日语系副主任、副院长; 1997 年被评为副教授; 1999 年 3 月至 2002 年 2 月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 学院院长; 2006 年被评为教授。 教学课程: 先后担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一、二、三、四年级精 读、二年级日语泛读、三年级日语报刊文选、研究生的日本 风土与文化研究等课程,并为本科生开设日本文化讲座,担 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指导。
金忠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学博士。教育部重
促成优秀教师成长的因素:
关键时期、关键事件、
关键人物、关键书籍、
教师个体。
……读书、学习、思考及践履影响其未来一生。
I hear:I forget; I read:I remember; I do:I understand. 我听,我遗忘; 我读,我记住; 我做,我理解。
五·15
阶段反思
过程反思 对象反思
自我反思
(例证:“手电筒”与“火把”)
结语
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的平衡之道
药和毒并无严格的界限:适量是药,过量是毒。 这“一点点”就是药和毒的界限。
教学也有 “度”,过 “度”,教学就会生病。
教学过度是指教学严重超越正常的运作限度,使 教师和学生乃至家长都感到压力太大,以致于产生教
“学生不喜欢学校”是世界性难题,无论文
化、地域还是发展阶段不同,学生都越来越不喜 欢学校。 《中国青年报》调查:
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首当其冲的是“对某 门课不喜欢,不想听”。
Barbara Sammer在25个逃学者之间进行了对
比研究,对四个维度(家庭、情谊模式和兴趣爱好、 对待学校的行为、认知因素)作了分析,认为逃学的 最大原因:
小组成员互补、志愿、平衡
(协同学习、竞争学习)
三·9
团队考核
比学赶帮,多元指标
四· 辅导策略
四·10
教师辅导
学生对 “老师们经常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
个别辅导”这个教学环境,感受不深,评价一般,在 “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指标上未达到基本 肯定的程度。
(《普通高中现状调研与问题讨论》,
根据皮尔斯· 斯蒂尔的研究, 大多数人吃着“美味诱惑”, 满怀愧疚地发誓明天要买“营养原料”。
陈望道——中国著名教育家
陈望道——中国著名教育家陈望道介绍中文名:陈望道外文名:ChenWangDao别名:原名参一,笔名陈佛突、陈雪帆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义乌出生日期:1891逝世日期:1977职业:教育家、语言学家毕业院校:中央大学信仰:马克思主义主要成就:倡导拉丁新文字运动发起成立“上海语文学会”发动“大众语运动”共产党上海地区早期发起人翻译《共产党宣言》代表作品:《辞海》(主编)、《标点之革新》、《修辞学发凡》、《漫谈“马氏文通”》担任要职:复旦大学校长中国民盟中央副主席性别:男拼音:chenwangdao陈望道(1891.01.18—1977.10.29),男,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曾任民盟中央副主席。
原名参一,笔名陈佛突、陈雪帆、南山、张华、一介、焦风、晓风、龙贡公等。
浙江省义乌市人,1891年1月18日他出生于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金华中学,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并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大学等高校教授。
他翻译了中国第一篇《共产党宣言》,担任过旷世巨著《辞海》总主编,撰写了《漫谈“马氏文通”》和《修辞学发凡》等专著。
现上海复旦大学里仍保留陈望道先生的旧居。
生平介绍学习历程民国4年(1915年)1月,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洋大学、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等校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并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
民国8年(1919年)5月回国;同年6月,任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员。
1920年12月起,负责《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参编刊物民国9年(1920年)5月,与陈独秀等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参与社会主义青年团筹建工作。
同年春翻译并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
8月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民国10年脱离共产党。
1922年出版的《作文法讲义》(民智书局)一书,是中国有系统地讲授作文法的第一部书,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
民国16年兼复旦大学教授,并任《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编辑。
上海教日本人中文的优秀教师ppt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在上海教日本人中文的老师中,有一些人的本质工作可能与教师行业 没有关系,有的人可能只是师范类学校的学生。这些人只是对于汉语 和日语比较熟悉,并不能算是真正的汉语老师。一名优秀的汉语老师, 需要同时掌握汉语以及至少一门外语,并对语言的基础、语法构成、 造词造句结构等理论知识有独到的见解。其次,汉语老师的教学技巧 与教学经验是相互关系的。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早安汉语为学汉语的日本人提供专业的课程。教日本人中文的老师有 很多,但有的老师却并不专业。国内乃至国际上,汉语培训行业都在 蓬勃地发展。但到目前为止,由于学汉语的人员比较分散,目前汉语 教师的数量不足以应对大面积分布的学习需求。上海是外国人汉语需 求较强烈的地区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上海教日本人中文的老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与 其他国家的老外相比,日本人学习汉语要简单一些。尤其是在学习汉 字的时候,不少欧美人学得头晕脑胀,而日本人却能事半功倍。
上海给日本人教汉语的的心得精细版.ppt
在上海给日本人教汉语教师要注重引导,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后,他已经能说出简单 的句子,在描述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事物上有了 足够的能力和技巧,他说这都归功于早安老师悉 心的教导。在这个成效的基础上,老师步步紧跟 的加大了学习的难度,通过开展富有趣味性的活 动,如剪纸、包饺子、赛龙舟等活动,让他在参 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和周围人加大交流,进一步激发他学习中文的积 极性,学习汉语来更加有劲。
精选
上海给日本人教汉 语的的心得
,虽 然他们有一定的汉语基础。下面以在早安 上海中文学校学习的日本人小杨为例,讲 讲教汉语的心得。
精选
在上海给日本人教汉语要从基础开始,来自日本 的小样刚来上海时不认识一个汉字,也不会说一 句中文,每天出门买东西或者问路都只能手脚并 用的比来比去,往往最后还是不能被理解。于是 他选择了一对一的小班学汉语,这样老师可以根 据他的零基础的情况制定出适合他的教学内容。 每天晚上老师都会亲自到他家里为他授课,日本 人学汉语都是从拼音入手,注重发音练习,而且 会播放大量的动画片作为调节枯燥学习的方式, 因为动画片里使用的词汇都是他这个阶段能适应的最简 单的词汇。
《可贵的沉默-作者王圣民的资料课文主要内容
《可贵的沉默>作者王圣民的资料课文主要内容参考王圣民小时候是个活泼漂亮的女孩,学习成绩好,朗诵、报幕、表演样样来赛。
高中毕业后想考艺术院校,时值20世纪60年代,自然给家庭成份卡住了。
不情愿地入了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同辈一样毕业后去了部队、农场整整两年,然后走进南洋模范中学,从此心甘情愿地在教育岗位上做了39年。
起初她教语文,干得兴致勃勃,前途一片光明时,却动了另起炉灶的心思。
1985年,王圣民捧着厚厚一沓资料走进当时的校长赵宪初办公室,她将资料一份份展示给校长,最后热切地提出请求:我想在高二开设美育课,而且是必修课。
赵校长不愧为极具胆魄的教育家,沉吟片刻:一方面南模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教养,另一方面王圣民完全具备一个美育教师的实力,当即拍板同意。
自那起她成了至今为止上海惟一的一名专职美育教师,1999年她被市教委破例授与美育特级教师称号,即使在今天美育尚未被认可为独立的学科。
我很好奇地问她,1985年的她怎样获得那么丰饶的美育专业知识,那时对学生只提“德智体”,无“美育”一说,相关的课程更无处可觅。
她笑着告诉我,有家庭的熏陶,有自小的积累,还有工作以后的不断学习,把休息的时间都搭进去到社科院旁听心理学、哲学等方面的课程。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不错。
放到今天来看,王圣民当初的请求和赵宪初的决定也是相当超前的,充满理想主义色彩。
当初的现实是:高中,正是高考指挥棒敲打得最急促的阶段,将一门尚未纳入高考内容序列的美育课,作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学生有兴趣吗家长能接受吗现实还有:没有教材,没有衡量教学成绩的标准,连评职称都没有这个学科系列,课时费也远远低于语文。
现实,的确不乐观,但王圣民的欣喜憧憬却是不打丝毫折扣的。
她踌躇满志地向豆蔻年华的孩子们讲起了美育,一讲20多年。
若要给王圣民这些年的努力一个客观的评价,举一件小事为例。
那是在今年11月,南洋模范中学校庆105周年的庆典结束后,王圣民被“绑架”了,“绑架”者是1985年第一届接受她美育启蒙的学生,其中许多位现在都是成功人士了,有金融大鳄,有房产大亨。
于漪简介
于漪简介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
1929年2月7日生,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
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
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
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
执着之中写卓越——记全国优秀教师孟炳忠同志-江苏沙溪高级中学
执着之中写卓越——记全国优秀教师孟炳忠同志“风来了,雨来了,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了。
”这是陶行知先生的诗,也是射阳中学孟炳忠老师从教18年历程的真实写照。
18年来,他坚守讲台,续写着这首动人的诗;18年来,他以苦为乐,辛勤耕耘在教育第一线;18年来,把人生追求付诸在平凡的工作中,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成长为一名全国优秀教师,成为人民教师的一面旗帜。
18年,一以贯之的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孟炳忠用“爱”将一批批学子送进了理想的殿堂,步入人生至美之境。
他的很多学生都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有些学生甚至交不起学费。
有个叫戴加华的学生,学习一直很用功,成绩也不错,他的父母在外面打工,平时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经济很困难。
有一次上课,孟炳忠突然发现他的座位是空的。
这个孩子学习一贯很用功的,怎么会逃课呢?孟炳忠感到很奇怪,下班后,便专程跑到临海镇戴家华的家中,经了解,原来戴家华为了不增加家里负担,想退学外出打工。
戴家华的爷爷恳求孟炳忠说:“孟老师,你来得正好,帮我劝劝他,家里实在太穷了,但不能不读书啊,求你把他带回学校去吧。
”孟炳忠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他对戴家华的爷爷说:“钱的事你不用担心,戴家华的学费,我来想办法。
”后来,孟炳忠把戴家华接到家中,给他买来必须的生活和学习用品,并在各方面给予戴家华很大照顾和帮助。
戴家华非常感动:“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候,是孟老师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是他的爱心使我燃起了希望之火,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老师、回报社会。
”从教18年来,孟炳忠把满腔的爱洒向每个学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平等的教育,为了让每一个同学都能享受到老师的关爱,为了不让一个学生落伍,他任劳任怨,勤勉工作,和学生打成一片。
他和学生一起起身,一起出操,不论严寒酷暑,每天早晨在学生宿舍区、运动场上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每天晚上,检查学生自修、辅导学生是他必做的工作,常常10点多钟才能离校。
于漪老师简介
于漪老师简介于漪老师是一位享誉中外的著名汉语教育家和作家,也是全球中文教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
她曾广泛讲授汉语语言、文化和教学方法,并且出版了大量的汉语教材和文化类书籍。
她的成就和贡献得到了全球华人和汉语学习者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于漪老师出生于上海,自幼接受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熏陶,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汉语文字的内涵和韵味。
1987年,她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得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随后开始在该校从事汉语文化教学和研究工作。
在为期9年的大学教学经验中,于漪老师对中文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她发现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不仅在于语音语调的学习,而且在于文化背景的理解和本土经验的积累。
因此,于漪老师开始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学中,并引导学生在学习汉字、词语时加强文化积淀。
1996年,于漪老师获得了上海市优秀教师称号,并开始了广泛的汉语教学和文化推广活动。
她先后担任了多个学校和语言培训机构的汉语教师和顾问,并与多个国际性汉语教育组织合作,如美国孔子学院总部、全球汉语学习与教学创新论坛等。
除了在教育领域的杰出成就外,于漪老师还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和文化推广者。
她创作的《中国常识》、《汉字基础》、《汉语词典》等汉语教材风靡全球,深受汉语学习者的喜爱和好评。
同时,她的文化类著作如《中华文化图谱》、《“喜”在中国》等也为世界各地的文化爱好者所熟知。
不仅如此,于漪老师还积极推广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她多次参与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并且曾为多个国家的政要、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讲授汉语和中国文化知识。
她以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推动中华文化和中文教育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总的来说,于漪老师是一位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中文教育和文化传播的杰出人才。
她的成就和贡献既体现了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情热爱,也彰显出她作为教育家和文化使者的高度责任感和人文精神。
她的事迹和书籍促进了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推广,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也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先进事迹介绍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先进事迹介绍发表时间:2010-12-06 10:28 浏览次数:175 次于漪,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我国第一批语文特级教师。
在讲台上挥洒数十年,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深受学生爱戴,形成了闪烁着智慧与人格魅力的教学风格与教育思想,影响巨大,享誉全国。
曾任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校长,一身正气,一心为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小学教师。
肩负上海5届市人民代表、3届市人大常委、2届教科文卫副主任委员重任,在25年代表生涯中,广泛调研、监督,为教育大声疾呼,促进教育立法,健全教育的保障机制。
81岁高龄仍执著于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凭借信仰与激情、坚守与超越,成为一代师者楷模。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形容于漪教书教得“着了魔”。
熟悉她的学生则说,于漪老师对教育有着“宗教般的虔诚”。
从教近60年,退休近20年,于漪丝毫没有停止过追寻理想教育的步伐。
如今已81岁的她仍在以各种方式,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影响教育、影响教师、影响学生。
早年的学生退休了,来看望年迈的老师,却发现她活力四射,竟比自己都显得年轻。
2010年教师节,荣誉等身的于漪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很多年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于漪根本就已经是‘教书育人’的代名词。
”一位仰慕于漪的年轻教师在博客里这样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心声。
与此同时,对于许多年轻教师来说,虽然于漪是一个让他们仰视与敬佩的名字,但在他们看来,于漪显然早已属于过去的“那一代”——只知奉献,近乎完美。
当荣誉纷至沓来,当报道连篇累牍,当于漪越来越多地被置于聚光灯下,这个时代的人们不见得真正理解她,而有的人甚至尚未了解就选择了疏离。
2010年9月,记者走近于漪,试图通过她的亲身讲述,还原一个矗立多年且“被标签化”了的教育偶像,一个作为普通教师的于漪。
人淡如菊简约的家饰、简朴的衣着,围绕于漪的一切,连同她本人,都显得简单、素净。
唯有笑起来满脸的皱纹,似绽开的秋菊。
语文名师于漪
为人师表要德才兼备 教师语言内在素质浅探 自强不息,女教师们 在教学实践中提高青年教师素质 中英美师带徒职初培训模式比较 老教师指导下的青年教师培训 ——中国教师师徒帮带事例 追求卓越,让青春在教坛上闪闪发光 我常常这样勉励自己 语文教改必须扎根于现实的土壤 论教师的人格魅力 素质教育要在形成合力上下功夫 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师 为基础教育鼓与呼 课堂教学三个维度的落实与交融 追求高尚的教育境界 要有一颗红亮的心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以“心”教“心”
1977年 担任1977届年级组长。学校获得上海市先进教育集体荣誉称号。 1977年10月19日,上海电视台教育演播分室第一次向全市直播于漪《海燕》一课授 课实况。 1977年12月-2003年2月 担任上海市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8年 被评为首批上海市特级教师 1979年3月 在《上海教育》发表《兴趣•感情•求知欲》 1979年12月-1993年2月担任上海市第七、八、九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1979年 先后被选为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执行委员,为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大 声建言。担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70年代末起,用简陋的设备对于漪的家常课录音录像,第一堂录像课《茶花赋》。
自我啟示
一、学历水平不等于岗位水平:清醒地认识自己 二、一辈子自我教育:学而不厌、勇于实践 三、“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不断追求教育的理想境界 四、教师责任大于天:教育的希望在青年教师身上
于漪的教学艺术 ——"水"
• 备课有四: • 一备教材,备角度,心中有数; • 二备学生,目中有人;
主要音像材料
中学生作文辅导讲座
课堂教学序列录像带26课时
《论鲁迅》课文分析录音带
于漪感动中国颁奖词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漪、卫兴华、高铭暄“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从教六十载,于漪老师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可以说是为教育而生。
她是整个中国教师群体心中的偶像。
“我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这绝不是一句空话,我一辈子都在学,不断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
让我们一起感悟和领略这位杰出的“人民教育家”的教育情怀和风采。
1978年中华大地百废待兴中学语文课堂犹如一块干裂的土地于漪的一批教学实录教学磁带横空出世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于漪用口述的方式完成了中学语文教学探索中学语文备课手册等多部著作这些浸润着于漪二十多年不停思索和探究的语文教学实录对于语文教师们来说恰如久旱甘霖截至上世纪80年代教育界还没有一个人系统完整地研究过教师学而于漪把这个课题揽在了心里她完成了两本教师学著作《现代教师发展丛书》《现代教师学概论》教育部它们作为全国教师教育的培训教材《现代教师学概论》成为中国第一部研究现代教师学的理论著作1986年上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教师学研究会于漪担任会长问及为什么叫教师学研究会?于漪的眼中满是坚定与骄傲:“我们是想让中国的教育在世界上有话语权我们要有中国教师自己的教师学!”杨浦中学67届毕业生毛时安是现今著名的文艺评论家他回忆当时说:“在离开学校之前我们做了一件事情我们走过学校走廊于老师在讲课我们就用耳朵贴在教室后门的门板上听了于老师一堂课然后听好这堂课我们就离开了正式地离开了杨浦中学”杨浦中学的学生们带着于老师的最后一课的回忆离开了学校但由此开始感受到了中文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文化知识的渴求也因此而生1985年于漪担任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她提出“我们的学校要一身正气为人师表”担任二师校长多年学校里所有的卫生工作都是由学校的师生一力承担于漪想让师生身体力行珍惜劳动成果有一次她把学生扔掉的馒头捞到脸盆里跑到一个班一个班里去给学生讲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学生被深深地触动了看到很多学生喜欢周杰伦的歌耄耋之年的于漪找到他的专辑认真试听琢磨周杰伦吸引孩子的原因听了很多遍以后于漪找出学生喜欢周杰伦的两个原因《青花瓷》等歌词是从古典名章中寻找灵感借鉴了传统文化元素所以学生乐意亲近现代独生子女无人倾诉烦闷时哼哼周杰伦的说唱音乐是很好的宣泄许多学生得到了于老师的理解师生老少笑作一团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2002年于漪退休了虽然离开了一线讲台但她仍然心系教育事业她把自己的晚年时光又无偿地奉献给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教师如今89岁的于漪仍在为培养青年教师奔忙着……从事60多年教育工作的于漪把语文教学看作是她一生的事业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已经融于她血肉的教育早就是生命里再也割舍不下的部分回溯人生,于漪有诸多感慨从受业于师到授业于人她心存感激:“老师使我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逐步逐步多起来所以我就想做一个老师是了不起的事它可以使很多学生从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到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无知到有知所以我这一辈子最崇高的目标就是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因为我觉得如果是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她会恩泽莘莘学子一个孩子如果他碰到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对他一辈子来说真是一种幸事”三尺讲台,二支粉笔一位人师,通天达地六十年韶华流逝忘不下的,抹不掉的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满心喜悦是修身、成己、达人的圆满具足无欠无余:“我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这绝不是一句空话我一辈子都在学不断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
良师益友——记日籍教师中山幸子
日 本举 办 “ 中国知识检定 ” 识竞赛 , 9 知 共4 个题 。 她说让
我也做一 做 这份题 , 后给我寄 来参 考答 案 。 利用一 过 我
日 本老师 呀!
习并探讨 日 语教 学, 当然 所以 “ 勉强会 ” 就定 在 山[ {
行。
我手 头 的 日 语字 典 、
教学 中遇 到的问题一 一证
会” , 个 一 个向 山中; 时 一 外 , 还 送 给我 曰 工具: 她 语 教学 资料, 时从 日 及 本买 参 考。 当然 , 她也 问我一 些 语 的方法 , 还有太谷、 匪 山 “ 勉强会” 山中老 师任 象 在 每 次在我去她 那里之农大的 日语教育情况向
信件十 余次 , 主要是让 我将部 分 内容翻 译成汉语 。 过 通
翻译 , 我知 道她 父亲 山中林 之 助先生 , 身前任 大 阪府 日
中友 好协会 副会 长, 非常 支持 她 到山西农大任 教 , 于 还
时任 日 中技能者交流 中心理事长模枝 元文先生做 介 , 绍 并不失时 机地 向国家外专局反映 山西农 大 目 语师 资水平 急需提高 等问题。 我赴 日 前一天 , 当时在北京培训赴 日 研 修人 员日 语的 山中老师 , 特意请 我在北京 的日 本料理店 吃 了 日 料理 。 就 当做我在 日 本 “ 本请 你口 ” 她这样说 。 20 年 , 0 3 我有一 个利用 日 元贷款 赴 日 留学的 机会 ,
山中老师彬 彬有 礼地作了 自我介绍 。 听完我的 自我介 绍 后, 山中老师 说 :“ 我来华 之前给 您寄 了一张明信 片。 听 说贵校 只有您 一位 日 语老 师呀。 够辛 苦的 。 这 时, ” 在我 心 中存 了一周左 右 的那 个问号终于 变成了句号。 周从 上 日 本寄来 明信 片的 “ 山中幸子” 原来 是这样一 位和蔼的 ,
《梅兰芳蓄须》读后感优秀5篇
《梅兰芳蓄须》读后感优秀5篇《梅兰芳蓄须》读后感篇一读了《梅兰芳蓄须》这篇文章,我心中对梅兰芳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梅兰芳因为演出需要剃胡须,可是在日本侵犯中国的六年他没有那么做。
侵略者逼梅兰芳演戏,他逃去了香港,可没有收入,只有卖了北京的房子。
后来梅兰芳又被威胁,他求助一位医生,最终成功装病逃过一劫。
在抗战胜利时,他当天剃了须,还高兴地演了一场戏。
读了这个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被打动了。
也许梅兰芳老先生的举动,和那些为祖国献出生命的英雄相比,谈不上什么壮举,可是他宁死也不向侵略者低头,不委曲求全,就足以打动每一个中国人。
在我的脑海中,还有这么一个人,他不是什么救世主,而是一名教书先生。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要修筑炮楼,可人手不够,于是就抓了两名教书先生。
那的规定就是没完成任务就要挨打。
两位老师第一天就没完成,何老师并没有反抗,而方老师却宁死也不摘下眼镜,何老师去扶他,可方老师却愤怒地对他说:“你把眼睛摘了让人打,和你把脸送给别人打有什么区别”终于刺刀从方老师背后穿了出来。
方老师死了,可是那副眼镜却还戴在他的脸上,方老师的举动唤醒了中国人民的尊严,最后大家一样逃了出去。
摘不掉的眼镜,就是摘不掉的尊严。
一个人爱国不一定是要当英雄才能表现出来,一个人有了尊严,整个国家和民族都会有尊严,就会有和敌人抗战到底的决心,让我们也成为有骨气,忠心于祖国的人吧!《梅兰芳蓄须》读后感篇二读了《梅兰芳蓄须》这个故事,我的心中不禁燃起对梅兰芳的敬佩之情。
在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为了不给日本人演戏,于是留下了胡须。
日本人逼迫梅兰芳给他演戏,可梅兰芳就是不愿意。
为了维持生活,梅兰芳把北京的房子卖掉了。
终于,他找到了一位医生朋友,向他说明了自己的处境,医生被梅兰芳的爱国情感动了,帮他度过了难关。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梅兰芳再次登台,为大家表演京剧。
梅兰芳虽然不是什么大英雄,与那些在战场上为国牺牲的人相比,他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并不算什么壮举。
文化自信视角下日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研究
BEBiI^EI2〇2〇年第19卷第23期文化自信视角下日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研究□李芳高新艳【内容摘要】外语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使学生学习语言,而且要通过增加人文和科学知识来继承良好的中外文化,并培养其包容 性素养。
日语专业新版国标中也指出,日语教学中不仅要强化学生的专北知识素养,还应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 跨文化交流能力。
本文着眼于日语教育中的文化因素,特别是导入中国文化,教会学生用规范地道的日语讲述中 国国情、优秀文化,学用日语讲述中国故事,传达中国声音。
【关键词】日语教学;文化导入;跨文化交际,•文化自信【作者简介】李芳(1976.6 ~),女,山东临朐人,临沂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高新艳(1974. 5 ~ ),女,山东临沂人,临沂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扩 大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走 出国门,让文化自身说话,使之成为与世界交流的媒介。
2018年国家标准的新版本规定:日语教育除了要增强学生的 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加强其人本观念的培养。
学会用日语 阐明国家的大政方针,讲述中华文化的魅力,建立中日交流 的“双向通道”。
一、 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研究综述李莉和王凤莉(2003)认为,文化差异和文化相似性的需 要全面地引入外语教学中。
肖开益(2007)认为,在日语教材 中应设计文化教学模块,并通过文化介绍提高教育效果。
曰语教育中的文化介绍除日语文化外,还应包括中国文化的介 绍。
但是,对于文化引进的具体方式以及如何与我国独特的 文化融合,没有系统而完整的论述。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出台和实 施,在日语教育中引入中国文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许多研 究人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余艾洁和陈俊森(2011)从日本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把中国文化要 素引人日语教学中,包括“价值观念”、“语言行为”、“非语言 行为”、“社会文化背景”等。
上海四位语文名师
上海四位语文名师大上海的四位语文大名师2015-09-02白金声上海自开埠以来,一直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国际大都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
新中国成立后,这座城市诞生了闻名遐迩的四大语文名师——袁瑢、于漪、钱梦龙、贾志敏。
有人称他们是“上海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中最优秀的代表”,有人称他们是“上海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锋和旗帜”,还有人称他们是“代表这个时代上海语文教学的最高水平”。
这些评价都不为过。
因为,这四位语文名师都不是科班出身,却以自己的人格特质创造了当代上海语文教坛的奇迹,他们的做人之本、育人之道值得当代青年语文教师认真学习。
一、先说袁瑢袁瑢是一个不断创造辉煌的人。
她,31岁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讨论通过国家宪法;她,37岁出席全国文教战线群英大会,与刘少奇主席握手的照片登在全国各大报纸上,之后,又代表中国妇女参加了国际妇联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会议;她,61岁当选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有人说,袁瑢的名字,就像一块闪光的宝石,一直保持着美丽的光泽。
这是为什么?纵观袁瑢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可以用她自己的一句座右铭来概括,那就是“教学不止,探索不停”。
1923年,袁瑢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市一个职员家庭。
解放前夕,她上了大学,学的是化学专业。
后来生病,辍学在家修养。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了。
第二年春天,经人介绍,她在上海万竹小学当了代课教师。
袁瑢踏上教育岗位前从未接触过教育学、心理学之类的书籍,因此要上好课,做一个称职的老师,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至今,她还清楚地记得几十年前上第一堂课前后的情景。
为了上好第一课,她不知费了多少时间,一遍又一遍地抄写教案。
上课的前一天晚上,她还捧着书本在试讲。
尽管这样,那第一堂课还是上得很糟糕,内容讲完了,一看表,离下课还有半小时时间。
怎么办呢?只得呆呆地站在讲台上,不知所措。
而台下,学生却一个个“活跃”起来了。
然而,正是从这第一课开始,她心里升起一个强烈的愿望:一定要把书教好!她读的第一本启蒙书是《小学教育典型经验介绍》,这是一本介绍老解放区模范小学教育工作者典型经验的书。
于漪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于漪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于漪,女,汉族,1929年2月7日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
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漪“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颁奖词:她已是90岁的耄耋老人,有着60年的教学生涯。
她依然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
她深爱着学生,痴迷着语文教学。
“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她用这样的话语不断地鞭策着自己,也勉励着更多的青年教师。
于漪,师者的楷模。
为袁瑢代表性的课
为袁瑢代表性的课第33个教师节就要到了。
在这一天,相信我们都会想起自己的老师,向他们道一声问候,送上一句祝福,表达感恩与惦念。
今年的教师节,有一位老师格外令我们怀念,她就是半个多月前因病逝世、享年94岁的上海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袁瑢。
袁瑢老师从教半个多世纪,和斯霞、霍懋征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名师”,曾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多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动模范等。
虽获誉无数,但袁瑢老师一生低调,唯爱语文。
去世前不久,她还在通过微信与老师们讨论教学问题。
其“深、细、活、实”的教学艺术、朴素谦逊的品格,影响了诸多后辈,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是其中之一。
吴忠豪是上海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主任,他长年致力于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成果丰硕。
1979年冬,吴忠豪还是一名大学毕业不久的语文教研员,他第一次听到袁瑢老师讲语文课。
那节课,袁瑢老师讲《颗粒归公》,她对生字词的仔细推敲、对学生提问的引导与回应,以及紧扣教材开展的语用训练,都令吴忠豪印象深刻,也让他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更加深入。
近四十年过去了,这节课上的情景,吴忠豪教授依然历历在目,成为他对袁瑢老师最深刻的回忆。
袁瑢老师走了,但她的教育思想与经典教学案例留了下来,成为语文界的一笔宝贵财富,滋养着一代代语文同人。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刊发吴忠豪教授的回忆文章,既是致敬前辈、表达哀思,也希望以此帮助我们感悟名师教艺,回溯教育初心,将语文精神代代传承……一节终生难忘的语文课——教师节前忆袁瑢老师那是1979年的冬天,我还是个大学毕业不久的毛头小伙儿,在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任语文教研员,同时教一个师范生班的语文教学法课程。
听到大名鼎鼎的袁瑢老师要上公开课,当然想目睹这位享誉全国的名师的教学风采。
那天,袁瑢老师上的是人教版《语文》第三册《颗粒归公》这篇课文。
听课会场座无虚席,穿着朴素的袁瑢老师站在学生中间,用她清晰而又亲切的上海普通话开始上课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教日本人中文的优秀教师
1
早安汉语为学汉语的日本人提供专业的课程。教日本人中文的老师有 很多,但有的老师却并不专业。国内乃至国际上,汉语培训行业都在 蓬勃地发展。但到目前为止,由于学汉语的人员比较分散,目前汉语 教师的数量不足以应对大面积分布的学习需求。上海是外国人汉语需 求较强烈的地区之一。
2
在上海教日本人中文的老师中,有一些人的本质工作可能与教师行业 没有关系,有的人可能只是师范类学校的学生。这些人只是对于汉语 和日语比较熟悉,并不能算是真正的汉语老师。一名优秀的汉语老师, 需要同时掌握汉语以及至少一门外语,并对语言的基础、语法构成、 造词造句结构等理论知识有独到的见解。其次,汉语老师的教学技巧 与教学经验是相互关系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与 其他国家的老外相比,日本人学习汉语要简单一些。尤其是在学习汉 字的时候,不少欧美人学得头晕脑胀,而日本人却能事半功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