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和建议

合集下载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筹集资金支持这些规划和项目,地方政府纷纷以各种形式举债,导致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日益严重。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不断增加已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一大隐患,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管理。

本文将探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问题的成因和提出对策建议。

1.地方政府规范逼迫:地方政府在面对各种发展和项目建设需求时,受到规模逼迫,急需筹集资金以支持相关项目。

为了解决短期资金需求,地方政府往往会通过发行债券、举债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以支持相关项目的实施。

2.地方政府激励机制不完善: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与经济增长挂钩,部分政府官员着眼于短期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债务管理的风险。

政府官员为了追求地方经济增长的政绩,在债务管理方面缺乏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导致了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问题。

3.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体系不健全: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工作不完善,使得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

缺乏有效的审计手段和机制,导致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增长无序和管理混乱。

4.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认识不足:有些地方政府对债务风险的认识不足,存在较大的风险盲区。

在面对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时,有些政府官员没有深入研究债务管理的风险,导致了债务管理问题逐渐严重化。

5.地方政府债务违法违规行为: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应对当下的资金需求,存在违法违规的债务行为。

以地方政府名义非法设立融资平台、变相扩大规模、隐性债务等问题使得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不断增加。

二、对策建议1.建立健全的债务限额和风险预警机制。

地方政府应设立债务上限制度,确保地方政府的债务处于可控范围内。

建立健全的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2.加强债务管理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

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债务管理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向社会公开地方政府债务数据,并公开地方政府债务使用情况,使社会公众更清晰地了解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加强债务化解建议(3篇)

加强债务化解建议(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增长,债务风险逐渐显现。

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本文从债务管理、财政体制改革、风险防范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二、加强债务管理1. 优化债务结构(1)调整债务期限结构,降低短期债务占比,增加长期债务占比,降低偿债压力。

(2)优化债务品种结构,增加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提高专项债券使用效率。

(3)加强债务风险预警,对高风险地区、行业和企业进行重点监控,防止债务风险蔓延。

2. 严格债务审批制度(1)完善债务审批程序,明确债务审批权限和责任,确保债务审批科学、规范。

(2)加强债务资金使用监管,确保债务资金用于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建立健全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对债务项目进行全面评估,防止盲目举债。

3. 推进债务置换(1)积极推动存量隐性债务置换,降低债务成本,优化债务结构。

(2)创新债务置换方式,如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等。

(3)加强债务置换过程中的信息披露,确保市场透明度。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1. 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1)优化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增强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权。

(2)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3)改革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加强预算管理(1)完善预算编制制度,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

(2)加强预算执行监督,确保预算资金合规使用。

(3)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

3.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试点(1)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财政体制改革试点,探索财政体制改革的有效路径。

(2)总结试点经验,逐步推广到全国。

四、加强风险防范1. 强化风险预警机制(1)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债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测。

(2)加强债务风险评估,对高风险地区、行业和企业进行重点关注。

(3)完善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债务风险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进展、问题、难点、风险与建议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进展、问题、难点、风险与建议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进展、问题、难点、风险与建议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地方财政预决算报告等公开信息,从中提炼出关于隐性债务的相关信息,可以看出各地从遏制增量与化解存量两方面持续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部分地区开展建制县区隐性债务化解试点和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审计报告显示隐性债务化解中存在债务统计数据不准确、部分地区偿还压力较大、个别地区违规化债、融资平台转型不彻底等问题。

同时,债务化解面临债务信息不透明、化债资金来源不稳定、新增隐性债务仍有发生、化债能力区域差异明显、融资平台缺乏偿债能力等难点。

由于隐性债务化解可能会对经济、金融、财政等运行造成影响,须防范债务化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经济下行风险、财政运行风险、局部金融风险、处置风险的风险。

对此建议,要稳妥推进隐性债务化解工作,健全债务风险监测处置机制,切实推动融资平台转型发展。

一、隐性债务化解进展情况为准确掌握全国隐性债务化解进展,本文详细梳理了近年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地方财政预决算报告等公开信息,从中整理汇总了各地隐性债务的化解机制、措施、成效等相关内容。

公开信息显示,各地积极采取措施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隐性债务风险稳步缓释。

(一)隐性债务化解取得积极成效1.逐步完善化债机制。

一是健全债务风险化解制度体系。

根据中央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的决策部署,各地相继成立专门的债务风险管理机构,出台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债务风险等级评定、举债问责、债务风险监测预警与应急预案等制度,形成债务风险管控长效机制。

二是制定落实隐性债务化解方案。

各地在摸清债务底数、做好数据监测的基础上,按照“一地一策”的原则详细制定风险化解实施方案,将债务风险化解情况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压紧压实债务管理主体责任,推动存量隐性债务有序化解。

2.持续推进债务化解。

各地根据化债计划通过安排预算资金、盘活存量资产、债务借新还旧与展期、发行政府债券等多渠道化解存量债务,逐步降低债务率。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王友叶摘要:随着我国地方性债务进入一个集中还款期,地方债务风险日益凸显,本文根据审计署2013年12月30日《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化解和防范债务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建议地方政府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和所属机构为公益性项目建设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

按照国办发明电[2011]6号要求,审计署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第二类是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第三类是地方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

一、地方政府性债务现状综述(一)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类别结构情况根据《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2013年12月30日公告),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78908.66亿元,大约相当于2012年GDP(519322亿元)的34.45%,大约是2012年全国财政支出(125712亿元)的1.42倍、财政收入(117210亿元)的1.53倍。

在178908.66亿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108859.17亿元,占60.8%;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为26655.77亿元,占14.9%;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为43393.72亿元,占24.3%。

(二)各级政府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及结构截至2013年6月底,在地方政府性债务中,省、市、县、乡镇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分别为51939.75亿元、72902.44亿元、50419.18亿元和3647.29亿元,在全部债务中的占比分别为29.0%、40.8%、28.2%和2.0%,其中,市级债务比重最高,县级和省级在政府性债务中的占比差不多。

在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省、市、县、乡镇的占比分别为16.3%、44.5%、36.4%和2.8%,其中,市级债务比重最高,其次是县级债务,省级政府债务占比远低于市级和县级。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重点及改革建议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重点及改革建议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重点及改革建议温来成贺志强(中央财经大学,北京102206)内容提要: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地方债风险主要来自隐性债务,这已在社会各界达成共识。

为了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转化为全国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甚至债务危机、社会危机,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广义隐性债务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理论认识上的分歧和治理的阻力,并通过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的梳理认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国有事业单位2015年以前形成的历史债务、养老金缺口债务应是现阶段治理的重点。

最后,本文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的五个政策选择,即积极推进风险识别统计制度、动态监测评估制度、隔离制度、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投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

关键词:隐性债务治理重点制度改革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544(2021)03-0010-07〔收稿日期〕2021-03-23〔作者简介〕温来成,中财-中证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财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财政投融资、城市公共财政管理;贺志强,财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与政策。

近年来,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风险主要来自隐性债务。

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还在继续蔓延,债务风险治理的形势依然严峻。

基于此背景,本文从广义隐性债务出发(有别于当前按照政策文件精神定义的隐性债务),就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的重点及改革建议这一问题,展开专门探讨。

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理论认识的分歧与治理的阻力(一)概念的不同理解认识和理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内涵,既是研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的重要前提,也是精准测度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基础,以及治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关键。

在国际上,世界银行专家汉娜认为,政府隐性债务是政府基于维护社会稳定、公平等道义上的责任,负有一定救助义务的债务。

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分析与建议

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分析与建议

客观存 在, 也是需要研究亟待规范的重大课题。深入分 析和研究 地方政 府性债务 , 出可行的对策 , 提 对于控制债务规模 , 防范债务风险 , 推进 城 市建设 , 助推经济发展 , 都有现实意义。 浙江省临海市政府性债务的基本情况 市本级的政府性债务主要由三方 面形成 : 一是部门项 目建设历史负
临海市公益性项 目贷款资金 到期 及利 息支付表 ( 单位: 万元)
20 0 8经 20 0 9焦 21 0 0妊 2 1 0 1拄 2 1 0 2妊
主要是控规模 、 控风险, 措施有 : 1 . 建立政府性债务举债审批制度 。整体把握政府性债务总额 , 分类 控制债务规模。 要着重把握项 目的有效性 , 选择能有效推动经济发展 、 有 效促进 民生 经济 、 有效 帮扶企 业生产的政府主导性项 目, 坚决防止低水 平重复投资 , 讲求项 目投资效率与资金使用效益 。 做到尽力而为 、 量力而 行, 整体把握债务的总体规模 。新增项 目 举债应遵循“ 举债适度 , 讲求效 益, 加强管 理, 规避 风险” 的原则, 对举 债规模 、 还款期 限 、 偿债 资金来源 与债务偿还能力进行事前评审论证 。 2建立政府性债务风险 防范机制。一是要明确举债原则 、 . 举债范围 、
● 经 济 研 究
《 经济师) o9 2o 年第 3 期
权 的 不 对 称 , 权 大 于 财 权 , 致 地 方 政 府 财 事 导
地方 政府,债务情况分析与建议 陛
摘 要: 文章从分析浙江省临海市政府性债务的基本情 况入手 , 深入 探 讨政府性债务 管理 中存在 的问题, 出加 强政 府性债 务管理 的对策与 提
建议。
政负担加重 ,不得不举债保发展 保民生 。同 时, 地方政府 的投资 冲动和短视行 为 , 导致债 务规模的快速扩大 ,速度落后 于偿债 能力的 提升。 2举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 本届政府加强 了对债务 的管理 ,在债 务形成 前基本上能做 到详细 的科学论证 , 并对项 目贷款 做到“ 硬平 ●邵跃 群 衡” 和建立了政府性债务偿债准备金。 但个别 项 目业主单位对举债规模 、 务期 限 、 债 还债资金来源 和偿 债能力事前未 进行科学论证 , 缺少有效 的监管措施。个别投融资企业在重大决策事项 上未按现代企业 管理制度和企业章程的规定进行操作 , 未按正常的举债 程序对风险进行评估。 3政府债务控管存在盲 区范畴 。部 门偿还 的债务 、 . 收益性项 目债务 及镇 ( 道 ) 街 举债 , 没有完全纳入政府控管范畴 , 对政 府性 债务可能引发 的风 险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 。 4资金成本效 益理念 尚未树立。项 目实施没有从效益最大化原则去 . 考虑项 目的投资 收益 与投 资成本 , 资金效益难 以得到最 大化 ; 资金调度 和运作手法粗糙 , 在着一边大举举债一边 资金闲置 的怪现象。 存 三、 加强政府性债 务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 必须坚持“ 从严控制 、 规模适度 、 防范风险 、 注 重效益 ” 的原则 , 一方面 , 负债是政府主动经济行为, 限制举债行为 , 要 控 制 负债规模 , 防范债务 风险 ; 另一方面 , 负债是客 观存在 和现实需要 , 要 加强资金调度 , 重视资金效益 , 提升偿债能力。 简单地说 , 就是严控新债 , 用好 旧债 , 动发展 , 滚 良性循环 , 使负债既不能压垮政府 , 响政府职能 影 的发挥和有效运作 , 同时也不能让地方政府因为资金短缺而束缚 当地经 济 社 会事 业 的发 展 。因 此 , 地方 性 政府 债务 的管理 重点 , 是控制 和 运作 。 就

浅析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发布时间:2021-05-21T16:06:29.53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作者:肖亮[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地方政府需要建设更多的民生项目,以便更好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这会导致地方政府举借债务越来越多。

沂水县财政局山东省沂水县 2764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地方政府需要建设更多的民生项目,以便更好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这会导致地方政府举借债务越来越多。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现状,找出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问题、解决措施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地方政府债务存量规模较大,消化难度大按照财政部的统计,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相关指标当前处于合理区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然而,由于政府债务边界不清或统计口径不同等问题,部分政府债务并未纳入统计范围之内。

这部分未纳入政府债务管理的隐性债务存在着巨大的偿债风险。

当前消化隐性债务主要是通过实际归还、债务展期、平台公司转型等常用方式。

然而这些常用化债方式在实际操作中都存在着诸多的困难。

2.地方政府融资渠道收窄,新增融资资金难度较大随着国家对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的不断规范,当前地方政府融资主要是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目前严禁违规举债、严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新举借政府债务的政策规定没有放松,融资平台公司为新项目增加债务成为监管的高压线,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多为专项债券,有明确的使用用途,加上受发行分配额度限制,实际到位资金非常有限。

3.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偿债机制,偿债资金筹集困难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大对地方经济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政府债务大都是用于无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回报率较低,很难偿还政府债务的本息,最终需由地方财政资金来买单。

完善地方债发行工作的几点建议

完善地方债发行工作的几点建议

完善地方债发行工作的几点建议文章标题:完善地方债发行工作的几点建议一、引言地方债发行作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途径,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地方债发行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地方债发行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探讨完善地方债发行工作的几点建议,旨在为地方债发行工作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二、深度探讨1.明确风险承担责任在地方债发行工作中,地方政府应当明确风险的承担责任。

地方政府应当明确债务的用途,避免将地方债用于营利性项目。

另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化解潜在的风险。

地方政府还应当建立健全的风险补偿机制,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补偿,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规范债务发行流程在地方债发行工作中,应当规范债务发行流程,确保其合法合规。

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债务发行管理制度,明确债务发行的程序和标准,加强对债务发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应当加强对债务发行主体的评估和审查,确保债务发行主体具有良好的信用和偿债能力。

3.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开透明在地方债发行工作中,应当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开透明,确保投资者能够获取到准确完整的信息。

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债务发行的相关信息,包括债务发行的用途、期限、利率等。

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监管机制,对虚假信息和不实宣传进行严厉打击,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三、广度探讨1.提高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水平除了在地方债发行过程中加强规范管理外,地方政府还应当提高债务管理的水平,强化债务风险的监测和评估。

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债务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债务风险,确保债务风险的可控范围内。

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债务管理的需要,加强债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高债务管理的水平。

2.促进地方债市场化发展地方政府应当积极探索促进地方债市场化发展的途径,完善地方债发行和交易机制。

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债券市场建设的力度,提高债券市场的发行效率和交易便利性,增强地方债发行的市场吸引力。

地方政府履行银行债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虎林市为例

地方政府履行银行债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虎林市为例

56按照财政部门的界定,地方政府性债务是指由地方政府和其职能部门,以及二者的所属单位(含政府设立的各类投融资机构)等通过直接借入、提供担保而形成的债务。

随着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急剧增长,债务风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结构、成因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

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及结构目前地方政府负债绝大多数都属于隐性债务,即政府出面担保或提供变相担保,其主要形成方式有:为企事业单位向银行贷款提供融资便利,由地方政府出面担保或提供变相担保,这构成了地方政府目前最大的债务来源;绕开预算法成立投资公司,套取的各类资金;国有企业亏损或破产重组,由地方政府承担政策性挂账部分;地方政府部门拖欠企业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款等,主要是乡镇级债务,包括农村基本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债务。

以鸡西辖内的虎林市为例,从2009年和2012年地方政府直接性债务结构情况来看,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563万元,较年同期减少,363万元,减少5%。

债务结构中,各项债务从3%至%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排在政府债务首位的,高达7,680万元,占目前债务总额41.29%的银行贷款,较同期没有变化。

2009年、2012年虎林市地方政府直接性债务结构单位:万元地方政府债务的特点及对银行的影响负债面较广,债务风险较大;举债形式较多,资金用途较乱;债务源头集中,金融风险显现等是目前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特点。

(一)负债面较广,债务风险较大。

2009年虎林市政府直接债务余额为33,536万元,是当年地方财政收入22,917万元的1.46倍。

在直接债务中,欠银行的公路贷款自2009年国家取消了二级公路收费后,公路贷款就停止了向银行的还本付息,近几年,尽管政府其他债务有所减少,但对于负债结构中的公路贷款目前没有偿还意愿,银行公路贷款仍存在较大风险,受不确定的政策性因素影响的风险却在增大。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支出责任.激发高职院校和个人绩效管理的积极性,更好的发挥绩效评价工作的作用,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健全管理制度积极向财政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完善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将“预算绩效”管理过渡为“绩效预算”管理.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相挂钩的机制,财政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抓紧出台健全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实施细则,对绩效评价结果如何在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方面提供可实际操作的规定,督促高职院校充分应用绩效评价结果改进预算管理T.作,为高职院校做好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提供统一有效的规范。

(二)完善激励机制建议人事、财政、教育等部门牵头完善绩效评价结果激励机制,特别是对高职院校和个人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秀的项目,根据得分给予可量化的基本支出或项目支出增量,对绩效管理工作突出的个人在绩效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制定量化可行的政策,对绩效管理执行不力,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高职院校或个人,应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追究髙职院校或个人的责任,从而提高高职院校预算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性。

(三)加大公开力度持续推动绩效评价结果公开。

绩效评价结果应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财政部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送机制,有序推动绩效评价结果随同部门预决算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使教育主管部门及高职院校提高预算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高职院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教育主管部门规定.依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范围,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根据全面、及时、准确、便民的原则,更加全面的反映高职院校预算项目的质量、成本、效益等绩效指标设立及实现程度,主动公开高职院校预算项目绩效评价结果。

(四)加强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水平.收集和整理业务管理基础数据,依托大数据开展信息技术分析.以提高绩效目标和评价标准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精准度。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建议三篇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建议三篇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得举债、预算不列赤字。

而现实情况是地方政府规避法规约束,多头举借债务,特别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融资规模膨胀迅速,资金运用效率不高,偿债风险日益加大。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方政府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融资的现实需求,也有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导致地方政府资金紧张等体制性因素,还有政府官员绩效考核导向偏差引起的地方官员非理性投资冲动,以及统筹监管不到位,缺乏有效监督等管理因素。

对于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情况及债务风险,各级审计机关要予以高度的关注,客观分析和看待其形成的原因,准确把握问题的核心,从如何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角度,研究和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建议。

一、分类施治,疏堵结合,完善风险管理,建立控制体系(一)清查存量债务,积极化解风险。

根据先清理后规范的要求,应该把妥善处理地方政府的存量债务,作为当前地方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

1.摸清债务总量,分清类别结构。

对于中央政府来说,当务之急是全面摸清各地债务规模底数,并在与各地财力比较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债务总体风险大小;同时分清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掌握各种类型债务的特点及成因,以确认偿债风险,划分层次、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研究制订相应化解措施。

2.区分举债主体,落实偿还责任。

对政府部门、机构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债务,以及由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因提供公共服务产生且无偿债资金来源的债务,地方政府应承担直接偿债责任;对各类融资平台公司因基础设施、公益性项目建设而产生,且有偿债资金来源的债务,地方政府应催促其按计划、合同的要求严格履行还款义务,尽量避免其向政府直接债务转化;对与公共服务无关的市场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应本着“谁举债,谁偿还”的原则,由举债主体自行偿还,政府不承担兜底责任。

3.保障还款来源,全力化解风险。

在分清举债主体、落实偿还责任的基础上,要及时制定偿还计划,科学筹措偿债资金,按时履行偿债义务。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地方政府性债务呈现出规模庞大、增长较快、隐性债务较多等特点,严重影响着地方政府财政稳健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成因分析和对策建议两个方面探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问题。

一、问题成因分析1. 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巨大地方政府自负盈亏的财政体系导致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巨大。

地方政府需要承担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的巨大压力,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金、税收和财政转移支付,难以满足这些支出的需求。

为了稳定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地方政府就需要通过增加债务来弥补财政收支缺口。

2. 地方政府融资渠道有限我国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靠银行借款和债券融资。

由于部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较低,融资难度较大,这就导致了地方政府在融资渠道上的单一化和过度依赖,融资成本较高,加重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3. 地方政府举债严重缺乏管制我国的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缺乏有效的管制机制。

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和增长速度缺乏有效的监管,容易出现过度举债和风险隐患。

而且,地方政府的债务主要以隐性债务形式存在,不易被人们所关注,这就给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二、对策建议1. 完善地方政府财政体系应当完善地方政府的财政体制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并建立健全的地方政府财政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

还应当加大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减少财政支出的浪费,提高财政效益。

2. 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应当优化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推动地方政府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多种途径来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3. 建立健全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应当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行为,防止过度举债和风险蔓延。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摘要: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问题不仅是政府借款与还款的问题,更是一个与各级政府之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社会风险防范紧密相连的问题。

因此,进行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研究,探索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对策措施势在必行。

本文深入研究了地方政府的举债需求,认为不同地区政府负债需求不同,地方政府对不同类型政府性债务需求也不同,存在了各自的差异;通过理论、政策和公开资料,研究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分析了隐性债务存在的原因,提出将隐性债务与显性债务一并纳入规范管理。

本文建议通过多种方式约束和规范地方性政府债务。

关键词:地方政府性债务;债务成因;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政府性债务是作为债务人的政府与愿意向政府出借资金的债权人之间达成的信用交易。

地方政府性债务既包含政府债务,也包含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制度措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法治化、规范化还有一段距离。

1.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 地方政府性债务边界不明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包括地方政府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自2015年底开始,实行限额管理和余额控制。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即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主要是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负债、其他国有企业负债等,同时或有债务意味着政府并不承担全额偿还责任,只是承担着比例不确定的部分偿还责任。

实际上,各级地方政府还存在大量隐性债务没有纳入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预算进行保障和管理,但各地方政府又承担着最终的债务偿还责任,因此统一债务口径、甄别核实债务种类很有必要。

1.2 地方政府债务性预算软约束新《预算法》规定了政府四本预算,对地方政府编制专门的债务预算并没有特别规定。

有的地方政府制定了政府债务收支计划,但与专门的预算尚有较大差距。

改进和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建议

改进和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建议
17
235亿元,增长了93倍,年均增长15.8%;全
部财政收入从45亿元增加到2018亿元,增长了 44倍,年均增长13%。“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 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河北也具备 了加速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可以预期,“十二 五”时期河北经济和财政收入仍将继续保持平稳 较快增长,偿债能力将稳步提高,地方政府性债 务风险能够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 3.项目自身收入和关联收益降低了债务风 险。从项目本身收入看,部分项目具有收入能力 和还债能力,如水电路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 和公用事业项目。从2010年l一6月河北地方 政府性债务偿债资金来源看,项目收人占当期还 本付息额的17.5%。随着项目建成投产的逐步 i喾JJtl.用项目收
1.债务规模与经济规模相比处在全国较低 水平。2009年,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超常增长 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大幅度增长的最重要原因。 截至2009年底,河北政府投融资平台承借政府 性债务余额占全部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的 60.5%;当年政府投融资平台承借政府性债务增 加额占同期地方政府性债务增加额的72.9%。但 总的看,河北政府投融资平台起步比较晚,承借政 府性债务规模与经济规模相比,处在全国较低水 平。2009年,河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承借政府性 债务余额占全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的 2.7%,而河北GDP占全国的比重为5.3%。 2储备招凿增*后增幅讯凛同落.2008年
改进和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 管理的建议
河北省财政科学与政策研究所黄朝文 李志勇
2009年,在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 大背景下,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出现了超常增 长,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和社会热议。客观上 看,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 重大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支持,在 “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和抵御国际金融危机 冲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积累形 成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和地方财政风险,应采取措 施认真加以应对。2008年以来,河北地方政府 性债务变动大体与全国各省市的情况保持一致, 本文将以河北为例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浅谈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问题与政策建议

浅谈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问题与政策建议

1引言目前,我国多数地方政府都存在大量地方债务,这与《预算法》的规定有一定的背离。

这些债务的存在,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地方债务也是一把双刃剑,地方政府进行借贷,通过资金投入对当地经济发展进行支持,或发展当地公共设施等公益事业,都有利于地方的发展。

但是,不当的债务管理以及无节制的借贷,会造成严重的债务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对地方政府部门带来严重的财政风险,地方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债务的积累,最终会对国民经济发展、政府公信力以及社会安定都带来一定的挑战。

2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债务数量庞大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债务数量庞大。

根据财政部官方网站的最新公告,截至2020年5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42075亿元。

其中,一般债务126115亿元,专项债务115960亿元;政府债券240186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1889亿元。

而2018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18万亿,中央政府债务约15万亿,可以看出近几年地方政府债务有增无减,并且呈现一个极大的规模。

2.2债务增长快,政府压力大在当前债务规模较大的基础上,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仍然呈现快速增长的状态。

以2010年到2013年三年的增长率为例,2010年地方政府债务为6.71亿元,2013年增长到10.89亿元,三年增长率为62.3%,然而从2010年到2020年,十年时间,地方政府债务直接翻了一倍多。

快速增长的债务,对地方政府部门带来极大的压力。

同时,债务存在于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包括省级、市级与县级,甚至县级地方政府部门的债务是增长最快的,与此同时,地方政府部门财政收入的增长,却要缓慢得多。

收支不平衡,导致地方政府压力日益增长。

2.3债务资金投向单一,收益较小地方政府部门借贷资金投向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与公益事业,如文体事业等,这些建设往往收益小,并且收益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这就导致地方政府难以通过债务资金投资收益来偿还债务。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审计建议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审计建议
算 财 力 和 政 府 预 算 外 资 金 收 入 中 安 排 一 定 比例 的 资 金 用于偿债 . 化解 偿 债 压 力 。 4进 一 步 强 化 政 府 性 债 务 管 理 统 一政 府 性 债 务 的 . 统计 I径 . S l 分类 分 层 次 反 映 政 府 负有 直 接 和 间 接 偿 还 责
任 的债 务 .以避免偿债 风 险和可能 发生 的政府信 用缺
失 。f 者单位 : 宾市审计局 6 4 0 ) 作 宜 4 0 0
进 条 内江市认 真学 习贯彻 新修订 的《 审计法 实施条例》 真 学 习 , 一 步 规 范 审 计 执 法 行 为 。 二 是 认 真 理 解 《
今年 3以来 , 内江市审计 局党组 高度重 视 . 认真学
融资 、 企业 盯等方式举债 ,09年 l 20 0月末政
府 债 务余 额 占该 县 20 年 度 财 政 预 算 内外 08 综 合 财 力 17 9 %。 2 方政 府 未 编 制 政 府 性 债 务 收 支 计 划 . 地 和 偿 还 债 务 中长 期 计 划 审 计 调 查 发 现 . 目前 地 方 政 府 债 务 管 理 未 编 制 统 一 的 政 府 性 债 务 收 支计 划 和 偿 还 债 务 中长 期 计 划 。 未 建 且 立 偿 债 准 备 金 制 度 . 易 引 发 地 方 政 府 政 府 容
于 3月 1 t 开 中心 组学 习 ( 大1 , 2 E召 扩 会 专题 学 习 《 条 例》 并在《 , 内江 日报》 全文登载《 条例》4月 2 ; 6日召开专 题 学习培训会 。组织市 审计局 机关全体 干部职 工学 习 《 条例 》 对下一步 的贯彻 执行提 出 了 5点要 求 : 是认 , 一
债的风险指标体 系 , 定期汇总分析地方 政府性 债务的状

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建议(3篇)

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建议(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日益凸显。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结构复杂,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为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债务管理,优化债务结构1. 严格控制债务规模:地方政府要严格执行债务限额管理制度,不得违规举债,确保债务规模在可控范围内。

同时,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债务规模,避免过度依赖债务融资。

2. 优化债务结构:调整债务期限结构,降低短期债务占比,提高长期债务比例,降低偿债压力。

同时,优化债务利率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债务使用效率。

3. 加强债务风险监测:建立健全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

二、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增强财政可持续性1. 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预算法,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合理使用。

同时,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2.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同时,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

3.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拓宽财政收入来源,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1.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2. 提升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3. 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四、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1. 开展存量资产盘活工作:对闲置、低效资产进行清理,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2. 创新资产盘活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存量资产盘活,探索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盘活方式。

3. 加强资产评估和监管:建立健全资产评估和监管机制,确保资产盘活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关于全面加强地方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

关于全面加强地方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

关于全面加强地方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为全面加强我区政府债务和国有企业融资的管理,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促进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7)5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省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及《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地方债务管理的总体要求(-)明确责任主体。

区政府是本级政府债务管理的责任主体,对举借的政府债务负有偿还责任。

同时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加强平台公司融资管理,推动平台公司转型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政府债务不得通过企业举借,企业债务不得推给政府偿还,切实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

(二)强化组织领导。

设立区地方债务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区地方债务日常管理。

区地方债务管理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区财政局、区发改委、区审计局和区金融办。

(三)严格归口管理。

区财政局作为地方债务归口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完善地方债务管理制度,强化地方债务管理措施,做好地方债务的规模控制、限额管理、债券分配、预算管理、统计分析、风险监控和监督考核等各项工作。

(四)加强协调配合。

区发改局要加强政府投资计划管理和项目审批,充分发挥制定建设规划、熟悉建设项目、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等方面的作用,会同行业部门等提出项目清单,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库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三个不得立项”,即未经财政部门评估债务风险的政府投资项目,一律不得立项、开工建设;总投资无法落实或资金来源不明确、未编制资金(融资)平衡方案的政府投资项目,一律不得立项、开工建设;隐性债务风险年度化解计划未完成的市、县(市、区)的政府投资项目,一律不得立项、开工建设,从严审批新开工项目。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和建议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和建议

精心整理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和建议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必须坚持“从严控制、规模适度、防范风险、注重效益”的原则,一方面,负债是政府主动经济行为,要限制举债行为,控制负债规模,防范债务风险;另一方面,负债是客观存在和现实需要,作。

(1源与债务偿还能力进行事前评审论证。

2.建立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机制。

一是要明确举债原则、举债范围、债务资金的使用与监管.规范举债行为;二是定期地对债务分类结构实行动态分析,建立债务动态监测评估机制;三是根据经济发展、财政收支及政府债务的总额及分类结构.设定多项风险控制指标,确定还债能力与可
用财力相适应的政府举债规模。

3.建立举债成本效益理念。

要对融资成本进行核算,综合项目建设资金需要的具体情况.确定融资结构及期限.拓展融资品种,降低财务费用。

4.建立政府性债务责任追究机制。

防止和杜绝举债的盲目性和随意
任。

5
(
付息。

地方政府性负债既然已是客观存在.就必须考虑逐步偿还的问题。

因此.债务资金的运作.首先要稳字当头,务求保值,在这个前提下,要注重效益,灵活运作,确保能够到期如约还本付息。

1.注重项目选择。

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拓展发展空间和基础性项目的带动,要尽快调研全县必须建设的项目资金需求、年度用资概算,
确定项目的举债规模、举债期限与方式、偿债资金来源和项目平衡点分析.确保政府性债务资金的效益。

举债资金投入效益高、收益有保证的项目。

2.拓展融资渠道,寻求长期合作平台。

借助金融部门在“适度宽松”的金融政策下放宽政府性项目融资门槛的机遇。

拓展融资渠道.降低举债
3
4。

国务院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

国务院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

国务院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强地方*性债务管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D理论、“S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性债务管理机制,有效发挥地方*规范举债的积极作用,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基本原则疏堵结合修明渠、堵暗道,赋予地方*依法适度举债*权限,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举债*机制同时,坚决制止地方*违法违规举债分清责任明确*和企业的责任,*债务不得通过企业举借,企业债务不得推给*偿还,切实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按约定规则依法承担相关责任规范管理对地方*债务实行规模控制,严格限定*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把地方*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实现“借、用、还”相统一防范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稳步推进加强债务管理,既要积极推进,又要谨慎稳健在规范管理的同时,要妥善处理存量债务,确保在建项目有序推进二、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举债*机制赋予地方*依法适度举债权限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适度举借债务,市县级*确需举借债务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代为举借明确划清*与企业界限,*债务只能通过*及其部门举借,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建立规范的地方*举债*机制地方*举债采取*债券方式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确需*举借一般债务的,由地方*发行一般债券*,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确需*举借专项债务的,由地方*通过发行专项债券*,以对应的*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推广使用*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使投资者有长期稳定收益投资者按照市场化原则出资,按约定规则独自或与*共同成立特别目的公司建设和运营合作项目投资者或特别目的公司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企业债、项目收益债券、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方式举债并承担偿债责任*对投资者或特别目的公司按约定规则依法承担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相关责任,不承担投资者或特别目的公司的偿债责任加强*或有债务监管剥离*平台公司**职能,*平台公司不得新增*债务地方*新发生或有债务,要严格限定在依法担保的范围内,并根据担保合同依法承担相关责任地方*要加强对或有债务的统计分析和风险防控,做好相关监管工作三、对地方*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和预算管理对地方*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地方*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地方*举债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地方*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规模纳入限额管理,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分地区限额由财政部在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的地方*债务规模内根据各地区债务风险、财力状况等因素测算并报国务院批准严格限定地方*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地方*在国务院批准的分地区限额内举借债务,必须报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地方*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债务地方*举借债务要遵循市场化原则建立地方*信用评级制度,逐步完善地方*债券市场地方*举借的债务,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把地方*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地方*要将一般债务收支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将专项债务收支纳入*性基金预算管理,将*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中的财政补贴等支出按性质纳入相应*预算管理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要将债务收支纳入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或有债务确需地方*或其部门、单位依法承担偿债责任的,偿债资金要纳入相应预算管理四、控制和化解地方*性债务风险建立地方*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财政部根据各地区一般债务、专项债务、或有债务等情况,测算债务率、新增债务率、偿债率、逾期债务率等指标,评估各地区债务风险状况,对债务高风险地区进行风险预警列入风险预警范围的债务高风险地区,要积极采取措施,逐步降低风险债务风险相对较低的地区,要合理控制债务余额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建立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要硬化预算约束,防范道德风险,地方*对其举借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实行不救助原则各级*要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地方*出现偿债困难时,要通过控制项目规模、压缩公用经费、处置存量资产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偿还债务地方*难以自行偿还债务时,要及时上报,本级和上级*要启动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和责任追究机制,切实化解债务风险,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肃财经纪律建立对违法违规*和违规使用*性债务资金的惩罚机制,加大对地方*性债务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地方*及其所属部门不得在预算之外违法违规举借债务,不得以支持公益性事业发展名义举借债务用于经常性支出或楼堂馆所建设,不得挪用债务资金或改变既定资金用途;对企业的注资、财政补贴等行为必须依法合规,不得违法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不得违规干预金融机构等正常经营活动,不得强制金融机构等提供*性*地方*要进一步规范土地出让管理,坚决制止违法违规出让土地及*行为五、完善配套制度完善债务报告和公开制度完善地方*性债务统计报告制度,加快建立权责发生制的*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的资产负债情况对于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如棚户区改造等形成的*性债务,应当单独统计、单独核算、单独检查、单独考核建立地方*性债务公开制度,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各地区要定期向社会公开*性债务及其项目建设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考核问责机制把*性债务作为一个硬指标纳入政绩考核明确责任落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对本地区地方*性债务负责任强化教育和考核,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对脱离实际过度举债、违法违规举债或担保、违规使用债务资金、恶意逃废债务等行为,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强化债权人约束金融机构等不得违法违规向地方*提供*,不得要求地方*违法违规提供担保金融机构等购买地方*债券要符合监管规定,向属于*或有债务举借主体的企业法人等提供*要严格规范信贷管理,切实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金融机构等违法违规提供*性*的,应自行承担相应损失,并按照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六、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和在建项目后续*抓紧将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以XX年*性债务审计结果为基础,结合审计后债务增减变化情况,经债权人与债务人共同协商确认,对地方*性债务存量进行甄别对地方*及其部门举借的债务,相应纳入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对企事业单位举借的债务,凡属于*应当偿还的债务,相应纳入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地方*将甄别后的*存量债务逐级汇总上报国务院批准后,分类纳入预算管理纳入预算管理的债务原有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偿债资金要按照预算管理要求规范管理积极降低存量债务利息负担对甄别后纳入预算管理的地方*存量债务,各地区可申请发行地方*债券置换,以降低利息负担,优化期限结构,腾出更多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妥善偿还存量债务处置到期存量债务要遵循市场规则,减少行政干预对项目自身运营收入能够按时还本付息的债务,应继续通过项目收入偿还对项目自身运营收入不足以还本付息的债务,可以通过依法注入优质资产、加强经营管理、加大改革力度等措施,提高项目盈利能力,增强偿债能力地方*应指导和督促有关债务举借单位加强财务管理、拓宽偿债资金渠道、统筹安排偿债资金对确需地方*偿还的债务,地方*要切实履行偿债责任,必要时可以处置*资产偿还债务对确需地方*履行担保或救助责任的债务,地方*要切实依法履行协议约定,作出妥善安排有关债务举借单位和连带责任人要按照协议认真落实偿债责任,明确偿债时限,按时还本付息,不得单方面改变原有债权债务关系,不得转嫁偿债责任和逃废债务对确已形成损失的存量债务,债权人应按照商业化原则承担相应责任和损失确保在建项目后续*地方*要统筹各类资金,优先保障在建项目续建和收尾对使用债务资金的在建项目,原贷款银行等要重新进行审核,凡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项目,要继续按协议提供贷款,推进项目建设;对在建项目确实没有其他建设资金来源的,应主要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和地方*债券解决后续* 七、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地方*要切实担负起加强地方*性债务管理、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的责任,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主要负责人要作为第一责任人,认真抓好政策落实要建立地方*性债务协调机制,统筹加强地方*性债务管理财政部门作为地方*性债务归口管理部门,要完善债务管理制度,充实债务管理力量,做好债务规模控制、债券发行、预算管理、统计分析和风险监控等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投资计划管理和项目审批,从严审批债务风险较高地区的新开工项目;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正确引导,制止金融机构等违法违规提供*;审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地方*性债务的审计监督,促进完善债务管理制度,防范风险,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全面做好加强地方*性债务管理各项工作,确保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国务院 XX年x月x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和建议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必须坚持“从严控制、规模适度、防范风险、注重效益”的原则,一方面,负债是政府主动经济行为,要限制举债行为,控制负债规模,防范债务风险;另一方面,负债是客观存在和现实需要,要加强资金调度.重视资金效益.提升偿债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严控新债,用好旧债,滚动发展,良性循环.使负债既不能压垮政府,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和有效运作.同时也不能让地方政府因为资金短缺而束缚当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因此,地方性政府债务的管理重点,就是控制和运作。

(一)控制
主要是控规模、控风险,措施有:
1.建立政府性债务举债审批制度。

整体把握政府性债务总额,分类控制债务规模。

要着重把握项目的有效性.选择能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有效促进民生经济、有效帮扶企业生产的政府主导性项目.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投资,讲求项目投资效率与资金使用效益。

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整体把握债务的总体规模。

新增项目举债应遵循“举债适度,讲求效益,加强管理,规避风险”的原则.对举债规模、还款期限、偿债资金来源与债务偿还能力进行事前评审论证。

2.建立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机制。

一是要明确举债原
则、举债范围、债务资金的使用与监管.规范举债行为;二是定期地对债务分类结构实行动态分析,建立债务动态监测评估机制;三是根据经济发展、财政收支及政府债务的总额及分类结构.设定多项风险控制指标,确定还债能力与可用财力相适应的政府举债规模。

3.建立举债成本效益理念。

要对融资成本进行核算,综合项目建设资金需要的具体情况.确定融资结构及期限.拓展融资品种,降低财务费用。

4.建立政府性债务责任追究机制。

防止和杜绝举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树立债务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项目及其资金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与审计;对未按规定程序举债、违规担保、截留挪用债务资金以及造成项目资金严重浪费的行为,要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5.设立政府性债务偿债机制。

一是建立项目建设硬平衡制度,针对建设项目,确定用土地资产或其他资产平衡建设资金,确保偿债资金来源;二是建立项目收益归集制度.坚持“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原则.将政府性项目收益归集到偿债专户,作为偿债资金的来源保障;三是建立偿债准备金管理制度,以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

规范政府偿债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增强政府对债务的承受能力。

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二)运作
就是确保现有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此收益用于相应债务的还本付息。

地方政府性负债既然已是客观存在.就必须考虑逐步偿还的问题。

因此.债务资金的运作.首先要稳字当头,务求保值,在这个前提下,要注重效益,灵活运作,确保能够到期如约还本付息。

1.注重项目选择。

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拓展发展空间和基础性项目的带动,要尽快调研全县必须建设的项目资金需求、年度用资概算,确定项目的举债规模、举债期限与方式、偿债资金来源和项目平衡点分析.确保政府性债务资金的效益。

举债资金投入效益高、收益有保证的项目。

2.拓展融资渠道,寻求长期合作平台。

借助金融部门在“适度宽松”的金融政策下放宽政府性项目融资门槛的机遇。

拓展融资渠道.降低举债成本。

3.创新融资品种,降低资金成本。

国有投融资平台应尽力拓展融资品种,改善融资方式和筹资途径.降低资金成本。

4.寻求合作开发空间,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民间资金十分丰厚.政府可以利用优势项目积极寻求共同合作开发的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