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外科手术中应用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r 7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465-01

鼻内镜外科手术在鼻腔中操作,由于鼻腔小,结构精细复杂,血管丰富,鼻腔内渗血难以控制。手术操作在鼻内镜下进行,要求患者安静,最大程度地减少渗血,以保证术野清晰。将控制性降压技术应用于鼻内镜外科手术有助于减少术野渗血,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

1 资料与方法

全组鼻窦开放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18~65岁,asa ⅰ~ⅱ级。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苯巴比妥0.1g,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1mg.kg-1、丙泊酚2 mg.kg-1\,芬太尼4ug. kg-1、万可松0.1mg. kg-1。静脉注射,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呼吸频率12~16次.分-1,潮气量8~10ml. kg-1。微量泵程持续泵瑞芬太尼、万可松分次静脉注射、异氟醚吸入(浓度0.8~1.5%)维持麻醉。

麻醉诱导后进行监测:1.胸前标准导联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hr)和心律;2.穿刺桡动脉置管,连续监测收缩压(sp)、舒张压(dp)和平均压(map),并定时采集动脉血作血气分析;3.脉搏氧饱和度仪监测氧饱和度(spo2)。

40例全组鼻窦开放患者,随机分为降压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各20例。降压组于手术切皮前开始静脉滴入50ug/kg硝普钠浓

液(snp),滴速0.7~1.1ug. kg-1.min-1,使map下降至8.0±0.7kpa 开始手术,术中维持此水平,术毕切口缝合前停止降压。其它麻醉处理两组相同。于诱导前、诱导后、降压稳定后10、30、60分钟及术毕降压后10、30分钟分别采集上述各参数。ⅰ组同时抽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两组患者出血量通过计算吸到瓶中血量和称术中渗血纱布重量计算。观察从停降压至清晰时间(以呼之睁眼为准)的各参数,并统计术后24小时尿量。

所有参数均按均数±标准差( x±s)计算,用f和t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诱导前、后血压、心率稍有波动,但属正常范围。snp滴速0.7~1.1ug. kg-1.min-1,10分钟内血压稳定在map8.5±0.7kpa。snp 总量5.6±2.18mg。降压期间动脉压、心率均保持稳定。停降压后10分钟,血压均可恢复至术前水平,无反跳性高血压。两组患者术中均无心电图异常,spⅰ组2均维持在97%~100%。末稍循环良好。ⅰ组血气分析:降压后和降压期间ph、剩余碱(be)和paco2均保持正常范围。仅有部分患者paco2偏低,为过度通气所致,调整呼吸机频率和潮气量即可纠正。比较两组出血量:ⅰ组显著少于ⅱ组(ⅰ组:44.2±17.4ml, ⅱ组:138.3±27.9ml,p<0.01)。所有患者术毕停降压后30分钟内均清醒拔管。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尿量均正常。

3 讨论

控制性降压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由于全组鼻窦开放手术出血较多,在鼻内镜下手术,出血可使视野模糊,妨碍精细的手术操作。控制性降压可使手术出血较少,鼻腔内解剖结构清晰,有利于手术。snp静脉滴入行控制性降压作用可靠,便于调节。吸入麻醉药异氟醚可明显减少snp用量,且对压力感受器反射有中枢性和外周性拮抗作用[1]。本组患者采用异氟醚吸入维持全麻,无心动过速,snp用量少。

控制性降压造成的不良后果是脏器灌注不足。动物实验证明:硝普钠并异氟醚行控制性降压时,肾、肝、胃肠道血流减少,但心脑血流并不减少[2]。。本组患者术中心电图、动脉血气均正常,术毕清醒,术后随访无精神及智力异常,术后24小时尿量正常,证明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镜外科手术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 seagard jl, blegbe eo, hopp fa,et al .effects of isoflurane on the baroreceptor reflex. anesthesiology, 1983, 59: 511.

[2] sperry rj, moonk cr, durieux me, et al. the influence of hemorrhage on organ perfusion during deliberate hypotension in rats. anesthesiology, 1992, 99: 11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