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 普通心理学 重难点分析

合集下载

三人行心理学统考重点之——教育心理学部分(含发展心理学)

三人行心理学统考重点之——教育心理学部分(含发展心理学)

心理学统考重点之——教育心理学部分(含发展心理学)“心理种系发展”与“心理的个体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所谓心理种系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一个是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前者所研究的是动物心理学的内容,即研究动物的心理和行为实质。

后者所研究的是民族心理学(主要是原始人类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的内容。

心理的个体发展研究是的个体一生心理发展的趋势。

由此可见,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在于,心理种系发展包括的范围更广泛,而心理的个体发展概念的范围只是前者的一部分。

种系发展虽不同于个体发展,但不能因此从根本上否定个体心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重复着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发展史,因为个体发展史和种族发展史有着一定的联系。

恩格斯曾指出:“正如母腹内的人的胚胎发展史,仅仅是我们的动物祖先从虫豕开始的几百万年的肉体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一样,孩童的精神发展是我们的动物祖先,至少是比较近的动物祖先的智力发展的一个缩影,只是这个缩影更加简略一些罢了。

但是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

”因此,将个体发展史和种系发展史完全等同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从根本上否定这两个发展史有一定的重复性也是不对的。

∙新生儿期指的是哪一年龄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新生儿期指的是,从儿童出生后15-30分钟左右剪断脐带的时刻起到28-30天。

新生儿期是儿童心理发生的时期,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心理发展的起点。

新生儿的脑结构虽已具有成人脑的规模,但重量,容积,特别是脑机能的发展还很不够。

出生后几天,大部分时间保持睡眠状态。

新生儿期是儿童从胎内生活转到胎外生活的过渡阶段,儿童从生理上的寄居生活转变为脱离母体的独立生活,开始肺呼吸,独自摄取营养;开始需要自动调节体温,以适应外界较低的温度;各种感官也开始发挥作用,以适应变化多端的外界环境;能独立地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如饮食,防御,抓握,定向,眨眼,吞咽,喷嚏等。

自学考试《普通心理学》复习重难点概要

自学考试《普通心理学》复习重难点概要

自学考试《普通心理学》复习串讲笔记概要 (4)第4章意识的一种状态 - 注意第一节:注意的一般概述简答:什么是注意?答:注意:是人的心理(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是指每一瞬间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及跟踪。

集中:是指意识对所选择的对象给以贯注和维持。

注意是依附并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本身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

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独立进行着的注意,心理过程既可以在注意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不注意的状态下进行,因为它们有独立的反映对象。

简答:什么是注意的心理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注意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第二节:注意的种类1.无意注意是无预定目的,不需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往往是不由自主地自然地发生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一种初级的被动的注意。

2.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随意注意,它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受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控制。

3.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区别:是否是有意识的;最大区别在于,有意注意具有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特征。

4.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关系:二者不是绝对对立的。

无意注意可转化为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可转化为无意注意。

但后者仍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只不过不需要付出更多的意志努力,因此它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兼有两种注意的特点,也叫有意后注意(或随意后注意)。

第三节:注意的特征1. 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又称注意的范围。

2. 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的能力。

3. 注意的动摇:周期性的有节律的变化,就是听觉的注意起伏现象,又称为“注意的动摇”。

4. 分心: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品质是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

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应该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的状态。

5. 注意的分配: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6.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当前任务的要求,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能力。

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解析

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解析

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解析(一)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三、试卷考查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普通心理学100 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70 分–实验心理学60 分–心理统计与测量70 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心理学:–单项选择题65 小题, 每小题2 分, 共130 分–多项选择题10 小题, 每小题3 分, 共30 分–简答题5 小题, 每小题10 分, 共50 分–综合题3 小题,每小题30 分,共90 分普通心理学考查目标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参考书目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美]格里格,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北京:人们邮电出版社,2004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知过程: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语言等。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思维是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问题;语言是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行为。

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版)重难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版)重难点整理

第一章 绪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而言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一>心理过程(一)心理过程人的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认识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性及其内在联系的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情绪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意志过程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

力求实现预定的目的的心理过程。

<二>个性(二)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

个性倾向性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

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

它随着个人的成熟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在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个体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

二、心理学的实质三、心理学的任务<一>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二>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有以下四项基本任务。

第一项任务是陈述人的心理现象。

目的是对心理活动进行精确的观察,根据人的外部行为动作反应获得事实,对其心理活动进行推测。

第二项任务是解释人的心理现象,由于人的行为背后都存在着某种心理原因,因此就要以陈述心理事实为根据,分析和阐明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三项任务是预测人的心理现象。

通过对某些心理活动与行为之间因果关系变化的了解,才可以预测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第四项任务是调控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

调控的目的是引导和改变人的心理和行为朝向目标规定的方向变化对异常心理和行为进行矫正。

<三>心理学的分类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心理学研究应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普通心理学》 重点总结归纳-2021年精品整理

《普通心理学》 重点总结归纳-2021年精品整理

《普通心理学》 重点总结1、心理现象:①心理过程:a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b 、情感:情绪与情感。

c 、意志:意志。

②个性心理:a 、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

b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2、心理的实质:心理是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是各种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3、心理学研究的原则:①客观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人的心理进行研究。

②系统性原则:坚持系统性整体的观点,对人的心理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

③发展性原则。

情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 心理现象知 意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包括语言、表情、行为等)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②实验法:指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或改变某条件,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包括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③个案法:对某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④谈话法。

⑤问卷法。

⑥模拟法。

⑦作品分析法。

⑧测验法。

5、心理学的诞生: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为世界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人才。

6、感觉:感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一切感觉都具有两个特性:①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全貌;②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事物,也不是将来的事物。

7、感受性:①感受性是指感受器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即感觉的灵敏程度。

②感受性的大小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

8、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9、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分析器能刚刚分辨出最小刺激的能力。

10、绝对感受阈限:绝对感受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2022年1月考研心理学部分试题解析(三人行)b

2022年1月考研心理学部分试题解析(三人行)b

2022年1月考研心理学部分试题解析(三人行)b论述题71论述注意的分配的认知资源加工理论和双加工理论,请举例说明认知资源理论和双加工理论是关于注意分配的理论,这两种理论与以往理论不同,以往理论试图解释注意对信息进行选择的机制,这两种理论从别的一个角度来解释注意,即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

不同的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是不相同的。

1) 认知资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与其把注意看成容量有限的加工通道,不如看做是一组对刺激归类或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能力。

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或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越多。

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

该理论还假设,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

这一机制是灵活的,可以受我们的控制,这样我们可以把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例:对一个熟练的司机开车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他们可以毫无困难的一边开车一边和别人扳谈。

但是当交通非常拥挤时,他们就必需战战兢兢的开车,这时他们和别人的谈话不得不断下来。

这一理论有效地解释很多注意现象,但是一种循环论证。

2)双加工理论在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基础上,谢夫林等人进一步提出了双加工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

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

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力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

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比力难改变。

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不竭调整。

例:我们通常可能做好几件事情,如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看路边的风景,或是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等。

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已变成自动化的过程不需要个体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意集中在其他认知过程上。

意识控制的加工经过大量练习后,有可能变化自动化加工。

普通心理学(重点难点整理_

普通心理学(重点难点整理_

习题普通心理学(上)第一章心理学研究和如何研究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2、心理3、行为4、观察法5、实验室实验法6、自然实验法7、个案法8、心理测验法9、行为主义心理学10、精神分析11、人本主义心理学12、脑成像技术13、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客观性二、简答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3、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研究心理学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4、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5、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它们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作用?6、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三、论述题1、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时,能不能把对内隐的心理与外显的行为的研究割裂开来?为什么?2、心理学的研究有那几种主要的类型?每种研究有什么特点?3、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4、心理学是怎样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在心理学的产生中有什么作用?5、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6、简要说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一、名词解释1、神经元2、神经冲动3、静息电位4、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5、神经回路6、皮层的言语区7、突触传递8、反射9、条件反射10、大脑半球的单侧化11、脑功能的模块论12、均势原理二、简答题:1、什么叫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2、神经细胞的信息是如何传递的?3、简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4、脑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5、大脑皮层可分为哪几个叶?三、论述题1、神经是怎样进化的?神经系统的进化有哪些一般的趋势?它与心理的发展有什么关系?2、试述大脑皮层几的主要的语言区及其功能。

3、解释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其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4、什么叫裂脑研究?它对揭示脑的秘密有何重要的作用?7、什么是机能能系统学说?三个机能系统关系如何?8、什么叫神经—体液调节?各种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有哪些影响?第三章感觉一、名词解释:1、感觉2、感觉的编码3、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4、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差)5、特征觉察器6、视觉感受野7、适宜刺激8、三色说9、对立过程理论10、视敏度11、感觉的适应12、闪光融合13、视觉掩蔽14、声音的掩蔽15、联觉16、频率理论17、共鸣理论18、行波理论19、神经排射理论20、韦伯定律21、对数定律22、乘方定律二、简答题:1、简述感觉的特点和意义。

三人行心理学统考重点之——简答题部分

三人行心理学统考重点之——简答题部分

心理学统考重点之——简答题部分∙请举例说明感觉和知觉之间的关系。

(★★★★)(1)、感觉和知觉的定义(3)(2)、感觉和知觉的特点(3)(3)、在加工过程中的区别和联系:包括过程的区别、信息加工过程的联系(4)∙用因素分析法找出人格测量的主要维度是一种人格研究方法,请简单评述这种方法的优缺点。

(人格测验的编制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评价)。

(★★★★)答案略∙元知识策略及其教学(★★★★)一、元认知及其作用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控制。

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

元认知知识包括三个方面: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对认知目标和任务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元认知控制是运用自我监控机制确保任务能成功地完成,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

二、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监控指导认知策略的运用,分为三种:元认知计划策略、元认知监视策略、元认知调节策略。

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估计其有效性。

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元认知监视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

元认知监视策略包括跟踪监控和领会监控策略,即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并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

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普通心理学(下)重点难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下)重点难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下)重点难点整理习题普通心理学(下)第七章思维一、名词解释:1、思维2、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3、辐合思维和发散性思维4、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5、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6、表象7、心理旋转8、想象9、不随意想象和随意想象10、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11、概念12、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13、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14、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15、概念形成16、算法式与启发式17、定势(心向)18、功能固着二、简答题:1、简述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

2、人类思维发展的顺序是什么?3、思维的基本过程是什么?4、定势对解决问题有何影响?5、什么是表象?它在思维中有什么作用?6、简述想象的含义及其功能。

7、为什么说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8、试术问题解决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

9、什么是有意想象?它有哪些种类和特点?三、论述题1、什么是问题的解决?、试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2、综合分析人在推理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可能原因。

3、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试论述认知心理学关于概念结构的理论和发展。

5、有关概念结构的理论有哪些?简述这些理论的主要观点。

6、简要评价概念形成的两种理论。

7、为什么人们在推理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推理错误?8、问题解决过程中可采用哪些策略?11、什么是创造性?它有什么特征,以及包括哪些心理成分?第八章语言一、名词解释:1、语言理解2、布洛卡区(Broca’s area)3、内部语言4、独白语言与对话语言5、语言的表征6、语言的加工7、威尔尼克区(Wernick’ area)9、语言知觉10、句子理解11、图式二、简答题1、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2、简述语言的表征和加工过程。

3、简述图式及其作用。

4、什么是语句的表层和深层结构?两者之间的关系怎样?5、简述语言的特点并利用这些特点评价心理学家教育黑猩猩学习语言的情况。

6、简述关于语言获得的两种对立的理论。

普通心理学第一节重难点

普通心理学第一节重难点

人的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

人类关于自然和社会方面的各种知识,他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和人的心理的存在和发展分不开的。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它以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而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一、个体心理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

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

三人行提示,个体心理概括起来,可以分成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等三个方面。

(一)认知认知是指人们获得认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二)情绪和动机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情感。

(三)能力和人格人在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或者说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还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特性,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

心理特性包括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

例如,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有人善于思考,有人长于想象,这是能力的差异。

有人比较温柔,有人比较粗暴,这是人格的差异。

三人行认为,正是这些心理特性,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总之,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这三个方面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行为是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下产生的。

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叫刺激。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行为来客观地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从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即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和测量来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普通心理学》 重点总结归纳-2021年精品整理

《普通心理学》 重点总结归纳-2021年精品整理

《普通心理学》 重点总结1、心理现象:①心理过程:a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b 、情感:情绪与情感。

c 、意志:意志。

②个性心理:a 、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

b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2、心理的实质:心理是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是各种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3、心理学研究的原则:①客观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人的心理进行研究。

②系统性原则:坚持系统性整体的观点,对人的心理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

③发展性原则。

情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 心理现象知 意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包括语言、表情、行为等)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②实验法:指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或改变某条件,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包括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③个案法:对某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④谈话法。

⑤问卷法。

⑥模拟法。

⑦作品分析法。

⑧测验法。

5、心理学的诞生: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为世界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人才。

6、感觉:感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一切感觉都具有两个特性:①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全貌;②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事物,也不是将来的事物。

7、感受性:①感受性是指感受器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即感觉的灵敏程度。

②感受性的大小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

8、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9、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分析器能刚刚分辨出最小刺激的能力。

10、绝对感受阈限:绝对感受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普通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仅供参考)

普通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仅供参考)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种类: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特点: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收到“环境的干扰”。

因此,应用这种方法有可能了解到现实的真实状况。

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

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测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

实验法: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

这是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不同之处。

个案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方法。

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

个案法要求对某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由于个案法限于使用少数案例,研究结果可能只适合于个别情况。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经验主义、联想主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塔式、精神分析学派大脑的结构和机能一、大脑的结构:大脑半球的表面布满深浅不同的沟和裂。

沟裂间隆起的部分称为脑回,有三条大的沟裂,即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这些沟裂将半球分成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几个区域。

大脑半球的表面由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覆盖着,呈灰色,叫灰质,也就是大脑皮层。

大脑半球内面是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叫白质。

二、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1、初级感觉区: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

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属布鲁德曼的第17区,他接受在光刺激的作用下由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如对光的察觉等。

听觉区:在颞叶的颞横回处,属布鲁德曼的第41,42区,它接受在声音的作用下由耳朵传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如对声音的察觉等。

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属布鲁德曼的1,2,3区,它接受由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传入的感觉信号,产生触压觉、温度绝、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等。

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考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考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重考点整理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认知过程;情绪情感与意志;能力和人格;(二)心理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的,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在实验心理学P23页,将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个案观察法和调查研究法;并涉及到一项观察方法:无干扰观察法。

)观察法的特点:直接性和描述性;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实验法分为:自然实验(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3)测验法:采用经过标准化的测验(量表)的形式来测量心理品质。

使用心理测验要注意信度和效度两个基本要求4)调查法:用提问的方式(问卷提问/访问提问),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一般分为问卷条查和访问调查。

5)个案法:通过对某个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这种方法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而来的)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个体,缺乏代表性。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 铁钦纳,主张心理学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并强调内省方法。

2)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也主张研究意识,但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3)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实验法。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温勒。

主张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完型。

心理精神过程(黑箱) 行为刺激 信息加工的主观背景 能力 + 人格 信息加工的副产品 动机(意志)+情绪(情感) 信息加工的客观过程(认知)感觉→知觉→注意→意识→记忆→思维→语言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强调心理学研究无意识现象。

(霍妮也和精神分析有关)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要点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要点

《普通心理学》的重点与难点(根据07年考试大纲)P4: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学派: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以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由德国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哲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1932~1920)奠基,美籍英国心理学家铁钦纳(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1867~1927)发展成一种严密的心理学体系。

认为一切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经验。

坚持心身平行论的观点,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分析和说明心理过程构成的元素以及它们相互结合的方式和规律,采用实验内省法进行研究(注意:关于冯特的评价)。

(2)行为主义学派:亦称行为主义、行为论心理学、行为心理学。

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派,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主要学派,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1958)。

以外在行为为研究对象,将行为分解为刺激-反应(S-R)联结,采用客观观察法、测验法、条件反射法等研究方法,摒弃内省法。

(3)格式塔学派:亦称完形心理学,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主张心理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所显示的结构性(即格式塔)或整体性,反对构造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

(4)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论创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创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提出一套精神分析的理论范式,注重深层心理(潜意识)、动力心理(情欲)、整体心理(人格)的研究。

(5)人本主义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所创建的心理学体系,以个体的潜能和价值为研究对象,以现象学方法探究人类的高级动机、自我发展、知识、理解与审美,是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之后出现的“第三种力量”。

(注意:关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6)认知学派: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心理学考研重难点总结

心理学考研重难点总结

虽然学术这边有三十多所院校目前已经不参加统考的其他院校政策不明但是如果你现在选择的是统考的院校那就先按照统考复习下面是统考院校的复习的重难点分析只能当做借鉴不能盲目跟从13年的大纲有部分变化我已经针对13年大纲变化给出详细的分析。

一、普通心理学推荐教材是: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学导论梁宁建上海教育出版社普通心理学孟昭兰北京大学出版社 1.1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分析(1普通心理学的重要性毋庸多言所以其中的基本概念、事实和理论很多都要识记复习到很熟悉的程度才行。

对于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大纲体现在第一章“主要的心理学理论”中要求是了解比理解和掌握的要求低但是因为是基本功的内容所以也会考查跨系考生需要强化一下。

(2运用的选择题考查形式是给出现象或问题用心理学理论解释或者反过来给出理论问可以解释哪些现象。

如果以简答题或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就要展开来具体分析了一定要结合理论。

1.2重点难点普通心理学的重点和次重点章节有次重点一、心理学概述四、感觉五、知觉。

重点三、意识和注意六、记忆(难点七、思维八、言语九、情绪和情感(难点十、动机、需要和意志十一、能力十二、人格。

记忆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大量的实验上。

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实验心理学看情绪和情感主要是理论部分难度较大对每种理论的提出者主要观点都要掌握。

1.3复习方法首先,普通心理学是整个心理学的基础,复习时一定要以课本为主,扎实地看。

不能为了方便,简单地看一本详解类的书。

其次现在复习过一遍或两遍后普通心理学或者可以说整个心理学的架构可以搭起来了。

整体可以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与意志和能力与人格三大块每块包括哪些章节每一章的内容又有什么都应该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最后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熟记的工作了。

同时涉及应用的知识点最好能自己举例。

普通心理学第二节重难点心理学的任务

普通心理学第二节重难点心理学的任务

一、心理学要探索什么(一)心理过程人的心理现象是在时间上展开的,它表现为一定的过程,如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技能形成过程等。

(二)心理结构人的心理现象很复杂,但不是杂乱无章的,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成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

三人行认为,研究心理结构就是要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三)心理的脑机制心里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特别是脑的机能。

三人行认为,心理学家不仅要在行为水平上研究心理现象的规律,而且要深入研究心里的脑机制,揭示脑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四)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人的心理现象是进化过程的产物。

儿童出生以后经历着社会化的进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化的程度是不同的,正因为这样,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它和脑发育的关系,也是心理学的重要任务。

(五)心理与环境人的心理系统及其物质载体——人脑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和周围环境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心理现象和人的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揭示这种联系和关系是心理学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二、心理研究的类型(一)因果研究因果研究要揭示心理现象和外界刺激、人脑活动的因果关系。

三人行提示,进行因果研究时,研究者应该注意:要创设某种实验的情境,使之能引起某种心理现象,同时要控制可能影响这种心理现象的其他因素;当一种情境引起了某种心理现象时,我们只能说,在这种实验情境下,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脱离一定的条件来谈因果联系是没有意义的。

(二)相关研究寻找心理现象与其他现象的相关关系。

(三)个案研究从个别案例中发现有价值的结果。

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意义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二) 实践意义有助于引导人的心里的健康发展,并运用心理学的规律,指导不同领域的实践活动。

四、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一)普通心理学(二)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三)发展心理学(四)教育心理学(五)医学心理学(六)工程心理学(七)社会心理学五、心理学在科学大家庭中的地位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即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心理学:普通心理学重难点权威解析(三)

心理学:普通心理学重难点权威解析(三)

四、知觉 (⼀) 知觉概述 • 知觉的含义 •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于感官⽽在头脑中产⽣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与感觉⼀样,是事物直接作⽤于感觉器官产⽣的,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形式。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它⽐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

知觉作为⼀种活动、过程,包含了相互联系的⼏种作⽤:觉察、分辨和确认。

(⼀) 知觉概述 • 知觉中的⾃下⽽上和⾃上⽽下的加⼯ • 知觉依赖于直接作⽤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叫⾃下⽽上的加⼯或数据驱动加⼯。

知觉还依赖于感知的主体,即具体的⼈。

⼈的知觉系统不仅要加⼯由外部输⼊的信息,⽽且要加⼯在头脑中已经储存的信息,后⾯这种加⼯叫⾃上⽽下加⼯或概念驱动加⼯。

(三) 空间知觉 • 形状知觉: • • (⼀)形状的特征分析 • 许多⼼理学家相信,对形的识别开始于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

这些原始特征包括点、线条、⾓度、朝向和运动等。

视觉系统对这些特征的检测是⾃动的,⽆需意识的努⼒。

对图形的原始特征的分析,是由视觉系统的特征检测器来完成的。

• • (⼆)轮廓与图形 • 图形可以定义为视野中的⼀个⾯积,它是借助可见的轮廓⽽从其余部分分离出来的。

因此,在图形中,轮廓代表了图形及其背景的⼀个分界⾯,它是在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的突然变化时出现的。

• ⼀个物体的轮廓,不仅受空间上邻近的其他物体轮廓的影响,⽽且也受时间上前后出现的物体轮廓的影响。

这种现象叫轮廓的掩蔽或图形掩蔽。

它说明⼈们在知觉物体形状时,轮廓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

• 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们在⼀⽚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这种轮廓叫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

主观轮廓表现了视觉系统的⼀个特点:当视野中出现不完整因素时,视觉系统就倾向于把它们完整起来,变成⽐较简单、稳定、正规化的图形。

也有⼈认为,主观轮廓是由于明度对⽐产⽣的。

(三) 空间知觉 • 形状知觉: • • (三)图形的组成 • 视野中的哪些成分容易结合为⼀个图形?从20世纪初以来,⼼理学对这⼀问题进⾏过⼀系列研究,提出了图形组织的⼀些原则,如邻近性、相似性、对称性、良好连续、共同命运、封闭、线条⽅向和简单性等。

心理学:普通心理学重难点权威解析(二)

心理学:普通心理学重难点权威解析(二)

⼆、⼼理和⾏为的⽣物学基础(⼀)神经系统的构成 1.神经元:指神经系统的细胞。

它是⼀种经过电化学神经的突起,带有信息的特殊细胞。

⼈脑中⼤约有⼗亿的神经元。

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有不同的形态,神经元之间通过接受和传递神经冲动来进⾏交往的,这种传递包括电传导和化学传导。

2.突触:指在神经元结构中,⼀个神经元和另外⼀个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

突触包括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

神经递质在中间释放和传递。

这种结构保证了神经冲动从⼀个神经元传递到相邻的另⼀个神经元。

突触分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前者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泡释放出具有兴奋作⽤的神经递质;后者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泡释放出具有抑制的神经递质。

3.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可分为脑⼲、⼩脑、⼤脑两半球三部分;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内脏神经3部分。

脊神经借前后根与脊髓相连,分布于躯⼲和四肢。

脑神经与脑相连,主要分布于头⾯部。

内脏神经的传⼊和传出纤维随脑神经和脊神经分布于内脏,⼼⾎管和腺体。

(⼆)脑的结构与功能(彭) 1.脑的结构(彭) 2.⼤脑⽪层及其机能 3.⼤脑两半球的单侧化优势 ⼤脑⽪层及其机能 • • (⼀)初级感觉区 • 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

它们分别接受来⾃眼睛的光刺激,来⾃⽿朵的声⾳刺激,以及来⾃⽪肤表⾯和内脏的各种刺激等。

它们是接受和加⼯外界信息的区域。

其中,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的枕叶内,属布鲁德曼的第17区,它接受在光刺激的作⽤下由眼睛输⼊的神经冲动,产⽣初级形式的视觉;听觉区在颞叶的颞横回处,属布鲁德曼的第41、42区,它接受在声⾳的作⽤下由⽿朵传⼈的神经冲动,产⽣初级形式的听觉;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的⼀条狭长区域内,属布鲁德曼的第1、2、3区,它接受由⽪肤、肌⾁和内脏器官传⼈的感觉信号,产⽣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等。

(⼆)初级运动区 • 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叶的前部,即布鲁德曼第4区,称为躯体运动区,简称运动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心理学作者:三人行考研辅导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认知过程;情绪情感与意志;能力和人格;(二)心理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的,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在实验心理学P23页,将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个案观察法和调查研究法;并涉及到一项观察方法:无干扰观察法。

)观察法的特点:直接性和描述性;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实验法分为:自然实验(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3测验法:采用经过标准化的测验(量表)的形式来测量心理品质。

使用心理测验要注意信度和效度两个基本要求4调查法:用提问的方式(问卷提问/访问提问),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一般分为问卷条查和访问调查。

5个案法:通过对某个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这种方法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而来的)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个体,缺乏代表性。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 铁钦纳,主张心理学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并强调内省方法。

2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也主张研究意识,但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3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实验法。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温勒。

主张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完型。

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强调心理学研究无意识现象。

(霍妮也和精神分析有关)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重视人格,强调人的本质是好的,强调自我实现。

7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奈塞尔,重视对认知过程的研究,把人看成是认知加工的系统。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脑内处理信息的单位却是神经回路)他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

神经元的组成: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胶质细胞的作用带着看一下)功能分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注意比较: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的电位变化:神经元内部电流是由外“正”内“负”转变到外“负”内“正”。

而脑内神经元信号的传递方式主要是: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

2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彼此结出的部位。

作用:使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与它临近的另一个神经元。

结构: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

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脊髓:中央是灰质,外面是白质;其作用: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中脑;延脑-------生命中枢,与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密切关系,支配呼吸,排泄,吞咽等。

桥脑-------与调节睡眠有关。

中脑-------视听反射中枢,随意运动。

间脑:丘脑-------中继站,接受是所有来自感官的信息并传入皮层(除嗅觉外。

下丘脑------调节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皮下中枢,控制内分泌,调节情绪。

小脑------维持平衡和协调动作。

边缘系统(比脑干,丘脑,下丘脑,小脑出现得更晚些)----与本能活动和记忆有关;其中,海马在记忆中有重要作用;(口诀:中视听,丘中继,桥睡眠,边本能记忆)(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大脑初级感觉区分为:视觉区(枕叶),听觉区(颞叶),机体感觉区(左右交叉,上下倒置,身体各部位投射面积取决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比如手,舌的投射面积比较大);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功能:也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言语区主要定位于大脑左半球。

其中布洛卡区(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这个区域受损引发说话不流利,运动性失语症,因而形成电报式言语;威尔尼克区(在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这个区域损伤导致听觉性失语症。

角回,这个区域损伤将导致语义性失语症,导致听得动别人说话,但看不懂文字材料表达的意思。

联合区:不接受任何感觉系统的直接输入,范围广,功能联合的脑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也是进化较晚的一个脑区。

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从结构上说,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

起源于割裂脑实验,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

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

右半球则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

(三)脑机能学说1定位说:开始于加尔和斯柏兹姆的“颅相说”,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失语症人的临床研究。

1825年,波伊劳德提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

大脑行使的具体功能各自定位于大脑的某一区域。

2整体说:弗罗伦斯实验采用局部毁损法。

后来拉什里提出了总体活动原则和均势原理;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是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的。

总体活动原则:大脑是以整体发生活动的,学习的效率和受损伤的部位无关,与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反比;3机能系统说:鲁利亚把脑分成三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①第一机能系统即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

其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②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

其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对它们进行加工,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③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其主要作用是直接调节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反应。

4机能模块说:认为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之间复杂而巧妙地结合是实现各种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三.注意与意识(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意识就心理状态而言,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意识就行为水平而言,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行为;意识就心理内容而言,意味着可以用言语报告出的行为;意识就哲学层面上,一种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意识是一种觉知,一种高级心理官能,一种心理状态;2意识的种类:见华中师范大学绿宝书3意识的功能:对客体的观察和觉知: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涌入的刺激能量;使人们依据知觉组织规律,将连续不断的经验化为为客体和事件;使人们能够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的信息做出最佳的判断和正确行为。

对主体的控制和调节:帮助人们生存和构建社会文化:4睡眠与梦:清醒时β波,安静或休息状态时α波,在睡眠状态,主要是△波睡眠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

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脑电波)脑电波。

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

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称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更大更慢的纯△波,睡眠者很难被唤醒。

(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的睡眠常被称作"慢波睡眠"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

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第一次出现10分钟,以后逐渐增加。

睡眠的功能: 功能恢复理论认为: 睡眠使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修正和恢复;生态学理论认为:睡眠的目的是减少能量的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进化论: 是生存过程中长期演化而成的,为了维持生存需要;梦: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

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本能的反映。

生理学的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这些活动是为了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

认知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

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称为梦境。

(二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义: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具有两个特点: 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 是指在某一瞬间,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集中性: 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了某个对象的时候,他们便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2注意的功能: 注意的基本功能使对信息进行选择,另外也是完成信息处理的重要条件,保证了对物体更清晰地认识,更准确地反映和更可控有序的行为;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华中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P633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刺激物自身的特点;人本身的状态;随意注意:指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对注意目的和任务的依从性;对兴趣的依从性;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对人格的依从性;随意后注意: 由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一致努力的注意.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例如:双耳分听试验;持续性注意: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例如:学生上课的45分钟内必须使自己的注意保持在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对象上;分配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例如:学生一边听讲课一边记笔记;(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注意的生理机制:朝向反射(定向反射:情景的新异性引起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

它是注意的最初生理机制。

脑干网状结构: 其激活作用使大脑处于觉醒状态,没有激活就不可能注意;边缘系统: 人选择一些信息而离开另一些信息是和脑的更高级部分: 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功能相联系的;大脑皮层:注意产生的最高部位;2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有关感觉器官朝向刺激物;无关活动的停止: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无关活动会暂时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呼吸变得轻微缓慢,甚至出现暂时暂停的现象;(四)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在同一时间一个人所能清晰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2)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在一对象上保持时间的长短。

分为狭义的稳定性和广义的稳定性;狭义的稳定性:指保持在某一事物上的时间,比如,认真看书。

广义的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上的时间,比如,学生上课听课,一会儿听老师讲,一会儿记笔记,一会儿思考问题。

3)注意的分配指在进行几种活动时,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比如一边吃饭一边看书;4)注意的转移根据新任务的需要,主动及时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