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跨理论模型与行为改变阶段

合集下载

有关阶段变化理论(跨理论模型)的分析综述

有关阶段变化理论(跨理论模型)的分析综述

教育学院读书报告(体育硕士)学号:姓名:报告时间:报告地点:题目:指导教师:关于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研究综述如今,时代的发展与信息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各种随之而来的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

如何改变这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维持和促进健康,提升生活质量,是行为改变方向研究的重中之重。

而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为这些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它把行为变化的认知、行为和时间有效地结合起来,并成功的应用到行为变化的干预中。

一、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概念及研究背景1.1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概念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罗德岛大学教授Prochaska和Diclemente提出的,最早应用于戒烟活动之中,后因结合了许多其他理论模型与基础,开始广泛应用于如吸毒、酗酒、减肥和体育锻炼等领域。

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重点是告诉我们行为变化是如何产生的,而不是行为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所述个体从不活动到活动再到保持活动的动态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使用单一的方法和理论要说明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在行为的各种因素及变化过程中,不可能只用一种理论来解释说明,要把行为变化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描述一个不健康的行为向一个健康行为转变的过程。

1.2 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产生背景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了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雏形,美国罗德岛大学心理学教授Prochaska在准备成为精神治疗师的时候,父亲因无法相信心理治疗最终死于酒精中毒和抑郁症,Prochaska教授没能用心理治疗帮助父亲,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心理治疗得不到信任,在认真思考的同时Prochaska教授以此为契机在心理治疗方面做了更多研究。

后来他在与别人合写的《向好方向转变》一书中指出:对大多数人来说,从不健康的行为改变到具有健康行为通常是有挑战性的,改变通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马上发生,并且是包括了几个阶段的过程,在每一个阶段、每个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不同,任何简化行为改变的方式都是不恰当的。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
跨理论模型(TTM)的提出
TTM是一种行为改变理论,它关注个人的决策过 程和行为转变,为理解和促进体育锻炼行为改变 提供了框架。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运用跨理论模型来实证研究大学生体 育锻炼行为改变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以提供针对 性的干预措施。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和丰 富跨理论模型在体育锻炼行为改 变中的应用,为健康行为改变理
04
研究结果与分析
描述性统计
样本分布
本研究共收集了500名大学生的数 据,其中男生250名,女生250名
。这些样本分别来自不同年级和 专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体育锻炼行为
在描述性统计中,我们发现大学生 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普遍较低 ,平均每周参加1-2次,每次锻炼 时间约为30分钟。
自我效能
在自我效能方面,大学生对自己能 够完成体育锻炼任务的信心普遍较 低,得分仅为60分左右。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存在五个阶段,分别是前意识阶段、意识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 段和维持阶段。不同阶段的行为改变特点不同,且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研究局限性
01
02
03
样本选取
该研究仅以一所大学的学 生为研究对象,可能存在 样本代表性不足的问题。
测量工具
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 可能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 。
跨理论模型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方面的研 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 的改变。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文献名称: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
作者:张三、李四、王五
THANK YOU

跨理论行为转变模式

跨理论行为转变模式

负面
4
行动阶段:减少焦虑、 健康体态以及负伤
5
维持阶段:健康体态, 减少焦虑以及体重调节
高校教师体育锻炼行为改变过程的分析 87篇
3000
下载/天
Transtheoretical Model-based Multiple Behavior Intervention for Weight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on a Population Basis
Part 2
模型内容介绍
跨理论模型的概况
跨理论模型( TTM )认为: 个体行为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而非单一的事件,人们在真正 做到行为改变之前,是朝着一系 列动态循环变化的阶段变化过程 发展。 该理论模型试图去解释行为 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而不仅仅是 为什么发生。它描述了人们如何 改变一个不良行为和获得一个积 极行为的过程。
、9、12和24个月,发送邮件进行随访,然后给没有回应的人打电话。
03
结果 24个月后,健康饮食、锻炼、处理情绪困扰以及水果和蔬菜摄入量的维持效果
显著。两组研究对象在24个月的减肥情况上存在差异。多重行为干预优于单一
行为干预。
Transtheoretical Model-based Multiple Behavior Intervention for Weight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on a Population Basis
本质:
a) b) c) d) 自我判断 可变,与特定情境和事件有关 ≠一般自我效能=自尊 结果预期?自我效能预期?哪个更 能预测表现? 自我效能
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77
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

跨理论模型与行为改变阶段

跨理论模型与行为改变阶段

準備期(Preparation) 將於不久的未來(如一個月)採取行動。 試圖去行動。 在過去一年中已經採取了一些零星的行動。 對所採取的行動已有計畫。
(ex.參加健康教育課程、接受諮詢。)
行動期(Action)
已產生一些規律的行為,對自己的生活型態已經 有所改變,且這種改變還未超過六個月。 生活形態明顯改變。 可見的行動。 須獲得專家認同標準,才能減少風險。
TTM的結構
改變之階段(The Stages of Change) 改變之方法(The Processes of Change) 衡量作決定(Decisional Balance)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改變階段
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 意圖期 (Contemplation) 準備期(Preparation) 行動期(Action) 維持期(Maintenance) 結果(Termination)
講師 : 劉潔心
跨理論模式(TTM)
• Prochaska及DiClemente於1982年發展出 「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
• 跨理論模式是源自於多樣不同的行為改變理論, 系統性地整合不同心理治療領域的一個理論模式。
• 在心理療法和行為改變階段的主要理論中, 作比較分析。
外在增強(Contingency management) • 對健康行為採取獎勵、不健康行為則給予處罰。 • TTM的目標是自然行為改變,因此增強物很重要。 • 介入:自我改變較依靠增強物。
幫助關係(Helping relationships) • 健康行為改變的社會支持,結合關懷、信任、坦承、
接受。 • 介入:建立關係、治療團體、顧問電話、夥伴體系。

健康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

健康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

表 1 跨理论模式各变化阶段及其定义
变化阶段 定义
前意向阶段 在未来 6个月内没有采取行动的 意图
意向阶段 准备在未来 6个月内采取行动
准备阶段
准备在未 来 30 天 内 采 取 行 动 , 并且已经采取了一些行为准备步 骤
行动阶段 保持阶段
行为改变已经发生但少于 6个月 行为改变已经发生并超过 6个月
2 跨理论模型的概念与内容 211跨理论模型的概念 跨理论模型 ( TTM ) 是一个有目的 的行为改变的模型 , 它把重点集中在行 为改变方面的个体的决策能力 , 而非社 会的 、生物学的影响力 [5 ] 。它是在综合 多种理论的基础上 , 形成的一个系统地 研究个体行为改变的方法 。 TTM 理论模 型提出 , 个体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连续的 过程而非单一的事件 , 人们在真正做到 行为改变之前 , 是朝向一系列动态循环 变化的阶段变化过程发展 。对所处不同 阶段的个体 应采取 不同 的行为 转换 策 略 , 促使其向行动和保持阶段转换 。该 理论模型试图去解释行为变化是如何发 生的 , 而不仅仅是为什么会发生 。它描 述了人们如何改变一个不良行为和获得 一个积极行为的过程 。 TTM 应用于健康行为领域主要包括 两个方面的作用 : 一方面 , 用于改变人 的不健康行为如戒烟 、戒酒 、戒毒 、控 制体重等 ; 另一方面 , 用于帮助人们培 养良好的 、有益健康的行为 , 如定期锻 炼身体 、合理膳食 、安全性行为 、防止 紫外线过度辐射 、预防乳腺癌 、压力管
1 跨理论模型的产生背景 跨理论模型脱胎于心理治疗和行为 改变中的主流理论的比较分析 , 最初是 从研究戒烟过程发展而来的 。1950年心 理治 疗 已 经 有 约 36 个 独 特 的 体 系 , 1975年发展到 130多种 。美国罗德岛大 学心 理 学 教 授 普 洛 查 斯 卡 ( James O1Prochaska) 博士在学校学习准备成为 一名心理治疗师的时候 , 他的父亲死于 酒精中 毒 和抑 郁症 。他 没 能 够 帮 助 父 亲 , 也不理解为什么父亲到死也不信任 心理治疗 。这使他在心理治疗方面进行 了更多钻研 , 并最终导致了跨理论分析 的产生 。依照 Prochaska 博士最初的一 项关于心理治疗体系的著作 [3 ] , 他对有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本研究旨在运用跨理论模型(TTM)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进行深入的探讨。

跨理论模型,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行为改变理论,涵盖了从预备阶段到行动阶段,再到维持阶段的全方位过程,对于理解和指导个体行为的改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日益受到关注。

然而,由于学业压力、生活方式等原因,许多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并不理想。

因此,如何有效地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改变,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跨理论模型,旨在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将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进行深入的研究。

通过文献分析,梳理跨理论模型的理论框架和应用研究,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和特点,以及他们在体育锻炼行为改变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行为特征。

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有效策略和建议。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运用跨理论模型,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过程和机制,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实证研究,可以为高校体育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实证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二、文献综述跨理论模型(Transtheoretical Model,TTM)自其诞生以来,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健康行为改变领域,其影响力日益显著。

该模型由美国心理学家Prochaska和DiClemente于1983年提出,旨在描述和指导个体在行为改变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及其心理、社会和行为特征。

通过深入理解跨理论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内在机制,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干预策略。

当你试图改变你的行为时,必须经历的6个阶段

当你试图改变你的行为时,必须经历的6个阶段

当你试图改变你的行为时,必须经历的6个阶段毫无疑问,让自己改变是很困难的。

旧的习惯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而采用新的生活方式就像是在打一场硬仗,因为你不得不时刻提醒自己是在战场上,不能有任何松懈!在本文中,你将了解到一个简单而强大的模型:变化阶段模型,它解释了个人改变背后的科学。

你会发现这一切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有些变化不会持续,有一些却可以,以及建立新的习惯需要多长时间。

什么是阶段变化模型?由研究人员J.O. prochka和Carlo C. DiClemente在30年前开发的著作《永远的改变》中概述了阶段变化模型,也称为跨理论模式,是作者对于吸烟者研究的结果。

Prochaska和Dicelemente最初对为什么一些吸烟者能够自己戒烟而另一些人则需要专业帮助的问题感兴趣。

他们的主要结论是,吸烟者(或着说任何有其他坏习惯的人)只有在准备好戒烟的时候才会戒烟。

“变化阶段模型”关注的便是这些有意识的决策是如何做出的。

它强调了改变并不容易。

人们可以在一个阶段停留很长时间,而有些人则永远达不到他们的目标。

该模型已应用于治疗吸烟、酗酒和吸毒。

这也是一种思考解决任何坏习惯的有用方法。

社会工作者、治疗师和心理学家主要利用这个模型来了解病人的行为,并向病人解释变化的过程。

它的主要优点是理解简单,具有广泛的研究支持,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

变化阶段模型是一个完善的心理学模型,概括了个人变化的六个阶段:思考•沉思•决心•行动•维护•终止那么这些阶段与改变习惯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六个变化阶段,向你展示变化阶段模型在实践中是如何工作的:第1阶段 :思考在现阶段,一个人不打算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做出任何积极性质的改变。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否认自己的问题,觉得自己太过慌乱、不知所措,以至于无法处理当下的事情,或者因为多次尝试改变失败而感到沮丧。

例如,有人可能意识到他们需要开始锻炼,但却始终找不到这样做的动机。

他们可能会一直幻想着他们最后一次尝试(并且失败)经常锻炼。

第五讲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第五讲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一、行为转变理论模型(TTM)理 论的核心结构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
改变阶段 决策平衡
改变过程 自我效能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
行为转变理论模型的结构.docx
行为改变阶段
就部分而言,阶段结构举足轻重,因为 它代表了一个时间尺度。过去行为的改变 通常被理解为是彼此不相关联的事情,例 如戒烟、戒酒和放弃暴饮暴食。行为转变 理论模型(TTM)假定行为转变是随着时 间展开的一个过程,尽管通常不是以线性 方式展开,但这个过程在六个阶段的系列 中进行。
变行为。他们比转变前阶段的人们更清楚 改变行为的好处,同时也更敏锐地意识到 改变行为的弊端。改变行为的代价和利益 之间的平衡可能使人产生极度矛盾犹豫的 心理,导致人长期处在转变阶段。这种现 象的特征往往是长期的冥想和行动上的拖 延。
在准备行动阶段
在准备行动阶段,人们倾向于尽快采取行
动,时间通常是以未来一个月内来计算。 一般在过去一年中,他们已经为改变行为 采取了一些重要的行动。他们有行动的计 划,例如加入健康教育课程,向顾问咨询 ,和他们的医生商谈,购买自助书籍或依 赖自我改变方法。
社会解放
需要更多的社会机遇与选择,特别是对 那些相对贫困及受压制的人们。宣传倡导 、赋权规程及适当的政策能够增加机会来 促进未成年人、同性恋者及贫困人口的健 康。相同的这些常规做法也能够帮助所有 人的改变,常有的类似做法有无烟区、学 校速简餐厅的色拉自助柜及避孕套和其它 避孕工具的便捷获取等等。
的转变并且正在努力防止故态萌发,然而并没有 像在行动阶段中那样信心正在持续增长。根据诱因与自我效 能数据,巩固阶段的时间预计会从六个月持续到 五年。
自我的重新评估

结合了一个人与不健康行为相关或不相

关于阶段变化理论(跨理论模型)研究综述

关于阶段变化理论(跨理论模型)研究综述

教育学院读书报告(体育硕士)学号:姓名:报告时间:报告地点:题目:指导教师:关于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研究综述如今,时代的发展与信息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各种随之而来的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

如何改变这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维持和促进健康,提升生活质量,是行为改变方向研究的重中之重。

而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为这些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它把行为变化的认知、行为和时间有效地结合起来,并成功的应用到行为变化的干预中。

一、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概念及研究背景1.1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概念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罗德岛大学教授Prochaska和Diclemente提出的,最早应用于戒烟活动之中,后因结合了许多其他理论模型与基础,开始广泛应用于如吸毒、酗酒、减肥和体育锻炼等领域。

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重点是告诉我们行为变化是如何产生的,而不是行为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所述个体从不活动到活动再到保持活动的动态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使用单一的方法和理论要说明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在行为的各种因素及变化过程中,不可能只用一种理论来解释说明,要把行为变化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描述一个不健康的行为向一个健康行为转变的过程。

1.2 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产生背景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了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雏形,美国罗德岛大学心理学教授Prochaska在准备成为精神治疗师的时候,父亲因无法相信心理治疗最终死于酒精中毒和抑郁症,Prochaska教授没能用心理治疗帮助父亲,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心理治疗得不到信任,在认真思考的同时Prochaska 教授以此为契机在心理治疗方面做了更多研究。

后来他在与别人合写的《向好方向转变》一书中指出:对大多数人来说,从不健康的行为改变到具有健康行为通常是有挑战性的,改变通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马上发生,并且是包括了几个阶段的过程,在每一个阶段、每个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不同,任何简化行为改变的方式都是不恰当的。

[实用参考]关于阶段变化理论(跨理论模型)的研究综述

[实用参考]关于阶段变化理论(跨理论模型)的研究综述

教育学院读书报告(体育硕士)学号:姓名:报告时间:报告地点:题目:指导教师:关于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研究综述如今,时代的发展与信息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各种随之而来的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

如何改变这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维持和促进健康,提升生活质量,是行为改变方向研究的重中之重。

而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为这些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它把行为变化的认知、行为和时间有效地结合起来,并成功的应用到行为变化的干预中。

一、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概念及研究背景1.1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概念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罗德岛大学教授Prochaska和Diclemente提出的,最早应用于戒烟活动之中,后因结合了许多其他理论模型与基础,开始广泛应用于如吸毒、酗酒、减肥和体育锻炼等领域。

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重点是告诉我们行为变化是如何产生的,而不是行为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所述个体从不活动到活动再到保持活动的动态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使用单一的方法和理论要说明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在行为的各种因素及变化过程中,不可能只用一种理论来解释说明,要把行为变化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描述一个不健康的行为向一个健康行为转变的过程。

1.2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产生背景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了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雏形,美国罗德岛大学心理学教授Prochaska在准备成为精神治疗师的时候,父亲因无法相信心理治疗最终死于酒精中毒和抑郁症,Prochaska教授没能用心理治疗帮助父亲,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心理治疗得不到信任,在认真思考的同时Prochaska教授以此为契机在心理治疗方面做了更多研究。

后来他在与别人合写的《向好方向转变》一书中指出:对大多数人来说,从不健康的行为改变到具有健康行为通常是有挑战性的,改变通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马上发生,并且是包括了几个阶段的过程,在每一个阶段、每个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不同,任何简化行为改变的方式都是不恰当的。

健康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

健康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

健康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健康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TTM),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理论框架,旨在理解和指导个体如何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和情境下实现健康行为的持久改变。

TTM强调了个体在行为改变过程中的动态性和多样性,通过识别不同的改变阶段和影响因素,为健康行为干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本文首先将对TTM的基本理论框架进行概述,包括其起源、发展以及核心概念和原理。

接着,文章将重点讨论TTM在健康行为改变中的应用,包括饮食、运动、戒烟、酗酒等方面的实证研究。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根据TTM的原理设计有效的健康行为干预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在不同人群中的适用性和效果评估。

本文将总结TTM在健康行为改变领域的贡献和局限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本文旨在为健康行为改变的实践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跨理论模型概述跨理论模型(TTM,Transtheoretical Model)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为改变理论,旨在帮助个体从一种行为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更健康的行为状态。

该模型由Prochaska和DiClemente在1980年代初提出,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TTM强调行为改变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

它认为,个体在行为改变的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心理、社会和行为特征。

跨理论模型的核心是阶段理论,它将行为改变过程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挑战,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来促进行为改变。

例如,在前意向阶段,个体可能对改变缺乏意识或意愿,因此需要通过教育和启发来提高他们的认识和动机。

而在行动阶段,个体已经开始了新的健康行为,但需要持续的支持和强化来保持这种改变。

除了阶段理论外,跨理论模型还包括四个关键过程:意识唤醒、戏剧性解脱、自我再评价和社会解放。

跨理论行为转变模式

跨理论行为转变模式

高校教师体育锻炼自我效能感的分析
客观和环境因素 给教师提高更多的锻炼的场所
意向阶段 主观因素
准备阶段
行动阶段
通过各种手段使锻炼者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益处
高校教师体育锻炼行为的决策平衡过程的分析
1
前意向阶段:疲劳和浪费时间 意向阶段:增进健康、 减少焦虑以及浪费时间
正面
2
3
准备阶段:增进健康减少焦虑以及经济上的损失
要: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视角: 高校教师体育锻炼行为变化阶段与转变过程的研究
阶段
行为 改变
体育 锻炼
性别及 年龄
决策 平衡
自我 效能
高校教师体育锻炼行为所处阶段以及特征分析
1
前意向阶段( 在未来 6 个月内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向)
• 2“倒 U” 型曲线 意向阶段( 准备在未来 6 个月内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和准备期)培养采取行动的意愿,而“行为水平”则有助于行动和维持
阶段的改变。 • 自我效能感和决策权衡在不同的变化阶段和过程中有所不同,这反映了 影响个体行为变化的因素 •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变化的阶段制定一个阶段匹配的干预方案,以匹配个
体当前行为变化的阶段。
Effects of transtheoretical model-based intervention on the self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n ostomy: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9、12和24个月,发送邮件进行随访,然后给没有回应的人打电话。
03
结果 24个月后,健康饮食、锻炼、处理情绪困扰以及水果和蔬菜摄入量的维持效果
显著。两组研究对象在24个月的减肥情况上存在差异。多重行为干预优于单一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概述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大学生往往缺乏动力和意愿参与体育锻炼,导致他们的锻炼行为水平普遍较低。

本文旨在通过运用跨理论模型(TTM)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改变进行实证研究。

跨理论模型跨理论模型是一种行为变化理论,结合了多个心理学和行为学理论,用于解释及预测人们在行为改变过程中的动机和行为选择。

模型构建研究选择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问卷包括跨理论模型的相关量表,分别衡量大学生的自我效能、行动阶段、目标行为、环境支持以及跨过阻碍等因素。

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于成功完成特定行为的信心程度。

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中,自我效能对于增加个体的动力和意愿起着关键作用。

行动阶段行动阶段是指个体已经开始并持续进行目标行为的阶段。

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中,目标行为进入行动阶段的时间越早,他们坚持锻炼的可能性就越高。

目标行为目标行为是指个体打算采用的新行为。

对于大学生来说,体育锻炼行为的目标可以包括定期参加运动课程、参加校园活动和体育俱乐部等。

环境支持环境支持是指周围环境对个体行为改变的支持程度。

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对于他们是否能够坚持体育锻炼行为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学校提供的健身设施和社交圈子中的朋友支持。

跨过阻碍跨过阻碍是指个体在行为改变过程中克服困难的能力。

大学生常常面临时间安排紧凑、缺乏锻炼伙伴、运动能力不足等困扰,需要克服这些阻碍才能实现体育锻炼行为改变。

研究结果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程度较低。

但在跨理论模型的各个方面中,自我效能和环境支持是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具有积极影响的关键因素。

具体而言,个体对于自我效能越有信心,越有可能在行为改变中成功。

此外,良好的环境支持也能帮助个体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在大学中,健身设施的完善、体育活动的丰富多样以及朋友们的支持,都可以促使大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行为转变的阶段理论

行为转变的阶段理论

巩固阶段
特点:变化已经完成(比 较坚定的行为改变超过6 个月),感到更稳定,但 仍有复发的可能性。
干预策略:
(1)肯定其承诺和目前所 取得的成功; (2)识别存在的诱惑并解 决这一问题; (3)询问病人体验到的积 极面和好处,并给以强化。
复发阶段(Relapse): 干预策略:
特点:感到沮丧,有失败感,(1)维持支持; 可能会放弃,对取得进步 (2)再构造学习经验; 失去希望。 (3)找到其他应对策略; (4)提出新的计划,再次作 出努力。
课外阅读:
《健康教育中的行为理论》 《健康行为改变理论述评》 《计划行为理论述评》 《健康教育中健康信念模式的应用》 《健康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 《行为转变理论在不良生活方式干预中的应用进展》 《行为转变理论在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行为中的作用研究》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小结
在健康教育与健康相关行为研究中运用较多也比较成熟的 行为理论包括知-信-行理论、健康信念模式、计划行为理 论及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等。 健康信念模式中的4个关键因素是 :易感性、严重性、益 处和障碍 计划行为理论中的4个重要概念:意向、对行为的态度、 主观准则 、感知到的行为控制 。 行为转变的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意向阶段
干预策略:
特点:病人理解了危险, (1)理解存在矛盾心理是正常 的; 考虑变化的可能性,但存 在矛盾心理。 (2)帮助病人达到决策性平衡 (关注改变行为的好处); (3)探讨变化的妨碍因素和自 我效能; (4)促使病人作出承诺。
准备阶段
特点:已经承诺要作出改 变,考虑各种选项并已经 采取行动为改变做准备。
第四节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知信行理论 健康信念模式 计划行为理论 行为转变的阶段理论

跨理论模型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2019年精选文档

跨理论模型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2019年精选文档

跨理论模型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2019年精选文档跨理论模型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1、中南大学护理学院;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心内科跨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Change TTM)又叫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其作为综合性和一体化得心理学研究方法,近年来在健康行为领域极为成功,该模型已用于众多健康行为改变研究,被引证为过去十余年里最重要的理论健康促进发展模式之一[1]。

本文主要介绍健康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的概念、内容、其应用进展及其拓展领域。

跨理论模型的概念与内容1.1跨理论模型的概念跨理论模型(TTM)是一个有目的的行为改变的模型,它把重点集中在行为改变方面的个体的决策能力,而非社会的、生物学的影响力[2]。

TTM理论模型是在综合多种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动态的综合的行为改变理论模型。

该模型提出,个体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非单一的事件,人们在真正做到行为改变之前,是朝向一系列动态循环变化的阶段变化过程发展。

对所处不同阶段的个体应采取不同的行为转换策略,使其向行动和保持阶段转变[3]。

TTM应用于健康行为领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用于改变人的不健康行为如戒烟、戒酒、戒毒、控制体重等;另一方面,用于帮助人们培养良好的有益健康的行为,如定期锻炼身体、合理膳食、安全性行为、防止紫外线过度辐射、预防乳腺癌、压力管理、组织变革、合理消费行为等[4]。

1.2 跨理论模型的内容TTM的内容架构分为四个部分:变化阶段、变化过程、自我效能、决策平衡。

变化阶段反映了个体何时产生行为改变,变化过程体现了个体的行为改变过程;贯穿于变化阶段和变化过程中的自我效能和决策平衡反映了影响个体行为改变的因素。

在跨理论模型中,变化阶段是模型的核心,指的是行为发生的时间,各行为变化阶段的划分参考了行为改变的时间性、动机和恒心层面[5]。

TTM将个体的行为改变过程分为5个主要变化阶段,包括: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保持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維持期(Maintenance)
表示已經維持改變後的新行為長達六個月以上, 甚至五年。 為了防止舊行為復發而做許多努力。 有信心可以一直維持。
結果(Termination) 完全沒有誘惑物,而且百分之百相信自己可以不再犯。
改變的方法
1. 意識覺醒 2. 情緒紓壓 3. 自我再評估 4. 環境再評估 5. 自我承諾 6. 社會解放 7. 替代行為 8. 刺激控制 9. 外在增強 10. 幫助關係
• 階• 主動報名與積極說服後的參與者差別沒有很大
成果的比較
• 成功戒菸率22-26%,平均24% • 男性24.6%,女性23.6% • 種族也沒有太大差別 • 老年人35.2% 為平均1.45倍 • 大學畢業生的成功率30.1%也比平均高上許多
觀念修改
實際操作上的驗證
階段的分布狀況 • 做行為改變前,要先知道對象群體所在的階段
分布狀況 • 大部分都是處於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
利益與代價
• 調查的十二項行為都可以發現 這樣的二元結構
不同階段利益代價的關係
• 無意圖期:利益 < 代價 • 介於無意圖期和意圖期:利益 ↑ • 意圖期到行動期:代價↓ • 要進入行動期:利益>代價
• 部分or全部?
研究遇到的挑戰
• 不是所有的研究都支持TTM模式 成癮模型 vs TTM模型
• 因為批評,而有更進一步的研究
案例
運用TTM模式戒菸 • 動機:吸菸是一項社會成本相當高的行為。
在美國,有四千七百萬的吸煙人口,而每年 有超過五十萬的人死因與吸菸有關。
招募受試者
• 以積極的方式招募吸煙者參與 • 成功的機率約為80-85%
環境再評估(Environmental reevaluation) • 結合認知情感、評估個人習慣如何影響社會。 • 對他人積極或消極的角色模範的查覺。 • 介入:培養同情心、家庭介入。
自我承諾(Self-liberation) • 意志力-有改變的信念去支持行動。 • 介入:新年計畫、公開證明,等可增強意志力的行為。
外在增強(Contingency management) • 對健康行為採取獎勵、不健康行為則給予處罰。 • TTM的目標是自然行為改變,因此增強物很重要。 • 介入:自我改變較依靠增強物。
幫助關係(Helping relationships) • 健康行為改變的社會支持,結合關懷、信任、坦承、
接受。 • 介入:建立關係、治療團體、顧問電話、夥伴體系。
行為改變階段模式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 of Change
(Prochaska, Diclemente, & Noncross, 1992)
行為改變之pattern由"linear pattern" 改為 "a spiral pattern" It found that "individuals may regress or relapse back to an earlier stage, and they may learn from this relapse and eventually reach maintenance".
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 在未來六個月中並無採取行為改變之打算。 尚未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有問題的。 之前曾嘗試改變過,但因失敗而使其覺得挫折。 →以上兩種人會避免閱讀、談論或思考有關自身的 高危險行為。
意圖期(Contemplation)
開始意識到自己行為上的問題,並打算在未來 六個月內改變行為。 有意願,試圖去改變。 了解改變行為的好處。 但是也明白自己改變行為的困難。 →會陷入長沉思期(行為延遲)
• 文化 --文化的價值觀
• 較費時和麻煩 --人力、長時間
行為改變階段模式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 of Change
(Prochaska, Diclemente, & Noncross, 1992)
沉思前期(Pre-contemplation): no intention to make behavior change 沉思期(Contemplation): considering a change in behavior 準備期(Preparation): making small changes in behavior 行動(Action): actively engaging in the new behavior 維持(Maintenance): sustaining the change over time
衡量作決定
• 衡量利益(pros)和代價(cons)孰輕孰重 • 來自Janis&Mann(1977)提出的決策模型 • 為自己、別人帶來好處;從自己、別人得到認同 • 為自己、別人帶來壞處;被自己、別人否定
自我效能
•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在特定情境下改變問題行為的信心(confidence) -Bandura’s (1982) self-efficacy theory
結果
• 這是應用在其他行為上第六個階段,尤其指『成癮』
• 這個階段的人們已經完全沒有誘惑物且 有100%的自我效能
• 無論他們再怎麼沮喪、焦慮、厭煩、孤獨、生氣或 壓力大,他們都確定不會再回到之前那些舊的不好 的健康習慣
不同階段的學習者所給予的不同教育技巧
Process of change
1. Consciousness raising Finding and learning new facts, ideas, and tips that support the healthy behavioral change.
意識覺醒(Consciousness raising) • 增加對原因、結果和特定問題行為治療的查覺。 • 介入:回饋、比較、說明解釋、媒體宣傳等。
情緒紓壓(Dramatic relief ) • 解除與不健康行為有關的負面情緒。 • 介入:心理劇、角色扮演、經驗分享、媒體宣傳等。
自我再評估(Self-reevaluation) • 結合認知情感、評估個人自我特殊不健康的形象。 • 介入:價值澄清、健康角色模範、心理意象。
TTM的結構
改變之階段(The Stages of Change) 改變之方法(The Processes of Change) 衡量作決定(Decisional Balance)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改變階段
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 意圖期 (Contemplation) 準備期(Preparation) 行動期(Action) 維持期(Maintenance) 結果(Termination)
講師 : 劉潔心
跨理論模式(TTM)
• Prochaska及DiClemente於1982年發展出 「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
• 跨理論模式是源自於多樣不同的行為改變理論, 系統性地整合不同心理治療領域的一個理論模式。
• 在心理療法和行為改變階段的主要理論中, 作比較分析。
維持 • 對於心理療法和行為改變來說,最大的問題便是
相對低的維持率。 • 對無意圖期的吸煙者來說,需要的是如何讓他們
繼續有想戒菸的念頭。 • 對行動期的戒菸者來說,如何防止煙癮復發是
主要策略。
進步
• 此研究目標是希望在介入後,使受試者至少 有一個 階段的進步。
• 開始所處的階段會影響成功率。
方法
增強VS減弱法則
• 增強:從無意圖期到行動期要上升 約 1SD的利益
• 減弱:從無意圖期到行動期要下降 約0.5SD的代價
改變的方法
• 基本上有共通性,但有時候可用的方法 比較多 有時比較少。
不同階段的改變方法
研究 • 利用個人化TTM架構來傳達符合個人需求的
介入性訊息。
• TTM可以使用的地方
• 誘惑( temptation ) 在特定情境下從事問題行為的強度
• 三個因素:負面情緒、社會環境、渴望
重要假設,關於TTM模式
• 無法用單一的理論來涵蓋所有的行為改變。 • 行為改變是一個隨著時間演進的過程。 • 階段既穩定又存在改變的可能性。 • 多數高風險的族群尚未準備好採取行動,而且
以行動導向的行為改變計畫對他們沒有用。 • 強調過程和方法符合每個階段的特性。
情緒的引導、增加Client的喜悅,亦增加其恐懼感
3. Self-reevaluation: Realizing that the behavioral Cha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ne’s identity as a person.
引導了解真正對”我”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事《真正的 價值感》
• 行動導向模型→階段性模型 • 被動的等人主動報名→積極的招募 • 期待參與者符合計畫的需要→計畫符合參與者
的需要 (個人化) • 以診所為基礎→以社區為基礎 • 假設有些族群無法被改變→確保所有族群都有
機會 接受改變的計畫
限制與結論
TTM的侷限與困難
• 年齡 --年紀輕者較少抽菸喝酒惡習,應注重預防
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教育策略! 而我們身為教育者,要一點一滴地幫助受教育者思考!
4. Environmental reevaluation: Realizing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unhealthy behavior or the positive impact of the healthy behavior on one’s proximal soci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