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机基础知识介绍

合集下载

胶印机作业指导书

胶印机作业指导书

胶印机作业指导书一、胶印机的基本概述胶印机是一种常见的印刷设备,用于印刷各种纸张、卡片、海报等平面材料。

它通过油墨的传输和转印,将图案或文字印刷到纸张上。

胶印机通常由进纸系统、印刷系统、传墨系统和出纸系统等部分组成。

二、胶印机的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操作胶印机之前,首先需要检查机器的运行状态和油墨的供给情况。

确保机器正常运转,并且油墨的颜色和质量符合要求。

2. 调整进纸系统将待印刷的纸张放置在进纸系统的纸盘上,并根据纸张的尺寸和厚度,调整进纸辊的位置和压力,确保纸张能够顺利进入印刷系统。

3. 调整印刷系统根据印刷需求,调整印版的位置和压力。

确保印版与纸张之间的接触均匀,避免印刷出现模糊或漏印的情况。

4. 调整传墨系统根据油墨的颜色和厚度,调整传墨辊的位置和压力。

确保油墨能够均匀地涂布在印版上,并传递到纸张上。

5. 开始印刷确认所有系统都已调整好后,可以开始印刷。

按下启动按钮,胶印机会自动进行印刷操作。

在印刷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印刷效果,并及时调整各个系统的参数,以保证印刷质量。

6. 完成印刷当印刷完成后,停止机器的运行。

取下印刷好的纸张,并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印刷质量不符合要求,可以对机器进行调整,然后重新印刷。

三、胶印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 纸张堵塞如果纸张在进纸系统中堵塞,首先需要停止机器的运行。

然后,打开机器的进纸系统,清除堵塞的纸张。

注意在清除纸张时,要小心不要弄脏印版和传墨系统。

2. 油墨不均匀如果印刷出现油墨不均匀的情况,可以检查传墨系统的压力和油墨的供给情况。

如果需要,可以调整传墨辊的位置和压力,或更换油墨。

3. 模糊或漏印如果印刷出现模糊或漏印的情况,可以检查印版的位置和压力。

确保印版与纸张之间的接触均匀。

如果需要,可以重新调整印版的位置和压力。

4. 机器故障如果胶印机出现其他故障,如电路故障或机械故障,应立即停止机器的运行,并联系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不要私自拆卸或修理机器,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坏。

胶印机作业指导书

胶印机作业指导书

胶印机作业指导书一、胶印机的基本概述胶印机是一种常见的印刷设备,用于大批量印刷各种纸张、名片、海报等印刷品。

它采用了胶印技术,通过油墨与印版的相互作用,将图案或文字印刷到纸张上。

二、胶印机的组成部分1. 机架:胶印机的主体部分,支撑其他组件并提供稳定的工作平台。

2. 进纸系统:将纸张送入机器,并确保纸张的准确对位。

3. 墨斗系统:储存和供给油墨,控制油墨的流动。

4. 印版系统:将印版固定在印版缓冲器上,并确保印版与纸张之间的接触。

5. 印刷系统:通过胶辊和印刷辊的运动,将油墨转移到纸张上。

6. 干燥系统:用于快速干燥印刷品,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7. 出纸系统:将已印刷的纸张送出机器并堆放整齐。

三、胶印机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胶印机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b. 准备所需的纸张和油墨,并确保质量良好。

c. 根据印刷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印版,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d. 调整机器的工作参数,如印刷速度、压力等。

2. 进纸操作:a. 将纸张放入进纸系统,并调整对位装置,确保纸张的准确对位。

b. 启动进纸系统,使纸张顺利进入胶印机。

3. 墨斗操作:a. 将所需的油墨倒入墨斗,并调整墨斗的供墨量。

b. 检查墨斗的清洁程度,并确保墨斗与印版之间的连接畅通。

4. 印版操作:a. 将印版固定在印版缓冲器上,并调整印版的位置和角度。

b. 确保印版与纸张之间的接触均匀,调整印版压力以达到最佳印刷效果。

5. 印刷操作:a. 启动印刷系统,使胶辊和印刷辊开始运动。

b. 调整印刷速度和压力,以确保油墨均匀地转移到纸张上。

c. 观察印刷效果,如有需要,及时调整相关参数。

6. 干燥操作:a. 启动干燥系统,使印刷品快速干燥。

b. 根据纸张的特性和印刷品的要求,调整干燥系统的温度和风速。

7. 出纸操作:a. 启动出纸系统,使已印刷的纸张顺利送出机器。

b. 将纸张堆放整齐,并进行必要的整理和检查。

四、胶印机的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1. 纸张堵塞:a. 停止机器运行,并切断电源。

胶印机作业指导书

胶印机作业指导书

胶印机作业指导书一、胶印机的基本介绍胶印机是一种常见的印刷设备,用于印刷各种平面材料,如纸张、塑料薄膜等。

它采用胶印技术,通过墨水与印版的相互作用,将图案或文字转移到印刷材料上。

二、胶印机的工作原理1. 印版制作:首先,需要制作印版,通常使用光敏树脂印版。

将设计好的图案或文字通过光敏树脂印版的曝光和显影过程,形成凹凸的图案。

2. 墨水传输:胶印机通过墨水系统将墨水传输到印版上。

墨水系统包括墨水槽、墨水辊和墨水盘等组成。

墨水槽中的墨水被墨水辊吸取,然后通过墨水盘均匀地分布在印版上。

3. 墨水转移:当印版转动时,墨水被印版上的凹凸部分吸附。

印版与印刷材料接触时,墨水被转移到印刷材料上,形成图案或文字。

4. 印刷材料传输:胶印机通过传送带或进纸辊将印刷材料送入印刷区域。

在印刷区域,印版与印刷材料进行接触,完成墨水的转移。

三、胶印机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胶印机的墨水和印版是否充足,确保印刷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2. 调整胶印机参数:根据印刷材料的尺寸和要求,调整胶印机的进纸辊、墨水辊和印版的位置和压力。

确保印刷材料能够顺利进入印刷区域,并且墨水能够均匀地转移到印刷材料上。

3. 开始印刷:将印刷材料放置在传送带或进纸辊上,启动胶印机。

印刷材料会被送入印刷区域,与印版接触,完成墨水的转移。

4. 质量检查: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印刷材料的质量。

检查图案或文字的清晰度、颜色的均匀性等。

如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胶印机的参数或更换印版。

5. 停止印刷:当完成印刷任务或需要更换印版时,停止胶印机的运行。

清洁印版和墨水系统,确保下次印刷的质量。

四、胶印机的维护保养1. 定期清洁:胶印机需要定期清洁,包括清洁墨水系统、印版和印刷材料传输部分。

清洁过程中,注意使用专用的清洁剂和工具,避免损坏机器。

2. 润滑维护:胶印机的移动部件需要定期润滑,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使用适当的润滑油或脂进行润滑,注意不要过量。

3. 故障排除:在使用胶印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如墨水不均匀、印刷材料卡住等。

胶印印刷机原理及其它

胶印印刷机原理及其它

胶印印刷机原理及其它胶印印刷是目前主流的印刷方式之一,采用胶印印刷机进行印刷,可以高效、高质地完成大批量的印刷工作。

下面将介绍胶印印刷机的原理及其它相关内容。

一、胶印印刷机的原理1.油墨传输:胶印印刷机上设有墨斗,将油墨注入墨斗中,再由墨斗中的凸轮带动刮墨刀刮掉多余的油墨,使墨斗中的油墨保持恒定的厚度。

当印刷时,墨盘通过摆动或旋转的方式与胶印版接触,使油墨从墨盘上经过刮墨刀平整地传输到胶印版上。

2.图像转移:胶印版通过胶印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与传输来的油墨接触,将油墨从胶印版上转移到印刷材料上。

胶印版上的图像部分凸出,称为图像区域;胶印版上的非图像部分凹下,称为非图像区域。

当印版和印刷材料接触时,油墨只沾附在图像区域上,然后通过印刷压力的作用被转移到印刷材料上。

胶印版利用了油墨和水的相互排斥特性,使油墨只附着在图像部分,非图像部分保持湿润。

3.湿润系统:在胶印印刷过程中,为了保持胶印版的湿润,需要使用湿润水系统。

湿润水系统将一定量的水倒入墨斗中,和油墨一起传输到胶印版上。

湿润水通过油墨传输过程中的过程消耗,同时也通过胶印版上的非图像区域排出,以保持胶印版的湿润状态。

二、胶印印刷机的组成部分1.版面拼版系统:包括版框、版材和固定装置,用于将版材固定在版框上,形成胶印版,保证版面的质量。

2.转印系统:包括胶印版、胶印滚筒、印刷材料等,用于实现图像的转印功能。

3.墨盘系统:包括墨斗和刮墨刀,用于在转印过程中将油墨从墨盘上传输到胶印版上,保持恒定的油墨厚度。

4.湿润系统:包括湿润水箱、水辊和湿润材料,用于保持胶印版的湿润状态,并排出印刷过程中产生的湿润水。

5.传动系统:包括电机、凸轮和传动装置,用于驱动墨盘、胶印版和湿润系统的运行,并保持印刷过程中的同步性。

6.控制系统:包括操作面板、传感器和电子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印刷机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实现印刷的自动化和精确性。

三、胶印印刷机的特点1.高质量:胶印印刷机能够实现较高的分辨率和色彩还原度,印刷出的图像清晰、色彩鲜艳,适用于高要求的印刷品制作。

胶印机作业指导书

胶印机作业指导书

胶印机作业指导书一、胶印机的基本介绍胶印机是一种常用的印刷设备,用于印刷各种纸张和卡片。

它采用胶印技术,通过墨水与印版的相互作用,将图文信息传输到纸张上。

胶印机的主要部件包括进纸装置、印版装置、墨水系统、印刷单元和出纸装置。

二、胶印机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胶印机的电源和电源线是否正常。

b. 清洁印版和印刷辊,确保它们没有污垢和杂质。

c. 根据印刷需求,选择合适的纸张和墨水。

2. 调整进纸装置a. 将纸张放入进纸装置,并调整进纸辊的压力,确保纸张能够顺利进入胶印机。

b. 根据纸张的大小和厚度,调整进纸装置的宽度和高度。

3. 调整印版装置a. 将印版固定在印版装置上,并调整印版的位置,使其与纸张对齐。

b. 使用印版调整器调整印版的水平和垂直位置,确保印刷图文的准确传输。

4. 调整墨水系统a. 检查墨水的颜色和质量,确保墨水的供应充足。

b. 调整墨水辊的压力和墨水的流量,以控制墨水的均匀分布。

c. 根据印刷需求,调整墨水的颜色和浓度。

5. 开始印刷a. 启动胶印机,并调整印刷速度和压力,以获得最佳的印刷效果。

b. 观察印刷过程中的纸张进料、印刷质量和墨水供应情况,及时调整相关参数。

6. 完成印刷a. 在印刷结束后,关闭胶印机,并清理印版、墨水系统和印刷单元。

b. 检查印刷品的质量,如有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

三、胶印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印刷质量不理想a. 检查印版是否有损坏或污染,及时更换或清洁印版。

b. 检查墨水的颜色和浓度,调整墨水系统的参数。

c. 检查印刷单元的压力和速度,适当调整。

2. 纸张进料困难a. 检查进纸装置的调整是否合适,适当调整进纸辊的压力和位置。

b. 检查纸张的质量和厚度,选择适合的纸张。

3. 墨水供应不稳定a. 清洁墨水辊和墨水供应管道,确保畅通无阻。

b. 检查墨水供应系统的压力和流量,调整相关参数。

四、胶印机的维护保养1. 定期清洁印版、墨水系统和印刷单元,防止污垢和杂质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胶印机操作技术入门和安全生产概述

胶印机操作技术入门和安全生产概述

胶印机操作技术入门和安全生产概述胶印是一种根据油、水不相溶的原理,将印版上图文部分的油墨经过中间载体——胶(橡)皮滚筒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间接印刷方式。

胶印机操作技术掌握程度不仅反映了操作者各项具体操作的熟练程度,同时也是操作者印刷知识、能力和经验的综合体现。

本章内容是学习胶印机操作技术的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

1.胶印生产的工艺概述1.1胶印生产的特点1、利用现代图文信息处理的先进方法,用网目调表现原稿的阶调和颜色,复制品阶调、颜色再现性好。

2、利用油水不相溶的基本原理,在印版的同一平面上先水后墨,达到水墨平衡,使图文墨迹转移,图文清晰完整。

3、以橡皮布为媒体,承印物从橡皮布上获取图文,使墨迹充分转移,彩色还原效果好,并能保持印版的耐印力。

4、版材采用金属铝,资源广泛,尤其采用PS版(预涂感光版PresensitizedPlate),制版速度快,质量好,耐印力高。

5、平版胶印目前向多色印刷发展,印刷速度快,自动化控制程度高,印刷周期短,印品质量好。

1.2胶印生产工艺流程胶印生产是彩色原稿复制的工艺过程,它包括制版、印刷和印后加工三大工序。

1、图象制版和文字排版分类处理,然后文图合一,复制成晒版原版(底片)。

(1)、图象制版:用手工、照相、电子等制版方法复制图象原稿的总称。

其工艺过程为:①分色:把彩色原稿分解成为各单色版的过程。

传统的照像分色法目前已趋淘汰,大多使用的是电子分色,用电子扫描方式将彩色原稿分解成各单色版。

②拷贝:复制技术中用底片与感光材料接触曝光复制图文的过程。

常用的设备有连晒机,拷贝机等。

③拼大版:将文字、图表、图象等底片根据印刷条件和幅面安排拼组成晒版用的原版。

④晒版:通过晒版机,用接触曝光的方法把晒版原版上的图文复制到印版上的过程。

印版一般采用PS版。

⑤打样:从拼组的图文信息复制出校样的过程。

打样的样张分为单色样、叠色样和全色样三种。

打样可在打样机上进行,也可在胶印机上进行。

胶印机安全操作规程

胶印机安全操作规程

胶印机安全操作规程一、胶印机的基本介绍胶印机是一种常见的印刷设备,主要用于印刷各种纸张和卡片。

它采用胶印技术,通过墨水与印版的接触,将图案或文字传输到纸张上。

胶印机通常由印版系统、墨水系统、传送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二、胶印机的安全操作规程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操作胶印机之前,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和防滑鞋等。

这些装备能够有效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2. 熟悉胶印机的操作步骤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胶印机的操作步骤,并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在操作之前,需要对机器进行检查,确保各个部件正常运行,没有松动或损坏的情况。

3. 注意墨水的使用墨水是胶印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操作人员在使用墨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合适的墨水类型,根据印刷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墨水。

- 确保墨水桶盖紧闭,防止墨水溅出。

- 使用专用的墨水刀具进行墨水的搅拌和搬运,避免直接用手接触墨水。

4. 遵守机器维护规定胶印机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操作人员需要遵守维护规定,包括:- 定期清洁机器内外部的灰尘和污垢。

- 检查机器的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充足。

- 定期更换磨损的零部件,避免故障发生。

5. 防止事故发生胶印机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在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触摸机器的旋转部件,以免造成伤害。

- 不得将手指、手臂或其他物体伸入机器内部,以免被夹伤。

- 在更换印版或调整机器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等待机器完全停止运行后再进行操作。

6. 紧急情况的处理在紧急情况下,如机器故障或发生事故,操作人员需要立即切断电源,并向相关人员报告。

同时,需要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三、胶印机的操作培训和考核为了保证胶印机的安全操作,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考核。

培训内容包括胶印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

培训结束后,需要进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胶印机基本操作规范课件

胶印机基本操作规范课件

04
CATALOGUE
安全操作规范
操作人员要求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 培训,熟悉胶印机的 结构、性能及操作原 理。
操作人员应保持身体 健康,无妨碍操作的 疾病。
操作人员应具备安全 意识,遵守安全操作 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
安全防护措施
胶印机应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如防护栏、防护罩等,确保操 作人员安全。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如手套、口罩、眼镜等,以 减少职业危害。
胶印机周围应保持整洁,无杂 物堆积,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应急处理措施
操作人员应熟悉胶印机常见故障及应急处理方法,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
若发生安全事故或设备故障,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相关部门,配合进行事故 调查及处理。
注意安全
在更换耗材和维修时,务必关闭电源,避免 发生意外事故。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胶印机是一种常见的印刷设备,通过将油墨粘附在纸张表面形成图案,具有高 分辨率、色彩鲜艳、印刷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包装、标签、宣传品等印刷 领域。
胶印机的工作原理
总结词
胶印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油墨的传递和转移,通过滚筒的 压印作用将油墨从印版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印刷品。
详细描述
胶印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油墨的粘附性和转移性,通过滚筒 的压印作用将油墨从印版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印刷品。在 印刷过程中,需要控制油墨的粘度、印刷压力和印刷速度等 参数,以保证印刷质量和效率。
检查电路系统
检查电路系统是否正常,电线是否老化、松动, 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清洗墨路系统
定期清洗墨路系统,确保油墨流通顺畅。
耗材更换与注意事项
更换墨盒
根据使用情况及时更换墨盒,避免因墨水不 足影响印刷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胶印机基础知识介绍第一章胶印机基础知识介绍章节要求:1.胶印发展的历史及现状2.胶印机的一般分类及命名3.胶印机工作部件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4.胶印机的传动系统第一节胶印机基础知识目的要求:1.了解印刷机的发展历史2.熟悉印刷机的种类3.掌握国产胶印机的命名原则,能根据机器名称说出胶印机的基本参数一、印刷机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印刷术是我国发明的,它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凸版印刷是最早采用的印刷方式。

约在公元636年,我国已有雕版印刷。

公元1041--1048年,毕舁发明了活字印刷。

1400年德国人腾堡发明了手扳平压式凸版印刷机;1812年德国人凯尼希利制成第一台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1860年美国制造了第一台圆压圆式轮转印刷机。

凸版印刷的特点是墨层厚实、笔锋挺秀、字迹清晰。

1798年,逊纳菲尔德发明了采用石版的平版印刷;1890年鲁贝尔在石版的础上发明了胶印机。

以后胶印印刷技术不断发展,并出现了自动输纸机等设备。

1923年制造的“罗兰”平版胶印机采用等径滚筒系统;1933年双面印刷的单张纸平版胶印机问世;1938年出现了五滚筒型双色平版胶印机;1950年推出速度达10000印/小时的胶印机。

如今单张纸平版胶印机的生产速度已达到18000印/小时,卷筒纸平版胶印机的速度已达70000印/小时以上了。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只能生产一些手工输纸平版胶印机,现在已可生产多种类型的单色、双色、四色单张纸平版胶印机和正反面单色、双色、四色的卷筒纸平版胶印机,以及彩色印报轮转胶印机,这些设备在结构和精度上已达到较先进的水平。

二、印刷机的分类1.印刷机分类方法较多,其类别多种多样。

1)根据印版种类分平版印刷机、凸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孔版印刷机、特种印刷机。

1胶印机的组成与调节2)根据纸张类别分单张纸胶印机、卷筒纸胶印机。

3)根据印刷色数不同分单色胶印机、双色胶印机、四色和其它多色印刷机。

4)胶印机根据承印材料不同又分为:印纸胶印机和印铁皮胶印机。

从我校实训设备出发,本书以PZ1650四开单色单张纸平版胶印印刷机为例重点介绍胶印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调节方法。

PZ1650机是仿海德堡胶印机型,也是目前市场占有量最大的代表机型。

机器的各组成部分具有结构典型、系统全面的特点,以该机型为基础,由浅入深的学习,将为以后学生学习其他机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印刷机命名我国曾先后三次公布印刷机型号的编制方法的相关标准。

现在各印刷厂所使用的机器中,有些是过去使用的型号,有些则采用最新命名的机器型号。

下面对这三次命名的原则和方法加以说明。

1.JB/Z。

106—73印刷机产品编制规则(1973年7月1日试行)(1)第一个字母表示产品分类,如J麦丞胶印扭。

也可以是两个字母组合对产品类型进行细分,如JJ表示卷筒纸胶印机,JJ中第一个J表示胶印机,第二个J 表示卷筒纸;Ⅱ表示胶印打样机。

(2)第一个数字表示机器印刷用纸的主要规格。

单张纸胶印机中,1表示全张幅面,2表示对开。

卷筒纸胶印机中,双幅面(全张规格)用“l”表示,单幅面(对开规格)用“2”表示。

(3)第二个数字表示扭器的色数。

单色用1表示,双色用2表示,四色用4表示。

卷筒纸胶印机不标明色数。

(4)最后两个数字,是同种产品的设计序号。

01表示第一次设计的机型,02表示第二次设计的机型,依次类推。

(5)同一机型中,若有较大改进,则在此型的最末位加上一个字母。

产品型号示例:J2205——对开双色胶印机J——胶印机2——对开2——双色5——设计序号TT402——四开停回转平台印刷机TT---停回转平台印刷机 4---四开 2---设计序号2.JB 3090—82印刷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1983年1月1日实施)该编制规定产品的型号由主型号和辅助型号两部分组成。

主型号为产品分类(组成型)名称,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辅助型号为产品主要性能规格和设计顺序,性能规格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设计顺序依次用汉语拼音字母A,B,C…表示。

(1)主型号一般按产品分类(组成型)名称中有代表性的一个至四个汉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表示,例如:PZ:机组式平版印刷机 PW:五滚式平版印刷机2第一章胶印机基础知识介绍3 图1-1 PZ1650四开单色胶印机PD:对滚式平版印刷机 TY:一回转凸版印刷机TI':停回转凸版印刷机(2) 辅助型号的主要性能、规格表示如下:印刷色数:用1,2,…表示。

纸张幅面宽度(单位mm):用880,787…表示。

产品序号:第一次设计的产品无顺序号,改进设计依次用A,B,C…表示。

产品型号示例:PZ1880G—单色机组式平版胶印机PZ—机组式平版印刷机1—印刷色数(一色)880—纸张幅面宽度(进纸宽度)为880mm3.JBJ87—007l一88印刷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1988年6月12日发布,1989年1月1日实施)1)型号表示方法印刷机型号由主型号和辅助型号两部分组成。

主型号用大写汉语拧音字母表示产品分类名称、印版种类、压印结构形式等。

辅助型号表示产品的主要性能和谬计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或字母表示。

(2)型号代号内容印刷机型号代号内容如下:分类名称:印刷机的代号用字母“Y”表示。

印版种类:P为平版,T为凸版,A为凹版,K为孔版。

压印结构形式:凸版有T-停回转,Y一回转,E一二回转,w一往复回转;PZ1650—单色机组式平版胶印机PZ—机组式平版印刷机1—印刷色数(一色)650—纸张幅面第二节胶印机组成结构及传动目的要求:1.掌握胶印机一般工作部件的组成、各工作部件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工作部件的作用2.掌握胶印机的结构及基本原理一胶印机的部件组成1.胶印机各部件的作用胶印机由原动部分(电动机)、传动部分、工作部分组成。

胶印机的组成与调节 4图1-2 PZ1740四开胶印机图1-3 单色胶印机实训控制装置 各部分按工作要求紧密协调、准确的机械运动,完成印刷任务。

图1-1、1-2分别为PZ1650型四开单色胶印机和PZ1740型单色胶印机的组成图。

1)输纸装置 单张胶印机的输纸装置主要由分纸器、堆纸台和输纸板组成。

纸张被整齐的堆放在堆纸台上,经过分纸器一张张分开,再通过输纸板被送到规矩部件定位。

2)定位装置 纸张在被输送到输纸板前端进入滚筒之前,必须先经过规矩部件的定位,才能保证每张纸进人滚筒时处于确定的位置。

定位装置由对纸张进行前后方向(纸张前进方向)定位的前规和左右方向(纸张垂直方向)定位的侧规组成。

3)递纸装置 纸张在输纸板上经前规和侧规定位后,由递纸机构把静止的纸张加速后交给压印滚筒进行印刷。

4)印刷装置 通过滚筒滚压把印版上的油墨最终按图文要求转移到纸张一般还有离合机构和滚筒中心距的调节机构。

5)输水装置 输水装置的作用是保证输水定时、定量、均匀。

对于平版印刷而言,水墨平衡是平版印刷的基础。

6)输墨装置 输墨装置由墨斗和若干功能不同的墨辊组成,保证油墨定时、定量、均涂敷在印版上。

另外还设有适时停墨和着墨的离合机构及墨辊压力调节机构。

7)收纸装置 单张纸在印刷后会被传送至收纸装置,使其整齐、平稳地叠垛第一章胶印机基础知识介绍成堆,以续加工。

8)电控装置胶印机的各个动作都是由电气控制来实现的。

图1—3是我校自行研制的实训教学设备—单色胶印机仿真控制装置。

2.胶印机各工作部件的关系(1)印刷装置是印刷机的主体部件,而其他装置都是辅助部件。

辅助装置是为了配合主件的工作而设立的,可使印刷机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印刷速度加快,工作稳定性增强。

(2)辅助装置与主体装置的传动关系在印刷装置的一个工作循环里,辅助装置要完成一系列相应的工作。

如每印刷一张纸,输纸部件要输送一张纸,收纸部件也要收一张纸,要求辅助装置执行机构的传动与主体装置传动主轴统一。

(3)辅助装置与主体装置的位置关系在印刷装置的一个工作循环里,辅助装置执行机构的动作必须严格按照确定的顺序及相应的位置来进行。

例如压印滚筒印完一张纸后交给收纸链轮上的收纸牙排,压印滚筒交纸时收纸牙排应刚好转到接纸的位置。

如果印刷中发现辅助装置的工作位置不能对应满足印刷装置的要求,应调节辅助装置执行机构的控制机件位置。

二胶印机的传动系统1.传动链胶印机的传动装置,是通过一些传动件(如齿轮、凸轮、带传动、链轮等机械零件及一些气压、液压、电气传动件)把电动机和压印装置主轴及各辅助执行机构传动轴连接起来,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并协调各装置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传动联系叫做传动链。

胶印机的传动链分为外联系传动链和内联系传动链。

从电动机到某工作机构传动主轴的传动链叫做外联系传动链。

外联系传动链的作用是将动力源的动力经适当变速(一般是降速)后传给某工作机构主轴(如滚筒轴)。

动力源与工作机构传动主轴之间不要求严格的传动比,因此,外联系传动链一般为带传动、摩擦轮之类的传动比不准确的传动副。

为保证各机构按固定规律运动的传动链(如由滚筒到各辅助部件执行机构的传动链叫内联系传动链。

由于各工作机构的动作必须协调,如滚筒运转一周,输纸部件就要输出一张纸,前规就要定位一次。

所以,内联系传动链一般均采用齿轮等有恒定传动比的传动副。

胶印机的所有内、外联系传动链就构成了胶印机的传动系统。

2.PZ1650机传动系统它主要包括电动机传动,滚筒传动,输墨、输水传动,输纸传动等系统。

PZ1650机主体部件的电动机安装在传动面一侧。

采用一个变频电动机。

变频调速广,克服老式胶印机点动和运转采用两台电机控制的复杂结构。

5胶印机的组成与调节三胶印机电气控制系统胶印机的电气控制系统由调速系统和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调速系统通常有整流子调速、直流调速、滑差调速、变频调速。

控制系统有继电器控制、PLC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等等。

PZl 6500型胶印机电气控制系统采用人机介面、PLC可编程控制器,对机器的转速、运行状态、印张计数、故障信息等实时采样,用中文或英文直接显示,并可对运行参数通过人机直接进行调整而无需专业人员。

主传动采用交流变频调速,可靠平稳;一个主操作面板和两个小操作面板,一个小电器箱,简化接点和布线,减少故障。

课后练习1.简述印刷机的发展历史?2.常用印刷机分类方法有哪些?按这些分类法印刷机可以分为哪些类型?3.根据印刷机的三种命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PZ1650的名称是其中P表示 Z表示1表示 650表示 A表示(2)在1983年制定的命名标准中,PZ表示 PW表示4.一般胶印机包括哪些工作部件?各工作部件起什么作用?5.胶印机的哪个部件是主体部件?哪些部件是辅助部件?主体部件和辅助部件之间有什么关系?6.什么是胶印机的内联系传动链和外联系传动链?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