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
郑东新区北部区域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

郑东新区北部区域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
国际征集专家评审会成功召开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获得国家批准,郑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对郑东新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为使郑东新区北部区域符合区域整体发展需要,以高水平、高标准的规划科学指导其今后的有序发展, 2013年5月,郑州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郑东新区北部区域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国际征集活动。
遴选并邀请3家知名设计单位参与。
7月23日,郑东新区北部区域(西至中州大道,南至连霍高速公路、东至京港澳高速辅道,北至黄河,总面积约110.9平方公里)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国际征集专家评审会在郑东新区规划展览馆3楼召开。
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建慧,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张京祖、郑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定友、金水区区长陈宏伟、惠济区副区长张艳敏等领导出席;黄河水利委员会、市直有关部门、郑东新区、金水区、惠济区有关部门参加会议。
会议邀请国内七位知名规划设计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原副会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柯焕章先生担任。
会议对三家设计单位的应征方案进行了深入评析,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下一步郑东新区规划局将尽快整理材料,上报郑州市规划委员会研究。
郑州郑东新区商业空间布局研究

郑州郑东新区商业空间布局研究郑州郑东新区是河南省的重要城市新区,也是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郑东新区商业空间布局逐渐形成,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郑东新区商业空间布局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
郑东新区商业空间布局主要分为三个区域:中央商务区、居住区商业街和物流园区。
中央商务区是郑东新区的核心商业区,聚集了大量的商务楼、购物中心和酒店等商业设施。
居住区商业街则主要服务于周边居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娱乐设施。
物流园区则是郑东新区发展的新兴产业园区,主要承担商贸物流等功能。
然而,当前郑东新区商业空间布局也存在一些问题。
中央商务区与居住区商业街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导致商业设施分布不均衡。
物流园区与中央商务区、居住区商业街的互动不足,无法形成高效的商业生态圈。
缺乏特色的商业空间和品牌形象,难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加强中央商务区与居住区商业街的衔接。
在中央商务区与居住区之间增加商业设施,如社区购物中心、便利店等,以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完善交通网络,提高两个区域之间的通达性。
推动物流园区与中央商务区、居住区商业街的互动。
加强物流园区与周边区域的产业互动,发展电商物流、智能物流等新型业态,提高商贸物流效率。
在物流园区周边规划建设特色商业街,丰富周边居民的消费选择。
打造特色商业空间和品牌形象。
在中央商务区和居住区商业街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商业设施,如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郑州特色小吃一条街等。
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提高郑东新区商业的品质和形象。
提升消费者体验。
消费者需求,优化购物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例如,在购物中心增设休息区、增加儿童游乐设施、提供便捷的线上购物服务等,创造舒适的消费氛围。
通过对郑东新区商业空间布局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商业设施分布不均衡、产业互动不足以及缺乏特色商业空间和品牌形象等问题。
为了提升郑东新区商业的整体竞争力,我们应采取加强衔接、推动互动、打造特色商业空间和品牌形象等措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购物体验,实现商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

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题目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专业 07级城市规划姓名张永辉学号 070907236调研时间 2010年09月03日2010年09年08日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目录一、规划背景与过程第2页二、区域概况第3页三、郑东新区总体规划第3页(一)总体结构特征第3页(二)综合交通规划第4页(三)规划理念第5页(四)规划特色第7页四、城市空间形象及发展模式第8页五、产业发展特色第8页六、生态环境及城市特色的塑造第9页七、对郑东新区总体规划发展中的反思第9页(一)总体规模第9页(二)CBD的规模第10页(三)新旧城区之间与组团之间的相互联系第10页(四)水系的规划第10页(五)CBD环形城市结构引起的交通问题第10页第 1 页共11 页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一、规划背景与过程郑州市位于全国经济地理位置的“中心”,是中国内陆最大的铁路、公路、电信枢纽。
既有亚洲最大的货运列车编组站,又有全国最重要的客运周转中心,京珠、连霍高速公路在郑州交汇,也是贯通中国东西、南北的光缆通信枢纽。
郑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
郑州是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国家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首。
开发建设郑东新区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为更好应对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尽快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品位,为把郑州建设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按照1998年国务院批复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的要求,郑州市区人口发展长远目标为500—600万,城市化水平达70—80%。
目前,郑州中心城区规模偏小,而且受陇海、京广铁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间受到制约,与近亿人口大省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远不相适应,因而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按照21世纪国际现代化城市的功能要求对省会郑州总体规划进行完善、修编,这是规划郑东新区的主要背景。
郑州市郑东新区CBD景观规划设计

h
22
开放草坪照片
h
7
四 设计实践的科学性: 为节约成本、创建环保低碳城市树立了榜样。
利用碎木建成的道路
h
利用旧枕木的滨湖道路
8
项目综述
郑东新区CBD规划为环状城市, 园林规划与之呼应,意在形成独具 特色的现代城市园林。CBD的天际 线,由内侧80米、外侧120米的建 筑环构成。园林绿地作为连接新城 与现有城市的重要节点,起到过渡、 缓冲空间的效果。
h
3
郑东新区规划示意图
h
4
本项目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 绿地体系的系统性: 形成了完整的“中心突出,外围环绕”型的绿地体系。
郑东新区CBD规划平面示意图
h
5
二 设计理念与手法的创新性: 规划设计中城市绿地与城市建筑群相互融合。形成了城市在公园中的理想。
CBD环形建筑群示意图
h
6
三 建设成果的实用性: 本项工程的建成,为郑州市民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自然空间,使市民有了户外休闲活 动的绝佳的场所。
h
1
郑东新 区范围 示意
郑东新区 是按照21世纪 国际现代化城 市的功能要求, 落实1998年国 务院批复的 《郑州城市总 体规划 (1995—2010 年)》的具体 举措。
h
2
郑东新区CBD,是郑 州市的中央商务区, 也是郑东新区的核心 区,规划面积约3.45 平方公里,我院从上 位规划入手,从城市 总体设计的角度出发, 具体落实城市规划提 出的“共生城市”理念。 在城市核心区保留了 大量的、成体系的城 市绿地。郑东新区 CBD的绿地面积达到 43.5%。
CBD调研报告

郑州CBD调研报告前言项目背景:2001年黑川纪章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在国际竞标中胜出,并接受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委托,进行了郑东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将“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以及“环形城市”等先进的城市规划理论应用于新区总体规划中,力求未来的郑州历史与现代共、新城与老城共生、自然与城市共生。
黑川事务所对郑东新区CBD外圈绿地做了概念定位,划分为“石之园”“竹之园”“土之园”“水之园”“木之园”5个主题。
景观,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
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是人类的栖居地,是人造的工艺品,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也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
景观设计便是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
此次我们对郑州CBD景观设计进行调研,在感受景观设计给我们带来的愉悦感的同时,通过对其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等的观擦,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增长了见识。
郑州CBD全景规划图CBD全景航拍图一、郑州CBD地理环境及主要建筑简介郑东新区CBD面积约3.45平方公里,是一个集商务、办公、住宅、观光、休闲和研究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环形建筑群。
由两组高层建筑组成,其中内环建筑高80米,外环建筑高120米,两环之间是舒适、热闹的商业步行街,是郑州市的中央商务区,也是郑东新区的核心区。
环形建筑群中间布置有国际会展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和高达280米的会展宾馆等标志性建筑。
环形建筑群的中间是椭圆形的中心公园,由中心湖、标志性建筑和绿地组成。
主楼曲线与“嵩岳古塔”吻合。
金黄色河南艺术中心主体外观酷似陶埙。
郑州CBD 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干燥,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此处的环形道路设计,一改郑州老区交通拥堵的弊端,交通便利,一路畅通。
CBD全景夜景图二、CBD建筑设计形态分析CBD中主要的建筑就是河南艺术中心,以及其旁边的国际会展中心和郑州宾馆。
郑东新区总体规划

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小组成员:陈家宁 130910101吴艳莹 130910128周源 130910141陈亭亭 130910201一、规划背景按照1998年国务院批复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的要求,郑州市区人口发展长远目标为500—600万,城市化水平达70—80%。
郑州中心城区规模偏小,而且受陇海、京广铁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间受到制约,与近亿人口大省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远不相适应,因而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按照21世纪国际现代化城市的功能要求对省会郑州总体规划进行完善、修编,这是规划郑东新区的主要背景。
二、规划理念规划引入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风格独特,靓点突出。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回廊,并将龙湖生物圈与嵩山生物圈、黄河生物圈有机相连,形成生态城市。
2和CBD副中心的环形建筑群形成了一个独具魅力的环形城市。
3调和保持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延续性,体现了新区与老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的和谐共生。
4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新陈代谢的理念。
5色,根据龙的传说及湖的形态,把规划中的人工湖取名为龙湖;CBD和CBD副中心两个环形城市,通过运河连结,构成象征吉祥和谐的巨型“如意”;六棱塔形的会展宾馆及引入我国传统的“四合院”、“九宫格”式建筑理念的商住建设等,彰显出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独特的城市空间形象。
三、区位分析郑东新区位于郑州市区东部,是郑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为实施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战略而投资开发建设的新城区。
该区以迁建的原郑州机场为起步区,以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产业支撑,西起107国道,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南自机场高速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公路,远期规划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截至2015年底,建成区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入住人口达到115万人。
郑州郑东新区及经开区概念规划设计

中原大地,黄河奔涌,孕育神州数千年 郑州之东,筑巢兴业,引领崛起新篇章
中部崛起,城市东进, 国家郑州经济开发区已迈入发展新纪元
目录
设计概要
第一部分:概述 ………………………20
1.区位 2.规划范围 3.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第二部分:定位与总体目标 …………28
1.区域-城市发展维度的认识与审视 2.企业-产业发展维度的认识与审视 3.定位目标与策略
2.产业前提
高
经开区
价值链曲线
郑东新区
郑汴产业带 其他产业园
空港 大学城
CBD 国际物流区
低
核心资源支撑
空港 大学城
CBD 国际物流区
基于价值链竞争的产业发展支撑需求:
外部:担负完善区域产业价值网络核 心重任
三大自身需求:
(1)整体环境与服务品质提升 (2)引入2.5产业,引导“价值链” 延伸与互动整合 (3)建构发展平台,促进产业协作
附加价值 高
技术支持 专利保护 生活服务
中介服务 市场信息
低 要素支撑
价值链延伸
要素支撑
基于价值链竞争的产业发展支撑需求:
内部:提供企业获取价值链竞争优势的发 展平台
经开区与郑东新区:打造区域坐标 中心的双核引擎,构筑郑州发展的 新平台
概要
1.结构前提
确立工作前提
(1)结构开放,具有向东 持续生长性
确立工作前提
区域-城市分析审视
产城互动
产业发展审视
确立规划设计目标
建立秩序
•衔接与辐射区域的弹性结 构秩序; •综合功能、形象、交通等 要素系统的空间设计秩序。
提升价值
•从区域城市与产业发展高 度重新定义区位价值; •整合提升价值空间;保证 空间价值均好,保障市场开 发投资吸引力。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规划主要内容(一)城市发展目标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保护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加强绿化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绿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向外围疏解老城区人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6.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
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
(三)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1.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专业07级城市规划姓名张永辉学号 070907236调研时间 2010年09月03日2010年09年08日目录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一、规划背景与过程郑州市位于全国经济地理位置的“中心”,是中国内陆最大的铁路、公路、电信枢纽。
既有亚洲最大的货运列车编组站,又有全国最重要的客运周转中心,京珠、连霍高速公路在郑州交汇,也是贯通中国东西、南北的光缆通信枢纽。
郑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
郑州是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国家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首。
开发建设郑东新区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为更好应对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尽快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品位,为把郑州建设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按照1998年国务院批复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的要求,郑州市区人口发展长远目标为500—600万,城市化水平达70—80%。
目前,郑州中心城区规模偏小,而且受陇海、京广铁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间受到制约,与近亿人口大省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远不相适应,因而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按照21世纪国际现代化城市的功能要求对省会郑州总体规划进行完善、修编,这是规划郑东新区的主要背景。
在这个前提下,为了保证郑东新区规划体现新世纪、新郑州、高起点、高品位的要求,我们于2001年9月对郑东新区远景总体概念规划采取国际招标的方法进行。
经过多方考察和商务谈判,选定日本黑川纪章事务所、法国夏氏事务所、美国SASAKI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等11家单位参与规划设计竞争。
经以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和建设部总规划师陈晓丽为评审组长的30多位国内外专家反复评审,日本黑川纪章方案以其先进的理念和独具魅力的设计获得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最终脱颖而出。
随之,我们将规划方案向社会公开展示并进行了问卷调查,90%以上市民赞同黑川方案。
在此基础上,2002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以地方法规形式对规划方案予以确认。
我们将方案及时向省委、省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并按照有关法定程序,经过逐级审批,报国务院备案。
(2002年7月在世界建筑师联盟年会上,黑川纪章先生因设计郑东新区规划等方案而获得首届“城市规划设计杰出奖”)。
二、区域概况郑东新区位于郑州市区东部,是郑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为实施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战略而投资开发建设的新城区。
该区以迁建的原郑州机场为起步区,以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产业支撑,西起107国道,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南自机场高速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公路,远期规划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相当于目前郑州市已建成市区的规模(建成区面积132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260余万人),将在未来20——30年内建成。
三、郑东新区总体规划(一)总体结构特征郑东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在“共生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采用了簇团式的组织结构。
在黑川纪章的规划中,整个郑东新区共分六个功能区:1.CBD,是郑州市的中央商务区,也是郑东新区的核心区,规划面积约3.45平方公里,是由两环60栋高层建筑组成的环形城市,内环建筑高80米,外环建筑高120米。
环形建筑群中间布置有国际会展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和高达280米的会展宾馆等标志性建筑。
2.商住物流区,是CBD的功能支撑区,规划面积约23平方公里,是以机关单位、公益设施、现代服务业及批发、物流、居住等功能为主体的综合区。
3.龙湖区,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其中龙湖规划面积6.08平方公里,与流经市区的几条河流、郑州国家森林公园等构成城市生态区。
伸入龙湖的半岛为CBD副中心,规划面积约0.48平方公里;CBD副中心是由高度为1 00米的写字楼、宾馆和特色住宅等组成的另一个环形城市,以商务、居住、旅游、娱乐和休闲为主。
CBD中,urn CBD副中心通过3.7公里长的运河相连,形成一个“如意”型,运河两岸是40米高的建筑。
4.龙子湖高校园区,规划面积约22平方公里,主要由高等院校组成。
高校园区内规划有龙子湖,取“望子成龙”之意。
龙子湖通过运河与龙湖及其他河渠相连,是郑东新区生态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科技园区,规划面积约18平方公里,主要用于安排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
6.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约50 平方公里,已开发1 2.5平方公里左右,是郑东新区的工业支撑区。
每个区相互独立形成一个“子整体”簇团,每个簇团规划有环形公路,组团的商业、服务、行政中心沿环形公路布置,组团内的功能完整,自成体系,相互间由运河和生态廊道相隔,通过环形道路之间的连接实现簇团之间的的联系。
规划中还在龙湖地区设置了CBD副中心,CBD中心和CBD副中心通过3.7公里长的运河相连,形成一个“如意”型,形成“两心一带”的结构形态。
(二)综合交通规划新区用地范围的西侧是老107国道,现调整为郑州市的环形三号线的东段,东侧为环形五号线的西段,规划中的城市环形四号线从新区的中部南北穿过,进入新区的主要入口是现在通过连霍高速公路进入郑州市的107国道,规划中在新区的西侧从京珠高速公路设有出入口经环城五号和四号线进入市区。
南侧可通过机场高速路经由107国道进入市区。
新区和老城区的联系是通过五条主干道相连的。
第一条在城市的北端,利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形三号线与连接老城区副中心的环形三号线会合,将新区的CBD副中心与老城区相连;第二条道路是通过沿东风渠的东西贯通路相连;第三条道路是将老城区的农业路延伸至新区;第四条道路是将老城区的金水路延伸至新区;第五条道路则是将老城区的航海路延伸至新区。
每个组团周围都设有环形道路与周围组团相连,内部路网则采用方格网的分割方式,方便快捷。
另外,在黑川纪章的概念规划中还构想了城市轨道交通用以连接老城区的中心区、新区的CBD及CBD副中心,使新老城区的连接更快捷便利。
(三)规划理念1.生态城市郑东新区远景总体发展概念规划重视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和保持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延续性,体现了新区与老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产业经济与文化生活、人与其他生物的和谐共生。
具体体现为:(1)通过城市的功能分区和统一协调发展,达到新区(未来)与中心城区(历史)的共生;(2)通过人工湖、运河,绿化网络与自然共生,达到自然与城市的共生;(3)由双V形的主要交通线路使产业和生活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产业(经济)与生活(文化)的共生;(4)重铸黄河文化与先进技术的共生,实现国际性与历史传统的共生;(5)人与其它生物的和谐相处,形成生态回廊,实现人类与其它生物的共生。
2、共生城市郑东新区远景总体发展概念规划通过道路、河渠、湖泊的绿化构建生态回廊,并将龙湖生物圈与嵩山生物圈、黄河生物圈有机相连,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3、新陈代谢城市新陈代谢城市是郑东新区重要的规划理念。
借用生物学的概念,通过组团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保持平衡状态下成长的线性城市轴线,成长中防止交通向中心部集中的环形系统,整个区域是由可成长代谢的整体式组团系统都体现了新陈代谢的理念。
4、环形城市中央商务区(CBD)是郑东新区的核心区,CBD是由两圈共60栋高层建筑群组成的环形城市,内环建筑高80米,外环建筑高120米,两环之间是繁华、舒适的商业步行街,整体形成一个内低外高、多姿多彩的环形多维城市。
金融、商务、办公、住宅、旅游、娱乐、服务、信息和研究等多功能复合的土地利用方式,使CBD具有“24小时城市”的功能。
环形建筑群的中间是椭圆形的中心公园,含环湖绿地、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省艺术中心周边绿地,面积为43.5万平方米。
如意湖和三大标志性建筑被绿地所环绕,其中如意湖湖区面积约160亩,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22.7万平方米,河南艺术中心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郑州会展宾馆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280米。
(四)规划特色规划引入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风格独特,靓点突出。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生态城市。
通过道路、河渠、湖泊的绿化建设构建生态回廊,并将龙湖生物圈与嵩山生物圈、黄河生物圈有机相连,形成生态城市。
二是环形城市。
通过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环形道路及CBD和CBD副中心的环形建筑群形成了一个独具魅力的环形城市。
三是共生城市。
新区规划重视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和保持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延续性,体现了新区与老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的和谐共生。
四是新陈代谢城市。
借用生物学的概念,通过组团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新陈代谢的理念。
五是地域文化城市。
规划体现了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特色,根据龙的传说及湖的形态,把规划中的人工湖取名为龙湖;CBD和CBD副中心两个环形城市,通过运河连结,构成象征吉祥和谐的巨型"如意";六棱塔形的会展宾馆及引入我国传统的"四合院"、"九宫格"式建筑理念的商住建设等,彰显出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独特的城市空间形象。
四、城市空间形象及发展模式整个新区规划中的核心区就是CBD,它位于整个新区靠近旧城区的中心部位。
黑川纪章在规划中要把它建设成为一个国际性的CBD。
设想引入与香港、上海相匹敌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在功能是又区别于这些中心城市,新的规划中将致力于打造一个24小时的不夜城,因此它的功能必然是复合型的,不仅有办公、商业、文化娱乐等功能,还混合有居住功能,使得新型的CBD更具有活力和生活气息。
城市空间的发展是呈阶段式的。
黑川纪章的设想共分为两个阶段建设:第一个阶段建设规划中的唤醒四号线以西和以南的地区,第二阶段建设环形四号线和环形五号线之间的地区。
其中第一阶段又分为四期:第一期建设中央商务区以及向北到东风渠为止的地区;第二期建设东风渠以北到龙湖路(与环形三号线连接)为止的龙湖地区以及陇海铁路南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期建设龙湖路以北的龙湖地区、CBD副中心以及陇海铁路以北、熊尔河以南、环形四号线以西的居住区;第四期建设新区个组团环形公路以外的公园、绿地、森林、景观小品等。
五、产业发展特色郑州市未来经济的发展除了加强现有的工业、商业贸易、农业、旅游业等产业以外,还要着重发展21世纪的成长产业。
在黑川纪章的规划中他重点指出了要发展三类产业,一是IT产业,二是物流产业,三是生物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