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共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

试论公共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
试论公共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

试论公共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

公共政策议程的概念是指某一引起公共政策决定者深切关注并确定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以及正式提起政策讨论,决定政府是否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采取什么行动的政策过程。而当诸如自然事件和战争冲突等内在和外在的客观问题影响到了公众或政府的切身利益,受到普遍关注,并进行广泛的讨论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时候,公正政策议程便正式启动了。

一般认为,公共政策议程的阶段可以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互相关联的议程阶段。公众议程,指某个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和共同讨论,并联合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或制定措施加以解决的议程阶段。政府议程,也称为正式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简单来说,公众议程和公共利益的表达相关联,而政府议程和各种利益的综合相关联。公众和政府都属于公共决策议程的参与者,但是作为参与者的共性其实小于他们之间的区别:

1、提出政策诉求的前提限制

公众可以自由评论主流思潮,创造议程的产生条件,一般不用为自己提出的问题负责,所以提出公共决策的建议繁多而庞杂;而政府作为一个较为稳定的提供行政服务的集团,其思维以统治阶层的利益为出发点,集团思维跟随上层少数人的决策而动,提出公共决策的建议方向较为固定且以行政命令方式贯彻统一。

2、政策诉求执行率和转化率的区别

由于公众和政府所处地位的区别,前者在后者任期内基于选举信任关系,将自己一部分权力交予后者行使,这造成了在公共决策议程领域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政府由于权力便利关系,在议程中占有极大的优势地位,这意味着:如果某一给定的政策建议或主题与某一重要的问题联系在一起,那么它被提上议程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地提高;一旦某一特定的问题被界定为紧迫的,那么阶级服务针对性较强的解决办法就要比诸如与公众的主流愿望(国民情绪)相同但与政府的决策相左的解决办法更易采纳。

其根本原因在于有组织的力量之间的平衡对变革有妨碍作用,因为目前项目的受益者总是力图保护自己当前的利益,而对于适合国民情绪的项目有促进作用,对一些不适应国民情绪的项目则妨碍其受到关注。这也是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的最大区别。

任何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政府往往不得不对优先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能否影响决策过程固然是权力的一面,能否影响议事日程的设置则是权力更重要的另一面。因此,在讨论政策制定时,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议程是如何设置的?什么人影响了议程的设置?本文依据议程提出者的身份与民众参与的程度区分出六种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重点讨论这六种模式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和发展趋势。观察议程设置模式的转换有助于我们领会中国政治制度的深刻变迁。

关键词: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政治变迁

作者王绍光,1954年生,政治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

参与选举决策者固然重要,但这种参与几年才有一次机会。在一些所谓“民主”国家,大多数民众对政治的参与仅局限于这一种方式。每过几年,他们在选举热潮的裹挟下过一把“当家作主”的瘾,此前此后,他们只是一板一眼地当顺民,对政治不闻不问,要问也不知从何入手。然而,决策者上任以后的所作所为对民众的生计、国家的前途影响甚大。因此,决策决不应该是决策者们的禁脔,哪怕他们是老百姓选举出来的。真正的民主体制必须给民

众参与政策制定全过程的机会。

谈到政策制定,一般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决策过程本身,而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事情被提上议事日程,而另一些却没有?任何一个社会都面临各种挑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些资源既包括财政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时间资源,也包括注意力资源。换句话说,在具体决策之前,政府不得不做出抉择,对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

1962年,美国政治学家巴查赫(Peter Bachrach)和巴热兹(Morton Baratz)

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权力的两方面”。[1]这篇短短六页的论文之所以很快变成政治学的经典之作,是因为它指出了一个显而易见、但人们往往视而不见的简单事实:能否影响决策过程固然是权力的一面,能否影响议事日程的设置则是权力更重要的另一面。有学者曾比较过美国两个城市,甲污染严重,但当地政府与民众很少讨论污染问题;乙情况好得多,不过当地政府与民众却十分重视如何减少污染。究其原因,才发现甲城有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操控着议程设置,千方百计避免污染问题引起当地老百姓和政府官员的注意。[2]试想,一个被严重不平等困扰的社会,政府却从来不处理公正问题;无论在这个社会里其他问题的决策过程有多么民主,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只若隐若现的黑手在幕后操控着议程设置。因此,在讨论政策制定时,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议程是如何设置的?谁参与了议程的设置?为什么有些问题拿到台面上讨论、另一些问题却被排斥在外?

议程设置是指对各种议题依重要性进行排序。为了便于分析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我们可以将议程分为三大类:传媒议程、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传媒议程是指大众传媒频频报道和讨论的问题;公众议程是引起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问题;政策议程是指决策者认为至关重要的问题。这篇文章的重点是政策议程设置,但这三种议程的设置可能是互相关联的。例如,西方国家的实证研究发现新闻媒体可以引导民众把关注点集中在某些议题上。在那里,传媒要影响公众议程的设置,往往不是通过直截了当地告诉民众哪些议题重要、哪些议题不重要,因为这样做常常适得其反。更有效的方法是对某项议题进行反复报道,并把这些报道放在引人注目的位置或时段。研究传媒议程设置的鼻祖之一科恩(Bernard Cohen )

有句话说得很到位:传媒如果对受众“怎么想问题”指手画脚,恐怕很难成功,但它对受众“想什么问题”的控制却易如反掌。[3]正因为传媒议程对公众议程设置具有毋庸置疑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在传媒学中,探讨传媒议程与公众议程的关系已变为一门显学。[4]近年来,有些西方传媒学者更进一步,开始讨论传媒议程与政策议程的关系。[5]

不过,传媒并不是影响大众舆论的唯一原因,政治动员、社会运动、突发事件,以及其他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民众转变对公共事务的看法和情绪。无论公众议程是如何形成的,它与政策议程的设置关系更为密切。既然本文的侧重点是政策议程设置,我们将不会详细考察传媒如何影响公众议程,而是径直把注意力集中在公众议程与政策议程的关系上。

如上所述,公众议程是社会大众认为政府应该关注的问题。尽管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假如定期进行民意调查的话,从对“什么是最紧迫的社会问题”的回答中就能描绘出公众议程变化的轨迹。哪怕没有民意调查,公众议程也会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考察民众关心的问题与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问题呈现什么样的关系,可以为我们确定政治制度的性质提供一个

新的视角。

不少人把官员的产生方式作为划分政治制度的唯一标准,这是把形式凌驾于实质之上。更关键的是,什么人在政策议程设置的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民众关心的问题是否被提上决策者的议事日程。如果政策议程的设置被统治者或少数精英分子把持、民众关心的问题与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问题南辕北辙,哪怕官员是民选的,这种制度也不配被称为“民主”的。反之,如果公众议程能够对政策议程产生直接的影响、后者能切实反映前者的内容与排序,即使官员并非由直选产生,把这种制度斥之为“不民主”也显得过于简单化。换句话说,通过考察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我们可以透过表象、更深入地认识政治制度运作的逻辑。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依据政策议程提出者的身份与民众参与的程度区分出六种议程设置的模式(见表1)。[6]这篇文章将分别讨论这六种模式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和发展趋势,其目的是通过观察议程设置模式的转换来揭示中国政治制度的深刻变迁。

关门模式

这是最传统的议程设置模式。在这种模式里,没有公众议程的位置;议程的提出者是决策者自身,他们在决定议事日程时没有、或者认为没必要争取大众的支持。在传统社会里,当一般老百姓没有什么政治参与意识时,这是议程设置的主要模式。在当代中国,这种议程设置模式也没有完全消失。1988年的“物价闯关”也许可以算得上一个例子。

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价格改革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价格从由政府管制过渡到由市场供需决定的难度可想而知。1980年代初,邓小平曾警告,价格改革必须如履薄冰。

[7]直到1985年,他还认为“理顺生活资料价格恐怕要用三年,加上生产资料价格的改革,需要的时间更长”。[8]从1985年到1987年,随着物价改革缓步推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开始上扬,出现1950年代初以来从未见过的通货膨胀率。[9]到1988年2月初开会分析经济形势时,中央政治局清醒地认识到,当时物价上涨幅度过大,超过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为了稳定物价,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的措施。在做了这些铺垫后,国务院4月初决定调高部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对城市职工的补贴由暗转明。尽管如此,全国随即掀起了一波抢购狂潮。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改革理应放缓一点。但当时中国实际最高领导人邓小平认为,价格改革刻不容缓。在5—8月会见外国访客时,他反复强调,“物价改革非搞不可,要迎着风险、迎着困难上”,希望闯过物价改革这个难关。[10]

在此背景下,6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改革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虽然文章作者很清楚,物价改革会暂时损害不少人的利益,但他相信,人民对这种冲击可以承受。

基于这种乐观的估计,中央政治局于8月中旬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确定价格改革的总方向是,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8月19日,该方案一经披露,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新一波抢购狂潮,甚至出现挤兑未到期的定期存款来抢购商品的情况。

在物价闯关这个事件中,议程设置完全没有民众参与。决策者下决心快速推动价格改革后,甚至没有做出争取民众理解和支持的努力,只是一厢情愿地假设民众会明白决策者的苦衷。结果1988年全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飙升1818%,造成民众普遍不满。事后,邓小平从这个事件中汲取了一个深刻教训:“制定一切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只要注意这一点,就不会犯大错误。

如果发现错误,要赶快纠正,不要掩饰,不要回避“。[11]

动员模式

与关门模式一样,动员模式里的议程也是由决策者提出的;与关门模式不同的是,在动员模式里,确定一项议程后,决策者会千方百计引起民众对该议程的兴趣、争取他们对该议程的支持。也就是先有政策议程、后有公众议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决策者会放弃关门模式而采取动员模式呢?首先,广大民众具有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关门模式的正当性遭到普遍的质疑。其次,所涉及的议程执行起来需要得到民众普遍、自觉的合作。再次,决策者缺乏实施该议程所必需的资源。

在这三种情况下,决策者会希望用某种方式动员民众参与议程设置,以减少执行阶段的障碍;但他们同时又不希望、或不放心民众主动参与议程设置。

中国人民非常熟悉动员模式。在毛泽东时代,从土改、三反五反,到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再到四清、文革,几乎每一次重大的、战略性的议程设置都采取了这种模式。动员模式一般包括五个阶段:首先是“运动开始,发出文件”。

文件既可采取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的形式,也可采取人民日报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形式,甚至还可采取“毛主席最新指示”的形式。

第二阶段是“层层传达、普遍宣传”。传达往往是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群众,要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需要强调速度时,则要求传达不过夜。

第三阶段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学习是指学习文件、社论、辅导材料之类,其目的是让大众吃透中央精神,包括为什么要提出新议程,什么是新议程的“精神实质”,以及落实新议程的步骤、方法等。第四阶段是“抓住典型、以点带面”。

典型既可以是正面典型,也可以是反面典型。典型的意义在于用实例向广大群众展示新议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优越性。最后,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工作,动员模式希望能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从而达到贯彻落实新议程的目的。

美国政治学者林德布洛姆曾将政府获取民众服从的手法归纳为三大类。第一是压服,即在暴力威胁下,民众不得不服从;第二是收买,以恩惠来换取民众的服从;第三是说服,通过教育动员,让民众内化官方的意识形态,将政府意图转化为自觉行动。毛泽东时代常见的动员模式便属于第三类,其优点是比压服和收买成本低,但缺点是难以持续、长久地奏效。

[12]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议程设置方面采取动员模式的频率大大降低了,但并未放弃。例如,在以下政策的议程设置中,这个模式依然在起作用: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1980年),在个体经济中开辟就业渠道(1981年),在农村全面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开展“五讲四美”活动、清除精神污染(1983年),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推行国营企业工资改革,破除大锅饭(1985年),改革劳动制度、打破铁饭碗(1986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987年),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1992年),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95年),对公有制企业实行大规模减员增效、下岗分流(1997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998年)。

[13]

内参模式

在内参模式里,议程不是由决策者提出的,而是由接近权力核心的政府智囊们提出的。形形色色的智囊通过各种渠道向决策者提出建议,希望自己的建议能被列入决策议程。他们往往不会努力争取民众的支持,而更看重决策者的赏识;他们有时甚至不希望所讨论的问题变成公众议程,因为担心自己的议案可能招致民众的反对,最终导致决策者的否决。在这个模式里没有民众与决策者的互动,只有智囊们与决策者的互动。

在毛泽东时代,大部分重要决策都是由毛泽东、周恩来等最高领袖亲自决定的。[14]那是一个伟人的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内参模式的地位。以下三个例子从时间上跨越了1950年代初到1970年代初,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内参模式的特点。

案例一:1950年6月下旬朝鲜战争爆发,到8月初,朝鲜人民军已经解放了朝鲜90%以上的领土。当时社会主义阵营普遍以为朝鲜统一指日可待。中国领导人却没有盲目乐观。8月23日,在总参作战室工作的雷英夫等人经过反复研究最新情报后做出判断:美军可能很快在仁川登陆,切断朝鲜人民军的补给线,形成南北包围和夹击人民军主力的态势,使朝鲜战局发生逆转。他们进一步预测,9月15日是大潮,美军这一天登陆的可能性最大。毛泽东得知后说:“这些判断有道理,很重要”,“很快结束战争是不可能了,战争肯定是持久的、复杂的、艰苦的”,并随即作出应对部署。[15]雷英夫的报告直接影响了最高领导人的战略决策。

案例二:1956年6月,波兰波兹南的工人为增加工资、改善生活状况而举行示威,保安部队进行镇压造成很大伤亡,在全国引起很大的震动和愤慨。8月,曾因“右倾民族主义错误”而被解除统一工人党总书记职务的哥穆尔卡再度出山,并要求当时担任波兰国防部长的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返回苏联。10月17日驻波苏军出动坦克部队包围华沙,企图进行镇压。波兰人民群情激昂,波苏军队互相对峙,形势非常紧张。在整个事件中,中国驻波兰大使馆一直强调问题的核心是波兰的反苏情绪,把波兰事件定性为“反共事件”。但通过深入采访,新华社驻波兰记者谢文清的判断截然相反。他在10月12日的电文中说,问题的症结是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

苏军出兵后,谢文清又在10月22日发回的密电中写到,“华沙的调集军队之举是不够明智的,引起人民强烈的不满”。[16]当时,中央有关波兰的信息主要只有大使馆和新华社两个来源,中央后来接受了谢文清的意见,批评了大使馆的看法。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高度

赞赏的谢文清调研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中共中央对苏联的立场。[17]

案例三:1969年3月,中苏之间发生武装冲突,从而引发了对苏联战略的讨论。有人认为,苏联的战略将会东移,进攻中国;有人认为,苏联仍是向西,同美国争夺欧洲。国内最担心的则是美苏是否会联合反华。1969年底,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新华社驻西德记者王殊以翔实的材料和数据证实,欧洲是美苏争夺的重点,苏联的根本利益在欧洲。对于发展中德关系,王殊认为,首先要破除西德是“军国主义”、“复仇主义国家”的老框框。通过广泛采访,他得出结论,在西德占主导地位的是和平主义。同时,西德经济发展很快,有扩大国际市场的需要。

如果加强两国的贸易关系,对双方都会有好处。王殊因而建议中央考虑先邀请西德反对党领导人访华,以推动执政党更积极地发展两国关系。看了王殊的报告后,毛泽东、周恩来大加赞赏,并于1972年7月下旬单独召见了他;外交部也破例数次对他发出内部通报表扬。王殊的报告对最高领导人确立中国的全球战略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后来中德关系果然发展神速,于1972年9月29日草签两国建交联合公报,其中王殊功不可没。[18]

由上面三个例子可以看出,毛泽东时代的内参模式有三个特点。第一,内参发挥作用的领域主要与国家安全有关;第二,内参主要不是来自研究机构,而是来自参谋和情报收集机构。

第三,内参往往是个别“智囊”的作品,而不是“智库”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面临着险恶的国际环境,如何让新生的共和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不得不优先考虑的问题。很显然,这三个特点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痕迹。

改革开放以后,内参模式更为常见,究其原因,最关键的是,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说毛泽东时代首先要解决的是自立问题的话,那么改革开放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中国自强。发展现代经济涉及广泛的领域,其复杂性超越了任何个人的能力。这就要求对决策辅助机制加以改造。过去那种依靠个别智囊的体制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决策需要,必须代之以决策咨询群体。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便提出了决策科学化的口号,并着手逐步建立健全思想库体系。

最早出现的思想库可能是1980年形成的“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其成员是一批具备“通天”关系的高干子弟及知识分子子弟。在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支持下,该组成员四处调研,并把报告直接送到中央领导人办公桌上,为198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准备了系统全面的第一手调查数据。后来,他们又参与了中央关于农村的几个“一号文件”的制定,形成一支有实力的决策研究力量。后来,发展组成员分别进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简称体改所)

等研究机构。[19]随着改革向城市和工业方向推进,体改所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1980年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库。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9年。在此前后,另外一些智囊机构也应运而生,包括国务院内设立的若干个研究中心(后来整合成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信国际研究所等。[20]19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研究领域的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精细。因此,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部委办、各重点高校属下的研究机构开始越来越积极地卷入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21]即使在以前被视为非常敏感的外交领域、

两岸关系领域,近年来也出现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思想库。[22]除此之外,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各民主党派也不甘寂寞,纷纷利用其“直通车”的便利向政府高层建言、反映社情民意。

[23]与此同时,中央领导人还从各领域特选了一小批所谓“中央直管专家”,作为最高决策的咨询对象。这些与中央保持直接联系的智囊对中央决策的影响当然更大。[24]

上述思想库一般都会出版诸如“简报”、“参阅”之类的内部报告。这些发行量很小的内参,往往可以直达天庭。最高领导人则几乎每天都会圈阅、批示、转发一些报告。[25]在正规渠道之外,部分研究人员还凭借自己的学术声望和人脉关系通过非正常程序向最高当局递交密札或进谏。[26]2002年末,新一届中央领导人上任以后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更加重视,并作出了表率。

从2002年12月26日到2006年5月26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已经举办了31次集体学习活动,请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专家讲课,平均40天举办1次学习活动。[27]同时,新一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思想库、智囊团的建设。[28]为此中国科学院提出要“充分发挥国家科学思想库作用??增强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咨询能力”;[29]中国社会科学院也要求各研究所“努力担当思想库和智囊团的重任,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30]可以预见,未来在议程设置上,内参模式还会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借力模式

在内参模式中,政府智囊们只关心自己的建议是否会得到决策者的青睐。借力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政府智囊们决定将自己的建议公之于众,希望借助舆论的压力,扫除决策者接受自己建议的障碍。无论中外,一般而言,政府智囊们都希望直接影响决策者,而不是采取迂回的方式;不到万不得已,政府智囊们不希望因诉诸舆论而得罪当权者。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偶尔出此“下策”呢?恐怕最主要的原因是,智囊们深信自己的建议有强大的民意支撑,而政府内部却存在反对的声音。

在中国,借力模式并不常见,但最近却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从1990年代起,中国开始市场导向的医疗体制改革。根据1993、1998、2003年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改革后城乡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越来越高,而享有社会性医疗保险的人比例越来越小。[31]2003年的非典危机暴露了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的缺陷,也顺带引发了人们对医疗体制改革的反思。[32]但此后仍有政府官员公开声称,必须进一步推行市场化的医疗体制改革,让“国有资产逐步退出公立医院”。不过,在2005年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和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作课题组却发表了6份专题报告和1份总报告,证明医改是“不成功”

的,甚至是彻底“失败”的。由于这些报告刊登在内部刊物上,它们最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2005年6月底,情况突然急转直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副部长葛延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总报告的内容。

他指出,未来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应该坚持两条原则:一是追求公平,要确保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得到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是要强调卫生投入的绩效,即在有限的全社会卫生投入水平下,使全民族的健康水平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而市场化改革不可能达到这两个目的。[33]几乎同时,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也在《医院报》上说出了“市场化非医改方向”的话。[34]这两则报导一面世便在媒体上和民众中引起轩然大波:媒体上一时间

出现大量有关医改的报导和讨论;而民众则几乎一边倒地同意“医改不成功”的判断。[35]虽然有些市场派的学者坚称,医改不能走回头路;?[36]虽然卫生部希望回避关于医改是否“不成功”的话题,?[37]但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如果政府医改的思路不作重大调整,民众是难以接受的。[38]看来,智囊们借力之举相当有效。

上书模式

这里的“上书”是指给决策者写信,提出政策建议,不包括为个人或小群体作利益申述之类的行为。上书模式与内参模式十分相似,都是有人向决策者提出建言,不同之处在于建言人的身份。在内参模式里,建言人是政府的智囊或智囊机构;在上书模式里,建言人不是专职的政府智囊。不过,建言人也未必是一介平民,他们往往是具有知识优势、社会地位的人。只有这种人才拥有某种“话语权”,才了解上书的管道,提出的建议才可能被重视。其实,即便是精英们的上书,往往也是石沉大海,毫无反响。清朝不断“上书各中堂、各大人、各先生”

的龚自珍在《送南归者》中不是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吗:“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东华事可哀”。一般民众,人微言轻,他们的上书往往在秘书那里就被挡住,很难送到决策者跟前。无论古今中外,由平头百姓一纸上书影响议程设置的案例简直是凤毛麟角。

上书模式固然很少出现,但并不意味着当代中国完全没有这样的例子。2003年7月3日,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的“三江并流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为世界自然遗产。几乎同时,2003年8月中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通过了怒江流域水电开发方案。怒江兴建水电站的决定马上引起一批环保组织的反对。

一方面,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动员媒体发出反坝的声音,争取舆论支持;另一方面,他们上书国务院领导,要求停止怒江水电梯级开发。2004年2月中旬,在发改委上报国务院的报告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笔批示:“对这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且有环保方面不同意见的大型水电工程,应慎重研究,科学决策”,暂时搁置了一度箭在弦上的怒江水电工程。

[39]2005年7月,温家宝总理赴云南考察工作期间,地方官员向他反映怒江水电建设停工已久,地方不知如何进退,希望中央能尽快定夺。温总理回京后,即指示发改委、环保总局、水利部等有关部门“加紧论证研究,尽快拿出自己的意见”。由于担心怒江工程重新启动,61个环保组织和99位个人又于2005年9月起草一份公开信,并将它呈送国务院、发改委、环保总局等有关部委。[40]与此同时,支持开发怒江水电的人也上书中央领导,希望该工程早日上马。[41]正反两方面的上书形成拉锯战,使中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怒江工程定案。民间组织的活动与上书如此影响中央政府的决策,这在中国恐怕还是第一次,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随着社会自由度的加大,社会地位不同、立场各异的人将会更积极地运用自己的发言权。

因此,上书今后有可能变成影响中国议程设置的主要模式之一。

外压模式

与上书模式一样,在外压模式里,议程变化的动力来自政府架构之外。它与上书模式不

同之处不在于“外”,而在于“压”。在上书模式里,议程的提出者希望通过给决策者摆事实、讲道理来影响议程设置;在外压模式里,议程的提出者虽然不排除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但他们更注重诉诸舆论、争取民意支持,目的是对决策者形成足够的压力,迫使他们改变旧议程、接受新议程。在上面提到的怒江水电一案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外压模式的影子。在一般情况下,外压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只有在初始阶段,外压模式里的议案倡导者是可以确定的。随着议案影响力的扩大、议案支持者的增加,会越来越难分辨谁是倡导者。这时的关键是议案的民意基础到底有多广,是否对决策者构成足够的压力。说到民意,我们应该区分两部分民众。一部分是所谓“关切的民众”(at tentive p ublic),一部分是一般大众(general p ublic)。前者在数量上永远是总人口的一小部分,但他们对公众议题不仅十分关心,而且相当了解。他们对议案的支持有助于防止议案滑出舆论的焦点圈。后者是大多数人,他们对多数公众议题的注意力往往是短暂的,很少长期、执着地卷入某项争议。正因为如此,一旦一般民众支持改变旧议程、接受新议程,对决策者的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公众议程最可能变为政策议程。[42]

第二,外压模式产生作用的前提是少数人关心的议题变为相当多人关切的公众议程,否则压力便无从产生,而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即使某个议题已经提上了公众议程,要最终进入政策议程的话,同样也需要时间。因此,外压模式的一个特点是所需时间一般比其他模式长。

第三,由于头两个特点的存在,研究者很难准确断定外力通过什么方式最终影响了议程的设置。他们能做的无非是在时间的先后顺序上将外部压力的演化与政府议程的变动联系起来。

上述三点是一般情况下外压模式的特点。但也有特殊情况,即突然出现所谓“焦点事件”

(focusing event s),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进而迫使决策者迅速调整议程。焦点事件一般都是坏事,如灾难、事故等,它们会对某一群人的利益造成现实的伤害、对其他人的利益产生潜在的伤害。这类事件的发生使得利益群体、政府官员、大众传媒以及广大公众对现存问题有更深切的认识,希望纠正明显的政策失误。[43]注意焦点的集中有助于打破已往的力量平衡,使争取议程转换的意见在公众舆论里占据上风,形成强大的民意压力,迫使决策者在短期内调整政策取向。

因此,有学者把焦点事件引发的反应阶段称之为“政策窗口”(policy window)。[44]由于焦点事件的影响是直接、快速、容易确定的,不少研究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它上面。[45]

过去,在中国议程设置一般采取的是上面提到的五个模式,外压模式比较少见。尽管早在1980年代中期,中央领导人就在提出决策科学化的同时,提出了决策民主化的主张,[46]直到1990年代后期以来,带民主色彩的外压模式才越来越常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压力从何而来?压力为什么会产生影响议程设置的效果?

先看压力的根源。虽然中国经济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里高速增长,但不惜一切代价追求高增长率也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到1990年代末,有些问题已变得触目惊心,包括环境危机、贫富悬殊、缺乏经济与社会安全等。与此同时,社会分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改革初期,

由于社会分化程度低,哪怕某些人必须为改革付出代价,他们也往往愿意牺牲短期的个人利益,因为他们相信,改革最终会使所有人受益。随着社会日益分化,改革的金字招牌脱落了。

[47]那些在前期改革中利益受损的阶层对新推出的改革不再毫无保留地支持,而是对带有“改革”标签的举措疑虑重重,生怕再次受到伤害。这些人仇视滥用权力、中饱私囊的官员,敌视一夜暴富、挥金如土的新贵,蔑视巧舌如簧、发“改革”财的学者。更重要的是,他们普遍感觉到中国的改革到了强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时候了!这就是政府面临的社会压力所在。

那么潜在的压力是如何转化为现实压力呢?四个领域的变化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利益相关者的施压、非政府组织的卷入、大众传媒的转型和互联网的兴起。

先看利益相关者的施压。当社会分化不太严重时,各利益相关群体往往处于“自在”阶段,缺乏“自为”意识,也不大会为自身的利益向决策者施压。随着社会分化程度提高,各利益群体对自身利益变得更加敏感,会产生向决策者施压的冲动。当然,冲动是一回事,能在多大程度上施压是另一回事。这里的关键是利益相关群体的动员能力。在所有利益相关群体中,拥有政治和组织资源的地区无疑最强。

区域政策是利益相关群体施压的一个例子。19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存在地区差距,但问题并不突出。其后,由于国家政策明显向东部倾斜,导致东西部差距迅速扩大。[48]1990年代初,学者与政策研究者就地区差距展开了一场争论,当时的主流要么认为中国地区差距没有扩大,要么认为地区差距不算太大。[49]邓小平也主张应等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再“突出地提出和解决”

地区差距问题。[50]不过,落后地区不愿再等了。这时,在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都有来自内陆的代表公开表示对中央倾斜政策的不满。面对内陆省份越来越大的压力,1996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可惜,具体政策措施力度不够。因此,1990年代后半期,对政府区域政策的批评不绝于耳。在这个背景下,1999年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并于次年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正式进入西部大开发的实施阶段。[51]其后,在全国人大上,面临巨大转型困难的东北三省人大代表纷纷投书,强烈要求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2003年9月,“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终于正式也成为中国政府的“战略决策”。[52]

再看非政府组织的卷入。在过去20年里,中国目睹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团发展。截至2006年3月底,全国共有各类在民政系统注册的社团近17万个。[53]事实上,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组织仅占社团版图的一个角落。大量组织选择注册为商业机构,或者干脆不注册。

[54]更容易被忽略的是,按照中国法律,县以下的草根组织根本无需注册,如那些在企业、机关、学校、街道、乡镇和村落内开展活动的社团。加上未注册的组织,全国至少有50万以上的社团。[55]

大多数社团对公共政策没有兴趣,但有一类社团最大的关注点便是公共政策,即倡导性社团。人们习惯于把这类社团称为“非政府组织”或“N GO”。在中国各类N GO中,环保N GO最为积极。1990年代以前,中国也有环保社团,但绝大多数是自上而下组建的、半官方的环境科学研究团体。那时环境污染问题还不太突出,民众对此不太关心。因此,那时的

环保社团要么研究多于行动,要么干脆没有什么行动。1990年代以后,生态环境恶化日渐显著,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步高涨。在这个背景下,涌现出一批民间环保N GO.[56]进入新世纪,民间环保N GO(尤其是高校学生团体)开始在各地大量出现,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2000多家环保N GO.[57]它们的经费主要靠自筹(相当大的比重来自境外)。除了开展环保教育、配合政府编制环保计划、担任有关机构环保顾问外,这些环保N GO还竭力呼吁改善生态环境,并动员各种力量干预破坏环境的行为、工程和计划,对政府形成巨大的压力。[58]上面提到的怒江水电工程便是一例。

环保N GO数量不多,但能量巨大,原因之一是很多组织与大众传媒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传媒把环保N GO的声音以放大的方式传播出去,无形中加大了它们的影响力。

中国的大众传媒不仅充当了环保N GO的“扩音器”,而且近年来在公众议程设置方面扮演着越来越积极主动的角色,进而影响到政策议程的设置与调整。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有三个层次:报导或不报导哪些“议题”,是否突出强调某些“议题”,如何对它强调的“议题”进行排序。[59]这里说的不是指某几家传媒机构的某几次报导,而是指传媒整体在较长时期里的报导活动。很显然,不进入第一个层次,民众对一些议题就不会感知。例如,1980年代的煤矿事故比现在更普遍、更严重,但当时并没有成为公共议题。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矿难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之一,主要是因为传媒对它进行的广泛报导引起了公众的重视,不仅进入了第一个层次,还进入了第二个层次。[60]在一个较长时期里,进入第二个层次的议题当然不止一个,这时,如果传媒对一系列“议题”的报导呈现一定排序的话,也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重要性的判断。

近几年来,中国民众对三农、农民工、生态环境、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贫富差距等问题的关切,在很大程度上是传媒强调的结果。在中国,媒体的角色一直被定位在“宣传机器”

上。[61]为什么党的喉舌近年来会变得越来越具有公共性,成为连接政府与民众的双向桥梁呢?这是因为媒体的量和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量方面,与改革初期比,电台的数量增加了三倍,电视台、报纸、杂志的数量都增加了十倍以上。[62]质的变化更为深刻。从1980年代开始,传媒便开始市场化,这个进程在1990年代以后加快。现在,国家仍掌握电台、电视台、报纸和一些刊物的所有权,但失去了国家财政拨款的传媒机构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一旦追求利润成为传媒机构的主要驱动力,其日常运作的逻辑便改变了,它们必须考虑:如何吸引读者或观众?如何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当然党和政府的机关报、机关刊物的自由度比较小,但这些传媒机构在转向传媒产业的过程中,都增设了自由度相对大得多的附属报刊,

公共政策制定意义(1)

公共政策制定意义 摘要:公民参与在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 众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贯彻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原则,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以实现公共政策的有效性中的意义是极其重大 而长远的。公民参与也是民主程序的核心概念,“真正的民主,需要 通过‘公民持续的参与’,方能领略什么是民主,在心理上融会和建 立民主作风,在行为上获取民主办事的技巧和方法,这样才能够保证 社会运作是真正由人民主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的迅速发展,公共政策已经成为政 府调控现代市场经济和实行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不过,因 为政府自身的缺陷和公共事务的复杂等因素,公共政策往往并不像人 们所想象和期望的那样有效。为了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人们持续地从多方视角、通过多种途径实行探讨及实践。本文从“公民参与”视角出发,从原因和背景、功能、争议及存有问题和对 策几个方面论述了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以期为公民参与乃至政策 科学的发展“添一把薪”。 一、公民参与的原因及背景解析 1.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都以社会民众为基础 首先,政策的需求信息来自社会民众或团体(利益集团)。任何一项 政策的实际需求总是来自社会的实际需要,代表公众实际利益和要求 的政策总是从民间社会首先萌发。且任何公共政策总是涉及广大民众的,公共政策应是以保护他们的起码利益为目的的。其次,民众也是 公共政策运行的主体,公共政策的执行常常需要施政者与影响对象之 间的密切合作。如果后者是被动的、消极的,那么政策的效果会大打 折扣或成本大增。政策制定者也只有在充分考虑到政策相对人的态度、利益得失,才能够制定出最符合社会需要、最能为社会公众所接受的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分析简答题

简答题(50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公共政策是政府社会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和措施等。 基本特征: 1、阶级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政治倾向和利益追求 2、目标性:为实现经济社会目标 3、强制性:具有约束性和强制力 4、相对稳定性:一定的稳定性,相应的政策调整 2、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1、分配社会资源。将社会公共资源合理有效地在它所服务的公众中加以分配,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2、规范社会行为。规范各种行为,将各种社会行为纳入到统一的、明确的目标。 3、解决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 4、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价值目标,促进社会发展。 3、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1)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的学问 (2)政策科学的目标是追求政策的"合理性" (3)政策科学是一门对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学问 (4)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 (5)政策科学是一门需要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6)政策科学必须具有"发展概念",必须建立动态模型 4、简述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政策角色。 公共政策直接主体,是指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和组织,包括以下几种: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 立法机关为国会、议会代表会议一类的国家权力机构,如我国则主要是指全国以及地方各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是立法;行政机关为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机构,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如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执行政策,参与政策的制定;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国家,狭义仅指法院,广义还包括检察机关,参与政策制定;政党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负责提出政策议程,制定政策。

公共政策概念

公共政策概念: 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民众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制定得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 二者得相互联系体现在以下几点: (1)研究对象上相同,都就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解决社会公共问题。 (2)实施过程得环节相同,都要经过确认问题、制定方案、计划实施到结果评估得程序。 (3)公共管理要在公共政策得指导下进行。 (4)在实现目标上,公共政策得目标要通过公共管理来实现。 (1)两者得范围不完全一致。 公共管理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得职能 公共政策主要体现在解决公共问题上。 (2)两者得实施方式不完全一样, 公共管理则更多地提供公共产品来改善大众得生活质量 公共政策通过规范人们得行为来对利益关系进行权威性分配 公共政策得本质 ①公共政策得本质就是解决社会公共利益(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得增进与分配问题。 ②公共政策对利益得分配过程就是动态过程4个环节。 利益选择,利益综合,利益分配,利益落实。 ③公共政策对利益得分配服从于政府整体目标需要,即服从于政府对利益得追求。 ④公共政策对利益得分配与增进过程,就是有时间与空间限制得。 公共政策得基本特征: 1、阶级性:政策得指导思想就是统治阶级思想得集中体现,其理论基础就是统治阶级倡导并支持得理论等、 2、整体性:政策得内容与形式具有完整性;政策得过程具有完整性等、 3、超前性:政策就是对未来得一种安排与指南,所以必须具有一定得超前性、 4、层次性:不同得主体制定得不同政策就是有主次之分得、 5、多样性:由于政府职能管理内容得扩大,而引发得政策问题页涉及到诸多领域,从而变得多元化与复杂化 6、合法性:政策体现着政府得行为,在法治国家,政府得行为必须依法而行、 元政策:元政策(即总路线、总方针),就是关于政策得政策。 就是政策体系中管总得或具有统摄性得政策,对其她各项政策起指导与规范作用,就是其她各项政策得出发点与基本依据,就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得高度原则行得指针。 基本政策:就是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得、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得政策。又被称作基本国策、方针性政策等。 具体政策:又称部门政策或方面政策,就是为在某一个特定得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得具体行动方案与行为准则。就是针对特定而具体得政策问题作出得政策规定。 (1)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 A、政策分析包括政策内容与政策过程得研究。 B、政策分析分为规范性分析与描述性分析。 C、政策内容政策过程与规范性分析描述性分析相互交叉,构成四种不同类型得政策分析。 2)沃尔夫得分析模式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制定公共政策,侧重于实施前得政策方案确定过程 (3)邓恩得分析模式

试论公共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及相互关系

试论公共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 公共政策议程的概念是指某一引起公共政策决定者深切关注并确定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以及正式提起政策讨论,决定政府是否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采取什么行动的政策过程。而当诸如自然事件和战争冲突等内在和外在的客观问题影响到了公众或政府的切身利益,受到普遍关注,并进行广泛的讨论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时候,公正政策议程便正式启动了。 一般认为,公共政策议程的阶段可以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互相关联的议程阶段。公众议程,指某个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和共同讨论,并联合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或制定措施加以解决的议程阶段。政府议程,也称为正式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简单来说,公众议程和公共利益的表达相关联,而政府议程和各种利益的综合相关联。公众和政府都属于公共决策议程的参与者,但是作为参与者的共性其实小于他们之间的区别: 1、提出政策诉求的前提限制 公众可以自由评论主流思潮,创造议程的产生条件,一般不用为自己提出的问题负责,所以提出公共决策的建议繁多而庞杂;而政府作为一个较为稳定的提供行政服务的集团,其思维以统治阶层的利益为出发点,集团思维跟随上层少数人的决策而动,提出公共决策的建议方向较为固定且以行政命令方式贯彻统一。 2、政策诉求执行率和转化率的区别 由于公众和政府所处地位的区别,前者在后者任期内基于选举信任关系,将自己一部分权力交予后者行使,这造成了在公共决策议程领域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政府由于权力便利关系,在议程中占有极大的优势地位,这意味着:如果某一给定的政策建议或主题与某一重要

的问题联系在一起,那么它被提上议程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地提高;一旦某一特定的问题被界定为紧迫的,那么阶级服务针对性较强的解决办法就要比诸如与公众的主流愿望(国民情绪)相同但与政府的决策相左的解决办法更易采纳。 其根本原因在于有组织的力量之间的平衡对变革有妨碍作用,因为目前项目的受益者总是力图保护自己当前的利益,而对于适合国民情绪的项目有促进作用,对一些不适应国民情绪的项目则妨碍其受到关注。这也是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的最大区别。

0318公共政策复习重点资料参考(1)

公共政策复习题 1.什么是公共政策? 在本教材中,政策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现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 (1)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2)什么事公共政策 政策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3)公共政策的作用 3.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①从科学角度而言,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 知识,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②从专业角度而言,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 ③从政治角度而言,政策不仅是为了科学和专业而存在,而且在政治领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4.公共政策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导向功能 公共政策作为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其对公众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既包括行为的引导也包括观念的引导,它告诉人们应该做哪些事和不该做哪些事。 ②管制功能 为避免一些影响社会良性运行的不利因素出现,公共政策就要发挥对目标群体的约束和管制职能。(1)积极性管制;(2)消极性管制。 ③调控功能 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利益冲突进行调节与控制。 ④分配功能 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每一项具体政策都会涉及“把利益分配给谁”这样一个问题,换句话讲,就是都要面临一个“政策使谁受益的问题”。 5.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 ①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是一种权利的相互制约,有一定的规范。 ②公共物品③公共职能④公共问题 ⑤公共利益:公共利益要遵循四项基本标准:公共、合理、正当、公平⑥公

公共政策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公共政策 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动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 答案:1 a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从政治概念的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解决冲突性要求并为合作提供激励的一种行动模式。广义的政策概念具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首先,政策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事件。其次,政策产生于两种需要的其中一种,或者是协调冲突性要求,或者是为集体活动建立激励机制。 b 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角度) 2 (1)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他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且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美国政治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创立政策学科时曾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3)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分配。 (4)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决定不做的事都是公共政策。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简单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方案获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3、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 a公共空间----公共政策应该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 b公共物品----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c公共职能----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 d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 e公共利益----有效解释国家存在的正当性,是界定公共政策必要性的主要界定,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 f 公共权力----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利,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g公共秩序----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4、政治行动的基本类型? (1)权力与控制。它认为,政治活动经常表现为一种命令形式而且通常需要武力作为依托。 (2)交易 (3)博弈。运用数学模型解释两个或更多的参与者彼此冲突与合作的行为模式。 5、怎样理解政治与政策的联系? (1)微观政治是指个人、公司和社区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其政策诉求,努力寻求政府采取有利于他们的行动。(2)中观政治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政策领域内,一些与此相关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利益群体所形成的互动模式。中观政治在各个公共政策的领域产生,不仅与政府部门的分散性权力和专业化分工有关,而且与人们的愿望和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3)宏观政治史指某些政策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广泛的政策争论。 6、有哪些价值标准能够影响决策者的行为? a政治价值观——决策者评价政策方案的标准受其所在政党或政治团体及其服务对象的影响; b组织价值观——各种组织机构都试图运用奖惩手段使成员接受其确定的价值观并照此行事; c个人价值观——保护个人在金钱和物质方面的利益,维护个人的社会声望和历史地位,这些考虑也可能起到决策准则的作用; d公众价值观——决策者在很多时候是从公众利益出发进行决策的; e意识形态价值观——一整套逻辑上的相联系的价值观和信念。 7、什么是经济自由主义?什么是国家干预主义?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经济自由主义的学术渊源是斯密的经济自由放任主义,现代(经济)自由主义,又称新自由主义,是以哈耶克为代表人物,这一学派认为,市场是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最重要甚至唯一的力量,因而极端崇信自由市场经济、反对任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简答题全解.docx

公共政策学简答题 1、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与基本功能: ( 1)基本特征:阶级性、目标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 ①阶级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一定的公共政策总是要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的利益 服务的,超阶级的公共政策是不存在的。 ②目标性:在公共政策中,目标集中体现了社会成员的需要和利益追求。 ③强制性:公共政策作为社会公共权威所选择或制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有其 合法性基础并且具有权威性,因而它对于社会成员特别是目标团体具有约束 力和强制力。 ④相对稳定性:只有保持政策一定的稳定性,才能有利于特定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和 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但是其稳定性又是相对的,需要根据具体事实进行 调整。 ( 2)本质属性:公共性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判一切公共政策的基 准性价值,成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精神。 ①阶级性和社会性:这两方面是紧密相联的,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②超前性 ③系统性:即公共政策往往不是孤立的,它们应是一个政策体系,这个政策体系是一个整体 ④合法性:这是极其重要的政治要求。 (3)基本功能:指公共政策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功效与作用。从其对社会 所起到的基本积极作用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配社会资源;规范社会行 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2、公共政策学产生的背景: 公共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学科而出现,既是当代世

界中社会、经济和政治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与战后美国特殊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虽然导致公共政策学科产

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更直接的原因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问题的压力;政府管理的需要;政治科学的发展;其他学科的发展。 4、经验决策模型的基本观点: 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并非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政策制定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决策者要依据现有方案,通过与以往政策的比较,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对以往政策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调适,逐渐把一项旧的政策转变成一项新的政策。①决策者不必企图调查与评估全面的政策方案,其只要着重于那些与现存政策只具有渐进性的差异者就可以了。 ②决策者只要考虑几个有限的政策方案就行。③决策者对每个方案,只评估几个可能产生的重要后果而已。④决策者所面对的问题,一直在重新的界定。渐进主义斟酌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调适,其结果使得问题较易处理。 ⑤社会问题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而是透过分析与评估的过程,永无休止地对所面对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指正。 ⑥渐进决策是补救性的,其适应于减轻现行的具体的社会问题,但较少着重于将来社会目标的增进。 5、传统公共政策过程模型的成就与局限: (1)过程模型的主要贡献 首先,过程模型简化了复杂的政策过程。 其次,过程模型带来了众多关于公共政策过程各阶段研究的成果,加深了人们对政策过程的认识,丰富了政策科学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 第三,过程模型为全面了解现实的政策运行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概念框架,尤其是它与常识相一致,易于被接受、把握和运用于实践之中。 第四,对于政策过程的强调,使研究不再严格地依附政治科学中逐渐增多的公共行政和制度的研究,以及在经济学偏好中的准市场研究。 (2)对过程模型的主要批评 第一,“阶段模型并非真正是一个因果关系模型”,也就是说,它并不适合预测,或者甚至指示一个阶段怎样导致另一个阶段。

公共政策 简答题

1.1简述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内容。 1.2简述韦伯对公共政策研究的贡献。 1.3简述凯恩斯主义对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影响。 1.4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1.5简述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所作的贡献。 1.6简述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 1.7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多角度分析方法。 1.8简述公共政策这门学科在其发展的第二阶段上的主要成就。 2.1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内涵。 2.2研究政策系统应予重视哪几个突出问题? 2.3简述经验主义的主要思想。 2.4简述逻辑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主要思想。 2.5简述后现代主义认识论的主要思想。 2.6德洛尔认为公共政策学模型必备的条件是什么? 2.7简述理性主义模型所假定的“理性人”的特征。 2.8理性主义模型认为决策者是如何将其理性主义的决策活动贯穿于整个政策过程中的? 2.9简述理性主义模型受到的批评。 2.10简述渐进模型包含的两组命题。 2.11简述集团模型包含的内容。 2.12简述集团模型受到的批评。 3.1简述阿尔蒙德指出的政策过程的逻辑顺序。 3.2美国总统的决策是通过哪些途径做出的? 3.3中国政治体制赋予公共政策过程的特征有哪些? 3.4人大决策的内容有哪些? 3.5合理的决策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3.6简述公共政策结构的六种类型。 3.7简述元政策、基本政策和部门政策的关系。 3.8简述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在横向结构上的形式构成。 3.9简述国家、政府和公共政策的相互关系。 3.10简述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 4.1简述国情与国策的关系。 4.2简述大众传媒是如何影响政策制定和输出的。 4.3治理能力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 4.4简述政治体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4.5简述首长制与委员会制的优缺点。 4.6简述政党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4.7简述公共政策系统及其构成。 4.8简述公共政策运行的生命周期。 5.1简述公共政策问题形成的因素。 5.2简述政策问题的分析与其他阶段公共政策分析的共性与区别。 5.3简述边界分析法。 5.4简述政府议程和系统议程的差异。 5.5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多角度分析方法。 5.6简述在公共政策问题分析中运用类别分析法时应注意的原则。 6.1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及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6.2简述政策规划的政府主导化。 6.3简述政策方案的评估与择优的含义。 6.4简述政策方案的评估应遵循的标准。 6.5简述方案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6.6简述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 6.7简述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6.8简述公共政策抉择合法化的内容。 7.1简述政策执行的规定性和特点。 7.2简述政策执行对于政策过程的重要性。 7.3政策执行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贯彻准确原则。 7.4简述互适模型包含的四个逻辑认定。 7.5系统模型理论认为一个合理有效的政策执行模型须重视的五个重要变量是什么. 7.6简述政策执行的组织准备工作。 7.7简述政策执行再决策包含的规定性。 7.8简述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主要依据。 7.9简述政策执行资源包括的具体内容。 7.10简述对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方法。 7.11政策问题的性质影响有效执行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 7.12简述政策对象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7.13简述制定公共政策执行计划应遵循的原则。 7.14简述政策执行的过程模型。 8.1简述学术界关于政策评估的四种观点。 8.2简述政策评估的消极目的。 8.3简述外部评估的具体类型。 8.4简述事前评估的内容。 8.5简述公共政策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 8.6简述公共政策评估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 8.7简述价值分析法的内涵。 8.8简述我国目前的政策监督系统的构成。 8.9简述政策监督的步骤。 8.10简述政策控制的基本功能。 8.11简述公共政策效果评估的主要内容。 9.1简述政策持续的具体原因。 9.2简述政策的持续带来的积极效果。 9.3简述政策调整的三个基本内容。 9.4简述政策调整的原因。 9.5简述政策周期的研究意义 9.6简述政策合并的方式。 9.7简述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 9.8简述政策均衡的特征 10.1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特征。 10.2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10.3政策研究组织在研究方法上注意强调哪几个方面? 10.4简述政策分析的原则。 10.5邓恩认为政策分析至少包括几个方面? 10.6选择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时应注意什么?10.7简述政策分析的系统分析方法的特征。 10.8简述系统分析方法的积极作用。 10.9简述政策分析中系统分析的消极作用 10.10简述对现代定性方法的基本评价。 10.11简述价值分析的方法。10.12简述“头脑风暴法”运用于政策分析所应遵循 的基本原则。 10.13简述脚本写作不同于其他政策分析方法的特 征。 10.14简述模糊分析方法的主要思想。 10.15简述公共政策预测的内容 10.16简述政策信息咨询的程序。 10.17简述公共决策咨询的必要性。 10.18简述公共政策预测的含义。 1.1简述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内容。答:1.“世异 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政策思想。如管仲提出的 “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2. 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如孟轲提出的“民 贵君轻”、“政在得民”。3.“惠民”、“养民”、“富民” 的政策传统。如李悝主张的“尽地力”、“善平”。4. 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如商鞅认为“国待农耕而富, 主待农战而尊”。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 如唐甄认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 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如“老”认为“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 1.2简述韦伯对公共政策研究的贡献。答:1.他强 烈地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甚至将 社会科学称作文化科学。2.韦伯认为,人的行动或社 会行动包括两个基本因素:动机和目标。3.他提出了 官僚制理想模型,并通过对官僚制组织结构的设计 而探讨了合乎理性的、科学的决策模型。4.韦伯在社 会科学方法论上的建树,主要就是提出了理想类型 和主张价值无涉。 1.3简述凯恩斯主义对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影响。答: 1.公共政策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正面作用。 2.尽管许 多国家的政府官僚系统乘势不断扩充,但是政策的 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专门知识仍然大大地超 出他们的知识领域,解决的办法一是吸收学者参与, 二是实行政策咨询。 1.4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 学科的特点。答:1.它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公共 政策学是与个人选择相关联的学问,归根结底,它 须以民主的政治体制为前提。2.它的哲学基础是逻辑 实证主义。公共政策学追求政策的“合乎理性”,使 用数学公式和实证性“数据”,以科学的方法作为研 究、分析的工具。3.它是一门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敏 感的学问,当选择某一,模型进行政策分析时,这 个模型须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明确的记录。4.它具有跨 学科的性质。它融会了其他社会科学,具有新的学 科体系。5.它是一门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6.它是一门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动态模 型为核心的学问。 1.5简述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所作的贡献。答:1.分 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一些 误区;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 统群研究方法;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 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 学性性质和实践性。 1.6简述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答:改革开放后, 决策科学化合民主化成为全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迫切 要求。1.提出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2.党和政府各级 领导部门及国务院各部委局都建立了从事政策研究 的专门机构。3.到90年代,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 学、上海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著名大 学的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率先在大学本科和硕士研 究生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公共政策学单科或系列课 程。 1.7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多角度分析方法。多角度分 析是一种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 认识来获得对公共政策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 的分析方法。 1.8简述公共政策这门学科在其发展的第二阶段上的 主要成就。1、方法论的多样化2、对政策过程研究 的重点的转变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 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 步。 2.1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内涵。1.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 2.按照理性的原则来衡量,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 征 3.研究内容包括国家、政府、政党每一项职能活 动的行为规则、行动路线和行动方案 4.研究活动具 有鲜明功利性,十分看重研究工作队公共权力机关 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作用,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 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为研究目 的。 2.2研究政策系统应予重视哪几个突出问题?1.直接 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2.公共政策的 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3.公共政 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地位的相对性 4.公 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2.3简述经验主义的主要思想。答:“经验主义”的 认识论的主要思想具有以下五点:1.经验主义认为人 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也就是说,感觉经验是认 识的真正源泉。2.经验主义强调人的认识须从个别 的、特殊的事物出发。3.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 与个性的关系。4.经验主义强调归纳逻辑作为认识工 具而具有的根本作用,忽视真理自身的逻辑一贯性。 5.关于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培根进行了深 入的探讨。 2.4简述逻辑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主要思想。1.经验证 实原则2.以逻辑分析来补充实证经验3.科学主义的 科学观 2.5简述后现代主义认识论的主要思想。1对从伽利 略开始、支配西方思想三百多年的机械主义的认识 论、方法论与科学观进行了激烈的批评。2后现代主 义主张自然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3后现代主义对 人文精神的呼唤。4后现代主义重视非理性的、反理 性的和超理性的等反科学主义的创造性思维。 2.6德洛尔认为公共政策学模型必备的条件是什么? 1必须明确把握社会发展方向。2必须与宏观政策密 切相关,即具备包容各项微观、具体政策的宏观特 性。3必须建立在注重人文特点的行为科学与注重科 学程序和方法的管理科学二者相互交融的基础上。4 必须对宗教、意识形态等大量非理性因素持客观态 度。5须对时间非常敏感,并且具有历史色彩,即具 有历史观察的功能。 2.7简述理性主义模型所假定的“理性人”的特征。 1当面对各种选择时,他会做出一个决定。2他会一 句其历史价值偏好,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排列出优 先次序。3他的价值偏好会随着时空变化而转移。4 他通常从所有的方案中,择定偏好等级最高者。5面 对同样的选择他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2.8理性主义模型认为决策者是如何将其理性主义的 决策活动贯穿于整个政策过程中的?1决策者面临 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2引导决策者做出决策的各种 目的、价值或目标是明确的,而且可以按其重要性 不同而依次排列。3解决问题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都为决策者一一权衡。4决策者对可供选择的方案可 能出现的结果都进行了调查研究。5每一个选择方案 及其可能出现的结果都与其他选择方案具有可比 性。6决策者最后采用的那个方案,是所有可供选择 的方案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目的、价值或目标 的方案。 2.9简述理性主义模型受到的批评。1这个模型设定 决策者为理性人,这个设定是缺乏经验支持的。2这 个模型假定决策者是公正的、客观的、理智的,而 在实践中决策者的公正、客观和理智却常常是极为 有限的。3这个模型过高的估计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 作为政策分析工具所起的作用,因为在实践中这两 种分析工具对许多公共政策问题往往束手无策。4这 个模型假定决策者全智全能,但在实践中决策者拥 有的知识、获取的信息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预先对 投入——产出,成本——收益的比例精确的计算。 2.10简述渐进模型包含的两组命题。答:渐进主义 模型是是由美国学者林德布罗姆构建的,主要内容 如下:1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 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局部的、 边际性的调适。2决策者把决策看做一个典型的一步 接着一步,永远没有完结的过程。 2.11简述集团模型包含的内容。1制定政策是政治过 程的决定性阶段,而政治过程则是各集团争取影响 公共政策的行为过程。2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是相互 竞争着的集团之间的达成力量平衡的过程。3后现代 政治生活中,集团间获取公共政策资源的竞争是不 可避免的。4在任何时候,公共政策都反映占支配地 位的集团的利益。 2.12简述集团模型受到的批评。1它把注意力集中于 政策形成过程中那些重要的能动因素的同时,过分 夸大了集团的重要性而低估了公共权力机构自身 “所起的独立的又富有创造性的作用”。2人类在政 府与政治过程上的许多问题,集团决策模型无法解 释,因为它忽略了政治生活中其他许多重要因素对 公共政策形成的影响。3它对于多元主义政治体制以 外的那些政治体制内的决策过程,缺乏解释力。 3.1简述阿尔蒙德指出的政策过程的逻辑顺序。1利 益表达2利益综合3政策制定4政策执行5反馈 3.2美国总统的决策是通过哪些途径做出的?1他在 内阁决策中的独断权2政府各部提出的政策倡议源 源不断地汇集到白宫这个行政系统的末端,总统则 在这个末端建立起制定政策的总体直辖机构。 3.3中国政治体制赋予公共政策过程的特征有哪些? 1从宪法规范的权力关系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 家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构系统中占有 首要的、全权、不受其他权力制约的地位,是一切 政府权力的唯一来源和归宿。2从议行合一的政府系 统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上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 府系统的领导核心,主导着政府过程的运行。 3.4人大决策的内容有哪些?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行使宪法明确列举的决定权的那些行为。2人大及常 委会行使宪法,明确列举的人事任免权的行为。3人 大及常委会行使宪法明确列举的监督权外,其他县 以上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乡(镇)人大做出的全 部决策的行为。4地方人大中除了有权制定地方性法 规、自治条件和单行条例。 3.5合理的决策结构的特征是什么?1合理的政策结 构的显著特征是结构的有序化。2合理的政策结构的 另一重要特征是有效的分级控制。3严格的组合秩 序,这是政策结构合理的重要条件。 3.6简述公共政策结构的六种类型。答:公共政策的 结构是指政策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时空连续区上的排 列、组合的方式及各要素间互动的相对稳定的方式, 是政策系统构成要素的组织形式和秩序。政策结构 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政策的塔形结构。同一政策 系统内部各个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政策在各个不 同层次的分布方式和互动方式,表现为层次逐一提 高的金字塔式结构。2政策的链形结构。在同一政策 系统内,各个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政策像环环相 扣的链条一样相互连接,它们之间的这种相对稳定 的联系方式就是政策的链形结构。3政策的圈层结 构。同一政策系统内某项政策与其他若干项政策之 间的关系呈一个核心与外围层次的固定联系方式, 这就是政策的圈层结构。4政策的网状结构。政策的 网状结构是以同一政策系统内诸项政策的横向联系 为特征的结构。5政策的矩形结构。同一政策系统内 诸项政策排列成一个阵列,呈现纵横并举共存的固 定联系方式,其状类似矩阵,这就是政策的矩形结 构。6政策的群落结构。同一政策系统内诸项政策形 成若干群落,相互间具有间接的、不甚紧密的联系, 这就是政策的群落结构。这样的结构通常形成于政 策巨系统内。 3.7简述元政策、基本政策和部门政策的关系。1相 互间存在着涵盖与被涵盖、衍生与被衍生、统摄与 被统摄的关系。2元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 范的作用。3基本政策是总政策的具体化。4部门政 策由元政策和基本政策所决定,体现和服从于元政 策和基本政策。 3.8简述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在横向结构上的形式构 成。党的政策+人大政策+行政政策。1、中国共产党 制定的政策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任务而 规定的调整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各社会群体之间行 为的依据和准则,党的政策以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 形式成为公共政策。2、人大在立法上享有最高权限, 立法是人大的主要职权,人大决策的主要形式有: 宪法,基本法律,法律。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 单行条例,人大决定。3、行政决策是国家行政机关 的职能的表现,其内容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而扩大。 当代中国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有:行政法规,行政 措施、决定和命令,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地方 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3.9简述国家、政府和公共政策的相互关系。1、国 家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 管理职能,因此公共政策在总体上是国家意志的体 现。2、政府存在的基础是政策。公共政策是被组织 于一定体制内的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制定的权威性 行动方案,是政府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一系 列活动。3、公共政策就是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 诉求而制定的目标和进行的资源配置,而诉求的实 现就意味着政府在各个社会成员间进行的利益分配 的实现。 3.10简述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1、公共问题的 形成2、公共政策机关的产生3、公共强制机构的出 现 4.1简述国情与国策的关系。答:一国的现实国情构 成了公共政策系统的主体认知环境,它对科学地制 定公共政策尤其是总政策与基本政策具有极为重要 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4.2简述大众传媒是如何影响政策制定和输出的。1 大众传媒影响决策者的价值取向。2大众传媒影响受 众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对现实政策情形的认识。同 时,大众传媒业影响受众的思维、判断、选择和行 动,从而影响到决策者能否适时制定出有效的公共 政策。3大众传媒有助于决策者迅速了解政策执行情 况与后果,从而及时做出是延续、调整还是终结某 项政策的决定。4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影响政策对象的 价值取向及其对现实世界的了解与认识,从而使他 们通过选举投票、施加压力、游行示威、直接或间 接抵制等途径来支持或反对某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 实施。大众传媒有时甚至能使政策对象通过特定途 径,支持或反对某一决策者,甚至某种政治统治。 4.3治理能力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出了哪些新 的挑战。1治理能力强调多元、民主、合作、非意识 形态的公共行政,使公共政策的主体更加多元化。2 治理能力的要求使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更多地考虑 公民的地位和利益,也使公共政策的实施不仅依靠 政府的权威,也需要政策主体与客体通过协调、沟 通所形成的合作网络权威。3治理能力对政府公共政 策的质量、公共政策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治理 能力在实施公共政策方面,除了国家的手段和方法 外,更多地强调公共政策各子系统之间的合作。 4.4简述政治体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政治体制规 定公共政策主体的范围2政治体制决定公共政策制 定的科学化程度3政治体制决定公共政策制定的民 主化程度 4.5简述首长制与委员会制的优缺点。1首长制的优 点:决断及时迅速、果断有效,有利于使政府责任 明确化、具体化,从而使政府的行政效能得到充分 发挥。其缺点是: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压制民主、 独断专行、随心所欲,从而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 化受到影响。2委员会制的优点是:能够集思广益、 吸纳多方面的意见,协调一致制定政策,有利于决 策的民主化,有利于发挥委员们的积极性。 4.6简述政党与公共政策的关系。1政党,尤其是执 政党是公共政策制定最重要的倡导者和政策理论最 重要的提供者,公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执政 党的政策。2在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的国家中,政党 首先必须借助于公共权力才能与公共政策现实地发 生联系,政党的要求和主张转化为公共政策必须有 一个公共选择过程。(3)我国实行的以共产党为领 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在政策制定的各个 环节上都发挥主导作用,各民主党派通过政治协商 制度参与国家重大事情的讨论与决定。 4.7简述公共政策系统及其构成。公共政策系统是一 个内部职能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网络系统。从结构 的角度看,科学化、现代化的公共政策系统是由信 息、咨询、决策、执行、评估、监控、反馈七个子 系统所构成的社会系统,涉及到从中央到地方的各 级各类相关政策机构及其运行机制。政策过程及其 各项功能活动是由这些子系统共同完成的,一方面, 它们按照各自的分工相对自主地进行工作,另一方 面,它们又紧密配合、协同一致,使公共政策系统 得以正常、顺利地进行。 4.8简述公共政策运行的生命周期。(1)政策制定。即 从认定政策问题到出台政策方案的一系列功能活动 过程。它包括认定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建立 政策议程、提出各种方案、比较和分析方案、政策 决定、政策合法化。(2)政策执行。用以解决实际政 策问题的政策方案的实施活动,即把观念形态的政 策方案转化为现实形’态的政策效果的过程,包括 政策解释、目标分解、政策宣传、政策实验、物质 组织准备、正式实施。(3)政策监控。为达到政策的 预期目标和效果,避免政策失误和执行走样而对整 个政策过程进行监控的过程,包括监督、控制、调 整、修正。(4)政策评估。即按照一定程序,根据一 套标准,对政策效果做出判断,确定其最终的效果、 效益及优劣,弄清取得成功或失败的原因。(5)政策 终结。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 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过时的、多余 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 5.1简述公共政策问题形成的因素。答:1从国内和 国际的视角看,国内的原因有自然灾害、非预期的 人文事件、社会变迁等,国际的原因有战争或军事 行动的爆发、武器的革新与发展、国际关系以及国 际间联盟形态的变更。2从客观和主观的视角看,能 影响公共政策问题的客观因素主要有:自然灾害; 社会变革;体制转型。在客观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主观因素的变化也会引发许多新的公共政策问题。

公共政策-串讲

公共政策串讲知识点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1、政策研究定义及其包含4个方面的内涵与政策分析定义及其包含的4个方面内涵的区别点。 2、政策分析“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林德布洛姆于1956年出版的《政策分析》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3、政策分析作为一门学科产生的标志是奥斯汀。兰尼。 4、公共政策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发端于1951年拉斯韦尔和勒纳两位美国政治学家合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 5、公共政策学=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以及公共政策学的定义和4个内涵。 6、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7、非政府组织的7个特点。 8、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定义主要是。P67 9、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对象公共政策包含的三个层次。 10、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第二个基本方面是政策系统。包含:政策制定系统;直接主体系统;政策支持系统;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11、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包含三个方面。 12、研究设计的程序。 13、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包含一手资料的收集和二手资料的收集。 14、公共政策的8种研究方法。系统分析(3方面)、矛盾分析(3方面)、历史分析、比较分析(比较种类)、个案研究(5个步骤+6种来源)、经济分析、制度分析、价值分析。 15、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现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三个层次。 16、史官制度、策士制度、谏议制度和科举制度。 17、“巫”、史”作为中国有文字传世以来最早的知识人和思想者。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周书》。宋代苏轼在应考时所进的“时务策”之一《教战守策》。 18、没能成为学科的原因。P91 两个方面。 19、公共政策学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二战后初期孕育而于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 20、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叶,直接为公共政策的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有亚当·斯密、克劳塞维茨、卡尔·马克思、马克思·韦伯。 21、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历史条件4个点。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2)西蒙的有限理性和两个命题;博弈论。3)行为科学。4)凯恩斯主义。 22、公共政策学的诞生(标志和人物)。 23、公共政策学的初步发展(人物和四个方面的成就)。 24、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课题选择新取向;方法论的非科学趋向;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 25、美国政策研究机构。 26、公共政策学最早引入台湾,早于大陆。 27、第一个公共政策研究机构。 28、学习公共政策学的意义4点。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1、侧重于4个方面(主体、方案、结果、综合)对公共政策的定义, 2、公共政策的定义及其包含的六个内涵。 3、公共政策产生的三个初始条件。 4、现代公共政策表现出来的4个方面。 5、政策类型两大块:从内容特征上划分(四大类);从形式特征上划分(横向和纵向)。 6、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按什么标准划分、定义、又被称为) 7、战略、策略、战术(按什么标准划分、定义、又被称为、伟人的话语对应的点)。

《公共政策》课堂笔记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含义构成和功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一)什么是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的内涵:1)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的一般特征;2)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3)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主导这一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4)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5)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6)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二)公共政策的构成与结构 1、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1)美国:公共政策=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2)中国:公共政策=党的政策+人大决策+行政决策(1)党的政策:成为公共政策的形式:(1)直接的形式;(2)间接的形式:党的领导是政治的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推荐重要干部。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将党的政策变成国家意志的法定程序有三种:(1)中共中央与国家机构联名发布政策方案。(2)中共中央提出政策创议,国家机构据此制定具体的政策方案,并按照法定程序通过。(3)政府决策以党提出的政策原则为依据。(2)人大决策:人大决策主要采取的形式:(1)宪法;(2)基本法律;(3)法律;(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人大决定: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宪法明确列举的决定权的那些行为。2)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宪法明确列举的人事任免权的行为3)人大及常委会行使宪法明确列举的监督权的行为。(3)行政决策: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1)行政法规;(2)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3)部门规章;(4)地方性规章;(5)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2、纵向结构:中央政策(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 3、中国:1)根据现行宪法,当代中国作为单一制国家,基本政策的制定权属于中央,地方政策的制定须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进行,其目标、方向和行为规范为中央政策所决定,所以地方政策只是中央政策的具体化。2)从形式上看,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有两个、三个、四个层级 4、什么是合理的政策结构?1)合理的政策结构的显著特征是结构的有序化。2)合理的政策结构的另一重要特征是有效的分级控制。3)严格的组合秩序,这是政策结构合理的重要条件。 (三)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与功能 1、公共政策的产生须有三个初始条件(核心要素):(1)公共问题的形成;(2)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3)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公共政策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作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与社会,实现其阶级意志的工具而产生的。 2、公共政策的转型或发展,表现在四方面:(1)在公共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公民参与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2)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3)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国家和政府几乎以执行政治统治的职能为唯一职能,而执行社会管理的职能也以维护和巩固政治统治为目的。(4)传统的公共政策的质量,取决于少数统治者个人甚至最高统治者一个人的品格、智慧、学识和视野等因素,现代公共政策的质量,特别是自第二次世界大结束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取决于政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3、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治性(2)阶级性(3)权威性(4)普遍性(5)目标取向(6)稳定性与变动性(7)预见性 4、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1)管制功能(2)引导功能(3)调控功能(4)分配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