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议程的建立共44页文档
公共政策学第五章第三节政策议程的阶段与类型剖析
一、公众议程与政府议程 1.公众议程
政策议程的建立
(1)公众议程也称系统化议程,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和社 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这样一种政策议程。
(2)本质上,公众议程是一个众人参与的过程,是一个问题从与其具有
特殊联系的群体逐渐扩散到社会普通公众的变化过程。
定;一般而言,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先要经过公众议程,然后才能
进入政府议程;有时社会问题也有可能越过公众议程直接进入政府议程。
二、政策议程的类型 1.外在创始型议程 (1)外在创始型议程是指,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个人或团体提出, 经阐释和扩散进入公众议程,然后通过对政府施压使之进入政府议程。 (2)阐释是指对政策诉求进行解释和说明。 (3)扩散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政策诉求传递给相关群体。
公众。
D.问题的复杂程度
E.先例的明确程度
2.政府议程 (1)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 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 政策议程。 (2)从本质上讲,政府议程是政府部门按照特定程序行动的过程,政府 的制度性因素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Βιβλιοθήκη (3)新旧项目对政府议程的影响
A.旧项目是指以常规形式出现的项目,如增加工资、财政拨款、社会保
障等。一般而言,政府对这类问题都较为熟悉,且处理方案在一定程度
上已经成型,所以它们往往会优先进入政府议程。
B.新项目是指因特定情况或事件引起的项目,如大规模罢工、外交方面
出现的危机等。新项目进入政府议程常会受到拖延。
3.传媒是连接公众与政府的桥梁,使得公众参与决策成为可能。
4.传媒能发挥政府决策系统外脑的作用,是政府决策系统了解和掌握社
政策议程的建立
任何利益团体都有自己的利益所求, 任何利益团体都有自己的利益所求,在 社会中它们寻求着某种合理的平衡状态。 社会中它们寻求着某种合理的平衡状态。 某个利益群体从政府那里得到一定的特 惠政策时, 惠政策时,其他利益群体也有可能做出 相应的反应 返回
政治领袖都是决定政策议程的一个极为 重要的因素, 重要的因素,而且经常是起关键性和决 定性作用的因素 在建立政策议程的过程中, 在建立政策议程的过程中,个人因素往 往会与公共问题交织在一起, 往会与公共问题交织在一起,并以国家 和公众的名义加以表现。 和公众的名义加以表现。 返回
这个阶段与问题觉察阶段有着非常显著 的区别, 的区别,因为现在利益集团主要关心的 已经是“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 已经是“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这类 问题。此时,人们议论颇多的是“ 问题。此时,人们议论颇多的是“应该 做这件事或做那件事” 做这件事或做那件事”。人们的注意力 集中到了具体的方案上, 集中到了具体的方案上,多方面的政策 诉求会以各种形式被集中起来并通过一 定的政策渠道得到反映
政策讨论既要关注宏观问题,如目标, 政策讨论既要关注宏观问题,如目标,也要关 注较小的更加具体的微观问题,如手段。 注较小的更加具体的微观问题,如手段。就大 的目标而言, 的目标而言,拖车居住者的营地是否应该被完 全禁止并从社区中加以铲除? 全禁止并从社区中加以铲除?是否应该给他们 颁发许可证,让他们纳税, 颁发许可证,让他们纳税,或是限制他们的发 展规模?还是应该让他们自由发展,希望情况 展规模?还是应该让他们自由发展, 能自动好转?就具体手段而言, 能自动好转?就具体手段而言,如果一个团体 建立得越牢固、组织得越完善、运作得越正规, 建立得越牢固、组织得越完善、运作得越正规, 那么就越可能在目标上达成一致, 那么就越可能在目标上达成一致,而在手段上 产生分歧。 产生分歧。
公共政策问题与议程
• 三、
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
• 不是所有的公共问题必须通过公共政策来解决,只有确认为政策 问题才是通过政策来解决的,那么谁来确认?如何确认?
• 案例:没有解决方法就等于不存在问题吗? • 西方的一则小故事:在新西兰,一位士兵在根本不具备人力和物 力条件的情况下想建一座跨河大桥,他在河岸边发呆,情绪看起 来非常低落。这时,一位毛利妇人走近他,问道:“大兵,为何 这样忧郁?”士兵述说了他所面临的这个没有解决方法的难题。妇 人回答道:“振作起来吧!没有解决方法就等于根本不存在难 题。” • 另一个故事:那是1334年的事,一位荷克斯特茨城堡指挥官指挥 士兵抵御来自提洛尔女公爵的武装包围,围困已经持续了很长一 段时间,指挥官和他的战士们只剩下一头公牛和两袋大麦粉,显 然,仅靠这些东西他们支撑不了几天,他们正面临一个看似毫无 解决办法的难题。 • 因而,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对于政策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从某 种程度上来说,确认问题就已经是解决了问题的一半,政策问题 的确认为具体的政策制定过程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 • • •
(2)问题界定 问题界定是指对问题进行特定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A.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归类。 B.需要对问题进行必要的诊断。(差距何在?原因何 在?)
• 案例分析:怎样搞好乘车秩序? • 我国大中城市每天需乘公共汽车的上班族,一提起公交秩序 就一脑门子官司。不用提吵架、生气、丢东西,单是那份拥挤 就让人不能忍受。汽车一进站,人们一窝蜂地拥上前去;为抢 一个座位,好像什么都不顾了;经常会有上上不去、下下不来 的尴尬局面;更可气的是,年轻力壮的棒小伙儿占着老弱病残 的专座死不动窝。
Hale Waihona Puke • 3、动态性 • 政策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指为了解决某个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一系列可接受的方案或计划,在政策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论和审查备选方案基础上,最后形成正式政策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确定政策目标、设计备选方案、评估和选择方案。
一.政策的制定程序(一)、政策目标的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期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社会效果或所要避免的消极社会影响。
政策目标可以确立政策制定的方向,可以为备选方案的设计和筛选提供依据,可以为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提供基本依据。
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两个主要环节:一是政策目标的设计正确,这是决策者的主要职责;二是不同的参与者对政策目标的认同,这涉及民主参与问题。
(二)、备选方案的设计备选方案的设计是指围绕政策目标采取的,以实现政策目标为目的而进行的设计、谋划、拟定解决方案的活动过程,是寻求解决政策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下级给上级提出的策略(行动方案)必须至少有两个以上,而且必须说明各自的优劣和得失,可供上级考虑和选择。
只会提出一个方案的下级是不称职的,必须坚决撤换。
备选方案设计包括:实践主体,行动的方法、手段,时空环境。
设计备选方案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可以分为设想、分析、初选、评定、淘汰等若干环节。
备选方案应该尽可能地把所有方案包括进去,备选方案彼此之间应该是相互排斥的,设计备选方案必须依据实际,适当超前。
(三)、备选方案的筛选备选方案的筛选就是在对备选方案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择优的过程。
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对方案价值、方案可行性、方案效果、对方案风险进行论证评估。
对备选方案的筛选要遵循以下三个标准:第一,政治价值标准。
科学合理的政治价值标准要体现出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
第二,成本一效益的标准。
能够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预期的社会整体效益的政策方案才是高质量的政策方案。
第三,伦理道德标准。
良好的政策方案要符合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四)、政策方案的最终抉择与合法化在经过备选方案的筛选之后,将进入到政策方案的最终抉择阶段。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王绍光任何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
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政府往往不得不对优先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
能否影响决策过程固然是权力的一面,能否影响议事日程的设置则是权力更重要的另一面。
因此,在讨论政策制定时,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议程是如何设置的?什么人影响了议程的设置?本文依据议程提出者的身份与民众参与的程度区分出六种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重点讨论这六种模式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和发展趋势。
观察议程设置模式的转换有助于我们领会中国政治制度的深刻变迁。
关键词: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政治变迁参与选举决策者固然重要,但这种参与几年才有一次机会。
在一些所谓“民主”国家,大多数民众对政治的参与仅局限于这一种方式。
每过几年,他们在选举热潮的裹挟下过一把“当家作主”的瘾,此前此后,他们只是一板一眼地当顺民,对政治不闻不问,要问也不知从何入手。
然而,决策者上任以后的所作所为对民众的生计、国家的前途影响甚大。
因此,决策决不应该是决策者们的禁脔,哪怕他们是老百姓选举出来的。
真正的民主体制必须给民众参与政策制定全过程的机会。
谈到政策制定,一般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决策过程本身,而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事情被提上议事日程,而另一些却没有?任何一个社会都面临各种挑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些资源既包括财政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时间资源,也包括注意力资源。
换句话说,在具体决策之前,政府不得不做出抉择,对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
1962年,美国政治学家巴查赫(Peter Bachrach)和巴热兹(Morton Baratz)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权力的两方面”。
[1]这篇短短六页的论文之所以很快变成政治学的经典之作,是因为它指出了一个显而易见、但人们往往视而不见的简单事实:能否影响决策过程固然是权力的一面,能否影响议事日程的设置则是权力更重要的另一面。
有学者曾比较过美国两个城市,甲污染严重,但当地政府与民众很少讨论污染问题;乙情况好得多,不过当地政府与民众却十分重视如何减少污染。
公共政策概论课件:第四章 政策议程的设置
用5种引导方式均衡大客流
对社会问题的主观认定方面经常存在很大的分歧。 比如:对待贫穷的三种态度。
观点认识上的统一有时是很难的,但是,社会上那 些真正有影响的人物才能在社会问题的认定过程中发 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人们的主观认识、思想信仰、生活态度等价值因素在 社会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这些意识形态的东西左右着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根本看法。随着 社会的发展和各方面条件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信仰和态度也 会有所改变,所以定义社会问题的概念自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形成 公众议程
政府机构议事 专业人员分析 政府官员表态
形成 政府议程
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1.实质性议程 实质性议程往往涉及一些社会影响非常广泛、最具潜在和爆炸性 特征的公共政策问题。这些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使其不可避免 地带有分裂的特征。它们通常会在公众中、决策者中以及二者之 间引起争议,从而存在导致重大冲突的可能性。
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5.1.3社会冲突理论对社会问题成因的三种观点
1、价值冲突理论 2、群体冲突理论 3、阶级冲突理论
问题: 议程提出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如何保证议程提出的合理性?
第二节 政策议程的过程
一、政策议程的概念 政策议程是指将政策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决
小案例:
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保持世博高效运 转的政策议程?您能提出哪些合理的政策议 程?(这是一个政府议程的案例)
政府的态度:
1、俞正声说,总体上,为解决人流均衡问 题,上海不是更多地限制参观者的自由度, 而是采取引导的方式,使参观者自主决定。
5-2 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序
因此,拟定与选择政策方 案的基础是依据政策问题 确定合理的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
政策问题
1 影响政策目标确立的因素
公共政策目标并不是事先就规定好了的,而是由 政策制定主体发挥能动性创设或确立起来的。在 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时,人们就必须考虑解决 某个政策问题的目标。
在拟定预案阶段上,政策制定主体必须谨慎地、 全面地思考政策内外部生态系统中与政策目标发 生关联的一系列因素。
政策运行时的社会因素。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一个社会过程,政策目标必 须与社会运行相协调。
政策运行时的经济因素。有些政策在制定和实施时所需要的资源不仅和一 定的经济状况有关联,而且,还与经济结构、经济运行直接相关,在选择 政策目标时,必须考虑经济可行性。
政策运行时的技术因素。许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包含着较多的技术 要求,在选择政策目标时,必须考虑技术的可行性
5-2 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序
政策制定者对于政策问题的分析和判断,其根 本的目的,也正是在于寻求一种解决这一问题 的途径和方法。政策制定作为一种决策过程, 是对各种解决问题之可能性、途径和方法的选 择过程。
从程序上讲,方案制定包含问题界定、目标确 立、方案设计、后果预测和方案抉择五个相互 关联又相互区别的阶段或环节。问题界定我们 在前面已经做了详细的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这里我们将着重研究和探讨其他的几个阶段或 环节。
从横向来考察,政策目标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有些政策目 标是明确规定的,这是显性目标;有些政策目标是隐含的, 这既可能是故意隐含的,也可能是出乎预料地在实施中逐 渐显露出来的。
从纵向来划分,又可以细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 目标;最低目标、中等目标、最高目标,等等。
3 公共政策目标的冲突
在设定公共政策的目标时,会发生不同层级目标和不同方面 目标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一般是不同级别的政府、 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 的反映。
政策议程的建立
政策讨论既要关注宏观问题,如目标,也要关 注较小的更加具体的微观问题,如手段。就大 的目标而言,拖车居住者的营地是否应该被完 全禁止并从社区中加以铲除?是否应该给他们 颁发许可证,让他们纳税,或是限制他们的发 展规模?还是应该让他们自由发展,希望情况 能自动好转?就具体手段而言,如果一个团体 建立得越牢固、组织得越完善、运作得越正规, 那么就越可能在目标上达成一致,而在手段上 产生分歧。
二、政策议程的基本类型
1.外在创始型 2.政治动员型 3.内在创始型 GO
1、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个人或社 会团体提出,经阐释(对政策诉求进行 解释和说明)和扩散(通过一定方式把 政策诉求传递给相关群体)进入公众议 程,然后通过对政府施压的手段使之进 人政府议程。 返回
2、具有权威作用的政治领袖主动提出其 政策意向,并使其进入政府议程。因为 在一般情况下,政治领袖的政策意向往 往能够成为政府的最终决策,所以看似 没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政府议程。 返回
五、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
1.政治原则的偏离 任何国家都有立国之本的基本政治原则 政策诉求一旦偏离原则,政府就会通过 各种方法将其排斥在政策制定系统或制 度化程序之外
2.价值体系的排斥 价值体系涉及社会的基本观念及其信仰 倾向,是人们思考的依据和行为的准则。 提出的政策诉求与社会价值体系不符, 就难以形成公众议程,更不可能转化为 正式议程,即政府议程。
这个阶段与问题觉察阶段有着非常显著 的区别,因为现在利益集团主要关心的 已经是“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这类 问题。此时,人们议论颇多的是“应该 做这件事或做那件事”。人们的注意力 集中到了具体的方案上,多方面的政策 诉求会以各种形式被集中起来并通过一 定的政策渠道得到反映
公共政策议程讲解PPT学习教案
23
24
西方学者对建立政策议程途径的概括
安德森
科布、埃尔德
琼斯
1.政治领导介入 2.危机/引人注目 事件
3.抗议活动 4.大众传媒注意
内部: 1.自然大灾害 2.人为事件 3.技术变革 4.民权抗议 5.工会、罢工 6.生态变化
外部: 1.战争行为 2.武器技术革新 3.国际冲突 4.世界联盟变化
该问题必须是受到广泛关注的 问题(范围);
相当数量的公第21众页/共提43页 出必须采取 行动的要求(强度);
22
从经验来概括: 问题到达危机均衡,不能够再忽视; 问题具有特殊性,代表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从人类利益角度来看,该问题带有情感性,
或者吸引了媒体的注意; 问题质疑社会中的权力和合法性; 问题具有时尚性。
即是为了使某个问题被纳入政
策议程。
4
二、政策议程设置的触(激)发 机制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第4页/共43页
5
问题:贫穷
触发机制: 按手印
目标: 小康
政策: 承包制
第5页/共43页
6
讨论: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理论辨析甚至路线斗争, 议程之窗仍未开启?
第6页/共43页
7
1、描述触发机制:公共政策的催化剂
政策议程设定模型——
第27页/共43页
28
政策的议程设定模型
问题的 提出者
社会主体 政府
资料来源:彼得·J.梅,“政策设计的 再思考 :政策 和公众 ”(Reconsid ering Policy and Publics),公共政策杂志(Joumal of Pulic Policy),11.2(1991).
第19页/共43页
公共政策学第五章第三节政策议程的阶段与类型模板
2.强度
(1)强度是指公众对某社会问题的态度或反应程度。 (2)如果公众对某社会问题的反应平淡,则不会引发相关的政策议程; 反之,如果引起公众的担心和愤怒,导致舆论哗然,那就会使得政策制 定者予以高度重视。
3.时间 (1)时间是指触发机制产生的时间。 (2)瞬间机制(很短时间内就能够广为人知的事件),如地震、爆炸、
3.传媒是连接公众与政府的桥梁,使得公众参与决策成为可能。
4.传媒能发挥政府决策系统外脑的作用,是政府决策系统了解和掌握社
会信息的重要工具。
(六)问题本身
1.社会问题的明朗化程度对政策议程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般而言,明朗化的社会问题最容易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和政策决策系
统的反应。 2.如果只有问题明朗化后才能导致政策议程的建立,则政策决策系统只 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且问题往往在明朗化时已经非常严重了, 因此决策系统应该立足现在,预测未来,及时洞察潜在的问题。
公众。
D.问题的复杂程度
E.先例的明确程度
2.政府议程 (1)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 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 政策议程。 (2)从本质上讲,政府议程是政府部门按照特定程序行动的过程,政府 的制度性因素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政治体系的封闭
如果政府体系保守,决策过程封闭,民选代表不能代表选举人的利益,
那么公众与政府联系的渠道就会出现障碍,公众的呼声和愿望就很难为
决策者所知,人们不仅无法与决策者进行必要的沟通,而且不能通过问 题讨论等形式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公众认定的社会问 题很难进入政策议程。
(四)承受能力的超重
定;一般而言,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先要经过公众议程,然后才能
公共政策第5章第3讲
在转型中国,大众传媒渐成为政策系统中各 种利益表达与聚合的公共平台,是影响公共政策的 重要变量。但是对媒体行为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官 方态度,中国媒体要担当“社会公器”的角色还有 很长的路要走。 贾西津:《中国公民参与案例与模式》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媒体给予了很高的期望。 那么,媒体是否必然的是“净土”、“天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媒体追求发行量、 收视率、用户量、广告量最大化的现象已不再陌生。 有人说:“广告对报纸的支持是一种复杂的恩 赐。报纸对广告的依赖可能使报纸出版者偏袒及企 业商人的道德准则和利益”。
小轿车最后被一位武警战士强行拦下。 而这时轿车后面已留下一条长达 1500 米的血 路。骑车人被拉出后,几乎体无完肤,多根 肋骨骨折,左耳外轮脱落,双脚后跟白骨绽 出。 8月25日,当地《大河报》率先报道了这 一惊人血案。 8月27日,肇事者被刑拘后,身份被披露: 张金柱,曾任郑州市公安局二七分局局长、 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安分局政委。
10月13日,《焦点访谈》披露了这一血案。 10 月 17 日,郑州市公安局公布了对张金柱开
除党籍、开除公职、取消警衔的决定。 12月3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消息传出,近万人自发来到郑州中院门口。 1998年1月12日,郑州中院公开宣判:张金柱 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 身。
3、政治领袖的作用 4、政府体制的作用 5、大众传媒的作用 第一,传播政策问题; 第二,制造舆论压力; 第三,连接公众与政府的桥梁; 第四,政府决策系统的外脑。
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 李鹏1997年12月29日
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朱镕基 1998年10月17日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任何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
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政府往往不得不对优先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
能否影响决策过程固然是权力的一面,能否影响议事日程的设置则是权力更重要的另一面。
因此,在讨论政策制定时,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议程是如何设置的?什么人影响了议程的设置?本文依据议程提出者的身份与民众参与的程度区分出六种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重点讨论这六种模式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和发展趋势。
观察议程设置模式的转换有助于我们领会中国政治制度的深刻变迁。
关键词: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政治变迁参与选举决策者固然重要,但这种参与几年才有一次机会。
在一些所谓“民主”国家,大多数民众对政治的参与仅局限于这一种方式。
每过几年,他们在选举热潮的裹挟下过一把“当家作主”的瘾,此前此后,他们只是一板一眼地当顺民,对政治不闻不问,要问也不知从何入手。
然而,决策者上任以后的所作所为对民众的生计、国家的前途影响甚大。
因此,决策决不应该是决策者们的禁脔,哪怕他们是老百姓选举出来的。
真正的民主体制必须给民众参与政策制定全过程的机会。
谈到政策制定,一般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决策过程本身,而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事情被提上议事日程,而另一些却没有?任何一个社会都面临各种挑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些资源既包括财政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时间资源,也包括注意力资源。
换句话说,在具体决策之前,政府不得不做出抉择,对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
1962年,美国政治学家巴查赫(peter bachrach)和巴热兹(morton baratz)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权力的两方面”。
这篇短短六页的论文之所以很快变成政治学的经典之作,是因为它指出了一个显而易见、但人们往往视而不见的简单事实:能否影响决策过程固然是权力的一面,能否影响议事日程的设置则是权力更重要的另一面。
有学者曾比较过美国两个城市,甲污染严重,但当地政府与民众很少讨论污染问题;乙情况好得多,不过当地政府与民众却十分重视如何减少污染。
6公共政策问题与议程
8
[案例] 案例]
关于安乐死问题的争议
现代医药技术的发展,使快速、 现代医药技术的发展,使快速、无痛地死亡成 为可能。安乐死, 为可能。安乐死,在现代医学背景下被重新提 安乐死的提出, 出。安乐死的提出,使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临 终前有了自主地选择死亡方式的机会。 终前有了自主地选择死亡方式的机会。但安乐 死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 死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牵涉 广泛的伦理、法律、社会问题。 广泛的伦理、法律、社会问题。安乐死从其产 生至今, 生至今,始终处于支持方与反对方针锋相对的 境地。立法允许安乐死的国家屈指可数。 境地。立法允许安乐死的国家屈指可数。 安乐死是否符合伦理?两派争论的焦点以及各 安乐死是否符合伦理 两派争论的焦点以及各 自提出的伦理依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提出的伦理依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类型利益关系利益载体典型特征解决方式个人问题私人利益个人个人独享性市场交换机制个人自治机制团体问题团体利益组织组织共享性团体协商交易博弈强制社会问题社会利益政府社会分享性公共选择公共政策美国学者安德森认为从政策意图的角度来看政策问题可以被定义为引起社会上某一部分人的需要或不满足的某种条件或环境并为此寻求援助和补偿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议程的建立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