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1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荡的春秋时期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荡的春秋时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ab3efa580216fc700afdee.png)
万人以上。
地位。
东周
东周初年王室直接 平王东迁后, 近辖的土地有方约 还有3万人。 600里的土地,往后 后来逐渐减少 越来越少。最后只 到只剩下几千 有方约百里的土地。 人了。
直辖的人 天子在政治 口所剩无 上成了傀儡, 几,财力、 不得不依靠 物力、兵 强大的诸侯。 源减少。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动荡的 春秋时 期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动荡的 春秋时 期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动荡的 春秋时 期课件
1.给人民带来灾难。(消极)
战争频繁
民族流动迁徙
民族融合
争霸战争
诸侯国减少
局部统一
2.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统一。(积极)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动荡的 春秋时 期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动荡的 春秋时 期课件
课堂练习
1.在农田中,一位农民正拿着铁制的农具进 行耕作,此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C)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动荡的 春秋时 期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动荡的 春秋时 期课件
2.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 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
( B)
A.弱肉强食 B.统一 C.适者生存 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少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动荡的 春秋时 期课件
争
2.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霸
的 口 号: “尊王攘夷”
条
件 称霸标志:公元前7世纪,召集诸侯会盟
齐桓公改革: 1.改革内政 2.发展生产 3.改革军制,训练强大的军队
人教部编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9a7005804d2b160a4ec008.png)
公元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 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上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出现
《管子》记载:春秋时齐国 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上
春秋后期,牛耕出现
变
使用耒耜骨耜耕地(人力) 牛耕(畜力)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上: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农业发展什么作用呢?
管
仲
管仲改革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认。
影响: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
结合所学知识,对照两张地图, 思考:春秋时期的争霸有何利弊?
春秋初期形势图
春秋后期形势图
春秋争霸的消极影响: 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春秋争霸的积极影响 : 1.逐渐形成了局部地区的统一; 2.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2.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 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春秋珍品莲鹤方壶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3.商业发展: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 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春秋时期的各地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的社 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各地的经济得到发展,实力得到增强。
各诸侯国 各诸侯国实力得到增强。 除各了诸发侯展经国济实以力外不,断各增诸强侯,国对还当通过时什的么周
方王式室加来强说对,地方是的好控事制还?是坏事呢?
诸侯国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9bb8e767ec102de3bd899f.png)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铁犁牛耕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礼崩乐坏
王室的衰微
诸侯争霸
诸侯争霸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 晋始大,政由方伯。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
晋 河 城濮之战
水卫
楚丘 濮
水鄂城城西濮南
大 泽野
济 水 曹陶定陶丘
淮
晋军诱敌路线 齐军进军路线 楚军溃败路线
水宋 商商丘丘南
一大
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 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运潜移, 远看仿佛静止。
——张荫麟《中国史纲》
※争霸战争的影响: 1、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2、促进各民族间的民族融合;
3、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局部统一。
课后练习:
1、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的主要 目的是
A.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 B.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 C.协调诸侯间的争霸 D.维护小国的经济利益 2.成语“卧薪尝胆”主人公与下列哪个诸侯国有关系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越国
课后练习:
3. 以“尊王攘夷”谋略称霸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4.城濮大战后,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
孙 武
越王勾践吴越争霸
燕 河
吴王夫差
渭
秦水
水晋 周
卫
济鲁水齐 宋
汉
周王成 各诸侯国都城 吴军进兵路线
楚水
淮水 水
吴
江
越军进兵路线
越
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雄 (前770-前476年)
※历史特征:
1、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 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2、强大的诸侯通过争夺首领地位,成 为“霸主”。
铁犁牛耕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礼崩乐坏
王室的衰微
诸侯争霸
诸侯争霸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 晋始大,政由方伯。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
晋 河 城濮之战
水卫
楚丘 濮
水鄂城城西濮南
大 泽野
济 水 曹陶定陶丘
淮
晋军诱敌路线 齐军进军路线 楚军溃败路线
水宋 商商丘丘南
一大
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 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运潜移, 远看仿佛静止。
——张荫麟《中国史纲》
※争霸战争的影响: 1、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2、促进各民族间的民族融合;
3、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局部统一。
课后练习:
1、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的主要 目的是
A.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 B.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 C.协调诸侯间的争霸 D.维护小国的经济利益 2.成语“卧薪尝胆”主人公与下列哪个诸侯国有关系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越国
课后练习:
3. 以“尊王攘夷”谋略称霸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4.城濮大战后,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
孙 武
越王勾践吴越争霸
燕 河
吴王夫差
渭
秦水
水晋 周
卫
济鲁水齐 宋
汉
周王成 各诸侯国都城 吴军进兵路线
楚水
淮水 水
吴
江
越军进兵路线
越
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雄 (前770-前476年)
※历史特征:
1、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 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2、强大的诸侯通过争夺首领地位,成 为“霸主”。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27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27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c04e2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6.png)
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产生了
一个形容在列国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
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
语
。
•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 刺杀秦王嬴政,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 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献地图, 当嬴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 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争脱。荆轲 被秦王武士所杀。这一故事成为成语 的典故。
• 战国是中国漆器工艺的第一个繁荣期。其特点是“朱画 其内,墨染其外”。呈现强烈的装饰效果。
商业发展——城市(齐临淄、赵邯郸、魏大梁、 秦咸阳、周洛邑)、市场、各国货币(铜钱) 分为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鬼脸钱)四种。
三晋、两周布币,齐燕刀币,秦圆形方孔钱、楚国蚁鼻钱
西周管理制度——分封制 ①概念:又称封土建国,以番屏周 ②目的:巩固统治 ③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史记·周本纪》
社会发生什么变化?周王室与诸侯国关系如何?
春秋争霸的实质是什么? 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 国的权力展开的斗争。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1、社会生产力的变革——经济发展 A、铁器、农耕使用 B、青铜业、冶铁业、纺织 业、煮盐业、制漆业等手工业发展 c、城市出现 D、金属货币更多地使用 2、社会关系的变革——分封制的瓦解、诸侯争霸 、民族融合加剧
铜冰鉴,长宽76CM,高63.2CM,湖北随县,1977
冶铁业发展
变
• 《史记·货殖列传》 :“邯郸郭纵 以铁冶 成业,与王者埒富” 。
春秋战国五大名剑:湛卢、巨阙、镆邪、 鱼肠、纯钧,由春秋时欧冶子所铸造五 把青铜剑。传说削铁如泥。
• 湛卢剑:越王勾践剑,后被吴王阖闾收 藏,后传到岳飞手中。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5124cad7c1cfad6185fa753.png)
课堂总结
铁农具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牛耕
王室衰微 分 封 制 的 瓦 解
诸侯争霸
给人民带来灾难 促进局部统一 促进民族融合 瓦解旧制度
感谢聆听
壹
贰
叁
春
王
诸
秋
室
侯
时
衰
争
期
微
霸
的
经
济
发
展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
生 产 工 具 改 进
北京人使 用的石器
河姆渡人使 用的骨耜(sì)
笨重,使 用不方便
硬度不够, 不够锋利;
不耐用
锋利、韧性 好、耐用、
造价低廉
商周时期的 青铜铲
青铜虽硬 ,韧性不 好,易断
春秋时期的铁 制农具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诸侯争霸
观察地图,思考:诸侯争霸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 了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诸侯争霸的目的是什么?
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 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诸侯争霸
众多诸侯国中,哪些国家成 为春秋霸主?
霸主:齐桓公、晋文公、 楚庄王、秦穆公、吴王夫 差、越王勾践。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3.商业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齐国的市场
《战国策·东周》载: 齐桓公“宫中七市”。
王室衰微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除了推动
合作 生产力的进步,还对诸侯和东迁后的周天子带来什么影响?
王室衰微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私田出现
2.手工业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0a6c7aeda38376bae1fae2d.png)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力量 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随堂基础检测
1.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D )
A.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社会面貌可以用下列哪个词汇来概括最为恰当( )
A. A争霸 B. 伐虐 C. 分封 D. 变法
材料二:
穿有鼻环的牛尊(春秋时期)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牛耕已为人所熟知,牛耕得到推广。
1.牛耕的好处?
畜力代替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2.说一说:铁器、牛耕应用于农业生产有何作用?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铁器牛耕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A.尊崇周天子并击败周边民族的进攻 B.利用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发展自己的力量 C.帮助周天子解除周边民族的威胁 D.保卫都城,击败周边民族
5. “齐桓公采纳他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得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
是(A )
A.管仲 B.商鞅 C.韩非 D.主父偃
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 A )
《韩非子》:“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 铭必惊人。”
楚庄王“问鼎中原”
三、诸侯争霸
春秋末年,江南吴国跟越国也加入争霸战争
吴国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改革内政,建设城郭 壮大军队,任用孙武为将 军,提高军队战斗力
随堂基础检测
1.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D )
A.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社会面貌可以用下列哪个词汇来概括最为恰当( )
A. A争霸 B. 伐虐 C. 分封 D. 变法
材料二:
穿有鼻环的牛尊(春秋时期)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牛耕已为人所熟知,牛耕得到推广。
1.牛耕的好处?
畜力代替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2.说一说:铁器、牛耕应用于农业生产有何作用?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铁器牛耕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A.尊崇周天子并击败周边民族的进攻 B.利用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发展自己的力量 C.帮助周天子解除周边民族的威胁 D.保卫都城,击败周边民族
5. “齐桓公采纳他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得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
是(A )
A.管仲 B.商鞅 C.韩非 D.主父偃
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 A )
《韩非子》:“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 铭必惊人。”
楚庄王“问鼎中原”
三、诸侯争霸
春秋末年,江南吴国跟越国也加入争霸战争
吴国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改革内政,建设城郭 壮大军队,任用孙武为将 军,提高军队战斗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c9166760b4e767f5bcfce38.png)
北秦 魏
燕
上
韩
赵
中 下
楚
魏 韩
长平之战
时间 双方 结果 影响
春秋和战国时期战 争有哪些不同特点?
时期 战争 战争规模 目的
春秋
用少量军队
争霸 在短时间内
决定胜负
战国 兼并
几十万大军 时间长 死伤多
代表 战役
城濮 之战
长平 之战
时
霸主或
主要
期
强国
战役
春 秋 时 期
战 国 时 期
历史 典故
齐 桓 公
从镐京到洛邑方 辖的军队多 资源丰富。 上有最高的
周 约千里的土地 达14万人以
地位。
上
东周初年王室直 平王东迁后,直辖的人口 天子在政治
接近辖的土地有 还有3万人。 所剩无几, 上成了傀儡,
东 方约600里的土地,后来逐渐减 财力、物力、不得不依靠
周
往后越来越少。 少到只剩下 最后只有方约百 几千人了
兵源减少
强大的诸侯。
里的土地。
所谓“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 “攘夷”指当时我国北方的狄人 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战之机内侵, 对各国造成严重威胁,领头伐夷 就能得到各国的拥戴。
春
秋
晋 楚 争
五 霸 之
霸
齐桓公之后起来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 楚国,这两国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 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期最 壮观的景象。
晋 文 公
秦齐 穆桓 公公 楚 庄 王
1、顺藤摸瓜 ①春秋霸主 ②任用管仲为相 ③召集诸侯会 盟 A秦穆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齐桓公 2、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部的是 A秦 B燕 C楚 D齐 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桂陵之战B城濮大战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时期课件新人教版 (1)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时期课件新人教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5129962955270722192ef76e.png)
霸主地位。 4.晋楚之争中,退避三舍成为霸主的是晋_文_公 。问鼎中原,并在邲
之战打败晋国,跃升为霸主的是 楚庄王 。
春秋形势图
秦
晋
新田
齐
临淄
雍
周 洛邑 宋
商丘
楚郢
吴 会稽
你能说出左图 的春秋五霸的 名称吗?
关于春秋 五霸的另一种 说法是什么?
晋B 新田
齐A 临淄
雍 周 洛邑
商丘
楚C 郢
吴D 吴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B.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 大的国家。
7.读材料,回答问题。 子(孔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
其赐。 子又曰:桓公九合诸侯(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不以兵车,管
4.与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称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B )
A.尊王攘夷 B.卧薪尝胆 C.退避三舍 D.围魏救赵 5.公元前351年,齐桓公在葵丘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
表明 B
A.周天子非常敬重齐桓公 B.齐桓公的霸主地位被确认
C.齐桓公“尊王攘夷”政策得到拥护 D.齐桓公有很大号召力
6.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仲之力也。 ① 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春秋时的一位霸主是谁? 齐桓公 ② 齐桓公为什么能够首先称霸?
经济上:地近渤海,拥有山海鱼盐之利。
政治上: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
外交上:地近渤海,拥有山海鱼盐之利。
称霸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之盟。
二、战国纷争乱不休
1.公元前475---前221,是我国历史上的_战__国_时期 2.战国初年晋分裂成 韩 、 赵、魏 三个国家,加上原有 的 齐、楚 、 秦、燕 ,并称为 战国七雄。
之战打败晋国,跃升为霸主的是 楚庄王 。
春秋形势图
秦
晋
新田
齐
临淄
雍
周 洛邑 宋
商丘
楚郢
吴 会稽
你能说出左图 的春秋五霸的 名称吗?
关于春秋 五霸的另一种 说法是什么?
晋B 新田
齐A 临淄
雍 周 洛邑
商丘
楚C 郢
吴D 吴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B.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 大的国家。
7.读材料,回答问题。 子(孔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
其赐。 子又曰:桓公九合诸侯(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不以兵车,管
4.与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称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B )
A.尊王攘夷 B.卧薪尝胆 C.退避三舍 D.围魏救赵 5.公元前351年,齐桓公在葵丘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
表明 B
A.周天子非常敬重齐桓公 B.齐桓公的霸主地位被确认
C.齐桓公“尊王攘夷”政策得到拥护 D.齐桓公有很大号召力
6.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仲之力也。 ① 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春秋时的一位霸主是谁? 齐桓公 ② 齐桓公为什么能够首先称霸?
经济上:地近渤海,拥有山海鱼盐之利。
政治上: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
外交上:地近渤海,拥有山海鱼盐之利。
称霸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之盟。
二、战国纷争乱不休
1.公元前475---前221,是我国历史上的_战__国_时期 2.战国初年晋分裂成 韩 、 赵、魏 三个国家,加上原有 的 齐、楚 、 秦、燕 ,并称为 战国七雄。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64c396c02768e9951e73865.png)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铁器牛耕】
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 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 掘出一批铁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 用牛来耕地。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 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依据材料回答: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 重要标志是什么?
春秋铁农具
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
观察图片思考,铁器牛耕的出现会带来哪些变化? 铁器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史料记载】
材料一:《汉书·地理志》载齐国能“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 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材料二:《管子·地数》载齐国“聚庸而煮盐”成为国家重 要经济收入之一 材料三: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 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因鲁国 编年史 《春秋》 而得名
东 周
因各诸 侯国连 年相互 战争 而得名
春 秋
公元前770年
战 国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的都城外,进行操练,周 天子派人进行慰问,然后楚庄王 问使者,这王宫里的鼎有多大, 多重?那时候,九鼎是最高权力 的象征,楚庄王问九鼎的重量和 大小,就表明了他有取代周天子, 一统天下的野心.周天子非常不 满,却又无可奈何。这是怎么 回事呢?
【拓展延伸】
春秋故事知多少
春秋时期近300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 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 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 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春秋战国时期的 历史,后来形成了许多成语故事,请将你熟悉的春 秋成语典故讲给大家听,并分享你自己的心得体会。
与春秋争霸有关的成语或故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8c5f22beefdc8d376ee32fb.png)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
1、劳动工具改进
古书记载,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
《管子》记载:春秋时 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
2、农业上:耕作方法改进
春 秋 末 期 , 人 们 使 用 牛 来 耕 地
使用耒耜骨耜耕地 (人力)
牛耕 (畜力)
消极影响: (1)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2)在争霸战争中,许多国家通过改革加强了自身力量。 积极影响:
(3)在争霸战争中,华夏族同其他民族频繁接触,促进 了民族融合。
(4)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 域较大的国家,利于国家的统一。 由此进入了战国时期。
课堂练习
1.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原因包 括( ) A.铁农具的应用 B.牛耕的推广 C.水利工程的修建 D.金属货币的流通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是春秋时期农业 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 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
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 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春秋时期的各地经济都得到了发展,农业、手工 业、商业都有很大发展,那么经济的快速发展对 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D
三、诸侯争霸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 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 并弱 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政由方伯 ——《史记· 周本纪》
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齐 桓 公
齐 越 桓 王 公 勾 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 (共47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 (共4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c9d9d4e7cd184254b3535cf.png)
2、任用政治家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 整顿军队;
3、“尊王攘夷”策略
管
仲
春秋五 霸
动脑筋:
1、地处山东,盛产齐鱼国盐能迅,速经强济大富的庶原。因是什么?
2、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3、训练军队, 以“尊天子攘四夷”为旗号,号令诸侯。
周王城
各诸侯国都城
管仲相恒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 于今受其赐。 ——《论语·宪问》
三、诸侯争霸 齐 桓 公 齐桓公 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
1、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 东方的一个大国;——(经济)
2、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 ,发展生产;——(政治)
3、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军事)
4、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 充疆界。——(外交)
齐桓公成为首霸的原因是什么?
1、齐国优越的地理环境 ;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BC2070 BC1600 BC1046 BC771
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我国经历了哪几 个朝代?
新课导入
西周时,遇到敌情靠烽火台传 信报警。周幽王昏庸无道,为了取 悦王妃褒姒,竟下令燃烽火。
后来,戎族真的来攻西周。幽 王派人点燃烽火,诸侯没有再来救 援。结果,幽王被杀。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 具来耕种土地。此外,至迟在春 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 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 要标志。
铁农具有哪些优越性
《管子》记载:春秋 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 耕种土地。
战国时期铁农具复原图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山海经》上记载 的铁矿山,达三十 多处。
右图是考古工作者在 山西战国墓葬中发掘 出来的“牛尊”。
3、“尊王攘夷”策略
管
仲
春秋五 霸
动脑筋:
1、地处山东,盛产齐鱼国盐能迅,速经强济大富的庶原。因是什么?
2、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3、训练军队, 以“尊天子攘四夷”为旗号,号令诸侯。
周王城
各诸侯国都城
管仲相恒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 于今受其赐。 ——《论语·宪问》
三、诸侯争霸 齐 桓 公 齐桓公 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
1、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 东方的一个大国;——(经济)
2、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 ,发展生产;——(政治)
3、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军事)
4、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 充疆界。——(外交)
齐桓公成为首霸的原因是什么?
1、齐国优越的地理环境 ;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BC2070 BC1600 BC1046 BC771
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我国经历了哪几 个朝代?
新课导入
西周时,遇到敌情靠烽火台传 信报警。周幽王昏庸无道,为了取 悦王妃褒姒,竟下令燃烽火。
后来,戎族真的来攻西周。幽 王派人点燃烽火,诸侯没有再来救 援。结果,幽王被杀。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 具来耕种土地。此外,至迟在春 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 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 要标志。
铁农具有哪些优越性
《管子》记载:春秋 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 耕种土地。
战国时期铁农具复原图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山海经》上记载 的铁矿山,达三十 多处。
右图是考古工作者在 山西战国墓葬中发掘 出来的“牛尊”。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9558e8964bcf84b8d57bcc.png)
铁锄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5:32:57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122021/8/122021/8/12Aug-2112-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12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越王勾践
春秋末年,吴越经常交锋,互有胜负, 到吴王夫差时,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 吴王称臣,越王勾践为报国耻卧薪尝胆,终 灭吴国,成为春秋末期最后的一个霸主。
吴越争霸
吴 王 夫 差 矛 越王勾践剑
极消: 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积极
利于局部地区的统一 促进了民族融合 推动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 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越齐
主要霸主:
王桓公 勾
践
齐
楚
桓 公晋文Biblioteka 庄 王秦 穆公
公
吴 王 阖
闾
齐桓公首霸原因:
• ①齐国位于今山东北部;近海,盛 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 大国。(资源优越)
• 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 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 国很快就国富兵强。(实力雄厚)
•
③提出“尊王攘夷”口号,号
从春秋霸业兴替的探究, 对我国在当代的国家生存和 大国崛起有何启示?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名师课件(共23张PPT)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名师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b68d51676c66137ee0619b1.png)
目标4:识读动画地图《春秋五霸》,明确春秋霸主,结合教材内容归纳总结诸侯争霸的原因;
识读地图《春秋五霸》,找出齐国的地理位置,阅读教材相关史事,分析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
0
因;阅读教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讨论分析评价春秋争霸,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
0 0
维。(重点)
0
1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0
问题3: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0 0 0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业
春秋后期,铁农具和牛耕
手工业
商业
青铜业、冶铁业、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纺织业、煮盐业及 漆器制作也有所发 展 城市出现商品交换 市场,金属货币被 更多使用
表现
0
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 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 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0
0
0
材料反映了王室衰微、诸侯混战。
0
王室衰微 问题2
天子 诸侯 诸侯
卿大夫
0 0 0
分封制 瓦解 县
周代 分封制
×
郡
官员 不世袭
士
0
王室衰微
问题2 周王
周平王将国都从 镐京东迁洛邑
周王公元前770年 Nhomakorabea分封制 瓦解
诸侯
0
诸侯
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0
向周王进纳贡物 服从周王调兵
0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0
0
0
0
一鼓作气
卧薪尝胆
退避三舍
0
一鸣惊人
0
0
这些成语你都知道吗?都出自哪个历史 时期?因何而来呢?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动荡的春秋时期》优质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动荡的春秋时期》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7d14d8bd64783e08122bd5.png)
结合教材,春秋时期中国存在哪些民族矛盾?
周王室 衰落
权力 真空
争夺土地 和人口
边疆地区 的民族矛 盾
矛盾:南蛮楚人与中原王朝;北方戎狄
影响
三、诸侯争霸
春秋后期诸侯国
观察这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变化:诸侯国数量减少,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争霸战争,程度不同地打击和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为
影响:分封制逐步瓦解
原因、表现
三、诸侯争霸
争霸原因:一是王室衰微;二是各诸侯国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三是各诸侯国争夺人口、财 产、土地和政治上对别国的支配权。
春秋主要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 庄王、秦穆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谁是第一个霸主? 观看视频,总结齐国成为春秋首霸的原因?
原因
三、诸侯争霸
原因:
驯服牛的有力例证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文物资料卡: 名称:“牺尊” 年代:商晚期 造型:青铜器高33.7厘米、长58.7厘米,作水牛形,牛腹 中空,牛颈和背脊上有三个孔,中间一孔套有一个锅形器, 此尊应是一件温酒器。
材料一: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用于祭祀的牲口,现在用在田间劳作)
——《国语·晋语》(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作)
表现: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漆器
冶铁示意图
莲鹤方壶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 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表现: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钱币分布图
城市交易市场
商业: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的使用
表现: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表现
作用
农业 手工业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青铜业、冶铁等)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宋秦楚晋齐 春
霸 秋 齐襄 穆 庄晋 文 桓 楚
桓
文
庄
公公 公 王公 公 公 王
五
自主学习:春秋五霸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1、春秋五霸是先后出现还是同时并存的? 2、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谁?他成为首霸的 原因是什么? 3、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确立起霸主地位的? 4、分别说出与这三位霸主有关的成语故事。
4
的过程,各诸侯国各为诸了侯不国被变吞法并图,强纷,纷推实动行社改会革变来革提高 自己的国力。著名的有楚国的吴起变法,魏国的李悝变 法,秦国的商鞅变法。
材料三:春秋初期的100多个小国逐步归并成战
国初期的10多趋个势诸:侯分国裂。走在向争统霸一过,程民中族,交有流些加诸强侯国被 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使秦国加快了统一 步伐,华夏族和其他各族交往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课堂练习
1.(临沂中考)“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
√ “他”是(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2.(黄冈中考)《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
√ 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三家分晋 燕
齐 晋
秦
田氏代齐
楚
战国 七雄
燕燕
赵赵 齐齐 秦秦 魏魏
韩韩 楚楚
东
南 图西读图 北填
到
燕4
赵5
齐1
魏6
秦3 韩7
楚2
韩齐 魏楚
秦 燕 赵
: :
弱 连 横
事 一 强 以 攻 众
著名纵横家: 秦国的张仪, 魏国的公孙衍
合 纵
强 合 纵
合 众 弱 以 攻 一
那么为什么六国 合纵抗秦的谋略没 有成功呢?
东 600里的土地,往 后来逐渐减 财力、物力、儡,不得不
周
后越来越少。最后 少到只剩下 兵源减少 只有方约百里的土 几千人了
依靠强大的 诸侯国
地。
原因: 周王室衰微,诸侯王有很大的势力
❖ ❖ ❖ ❖ ❖
宋秦楚晋齐 春
襄 公
穆 公
庄 王
文 公
桓公霸
秋
五
周王城 各诸侯国都城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另一说
因为秦国用贿赂、威胁、“连横” 的手法各个击破,破坏了合纵。其次, 其他五国立场不坚定,“朝秦暮楚”。
正确评价春秋、战国的战争
材料一:春秋战战国争混带战来期了间巨,大人的民灾长难期处于分
裂和动乱,大量人口失去生命或流离失所。同时战争 对生产的破坏也是空前的,大量的田地荒芜。
材料二:春秋战国期间的混战就是一个弱肉强食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称
兵力 财力物力 天子与诸
人口 侯的关系
西 周王室直接管辖从 王室直接管 人口众多, 天子拥有政
镐京到洛邑方约千 辖的军队多 资源丰富。 治上的最高
周 里的土地
达14万人
地位
以上
东周初年王室直接 平王东迁后,直辖的人口 天子在政
近辖的土地有方约 还有3万人。 所剩无几, 治上成了傀
看图说史
城濮之战 1. 重耳流亡
2. 楚成王的礼待
3.晋军“退避三舍”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一鸣惊人
大臣们常劝我,我也不听,甚 至还下令:谁敢再劝,就砍谁 的头!
1 我当大王后,总是贪图享乐, 天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
2
3
我决心改革,富国强兵,终于一
史 漫 鸣惊人,成为霸主问鼎中原。
画
说
后来有位大臣用“五彩鸟”的隐 语劝我,我决定痛改前非。
3.(太原中考)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
√特征是( )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
燕
填
一
赵
齐
填
秦
魏
韩
楚
齐桓公称霸原因
齐
春秋争霸形势图
①经济:
山海渔盐,经济富裕
②政治:
任管仲为相,改革内政
③军事:
改革军制
④外交:
“尊王攘夷”,深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