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合集下载

教育部公布招生改革方案 高中不再分文理

教育部公布招生改革方案 高中不再分文理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意见》明确,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

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意见》明确,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

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意见》明确,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意见》明确,开展改革试点,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省(市)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及时调整充实、总结完善试点经验,切实通过综合改革,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试点要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

(原标题:招生考试改革实施意见发布:高中不再分文理科)。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意见概述
意见概述
《实施意见》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 拔水平;加强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 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 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录取方式
问: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将有哪些变化?
答:高校招生录取方式的变化主要有:一、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在招生章程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 公布;二、在制定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充分发挥招生委员会作用;三、 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四、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 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五、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六、推 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七、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 批次改革试点。八、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高职院校
问: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如何进行?
答:根据改革方案,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将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 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 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 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二)基本原则。

全国新高考方案的比较及对陕西的启示

全国新高考方案的比较及对陕西的启示

全国新高考方案的比较及对陕西的启示作者:***来源:《陕西教育·综合版》2021年第12期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党中央确定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推动的重大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高考综合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明确要求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新高考改革的实施进程2014年9月,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标志,我国开启了自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一轮高考改革。

当年,上海、浙江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地加入第二批试点行列;2018年,第三批新增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市);2021年,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成为第四批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市)、自治区。

◎“3+3”模式与“3+1+2”模式的比较(一)“3+3”考试模式“3+3”考试模式:3门必考+3门选考。

第一个“3”指的是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科;后者“3”指从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浙江有技术)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3+3”模式下有20种选科组合。

目前施行的地方有: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

上海高考总成绩为660分,其他省市高考总成绩为750分。

其中浙江省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科中选择3科,共有35种选科组合。

新高考“3+3”模式除浙江省外,考生的选科组合有20种,对是否必选物理、历史不作限制,但是高校招生会有必选科目要求,选择时需慎重。

(二)“3+1+2”考试模式“3+1+2”考试模式:3门必考+1门首选+2门再选。

英语“ 一年两考”,现实弊端需考虑

英语“ 一年两考”,现实弊端需考虑
我国新高考改革后的英语考试仍是一种竞争体制下 的分数排名考试,并且两次考试均采用原始分赋值的方 式,一分之差就会对排名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无论 第一次考试取得多么好的成绩,学生都会期待下一次考 得更好。
外语“ 一年两考”,让学生在两次考试中选择一个较好 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其初衷是好的,但考生及家长对分 数和名次的焦虑可想而知。“ 一年两考”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高考“ 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反而引发了新的博弈。
其次,“ 一年两考”试题难度一致性难以保证,高考的 公平性受到影响。
让两套试题的难度系数绝对相同,操作难度非常大。 华东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研究院院长陈玉琨教授认为,高 考制度的改革是合理的,但高考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内容就是指试题的质量和等价性,也就是说,这张试卷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另一张试卷的价值应该一样。那么,怎么判断两张试卷的 价值是否一样?判断的标准是什么?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 在实践上都是一个难题。
如果两套题的难度系数不相同,或者说两套题的价值 不一样,那对于只参加一次考试而恰好赶上难度系数大的 这套题的考生是否公平?高考是体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 平的重要制度,“ 一年两考”制度显然影响公平性。
最后,英语“ 一年两考”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新高考改革的初衷之一是减轻学生的负担,但从已实 施的情况来看,出于考取更高分数的考虑,绝大多数学生 都会选择考两次。由原来的一次冲刺变成现在的两次冲刺, 学生承受的是双倍压力。 毋庸置疑,新高考改革是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改 革,从原来的文理分科到现在不分科,从原来的“ 一张试 卷”“ 一把尺子”录取到现在的“ 两依据一参考”,新高考 赋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 新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但在具体操作层面还需研究,应 吸取试点省市的工作经验或教训,探索一条更适合我国国 情、学情的,既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又能减轻学生负担 的高考改革之路。 2018年秋季启动新高考改革的江苏、辽宁等省份,采 用英语听力考两次、笔试考一次的方式,我认为这是一项 有益探索。听力的两次考试与笔试的两次考试是截然不同 的 :一 是 在 短 时 间 内 进 行 的 两 次 听 力 考 试 , 并 没 有 增 加 考 生负担;二是能够有效降低偶然因素对考生应考的影响。 英语笔试“ 一年两考”增加学生负担是一件大家都不 希望发生的事情,而取消英语笔试“ 一年两考”并不会改 变新高考的大方向。故此,本人建议取消英语笔试“ 一年 两考”。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及时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及时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及时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09.04•【字号】浙教电传〔2014〕325号•【施行日期】2014.09.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及时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教电传〔2014〕325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高校:9月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由此正式全面启动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经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报教育部备案,也将于近日公布实施。

为在全省切实做好考试招生改革工作,现就有关事项提出如下要求:一、深入学习领会,凝聚改革共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呼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善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促进社会公平的重大教育改革举措。

国家选择我省作为高考招生改革试点,既是对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和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实践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省的充分信任,必须肩负起责任,切实搞好改革试点,为全国推进高考招生改革积累经验。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中学,都要充分认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国务院《实施意见》上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改革支招,一起为改革发力。

通过深化考试招生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实现教育的科学和谐发展。

二、广泛宣传解读,夯实群众基础我省试点方案公布后,各地各高校要立即组织开展宣传解读和培训工作。

宣传解读和培训要严格围绕国家《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我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进行。

先干部后群众,先内后外,努力指导和帮助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深刻领会改革精神,全面了解改革的具体政策和方法,增强大家对改革的认同感。

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一是扩大考生和高校双向选择权。

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同学,有助于激发同学学习爱好、挖掘同学学习潜能;有助于同学发现专业性向,合理规划学习及发展方向;同时,也有助于减轻同学学习心理负担,引导同学全面而有独特的发展。

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高校,有助于高校选拔合适自身培育要求的同学,有助于高校及学科专业办出特色,完成多样化发展。

二是推动综合评价选拔。

统一高考招生施行高考与学考、必考与选考相结合,高职提前招生施行高中学考或职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相结合,单独考试招生施行文化素养与职业技能相结合,三位一体招生施行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养评价相结合。

各类考试招生模式均强调评价选拔的综合性,推动人才评价选拔从单一向综合转变。

三是弱化一考定终身现象。

多种考试招生模式给同学提供了多种升学发展选择通道;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可完成“考其所长”、“考其所好”;使一次考试的重要性降低,一考定终身得到弱化。

2、改革贯穿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我省这次设计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着力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以利于促进同学健康发展、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利于维护社会公正公正。

好的教育,必定是在同学、学校不断选择中完成的。

近几年,我省推行的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已经贯彻了这一思想,并已取得明显成效。

高考招生改革强调把更多项选择择权交给同学和学校,旨在完成教育改革从选课到选考的进一步推动。

在方案设计中,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同学选择,是否有利于高校自主权扩大。

通过同学学校的双向选择,促使招生公正从已有的程序公正、时机公正进一步走向内容公正。

3、高考科目有什么改变20XX年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其中,外语考试一年进行两次,另外一次布置在每年1月;考生最多参与两次外语考试,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果计入高考总分。

计入高考成果的一般高中学业水公平级性考试科目,由同学依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科目。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失败命运早已注定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失败命运早已注定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失败命运早已注定王贵成文继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三个月后,12月16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和《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

呵呵,酝酿了长达十年的时间,中国高考改革的面纱终于揭开了。

然而,露出了庐山真面目的新一轮高考改革,却现出了失败的影子。

一其实,这次高考改革在十年的酝酿时间里,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隐患。

此次高考改革的源头可追踪到2005年,2010年国家通过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后,高考改革被正式提上日程。

2010年底,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考试招生改革组专家开始围绕高考改革进行调研,一年后,16个议题的调研报告陆续形成,在此基础上起草了一个高考改革方案。

但在教育部党组讨论之后不了了之。

此后,数度传出方案已出,但又数度搁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些口号相信那些操持教育改革的肉食者比谁都清楚,喊起口号来比谁都响亮,可为什么这么一份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改革方案却被一拖再拖呢?十八大之后、2013年春节前,教育部又提出要起草高考改革方案,但只是与小升初、研究生考试等一起,纳入“人人成才的路线图”里。

到了2013年5、6月份,思路再次调整,强调还是要围绕高考作文章。

2013年11月1日,教育部主导的改革方案获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原则通过,随后由《中国教育报》披露部分内容,教育部副部长表示“公开征求意见后发布”。

一切似乎都已经板上钉钉,但这份方案在内部征求意见时招致多人反对,既包括专家学者,也有行政官员,方案再度搁置。

直到2104年7月,有关部门开始意识到“再不出无法交待”。

因为根据部署,2017年就要开展试点,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必须在今秋高一新生入学前发布。

所以在最后两个月内,方案的讨论修改工作被逼驶上快车道。

“几乎天天在变,”一知情专家说,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后,还作了多次修改。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京教基二〔2018〕16号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京教基二〔2018〕16号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京教基二〔2018〕16号各区教委,燕山教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京教计〔2016〕1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发挥改革正确导向作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引导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优质高中办学规模,形成多样化、有特色的高中阶段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打牢终身发展基础。

坚持公平公正,不断完善规则程序,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坚持科学规范,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使学、考、招有机衔接,合理控制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坚持统筹兼顾,从教育综合改革全局出发,强化各项教育改革的衔接配套。

(三)改革目标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到2021年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健全促进公平、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9]3号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9]3号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正文:---------------------------------------------------------------------------------------------------------------------------------------------------- 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高校招生委员会,广东省高教厅,部属各高等学校: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在改革中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善。

二十余年来,在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录取办法、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经历了较大的变化。

高考制度的改革为高等学校科学、合理、有效地选拔人才,为引导中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考生提供相对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方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

面对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新形势,面对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加大教育的贡献力度迫切要求,教育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相应地,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必须坚持改革,主动适应时代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素质能力结构的要求。

着力引导人才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使高考的作用进一步完善。

教育部学生司、基础教育司和考试中心在近一年联合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已经教育部党组讨论通过并报经中央领导同志原则同意。

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如下:一、高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在改革中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三项原则,把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深化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1、高考科目设置改革。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现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问题导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

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

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完善政府监管机制,确保考试招生工作高效、有序实施。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坚持育人为本、普职并重、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因 地制宜。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 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意见》要求,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作为初中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 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意见》强调,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建设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指出,新世纪以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一些地方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 价、高中招生录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值得总结推广。同时,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中也还 存在招生录取唯分数、考试内容偏重机械记忆重复训练、招生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加分项目不合理等突出问 题,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公平。
一、总体要求
1.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兴趣爱好,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坚 持普职并重,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阶段教育。坚持公平公正,不断完善规则程序,为 学生创造平等升学的机会。
时间进度
《意见》提出,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 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意见解读1
1
主要功能
2
改革要求
3
自主选择试点
4
跨区域招生规 定
5
改革要求安排
《指导意见》提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既是学生初中 毕业又是升学的基本依据,明确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多重功能。

姜钢:1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姜钢:1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2016-10-11 姜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明确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

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实施意见》对“十三五”时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加快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按照《实施意见》部署,我国高考改革2014年“拿图纸、出方案”,制订了高考内容改革规划和分省命题省份使用全国卷的调整方案。

2015年“打基础、抓施工”,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和创新精神的考查,并顺利实现7个省份使用全国卷的平稳过渡。

2016年迈入“调布局、克难点”的关口,科学实行“一纲多卷”,平稳完成命题格局调整,全国26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通过加强法治化建设强化考试管理和秩序,进一步提升了全国高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外语“一年两考”即将在我国高考历史上首次实施;探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从顶层设计上回答好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等关键性问题,并通过修订考试大纲、改进评分方式及评卷管理、加强国家题库建设等措施增强改革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一、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实施意见》提出,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要“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握和谋划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整体布局,要在国家总体战略和宏伟蓝图的指引下,围绕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主题,确保人才选拔质量和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为此,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突出考试内容的整体设计和科学构建,形成“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也成为了改革的重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质量,我国教育部门制定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期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公平、公正的升学机会,推动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提升。

首先,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将加大对高考内容的改革力度。

通过对高考科目设置、考试内容、命题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更好地贴近教育教学实际,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减少对应试能力的单一评价。

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改革实施方案将加强对高考招生政策的调整。

通过对高校招生政策的改革,建立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招生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促进高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此外,改革实施方案还将加大对高考监督和评价的力度。

通过建立健全的考试监督机制,加强对高考各个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种作弊行为,确保高考的公平、公正。

同时,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为学生提供更公正的
升学机会。

此外,改革实施方案还将加大对高考招生政策的调整。

通过对高校招生政策的改革,建立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招生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促进高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总的来说,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将有利于提高高考的公平性和科学性,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发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解读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解读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按照《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鲁政发﹝2016﹞7号)要求,5月11日,我厅印发了《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就相关问题解读如下。

一、《方案》出台的背景和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对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2014年12月,教育部制定出台《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教基二﹝2014﹞10号),要求各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办法。

2016年3月,省政府印发《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考试分为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2016年9月前出台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

我省是全国首批高中课改实验省份之一,从2004年高中课程改革试验开始推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探索建立了覆盖10个学科、成绩等级呈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十几年来,根据教育改革和教学实际,对考试方式、考试次数、考试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多次调整完善,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

这次改革是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关于考试制度的新要求,借鉴上海、浙江两省市试点经验,进行了改进完善,提高了考试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公信力。

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意义重大。

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全面提高综合素养,避免严重偏科现象。

二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记入高校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高校选拔人才的要求自主选择确定,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三是提高高中教学质量。

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引领高中学校更加注重学科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公布日期】2023.10.21•【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2023年10月21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国务院委托,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情况,请审议。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启动了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李强总理、丁薛祥副总理多次提出明确要求。

教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密切配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意见》确定的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

下面,我汇报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改革进展及成效2014年以来,分五批指导29个省份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了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

(一)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推动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公平。

一是提升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持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将全国招生计划增量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二是增加农村和原贫困地区学生考入重点高校人数。

持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原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累计录取近110万人。

三是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

截至2023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的随迁子女占比达96.6%,2013年以来累计已有207万名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了高考。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媒体和社会各界对改革 进行监督和评价,促进改革的公正公平。
04
组织实施
落实责任制
建立完善的工作责任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制定详 细的工作计划和流程,确保改革工作有序进行。
加强协调与合作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协调与合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改革 工作的顺利进行。
Hale Waihona Puke 03注重科学选才。遵循科学选拔规律,科学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促进 人才评价从单一向多元转变,提高人才选拔水平。
02
主要任务和措施
改进和规范考试加分
01
02
03
减少加分项目
取消不必要的加分项目, 以减少加分带来的不公平 性。
严格加分标准
对保留的加分项目,要进 一步严格加分标准和申请 条件,防止滥用。
建立完善考试安全管理制度,确保 考试过程安全有序。
加强考试招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考试保障水平。
加强监督检查
对违反改革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涉 及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责问责。
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网络平台,方便考生和 社会各界对改革进行监督和反映问题。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各项改革措施的 落实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
加强监督与考核
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的 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确保改革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力度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如官方 网站、新闻媒体、学校等,向 社会广泛宣传招生制度改革的 重要性和相关政策,提高公众
的认知度和理解度。
加强培训指导
对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进 行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 和适应新的招生政策和规定,

新高考下,高校招生模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高考下,高校招生模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高考下,高校招生模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者:戚海兵来源:《教育家》 2020年第26期文 | 戚海兵新高考改革是一项重大改革,关系着社会民生,一头连着高中教育,一头系着高等教育。

新高考改革给了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实现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拔依据,但同时也带来了高校生源质量与高校水平匹配度不足、学科专业培养要求与考生基础知识匹配度不高等挑战。

因此,高校需加强学科建设、打造特色专业、创新多元录取机制,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实现高校的综合发展。

新高考制度改革阐释新高考制度的改革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意见》要求部属高校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

《意见》指出高校招生的成绩是由语、数、英三门学科成绩与高中三门选考成绩组成,其中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中自主选择三门作为选考科目,同时将其他学科作为考生的学考科目,组成“3+3”考试模式。

新高考招生模式的改革其一,录取批次改革。

传统高考招生采取“分批次”进行,提前批、一本、二本、职高等高校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录取。

但新高考改革之后,取消以往的“分批次”录取,改为所有高校都是同一批次录取,实现分段录取,比如浙江的“一段”和“二段”。

其二,录取模式改革。

传统高考录取采取的是“学校+专业”模式,新高考改革之后,高校录取采取“专业+学校”模式。

因此高校在招生录取前就要做好录取人数、录取分数、录取专业等详细的录取招生简章。

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和专业选择报考学校,省考试院将考生报考的志愿档案一次性投到符合录取条件的高校。

这种高校录取模式的改革,不仅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更让高校在录取专业、录取分数等方面进行重新洗牌,提高部分高校的专业竞争力,以录取到更合适的生源。

新高考改革给高校招生带来的机遇选拔考生多元化传统高考制度下,高校招生模式主要是以统一高考招生为主。

高考改革:小步稳进,积极探索——钟秉林教授访谈

高考改革:小步稳进,积极探索——钟秉林教授访谈

高考改革:小步稳进,积极探索——钟秉林教授访谈张栋【期刊名称】《团结》【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4页(P48-50,66)【作者】张栋【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高考制度改革是一项关系国家人才选育、社会阶层流动和社会公平的重要公共事务,自《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以来,经过浙、沪试点,现在已经进入全面推开的阶段。

针对于此我们采访了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请他分析介绍高考改革的举措和未来走向,以飨读者。

记者:我国的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型教育转化,高考改革如何应对这种高等教育基础格局的转变?钟秉林:1977年刚刚恢复高考时,报名考生570万,录取28万,录取率5%,高考在恢复之初,就是面向精英化高等教育的选拔需求。

1998年我们推行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急剧扩大招生规模,199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9.8%,2002年毛入学率就达到了15%,按国际通行标准就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2016年,毛入学率达到42.7%,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0%,也就是说再过两三年,我们即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阶段。

2017年,高考报名人数920万左右,招生计划740万,录取率从5%在40年中增加到了80%左右。

在这种背景下,高考的任务就不只是选拔尖子人才进入大学深造了,而是选拔合适人才进入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深造。

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的形势下,高校要满足老百姓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国家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分类分层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

我们既有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这是建设高教强国的重要举措;还有一大批地方高校,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还有一千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在专科层次上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全国统一高考已经不能适应所有类型和层次的高校招生选拔需求。

钟秉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和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兼职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名誉研究员。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民办高校招生的影响及对策探究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民办高校招生的影响及对策探究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民办高校招生的影响及对策探究摘要: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必将会对民办高校的招生带来一些冲击。

树立特色发展理念,合理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展生源基地建立全员参与机制,提高招生工作水平是解决民办高校招生困境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民办高校;招生工作2014年4月,國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按照《实施意见》的部署,2014年国家开始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1]。

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第一、文理不分科、考生自主选择选考科目,高考科目为“3(语数外)+3(七选三或者六选三)”。

第二、合并减少录取批次,采用“专业+学校”的志愿结构。

第三、高中生考试机会增加,外语和选考科目一年两考,打破一考定终身局面。

第四、改革人才选拔标准,推行分类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对民办高校招生的影响在新的考试招生制度下,选拔模式不再单一,考生考试学科由原来的文理科两种形式变为有选考科目的多种形式,不再唯分数论,结合综合素质评价,录取高校由分批次变为一个批次,这一系列变革都对民办高校招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一、民办高校面临生源危机。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后,录取批次合并,报考志愿由“学校+专业”变成“专业+学校”,考生填报志愿更注重专业的开设时间、办学实力、办学特色等等,然而民办高校往往建校时间短、学费高,考生填报志愿往往会优先考虑非民办高校,同时民办本科和高职高专批次录取的学生更容易外出务工放弃入学,这加剧了民办高校生源危机。

第二、民办高校生源学科基础不均。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后,采用“3+3”新高考科目组合,如此一来高校生源群体呈现多元化[2]。

《关于深化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意见》心得体会

《关于深化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意见》心得体会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意见》心得体会学习《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心得体会XX县区丹桂镇金华小学---杨金华9月26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对《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进行了学习。

我们获益良多,这次学习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这里我们把对《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的学习心得与各位同仁共勉。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的宗旨在于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时时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培养和选拔人才上,确保公平公正。

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

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完善政府监管机制,确保考试招生工作高效、有序实施。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考试形式和内容、招生录取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启动高考综合试点等内容进行了具体的指导与概述,为今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和选拔人才上指明了方向。

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懂得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是现阶段实施科教兴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们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同时要深化专业、深化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及教学团队建设、强化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规范管理建设,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虽然,我们对《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进行了学习,但学习得还非常的肤浅,还有很多内容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去加深认识。

相信只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树立以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为宗旨,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扎实的工作、不断创新,考试招生制度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作者: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年第10期
9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选拔水平。

《实施意见》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

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凸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实施意见》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加强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

《实施意见》要求:2014年启
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实施意见》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五大任务:一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改进录取方式。

四是改革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加强制度保障。

五是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考试科目设置,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据新华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