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峰 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神女峰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案...

神女峰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案...

•[阅读次数:497]【学习目标】1、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2、学习本文表现主题的写法。

重点难点1把握本诗的主题。

2这首诗中的象征和隐喻各有什么作用?【知识链接】作者简介舒婷,1952年生,原名龚佩瑜、龚婷婷,福建厦门人。

有诗集《双桅船》《会唱...•《神女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阅读次数:1263]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读诗,品诗。

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质疑精神。

3、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引导学生朗读及感悟诗。

&nbs...•[阅读次数:1074]《蛇》《神女峰》导学案年级高二课题《蛇》《神女峰》参备人高二语文组全体成员主备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之美,体验诗歌的节奏、韵律,使自己在回环往复的韵律中,慢慢融入诗歌的意境,进而体会诗歌浓郁的情感。

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质疑?..•神女峰(人教版高二选修)[阅读次数:1779]课题《神女峰》课堂类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质疑精神。

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读诗,品诗。

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重?..•《神女峰》教学设计[阅读次数:1889]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读诗,品诗。

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质疑精神。

3、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引导学生朗读及感悟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对传?..•舒婷《神女峰》导读[阅读次数:7358]整体感知这首诗取材于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神话传说,是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吟咏过多次的题材。

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神女峰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选读》

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神女峰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选读》

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神女峰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选读》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一、教学目标:1. 了解舒婷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掌握《神女峰》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舒婷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

2. 《神女峰》诗歌的内容解析。

3.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分析。

三、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舒婷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经历对作品的影响。

2. 阅读诗歌:学生自读《神女峰》,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

3. 解析诗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练习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回答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学生能理解《神女峰》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

第二章:诗歌内容解析一、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神女峰》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 分析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解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神女峰》诗歌的内容解析。

2. 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分析。

3. 诗歌意境的体验和表达。

三、教学步骤:1. 引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 阅读诗歌:学生阅读《神女峰》,注意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3. 解析象征主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如神女峰的象征意义等。

4. 体验意境: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体验诗歌的意境,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解析《神女峰》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 学生能分析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3. 学生能表达自己对诗歌意境的感受和理解。

第三章:诗歌主题思想分析一、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神女峰》诗歌的主题思想。

2. 分析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和性别观念。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神女峰》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神女峰》教学设计
舒婷诗歌特有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如她对爱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人生的苦难的体悟,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用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6、课堂拓展阅读舒婷的另一首诗,感受诗人创作特点
双桅船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呵,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的含义
参考答案:用“洪流”状写野花怒放之势。“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极富视觉的冲击力。其中“女贞子”本是植物名,在这里被巧妙地用来对应封建礼教所要求的“女贞”;由它来“煽动新的背叛”,野花无拘无束地烂漫开放,形象地表现了这种背叛情感的恣意汹涌,使诗获得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历史纵深效果。从“扇动新的背叛”,诗的最后一章顺流而下,以强大、真挚的情感和理性精神宣告于世人:抖落社会和自身的因袭重担,走上妇女自由解放的历史道路。这是新爱情观的凯旋,具有巨大的说服力与震撼力。
5、再次诵读,鉴赏品味
⑴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参考示例:用比喻手法把隐秘的心理活动转化为形象可视的视觉形象,鲜明可感,勾勒出主人公长久伫立的形态以及陷入深深思索的内在心态。
⑵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

神女峰 教案

神女峰 教案

《神女峰》教案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读诗、品诗;学习诗人善于在传统中翻出新意的构思立意和多种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鉴赏能力和探究质疑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理解诗人对“人的价值”的关怀。

二.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诗人善于在传统中翻出新意的构思立意和多种表现手法。

2.难点: 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理解诗人对“人的价值”的关怀。

三.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幻灯片呈现神女峰的图片:在长江巫峡北岸高踞一座状如少女、风姿绰约的山峰,人们称之为“神女峰”。

一直以来无数游人不远万里前来观看,不仅因为其美妙的身姿,还因为关于神女峰那些动人的传说。

同学们是否听过关于神女峰的故事呢?学生发言。

【明确】神女峰主要取意于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

两赋写楚怀王梦中亲幸了巫山神女,神女便立志永远忠贞于他。

怀王死后,他的儿子襄王和宋玉游巫山,一度被襄王苦苦追求,但最终毅然表示要永远忠于怀王。

神女峰成了爱情贞洁观念的一种象征,千百年来为人们争相传颂。

女诗人舒婷在游览神女峰时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歌《神女峰》,面对神女峰,舒婷会有怎样的思考呢?(二) 初读诗歌,定基调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停顿、重音,初步体会全诗感情基调。

2.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范读。

3.播放朗读,学生齐读课文。

【提问】初步读完诗歌之后,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或词来概括整首诗歌的基调,也就是说读完之后你最直接的感受是怎样的?【设想】学生应该能感觉出诗歌的基调整体是低沉的,感伤的,并不是欢愉的,但同时也是朦胧的,模糊的。

(三) 重读诗歌,探原因【小组讨论,质疑探究】初步读完诗歌之后,同学感觉心情是沉重的、感伤的。

分三个小组,分别就诗歌的三小节讨论:1.作者在游览神女峰时究竟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而感伤?2.你从哪里读出了伤感?请从诗歌中找出相关语句或意象,说说你的理解。

【素材】神女峰教案

【素材】神女峰教案

《神女峰》教案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能主动地去读诗、品诗。

2、让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其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引导学生朗读及感悟诗。

难点: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视频音频材料、写一首示例诗。

学生准备:查阅相关书籍或依托导学案认识作者,预习诗歌。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课前欣赏的MV歌曲导入,不断激发学生对神女的好奇心,从而自然引入课题。

(二)听一听1、听听神女的爱情故事2、听听学生对爱情的理解,继而过渡到让学生积极探求舒婷在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爱情观。

(三)读一读1、一读和二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划分好节奏,读出语气语调。

2、三读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整体感知诗歌韵味。

并试着揣摩诗人的心意,看看她对传统妇道有怎样的反思。

(四)品一品(此处为合作探究部分,也是重点部分。

)该环节以小组讨论为基本形式,通过“整首诗歌哪些诗句最打动你,你有什么感触?”这个问题,老师抛砖引玉,学生得到启发,合作探讨出意见,并畅所欲言。

老师作为学生的帮助者,引导学生探讨的进度和深度,并有意识的提高其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直到学生在这过程中基本领会这首诗歌的内涵,以及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爱情观。

(五)悟一悟通过寻找全诗的主旨句的方式,小结这首诗的真正内涵,即呼吁女性抖落封建节烈枷锁,自由解放,大胆追求俗世的幸福。

(六)写一写展示现代社会中人格自由独立的几位女性,她们充分的证明爱情、从一而终、一世孤苦并不应该是女性生活的全部。

女性本可以抖落社会和自身的因袭重担,走上自己现实的美好人生路。

为将全诗的情感和主旨推向,让学生写一写鼓励神女的话,让她大胆放下虚名,追求尘世的幸福。

最后学生做展示,师做分享。

六、教学反思。

3[1]5《神女峰》教案1.doc

3[1]5《神女峰》教案1.doc

3.5《神女峰》教案2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读诗,品诗。

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质疑精神。

3、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引导学生圳读及感悟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一、导语(幻灯:课题,投影〃神女峰〃图片)请问在座的各位同学去过长江三峡吗?(生:没有)没去过也不要紧,老师找了几张三峡的照片让大家-•饱眼福。

(展示三峡图片)大家知道这座山峰叫什么峰?(生神女峰)为什么叫神女峰?(生2:形状像一个女了的形彖),神女峰高距长江巫峡北岸,一片巨石突兀于清风云霞Z屮,因其形状像一个女子的身姿,而衍生出许多的神话传说。

其屮有一个最为著名,把神女峰叫做“望夫石〃,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个的传说?生5 —位女子的丈夫因故远行,女子便每天爬上高高的山峰极忖远眺,思念丈夫,无论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天天如此,久而久之,便化做巫峡上的一座山峰, 人们为了纪念她,把她命名为神女峰,又称为望夫石。

多么美丽又忧伤的故事,这块耸立在巫峡江岸上的山石,作为女性坚贞的化身备受礼赞。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令多少人一洒同情之泪。

而屮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舒婷也坐着游船慕名前往游览参观时,她呈现给我们的乂是一座怎样的神女峰呢?(设计理念:我认为,诗歌教学的关键在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让他们带着极大的兴趣和激情去感悟诗。

因此,导语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我努力使它既切合教学内容,乂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能让学生带着儿分新奇、儿分兴奋、儿分自豪很快地进入状态。

)。

二、学生感受性诵读好,下面请大家自由放声进行感受性诵读,然后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的阅读初体验。

师:你觉得这是一篇怎样的诗?你感受如何就如何说,不必拘束?把自己最本真的感受说岀来。

生5:这是一首很有感染力的诗。

生6:是一首很伤感,朦胧的诗。

师:同学们的感受特别皱锐,表述也特别直门。

神女峰公开课教案

神女峰公开课教案

神女峰公开课教案第一篇:神女峰公开课教案神女峰公开课教案英林中学洪金杯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读诗,品诗。

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质疑精神。

3、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引导学生朗读及感悟诗。

2、通过赏析诗句,概括出这首诗的主题。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一、导入(幻灯:课题,投影“神女峰”图片)大家有听说过“神女峰”(又名“望夫石”)的传说吗?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峰》。

两赋写楚怀王梦中亲幸了巫山神女,神女便树立了永远忠贞于他的志节。

怀王死后,他的儿子襄王和宋玉游巫山,神女虽一度对宋玉萌生爱意,又被襄王苦苦追求,却终于理性战胜情欲,毅然表示要永远忠于怀王,不再与别人恋爱。

沿着这一逻辑,民间传说又补充了神女日夜凝望怀王,日久化为石柱,成了人们万世景仰的偶像等内容。

于是,神女峰便成了不嫁二男、贞节重于生命的文化标本。

二、作者及朦胧诗简介1、舒婷,当代女诗人,主要作品:《双桅船》(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祖鸟》(1992)、《舒婷的诗》(1994)。

2、朦胧诗,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强调个体的生存价值。

内容含蓄隽(juàn)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

代表诗人还有顾城、北岛等,都在《今天》上发表诗歌。

三、诵读感悟1、请学生个人诵读。

2、班级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小组朗诵。

3、听配乐朗诵《神女峰》。

指导学生朗诵,如“江涛,高一声,低一声”三个简单的观念排列极大增强了诗歌形式上的美,读起来简单明亮,循环往复,又有音韵上的美。

通过朗诵,让学生把握本诗的主题,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

《神女峰》教案

《神女峰》教案

《神女峰》教案《神女峰》教案《神女峰》教案舒婷的《神女峰》首先把神女还原成人,从而注入人的性灵和应有的情感,这是对传统的妇女地位及爱情观念“新的背叛”。

是诗人继《致橡树》之后对一种充满人性关怀的新爱情观的向往与呼唤。

问题探究一、怎样理解诗中的神女意象?关于巫山神女的神话有多种版本,战国时代楚国的宋玉有《高唐》《神女》诸赋,曾写到楚王与神女的缠绵,当然是为了迎合权力;在民间则有神女为爱情坚贞守节的说法,居然化身为一块望夫石。

精巧的神女峰是爱情价值的具象形式。

这样一个凄恻缠绵的爱情神话母题,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令多少人一掬同情之泪。

在诗人眼里,神女不是神,她不相信神女的爱心会变成石头。

神女仍是众姐妹中的一员,是一个超越时空的中国妇女的化身。

因而,在诗人潜意识里,一种背叛的洪流已在涌动,沿袭千年的伦理观终于动摇、崩塌了:“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神女的人性终于得以熠熠闪现和复归。

诗人运用意象化的抒情方式,凭借神女浪漫柔美的意象与诗人优雅温婉的灵性,把这份千古之爱言说得蕴藉而有分寸。

二、如何理解和评价“新的背叛”?诗人要勇敢地打破神女坚贞守节成为经典标本的神话,关于背叛的言说意蕴却又不仅仅止于爱情,它指向一切对正常人性构成束缚的礼教的锁链。

因为这是在思想和感情还比较禁锢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个人感情的合法性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所以,为诗人所说的“背叛”就显得惊心动魄,视为“新的背叛”。

《神女峰》从中国妇女的历史命运和现实处境的感受、思考出发,延伸和深入了作者“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的总主题。

三、如何理解“为眺望远天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的深意?“神女”获得的受赞美、受欣赏的地位和品格,其实是长期的封建社会和至今仍有影响力的封建意识加在她身上的束缚和禁锢,属于一种传统的妇女价值观。

神女被当做异乎寻常的坚贞的化身来瞻仰,她生存的意义在于“眺望远天杳鹤”,必须失去她自己独立的人格,失去了作为一个真实的、普通人的生活权利,即“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神女峰教案-教学设计

神女峰教案-教学设计

《神女峰》教学建议
这首取材于神话传说的现代朦胧诗,在传统中翻出新意,体会本诗蕴涵的事理应该是教学中的重点。

一、预习准备。

分组朗读,由学生评出读得最好的小组,推举代表再次朗诵。

二、深入理解。

1.诵读全诗,体会本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出现在第一节中,当众人向神女峰挥舞手帕时,抒情主人公却“突然收回”手;当人们四散离去时,她却伫立船尾沉思。

这些出乎意料的行动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外化。

这些行为代表了诗人对巫山神女超出常人的思考。

历史上巫山神女是中国古代忠贞妇女的化身,赢得了历代文人的赞颂与传唱,但诗人却对神女投去同情、伤感、惋惜的目光,面对神女,她心潮起伏。

2.细读全诗,作旁批点评。

(1)学生挑选自己印象深刻的精彩诗句,对其深刻内涵、表达效果进行简单评价。

(2)对于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句子做记号,进行思考,然后在全班提出讨论,大家共同解决。

3.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全班共同讨论。

这是一些可能理解有困难的句子:
“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这是诗人对巫山神女发出的深情询问,人不可能心如死灰、心如顽石,诗人赋予神女以常人脆弱的真实的情感。

“遥望远天的杳鹤”是神女对杳不可及的爱情的固守,这种固守可以理解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指错过世间真挚的爱情。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诗人号召中国妇女摆脱千年的历史重压,抛却虚浮的贞节牌坊,在真情的寻觅中活出自我,这是诗人赋予神女的新时代的叛逆精神。

高中语文 神女峰教案 选修《现代诗歌散文选读》(1)

高中语文 神女峰教案 选修《现代诗歌散文选读》(1)

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神女峰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选读》教学目标:1.了解“朦胧诗派”,明白得诗中“神女”“杳鹤”等意象的意蕴;二、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进程:一、导入:神女峰又叫望夫石,传奇一名女子的丈夫外出,连年未归,女子便天天到山崖上去眺望,天长日久便化为了石柱。

后来,通过民间流传,神女便成了不嫁二夫、贞节重于生命的文化偶像。

神女峰,位于长江巫峡的北岸,人们坐船顺流而下,便能看见云雾缭绕里,一名女子静立山中,假设颦假设喜,十分动人。

二、作者简介:舒婷,1952年生,原名龚佩瑜、龚婷婷,福建厦门人。

是中国今世朦胧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诗于温柔中透着顽强,彷徨中含着执着,朦胧中显着清新,透射出女性心灵特有的细腻、灵敏、坚韧的特质。

“朦胧诗派”是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显现的诗歌流派。

因他们的诗歌都采纳新奇的意象,具有丰硕的象征意义,诗意内涵丰硕,很多人不能明白得,称之为“朦胧诗”。

他们的诗歌以描述诗人内心的主观感受为主,准确表达了那一代年轻人的心灵感受和那时中国的现实状况。

在诗歌形式上,他们都主张用新奇的意象和新鲜的词语打破旧有的诗歌语言,制造出清新、真挚的诗歌风格。

三、整体感知初读感知:都说好诗是读出来的,第一自由朗诵,“这是一首写的诗”。

四、深切明白得一、你如何明白得本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如何明白得“可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3、如何明白得“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五、拓展阅读《致橡树》舒婷我若是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夸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路。

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神女峰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选读》

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神女峰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选读》

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神女峰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选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神女峰》诗歌;(2)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了解作者席慕蓉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诗歌;(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和人文精神;(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价值观;(3)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和语句翻译;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 诗歌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的理解;2.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内涵的解读;3. 作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传递。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诗歌全文、作者简介、相关背景资料等;2. 准备相关参考资料和思考题;3.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整理学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席慕蓉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境,标记不理解的地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深入解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

6. 诗歌欣赏: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7.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的认识。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9.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10.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神女峰2---1页教案

神女峰2---1页教案

《神女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朦胧诗派”,理解诗中“神女”“杳鹤”等意象的意蕴;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整体感知,学生自主讨论理解诗中“神女”等意象的意蕴,归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出写作手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掌握阅读朦胧诗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朗诵配乐,音乐视频。

教学方法:诵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导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三峡美景。

(PPT图片展示,最后一幅为神女峰)这是什么峰?神女峰,神女峰又叫望夫石,传说一位女子的丈夫外出,多年未归,女子便每天到山崖上去眺望,天长日久便化为了石柱。

后来,经过民间流传,神女便成为了不嫁二夫、贞节重于生命的文化偶像。

二、品读——整体感知(一)初读感知:都说好诗是读出来的,首先自由朗读,思考“这是一首的诗”(二)朗读指导:老师讲解朗读注意事项“江涛/高一声/低一声”,“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

(注意语气和节奏感)(三)配乐朗诵:现在,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坐着小船,顺流而行,远远地望见了还在那儿守候的神女。

带着这样的感情,请同学们朗读感知课文。

三、品味——读懂诗意(一)背景介绍神女峰,位于长江巫峡的北岸,人们坐船顺流而下,便能看见云雾缭绕里,一位女子静立山中,若颦若喜,十分动人。

通过刚才反复地朗读这首《神女峰》,同学们读懂这首诗到底在讲什么没有?似乎懂了,但又没全懂,朦朦胧胧的,这就是大多数人读这类诗的第一感觉。

接下来,老师就要给大家介绍这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朦胧诗派”。

时间:1980年开始(文革1976年结束)代表:舒婷(《致橡树》《神女峰》《惠安女子》)、北岛、顾城、江河、杨炼。

诗派特点:情感表达上,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艺术手法上,大量运用隐喻、象征、通感等手法。

精神内涵三层面:一是批判黑暗的社会,渴望光明;二是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对“人”本身价值的特别关注。

《神女峰》教案设计

《神女峰》教案设计

《神女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相关信息。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分析,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主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理解神女峰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女性的命运。

2、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中复杂的情感,如赞美、质疑、批判等。

(2)让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中如何看待传统的女性形象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分析法:对诗歌的语言、意象、结构等进行分析,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神女峰的图片或讲述相关传说,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神女峰的初步印象和了解。

2、作者与背景介绍(1)简要介绍作者舒婷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讲述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社会对女性的看法和期望。

3、朗读诗歌(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语调、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诗歌分析(1)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神女峰”“金光菊”“女贞子”等,探讨它们所代表的意义。

(2)解读诗歌的语言,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和精准。

(3)分析诗歌的结构,如开头的引入、中间的描写和结尾的升华。

5、情感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所表达的对神女峰的复杂情感,包括赞美、同情、质疑等。

(2)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谈谈对这种情感的看法。

6、主题探讨(1)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探讨女性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追求平等和自由。

7、拓展延伸(1)让学生比较《神女峰》与其他描写女性形象的诗歌,分析其异同。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首关于女性主题的短诗。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略读《神女峰》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略读《神女峰》教案

课题: 神女峰课型:新授课授课人:任雪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朦胧诗派”,理解诗中“神女”“杳鹤”等意象的意蕴;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整体感知,学生自主讨论理解诗中“神女”等意象的意蕴,归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掌握阅读朦胧诗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配乐朗诵。

教学方法:诵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再现神女峰的传说二、品读——整体感知(一)集体朗读(二)单独朗读(三)听配乐朗诵三、品味——读懂诗意(一)介绍作者舒婷,当代女诗人,主要作品:《双桅船》《始祖鸟》《会唱歌的鸢尾花》,“女性诗歌三部曲”《神女峰》《致橡树》《惠安女子》,“朦胧诗派”代表人物。

(二)介绍诗歌流派“朦胧诗派”: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强调个体的生存价值。

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往往借住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们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享受。

代表诗人还有顾城、北岛、江河、杨炼等(二)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把自己读不懂的句子、词语勾画出来。

组员之间互相答疑,最后每组选出一个大家都不太理解的问题,全班同学一起思考解答。

(PPT展示“讨论提示”和“明确要求”)讨论提示:全诗出现了哪些意象,怎样理解?某个词、句有什么深意?诗歌哪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略读《神女峰》教案明确要求:1.勾画出自己读不懂的词、句。

2.小组成员互相提问、答疑。

3.老师解惑。

答疑点拨:意象:1.谁:诗人。

“我”化为“谁”不确定称谓的第三人称。

作为感情表达的“旁观者”,这种人称的好处有两方面:一是对强烈感情的表述,不致因“我”的直接宣泄而显得缺乏节制。

二是诗人内在的感情借助人物的动作外化得以表达。

2.衣裙漫飞、云:诗人心境、情感的外化,起伏的内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女峰教案教学设计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场
导读提示
神女峰在人们的传说中一向被视作坚贞不渝的爱情象征,但女诗人舒好在《神女峰》中却运用逆向思维,对这种爱情神话作了新的表述。

全诗三个诗节,表达的感情思路是这样的:诗人从向神女峰顶礼膜拜的人群中“手突然收回”,陷入了对爱情的一种深深的思索;我们的“心”要的不是忧伤而冷漠的美丽;我们的爱情观正在逆变——“新的背叛”——与其追求虚妄的空名,不如追求热情实在的人生。

——在这里,作者以一种挑战的姿态表述了自己一种崭新的爱情观,其实,也是在以一种挑战的姿态表述人生观。

读后练习
1.诗歌语言常有“言外之意”,本诗中下列各动作行为所暗示的意义是什么呢?
“手突然收回” 。

“翻涌不息的云”
2.诗句中“石头”有何特性?如何理解“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这句话?
3.诗句中“煽动”一词,作者有意贬词褒用,但若改成“涌动”一词似乎也可,你总么看?
4.诗句中“与其……,不如……”句表达了作者崭新的爱情观。

宋代词人晏姿殊《浣溪沙》中也有类似结构的一句词,请找出来。

写作迁引
正如(神女峰)作者由人们的顶礼膜拜而提出异议一样,我们可以面对权威说“不”,我们可以向“完美”抡起摧毁的大捶。

这一切,可以称之为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可以避免人云亦云,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塑造作品鲜明的形象。

这是初学写作者最易学,又最易见成效的方法,掌握这个方法,你也许能写出一些好
诗来。

试试看,这并不难做到。

作文题:《1998·中国长江》,要求用逆向思维构思,写成短小诗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