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班诗歌研究

合集下载

“海虞二冯”诗学之差异

“海虞二冯”诗学之差异

“海虞二冯”诗学之差异赵炜【摘要】“海虞二冯”指的是明末清初常熟的两位重要诗人:冯舒与冯班。

“二冯”上承诗坛巨擘钱谦益“通经汲古”的诗坛变革旗帜,下启虞山诗学的新路向,实为虞山诗学的新一代盟主。

“二冯”诗学之共同点颇多,如抨击明末“七子”、“竟陵”诗风,重申诗文之辨,推崇晚唐诗风等等,凸显出虞山诗学的显著特色。

然两者诗学也存有一定差异,论及者较少,当结合其人格禀性、学术经历作进一步分疏,深化学界对“二冯”诗学的理解。

%“Er Feng” (Feng Shu and Feng Ban ) are two famous poets in Yu Shan during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 They are actually the leaders of the poetic circles in Yu Shan . Their poetic thoughts inherit the thought of Qian qianyi and open up a new roa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Yu Shan's poetics . There are so many common points in “Er Feng” poetics , including attacking the poetics of “Qi Zi” and“Jing Ling” , restat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oem and article and advocating the style of poems of late Tang dynasty . But only a few researchers touc h up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r Feng” , which should be given more research .【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海虞二冯;诗学;诗法;差异【作者】赵炜【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2“二冯”指明末清初虞山的两位重要诗人:冯舒和冯班。

游仙诗——精选推荐

游仙诗——精选推荐

游仙诗游仙诗游仙诗是道教诗词的⼀种体式。

就其本义⽽⾔,这指的是歌咏仙⼈漫游之情的诗。

其体裁多为五⾔,句数或⼗句,或⼗⼆句,或⼗六句不等。

关于游仙诗的类型,前⼈曾做过种种划分:或从作者思想倾向出发,以富贵者⽽游仙,为游仙诗之正体,以坎坷者⽽游仙,为游仙诗之变体;或从表现形式出发,以作者同神仙共游为古体,作者不在内,仅神仙⾃游为近体。

游仙诗在思想上往往表现出超越世俗社会局限的强烈愿望;在艺术上,游仙诗想象奇特,善于运⽤夸张、拟⼈、象征等多种修辞⼿法;⽽道家神仙典故的运⽤,则使游仙诗更具备浪漫的⾊调。

游仙诗内容向有两种不同倾向,⼀种纯写求仙长⽣之意。

另⼀种则是愤世嫉俗之⾔。

早在先秦时代,随着神仙观念的出现,⼈们已设想“千岁厌世,去⽽上 ;乘彼⽩云,⾄于帝乡”。

(《天地篇》)屈原在《离骚》⾥愤慨⾼远的理想不能实现,求诉⽆门,就幻想上升天界,遨游四极。

秦始皇曾“使博⼠为《仙真⼈诗》,及⾏所游天下,传令乐⼈歌弦之”。

这些《仙真⼈诗》已佚,鲁迅认为“其诗盖后世游仙诗之祖”。

游仙诗的流⾏则是汉代以後的事。

神仙思想在汉代⼀直发挥着重⼤影响。

在汉⼈的宇宙观⾥,⼀个具体⽽完整的神仙世界形成了。

反映在⽂学领域,汉赋在以铺张扬厉的⼿法叙写世界景象时,神仙境界就成为重要的构成部分。

汉乐府⾥也有描写神仙内容的篇章。

东汉末年道教兴起,神仙信仰乃是道教的主要内容,从⽽有关仙⼈、仙界、学仙、成仙等等观念更⼴泛地流⾏开来。

魏、晋时期⽂⼈们相当普遍地接触、接受道教,神仙题材⼤量被表现于⽂学作品之中。

⽽在诗歌中,神游仙境即“游仙”则成为经常地表现的内容。

如曹操的《⽓出唱》、《陌上桑》、《秋胡⾏》等,都是表现游历仙境内容的。

到了曹植,则出现了以《游仙》为题⽬的作品,曹植还有《升天⾏》等,这些作品显⽰出游历仙界题材在曹植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把“游仙”进⼀步确⽴为⼀种诗体,始于昭明《⽂选》。

《⽂选》所录有何劭⼀⾸和郭璞七⾸。

何焯评论何劭《游仙诗》说是“游仙正体,弘农其变”。

清初虞山派诗学观分歧及其影响_罗时进

清初虞山派诗学观分歧及其影响_罗时进

清初虞山派诗学观分歧及其影响罗时进(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摘 要:虞山诗派是形成于明末清初江南海虞的一个地域性的诗歌流派,钱谦益为其宗师。

当冯舒、冯班成为有力的辅翼后,虞山诗派形成了规模,在明末清初诗坛上与以陈子龙为首的云间派和以吴伟业为首的娄东派相鼎立,影响极大。

钱谦益与二冯诗学观既有趋同亦有分歧,尤其体现在对宋元诗的认识上。

而趋同与歧异并存正是虞山诗派兼容乃大的条件,它也使虞山后代诗人继承、发展、超越成为可能。

关键词:虞山诗派 钱谦益 冯舒 冯班 诗学观虞山派是形成于明末清初江南海虞的一个地域性的诗歌流派,在明清易代之际的诗坛上,这是一个与云间派和娄东派相鼎立且有极大影响的诗学群体。

而当云间派和娄东派逐渐消歇以后,虞山派则在有清三百年中延续着诗艺传统,脉息未曾间断,这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是一个相当值得关注的现象。

研究这样一个有着长久生命力的诗派,必当重视钱谦益和二冯等创派人物,而诗派盟主钱谦益与诗派辅佐二冯之关系以及在诗学上的趋同与分歧则是首先应当考察和辨明的问题。

一、冯氏对钱谦益诗学观的承递和弘扬冯舒(1593 1649)字己苍,号默庵;冯班(1602 1671)字定远,号钝吟,文学史上以 二冯 称之。

在虞山诗派中,二冯与钱谦益的关系是非常特殊的。

牧斋与二冯之父冯嗣宗为好友,是二冯的父执,而二冯又都入其门下,成为牧斋登堂入室的弟子。

尚不止于此。

崇祯九年(1636)里中宿滑张景良为迎合温体仁,化名张汉儒上疏讦奏牧斋与瞿式耜为乡不法,控制舆论,遥持朝柄等罪状,温体仁批旨立逮钱、瞿下刑部狱。

文秉 烈皇小识 称当时冯舒为牧斋持四万金赂作者简介:罗时进(1956 ),男,江苏东台市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学术方向为唐宋明清诗文研究。

本论文为2002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虞山诗派研究 和200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清代江南文化氏族递嬗与文学发展关系研究 阶段性成果。

冯铨,事始得解。

清代文学考点 古代文学

清代文学考点   古代文学

虞山诗派:明末清初以常熟虞山命名的东南诗坛重要流派。

以钱谦益为首,包括其门生冯舒、冯班、瞿式耜,族孙钱曾、钱陆灿及吴历等。

虞山诗派最大的特点是学古而不泥古,积极主张诗歌革新并能取诸家之长而自成风格,对东南诗坛的繁荣作出了一定贡献。

冯班论诗有独到之处,诗歌也有个人的面目和特色,并以标榜晚唐李商隐而自张一军,势力颇大,使虞山派“诗坛旗鼓,遂凌中原而雄一代”,后来的吴乔和赵执信,或继承或私淑冯班诗论,批评王土慎的神韵说,可说是虞山诗派的馀波涟漪。

“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领袖朱彝尊,独树一帜的纳兰性德,或尊苏、辛,或宗姜、张,或学南唐二主,各领风骚,在清初词坛号称“三大家”。

“梅村体”:吴伟业的诗体风格。

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吸取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写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晚唐温庭筠、李煜的风情韵致及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

代表作《圆圆曲》、《永和宫词》等。

“神韵说”:“神韵”即风神韵味,王士禛极赏唐司空图《诗品》”冲淡”、“自然”、“清奇”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妙悟”、“兴趣”之说,提倡“兴会”“神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要求诗歌有幽静淡远的境界和含蓄隽永的语言。

作品欣赏:《秦淮杂诗》、《再过露筋祠》、《寄陈伯玑金陵》等“阳羡词派”:阳羡词派是清初词派,主要活动在顺治年间和康熙前期。

此派的创始人是陈维崧,为江苏宜兴人,而宜兴古称阳羡,故世称阳羡派。

阳羡词人崇尚苏轼、辛弃疾,词风雄浑粗豪,悲慨健举,尤以陈维崧最为突出。

当时在陈的周围还聚集了一批与之风格相近的词人,如曹贞吉、万树、蒋景祁等,相互唱和,一时颇具声势,为清词的中兴作出重要贡献。

阳羡词派的余韵还波及后世,清中期的蒋士铨、洪亮吉、黄景仁等都受其影响。

“浙西词派”:清初以朱彝尊为首的词派。

以姜夔、张炎为宗,主张以雅正矫显露,要求“字琢句炼,归于醇雅”,格调古雅峭拔,意境疏淡清远,音律严谨和谐。

冯班及其《钝吟杂录》

冯班及其《钝吟杂录》
于小 楷 , 有晋 、 唐人 风笔 ; 为诗则 “ 酣六 代 , 沉 出入 于义 山 、 牧之 、 筠之 间 ”J巧而 近纤 , 而能 工 , 庭 _ 5 , 穷 为继
பைடு நூலகம்
钱谦 益 、 瞿式 耜之后 虞 山诗 派 阵营 中最 有建 树 的诗人 。其一 生勤 于笔 耕 , 著述 颇 丰 , 死后 大半 散佚 。 但 现存 世 的 尚有 :钝 吟书要 》 卷 、冯 氏小集 》 卷 ( 《 史稿 》 一 百 四十八 《 文志 四》 七 卷 , 《 一 《 三 按 清 卷 艺 作 故此 为缺本 ) 《 吟杂 录》 一作 《 吟老 人杂 录》 十卷 、钝 吟 集》 、钝 ( 钝 ) 《 三卷 、 钝 吟别 集 》 《 一卷 、 钝 吟余 集 》 卷 、 《 一 《 游仙 诗 》 二卷 、钝 吟老人 集外 诗》 卷 、钝 吟 老人 文稿 》 《 一 《 一卷 、钝 吟乐府 》 卷 。上述 著作 除 《 吟书 《 一 钝 要》 , 收入 《 吟老人遗 稿 》 凡 九种 二十 三卷 。近人 张鸿 又将 《 吟老人 遗稿 》 外 均 钝 中, 钝 与冯 舒《 庵遗 稿》 默
作者 虽对 所 名 “ 家 ” 六 有异 议 , 但认 为其 “ 论 皆有 根柢 ” “ 议 、 大端 可取 ”]评 价 颇高 。他亦 究 心于 史 , 【, 】 据 《 明史 》 九十七 《 卷 艺文志 二》 , 载 曾著 有《 贤 事略》 先 十卷 、 明右 史 略》 十卷 。《 《 三 先贤 事略 》 广罗 旧闻 , 记 历代 人物 , 属传 记类 史书 ; 明右史 略》 《 为不满 于 《 通纪 》 详 而野 ” 《 学 编》 “ 而 疏 ” 的“ 、吾 的 裁 而改作 , 属编 年体史 书 , 因其 “ 就而卒 ” 为一 部未竞 之作 。 未 固, 冯班 兄冯 舒 , 已苍 , 默庵 , 字 号 又号癸 巳老人 , 卒 年不 生

清代诗歌发展历程

清代诗歌发展历程

一.清代前期诗歌清代诗歌在艺术上不满元诗的纤弱、明诗的肤廓和狭隘,在技巧上兼学唐、宋诗的长处,不断追求创新,改变了元明以来的颓势,出现了新的繁荣。

1.遗民诗人清朝入关后的一段时间,诗坛最富有时代精神的诗歌是遗民诗人的作品。

著名的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吴嘉纪、屈大均、杜濬、钱澄之、归庄等。

这些诗人都能面对现实,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特定时期,怀抱救世拯民的思想,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奔走呼号,唤醒人心,复兴家国,包含着强烈的反对压迫和侵略的正义性和爱国精神,在当时激励着汉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抒发家国之悲和同情民生疾苦的共同主题,他们的诗作矫正了明代前后七子的拟古倾向和公安、竟陵诗人的空疏浅薄,恢复了诗歌的风骚传统和斗争精神,为清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其中以顾炎武、屈大均最有代表性。

顾炎武从事抗清斗争多年,以恢复故国为志。

论诗“主性情”,反对模拟,提倡“文须有益于天下”。

他的诗共存四百多首,大部分是五言诗,以拟古、咏怀、游览、即景等围绕抒发民族情感和爱国思想为主题,反清复明和坚守气节是其诗突出的色调。

诗作不假雕饰,格调质实坚苍,沉雄悲壮,往往接近于杜甫,在清代评价很高。

屈大均曾以屈原后代自居,学屈原和《离骚》,兼学李白和杜甫。

无论在诗歌风格,还是在人格上,屈大均对李白都极为推崇。

他的诗肆扬奔放,激荡昂扬,于雄壮中飞腾驰骋,豪气勃勃。

他的诗也常有逼近李白风范之作。

屈大均诗在清初影响极大,和陈恭尹、梁佩兰号称“岭南三大家”。

2.“江左三大家”由明入清而又仕于清的著名诗人有钱谦益、吴伟业和龚鼎孳,人称“江左三大家”。

钱宗宋诗,吴尊唐调,二人各立门户,都是清代首开风气的诗人,影响很大。

以后清诗的许多流派,都不出尊唐、宗宋两途,都不出他们两人影响的范围。

作为主持诗坛近五十年的领袖人物,钱谦益论诗反对摹拟形似,也反对片面追求声律字句,主张写诗要“有本”、“有物”,强调时代、学问和遭遇的重要性。

他主张转益多师,兼取唐宋,广收博取,推陈出新,对补救前后七子摹拟盛唐和公安、竟陵的粗疏草率、幽深孤峭,确立有清一代诗风,起了“导平先路”的作用。

蒋寅虞山二冯诗歌评点略论

蒋寅虞山二冯诗歌评点略论

蒋寅虞山二冯诗歌评点略论评点之学肇自宋代,由文章而波及诗歌。

元代刘辰翁和方回的诗歌评点,无论在当时或后世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明代以来继踵效尤者不绝,留下许多诗歌评点文献,但没有哪一种像虞山冯舒(1593-1649)、冯班(1602-1671)兄弟的评点这样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并直接鼓动一时的诗歌风气。

这个问题因受文献流传的限制,非但当代研究者注意不够[1],就是清代诗论家也不免持模糊影响之说,语焉而不详。

乾隆中叶诗论家杨际昌曾说:“常熟多诗人,大抵师法中晚。

冯定远班表章《才调集》,寝食以之。

”[2]这里讲常熟诗人师法中晚唐与冯班表章《才调集》的关系,就不太清楚,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二冯对《才调集》的表章引发了常熟诗人师法中晚唐诗的风气,而二冯批点《才调集》又缘于他们对晚唐诗的兴趣。

学界关于二冯诗学的渊源及宗尚虽已有较细致的研究,讨论了他们批评七子、竟陵派,反对模拟,提倡学问;讲美刺,重比兴;尊晚唐,尚绮丽等问题,但二冯诗学的学术特征,即从文本的校勘、辑佚、考订入手,由文本研究推广到诗史研究,通过诗史研究和选本评点来表达自己的诗歌观念的方式,尚未被触及,这无形中妨碍了我们对二冯诗学的深入理解和价值估量。

明清之交,诗学大兴,诗论家辈出,其中虽不乏造诣精深之士,但要论专门名家,必首推冯舒、冯班兄弟。

这不只因为当世皆知其“称诗为冯氏一家学”[3],还在于他们是最早将朴学精神引入诗学的先驱,开启并确立了清代诗学的专业特色。

据我考察,由文本的校勘、考订入手,由本文研究推广到诗史研究,由诗史研究形成自己的诗歌观念,乃是清代诗学的一般模式,而冯氏兄弟则是著名诗论家中最早的实践者。

二冯诗学的基本倾向,是以诗教为本,以晚唐为宗,以学术方式为途径,最终则落实到具体选本,通过选本批评来阐述自己的诗学观念和对诗史的认识[4]。

冯氏后人曾说:“家默庵、钝吟两公,承嗣宗公之家学,读书稽古,贯穿百家,尤神明于诗法,所批阅群书,不下数十种。

冯班对李商隐诗歌艺术的继承

冯班对李商隐诗歌艺术的继承

李商隐的诗是 以意境含蓄 、 情韵优美、 语言清 丽、 韵律铿锵而见长。前人评他的诗 “ 深情缅邈 ” ,
“ 包孕细致” “ ,寄托深而措辞婉” “ ,沉博绝丽” 。如
与温庭筠相提并尊 , 由此上溯齐梁 , 祖桃徐、 。 庾 冯 班在《 同人拟西昆体诗序》 中曾这样描述少年以来
的诗歌创作氛围:余 自束发受书 , “ 逮及壮岁 , 经业 之暇, 留心联绝 。 于时好事多绮纨子弟, 会集之间 ,
灵犀一点通。 (无题 ・ ”《 昨夜星辰昨夜风》“ )高阁客
竟去 , 小园花乱飞 。参差 连曲陌 , 迢递送斜晖。”
以下逐一考订渊源, 功力深厚 , 为中国诗歌史上的 著名诗论家。 钝吟杂录》 其《 论诗文, 识见精辟。 冯
( 落花》像 这样 以清丽优美 的文字、 《 ) 悠扬而婉转
班论诗讲究“ 无字无来历”穷源溯流 , , 自诗三百篇 以下一一考其根抵 , 明其变化所 自。尝谓“ 诗以道
性情 ” 要以“ , 隐秀之 词” 言尽 而意不尽 ” 求“ 之含 蓄【 1 1 。冯班作诗 , 宗法晚唐 , 于李商隐用力尤深 , 力 求锤炼藻丽。钱谦益称冯班之诗“ 沈酣六代 , 出入 =义山、 F 牧之、 庭筠之间” 。

的韵律来传达 出悠远轻扬 的意境的美妙章句 , 在 诗人的诗歌中可以说是俯首即是 。闭 冯班是接武牧斋而崇李商隐的,然而冯氏崇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 un lo eh nT a h r olg o ra fL sa e c esC l e e
V 1 1 . o. , 2 2 No
F b2 0 e .O 6
冯班对李商隐诗歌艺术的继承
刘 丽 坤
( 宁夏 大学 人文学院, 宁夏 银川 702 ) 50 1

诗人冯班生平简介及代表作品汇总1篇

诗人冯班生平简介及代表作品汇总1篇

诗人冯班生平简介及代表作品汇总1篇诗人冯班生平简介及代表作品 1诗人冯班生平简介及代表作品冯班(1602~1671) 明末清初诗人。

字定远,晚号钝吟老人。

人江苏常熟。

明末诸生,从钱谦益学诗,少时与兄冯舒齐名,人称“海虞二冯”。

入清未仕,常常就座中恸哭,人称其为“二痴”。

冯班是虞山诗派的重要人物,论诗讲究“无字无来历气”,反对严羽《沧浪诗话》的妙悟说。

有《钝吟集》、《钝吟杂录》、《钝吟书要》和《钝吟诗文稿》等。

生平冯班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1614),是明清之交著名文学家冯舒的弟弟。

年幼时智慧超人,与其兄齐名,人称“海虞二冯”,但随着成长兄弟分道扬镳。

冯舒很快就考中科举,踏上仕途。

而同时学习制艺、刻苦攻读的冯班却屡试不第、一气之下,弃绝科举,专心治学。

他才华横溢、雅善持论,有时非常傲然不群,不愿与俗世交往。

和别人一起讨论问题或争辩缘由,如果意见差别很大,他往往掉头就走,连个招呼都不打,常令别人十分难堪。

冯班治学非常刻苦,常常独坐冥思苦想,一有所得,喜欢用高声慢调将其吟颂出来,其声高且慢,似有所堵不能畅发,故名钝吟,自号“钝吟居士”。

冯班一生很不得意,可谓愁苦潦倒,但其性格刚毅,不愿屈身佞事。

因而空怀满腹才学,无处施展。

每当好友相聚、他往往举杯痛饮,然后就在座中旁若无人地嚎啕大哭,人咸以为怪。

又有时宾客聚会、稠人广座之中,冯班倍觉无聊或者抑郁愤闷,往往也“就座中恸哭”。

人们都以为他得了痴症,又因冯班排行第二,所以叫他“二痴”。

冯班入清后弃举业,在乡里教授弟子以终老。

冯班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在诗著上尤有其过人之处,他不喜欢江西诗派的风格,因而在和其兄冯舒评点《才调集》时,对其极力贬斥。

他自己则推崇昆体,专意古学。

对明代以来空疏浮华的弊端和以新奇怪异炫世的现象十分不满,因而他作学问非常扎实,不是信而有征,决不轻下一字。

其钝吟实沉稳之态,绝非江郎才尽之尴尬。

有一次他和他的儿子冯武讲课时,见其子在看《少微通鉴》,就正色对儿子说:“昔人之事,成败已见,得失显然、不须更翻公案,凡为此者,不过好立议论,求免耳食之诮耳,须善审时势,不可一昧将正心诚意套语、妄断前人”。

中国近代文学家简介

中国近代文学家简介

中国近代文学家简介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光绪举人。

曾从康有为学,等与康有为一起主张变法维新,人称“康梁”。

1896年(光绪二十一年)赴北京参加会试,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1895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

次年主讲长沙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

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

1898年入京,以六品衔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

戊戌变法失败,逃亡日本。

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

其所介绍的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

辛亥革命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拥护袁世凯,出任司法总长。

1916年发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

后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

五四时期,反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为孔孟之道是社会主义“最精要的论据”。

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

著作弘富,后人编为《饮冰室合集》。

黄节(1873--1935)近代诗人。

字晦闻,广东顺德人。

早年与章炳麟等在上海创立国学保存会,并参加南社,以诗文鼓吹革命。

辛亥革命后为北京大学教授,政治态度趋于保守。

所著有《兼葭楼诗》、《汉魏乐府风笺》、《曹子建诗注》、《谢康乐诗注》等。

陈去病(1874--1933)近代诗人。

字佩忍,号巢南,原名庆林,江苏吴江人。

早年要求变法维新,后参加同盟会。

为南社创始人之一。

其诗颇多悲愤国事之作。

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后任东南大学教授等职,政治思想日趋消极。

所著有《浩歌堂诗钞》。

又曾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提倡戏剧改革。

陈天华(1875--1905)近代民主革命家。

字星台,号思黄。

湖南新化人。

1903 年留学日本,与邹容等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并与黄兴等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次年回国,参与组织华兴会,准备在长沙起义。

比兴寄美刺 隐秀道性情——浅析冯班诗歌的理论、创作特点

比兴寄美刺  隐秀道性情——浅析冯班诗歌的理论、创作特点

o uh nBac f al Q n yat pe y a n f f sa rn ho er igD ns Y y y”ot ”w so eo r Q a i y’dsi e. s hoyw s gisY n u” o d i Qa i i p sHiter a aa t a Y w n — n n S cl n
Ke wo d F n a ;ip st n t e b a t f B n n y r s e g B n d s o i o ; e u y o i a d Xi g i h r yh i l i b a t h t m; mp i t e u y c Au h rS a d e s C l g o L tr t r , b i to ’ d r s ol e f i au eHe e Unv ri , e e ies y t 0 0 , o i gHe e , h n . 7 2 Ba dn , b i ia 1 0 C
比兴寄 美刺 隐秀道性情
— —
浅析冯班诗歌 的理论 、 创作特 点
李俊 国
( 河北 大 学文 学院 河北 ・ 定 保 010 ) 702
文章编号 :6 2 7 9 ( 0 1】2 0 8 — 2 17 — 8 42 1 2 — 06 0
中图分类号 : O . I 62 1
文献标识码 : A
e f lmi d u n s ” He e l h e e h t”h u ci n o o ty r n f l e s . n i t n d t a t e f n t fp e r u g o i o e p e s n ’ f ei g ” a d h s p e r e d r a d s x r s o es e l s n i o ms a e tn e n t n g n l i ib a t n i d n wo d o e h rwi h tl e t w t B e u y a d h d e r stg t e t t e s e e h h y

王维《终南别业》赏析:展现了诗人退隐后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王维《终南别业》赏析:展现了诗人退隐后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王维《终南别业》赏析:展现了诗人退隐后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和豁达的人生态度王维的《终南别业》是一首充满闲适情趣与哲理思考的田园诗,深刻展现了诗人退隐后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终南别业王维〔唐代〕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2、注释别业:别墅。

晋石崇《思归引序》:“晚节更乐放逸,笃好林薮,遂肥遁于河阳别业。

”中岁:中年。

好(hào):喜好。

道:这里指佛教。

家:安家。

南山:即终南山。

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

南山陲(chuí):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陲,边缘,旁边,边境。

胜事:美好的事。

空:白白地。

穷:穷尽,尽头。

值:遇到。

叟(sǒu):老翁。

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三、创作背景与动机《终南别业》创作于唐代中期,大约在公元730年左右,当时王维已经退隐终南山,过上了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

终南山位于陕西榆林,是著名的隐居胜地,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前来隐居。

王维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山林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整体赏析此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

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

“中岁颇好道”,作者强调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

一个“颇”字,点明其崇佛的虔诚心态。

“晚”字,意蕴丰富,既可以指“晚近”,也可以指“晚年”。

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对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如果是后者,则是对自己晚景的构想。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怀旧集》诗案考索

《怀旧集》诗案考索

人 曹一 士 ( 谔 廷 ) 在 清 高 宗 乾 隆 御 极 之 初 , 字
尝上 疏请 宽 妖言 ,禁 诬告 之 建议 ,在 历 数 康熙 、
为正人君 子 ,而命之 辱则辱 ,命 之锢 则锢 ,命 之 鸩则 鸩 ,彼 且 日 : “ 法 有所 受 ,吾过 有 所 归 , 吾
责不及 我 。 ……惜 乎其 假 诏 书 以祸 天 下也 。今 ”
以之 为 “ 古刺今 ” 倦怀 故 国 ” 援 ,“ ,必 欲稳 ,亟欲整
地 。吾知后 之 人 亦必 有 纪 其 职 ,着 其 名 者 。 呜 呼 !其 真吴 导、郭揖之 罪人也 夫 ! ] - 4 [ 2 3
“ 诏 书 以祸 天 下 ” 假 ,这 实 在 是 清 代 文 字 狱
愈演愈烈 的一个 重要原 因 。过 去更 多的研究者 只 是 简单 的将问题 归结 为 “ 共 罪行 ” 公 ,在 一场 场 的文祸 中 ,杀人者 只是执 行皇令 而 已 ,个 人 只是
参 与其 中罢了 ,这样 也就豁 免 了个 人 的罪 愆 。确
[ 收稿 日期]2 1 0 0 0 0— 2— 1 [ 作者简介]杨旭辉 (9 2一) 17 ,男 ,江苏溧 阳人 ,文学博士 ,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往结舌箝 口,那么 , “ 古者太史采诗,以观 民 风 , 以知列邦政治之得失 ,俗 尚之美 恶”这 藉 君王的美政理想也就不复能够实现。问题的关 键在于 ,虽然乾隆帝同意 了曹氏的上疏 ,而观乾

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使百姓财尽民穷。对 此 ,在 县衙谋 差 的冯 舒 心知 肚 明 ,而 “ 生 直 平
[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的钩稽和排 比,以清初 冯舒 因 《 怀旧集》 而被 害为例 ,来对清代历 史上 “ 假

试论冯振早期诗歌中的自然风格

试论冯振早期诗歌中的自然风格

试论冯振早期诗歌中的自然风格①郭亚超②[内容提要]冯振早期诗歌中曾流露出与陶渊明一样追求归隐田园的志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抒发了内心丰富、复杂的情感。

其早期创作的一些诗歌可概括为自然风格,分为追求自然诗意的生活、多以自然风景入诗、情感抒发的自然性三个方面。

[关键词]冯振诗歌自然风格关于冯振先生诗歌的风格,陈其昌的《自然室诗的自然美一略谈冯师山水诗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一文从山水诗的角度切入,论述了其山水诗的自然美。

而我们在对其早期诗歌试做分类后发现:冯振诗歌中体现出自然风格的作品不仅仅局限于他的山水诗,而在其赠答诗、田园诗、游览诗等中也多有体现。

我们扩大其诗歌研究类型的范围,并注重总结其不同诗歌类型所体现出自然的一面,深入论证,希望能够进一步推进其诗歌的风格研究。

一、追求自然诗意的生活早在魏晋时期,诗人陶渊明就曾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塑造了理想中的桃花源世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这里的桃花源不仅仅景色迷人,而且其真正魅力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上。

这也不仅仅是陶渊明一个士子的追求,而且是古往今来的知识分子共同的理想追求。

冯振与陶氏都处动乱之世,身处其中,不免也会有①本文是2018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冯振诗词创作与诗学理论研究”(项目编号:YCSW2018070)成果之一。

②郭亚超(1992—),男,汉族,安徽砀山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读硕士。

这种共同的理想追求。

如其《归隐吟》:忆昔飘蓬坠俗尘,立志自与俗人分。

负笈远到申江滨,寒衣饥食尽悲辛。

夕阳西下膏空焚,尔来不觉历五春。

男儿意气何时伸,自谓高志卓不群。

终当努力拯斯民,何为仍戴居士巾?掉头入山卧白云,猿猴麋鹿以为邻。

桂枝松叶以为薪,石田二顷足耕耘O治既不知乱不闻,如在桃源里避秦。

俗虽绝兮不违亲,身虽洁兮不乱伦。

【名家诗词】虞山诗派著名诗人冯舒冯班诗选

【名家诗词】虞山诗派著名诗人冯舒冯班诗选

【名家诗词】虞山诗派著名诗人冯舒冯班诗选虞山诗派著名诗人冯舒冯班诗选冯舒(1593~1645)明末清初学者、著名藏书家、刻书家。

字己苍,号默庵,别号癸已老人,自号孱守居士。

江苏常熟人,冯复京之子,冯班之兄。

幼承父教,笃志于学。

年四十,谢诸生,与弟班并自为冯氏一家之学,吴中称为“海虞二冯。

”冯舒颀然长身,人以“冯长”呼之,善口才,宾筵客坐,辩论锋起。

性忼直,遇事敢为,不避权势,小人嫉之如仇。

崇祯十年(1637),邑民张汉儒诬讦钱谦益,钱被下狱,冯舒出面求援大学士冯铨,由于曹化淳的干预,钱谦益得免死。

顺治年间,常熟县令瞿四达贪赃枉法,有诸生黄启耀等人上告县令贪状。

冯舒因揭露邑中漕粮弊端,瞿四达忌之,指控他的《怀旧集》手抄本自序中只书“太岁丁亥”,不列清朝国号年号。

并摘其诗中忌讳语,冯舒反被罗织讥讽朝廷之罪,屈死狱中。

柳絮其一不著根株到处生,飘为飞雪落为萍。

江流看取千寻阔,占尽还应剩一泓。

柳絮其二漫漫密密逞精神,栖薄何分溷与茵。

却恐章台新雨后,也随马足伴红尘。

丙戌岁朝投老余生又到春,萧萧短发尚为人。

世情已觉趋时便,天道难言与善亲。

梦里山川存故国,劫余门巷失比邻。

野人忆著前年事,洒泪临风问大钧。

丙戌除夜是夕立春枯草还苏又报春,乱余留得病中身。

嬾携筇杖寻如愿,聊剔灯花诵逐贫。

眼暗怕看新换历,镜清惭负旧时巾。

闲愁总有三千斛,拟写长笺奏玉宸。

偶题手不扶犁舌不耕,人间生事百无成。

闲思野老招寻易,偶弄渔竿得失轻。

心似不温垂竭酒,家如将败未完枰。

却怜世态懵腾甚,同浴还须笑裸裎。

孙孝若方广居,招看八面重台牡丹乱来花事不关身,此日君家醉殿春。

艳粉一团欹露冷,赪红八面斗妆新。

朱衣拭汗思何晏,绣帔飘香忆太真。

至竟形相无好句,如愁欲语总伤神。

仲夏村居四叠前韵布谷声中忽过春,落红犹似恋芳尘。

陌头阵阵催秧雨,树底喧喧作社人。

身在可耕兼可钓,村愚忘汉亦忘秦。

朝来饱吃黄虀饭,闲逐巫师看赛神。

老来衰惫总堪嗟,无力分秧与萟麻。

欹枕送人忙日月,杜门还我睡年华。

何焯对“虞山诗派”冯班诗学的接受

何焯对“虞山诗派”冯班诗学的接受

出版物刊名: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0-120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期
主题词: 虞山诗派;冯班;诗学;何焯;《河北学刊》;晚唐诗风;赵执信;系统化
摘要:周小艳在《河北学刊》2014年第1期撰文指出,清初“虞山诗派”的重要人物冯班对清代诗坛影响深远。

但诸多学者往往将冯班的影响局限于“虞山诗派”和吴乔、赵执信等诗人,而未注意到何焯。

冯班诗学以晚唐为宗,将取法晚唐的诗歌取向系统化、合法化,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并聚集了一批风格取向相同之人相互唱和、切磋,创作了大量的具有晚唐诗风的作品,。

冯班对李 商隐诗歌艺术的继承

冯班对李 商隐诗歌艺术的继承

冯班对李商隐诗歌艺术的继承在中国古代诗歌的璀璨星空中,李商隐以其独特而深邃的诗歌艺术独树一帜。

而冯班作为后世的文人,对李商隐的诗歌艺术有着显著的继承和发展。

李商隐的诗歌往往具有朦胧含蓄的特点。

他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将内心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融入到诗歌的意象之中,使得诗歌的意义变得隐晦而多义。

比如他的《锦瑟》一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意象,让读者在欣赏时感受到一种迷离而又深沉的情感氛围。

冯班在其诗歌创作中,也继承了这种朦胧含蓄的艺术风格。

他不直白地抒发情感,而是通过精心选取的意象和婉转的语言来传达内心的感受。

他的诗作常常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在品味中不断挖掘其中的深意。

李商隐的诗歌语言精美华丽,他注重词句的锤炼和音韵的和谐。

他常常运用精妙的对仗、优美的音律,使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例如在《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句对仗工整,韵律优美,将离别的痛苦和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冯班同样注重诗歌语言的雕琢。

他的词句也力求精致,通过巧妙的用词和音韵的搭配,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他深知语言的魅力在于能够以简洁而生动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在情感表达上,李商隐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忧伤和无奈。

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波折,这些经历都化作了他诗歌中浓郁的情感。

无论是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还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都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迷茫。

冯班的人生也并非一帆风顺,他在诗歌中同样流露出类似的情感。

他对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困境有着自己的感悟,其诗作中的忧伤和无奈与李商隐有着相通之处。

然而,冯班并非简单地模仿,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个性和时代特色。

李商隐的诗歌在结构上常常独具匠心,不拘一格。

古代文学 (3)

古代文学 (3)

一.填空题1.临川四梦:明代作家汤显祖的传奇有《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代表了作者戏剧创作的全貌,其中又均与梦有关,故而合称“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是作者以戏剧形式表现出自己对人性、人生极其意义的思考。

汤显祖所重的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真情”,二是“矫情”。

“临川四梦”中的前二梦写的上男女青年的爱情,表现“真情”的力量;后二梦则写士人仕途生涯和宦海沉浮,意在劝戒世人超越对“矫情”的贪恋。

2.三大传奇:即明中叶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和无名氏的《鸣凤记》的三部传奇作品。

它们分别是忠奸剧的定型、历史剧的新篇、时事剧的发轫,三大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明代传奇创作的新时期的到来。

3.遗民诗人: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另有吴嘉纪和屈大均,前者多作危苦之词,后则富于浪漫幻想。

还有,阎尔梅。

4.入仕诗人:钱谦益,虞山诗派领袖,常熟人。

另有成员:冯舒、冯班、钱曾、钱路灿。

5.三言二拍:明代中后期短篇小说,以冯梦龙的“三言”,凌蒙初的“二拍”为代表。

“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

为宋元明三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标志古代短篇白话小说整理与创作高潮的到来。

《二拍》是《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它是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专集,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6.四大声腔:是指戈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

从明初到嘉靖约两个世纪内,在南方的众多地方的声腔中,四大声腔脱颖而出,流播广远。

其中昆山腔“听之最足荡人”。

7.四大奇书:“四大奇书”,又称“明代四大长篇小说”,是指:《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

这四部小说被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称为“四大奇书”,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它们分别开创了历史演义传统、英雄传奇传统、神魔小说传统和世情小说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DE: 10075 NO: 20090498
A Dissertation for tearch on poem of Feng ban
Candidate: Li Junguo Supervisor: Prof. Liu Chongde
Prof. Zhang Shibin Academic Degree: Master of Literature
密 级: 分类号:
学校代码:10075 学 号:20090498
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冯班诗歌研究
学 位 申 请 人:李俊国 指 导 教 师:刘崇德 教授
张世斌 教授 学 位 类 别:文学硕士 学 科 专 业:中国古代文学 授 予 单 位:河北大学 答 辩 日 期:二○一二年六月
Classified Index: U.D.C.:
Feng ban emphasizes poetry" placid, beauty stab, word Wanli, and set an example by personally taking part, creating a lot of Psalms, sorted into" blunt" collection" compilation. Wu Qiao, Zhao Zhixin, inheritance, carry forward Feng Tang poetic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body gradually popular, influence of poets poetry mentality, and become a common practice. Leather generation of poetry,feng ban are not also. Keywords Fengban Advocating" Li du" theme imagery style
第 3 章 冯班诗歌题材、意象、风格分析.......................................................................... 32 3.1 冯班诗歌题材分析.................................................................................................. 32 3.1.1 艳情诗、友情诗.......................................................................................... 32 3.1.2 咏物诗、咏怀诗.......................................................................................... 40 3.1.3 无题诗、题画诗.......................................................................................... 48 3.2 冯班诗歌意象.......................................................................................................... 50 3.2.1 桃花、梅花、梨花...................................................................................... 51 3.2.2 燕子、猛虎.................................................................................................. 53 3.3 秾丽婉雅的语言、深沉浓郁的现实主义.............................................................. 54 3.3.1 秾丽婉雅语言.............................................................................................. 54
Speciality: Chinese Literature University: Hebei University Date of Oral Examination: June, 2012
摘要
摘要
冯班作为明末清初虞山派代表诗人之一,鲜明地反对当时“后七子”复古派与钟、 谭为代表的“竟陵派”诗歌主张。结合天崩地坼、改朝换代的时代背景与自己身世、性 格、审美标准,以及顺应诗歌自身发展趋势,主张宗“小李杜”、西昆之体,并取百家 之长,学古而不泥古,以隐秀秾丽之词,比兴用典之法,含蓄地抒发自我身世之悲、故 国之思。
The Feng ban poetry, age, personal reasons were analyzed, the poetry theme ( love, friendship, chanting, feeling, Untitled, painting ), poetry ( peach, plum, pear, swallow, tiger ), style, language style of Feng poetry, that justice Hill poetry dim, Wanli, Xikun poems Seiko, rich features, and has a strong realistic style.
本文就冯班诗歌主张,形成时代、个人原因进行分析,对诗歌题材(艳情、友情、 咏物、咏怀、无题、题画),诗歌意象(桃花、梅花、梨花、燕子、猛虎),表现手法, 语言风格进行分析,得出冯班诗歌有义山诗歌之朦胧、婉丽,西昆诗歌之精工、浓艳的 特点,并具有浓郁现实主义风格。
冯班强调诗歌温柔敦厚,比兴美刺,辞采婉丽,并身体力行,创作大量诗篇,被整 理编订成《钝吟全集》。吴乔、赵执信等继承、发扬了冯班诗论,晚唐体在清初渐渐盛 行,影响了虞山派诗人的诗歌趣尚,并蔚然成风。革一代诗风,班之功不可没也。 关键词 冯班 宗“小李杜” 题材 意象 风格
I
Abstract
Abstract
Feng ban as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represented one of the poets, opposes the" after seven" retro camp and bell, tan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Jingling School Poetry". Binding change dynasties as though heaven and earth had fallen, the era background and life experience, personality, aesthetic standards, and comply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oetry itself, Lord Zhang Zong" Li Du", West Kunlun body, and taking hundreds of long, ancient and not imitation, In order to implicit gorgeous words, metaphor allusion of law ,implicitly express self life of sorrow, nostalgia.
1.1 冯班生平、交游及“二痴”个性............................................................................ 3 1.1.1 冯班生平、交游............................................................................................ 3 1.1.2 冯班“二痴”个性...................................................................................... 10
1.2 冯班著述.................................................................................................................. 11 1.2.1 冯班诗文、书法集...................................................................................... 11 1.2.2 冯班抄本、评点诗集.................................................................................. 16
第 2 章 冯班诗歌主张与诗学观.......................................................................................... 19 2.1 冯班诗歌主张.......................................................................................................... 19 2.1.1 宗玉溪 继西昆............................................................................................ 19 2.1.2 反严羽、斥七子.......................................................................................... 23 2.2 冯班“比兴寄美刺,隐秀道性情”诗学观.......................................................... 26 2.2.1 主性情 重学养............................................................................................ 26 2.2.2 擅比兴 好隐秀............................................................................................ 28 2.3 冯班诗歌论高才疏的弱点......................................................................................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