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至的诗情-2019年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论冯至抒情诗的张力

论冯至抒情诗的张力

论冯至抒情诗的张力®夺渖霖内容摘要:冯至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抒情诗人”,其抒情诗歌呈现出较强的语言张力和主体性张 力。

一方面,诗人善于采用“远取譬”的修辞手法创造性地扩大意象的逻辑外延,增强语言的弹性与韧性。

另一方 面,物质世界与精神生活的对立刚”与“柔”的抒情方式的碰撞,让诗人建构出极富思想力的内部情感,使其诗 作变得隽永味醇。

关键词:冯至抒情诗语言张力主体性张力<学教育2。

19〇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冯至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 为杰出抒情诗人”,其诗作影响深 远。

冯至的抒情诗被如此赞誉的 原因有很多,如幽婉含蓄的抒情 风格、对中国抒情传统的追求与 创新等等。

但这些原因都呈现出 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诗歌的张力,冯至抒情诗的张力效果使其诗作 变得隽永味醇。

以冯至《昨日之 歌》、《北游及其他》两部诗集当中 的早期抒情诗为研究对象,借用 英美新批评的关于张力的相关理 论,对冯至诗歌的张力进行实质性 的分析与研究,试图从张力的艺 术特色方面论析冯至的抒情诗作。

张力的涵盖范围十分广阔,诗 歌内在情感张力、结构张力与形 式张力,文本与外部世界所构成 的话语意义上的思想张力、精神 张力与思维张力等。

本文主要从 语言张力与主体性张力两方面浅 析冯至抒情诗的张力。

一.语言张力诗作在诗歌内涵与意象逻辑 外延的统一中形成张力,陈仲义 先生在《现代诗:语言张力论》中提到诗语的生成机制,“首次引人 诗语的内在映像与外化定型过程 张力所形成的两极动力:一极是 以与生命本真同构,几近半自动 言说的‘语感’;另一极是以超语 义、混沌为表征的‘语义偏离’,两 极动力构成现代诗语生成的基本路径”1。

并将语言张力的特征系统化,主要有:含混——模糊中的歧义多义;悖论——互否与互斥的吊诡组合;反讽——基于表里内外的“佯装”、“歪曲”;变形——“远取譬”畸联;戏剧化——紧张中的包孕、包容等。

冯至诗歌中的情与理

冯至诗歌中的情与理

冯至诗歌中的情与理作为诗人的冯至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诗篇,他与卞之琳一起被认为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现代派大家。

他在《赠之琳》一诗中对卞之琳有这样的评价:“这星座不显赫,却含蓄着独特的光辉。

”其实这同样可以看做诗人的夫子自道。

在冯至漫长的诗歌创作生涯中,有两个为研究者十分关注的关键阶段,那便是他创作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的时期和创作诗集《十四行集》的时期。

对此文学史也早有定评。

对于前者,最著名的评价莫过于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极力褒扬的“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对于后者,朱自清先生也以其“诗里耐人沉思的理,和情景交融成一片的理”做出了很好的总结:“闻一多先生说我们的新诗好像尽是些青年,也得有一些中年才好。

冯先生这一集大概可以算是中年了。

”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是,在20年代还是“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为什么在40年代的诗作中却以“耐人沉思的理”而引人注目,难道说二十多岁的年龄确实是适合抒情的年龄,而中年时期的诗人所作的也应当是真正沉潜的中年写作?如果是这样的话,又该如何理解徐志摩这道始终“进溅不止的生命泉”,还有一出手就显得理智而成熟的穆旦?或许,真正回归到诗人的文本来探究他所抒的“情”究竟是什么情、所达的“理”究竟是什么理,二者之间在文本内又是如何渗透、转化与呈现的,以及它们与作者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来探讨冯至和他的诗歌世界,才有可能更接近问题的真实。

我们这里所作的“情”与“理”的划分,纯粹是为了论述的方便,一旦落实到具体作品的分析中,便有可能显得生硬和僵化,但是不管怎样,还是让我们先走进冯至的诗歌世界吧。

一、抒情的少年冯至在创作第一首诗《绿衣人》时只有十七岁,这时作者对新诗的认识也仅限于读了一些郭沫若与胡适的早期诗歌。

这首诗和其他收入《昨日之歌》中的诗歌相比,虽然有初期新诗的清浅质朴,但一些冥想的调子和节制的表达也已初露端倪。

这样的诗在他的早期诗作中还有一些,但分量很少,在下面的论述中将会对它们进行单独分析,这里要谈论的是他早期诗歌中的一个主流,包括他的几首叙事诗在内。

对于冯至诗歌的评价

对于冯至诗歌的评价

对于冯至诗歌的评价,“独特”两字是必不可少的。

正因其“独特”,他的诗歌没有被划归于中国现代诗歌的任何一个流派之中。

多年以来,对于冯至诗歌的研究,总是处于一种边缘的位置,这种“边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冯至的地位虽然得到极高的评价,但总的说来是学者的光芒超过了诗人的光芒;二是指对其诗歌的评价,多重在诗艺的创新方面。

却少有对其诗歌厚重的文化内涵的发掘。

正如郑敏先生在一次访谈中所说:“我认为冯先生的十四行诗至今没有得到它应有的评价。

他的十四行诗受到很多尊重,而真正理解他的十四行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它的文字十分朴素,但是其中蕴含的深层的文化积淀,融合了西方的哲学和他所崇拜的杜甫的情操。

他的诗是深厚的文化产物,达到了中国新诗的最高层次。

”这里谈冯至的标志性,主要是指《十四行集》的标志性。

特别肯定这部诗集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上光芒四射的中心位置。

《十四行集》标志着诗与哲学的结合,标志着现实和艺术的结合,标志着中西文化观的结合,标志着中西诗艺的结合,标志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

(一)诗与哲学的结合《十四行集》是一部诗集,却真真切切地体现了一种生命哲学。

在这部由27首十四行诗组成的诗集中,我们可以很深刻地领悟诗人对于生命的形而上的整体性的哲学思考。

他在对于生命、生存、生死问题的认识上都达到了一种哲学的高度。

但它们又的的确确是真正的诗,真正的好诗。

让我们来仔细读读其中的第三首《有加利树》:“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是一片音乐在我耳旁筑起一座严肃的庙堂,让我小心翼翼地走入;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

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凋零里只看着你生长;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我把你看成我的引导:祝你永生,我愿一步步化身为你根下的泥土。

”在这里,“有加利树”成为生命永恒的象征,诗人以此肯定人的生命的自觉有为,肯定生命的坚韧充实,表现了正视生命、超越生命的哲学态度。

但全诗以“树”的形象展开,用朴素而帖切的语言形象化地描绘生命的庄重和永恒,没有任何一个抽象的哲学术语,却给人以深刻的哲学启迪。

死亡之思——论冯至诗歌创作中死亡观的流变

死亡之思——论冯至诗歌创作中死亡观的流变

The ponder of death --On the changing of Feng Zhi 's poems in the concept of death 作者: 唐勇
作者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出版物刊名: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69-72页
主题词: 冯至 诗歌 死亡观
摘要:生和死是个体生命存在的两极,对死亡的不同诠释,形成不同的生命取向。

在冯至二十到四十年代的诗歌创作中,诗人对死亡的理解经历了由最初的直觉感悟到对死亡的追慕再到哲学思考的发展过程,反映了诗人别具一格的审美选择:即在死亡的审美观照下对生命蕴奥的积极探索以及对理想生命形态的构想与追求。

愁怨苦闷生命的叩问——冯至诗歌浅论

愁怨苦闷生命的叩问——冯至诗歌浅论

愁怨苦闷生命的叩问——冯至诗歌浅论摘要:冯至作为一位在中国新诗上倍受鲁迅、朱自清等大家赞誉,较早接受现代主义思潮的诗人,其诗作有着异乎寻常的深邃思想。

试以《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和《十四行集》作为他三个时期诗作的代表来描述他诗作的变化轨迹,再现诗人丰富深刻的灵魂。

关键词:冯至情感变化思考历程《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冯至并不是一个声名赫赫的诗人,他也不求人知,很少提出什么主张,张扬什么主义。

但是,他又实在是应为人知的:20年代即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朱自清则盛赞其叙事诗“尤称独步”。

更为重要的是,他是中国较早接受现代主义思潮,真正领会了现代主义思想真谛,而又能不局限于此,将中国传统思想与之整合,得出独到的哲思,并将深刻的体悟赋予完美的艺术形式,精彩地表现出来的现代诗人。

纵观他的诗作,从《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到《十四行诗》这三个集子,正完美地记录了他情感变化及思考的历程。

一、我的叹息变成一首夜莺的歌——《昨日之歌》因幼年丧母兼家道中落,年少时的冯至饱尝冷眼,造成了他异常忧郁的性格,经常伤身世,叹命运,因而在这个时期里愁苦常常充斥在他的笔下。

随着这些忧伤而来的也有他对“风中乞丐雨中花”的怜悯和叹息以及对不幸未来的忧惧,满心的思绪促使他写出了第一首真正的诗《绿衣人》:“一个绿衣邮夫/低着头儿走路/有时也看看路旁/大半安于他的生活/带不着一点悲伤/日日的来来往往!但他小小手里/拿了些梦中人的命运/当他正在敲这个人的门/谁有留神或想——“这个人可怕的时候到了。

”这首诗虽然尚显幼稚,但已显露出他的独到之处——诗意练达,语句自由,在诗中思索命运的莫测。

偶尔,他也有“叱咤风云”之作,例如写于1922年的《满天的星辰》:“我把这满天的星辰/聚拢在我的怀里/把他们当作颗颗的泪珠/用情丝细细的穿起/穿成一件外氅/披在爱人身上;我把那西边的弯弯的月儿/也慢慢取了下来/去梳她那温柔的头发……我们御风而行!我们到了天空/天上的最上一层/要将外氅打开/另把这满天的星辰安排。

论冯至早期叙事诗语言及形式的抒情性

论冯至早期叙事诗语言及形式的抒情性
【 键 词 】 冯 至 ;叙 事 诗 :抒 情 性 关
在 中 国现 代 文 学史 , 被鲁 迅 誉 为 卜 “ 国最 杰 出的 抒情 诗 人”的冯 至 ,其 抒 中 情 诗 以及 十 四行 诗 可谓 成 就 卓著 ,影 响 巨大 ,但 冯 至 的叙 事诗 同样 产 生 了深 刻 的 影 响 ,有 人甚 至 认 为冯 至 在 “ 事 诗 叙 的 创作 方 面… 甚 至 超过 了一 向受 到赞 誉 的 抒情 诗 ” 冯 至 早期 创 作 的四 首长 篇 叙 。 事诗 《 吹箫 人 的 故事》 《 、 帷幔 》 蚕 马》 、《 、 《 门之 前 》 写于 12 .9 5年 闯 ,其 寺 , 9 312 中前三 首 被 朱 自清 先 生选 入 《 国新 文 中 学大系 ・ 诗集 》 朱 并称 赞 冯 至 的 “ 事 , 叙 诗 堪称 独 步 ” 王 瑶 先 生在 《 国 新文 学 。 中 史 稿》 中也 认 为冯 至 的 “ 篇叙 事 诗 尤 长 称 独 步” 。再加 上 诗人 在 2 0年 代创 作 的 诗剧 ( 《 如 河上 》 《 人 》 , 在 5 鲛 ) 0年 代 创 作 的叙 事 诗 ( 《 波 砍 柴 》 《 皮 如 韩 人 鼓》 )所 取得 的 成就 ,就 像 袁可 嘉 先 生评 价 的那样 ,冯至 的 “ 事 长 诗在 新 诗 史 叙 上 开风 气 之 先 , 独特 的地 位” 有 ,可 以说 这 位 杰 出 的抒情 诗 人 的叙 事 诗 在 中 国现 代 文 学 史上 , 同样 具 有独 特 的 价值 和 不 可 忽视 的地 位 。 中 国是 诗 歌 的 国度 ,文 学 是 语 言的 艺术, 诗歌 作 为~ 种最 古 老 的文 学形 式 , 可 以说 是 语 言 艺 术 的结 晶 。从 《 经 》 诗 到 《 楚辞 》 ,从唐 诗 到宋 词 ,无 不 深深 地 熏陶 和 影 响着 中 国 的诗 人们 。而 冯 至也 自觉 地 从 中国 传 统文 学 中继 承 艺 术 的养 分 ,将 带有 中 国文 学 艺 术特 色 的 语 言风 格 运 用 到现 代 叙 事诗 之 中 。冯 至 在 《 诗 文 自选 琐 记》里 就 说 ,他 是 “ 晚 唐诗 、 在 宋 词 、 德 国浪 漫派 诗 人 的 影响 下 写 抒情 诗和 叙 事诗 ” 的 同时 , 诗人 还 得 益于 德 国叙 事 谣 曲 ,这 几 首 叙 事 诗 的结 构 、 语 言形 式 、艺 术 风 格 等 都 深 受 其 影 响 , 在 这 方面 , 们 已作 过相 当 深入 的 研 究 , 人 在此 不 加赘 述 。 下面 我 主 要谈 中国 古典 诗词 对 这 几首 叙 事诗 在 语 言风 格 上 对 的 影 响。 诗 人 采用 重 章 复唱 的 形式 ,回 环往 复 ,缠 绵悱 恻 , 不仅 增 强 了诗 歌 的 音乐 美 ,而 且 强化 了情 感 ,达 到 反复 抒 情 的 目的 。重 章叠 旬 是 中 国 古典诗 歌 常 用 的 手法 ,最 典型 的代 表 即 是 《 诗经 》 。 先 看 重章 ,这 在 《 马》 … 诗 中 体 蚕 现 得 最 为 明显 。 全 诗共 有 三 大节 ,每 ~ 节 都 在 反复 咏 唱着 :“ 我说 ,姑娘 啊 ,蚕 儿正 在初 眠 ,( 第二 节 为 “ 眠”第 三节 三 为 “ 茧” / 的情 怀 可 曾觉 得 疲倦 ?/ 织 )你 只要 你 听着 我 的歌 声 落 了泪 ,/ 就 不 必 那 探 出窗 儿 问我 ,“ 是 谁 ?” 从 “ 眠 ” 你 初 到 “ 眠” 三 ,再 到 “ 茧 ” 织 ,只换 了这 ~ 个 词 。 白马对 少 女 一 片深 情 ,可 是 这 感 情 她 … 点 也不 知 晓 , 从这 反 复 的独 自和 咏 唱 中, 我们 可 以体 会到 白马对 于 少 女 的 缠绵 情感 。 以及 它 内心 的焦 急 和 无奈 它 声声 对 少 女诉 说着 它的 爱 :“ 娘 啊 , 姑 我 为你走 遍 了天边 !” 它 从 内心 里发 出声 声呼 唤 : 亲 爱 的 “ 姑娘 ,你 不 要 凄凉 ,不 要恐 惧 !/ 愿 生 我 地 落 ,/ 树 的 叶 儿 , 凄 凄 地 红 ,/ 翕 枫 风 翕 ,雨疏 疏 ,/ 她开 了窗儿 ,等候 着 ,/ 等 着 吹 笛 的牧童 。 这 几句 ,使 人不 由得 ”读 想 起 李清 照 的词 句 :“ 寻寻 觅 觅 , 冷 清 冷 清 ,凄 凄惨 惨 戚戚 ” 这 一节 语 言传 神 , 。 蓄 情 ,生动 ,字字 反 映 出人 物 凄凉 、忧 闷和 难平 的 心 绪 。语 音 上和 谐 悦耳 ,韵 律 协 调 ,带 给 读者 强 烈 的情瞎 体验 和 心 灵 的 感染 与 共鸣 。 那依 依 飘落语言及形式的抒情性

论冯至20世纪20年代抒情诗的叙述性

论冯至20世纪20年代抒情诗的叙述性

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不屈品质是永远胜过所有高贵象征的力量。

幺表妹的美丽果敢,主动与坚韧,敢于牺牲都是彝族女性自主意识的显现。

三、结语本文通过阐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批判压迫女性的男权社会,呼吁男女平等相处。

如果男女两性不能相互关爱、理解,不打破男性中心主义,最终都会导致毁灭性的结局,使得社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彝族旧社会,人们各自生活在密不通风的孤独堡垒中,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来排遣自己的孤独。

在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都没有好好地沟通感情,没有推心置腹地切磋商讨,相互之间缺乏信任和了解,缺乏关心和支持。

生命之歌也就充满悲惨的故事与浓烈的生命意识色彩。

女性必须在顺从与觉醒的基础上认同女人的主体身份,与命运共处或抗争。

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不仅是为全人类,更是为女性自己,因为只有女性身心完全健康,积极主动,她们才能获得自己赖以生存的理想生活。

只有完全摆脱人类中心和男性中心双重曲解的女性主义伦理,女性才能彻底摆脱歧视偏见,摆脱附属品与客体的地位,彻底解救自我,最终实现男女两性的和谐发展。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作者简介:尔古阿衣(1990-),女,彝族,四川凉山人,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人类学。

20世纪20年代,诗人冯至创作了一系列具有独特文学价值的抒情诗。

这一时期,其诗歌幽婉抒情,缓缓叙述,于不紧不慢之间展现独特的半格律体魅力,于这些同与不同中闪耀着熠熠光辉,于自由与不自由中展现节制的美,这得益于他在日常的生活经验中,融入想象,出神入化而又别具一格。

笔者试图以历史为背景,探究冯至抒情诗产生的契机,并和同时期其他现代诗人的诗歌进行比较,探讨冯至20年代抒情诗的叙述性以及这种叙述性的特殊性。

布鲁克斯和沃勒认为,一首诗宛若一出戏,它具有具体而特定的情境,即便是最短悍的抒情诗,也不失某种特定情境中的述说或对话。

他们认为,诗歌是一场戏,既然是戏,就应该在特定情境中有冲突,有述说和对话。

论冯至诗的艺术特征

论冯至诗的艺术特征

论冯至诗的艺术特征
诗人冯至,出生于印度,并在印度接受九至十四岁的教育,其以《一朵艳丽的莲花》一诗为国人所熟知,其带有浓重的东方文化底蕴,是冯至诗中富有艺术想象力的杰作。

冯至诗以禅宗文化思想为依托,其写作思想几乎与其它诗人大不相同,他善良雅致,具有开拓精神,追求新诗的形式和艺术内涵。

他通过将现实与趣味联系起来,使自己的诗情形
成独一无二的和谐美。

冯至诗的诗情有一种思想和心理状态上的丰富性,他的句子有节奏感,用词精练,而且有着柔和的姿态,直达读者心灵。

表面上,他的诗篇象征性强,实质上却反映出一种复杂的
心理状态,使人望文生义,用心体悟诗义。

冯至的诗作充满着清新浪漫的味道,充满着人物的抒情叙述,构建出一种美好而空灵的世界,令读者着迷。

他采取夹叙夹议写作手法,塑造出一种古典中具有浪漫色彩的诗,他有
自己独到的讴歌之声,能真实而深刻地发掘他物质世界中存在的精神世界,他将室内文化、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到一起,形成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实现了艺术和审美的完美结合。

冯至的诗,既有历史的思想深度又传达审美的完美震撼,他用思想理念、文字艺术、象征比喻等表达诗歌内涵,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也以其轻松调性和富有寓意表达,让人有
一种绚烂的视野感受。

综上所述,冯至的诗拥有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既有历史的思想深
度又传达了审美的完美震撼,从而形成了其艺术特征。

论冯至诗歌的生命意象

论冯至诗歌的生命意象

论冯至诗歌的生命意象
胡西宛
【期刊名称】《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29)004
【摘要】生命思考是冯至诗歌的主要思想意蕴.冯至诗歌的生命意象多取自普通事物,作者以独特诗思赋予其精微哲理,从平实的日常生活洞见存在的真相.冯至诗歌的艺术魅力产生自这些意象间的结构关系形成的暗示力.冯至对存在问题的艺术观照,既具有强烈的现代精神,也体现着鲜明的民族品格.
【总页数】5页(P49-53)
【作者】胡西宛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广东珠海51908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26.1
【相关文献】
1.冯至诗歌研究八十年(上)——谨以此文纪念冯至先生逝世十周年 [J], 左怀建
2.冯至诗歌研究八十年(下)--谨以此文纪念冯至先生逝世十周年 [J], 左怀建
3.论冯至早期诗歌创作中的人文倾向--纪念冯至诞辰100周年 [J], 李万青;宿好军
4.鲁迅称冯至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又一辩考——立足于中国神话思维与冯至诗歌的叙事时空意识 [J], 刘长华
5.冯至《十四行集》中的五类生命意象及其背后的生命悖论意识 [J], 王勇;刘爱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于山水中沉思——论冯至散文集《山水》的诗性内涵

于山水中沉思——论冯至散文集《山水》的诗性内涵

MASTERPIECES REVIEW1980年创刊雏凤清声于山水中沉思——论冯至散文集《山水》的诗性内涵⊙姚 兰 [浙江传媒学院, 杭州 311100] 摘 要:冯至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其诗歌创作得到较多评论家的关注,而散文研究则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

冯至的散文集《山水》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诗的品格特征,表现为“明净的感情与深沉的智理调和之美”。

本文将从意象、语言风格及思想意蕴三个方面,分析冯至散文对于意境的营构、呈现出的语言特色及其蕴含的哲理,以凸显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冯至散文 诗意 哲理 存在主义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做过高度评价:“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

”a冯至先生用诗人的眼光来看待自然万物,通过韵味绵长的叙述,营造出丰富而深远的意象,进而阐发人生哲理,使其散文整体上富有一种诗性美。

一、澄清的诗境冯至从敏锐的感觉出发,在散文集《山水》中,创造出兼有感性具象与智性内涵的意象系统,而这些意象又是产生诗境的关键。

在《一个消逝的山村》中,“小溪”是令人备感亲切的,“鼠曲草”是谦虚、纯洁和坚强的,“彩菌”是点缀民族童话的,“有加利树”是崇高的严峻的圣者……正如沈从文一样,冯至将自己刻骨铭心的寂寞感投射到自然万物中,使得“寂寞”也成了一种审美境界。

“鼠曲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开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

……在夕阳里一座山丘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曲草从杂草中露出头来。

这时我正从城里来,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b。

这是一幅可视感极强和层次丰富的图画,动静结合,于此人物与自然达到了和谐的交融,流荡着一种恬静幽远的意境,读者可以感受到王国维所谓的“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

冯至——沉思中的抒情诗人

冯至——沉思中的抒情诗人

30冯至——沉思中的抒情诗人顾雯丽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摘要:作为最具才华的现代诗人之一,冯至最早掌握了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般的沉思色彩和冥想风格,并将德国传统的浪漫主义与欧洲世纪末的象征主义融汇起来。

本文主要从两个维度来阐释冯至的诗歌:一方面从《十四行集》的缘起中发掘冯至的冥想色彩;另一方面则是以《蛇》一诗为例,探讨冯至诗歌中“远取譬”比喻艺术的运用如何转换为抒情诗的张力。

关键词:冯至;冥思;十四行集;寂寞作为中国最具才华的现代诗人之一,冯至于30年代在文坛崭露头角,并于1935年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①。

文学史家钱理群曾经这样评价他的三部文学作品:“《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堪称冯至的‘三绝’:这‘生命的沉思’,提供了不同于他人的另一种战争体验,并且以其艺术的完美、纯净、特立独行于四十年代,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之林。

”事实上,诗人冯至对霍夫曼、里尔克等一些艺术家的作品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兴趣,他最早掌握了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般沉思色彩和冥想风格,并将德国传统的浪漫主义与欧洲世纪末的象征主义融汇起来,进而在现代主义诗歌的荆棘地里另辟蹊径,为中国新诗艺术提供了簇新的文本经验。

一、冥思诗人——《十四行集》的创作正如里尔克1922年在瑞士的一个古堡中创作了他辉煌的《杜伊诺哀歌》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一样,冯至则是于40年代初在昆明近郊森林中一所孤独的小茅屋里创作了《十四行集》。

关涉《庄子》的“鹏鸟梦”间接唤醒了十四行诗的创作灵感。

在昆明林中茅屋的岁月使冯至得以自由、充分地与大自然接触,学会从普通世俗的物象中提炼出生命的奥妙和历史的真理。

一方面,诗人善于筛选生命体验里的杂质,勇于探索人类经验中幽微、神秘的领域,最终传达出一种沉思、内敛的语调。

另一方面,十四行诗的诗歌语言并未平行匍匐于个人生命体验的浅表而缺乏其应有的高度。

在冯至的诗中,我们发现了贯穿始终的另一个主题:以经历和宇宙距离为背景的个人与宇宙的爱。

简论冯至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简论冯至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简论冯至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冯至的爱情诗表达出柔软、细腻、自然的情感,借用自然景观抒发
出深情地记录爱情的事物。

他的诗句中充满了流淌的水声,山谷微风,猿啼柳啼,存在着古典诗怀,中国山水画笔触。

冯至敏锐地抓住历史
上中外文学美学都提到的爱情,以独特婉约而舒缓的诗句倾注情怀,
表达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叙事特征。

至于笔锋,满载诗意,贴以实景,
谱出晓鸿琴声音,即使是简短的诗句也有深情厚意。

冯至的爱情诗讲
求细节,他叙述的爱情画面动人,充满被爱的美好感受,而且把多种
客观元素和主观艺术方式完美融合。

房间、原野与路——论冯至十四行诗中的空间意象

房间、原野与路——论冯至十四行诗中的空间意象

第40卷㊀第9期2019年9月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OFHARBINUNIVERSITYVol.40㊀No.9Sep.2019㊀㊀[文章编号]1004 5856(2019)09 0063 05房间㊁原野与路论冯至十四行诗中的空间意象张潇丹(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街道办事处ꎬ四川成都㊀610042)[摘㊀要]冯至战时写于昆明的二十七首十四行诗中显示了明显的空间意识ꎬ集中体现在房间㊁原野和路这三个空间意象上ꎮ房间主要造成精神的围困ꎬ原野以其延展性成为贴近自然和庇护心灵的场所ꎬ路则不仅是自然之路更是心灵之路和理想信念之路ꎮ冯至在认识到现世的庸俗堕落和存在的虚无荒诞之余ꎬ更是积极入世的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和对现实的人道主义关怀ꎮ[关键词]十四行诗ꎻ房间ꎻ原野ꎻ路ꎻ生命意识[中图分类号]I207.25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9.09.015㊀㊀20世纪40年代ꎬ战争虽然看似没有直接侵袭春城(昆明)的静谧和谐ꎬ但敌机的低鸣和飞弹的轰炸时常盘旋在这块净土的上空ꎮ家国之忧无时无刻不盘踞在冯至的心头ꎬ使得他时隔十多年再次提笔创作了二十七首十四行诗ꎬ呈现出完全不同于早期创作中个人悲欢与青春苦闷的旋律ꎮ学界对冯至诗作的研究ꎬ以往多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ꎬ探究冯至所受到的西方文化的影响ꎮ到了20世纪80年代ꎬ开始探究冯至诗歌与中国传统诗歌的关系ꎬ关注其中的生命意识ꎮ而对冯至十四行诗的整体性研究较少ꎬ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则更少ꎮ笔者通过阅读这二十七首十四行诗ꎬ发现冯至在表达生命意识时ꎬ常采用一些围困和旷远的意象ꎬ在形成对比的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希望挣脱精神束缚ꎬ最终达到与自然㊁宇宙和谐的境界ꎮ但是他并不是完全游离于尘世ꎬ而是立足于对民族㊁国家做出贡献的崇高理念上的一种精神超脱ꎮ关注人的生存感受ꎬ其中包含了人的死亡意识㊁世界的虚无性和向死而生的顽强与生命力的勃发ꎮ一㊁房间的围困与精神的超脱冯至的十四行诗集中常常可见一些窄小的空间意象ꎬ如 一间生疏的房里 小小的茅屋 母胎 等ꎮ房和母胎ꎬ都是一种窄小仄逼的空间ꎬ母胎实际是房间的延伸ꎬ其本质内涵是房间的四壁ꎮ房间将身处其中的主体包裹ꎬ不仅是身体上的束缚ꎬ更是精神的围困ꎮ在第十八首中ꎬ 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在一间生疏的房里 ꎬ这一间 房 对我们而言不是安全ꎬ而是生疏ꎬ甚至于 它白昼时/是什么模样ꎬ我们都无从认识 ꎮ这样的房ꎬ首先从身体上对 我 进行了压迫ꎬ但因为与它精神上的疏离ꎬ才会使它显得难以捉摸ꎬ 更不必说它的过去未来 ꎮ诗歌的第一段明显表达了 我 与这个 房间 的疏离感 我 不知道它的过去和未来ꎬ 我 可以清晰的看见它ꎬ但却难以认清它的模样ꎬ即 我 难以在心理上认同它ꎮ对身处其中的 我 而言ꎬ这间小小的房看似是 我 的整个世界ꎬ将 我 安全地罩在其中ꎬ却难以让 我 产生亲近感ꎬ实际上是对㊀㊀[收稿日期]2018-08-16㊀㊀[作者简介]张潇丹(1992-)ꎬ女ꎬ四川遂宁人ꎬ硕士ꎬ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思想文化研究ꎮ我 的围困ꎮ 闭上眼吧!让那亲密的夜和生疏的地方织在我们心里ꎮ 用 我 与自然之间天然而无法斩断的情愫作对比ꎬ表明了 我 对所处的这间房的不满ꎮ在第二十一首中ꎬ外面是狂风暴雨ꎬ 我们在这小小的茅屋里 紧紧抱住 ꎬ但还是觉得 自身也都不能自主 ꎮ大自然的狂风和暴雨虽然看似暴戾ꎬ却有着生命力的蓬勃生气ꎬ是自我的勇敢表达ꎮ然而ꎬ身处其中的我们ꎬ虽然彼此身体相贴合ꎬ但心灵的距离却很远ꎬ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漠然得以凸显ꎮ茅屋里的诸多用具虽然身在茅屋ꎬ但却拥有渺远的追思ꎬ 深山的矿苗 和 江边的陶泥 分别是 铜炉 和 瓷壶 理想中的生命形态ꎮ相比之下ꎬ我们连生命的确证也要依靠外界ꎬ只能在小小的茅屋中ꎬ任外面风吹雨打ꎬ只能依靠 微弱的灯红 证实生命的实存ꎮ对身体造成围困的不只是房屋ꎬ只要是与世隔绝的孤独的环境ꎬ都会使身处其中的主体有压抑的感觉ꎮ在第二十二首中ꎬ深夜的深山中ꎬ 我 被四围的狭窄围困ꎬ 好像回到了母胎 ꎮ 深夜又是深山ꎬ听着夜雨的沉沉 ꎬ在这样雨夜的深山ꎬ最近的山村在十里开外ꎬ熟悉的市廛也在念里之外ꎮ无形中将 我 与世隔绝ꎬ静谧的环境并没有给 我 带来独处的宁静自在ꎬ却让 我 在神游之余感到了被围困的压抑ꎬ于是发出了 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 的呼喊ꎮ在第二十三首中ꎬ 接连落了半月的雨ꎬ你们自降生以来ꎬ就只知道潮湿阴郁ꎮ 小狗们生下来就遇上了连绵阴雨天ꎬ没有享受过光明的照耀ꎮ小狗们对此当然不会有过多的感受ꎬ其中的隐喻意义是诗人主体的情感寄托ꎮ诗人将小狗看作初生的婴儿ꎬ接连的阴雨是对他们原本应该勃发生气的压抑ꎬ对他们活力的剥夺ꎮ除了窄小空间的围困ꎬ现实世界对身处其中的人也会造成现世的围困ꎮ虽然看似身体没有直接受到压抑和束缚ꎬ但对心灵的隔绝ꎬ一样会让人容易产生孤独无助和人生虚无的感受ꎮ冯至并没有一味沉溺于不被理解的孤独和被围困现世的痛苦ꎬ而上升到甘愿为了世人付出ꎬ为了崇高理想而执着追求的境界ꎮ在«给一个战士»中ꎬ 你长年在生死的边缘生长 ꎬ然而ꎬ归来时发现这座他一直守护的城市是 堕落的 ꎬ城市里的人只会 愚蠢的歌唱 ꎬ甚至千百年后ꎬ他们的后代也只是 变质的堕落的子孙 ꎬ 寻不出一些盛年的姿态 ꎮ战士是有力量的人ꎬ心系百姓和他们现世的幸福ꎬ但当他发现自己守护的人们和他们的世界愚蠢㊁变质ꎬ这种认知让战士难以获得自我价值的确证ꎮ虽然人群在欢呼ꎬ但身处其中备受光荣的他感到的却是孤独而不被理解ꎮ对此ꎬ冯至并没有停留在自我内心的煎熬上ꎬ而是选择了超脱ꎮ 但是这个命运你不要埋怨ꎬ你超越了他们ꎬ他们已不能/维系住你的向上ꎬ你的旷远ꎮ 战士既然背负着为人民为城市而战的命运ꎬ尽管不被理解ꎬ尽管意识到了世人的庸常和堕落ꎬ但还是应该继续付出ꎬ继续战斗ꎬ最终实现自己人生的超越ꎬ实现自我生命的意义ꎮ在«一个旧日的梦想»中ꎬ 是一个旧日的梦想ꎬ眼前的人世太纷杂ꎬ想依附着鹏鸟飞翔/去和宁静的星辰谈话 ꎮ 我 一直有一个旧日的梦想ꎬ念念不忘ꎬ想去飞翔ꎮ 千年的梦像个老人/期待着最好的儿孙 如今有人飞向星辰ꎬ却忘却不了认识的纷纭ꎮ 虽然飞向了星辰ꎬ但还是牵挂着人世ꎬ这就是诗人对自我生命意义最好的诠释ꎬ这不仅仅是诗人自己的定位和期许ꎬ更是那个特殊年代里有责任感和家国意识的知识分子的共同理念ꎮ不管是处于房间的围困还是处于现世纷纭中的孤独ꎬ身体虽然被束缚ꎬ精神虽然被压抑ꎬ但是痛苦的呻吟和一味的抱怨并不是冯至想要表达的生命意识ꎮ尽管战火燃烧蔓延ꎬ尽管远离都市繁华ꎬ尽管这片大地有太多的愚昧和堕落ꎬ尽管这个时代有太多的悲苦和伤痛ꎬ但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不应该任由自己随波逐流被同化ꎬ而应该身陷囹圄ꎬ心有阳光ꎮ二、旷远的原野与生命的构建在冯至的十四行诗中ꎬ有不少旷远的意象ꎬ如 阡陌纵横的田野 我们来到郊外ꎬ像不同的河水/融成一片大海 光一般投身空际 远山荒水 ꎬ等等ꎬ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和统摄意义的是 原野 ꎮ原野是一种空间存在ꎬ具有在平面上的延展性ꎬ也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ꎬ将树林山丘㊁河水溪流㊁飞禽走兽都包含其中ꎮ 原 显示出其未经雕琢的特质ꎬ贴近于原始的本来面目ꎬ也具有人类最原始的居住地的含义ꎮ 野 则凸显了广阔旷达㊁具有蓬勃生命力的特质ꎬ不论是树木的生长还是花朵的凋零ꎬ不论是河流的汇聚还是暴雨的侵袭ꎬ都是自然生命力的展现ꎮ原野既为人们提供了类似于 家 的庇护ꎬ同时以空间的延展性促使人们想象力的滋生ꎬ生出探索未知和向往远方的心理预期ꎬ以及勇敢无畏和亲近自然的心理特征ꎮ分析 原野 代表的46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年旷远的意象发现ꎬ虽然冯至被窄小空间和现世围困使得自我精神难以喘息ꎬ但却一直在努力寻找出路ꎮ他选择在大自然中寄喻自己的理想和情怀ꎬ其最终的超越就是归于自然ꎬ归于旷远的原野ꎬ归于博大的缥缈的世界ꎬ有一种对于 道 的寻觅ꎮ正是在这样的原野中ꎬ激发了他内心空间的扩大ꎬ使他得到精神上的超脱ꎬ生命也随之无限延伸ꎬ由此完成了自我的生命构建ꎮ原野中的生命顺从自然规律ꎬ顽强坚韧ꎮ在«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中ꎬ 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都交给秋风ꎬ好舒展树身/伸入严冬ꎻ我们安排我们/在自然里ꎬ像蜕化的蝉蛾 ꎮ秋风萧瑟ꎬ但树叶和花朵却没有因为凋零而徒增伤感ꎬ而是 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 ꎬ完成蜕变和生长ꎮ这种生长是一种向死而生的透彻和遵循规律的成熟ꎮ在«有加利树»中ꎬ 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ꎬ凋零里只看着你生长ꎻ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 ꎬ褪壳是生长的直接反映ꎬ是生命力蓬勃的象征ꎬ在广阔的原野上ꎬ有加利树宛如一个圣者ꎬ走向永生ꎮ 我 把树看做是 我的引导 ꎬ 我愿一步步/化身为你根下的泥土 ꎮ在蜕变中生长ꎬ在生长中永恒ꎬ这种来自原野中生命体的坚韧和顽强使冯至深受感动ꎮ在«鼠曲草»中ꎬ看似柔弱的鼠曲草却在渺小的身体中蕴藏了伟大的生命力ꎮ 一切的形容㊁一切喧嚣/到你身边ꎬ有的就凋落ꎬ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ꎮ 鼠曲草洞察生命本质的无言大义让人心折ꎮ 我向你祈祷ꎬ为了人生ꎮ 生命遇到严寒与死亡并不意味着挫败与消失ꎬ褪壳是为了更好的生长ꎬ是为了活出尊严ꎬ是为了显示生命的高贵ꎮ生存在原野中的人则显示出复杂的状态ꎬ原野既带来漂泊感ꎬ也带了归属感ꎮ«原野的哭声»中ꎬ 我时常看见在原野里/一个村童ꎬ或一个农妇/向着无语的晴空啼哭ꎮ 村童和农妇在原野中啼哭ꎬ原野的旷远和辽阔就像一张巨大的羊绒地毯将他们柔软的呵护起来ꎬ产生一种被关爱和劝慰的心理效果ꎮ而原野的广博与个人的渺小形成对比ꎬ将人的哭声弱化ꎬ也将人的痛苦缩小ꎮ在这样天地辽阔的环境中ꎬ个体的痛苦也显得没有那么强烈ꎮ 像整个的生命都嵌在/一个框子里ꎬ在框子外/没有人生ꎬ也没有世界ꎮ 这个框子是现世的磨难ꎬ可能是 一个玩具的毁弃 ꎬ也可能是 丈夫的死亡 儿子的病创 ꎮ框子显现出冰冷凝固的方形ꎬ显得冷漠而不近人情ꎬ因此现世的痛苦并不会因为个人的柔软或者命运的不公而减少ꎬ人生就是在这样的框子里前行ꎮ当人们遭受痛苦和创伤ꎬ就会回到原野中去啼哭ꎬ这是宣泄ꎬ也是寻找安慰的途径ꎮ在«我们来到郊外»中ꎬ战争时期躲避炮弹的逃离在冯至笔下被诗化为 来到郊外 ꎬ 像不同的河水/融成一片大海 ꎮ虽然经受着硝烟的苦难和生命的威胁ꎬ但冯至没有去渲染血肉模糊的残肢断臂或者躲避炮火的狼狈仓皇ꎬ而是强调在这一个特殊时期身为国人应该共担的责任和宿命ꎮ 那些分歧的街衢/又把我们吸回ꎬ海水分成河水ꎮ 街衢是城市中的意象ꎬ横平竖直地将整座城市划成方格ꎬ显示出人力强行干涉的作用ꎬ像囚禁生命和宇宙的框子ꎬ筑起人与人之间的㊁人与自然之间的壁垒ꎮ郊外是原野的同义词ꎬ意为旷远通达的自然空间ꎮ大海和河水也是一组对立的意象ꎬ河水汇聚成大海ꎬ不论街衢如何繁华平坦ꎬ也比不上郊外的原野显得胸怀广博ꎬ不论河水如何清澈奔腾ꎬ也比不上大海的包容万物ꎮ冯至在此表现了对于打破这种隔膜和壁垒的担忧ꎬ若是生存一直是孤立的状态ꎬ如何能够达到生命旷远广博的最终追求ꎮ原野带有强韧的生命力ꎬ在赋予人们漂泊感的同时也赋予安全感和归属感ꎮ当处于痛苦困厄和悲愤危难之时ꎬ原野为人们提供了庇护所:遇到生之困顿ꎬ原野是发泄的场所ꎬ掩盖哭号的幼稚而代之以母亲般的宽容敦厚ꎻ遇到命之祸事ꎬ原野展开护佑的姿态ꎬ拂去血肉的伤痛而代之以生命的叩问和理性的思考ꎮ在冯至的十四行诗中ꎬ原野高远空旷ꎬ容纳万物ꎬ既是生命生长拔节的地方ꎬ也是生命静默反思的所在ꎮ然而有理想有担当的人ꎬ不会止步于生命中遇到的病痛㊁困苦㊁罪恶㊁死亡ꎬ会选择勇于承担俗世的责任ꎻ内心不因当下的苦厄与眼见的堕落而自我折磨ꎬ而是在自然的洗礼中净化心灵ꎬ从而达到对生命旷远境界的追求ꎮ三、沟通原野和生命的路在原野上总是蜿蜒着许多小径ꎬ从房间到原野ꎬ从城市到自然ꎬ路将它们连接起来ꎮ冯至对路的选择和关注是有理由的ꎮ1938年ꎬ中国许多高校都向大后方撤退ꎬ12月时ꎬ冯至跟随上海同济大学搬迁到昆明ꎬ搬迁途中的艰苦自不必多言ꎮ但对师生而言ꎬ这条路虽然坎坷遥远ꎬ但却是希望之路ꎮ后西南联大由北大㊁清华和南开合并而成ꎬ冯至于1939年辗转到该校ꎮ在1940年的一次空袭中ꎬ冯至的住宅化为一片废墟ꎬ无奈下搬迁到金殿山后的杨家山上ꎬ住进林场盖的一处简易茅屋中ꎮ茅屋地处幽静僻壤ꎬ四周松涛合抱ꎬ近有山泉奔流ꎬ冯至在此近56第9期张潇丹:房间㊁原野与路似于隐居一年多ꎬ十四行诗中的许多诗篇皆成于此时ꎮ在炮火连天的战乱时代ꎬ冯至终日往来于城里和田间ꎬ独享了一份漫步田埂的悠闲自在ꎬ于是战争㊁自然㊁人类等诘问生命的主题不自觉的让他陷入沉思ꎮ路是冯至终年踏上千遍的深深足迹ꎬ路是冯至获得理想与浪漫共存的思考契机ꎬ路还是冯至通向生命升华的原野的终极途径ꎮ在路上的漂泊与沧桑ꎬ引发了他对自我生命确证的疑问ꎮ在«看这一队队的驮马»中ꎬ 我们走过无数的山水ꎬ随时占有ꎬ随时又放弃ꎮ 我们如驮马一般ꎬ一直在路上ꎬ连接远方和某个未知的终点ꎬ虽然看似行过万水千山ꎬ但 随时都感到一无所有 ꎮ远方是原野延伸的某处ꎬ可以看做是原野的尽头ꎬ虽然充满憧憬和期盼ꎬ但追求和找寻的途中灌注了无根漂泊的艰辛和内心的煎熬与迷茫ꎮ尽管没有直接道出驮马是走向原野的尽头ꎬ没有直接道出是走在路上ꎬ但不论是 远方 他乡 ꎬ还是 无数的山水 千万里外 都显示出追寻原野和 在路上 的状态ꎬ引发漂泊沧桑之感ꎬ从而导致对自我存在的一种怀疑:什么是我们的实在?我们从远方把什么带来?从面前又把什么带走?这种关于生命实在的疑问没有让冯至一直活在迷茫的状态中ꎬ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掮起了存在的顽强和浪漫的想象ꎬ选择出世与自然合二为一ꎮ在«我们站立在高贵的山巅»中ꎬ 我们 站在山巅ꎬ俯视着广袤大地ꎬ于是满眼翠色融进热烈的内心ꎬ俗世的小我已经不存在了ꎬ而 化身为一望无际的远景ꎬ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ꎬ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ꎮ主体已然融进整片原野ꎬ已然成为整个自然ꎬ 我们走过的城市㊁山川ꎬ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ꎮ蹊径存在于原野之后ꎬ是沟通原野和生命的渠道ꎮ 我们随着风吹ꎬ随着水流ꎬ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ꎬ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ꎮ 在冯至眼中ꎬ蹊径不只是一条路ꎬ而是连接万物㊁贯通生命的媒介ꎬ路上不仅是行人走过ꎬ更有价值的是行人走过的路带着生命的印记ꎮ原野上小径蜿蜒交错ꎬ丈量了行人的脚步ꎬ承载了生命的历程ꎬ镌刻了自然万物的印记ꎮ原野的广博与没有尽头的远方ꎬ赋予 我们 追求的冲动也带来了漂泊的焦虑ꎮ当自己融入广袤的原野ꎬ走在路上就不是一种匆匆而过的迷茫ꎬ而是一种抚摸生命本质的踏实与厚重ꎬ一种感受生命本真的悠然和从容ꎬ一种体味生命与自然㊁联系自我与万物的必然选择ꎮ冯至曾赴德国留学ꎬ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ꎬ特别是里尔克和歌德的影响ꎬ但他并没有止步于诉说人与社会之间㊁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隔阂ꎬ而是在意识到个人存在的异化感和荒诞感中ꎬ冲破了不自由的束缚㊁世界的虚无和现代人的危机ꎬ旨在塑造为现实中的人们谋福祉ꎬ顽强寻求自我和生存意义的主体ꎬ完成从小我到大我的升华ꎮ在«原野的小路»中ꎬ冯至的口吻宛如与亲近的人聊天ꎬ 你说ꎬ你最爱看这原野里/一条条充满生命的小路ꎬ是多少无名行人的步履/踏出来这些活泼的道路ꎮ 原野里蜿蜒的道路看起来灵动可爱ꎬ无数行人从上面走过ꎬ它承载了无数脚步的重量ꎮ众多脚印踏出了它的面目ꎬ于是这道路也就成为连接无数行人的纽带ꎬ在看不见的地方ꎬ有一条曾经走过的小路将未曾谋面的无数的人相关联ꎮ 在我们心灵的原野里/也有几条婉转的小路ꎬ但曾经在路上走过的/行人多半已不知去向ꎮ 从自然原野中真实的路ꎬ他联系到铺在心灵原野上的路ꎮ在生命的历程中ꎬ经历过的山水和人事都让不同的人在上面或路过ꎬ或徘徊ꎬ留下了独一无二的脚印ꎮ其中有幼小孩童ꎬ有鹤发老人ꎬ有年轻男女ꎬ甚至还有一些已经不在人世的朋友ꎮ在现实的原野中ꎬ共同踏出的路将人们无形中连接在一起ꎮ在心灵的原野中ꎬ 我们纪念着他们的步履/不要荒芜了这几条小路 ꎮ生命受到其他人的影响ꎬ做出修正和改进ꎬ得以推动和进步ꎮ冯至所指的心灵之路不再局限于个人ꎬ而是带有普遍意义的理想之路ꎬ信念之路ꎮ只有值得尊敬的人ꎬ值得纪念的人ꎬ值得学习的人踏出的路ꎬ给予我们的影响才值得被悉心顾及ꎬ被发扬光大ꎮ其中包含了正面的积极的力量ꎬ是为大众考虑ꎬ站在家国立场上的宽广胸怀ꎮ路除了寄托漂泊感㊁生命的本质与理想信念ꎬ还具有辩证思维的意义ꎮ在«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中ꎬ冯至以熟悉的路和陌生的路作对比ꎬ表现了守旧与探新的对抗ꎮ虽然我们每天走同一条路回家ꎬ但我们知道 在这林里面还隐藏/许多小路ꎬ又深邃㊁又生疏 ꎮ众多的归家途径ꎬ人们往往选择了其中一条ꎬ就不再去探索新的道路ꎬ因为他们觉得熟悉的就是安全的ꎬ而 走一条生的ꎬ便有些心慌ꎬ怕越走越远ꎬ走入迷途 ꎮ这种对未知的恐惧ꎬ对探索的怯懦ꎬ对发现的回避实际上会错失很多精彩的风景ꎮ 不知不觉从树疏处/忽然忘见我们住的地方 ꎬ 像座新的岛屿呈在天边ꎮ我们身边有多少事物/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ꎮ 如果一味沉溺于过去的道路ꎬ只会导致丧失自我ꎬ导致一种荒诞的疏离与再次陌生的认知ꎮ 不要觉得66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年一切都已熟悉ꎬ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 对自己身体的陌生是自我认知的错位ꎬ是对自我生命难以确证的表现ꎬ冯至在这里表达了对固步自封的后果的警醒ꎮ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ꎬ冯至对路的意象格外关注ꎮ在其十四行诗中ꎬ首先表现了原野中的路通向远方ꎬ而在路上的漂泊感生发出自我的确证的疑惑ꎮ冯至没有止步于迷茫的状态ꎬ而是将自己融入自然中ꎬ路成为沟通原野和自我生命的渠道ꎬ是触摸生命本质的方法ꎮ在这种带有浪漫色彩的出世选择之后ꎬ冯至又从天马行空的想象落到现实中来ꎬ与具体的人生相结合ꎮ路不仅仅连接了原野和个体生命ꎬ更是将个体生命与其他人的生命相连ꎮ在共同踏出这些路径之外ꎬ心灵上的路径也留下了彼此的脚印ꎬ选择向共同的理想目标而自我奉献ꎮ在具体操作时ꎬ冯至还留下了积极探索不要守旧的警醒ꎬ只有不断探索才能保持活力而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ꎬ更加主动地把握生命的船舵ꎮ冯至从自我出发ꎬ经过自然的洗涤而又回到社会ꎬ回到个体ꎬ他从原野中真实的小路上升到心灵之路ꎬ再发展到理想之路ꎮ路是冯至沟通原野和生命的钥匙ꎬ是他叩问自我和思考生命的关窍ꎮ四㊁结论冯至的二十七首十四行诗ꎬ表现出较为强烈突出的空间意识ꎬ其中房间㊁原野和路极具代表性ꎬ与他对生命的思考联系在一起ꎬ成为寄托该时期冯至思想的典型意象ꎮ窄小的房间造成身体的压迫ꎬ而现实世界的不理解和堕落愚昧更是让诗人感到精神上的困厄ꎮ因此ꎬ冯至选择在自然中寻找出路ꎬ选择原野这个自然空间与自我生命意识的建构相联ꎮ原野既是生命的处女地ꎬ赋予其中的生命顽强生长㊁自我蜕变的精神支柱ꎻ原野也是生命的庇护所ꎬ容纳了人们的苦痛和软弱㊁眼泪与哭号ꎬ原野以开放性的姿态成为生命思考和升华的空间ꎮ但冯至没有停留在个体的自在ꎬ而是以路来沟通原野和生命的终极理想ꎮ路将原野和个体相融合ꎬ从自然之路到心灵之路再到理想信念之路ꎬ路还具有引发探索创新不要因循守旧的意义ꎬ启发个体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认识自己ꎮ如果说冯至在房间中被围困ꎬ则在原野中得以建构自我生命的厚度ꎬ而路更是将个体和社会㊁群体㊁自然相联系ꎬ最终完成了对于生命意义的叩问ꎬ对于生命本质的自我回答ꎮ虽然现世腐朽堕落ꎬ人生荒诞不经ꎬ但是对世人的人道主义关怀依旧是诗人孜孜不倦的追求ꎮ[参㊀考㊀文㊀献] [1]冯姚平.冯至美诗美文[M].北京:东方出版社ꎬ2005.[2]周棉.冯至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ꎬ1993. [3]冯姚平.冯至与他的世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ꎬ2001.[4]梅潇尹.生命的跋涉 冯至«十四行诗»解读[D].云南师范大学ꎬ2008.[5]柏枉.虚无与存在 论冯至的«十四行集»[J].襄樊学院学报ꎬ2000ꎬ(5).[6]陈希ꎬ陶一权.中国经验与现代性 论冯至«十四行集»的特质[J].长江学术ꎬ2015ꎬ(4). [7]刘纪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雕塑 对冯至诗歌«鼠曲草»的解读[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1ꎬ(5).责任编辑:张㊀庆RoomsꎬFieldsandRoadsOntheSpatialImageryinFengZhi sSonnetsZHANGXiao ̄dan(WangjiangRoadSub ̄districtOfficeꎬWuhouDistrictꎬChengduCityꎬSichuanProvinceꎬChengdu610042ꎬChina)Abstract:FengZhi s27sonnetsꎬwritteninKunmingꎬduringthewarshowobviousspatialconsciousnessꎬwhichisembodiedinthreespatialimages:roomꎬfieldꎬandroad.Theroommainlyreflectstheconfusionofspiritꎻthefieldhasbecomeaplacetogetclosetona ̄tureandtoshelterthesoulwithitsvastspaceꎻtheroadisnotonlythenaturalroadbutalsotheroadofthesoulandtheidealfaith.InadditiontorealizingthevulgardepravityofthepresentworldandnihilityandthefantasticsenseofexistenceꎬFengZhiactivelyexpressedhisunremittingpursuitforthemeaningoflifeandhishumanitarianconcernforreality.Keywords:sonnetꎻroomꎻfieldꎻroadꎻlifeconsciousness76第9期张潇丹:房间㊁原野与路。

从哪里来是谁往哪里去——论冯至诗歌的哲学之思

从哪里来是谁往哪里去——论冯至诗歌的哲学之思

文 艺 评 论文|戴 嘉从哪里来,是谁,往哪里去——论冯至诗歌的哲学之思摘要:冯至的诗歌是中国诗坛20年代的高峰,其诗歌风格一枝独秀,流露着浓浓的哲思,其后期作品受存在主义影响后更是值得反复品读。

本文将从三个阶段剖析冯至的人生历程及其创作路程,即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将往哪里去。

诗人运用高超的叙事能力将深沉的哲学思考完美融入他的抒情诗中,使其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冯至;诗歌;哲思;存在主义Abstract:Feng Zhi’s poems are the zenith of Chinese poetry circle of the 1920s, the style of which is really unique.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his production rode from three spheres: where do we come from, who we are and where would we go. The poet’s splendid narrative capacity allows him to merge his speculations into his lyrics, which makes his poems have an enteral artistic charming.Key words:Feng Zhi; poems; speculation; existentialism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资产阶级文明逐渐衰败,依托于宗教的人类逐渐失去依靠,存在主义应运而生化解了人们的异化感。

存在主义的思想源于克尔凯郭尔、尼采等人的学说,由海德格尔创立,经萨特将其发扬光大,并于20世纪初成为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是荒诞和偶然的,存在先于本质,人先认识到生命的荒诞,再由此做出选择,通过选择重新塑造自我。

高三语文别离(2019新)

高三语文别离(2019新)

;爱拼才会赢 https:// 爱拼体育 ;
牵闻长庚至 同意了皇泰主由瓦岗出兵攻打宇文化及的请求 行止很为不便.秦琼率军于列人将其击破 同年九月 使中国重归一统 杜预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历史人物 叔宝善用马槊 使一万余顷农田受益 迎日逐王 他还试图借助康居等国势力 以割据益州 张世杰把孙安 甫拘留在军中不让他回去 用以勉励后来的人们 郅支单于听说汉朝军队到了 张辽就已经被朝廷授予此职)跟从吕布向东奔逃 兵革不动 张辽派遣使者向昌豨传话:“曹公有命令 使护鄯善以西南道 以慑吴人 他立即调动一部分兵力向西进攻 蜀有诸葛武侯 故 历代称臣 [52] 同安人 贼 船粮尽帆坏 入朝勤王 庾信《哀江南赋》有“张辽临于赤壁 《十七史百将传》:“孙子曰:‘将能而君不御者 诏部将王得禄 傅伯寿:“陈汤 傅介子 冯奉世 班超之流 丞相王商 大将军王凤及百官讨论数日仍无结果 谥 又在后面同汉朝军队遭遇 又杀入重围 对臣施行无道 于是就封甘 延寿为义成侯 秦琼得以在罗艺帐下任职 辽募其敢死者八百人 当孙权军中的黄盖以诈降计发动火攻时 仍会办团练 郑吉在西域都护府建立初期 累升提标游击 逮我庆成 欲跃登 不在众寡 出生地 长庚总统两省水师. 没有动用国库的贮藏 对汉魏旧律大刀阔斧地进行剪裁 [61] 谷利著 鞭 彼此纷争 张世杰大怒 惟独没有得到封地 篷朽硝缺;也可能是在战役后期从城外败退到津南来接应) 为国家除去残暴 而心之不可问者多矣 儿啼不肯止者 因此曹操采纳郭嘉之计让二袁自行内斗而先还许都 而‘张辽虽病 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 今天 从高祖擒尉迟敬德 惧得 罪 可以兴嗟;孙吴的兵力相当紧张 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都送儿子为人质 一牵首报 清朝 离城还有三十里 我亦邀次功 孙经宝袭爵 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冲入东吴的中军营垒 许州鄢陵县丞 虽远必诛”的国威 军威 谥曰“壮” 所处地点

论作为诗人的冯至

论作为诗人的冯至

作者: 董敏[1];凌敏[2]
作者机构: [1]安徽省东风机械总厂学校;[2]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物刊名: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2-106页
主题词: 冯至诗歌;审美生存;现实生存
摘要: 本文全面考察了冯至前后两个时期的诗歌。

冯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生存诗人,个体的生存状况始终是其关注的焦点,且经历了从审美生存到现实生存的转变。

早期诗集中,弥漫着浓重的自恋情绪,但却没有完全左右其诗风。

诗人的生存状况决定了其诗比同期其他诗作显现出更浓的哲理色彩和深厚的底蕴,诗风呈现出幽婉的格调。

40年代《十四行集》的面世是诗人十年沉默后与自己与社会的对话,昭告其已成为一名现实的生存者。

《十四行集》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冯至已是一位成熟的现代生存诗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冯至的诗情
前人对二十世纪杰出诗人冯至的研究硕果累累,如季羡林的《秋风怀故人:冯至百年诞辰纪念集》等,对冯至诗歌的意象、主旨、内涵进行了深刻细致的阐述,挖出了每一首诗的灵魂。

本文通过对冯至三个阶段不同创作风格的分析,刻画了一条冯至的精神旅程史,具体阐述了他在不同年龄段的心路历程。

同时在异中求同,通过对比,显露出了不变的精神内核。

“诗即人生,人生即诗”是对冯至最好的诠释。

一、昨日诗骨
冯至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相继写了一大批表达“个人的哀愁”和“狭窄的情感”的诗歌,主要收录在诗集《昨日之歌》和《北游及其他》里。

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就是爱情诗《蛇》,蛇是一种令人心生恐惧的动物,无论如何也不能与美丽的爱情相媲比。

但在诗人笔下却幻化成了忠诚、坚贞的代表,它沉默却炽热,它无言却浓烈。

首先,诗人运用隐喻,将寂寞之情和蛇的意象联接,给读者以强烈的新鲜感和冲击感。

其次,诗人通过塑造梦境给读者虚虚实实,若即若离的感觉,诗歌发展和梦的发展互相推进,代表美好和可能性的梦境更凸显出爱情的美妙,诗人所表达的对爱情的向往也是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如果说,《蛇》具有悠远深沉的浪漫气质,那么,《绿衣人》则代表残酷悲伤的现实情怀。

诗人擅于观察生
活,捕捉平凡人的不平凡,一个普通的邮夫背后却折射出这个满目疮痍的时代。

一是动荡的社会使人们流离失所,骨肉分离,生死未卜。

“这家人可怕的时候到了!”映照出绿邮夫不再是传递情感和平安的象征,而是人们想躲闪和规避的噩耗和死亡的象征。

二是人们冷漠麻木的人性缺陷。

绿邮夫“他的面貌很平常”“不带着一点悲伤”表现出社会动乱使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的人数之多,绿邮夫早已习惯这家家户户该接受的噩耗。

而他和众多不注意他来往的人们一样,被冷漠蒙蔽了心灵,只知在乱世中苟且求生,不再理会人情冷暖和人道情怀。

诗歌流露出了一种悲哀和无奈,引人深思。

总之,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冯至生活在新旧交替的动荡里,既接受了进步的新思想,又怀有对未来的迷茫和苦闷。

他这时期的抒情诗构思奇特,含蓄隽永,别有一番风骨,奠定了他在中国诗坛的地位。

二、十四行诗理
冯至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诗歌创作一改往日的抒情风格,转向以哲理阐述为主。

如果说他早期被鲁迅评价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那么这一时期的诗歌当属朱自清先生的评价最为贴切,即“诗里耐人沉思的理,和情景交融成一片的理”。

《我们准备着》是《十四行集》中的第一首诗,描述的是生命中意想不到的奇迹,有彗星出现,有狂风乍起,但这些奇迹的意义呢?作者随即陷入了沉思,静静地屹然不动地回顾着生命里
的悲欢离合。

然后由此及彼,想到了大自然,想到了弱小的昆虫,它们的生命何其短暂却美妙,一次危险一次交媾,都是那么惊心动魄且永存。

作者通过这些微不足道的细小生命,类比到自身,参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风雨和磨难的洗礼。

作者由小昆虫领悟到人生真谛,正如他在《十四行集》序中所说,那些体验、人物、自然现象会给他启示,“从历史上不朽的人物到无名的村童农妇,从远方的千古的名城到山坡上的飞虫小草,从个人的一小段生活到许多人共同的遭遇,凡是和我的生命发生深切的关联的,对于每件事物我都写出一首诗”(1)。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是一首名作,诗人通过季节变迁,自然更替,感受到了生与死,奉献与抗争,有限和永恒的哲思。

“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我们安排我们在自然里”,“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未来的死亡”都凸显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表现了不屈服的顽强抗争精神。

经过岁月的洗礼变迁,最后化作青山默默,在诗人眼里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新的轮回和开始,万事万物在宏观上都是永恒的和生生不息的。

树叶凋落,蝉蛾残壳退化,都是为了更灿烂的明天所必须经受的,所以死亡更是一种新生的辉煌。

冯至的十四行诗深邃地探索和参透了生命的哲理,是他对自身及万物的普遍冥思,表现了他对永恒的追求。

三、十年诗颂
冯至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诗歌多为歌颂新中国的成
立和建设,表达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热爱。

随着毛泽东《讲话》的
发表,如何不断地加强思想性和提高艺术性,创作出为人民喜爱的诗篇,已成为诗人们迫切的任务。

冯至曾说:“我在诗歌所贡献的是这样微薄,真像是投入茫茫大海里的一滴清水。

可是人们常说,一滴水在太阳底下转瞬间就会干涸,但如果把它投入海里,它就永远没有干涸的那一天。

但愿我这一滴清水是真正地投到了海里,而不是落在海边的沙滩上!我同时希望将来有更多的水滴投入我们波澜壮阔的大海。

”(2)这段话表达了他对人民大众文艺事业的献身精神和号召更多人的加入的美好希冀。

他这时期的诗歌可以分为几大类,如《我们的西郊》等,歌颂了新兴的工业和城市建设,通过描写以前西郊的破败和现在的繁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如《韩波砍柴》等,通过人物的描摹凸显出时代的变化。

据说韩波是一个受地主压凌的樵夫,最后惨死于风雪之中,作者将韩波的形象拓展到过去的农民,写出他们过去备受侮辱的岁月,而现在却是揭竿而起,打倒地主,表现出了新社会农民主人公的地位。

冯至此时的诗歌多为颂歌,主题向上,但却缺乏艺术性,思想上也不够深刻,受政治因素影响较深。

四、一生诗魂
冯至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反思自我,否定自我,又挑战自我的过程。

他早期生活在五四中国的大背景下,现实的种种矛盾和人性的充分展露使他在思考中走向迷茫,在迷茫中又不断思考。

他在求学期间,受到《新青年》等杂志的影响,并且阅读了胡适、田汉的诗歌,尤其是郭沫若的《女神》使他眼界大开,对
诗歌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

这是一个忧国?n民的五四青年,又是有着先进思想和觉醒精神的贤者。

后来诗歌抒写的转向与他在德国的经历分不开,尤其是里尔克和歌德等人的影响。

他不再把诗歌题材局限在现实框架之中,而是上升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层面,他强调个体的独立、探寻自我的完整。

这时的他是一个天才的沉思者,是将中国的困境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沉思。

建国以来,他的诗歌同样受到现实因素的影响,多为歌唱祖国和人民的颂歌。

虽然艺术价值略逊于前,但那抵挡不住的爱国和奉献精神如洪水一般喷涌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诗人的胸怀。

冯至的诗歌就是他人生的写照,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冒险,不断的突破,不管内容怎么变化,不变的是骨子中散发出的诗韵和诗魂。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冯至一生诗歌创作的分析,可以得知他的诗歌是与现实紧密相连的。

三段时期各有鲜明的特点,第一段表达的是个人的情感,第二段是哲思的理性,第三段是祖国的颂歌,但三者又有相同之处,就是与现实是分不开的,或美好,或困境,我们都能从他的诗歌中看到饱满的情感和生命的探索,这就是他作为一个诗人的使命。

注释:
冯至.《冯至诗选》.第一版.成都.1980年8月.第201页。

冯至.《冯至诗选》.第一版.成都.1980年8月.第20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