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至20世纪20年代抒情诗的叙述性
从“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到哲理诗人--20世纪20—40年代冯至诗歌创作简论
钟》 的四个编辑者思想不尽相 同, 性格更为悬殊 ,
写 作风 格也 不一 样 , 是 他们 有 一个共 同看法 , 但 即
艺 术理 想 与 现 实 生 活 之 间存 在 着 不 能 调 和 的矛
盾 。他 们把 艺 术看 作 是 至 高无 上 的 , 会 现 实 则 社
与文艺为敌 , 处处给文学艺术布置 障碍。 _㈣。 ”2 ] 另据冯至言 , 浅草》 沉钟》 《 和《 的风格 大不相 同, “ 人 的关 系来 看 , 以说 浅草 是 沉 钟 的前 身 , 从 可 因
《 日之歌》 昨 收录冯至 12 至 12 年 间所创 9 1 96
作 的诗 歌 5 2首 。这些 作 品最 初 多 发表 于《 创造 》 季 刊 、 浅草 》 刊 、文 艺 旬 刊 》 《 钟 》 报 等 《 季 《 和 沉 周 刊 物 , 新 书局 12 北 97年结 集 印行 。
该 集 中脍 炙 人 口的爱 情 诗作 有 《 是 一 条 小 我
“ 术 至上 ” 艺 的倾 向 , 无 论 私 人 生 活 是 多 么 的辛 “
挚的《 怀友人 Y H 》 还有怀念远方友朋爱人 的 .., 《 遥遥 》:你 那 儿 的 芦 花 也 白了 ,我 这 儿 的芦 花 “ /
也 白了。/ 凝神 将 芦 花 细 数 ,像 是 一 里 一 程 地 我 /
走近 了 你 ;我 数 尽 了无 数 棵 ,却 终 于 是 怅 怅 / /
地—— 千里外 , 是 遥 遥 啊 !/ 你 那 儿 的夕 阳也 真 /
要落 了 ,我这 儿 的夕 阳也 要 落 了。/ 金 色 的在 / 黄 云里 ,恰 似我 那 昨 宵 的 梦 。/ 带 模 糊 的 青 山 , / 一 / 轻 轻 描 上 了 我 的 心 头 —— / 里 外 真 是 遥 遥 千 啊 !/ 你 那儿 的果子 也熟 了 ,我这 儿 的果子 也熟 / / 了。/ 色 的失 去 了希 望 ,红 色 的尽 都 凋 落 了 : 绿 / / 相思 到 了 这 般 境 地 ,也 只 有 听 那 流 水 般 的 殷 / 殷— —/ 千里 外真 是遥 遥 啊 !《 步 》 内心 的 孤 ”夜 写 独 与忧 伤 , 感 孤 单 的抒 情 主人 公 只 能 与苍 苍 的 倍 烛光 和 茫茫 的星 光 为 伴 , 与横 无 涯 际 的空 虚 惆怅 为伍 。“ 一支 烛光 苍 苍 地/ 那 寂 寞 的窗 内— — / 在 既不 照 盛筵 绮席 ,更 不照 恋人 幽会 。/ 几粒 星 光 / / 茫茫 地/ 映在 这死 静 的河 内—— / 既无人 当做 珍珠 串起 ,更无 人 当做滴 滴清 泪 。/ 光 啊 , / 烛 你永 久 苍 苍 ,星 光 啊 , / 你永 久 茫茫 ;我 永久从 这 夜色 中/ / 拾
冯至创作的主题、风格与艺术特点
冯至创作的主题、风格与艺术特点在20世纪20年代的浅草社时期,冯至刚登上诗坛,就以清丽幽婉的抒情笔调,写下了不同凡响的诗篇。
《沉钟》创刊后,他的新诗意蕴更为深远,技法更为圆熟。
他在二十年代创作的近百首新诗,主要收录在《昨日之歌》和《北游及其他》两个集子里。
从数量上看,冯至的新诗不算高产,但他的诗歌受到中国晚唐诗、宋词和德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具有意象新颖独特、语言舒卷自如的艺术特点。
《昨日之歌》是奠定冯至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第一本诗集,收入的是诗人20年代初期的诗作,真实地表述了五四以后知识青年渴望光明、探求激情与艰难地寻找出路的苦闷心态。
诗集上卷主要是抒情短诗,下卷是四首叙事长诗。
青春、爱情、生命是诗集的主旋律。
《我是一条小河》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新颖的意象、清新直白的语言、缠绵惆怅的情思,全部交汇在这条小河之中。
“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这是一种充满哲理的情感波动,无心与有情,真挚与随意,都像小河流水,来得那样自然而又不容置疑。
顺着这种情致,小河历经曲折坎坷,终于汇入大海。
显然这是一首优美含蓄的爱情诗,但它的内涵又超越了爱情的范围。
情感与意象的交替升华,并把真切的感受和语言的情感诉诸具体的形象,这是冯至诗作的特点。
他的另一首很有名的诗作《蛇》,借蛇的联想,来写一种奇妙的寂寞之情,其中蛇的游动、蛇的形态以及有关蛇的联想,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无言的寂寞的内涵。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奇特的感受,无论在意象的新颖,还是在情感内涵的深沉方面,都堪称诗坛奇葩。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注重从细节着眼捕捉诗意,这是冯至诗作的常用手法。
如叙事长诗《帷幔》, 它以哀婉的传说为素材,控诉了封建婚姻制度的愚昧,歌唱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理想,是中国现代文学叙事诗创作较早的成果,显示了诗人将内容现实性和故事传奇性完美融合的艺术水准,对黑暗的诅咒和对理想的憧憬以及对理想和现实冲突的表现,表明诗人向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迈出了更坚实的步伐。
冯至的诗歌
冯至的诗歌特点:冯至早期的诗歌表现出“热烈”而“悲凉”的抒情主调。
由于受到中国晚唐诗、宋词和德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冯至早期的创作表现出淳美自然的抒情色彩和舒展自如的艺术风貌,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至20世纪40年代。
冯至受到德国里而克哲学、诗学的影响,创作的《十四行集》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标志着中国十四行诗的创作走向成熟。
《十四行集》自然谙练。
韵脚音节和谐确切。
风格清新淡雅。
诗中的意象大多平常。
诗人却从中发掘出它们与人生价值、历史命运间紧密相连的寓意,为哲理的思考与广阔的现实找到了接合点。
《十四行集》整体风貌中所显示的庄严、单纯与从容。
以及艺术上的相对完美,使其在新诗史上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并表明中国诗人已经有足够的思想、艺术力量消化外来形式。
利用它来创造中国自己的民族新诗。
这部诗集凝聚了作者在学习西方诗人及其风格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汉语写作的成果,为中国新诗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论冯至《昨日之歌》的新诗史意义] 冯至的诗昨日之歌
[论冯至《昨日之歌》的新诗史意义] 冯至的诗昨日之歌关键词:冯至《昨日之歌》节制哲思摘要:1920年代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在现代新诗史上的意义,与其说是为诗人日后《十四行集》的成功作了注脚,不如说是在白话新诗创作初期,在徐志摩、闻一多等人从形式上为新诗重建规范时,冯至以其曲折幽婉的情感表达和冷峻深沉的哲思凝想,为探索中的白话新诗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式。
一《昨日之歌》是冯至在1927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收录了诗人在1921年至1926年间所写52首诗歌。
这些诗都写在冯至21岁以前,那时候诗人还没有从北京大学毕业,因此完全属于青春少作。
另外,由于诗人自己对于这些早年的诗歌曾作过出这样的评价:“诗里抒写的是狭窄的情感,个人的哀愁,如果说它们还有一点意义,那就是从中可以看出‘五四’以后一部分青年的苦闷。
”①因此,《昨日之歌》里那些只写“狭窄的情感”和“个人的哀愁”的青春少作长期以来很少被人重视。
事实上,冯至上述这段话是上世纪50年代说的,这样说除了自谦之外也有当时文化环境的原因,因此决不是盖棺之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注意到这本诗集,研究也渐渐走向深入。
但综合起来我们却发现,这些研究一般都在以下三种框架内论述:一种是对《昨日之歌》内的个别名篇(如《蛇》《我是一条小河》等)进行解读;第二种是在考察诗人一生的诗歌创作时,作为第一个创作阶段的主要作品谈及,这种情况下论者的讨论对象除了《昨日之歌》,还会有冯至的另一本诗集《北游及其他》;第三种是在研究冯至1940年代能代表其诗歌创作高度的成熟之作《十四行集》后,追本溯源时才谈到《昨日之歌》的,所论一般都带上了寻找证明的色彩。
站在冯至一生的诗歌创作这条纵线上考察《昨日之歌》,得到的结论无非是为冯至日后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找到一个注脚,但在这些研究中《昨日之歌》从未真正独立过。
本文的研究视角和问题的提出正是基于上述诸种研究的不足,我们准备换一种视角,把这本诗集放在1920年代的诗坛上做一个横向考察:《昨日之歌》自身的独特之处是什么?它能否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被谈论?这样做的意义与价值又在哪里?二让我们首先回到最初的阅读感受。
论冯至诗的艺术特征
论冯至诗的艺术特征姚国建【摘要】This article makes concrete discussion and statement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Feng Zhi's poems on the basis of his poetry creation from 1920s to 1940s. Because Feng is good at exploring the unique poesy from daily life and pays much attention to pursuing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s, his poems possess simple and meaningful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flexible and ingenious designing, Feng employs simple words and structure to convey rich implications an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crea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s and the arrangement of inner structures. Furthermore, Feng pursues the kind of language that is simple and elegant, implicit and meaningful.%文章联系冯至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诗歌创作,对其艺术特征作了具体的探讨和论述。
认为他的诗善于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掘独特的诗意,注重追求诗的哲学意蕴,有着质朴隽永的艺术风格;他的诗外观朴实而充满内在智慧,有着灵活巧妙的艺术构思,重视意境的创造和内在结构的安排;在诗的语言上,他追求一种质朴自然、淡雅含蓄、极富韵味的语言。
如何做到“隔而有味”——解读冯至《蚕马》中的“转述”与“创作”
MASTERPIECES REVIEW1980年创刊如何做到“隔而有味”——解读冯至《蚕马》中的“转述”与“创作”⊙张 盛[长治学院沁县师范分院, 山西 沁县 046400]摘 要:关于冯至早期叙事诗中“隔”的艺术,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哲理内涵、虚拟化的时空环境和叙事者的冷静视角等方面进行分析。
本文侧重从其转述者的创作立场出发,并与之前的研究进行对话,对比叙事诗《蚕马》和《搜神记》中的原型故事,结合作品的两重叙事结构研究冯至如何在转述和叙事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产生诗味,发出自己的声音。
关键词:冯至 叙事诗 蚕马 否定 对话冯至(1905—1993)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自20世纪20年代初便开始诗歌创作。
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于1927年4月出版,铭刻了他在诗歌创作生涯起点之际的摸索与经验,同时也是中国早期新诗的硕果之一,曾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
这部诗集分上、下两卷,冯至早期的四首叙事诗,即《吹箫的人》《帷幔》《蚕马》和《寺门之前》,均收在下卷。
鲁迅先生曾盛赞冯至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不过,除却“抒情”的面相,作为诗人的冯至,可谓十分多面。
比如,与《昨日之歌》上卷中幽婉细腻的抒情立场相比,下卷中的抒情长诗便显得冷静而克制。
而且,这些叙事诗还有更为明显的特征,亦即这些诗歌并非直接咏叹冯至的个人经历,而是转述已有的经典故事,通过重新叙述“经典”而构架成诗。
这一创作路径让人很自然地想起中国诗歌创作理论中的“隔”。
具体来说,“隔”是指诗歌内容不是直接来源于创作者的生活经验,抒情方式也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化用典故、传说、歌谣,做出拉开距离、看似冷静的陈述,让读者不容易直接从文字的表面“看穿”作者的感情。
这就到了考验创作者能力的时候了,优秀的叙事诗可以做到“隔而有味”,在叙事“别”种故事时,还能透露出专属于自己的色彩。
同时,读者也可以对照原有故事叙述与诗歌的改编,体会到创作者深沉的情感与取舍立场。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诗歌部分 第3单元 蛇 Word版含答案
蛇蛇的寓言在印度,小男孩要学习训练蛇,成年后,他们将带着蛇游走,挣钱养家糊口。
一天,一位带着蛇赶路的老艺人累了,在林间休息,一条蛇爬过来,对着篓子里的蛇说话:“可怜的朋友,出来吧,外面的世界多自由,在这小小的篓子中度过一生,多么可悲。
”篓子中的蛇说:“我见过的世界比你丰富。
我选择待在篓子里继续我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我付出了辛劳,同时得到了尊重和保护……”【寓意点评】外面的蛇喜欢自由,篓子里的蛇却喜欢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尊重和保护。
人生可以有不同的追求,但要看如何做才更有意义![识作者]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冯至(1905-1993)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1927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在诗歌界反响甚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冯至的诗歌创作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抒情诗歌的创作,讲究意象,注重感觉,用非常细腻的语言表达出来;20世纪40年代集中创作了一批十四行诗,成功移植了这种外国诗体。
他的《十四行集》在新诗体式移植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探背景]冯至的诗到1925年趋于成熟,1926年写的这首《蛇》,便是诗人收获季节里的一颗硕果。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作者自己这样说:“1926年,我见到一幅黑白线条的画(我不记得是毕亚兹莱本人的作品呢,还是在他影响下另一个画家画的),画上是一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直立,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
蛇,无论在中国,或是在西方,都不是可爱的动物,在西方它诱惑亚当夏娃吃了智慧果;在中国,除了白娘娘,它不给人以任何美感。
可是这条直挺挺、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蛇,我看不出什么阴毒险狠,却觉得秀丽无邪。
它那沉默的神情,像是青年人感到的寂寞,而那一朵花呢,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
于是我写了一首题为《蛇》的短诗。
”[巧识文]沉钟社沉钟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团体,是在“浅草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1925年秋成立于北京,因创办《沉钟》周刊得名。
冯至抒情诗
冯至是一位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浓郁的古典审美趣味。
他的诗歌作品注重意象新颖,重视想象,情感内敛沉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冯至的抒情诗中,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人物形象来表达情感。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质朴,却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他的诗歌《南方的夜》中,通过描绘南方的静夜和燕子给人们讲述南方的静夜的场景,表达了对南方夜晚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在诗歌中,他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浪漫和抒情的气息。
此外,冯至的抒情诗还常常表现出对生命、爱情、友情等主题的关注。
他的诗歌作品常常通过描绘人物形象、情感变化等来表达对生命和爱情的珍视和追求。
总之,冯至的抒情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广受读者喜爱。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够引发人们对生命、爱情、友情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论冯至诗的艺术特征
论冯至诗的艺术特征
诗人冯至,出生于印度,并在印度接受九至十四岁的教育,其以《一朵艳丽的莲花》一诗为国人所熟知,其带有浓重的东方文化底蕴,是冯至诗中富有艺术想象力的杰作。
冯至诗以禅宗文化思想为依托,其写作思想几乎与其它诗人大不相同,他善良雅致,具有开拓精神,追求新诗的形式和艺术内涵。
他通过将现实与趣味联系起来,使自己的诗情形
成独一无二的和谐美。
冯至诗的诗情有一种思想和心理状态上的丰富性,他的句子有节奏感,用词精练,而且有着柔和的姿态,直达读者心灵。
表面上,他的诗篇象征性强,实质上却反映出一种复杂的
心理状态,使人望文生义,用心体悟诗义。
冯至的诗作充满着清新浪漫的味道,充满着人物的抒情叙述,构建出一种美好而空灵的世界,令读者着迷。
他采取夹叙夹议写作手法,塑造出一种古典中具有浪漫色彩的诗,他有
自己独到的讴歌之声,能真实而深刻地发掘他物质世界中存在的精神世界,他将室内文化、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到一起,形成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实现了艺术和审美的完美结合。
冯至的诗,既有历史的思想深度又传达审美的完美震撼,他用思想理念、文字艺术、象征比喻等表达诗歌内涵,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也以其轻松调性和富有寓意表达,让人有
一种绚烂的视野感受。
综上所述,冯至的诗拥有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既有历史的思想深
度又传达了审美的完美震撼,从而形成了其艺术特征。
于山水中沉思——论冯至散文集《山水》的诗性内涵
MASTERPIECES REVIEW1980年创刊雏凤清声于山水中沉思——论冯至散文集《山水》的诗性内涵⊙姚 兰 [浙江传媒学院, 杭州 311100] 摘 要:冯至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其诗歌创作得到较多评论家的关注,而散文研究则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
冯至的散文集《山水》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诗的品格特征,表现为“明净的感情与深沉的智理调和之美”。
本文将从意象、语言风格及思想意蕴三个方面,分析冯至散文对于意境的营构、呈现出的语言特色及其蕴含的哲理,以凸显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冯至散文 诗意 哲理 存在主义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做过高度评价:“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
”a冯至先生用诗人的眼光来看待自然万物,通过韵味绵长的叙述,营造出丰富而深远的意象,进而阐发人生哲理,使其散文整体上富有一种诗性美。
一、澄清的诗境冯至从敏锐的感觉出发,在散文集《山水》中,创造出兼有感性具象与智性内涵的意象系统,而这些意象又是产生诗境的关键。
在《一个消逝的山村》中,“小溪”是令人备感亲切的,“鼠曲草”是谦虚、纯洁和坚强的,“彩菌”是点缀民族童话的,“有加利树”是崇高的严峻的圣者……正如沈从文一样,冯至将自己刻骨铭心的寂寞感投射到自然万物中,使得“寂寞”也成了一种审美境界。
“鼠曲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开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
……在夕阳里一座山丘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曲草从杂草中露出头来。
这时我正从城里来,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b。
这是一幅可视感极强和层次丰富的图画,动静结合,于此人物与自然达到了和谐的交融,流荡着一种恬静幽远的意境,读者可以感受到王国维所谓的“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
第十九讲冯至的诗歌创作-资料
• 1927年 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 1929年,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 两部集子诗情含蓄深沉,风致幽婉动人,被 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
• 1930年,与废名合编《骆驼草》周刊。同年 10月赴德国留学,研治文学和哲学。1935年 夏天,获哲学博士学位。
• 冯至回忆:“在留学期间,喜读奥地利诗人 里尔克的作品,欣赏荷兰画家梵诃的绘画, 听雅斯培斯教授讲课,受到存在主义的影 响。”
• 1946年,返回北平,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 授,出版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 (1942 年创作)。
• 作者不去关注伍子胥这个传统的历史人物 的逃亡-复仇的悲壮传奇,而是表现一个孤 独的个人如何通过自由决断,在死亡的考 验中获得真实的存在与生命的意义。
• 作者借一个中国历史的人物,融进抗战时 代的个人的生命体验,运用西方现代哲学 理论,演绎了存在主义的一系列形而上命 题:个体孤独、生死选择、自由决断、蜕 变等等。
• 冯至的《十四行集》属于生命沉思者的歌, 是中国新诗史上最集中最充分的表现生命主 题的一部诗集,它标志着中国诗新由主情向 主智的成熟转变,使中国新诗真正具有了形 而上的诗学品格。
• 朱自清评价冯至是“从敏锐的感觉出发,在 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的诗人”。 他的诗“更引起我注意的还是他诗里耐人沉 思的理,和情景融成一片的理。”
什么是我们的实在? 我们从远方把什么带来? 从面前又把什么带走?
• 20、有多少面容,有多少语声
有多少面容,有多少语声 在我们梦里是这般真切, 不管是亲密的还是陌生: 是我自己的生命的分裂, 可是融合了许多的生命, 在融合后开了花,结了果? 谁能把自己的生命把定 对着这茫茫如水的夜色,
• 2、戏剧性。作者善于讲故事,设悬念,渲 染典型场景,往往在偶然、突变中写人写 事,使故事情节人物都具有了戏剧性特征。
冯至诗歌艺术特色
冯至诗歌艺术特色冯至是20世纪著名的诗人,曾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冯至形成了鲜明独特的诗歌风格:《昨日之歌》的浪漫抒情、《北游及其他》的沉郁顿挫以及《十四行集》的哲理沉思。
他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哲人:诗人的浪漫感性与哲人的睿智理性在其诗中完美地融合,从而使其诗歌具有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一、“孤独”的诗人情怀“孤独”是冯至诗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
首先,“孤独”象征着人类生存的冷漠与隔膜状态。
冯至在其第一首诗歌《绿衣人》中就已对生存的孤独给予了关注:“在这疮痍满目的时代”,人人都是冷漠孤独的,都可能遭遇不幸。
诗人描绘了每个个体都可能面临的被社会隔绝、被人群漠视的悲哀,从而由一种个体的“小孤独”达至人类普遍的“大孤独”。
《晚报》则更明确地表达了这种“大孤独”:“我们是同样的悲哀,我们在同样荒凉的轨道”。
[1]这种由己及人,由个人而及人类的思想极具哲理意味。
诗人还营造了大量孤独无依、漂泊无根的象征性意象,如风雨飘摇的“小船”、灰色城里的“孤云”、走向暗森森巷中的盲者等。
这些意象是那个独特时代的产物,既体现了诗人孤独的内心,又传达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境遇。
其次,“孤独”是某种理想主义精神的化身。
在著名的《蛇》中,冯至赋予了“孤独”更为形象的外衣,他大胆而奇特的呼喊道:“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如蛇的寂寞,带着冷血动物特有的冰冷、光滑,寂静无声地来到诗人的梦中,渗入诗人的灵魂。
而这种深邃、凄冷的孤独感恰恰来自对爱的渴求:“它是我忠实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正是爱的火热使诗人倍感孤独的冰冷。
一冷一热的对比之下,诗人的寂寞就别具意味了。
表面上是在描绘对爱情的渴求,实际上是对现实压抑下的理想的热望,这是虚幻梦境中开出的一朵爱之花,梦境的飘渺苍白、花的鲜艳娇丽,赋予这“孤独”以深刻的内涵———理想主义者的执着不屈!在孤独的外衣下,深藏着火热的理想主义激情。
幽婉的情思与哲理的追寻:--论冯至20年代的抒情诗
个 绿 衣 的 邮 夫 .低 着 头 儿 走 路 ; , 卜一 有 时 也
看 看 路 旁 。 , 的 面 貌 很 平 常 ;大 半 安 于 他 的 生 活 , 他 , / 不 带 着 一 点 悲 伤 。, 来 注 意 他 , E 的 来 来往 -- 谁 日 l 9 。,
但 他 小 小 的 手 中 .拿 了 些 梦 中人 的 运 命 / 他 正 在 , 当
存 的 外 部 世 界 所 采 取 的 一 种 无 声 的 抵 抗 。 这 种 抵 抗
在 中 国 现 代 诗 坛 上 “ 情 诗 人 ” 地 位 。 他 的 诗 学 生 抒 的
涯 由此 展 开 。
加 n 夹了诗 人 心 智 的 早 熟 。 对 一 些 经 历 过 的 人 和 事 , 他 开 始 有 自 己 的 沉 思 默 想 和 偏 向 于 哲 学 意 义 上 的 独
“ 情 ” 向 , 所 蕴 涵 的 浓 郁 的人 道 关 怀 因素 . 现 移 倾 其 体 了诗 人 对 社 会 人 生 的深 切 关 注 之 情 。 试 看 原 诗 :
一
主体心 理的一 种 指 向. 我 们 全 面研 究 诗 人 的诗 学 为 取 向提 供 了依 据 。 值 得 我们 特别 注 意 的是 , 一 时 期 的冯 至 还写 这 下 了一 些 颇 具 哲 理 意 蕴 的 诗 作 , 这 些 诗 作 的 内 在 从 质 素 中 , 们 可 探询 到诗人 在 4 我 0年 代 成 为 存 在 主 义 在 我 国最成 熟 的诠 释者 的蛛丝 马迹 。
的 笔 底 盈 注 了 深 刻 的怜 悯 与 同 情 。 虽 然 这 种 抽 象 的
中 , 母 、 母 又 相 继 离 世 两 度 丧 母 的 痛 苦 , 及 生 继 以
冯至诗歌创作
二、创作特色:古典与现代交融
• 1、20年代的诗歌,古典中映现着现代 • “堪称独步”的叙事诗:冯至的叙事诗的 开 拓之处在于这些诗作使得中国的叙事诗摆 脱了古典的束缚走上了现代诗歌的成熟之 路。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展现了中国古典 叙事诗的现代诗形的变革。 代表作:《蚕马》、《帷幔》
帷幔
• • • • • • • • 谁曾经,望着那葱茏的山腰, 葱茏里掩映着,一带红墙, 不曾享受过,幽闲的圣味── 氤氲地,漾起来一丝遐想? 在那里起居的,或男或女, 都说是脱去了,许多索累; 在他们深潭古井般的心中, 却像含蓄着,中古罗曼的风味。 • • • • • • • • 在二百年前,尼庵里一个少尼, 绣下了一张珍奇的帷幔; 每当乡中进香的春节, 却在对面的僧院里展览, 这又错综,又神秘的原由, 出自乡人们单纯的话里── 出向少尼在十七岁的时节, 就跪在菩萨龛前,将乌丝剃去。
蚕马帷幔帷幔暗暗地离掉了她的家园除了她隐隐深潜的痛苦聪明冯至不仅仅是确立中国现代叙事诗的成熟形式而且在这些成熟完美的形式中还融注了同时期其他作家所不曾真正关注的关于人的问题的思考这其实是具备很深的现代性品格的
冯至诗歌创作
一、诗人简介
• 冯至(1905——1993),现代诗人、散文 家、小说家。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 曾参与组织“沉钟社”。有诗集《昨日之 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 《冯至诗选》等。
• • • • • • • • • • • • • • • •
“泪珠儿随着清脆的语声, 一滴滴,一字字,湿遍了衣襟。 老尼说,“你削去烦恼丝, 泪珠儿也要随着恼消尽!” 恼人的春风,才吹绿了山腰, 凄凉的秋雨,又淋病了檐前的弱柳; 人世间不知又起了,多少纷纭, 尼庵总是静静地没有新鲜,没有陈旧。 只有那暮鼓晨钟,经声佛号, 不知是将人唤醒,还是引人入梦? 她的心儿随着形骸消瘦, 可是没有泪的眼前,更觉朦胧。 过了一天,恰便似过了一年, 眼看就是一年了,回头又好像一天; 水面上早已结了寒冰, 荒凉与寂寞,也来自远远的山巅。
冯至20世纪20年代的诗歌创作
冯至20世纪20年代的诗歌创作
冯至本时期的诗风是浪漫主义的,有诗集《昨日之歌》。
1921--1923年所作诗主要受“五四”时期郭沫若等人的新诗影响,他的作品最初也在《创造季刊》上发表,句子比较自由,对于音节、旋律、韵脚不甚在意,而注重诗意的提炼与表达。
在冯至的诗艺探索过程中,可以见出德国浪漫主义诗歌尤其是海涅《还乡集》的影响。
冯至的抒情诗,感情深沉含蓄,不似徐志摩、闻一多的热烈浓郁;在手法上,平淡中见奇巧,哀婉清丽,不似徐志摩、闻一多的瑰丽多彩,也不若郭沫若的直诉狂呼;在形式上,语言明净,大致押韵,具有整饬美,不似闻一多《死水》的精严。
《蚕马》、《吹箫人的故事》以叙事诗的形式,抒写来自传说的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借以控诉旧式婚姻制度的罪恶,传达青年一代对于爱情的理想。
冯至的叙事诗颇受歌德、席勒叙事谣曲的启示,其感伤、孤独的抒情底蕴与神秘色彩,赋予作品不可替代的价值。
鲁迅称冯至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而朱自清则更看重冯至的叙事诗。
以为其“叙事诗堪称独步”。
1929年冯至诗集《北游及其它》出版,作者一贯谛视心灵的眼睛转向现实的人间,歌喉也由幽婉清丽一转为粗放激愤,显示了诗人涉世日深之际诗艺的调整。
精选从内容和艺术两个方面赏析冯至的诗歌《蛇》 赏析冯至《蛇》 诗歌3篇
这是一首借画抒情的诗。
当时他看到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画家毕亚兹莱的一幅黑白线条画,“画上是一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直长,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他觉得这蛇“秀丽无邪,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
“蛇”与“花朵”分别象征着男女的生殖器官,从而将这首诗歌解读成一个处于性苦闷期的青年的性幻想。
事实上,毕亚兹莱的那幅画的确含蓄地包含着某种性的意味,据此而将此首诗歌解读成性的苦闷,应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如果将这首诗视作一次性行为的曲折达成,似乎不免煮鹤焚琴之讥。
应该说,“蛇”的意象不仅包含着西方文化背景中那种淫亵意味,同时也蕴藏着东方的审美情绪,痴情、温柔、忠贞的白娘子同样是一条蛇,“蛇”的意象中不仅包含着淫欲,同时也表达着一种对于理想爱情的热望。
而另一个意象“花朵”将之视为女性生殖器也未尝不可,毕竟每个人都有对诗歌进行解读的权利,但是也不必因此而忘记了“花朵”在传统的价值体系中常常与青春、生命、热情、美好等联系在一起。
在本诗中,“绯红的花朵”云云,也可以是指诗人在想象中的爱情的滋润下,重新寻回了自己的青春的热情,重新发现了生命的美好。
也许,这两个意象的妙处就在于可正可邪,可文可野,正所谓的“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评《红楼梦》语),诗歌或者其他文学作品正是因为有了无限的解读的可能性,才能称得上是经典之作。
回到这首诗歌,更妙处在虚与实、静与动、散与韵之间的相互结合,思念、寂寞本是虚物,化成蛇、化成花朵,虚的情思化成虚的乡思,实的乌发成了实的草原,虚实之间没有了界限,似乎万事万物在情爱的世界里,浑然成为了一体。
同时,第一、二节描述了一种静态的思念,第三节中,化身为蛇的寂寞居然侵入了梦境,衔来了花朵,也便如同画龙点睛一般飞跃起来,也使这首小诗如同被点了眼睛一般,登时灵动了起来。
再有,这首小诗是自由体,具有“散”的特点,同时冯至又在每节内部用ABAB 韵,同时每节换韵,既使诗歌显得灵动活泼,也使诗歌如果穿着一袭华丽整齐的衣裙,在爱情的草原上跳舞。
冯至20年代的叙事诗作品
冯至20年代的叙事诗作品
冯至是 20 世纪中国诗歌史上的杰出诗人和诗歌评论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冯至的叙事诗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弃妇》和《游子吟》。
《弃妇》是冯至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女性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诗歌中,冯至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强烈的情感,表现出女性在面对不幸婚姻时的坚毅和勇敢。
这首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的悲惨命运,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游子吟》是冯至的另一首著名诗歌,这首诗歌以一个游子的视角,描述了他在外漂泊的艰辛和渴望回家的情感。
诗歌中,冯至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表达出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和渴望。
这首诗歌深情而感人,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除了这两首诗歌之外,冯至的叙事诗作品中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作品,如《王贵与李香香》、《杜甫》等。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冯至对于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精湛技艺,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诗意的流亡——论冯至小说《伍子胥》的语言特征
诗意的流亡——论冯至小说《伍子胥》的语言特征冯娇;朱伟华【摘要】《伍子胥》是冯至四十年代创作的小说,它具有诗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小说语言上.小说通过别具匠心的人物描写方式及遣词造句形成了舒缓的叙事节奏,运用内心独白、联想以及古典诗歌的直接引用表现出诗化的叙述方式,并提取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传达浓浓的诗情.【期刊名称】《安顺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7)002【总页数】3页(P19-20,68)【关键词】冯至;《伍子胥》;叙事节奏;叙述方式;意象【作者】冯娇;朱伟华【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语言是文学作品最外在的基本特征,它不仅能构成不同的文学形式,还能对文本的风格起奠基作用。
诗歌作为最古老的一种文学形式,具有语词凝炼、富于韵律、联想自然等特点,它对后来产生的其他文学形式特别是小说有着一定的影响。
早在1893年,法国象征派诗人古尔蒙就指出:“小说是一首诗篇,不是诗歌的小说并不存在。
”[1]37到我国20世纪20年代,融合了小说叙述形式和诗意特征的现代诗化小说开始出现,并在20世纪40年代得到发展,给中国的小说开辟了一个新篇章。
冯至的《伍子胥》是他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小说,具有诗化小说的特征。
小说虽然运用了历史传说中伍子胥的复仇为题材,但作者并没有运用激烈的冲突来增强剧情感,而是通过主人公伍子胥缓缓流动的思绪推进小说发展,因此唐湜在《冯至的<伍子胥>》中说到:“我始终觉得这样的复仇主题不应该写在这么平坦的平原似的流利的散文里,而应该写在连密一样严峻的,或海洋一样深沉有力的小说里。
一句话,这是诗,抒情的诗,却不是它应该是的严格意义的小说。
”[2]271但这种诗化风格,恰恰是冯至所追求的,也是这篇小说独特的价值所在。
冯至在《伍子胥》的后记中提到,他在20世纪20年代因为读了里尔克的《旗手》,被那种忧郁而神秘的情调所支配,被一幕幕的色彩与音调所感动,于是打算运用那样的体裁写伍子胥出逃的故事。
超越爱情的悲歌指向人性的关怀——浅论冯至早期的四首叙事诗(一)
超越爱情的悲歌指向人性的关怀——浅论冯至早期的四首叙事诗(一)论文关键词]盲点人生终极关怀结构主义深层结构幽婉的诗风论文摘要】透过表层的爱情主题,在四首叙事诗整体的背后潜藏着这样的感悟:生命是痛苦的历程,终极的追求通向的是虚无.体现为从追求与痛苦到幻灭与绝望两个层次阶段。
接近于后来他所接受的存在主义的哲学观念,是诗人早期生活经历在心灵上的投影。
在此,我尝试运用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来挖掘这些深层的社会文化内涵。
鲁迅先生曾赞誉冯至是“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研究者也把关注的目光都集中在冯至的抒情诗上,尤其是他的十四行集》,更成为大家反复解读论断的焦点。
的确,在冯至88年的生命历程中,写作数量最多的是抒情诗,四部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十年诗钞》)中,最能代表他的辉煌成就的也是十四行集》,它是诗人步入中年所攀上的思想和艺术的巅峰。
作为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风格独树一帜的诗人,冯至的卓尔不群还体现在他早期创作的四首叙事诗上。
这几首诗作者自己并不看重,处在众多的光彩夺目的抒情诗的遮蔽之下,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研究冯至的文章虽多,提及这几首叙事诗的文字却很少,把它们作为专题来论述的则至今尚无发现,造成了冯至研究中的一个盲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20年代的中国诗坛正处于叙事诗匮乏的阶段,冯至的这几首诗本身就具有填补空白的历史意义。
朱自清先生在他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中,同时选录了其中的三首:《吹箫人的故事》、《帷幔》和《蚕马》(未人选的是寺门之前》),共三百余行。
这在新诗发凡的年代,特别是这本经典式的选本中是绝无仅有的。
朱自清先生还在诗选的“诗话”中评价冯至的“叙事诗堪称独步”。
就诗的思想内容而言,它们不仅体现了“五四”革命精神,还蕴涵着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更为幽远的永恒叩问。
在艺术上这几首诗也有值得研究的“独步”之处。
一、与“五四”脉搏的共振冯至的四首叙事诗均做于20年代,从1923年至1926年每年一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冯至20世纪20年代抒情诗的叙述性作者:江琴琴来源:《牡丹》2018年第03期20世纪20年代,诗人冯至创作了一系列具有独特文学价值的抒情诗。
这一时期,其诗歌幽婉抒情,缓缓叙述,于不紧不慢之间展现独特的半格律体魅力,于这些同与不同中闪耀着熠熠光辉,于自由与不自由中展现节制的美,这得益于他在日常的生活经验中,融入想象,出神入化而又别具一格。
笔者试图以历史为背景,探究冯至抒情诗产生的契机,并和同时期其他现代诗人的诗歌进行比较,探讨冯至20年代抒情诗的叙述性以及这种叙述性的特殊性。
布鲁克斯和沃勒认为,一首诗宛若一出戏,它具有具体而特定的情境,即便是最短悍的抒情诗,也不失某种特定情境中的述说或对话。
他们认为,诗歌是一场戏,既然是戏,就应该在特定情境中有冲突,有述说和对话。
一方面,它肯定了抒情诗的戏剧性,即故事性,另一方面强调了抒情诗的叙述性。
文学本是叙述的,诗歌也是如此,它们都是语言的艺术。
学者沈天鸿曾说:“叙述,一个老掉牙的技巧,但它现在又向我们微笑了,因为它已长出了新牙。
”冯至喜欢晚唐的诗和五代、宋代的词,这意味着冯至诗歌的兴趣不在于大肆铺染煽情,而是有思考的写诗,正如他所言:“人需要什么,就会感到什么是亲切的。
”他需要的是诗歌深度,而不是情感的宣泄。
冯至20世纪20年代的抒情诗短小精悍,在他带有思考性的叙述下,其抒情诗在中国现代诗歌史的初期开出了一朵奇葩。
一、冯至诗歌的契机和渊源20世纪20年代早期,新诗创作在追求打破旧诗束缚的同时,依然带有镣铐的影子。
郑振铎在《新文坛的昨日、今日与明日》中指出:“这期(1917~1921)的著作,在新诗方面,先有胡适的《尝试集》,可惜旧诗的影响仍是很大,不能完全免掉幼稚病。
继有康白情的《草儿》,亦多脱胎旧诗,很少成熟的作品。
”屈轶在《新诗的踪迹与其出路》中谈到初期的新诗,虽然它没有广大的内容,但是诗人能够利用口语的大众化形式,能随“灵感”来安排它“适度的形式”。
他把这时期称为“以意境造形式”时期,即形式自由、意境逼真,但是这些诗的内容始终没有脱出中国旧诗的窠臼,即仅仅抒发个人的兴感。
他认为,诗歌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应该平民化,诗人应该在生活与行动上渗透非个人主义的民主精神,扩大诗的感兴。
冯至抒情诗和叙事诗的背景源头,除了当时时代的巨变使新诗创作成为潮流之外,还与冯至身边的社团及其成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冯至曾说:“我在晚唐诗、宋词、德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下写抒情诗和叙事诗。
”中国传统古诗词修养对诗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也是造就冯至诗歌语言幽婉的原因之一,传统的力量是无穷的。
李泽厚在其著作《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有一段对于传统的精辟概括:“传统既然是活的现实存在,而不只是某种表层的思想衣装,它便不是你想扔掉就能扔掉、想保存就能保存的身外之物。
所以只有从传统中去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改换自己。
”所以,传统的晚唐诗、宋词等中国文化的熏陶早已在冯至心里种下了文学的种子,诗人最开始与西方文学的接触便是自己读过的创造社刊物里的翻译,以及其他诗人(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等)作品,继而诗人最早的诗歌也是发表在1923年的《创造》季刊上。
因此,创造社对冯至早期诗歌创作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对于当时郭沫若热情奔放的诗歌创作,冯至认为,“《女神》也使我起始认识到语言的音乐性和形象化在诗歌中的重要意义”。
因此有研究者就指出,创造社里,郭沫若对冯至的影响在把握语言与形式方面,而郁达夫对冯至的影响则是在20年代初期青年人精神的苦闷上相契,作品(小说或散文)叙述者与诗人的气质相符,带有“自叙传”的特点。
二、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日常化的叙述20世纪20年代,冯至诗歌创作整体风格是一种幽婉的叙述,于从容恣肆中书写自我情感、呈现日常生活、表现诗人个体的生命体验。
但是不同的是,五四时期,整个文学风貌以启蒙民众、传播自由解放思想为重任,尤其是小说文体的创作,其致力于英雄崇拜、文学启蒙的主旨倾向浓郁,重视精神、道德的渗透,呈现出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宏大叙述,因此忽略了日常生活体验和个人的生活精神空间。
从整体上看,诗歌是抒情文学,但由于20世纪初期的中国诗歌注重写实性、自传性和新诗的自由化,使得诗歌带有具象的同时淡化了传统诗歌“诗言志”的宏大主题。
胡适的“尝试”诗歌——说话明白,字句简练,意境平实,材料剪裁,内容越具体越好,这种自由化的诗歌创作,让诗歌在浅显易懂之余消解了含蓄的意味。
新诗《湖上》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一个自然的故事,叙述者“我们”在叙述这个故事,因而这个故事便成了我们的故事,叙述的主体是“萤火虫”,地点在船上,时间于晚间,叙述的行为是“飞”。
萤火虫叙述的主体是一个意象,但是能指具有模糊性和隐蔽性,如果是现代派或象征派的诗就有可能有多层指向,萤火可以指实实在在地正在湖面款款飞舞的萤火虫,也可以指萤火虫的倒影,还可以理解为类似于朝生暮死的蜉蝣等水上飞行物,但这首诗歌是早期的新诗,指称存在一个隐喻——两个人的爱情,由开始的相遇到最后相守直到结合老去的一对恋人。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1923年,此时的胡适正在杭州养病,遇见了远方表妹曹佩声,他们互相吸引、迅速陷入爱河,胡适也为她写了许多情景交融的好诗。
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歌剪影似的情景,有一点国风、小品国画的意境呈现,不是象征诗却有着浓郁的象征意味,非常的“实”。
叙述具有写实的特点主要是由于叙事视点在船上,是向外的——外面的客观世界,而不是向内的——内在自己世界的抒情。
这也体现出胡适诗歌叙述语言虽比较浅显,但这种写实依然有传统语言的影子,如“打我们的船边飞过/她们俩儿越飞越近,渐渐地并作了一个”押韵,动词“打”可体现。
不同于胡适纯粹的写实叙述和客观表现,冯至诗歌注重于日常生活的叙述中闪现诗人的个人生命化体验,这在冯至中年阶段或者说其诗歌中年阶段更是发挥极致,此时的日常生活体验还没有西方存在主义的影响,只是青年诗人冯至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独特感受和对生命的思考。
20世纪30年代,诗人去德国留学,在里尔克等存在主义诗人的影响下,冯至逐渐形成了自觉性的思考。
此时,他还敏锐地捕捉到了日常的生命存在,这是一种自然流露的生命感悟,是一种触动和顿悟,是诗人内心的个人化体验。
因为从审美理想的角度来看,诗歌相对于小说、戏剧而言其叙事性不强,与西方史诗注重对现实的模仿再造不同,诗歌自然而然展现的是诗歌主体最深层的生命体验和美学理想。
这种生命体验和审美理想能最直接地反映诗人的精神样貌和内在的民族传统。
反观馮至20年代的抒情诗,有着浓郁的诗人个体的生命体验和日常化的感悟,这种感悟与新诗初期注重对抽象意念的表达截然不同。
三、日常生活主体的感悟式叙述1923年,冯至创作了诗歌《小船》,同情平凡生活中一只小船被弃的命运,也许诗人有由船及人的思考,当一个人失去价值后,只能任由处之的无奈。
意象“小船”这里充当抒情的主体,也是在叙事。
诗人是叙述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着这样一只曾经和主人采菱的小船,所以视点是向外的,也就是写实的,但是诗歌绝对不是呈现一个写实,也不是朱湘《采蓮曲》叙述的那么复杂,这首诗时间似乎是静止的,但深入之,“小小的船篷将折”可以看出命运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就在叙述一个故事——小船的悲剧命运。
原来是采菱的小船因为主人的离开而废弃,失去了价值,这样描写小船在心湖上的状态还是为了叙述情感,即描写与抒情的叙述方式相结合。
人们也就更容易联想诗歌里的情感故事——便是五四青年怀才不遇的时代苦闷。
日常生活的观察,给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感悟,一只漂泊的小船诗人想到它的命运,继而思考到人生价值的问题,这跟胡适的写实留有“裹脚布”的镣铐相比,更新鲜、更进步。
即使是诗人第一首新诗《绿衣人》在日常化叙述中,也展现了冯至思考的深度。
诗人再次充当叙述者,给人们讲述绿衣人——邮差的工作,正是叙述者让诗人得到了旁观的自由,不必以第一人称进行自我剖析。
叙述者能够看到绿衣人送信的过程、神态甚至心理。
这一段描写简单,简单的叙述方式反而比炙热的歌唱更能引起诗性的美感享受。
叙述的环境静穆,仿佛街道上只有绿衣人和叙述者,一个在体验生活,一个在观察生活,组成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随着视角由远及近的转化,叙述流也进行着转折,“但是在这疮痍满目的时代”向人们告知了叙述的目的,由静穆的环境继而转向阴郁,使人思考到社会动荡给收信者带来的是悲哀,而不是期待和惊喜。
诗歌外在是写绿衣人的生活,内在还是叙述劳苦大众,即苦难的承受者。
这种转折式的思考,给读者戏剧化的生命体验,不再是日常生活场景的再现,对诗歌进行了现实的处理,因此诗歌语言更细腻婉转,余味无穷,获得了更为丰富的表达能力。
除了对水上的船有着独特的体验,诗人对承载小船的“小河”、另一种境界里的酒(残余的酒),都有不同寻常的体验。
这些体验是诗人不自觉的主观感受,正如蓝棣之评价冯至诗歌中“蛇”等意象“来自潜意识深处,来自心理积淀,或荣格所说的‘原型’,而诗人自己并不察觉。
”青春时期,诗人对青春、爱情的体验还是懵懵懂懂的,盲目地探索,但是诗人又敏锐地洞察日常的生活。
四、结语冯至此时期的诗歌幽婉地抒情,缓缓地叙述,于不紧不慢之间展现独特的半格律体魅力。
在这些同与不同中,其诗歌闪耀着熠熠光辉,于自由与不自由中展现节制的美,这得益于他在日常的生活经验中,融入想象,出神入化而又别具一格。
而冯至此时期诗歌的影响来源,正如学者蒋勤囯所说:“冯至,早期的《昨日之歌》是在德国浪漫派和唐宋诗词影响下产生的,《北游》表明诗人已步出昔日的梦幻之乡走向沉重的现实人生,诗风转变初露端倪。
”20世纪20年代,冯至初期诗歌的叙述带有浪漫的色彩,而后叙述慢慢转向对现实人生的思考,这主要体现在他的《十四行集》里。
(安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