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2020六年级数学下册3圆柱与圆锥1圆柱圆柱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高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长方体模型,圆柱模型。
学生:每生自带一个圆柱形物体,草稿纸。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它们各有几个面?这些面是什么形状?生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研究方法)动手操作:画、剪、比、量。
2.(课件出示)师:那下面的这些物体你认识吗?它们是什么形状?如果把这些物体的形状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件演示:从实物图抽象出圆柱图形。
3.小结: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
揭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圆柱。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学生仔细观察手中的圆柱模型,边看书边思考:①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什么?②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你发现什么?③圆柱一共有几个面?是哪几个面?④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什么?在哪里?及时练习(课件出示):让学生根据圆柱的特点判断下面的图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初步了解圆柱的特征,为后面突破难点打下基础。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第2篇】〔教学片断〕师:你对圆柱有哪些了解?生1:圆柱有两个底面生2:圆柱的底面是圆形〔学生举手的人不多,有点冷场〕师:看来大家对圆柱有了一些了解,下面我们来进一步探索圆柱的特征。
(接着,教师出示小组学习要求,让学生通过观察圆柱实物,围绕3个问题,探索圆柱的特征)师: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圆形。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教学目标1.了解圆柱体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柱的型体特点。
2.探究侧面展开图(一般为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高的关系。
3.培养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抽象思维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圆柱的图形特征,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
【难点】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长、宽和圆柱底面周长、高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生活中常见的圆柱体实物。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指出下面图形的长、宽、高。
师:同学们,通过以前学过的长方体图形特点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预设生1:生2:生3: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同学们标注的很正确,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二、导入新课师: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呢?预设生: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观察下面的图形,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预设生1: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生2:它们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形。
师:今天就和老师一起认识这样的图形——圆柱。
(教师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导入,使学生看到熟悉的画面,能够联系到图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利用知识的迁移走进新知。
三、教学新课(一)、师生合作探究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1.请学生拿出手中的自制教具圆柱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得出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问题:(1)你发现圆柱体由哪些部分组成?(2)每一部分叫什么名字?观察后发现有什么特点?师:同学们,你和同桌手中的圆柱模型有什么共同点呢?预设生1:我们手中的模型都是立体的,不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立体效果和长方体、正方体相似。
生2:这个圆柱体模型有两个相同的底是圆形。
生3:圆柱体周围是由一个面围成的。
(教师出示PPT课件)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发现给它们的名称对号入座好吗?然后同桌探讨一下,你还有什么发现?预设生1:我刚才说的上、下的两个底面就是圆柱的底面,原来它们是完全相同的。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的特征。
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引出圆柱的概念,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体会圆柱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特征。
但是,由于圆柱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学生可能对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等计算较为熟悉,而对于圆柱的概念、特征等方面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圆柱的形状,体会圆柱的特征,能正确识别圆柱。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掌握圆柱的底面、高、侧面等特征,能用语言、图形等描述圆柱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的概念和特征2.圆柱的底面、高、侧面的理解五. 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圆柱。
2.观察操作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圆柱的特征。
3.语言描述法: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圆柱的特征。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个圆柱模型,剪刀、彩纸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柱形状的物体,如饮料瓶、圆柱形笔筒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见过这些物体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感受圆柱的形状。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圆柱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底面、侧面、高,并用语言描述圆柱的特征。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圆柱的底面、侧面、高的概念。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圆柱模型和彩纸,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制作一个圆柱。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圆柱的底面、侧面、高的关系。
六年级数学下册三圆柱与圆锥1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教案人教版.doc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教材17~20页相关内容。
1.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侧面及圆柱的展开图。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从实物抽象到几何图形的能力。
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和圆柱体模型,长方形纸片。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它。
师拿起圆柱体模型,让学生一起说出它的名称。
师:在一年级我们就看见过它,但不知道它究竟有什么特征,想不想进一步认识它?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柱,看看它究竟有什么奥秘。
(教师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一、圆柱的认识。
1.大家找一找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圆柱形的物体,谁能说一说?(师指名回答) 2.师课件展示常见的圆柱形物体。
3.师:这些物体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大家也可以拿出自己手中的圆柱形物体看一看,摸一摸。
4.教师又拿出几个不是圆柱,但接近圆柱形的物体,然后问:它们是圆柱吗?为什么?什么样的物体才是圆柱?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
二、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课件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1.认识圆柱的面。
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
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圆柱的特征。
师:圆柱一共有几个面?用手摸上、下底,看一看有什么特点?再摸一摸侧面,有什么感觉,它是一个什么面?生:3个面;上、下底面形状相同,都是圆形,面积相等;侧面是一个曲面。
教师小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圆柱图,并把上下底面、侧面标出来。
2.认识圆柱的高。
(1)教师出示高、矮不同的圆柱并提问:哪个圆柱高,哪个圆柱矮?想一想:圆柱的高矮与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圆柱的高矮与圆柱的底面无关。
(2)如何测量圆柱的高?小组讨论,找出测量方法。
最新人教版2020六年级数学下册3圆柱与圆锥1圆柱圆柱的认识优选教案
第 3 单元圆柱与圆锥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教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教材第17页的建筑物及物品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这种形状的物体,谁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形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样的形状。
2、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整体感知圆柱(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教学例1:认识圆柱(1)认识圆柱的面。
师: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师:指导看书,引导归纳。
(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2)认识圆柱的高a.操作思考: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b.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c.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
(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d.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3.教学例2:圆柱的侧面展开(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2)操作探究。
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归纳: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1.做第18、19页“做一做”习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3.1.1《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3.1.1《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柱的认识》是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圆柱的基本特征,包括圆柱的底面、高、侧面积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圆柱的性质,并能运用圆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有了基础。
但是,对于圆柱的深入理解和运用,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法,逐步深化对圆柱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圆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识别圆柱,并能够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圆柱的侧面积计算。
2.难点:圆柱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操作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操作,从而达到对圆柱的认识和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模型、直尺、圆规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3.课件:圆柱的图片、动画、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圆柱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认为圆柱还有什么其他的特征?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总结出圆柱的基本特征,如底面、高、侧面积等。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用彩笔和直尺在练习本上绘制圆柱的图形,并计算出各个圆柱的侧面积。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关于圆柱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六年级数学下册3圆柱与圆锥1圆柱圆柱的认识教案新人教版
圆柱的认识教学内容(1)概念原理:圆柱的底面、侧面、高,圆柱的侧面展开图;(2)思想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转化、推理、极限;(3)能力素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解析本课是《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的有关知识,而且在生活中接触过圆柱,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为学习圆柱的认识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认识圆柱的侧面及其展开图,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2)经历观察、发现、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目标解析(1)通过学习和操作,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立体图,认识圆柱的高和圆柱侧面的展开图.(2)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教学难点】明确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理解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建立圆柱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复习引入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问题1】(1)以前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呢?我们还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它们都是有哪些平面构成的?它们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样研究的?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学过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方法为接下来研究圆柱体提供了方法指引,体现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预设师生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课件展示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2)让学生自主讨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3)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研究方法.探究新知【问题2】(1)我们学过的正方体和长方体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如果把这些物体的形状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些物体是什么呢?你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的物体?设计意图:通过呈现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知圆柱、认识圆柱,为接下来探究圆柱的特征打下基础.预设师生活动:(1)让学生自主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得出: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简称圆柱.【问题3】(1)观察一个圆柱形的物体,看一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特征?(2)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棒,想一想,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明确要求有利于学生有序地开展研究活动,在互相合作、互相补充中培养小组协作精神.动手操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直观感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柱的特征,通过多种方法的展示验证拓宽学生思维.预设师生活动:(1)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动手操作,合作研究.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预设:第(1)问: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做侧面,圆柱的侧面是曲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有无数条高.第(2)问:转动起来像一个圆柱.【问题4】(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2)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明确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理解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建立圆柱的空间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预设师生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2)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进而全班交流讨论.预设:第(1)问: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第(2)问: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课后检测1、填空(1)圆柱上、下两个底面都是( )形,它们的面积都( ).(2)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 )形,它的长等于圆柱的( ),宽等于圆柱的( ).(3)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圆柱的特征和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的掌握情况.下面哪些物体是圆柱?是的打“√”,不是的打“×”.设计意图:检测学生灵活应用“圆柱的特征”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指出下面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圆柱特征”的灵活掌握情况及动手能力.教学反思圆柱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状的物体很多,学生对圆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我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教学中,重点理解圆柱的高有无数条,而不仅仅是两个底面圆心的连线这一条.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特别注重学生自己操作,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讨论、发现和总结圆柱特征,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使学生全方位地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3篇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圆柱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计算圆柱的公式。
3. 能够应用圆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认识圆柱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公式。
教学准备:教学PPT、圆柱模型、计算器、练习题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引入问题: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哪些圆柱体呢?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问题。
3. 引入新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圆柱的认识和性质。
Step 2:讲解圆柱的定义和性质1. 通过教学PPT展示圆柱的定义和性质。
2. 解释圆柱的定义:圆柱是由一个圆和与该圆平行的直线段所围成的几何体。
3. 解释圆柱的性质:- 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顶面也是一个圆。
- 圆柱的侧面是由底面和顶面的圆所围成的矩形。
-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与高的乘积。
- 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与高的乘积。
Step 3:计算圆柱的公式1. 讲解圆柱的体积公式:V = πr²h,其中V表示体积,π表示圆周率,r表示底面半径,h表示高。
2. 讲解圆柱的表面积公式:S = 2πrh + 2πr²,其中S表示表面积。
3. 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
Step 4:练习巩固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 提供实际问题进行应用题的训练,如:某水杯的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0cm,求该水杯的体积和表面积。
3. 讲解练习题答案,进行订正。
Step 5:小结1. 让学生复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计算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公式。
2. 强调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矩形,掌握圆柱的认识和性质对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非常重要。
Step 6:布置作业1. 布置课后作业:完成教材上相应的练习题。
2. 可鼓励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找到更多的圆柱体,并计算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圆柱体的定义和性质,并掌握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圆柱或圆锥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计算一个饮料罐的表面积或沙堆的体积。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用沙子填充一个圆柱形容器,然后倒入圆锥形容器,观察体积的关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圆柱与圆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包括底面、侧面、高和顶点等。
-学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侧面积)和体积,以及圆锥的体积。
-能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举例解释:
-圆柱的重点在于理解其两个底面是相等的圆,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以及如何通过底面半径和高的关系来计算表面积和体积。
在课堂上,导入新课的部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学生们迅速进入了学习状态,对圆柱和圆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我在讲授过程中反复举例解释。这让我意识到,对于基本概念的掌握是学好这部分内容的关键。
在新课讲授的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锥体积的1/3系数。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们对这些计算方法有了直观的认识。然而,难点部分仍然让学生们感到困惑,尤其是圆柱侧面展开后与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找到更生动形象的方法来解释这个难点。
六年级数学下册 3 圆柱与圆锥 1 圆柱《圆柱的认识》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圆柱的认识教材分析例1.圆柱的组成与其特征。
在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形实物的根底之上,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接着组织学生对圆柱的观察、触摸以与交流讨论,了解圆柱的特征。
为后继学习圆柱外表积、体积做准备。
在探究圆柱的特征之后,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有趣的活动:拿一张长方形硬纸,在某一边贴上一小棒,快速转动小棒,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使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柱,使学生看到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底面半径、高之间的关系,并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
例2.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
教材的编写以围绕三个层次清楚,前后严密相连的三个问题而展开。
首先让学生猜测: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发现得出圆柱侧面是一个长方形。
之后,在问题“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联系?〞“把这个长方形重新包在圆柱上,你能发现什么?〞等的引领下,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通过操作、验证、比拟等,进一步发现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高之间的关系,实现平面与曲面之间的转换。
显然,教材的编写充分表达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培养学生观察、比拟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1.建立空间观念。
2.弄清圆柱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教学准备硬卡纸圆柱体,相应电脑课件,尺子,剪刀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2.引入新课。
出示事先准备的圆柱形的一些物体。
提问学生:这些形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吗?说明:这些形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
通过学习要认识它的特征。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知1.认识圆柱的特征。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圆柱的认识)教案1新人教版
【教课目的】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色。
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研究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质问题。
3.经过察看、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的活动,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
使学生经历研究知识的过程,培育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点难点】1.认识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形体特色,掌握圆柱表面积和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及推导过程。
2.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质问题。
【教课指导】1.增强数学知识与实质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内容增强了与生活的联系,也为教师组织教课供应了思路。
所以教课时应注意加强与实质生活的联系,重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的训练。
如,在认识圆柱和圆锥以前,能够让学生采集、整理生活中圆柱、圆锥的实例和信息资料,以便在讲堂中沟通。
认识圆柱、圆锥后,还能够让学生依据需要创建和制作一个圆柱或圆锥形物件,让大家赏识或使用,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提升学生运用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经历研究知识的过程,培育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增强了对图形特色、计算方法的研究。
为此,在教课时,应松手让学生经历研究的过程,在察看、操作、推理、想象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点。
如圆锥体积的教课,教材第一创建了一个问题情境“怎样知道像铅锤这样的物体的体积?”指引学生研究,并给出提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没有关系。
在教课时,教师应勇敢松手让学生研究,注意供应给学生踊跃思虑,充足参加研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如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应让学生在经历试验研究的过程中获得,以改变只按教材说明进行演示得出结论的做法。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0 课时:1.圆柱6课时2.圆锥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知识构造】1. 圆柱第 1 课时圆柱的认识【教课内容】圆柱的认识(教材第17~20 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定义、特性、计算方法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直观的实物、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圆柱和圆锥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特性、计算方法还不太清楚,需要在本节课中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定义、特性、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和圆锥的定义、特性。
2.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
3.将圆柱和圆锥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2.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圆柱和圆锥。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
4.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圆柱和圆锥的模型,方便学生直观地认识。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实物,如饮料瓶、漏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是什么图形?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介绍圆柱和圆锥的定义、特性。
同时,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见到的圆柱和圆锥。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圆柱和圆锥的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其特性。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计算圆柱和圆锥体积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适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三单元《圆柱、圆锥圆柱》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三单元《圆柱、圆锥圆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三单元《圆柱、圆锥》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圆柱和圆锥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圆柱和圆锥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了解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体积计算公式的掌握。
2.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以及体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圆柱和圆锥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自主发现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互助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和圆锥模型、课件、黑板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铅笔、直尺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如饮料瓶、铅笔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常见的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你们对这些物体有什么了解?”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如底面、侧面等。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教案
3.1 圆柱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18页例1教学目标1.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圆柱的特征和形成。
2.经历“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体验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的学习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和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高有无数条,圆柱形成中长方形与圆柱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呢?生: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
板书:圆柱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认识圆柱课件出示岗亭、客家围屋、比萨斜塔、蜡烛、灯笼等物体,引导学生观察。
师:看一看,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并指出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简称圆柱。
师:你还在哪里见过圆柱形的物体?生:茶叶罐、药瓶等。
2.教学例1(1)圆柱的组成师:观察圆柱,看一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学生讨论,举手回答:圆柱由3部分组成。
教师适时引导: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做侧面。
(2)圆柱的特征选择题:如果给弯曲的面取一个名字,下面哪个名字合适?A 弯面B 曲面C 滚面得出特征1:围成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出示腰鼓和圆柱体,观察这两个物体,他们是圆柱吗?得出特征2:圆柱上下一样粗。
在纸上画出茶叶盒的两个底面,并量一量他们的直径。
得出特征3: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圆。
(3)圆柱的高学生讨论:什么是圆柱的高?高有多少条?通过量一量得出: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都相等。
引申:圆柱形水井的高往往称为深,圆柱形垫子的高往往称为厚,圆柱形的木头的高往往称为长。
(4)圆柱的形成通过观看视频,可以得出圆柱可以通过长方形旋转形成。
学生拿一个长方形纸旋转,进而明确圆柱与长方形的联系。
小结:以长为轴旋转,长为圆柱的高,宽为圆柱底面的半径。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对立体几何的进一步学习。
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圆柱的概念、特征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抽象的图形,又有生动的实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几何观念,通过对前面Unit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认识。
但是,对于圆柱这一图形,由于其特殊的形状,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教具、模型等实物,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柱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圆柱的概念、特征,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圆柱。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的概念、特征。
2.难点:圆柱的展开与立体图形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模型等实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柱的特征。
2.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圆柱的认识。
3.交流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个圆柱模型,剪刀、胶水等。
3.课件:圆柱的图片、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圆柱形状的实物,如圆柱形的饮料瓶、笔筒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认为什么是圆柱?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圆柱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特征,如底面、侧面、高等。
同时,教师用数学语言描述圆柱的特征,让学生初步理解圆柱的概念。
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圆柱模型给学生,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描述圆柱的特征。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的第1课时是“圆柱的认识”。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圆柱的概念、特征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圆柱,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关于圆柱的感性经验。
但学生对圆柱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对圆柱的特征和性质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深入理解圆柱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识别圆柱,了解圆柱的特征,如底面、高、侧面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圆柱的概念和特征。
2.难点:让学生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观察操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圆柱状物体,如易拉罐、圆柱形笔筒等,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关于圆柱的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圆柱的特征: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分组讨论圆柱的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柱的底面、高、侧面等部分的特征,并总结出圆柱的定义。
3.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让学生观察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引导学生发现侧面展开图的特点,如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让学生理解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4.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圆柱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1) 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反
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1)【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例1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2.经历探索圆柱特征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分析等活动,提高分析能力,发展推理意识和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圆柱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
难点: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请把下列图形进行分类。
学生回答后,师:前面学习的知识大家记得很清楚,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图中的第3个图形。
二、探究新知1.观察实物,认识圆柱。
【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图片】师: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小组交流讨论后,师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
并介绍: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简称圆柱。
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的物体?(学生自由发言。
)2.探究圆柱的特征。
(1)结合实物,初步探索圆柱的组成。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先看一看,摸一摸,再说一说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组织学生交流,然后师介绍: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作侧面。
(2)感知圆柱的特征。
师:圆柱的底面是什么形状?两个底面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并推测圆柱的上、下底面是两个大小相等的圆。
通过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验证方法:剪出来比较、量半径、量直径……师:同学们说的都是对的。
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
(课件同步演示上、下底面重叠的过程。
)师:请大家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3)认识圆柱的高。
【课件出示】师:哪个圆柱比较高?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高矮和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
师介绍: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师:圆柱有多少条高呢?这些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学生交流讨论后明确:圆柱有无数条高,它们的长度相等。
3.实验操作,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3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1)【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内容,第18页例1及“做一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高的认识。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准备师: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是什么?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同学们,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一种立体图形——圆柱。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许多建筑设计成圆柱形,增加立体感、美感。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出圆柱的概念。
1.生活中的圆柱。
师:请同学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呈圆柱形。
2.圆柱的组成。
(1)底面: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2)侧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做侧面。
(3)高: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四、深入探究,掌握圆柱的特征1.小组交流研究圆柱的特征。
(1)组内交流。
(2)汇报展示。
2.总结圆柱的特征。
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围成的立体图形,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3.用转动贴有长方形硬纸的木棒来探究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并且长度相等。
4.拓展探究。
把一个圆柱平行于底面进行切割,增加了两个和底面大小相同的圆面。
圆柱的侧面积没有变化,底面积增加。
把圆柱沿底面的一条直径切成两个半圆柱,增加两个长方形(或正方形)面。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六、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1,2题。
七、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圆柱的认识(1)圆柱{两个底面 完全相同一个侧面 是曲面无数条高 长度相等【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充分利用圆柱形实物,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观察,认识圆柱的特征,并利用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对圆柱的特征有直观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年级数学下册 3 圆柱与圆锥 1 圆柱《圆柱的认识》精编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圆柱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与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侧面与圆柱的展开图。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从实物抽象到几何图形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明确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理解长方形(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教具学具课件、牙签盒、直尺、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那我们就做一个“摸一摸〞的游戏。
瞧,教师手里有一个魔袋,里面装了几种物体,只要能闭着眼摸出教师想要的物体,就算你过关。
谁愿意来?其他同学作裁判。
请摸出一个长长的、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物体。
长方体是我们已经研究过的立体图形,请再摸出一个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能够滚动的物体。
它在数学上叫什么名字?(圆柱)师:你可真聪明。
像这样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能够滚动的物体,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圆柱。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一)明确各局部名称1.日常生活中的圆柱。
师:圆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生:茶叶筒是圆柱形的;水桶是圆柱形的;通风管是圆柱形的;木桩是圆柱形的;铅笔是圆柱形的……(边说边指自己手中的圆柱)师:大家都说得非常好,说明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师也搜集了一些圆柱形的物品,有的是大家熟悉的,有的可能大家没怎么见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如果你认识它,就说出它的名字来。
(投影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物体上面都有哪一种几何图形的影子?(圆柱)师:生活中的圆柱美不美?生:太美了。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柱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2.圆柱的底面。
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形物品,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在小组内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
(1)概念原理:圆柱的底面、侧面、高,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2)思想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转化、推理、极限;
(3)能力素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解析
本课是《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的有关知识,而且在生活中接触过圆柱,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为学习圆柱的认识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认识圆柱的侧面及其展开图,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2)经历观察、发现、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目标解析
(1)通过学习和操作,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立体图,认识圆柱的高和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教学难点】明确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理解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建立圆柱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问题1】(1)以前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呢?
我们还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它们都是有哪些平面构成的?
它们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样研究的?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学过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方法为接下来研究圆柱体提供了方法指引,体现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预设师生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课件展示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2)让学生自主讨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
(3)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研究方法。
探究新知
【问题2】(1)我们学过的正方体和长方体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
如果把这些物体的形状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些物体是什么呢?
你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的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知圆柱、认识圆柱,为接下来探究圆柱的特征打下基础。
预设师生活动:(1)让学生自主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简称圆柱。
【问题3】(1)观察一个圆柱形的物体,看一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特征?
(2)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棒,想一想,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明确要求有利于学生有序地开展研究活动,在互相合作、互相补充中培养小组协作精神。
动手操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直观感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柱的特征,通过多种方法的展示验证拓宽学生思维。
预设师生活动:(1)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动手操作,合作研究。
小组内互相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预设:第(1)问: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形。
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做侧面,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柱有无数条高。
第(2)问:转动起来像一个圆柱。
【问题4】(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
(2)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明确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理解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建立圆柱的空间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预设师生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
(2)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进而全班交流讨论。
预设:第(1)问: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
第(2)问: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
课后检测
1、填空
(1)圆柱上、下两个底面都是( )形,它们的面积都( )。
(2)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 )形,它的长等于圆柱的( ),宽等于圆柱的( )。
(3)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 )。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圆柱的特征和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的掌握情况。
下面哪些物体是圆柱?是的打“√”,不是的打“×”。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灵活应用“圆柱的特征”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指出下面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圆柱特征”的灵活掌握情况及动手能力。
教学反思
圆柱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图形。
在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状的物体很多,学生对圆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中,我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中,重点理解圆柱的高有无数条,而不仅仅是两个底面圆心的连线这一条。
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特别注重学生自己操作,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讨论、发现和总结圆柱特征,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使学生全方位地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后记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后记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