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圆设计图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ppt利用圆设计图案人教新课标(完美版)
第五单元:圆
利用圆设计图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教学例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探究画法
怎样用圆规和直尺画出 这个漂亮的图形呢?
二、教学例题,探究画法
先确定圆的半径 和圆心
这位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怎样帮助他?
二、教学例题,探究画法 二、画法探究
?
三、交流展示,作品欣赏
三、交流展示,作品欣赏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利用圆规和直尺,你能画出下面这些美丽 的图案吗?试试看。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 有什么收获?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你知道上面的图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 说说你的方法。
1、节食少求,多笑少愁,排除杂念, 逍遥自 由。学 而不厌 ,诲人 不倦。 2、人生的道路有成千上万条,每一条 都要它 各自的 风貌。 3、生活象面镜,你悲他就哭,你喜他 就笑。 4、不要求回报,该到自然到。不要急 得到, 心静便 无恼。 5、不要怕摔跤,起来是英豪。不要怕 阻扰, 继续挺 起腰。 6、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健康就 是使你 觉得现 在是你 一生中 最美好 的时光 。 7、天天微笑容颜悄,七八分饱人不老 ,相逢 莫问留 青术, 淡薄宁 静比药 好。
2024年用圆形设计美丽的图案完美版课件
2024年用圆形设计美丽的图案完美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2024年《美术》教材第七章《圆形的世界》第二节“用圆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圆形的基本概念,掌握圆形图案的设计方法,学会运用圆形组合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图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圆形的基本特点,运用不同的圆形组合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的圆形组合设计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图案。
教学重点:掌握圆形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圆形组合创作图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圆形图案设计案例、彩色笔、画纸等。
学具:彩色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运用圆形设计的美丽图案,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新课讲解:(1)介绍圆形的基本特点,如形状、线条、面积等。
(2)讲解圆形图案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展示案例,分析其设计思路和美感。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尝试运用圆形组合设计简单的图案。
(2)指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3)学生相互展示、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4. 随堂练习:(1)布置一道运用圆形设计的练习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六、板书设计1. 用圆形设计美丽的图案2. 内容:(1)圆形的基本特点(2)圆形图案设计方法与技巧(3)创意设计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圆形组合设计一幅富有创意和美感的图案。
2. 答案要求:图案具有创意,色彩搭配合理,线条流畅,美观大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圆形图案设计的兴趣浓厚,实践环节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设计过程中,部分学生还存在创意不足、色彩搭配不合理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利用圆设计图案》优秀教学设计
《利用圆设计图案》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9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图案设计加深对圆的特征的认识。
2.在画图的过程中提高画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操作能力。
3.学会欣赏数学的美,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圆设计图案。
教学难点:确定圆心与半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一群人的力量可以很强大;一个圆很单调,一堆圆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图片)师:构成这些图案的基本图形都是圆,你想用圆来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吗?二、教学例题,探究画法1.出示例题。
用圆可以设计出许多漂亮的图案。
下面的图形就是用圆规和直尺一步一步画出来的。
2.探究画法。
师:请同学们拿出圆规和尺子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生尝试后,教师选择典型性错误在黑板上展示,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师:这位同学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帮助他?生:他画的圆太大了。
师:说明要完成图形,对圆的大小有要求。
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呢?生:半径。
师:请看屏幕,通过观察分解图,你能确定圆的半径吗?生: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小圆的直径。
师:如何画出圆内的最大的正方形呢?师:可以以圆心为交点,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
这两条直径分别与圆相交,所形成的4个交点,就是正方形的四个顶点。
(也可以把这个过程反过来,先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再以垂足为圆心画圆,圆与两条垂线分别相交,连接4个交点,即可得到圆内最大的正方形。
)师:除了确定圆的半径,还要确定什么?生:圆心的位置。
师:如何确定圆心的位置?生:因为同一个圆内所有半径都相等,所以只要找到正方形边长的中点,也就找到了圆心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提示,用圆规和直尺画一画吧。
3.学生独立设计图案。
(1)让不同层次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完成,提高速度,保证质量。
(2)教师在学生设计过程中巡视,发现问题立即给予帮助。
三、交流展示,作品欣赏1.请学生给自己的作品涂色并适当修饰,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交流。
人教版小学数学5.2《利用圆设计图案》教学-课件
利用圆设计图案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小学 余寿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教学例题,探究画法
怎样用圆规和直尺画出 这个漂亮的图形呢?
二、教学例题,探究画法
先确定圆的半径 和圆心
这位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怎样帮助他?
•1、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021/10/312021/10/312021/10/3110/31/2021 10:30:22 PM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5、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6、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2021年10月 2021/10/312021/10/312021/10/3110/31/2021
二、教学例题,探究画法 二、画法探究
?
三、交流展示,作品欣赏
三、交流展示,作品欣赏Fra bibliotek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利用圆规和直尺,你能画出下面这些美丽 的图案吗?试试看。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 有什么收获?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你知道上面的图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 说说你的方法。
•7、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2021/10/312021/10/31October 31, 2021 •8、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2021/10/312021/10/312021/10/312021/10/31
《利用圆设计图案》教学设计
《利用圆设计图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9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图案设计加深对圆的特征的认识。
2.在画图的过程中提高画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操作能力。
3.学会欣赏数学的美,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圆设计图案。
教学难点:确定圆心与半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一群人的力量可以很强大;一个圆很单调,一堆圆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图片)师:构成这些图案的基本图形都是圆,你想用圆来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吗?二、教学例题,探究画法1.出示例题。
用圆可以设计出许多漂亮的图案。
下面的图形就是用圆规和直尺一步一步画出来的。
2.探究画法。
师:请同学们拿出圆规和尺子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这位同学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帮助他?说明要完成图形,对圆的大小有要求。
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呢?请看屏幕,通过观察分解图,你能确定圆的半径吗?如何画出圆内的最大的正方形呢?可以以圆心为交点,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
这两条直径分别与圆相交,所形成的4个交点,就是正方形的四个顶点。
(也可以把这个过程反过来,先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再以垂足为圆心画圆,圆与两条垂线分别相交,连接4个交点,即可得到圆内最大的正方形。
)除了确定圆的半径,还要确定什么?如何确定圆心的位置?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提示,用圆规和直尺画一画吧。
3.学生独立设计图案。
(1)让不同层次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完成,提高速度,保证质量。
(2)教师在学生设计过程中巡视,发现问题立即给予帮助。
三、交流展示,作品欣赏1.请学生给自己的作品涂色并适当修饰,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交流。
2.投影出示从网络上收集的学生作品。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出示教材第61页第10题。
第一幅图与刚才所画的图形有什么联系?第二幅图中小圆与大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第三幅图?从这个太极图中你看到几个圆?这里的大圆与小圆的半径又有什么关系?第3、4幅图有什么联系?引导生回答:作图的方法一样,第3幅图中有同样的两个小半圆,第4幅图中有同样的4个小半圆。
利用圆设计图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利用圆设计图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利用圆设计图案,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引导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学会运用圆规画圆,并能运用圆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和性质,理解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圆规画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圆创造出美丽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难点:1. 圆的基本特征和性质的理解。
2. 圆规的使用方法的掌握。
3. 圆的创意设计。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圆板、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圆规、直尺、圆板、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利用圆设计的美丽图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圆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2. 新课导入:讲解圆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并通过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3. 演示与讲解: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圆规画圆,讲解圆规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并给予个别指导。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利用圆规和直尺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并尝试运用圆创造出不同的图案。
5. 创意设计:学生分组进行创意设计,利用圆规、直尺、圆板等工具,结合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创造出独特的圆图案。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利用圆设计图案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学过程5.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圆的基本特征和性质。
2. 利用圆规和直尺,自己设计一个独特的圆图案,并解释设计的思路和创意。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学生掌握了圆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学会了运用圆规画圆,并能运用圆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合作交流和展示评价,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审美能力。
《设计图案》圆和扇形PPT课件
第2课
2.继续仔细观察,这四幅图案分别像什么?
(略)
3.欣赏这几幅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略)
第
5
页
第一单元
第2课
4.仔细观察图案(1),说一说:这个图案由几部分组成?怎样快速地
画出这个图案?
由黑白两部分组成。
第一步:用圆规先画一个圆。
第二步:画出一条直径。
第三步:以大圆半径的 为半径,以左边半径的中心点为圆心,
向上画一个小半圆。
第四步:用同样的方法,在右边半圆的下面画一个小半圆。最
后用橡皮擦去直径,涂上颜色,这个漂亮的图案就完成了。
第
6
页
第一单元
第2课
●即时巩固
1.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图案(2),并展示给大家看。
(略)
2.用圆规和直尺自己设计一幅漂亮的图案,并和大家一起分
享。
(略)
第
பைடு நூலகம்
7
页
第一单元
课堂巩固
第2课
/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 .
/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 .
/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 .
/kejian/kexue/
物理课件: .
/kejian/wuli/
化学课件: .
/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 .
/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 .
称轴。试着画一画。
(略)
第
10
页
第一单元
课堂巩固
第2课
4.把下图中相同的数连起来,相信一定会有惊喜。
(略)
第
11
页
六年级数学《利用圆设计图案》C4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
《C4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教学反思
圆是个神奇的平面图形,中国人认为,圆代表美满、团圆。
在学习了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圆》之后,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圆的认识,感受圆的特征,体会图形的变换,增强空间观念,提高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安溪县第十一小学六年级9班的学
生们开展了小小设计师——利用圆设计美丽图案的实践活动。
利用圆设计图案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圆规画圆的技能,促进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进一步认识,又能让学
生在用尺规画出漂亮图案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
力,学会欣赏数学的美,培养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课后实践作业丰富了作业设计,让学生“玩”起来,“学”进去,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增强了作业的层次性、选择性、趣味性。
但对于本节课的学习,部分学生存在画圆有困难,对圆规的使用不够熟练,因此在本课前最好能先多利用时间让学生熟练画圆。
第2课时 用圆设计图案 PPT【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答:圆的半径是8厘米,直径16厘米,这个长方形的 面积是384平方厘米。
状元成才路
声明
本文件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 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 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司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将本文件任何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应获 得授权,如发现未经授权用于商业或盈利用途将追究侵权 者的法律责任。
武汉天成贵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精品用圆设计图案
状元成才路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知
看图填空。[教材P3 练习十三 第2题]
d=___6_c_m____
r=___3_c_m____
d=___1_0_c_m___
r=___3_.5_c_m___
状元成才路
二、认识对称图形
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 称图形?哪些图形的对称轴只有一条?哪些不止一条?
状元成才路
请你试着用圆规和直尺画一画下面的图形。
状元成才路
四、实践运用
1.利用圆规和三角尺,你能画出下面这些美丽的图 案吗?试试看。[教材P61 练习十三 第10题]
状元成才路
2.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材P61 练习十三 第7题]
五、巩固练习
[选自《状元作业本》P35]
1.下面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画一画。
[教材P61 练习十三 第6题]
在下列各图形中,你能分别画出几条对称轴?
[教材P61 练习十三 第8题]
无数条
无数条
2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利用圆设计图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利用圆设计图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利用圆设计图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的性质,掌握利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圆的知识,设计出具有美感的图案。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基本性质,掌握圆规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圆规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并能运用所学的圆的知识,设计出具有美感的图案。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学生能够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圆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对圆规的使用方法的掌握。
3. 学生设计图案的创新性和美观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彩笔等。
2. 学具:白纸、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车轮、风扇、硬币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2. 提问:这些物品为什么都能转动?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特点?3. 学生回答:这些物品都能转动是因为它们的形状是圆形,圆形具有旋转对称性。
二、新课讲授1. 讲解圆的性质:圆是一种由无数个等距离于圆心的点组成的图形,圆心是圆的中心点,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点的距离。
2. 讲解圆规的使用方法:圆规是一种用来画圆的工具,由两个可移动的脚组成,一个脚固定在纸上,另一个脚用来画圆。
3. 示范画圆: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如何使用圆规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并讲解画圆的注意事项。
4.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使用圆规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并互相交流心得。
三、图案设计1. 讲解图案设计的要求:设计的图案要美观、创新,能够体现出圆的特点。
2. 示范图案设计: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如何利用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如花瓣、螺旋等。
3. 学生设计:学生分组进行图案设计,可以使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 用圆设计图案教学课件(共21张PPT)
情景导学
情景导学 欣赏:用圆可以设计许多漂亮的图案。
情景导学 怎样用圆规和直尺画出这个漂亮的图形呢?
探索发现 1.先画出一个圆。
探索发现 2.然后在圆上画两条经过圆心并且互相垂直的直线。
探索发现
3. 在直线与圆的四个交点中,连接相邻的两个交点构 造线段。
探索发现
探索发现 4.以交点构造的线段为直径,画一个过大圆圆心的半圆。
学以致用
2.(9/P59)利用圆规和三角尺,你能画出下面这些美丽 的图形吗?试试看。
学以致用 3.(7/P59)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易错点: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用圆规和直尺画图案的步骤和方法:
①观察图案的特点,分析图案的设计过程; ②用圆规和直尺一步一步地画图; ③擦掉多余的辅助线并涂上颜色。
布置作业
分层作业对应习题
探索发现 5.以交点构造的四条线段为直径,依次作出半圆。
探索发现
1.先画出一个圆。
2.然后在圆上画两条经过 圆心并且互相垂直的直线。
3.依次连接对称轴与圆的 交点。
4.以四边形的一条边为直 径,在圆内画出半圆弧。
5.依次以四边形其他三条边为 直径,在圆内画出半圆弧。
学以致用 1.请你试着用圆规和直尺画一画下面的图形。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圆
2. 用圆设计图案
核心素养
1
会利用直尺和 圆规,在教师 指导下设计一 些和圆有关的 图案。
2
通过观察、操作 等活动,进一步 认识轴对称图形, 根据轴对称图形 的特点画出组合生对图 形的观察和分 析能力,提高 动手操作能力, 学会欣赏数学 美。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利用圆设计图案》资料:教学反思
数学使人高尚——培根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
《利用圆设计图案》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材安排了让学生应用画圆的方法制作一些美丽的圆形图案。
在欣赏和制作图案的过程中,学生们能真切感受到圆形图案的美,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用圆规画圆与美术课上徒手画圆的不同之处,用圆规画圆需要用数学知识构建不同大小的圆之间的依存关系,除了形状美,还包含了一种逻辑的美。
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
一是欣赏美丽的图案,师生一起画出美丽的图案;二是独立画图,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三是设计创新的图案,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在教法上采用学生独立作画,合作探究,教师尽可能参与其中。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画图的方法有困难,主要原因是课件中只设计画图的流程,忽视确定圆心和半径的演示和强调。
影响本节课教学效果还有学生对圆规使用的熟练程度,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对画圆的训练时间太少,部分学生还不能熟练地使用圆规,我在巡视时,发现好几个学生画了几分钟都画不好一个圆,更谈不上用圆来构造复杂的图案了,还有学生对圆规的笔尖没有削好,导致画出来的线条很粗,也影响了画圆的准确性和图案的美观。
因此,在上这一课前,要对学生使用圆规的操作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圆规的使用方法,训练学生使之能快速地画出一个完整的圆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
另外,学生对复杂美丽图案描述有困难,加上时间有限,没有完成学生表述能力的培养。
1。
《利用圆设计图案》教学设计
《利用圆设计图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9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的:1.经过图案设计加深对圆的特征的看法。
2.在画图的进程中提高画圆的技艺,开展先生的观察才干与操作才干。
3.学会欣赏数学的美,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应用圆设计图案。
教学难点:确定圆心与半径。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一团体的力气很有限,一群人的力气可以很弱小;一个圆很单调,一堆圆会怎样呢?让我们一同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图片)师:构成这些图案的基本图形都是圆,你想用圆来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吗?【设计意图】出现以圆为基本图形的各种设计图案,经过图形的美激起先生的兴味,使先生迅速进退学习形状。
其中第3、4两幅图比拟复杂,易于先生观察图形的构成方式,有利于新知探求。
二、教学例题,探求画法1.出例如题。
用圆可以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下面的图形就是用圆规和直尺一步一步画出来的。
2.探求画法。
师:请同窗们拿出圆规和尺子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生尝试后,教员选择典型性错误在黑板上展现,引导先生剖析错误缘由。
师:这位同窗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协助他?生:他画的圆太大了。
师:说明要完成图形,对圆的大小有要求。
圆的大小由什么决议呢?生:半径。
师:请看屏幕,经过观察分解图,你能确定圆的半径吗?生: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小圆的直径。
师:如何画出圆内的最大的正方形呢?师:可以以圆心为交点,画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
这两条直径区分与圆相交,所构成的4个交点,就是正方形的四个顶点。
(也可以把这个进程反过去,先画两条相互垂直的线段,再以垂足为圆心画圆,圆与两条垂线区分相交,衔接4个交点,即可失掉圆内最大的正方形。
)师:除了确定圆的半径,还要确定什么?生:圆心的位置。
师:如何确定圆心的位置?生:由于同一个圆内一切半径都相等,所以只需找到正方形边长的中点,也就找到了圆心的位置。
师:请同窗们依据屏幕上的提示,用圆规和直尺画一画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圆设计图案》教学设计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小学余寿华(初稿)
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陈菊娣(修改)
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汤骥(统稿)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9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案设计加深对圆的特征的认识。
2.在画图的过程中提高画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操作能力。
3.学会欣赏数学的美,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圆设计图案。
教学难点:确定圆心与半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一群人的力量可以很强大;一个圆很单调,一堆圆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图片)
教师:构成这些图案的基本图形都是圆,你想用圆来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吗?
【设计意图】呈现以圆为基本图形的各种设计图案,通过图形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其中第3、4两幅图比较简单,易于学生观察图形的构成方式,有利于新知探究。
二、教学例题,探究画法
1.出示例题。
用圆可以设计出许多漂亮的图案。
下面的图形就是用圆规和直尺一步一步画出来的。
2.探究画法。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圆规和尺子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学生尝试后,教师选择典型性错误在黑板上展示,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教师:这位同学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帮助他?
学生:他画的圆太大了。
教师:说明要完成图形,对圆的大小有要求。
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呢?
学生:半径。
教师:请看屏幕,通过观察分解图,你能确定圆的半径吗?
学生: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小圆的直径。
教师:如何画出圆内的最大的正方形呢?
教师:可以以圆心为交点,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
这两条直径分别与圆相交,所形成的4个交点,就是正方形的四个顶点。
(也可以把这个过程反过来,先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再以垂足为圆心画圆,圆与两条垂线分别相交,连接4个交点,即可得到圆内最大的正方形。
)
教师:除了确定圆的半径,还要确定什么?
学生:圆心的位置。
教师:如何确定圆心的位置?
学生:因为同一个圆内所有半径都相等,所以只要找到正方形边长的中点,也就找到了圆心的位置。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提示,用圆规和直尺画一画吧。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进行尝试,暴露错误,通过对错误的讨论帮助学生确定半圆的半径和圆心。
作圆内最大的正方形以及利用尺规确定一条线段的中点,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相当困难的,尝试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但仅有好奇是不够的,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进行组织、引导,适当的时候给予直接的帮助。
3.学生独立设计图案。
(1)让不同层次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完成,提高速度,保证质量。
(2)教师在学生设计过程中巡视,发现问题立即给予帮助。
三、交流展示,作品欣赏
1.请学生给自己的作品涂色并适当修饰,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交流。
2.投影出示从网络上收集的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由于课堂时间所限,学生完成任务可能有困难,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作品展示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出示教材第61页第10题。
教师:第一幅图与刚才所画的图形有什么联系?
学生:在刚才图形的大圆中加一个正方形,然后擦掉大圆中正方形的外围部分。
教师:第二幅图中小圆与大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学生:大圆半径是小圆的直径,所以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
教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第三幅图?
学生:太极,八卦阵……
教师:从这个太极图中你看到几个圆?
学生:一个大圆和两个小圆。
教师:这里的大圆与小圆的半径又有什么关系?
学生:大圆半径是两个小圆的直径,所以大圆的半径是两个小圆的半径的2倍。
教师:第3、4幅图有什么联系?
引导生回答:作图的方法一样,第3幅图中有同样的两个小半圆,第4幅图中有同样的4个小半圆。
教师:说得非常正确。
其实不仅第3、4幅图之间存在联系,它们与第2幅图也有联系。
它们的基本构图都是一样的,只是涂色的方法不同。
【设计意图】设计美丽的图案不仅靠灵巧的双手,更要有慧眼和慧心,通过观察、比较,举一反三,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为后面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打下扎实基础。
2.下面就请同学们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创造出更漂亮的图案。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利用圆规和直尺可以设计出许多漂亮的图案,作图的关键是确定圆心和半径。
有时为了设计方便,还可先添加一些辅助线。
如果能利用圆的对称性(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再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幅漂亮而有创意的作品就诞生了。
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两幅图,谁能说一说这两幅图的设计方法?
教师:从左图中你看到了几个圆?它们的大小有什么联系?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图案设计加深对圆的特征的认识。
能力的培养是渗透在知识的教学之中进行的。
在设计图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也是本课的主要目的之一。
学生第一眼看到的是几个水滴形(也有学生称之为电风扇叶片)环绕在圆内,可能无法直达图形的本质,不能敏锐地发现每个水滴形是由三个大小不同的半圆组成的。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你看到了几个圆?它们的大小有什么联系?通过将组合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理解图形的设计方法,并最终加深对圆的特征的理解──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学生:每一个水滴形中都有三个半圆(一个大半圆两个小半圆),通过测量发现,大圆的半径是小圆的半径的2倍。
教师:如何确定它们的圆心位置?
学生:先画最大的圆,然后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得到四条半径,最后在每条半径上画一个中圆和两个小圆。
学生:把大圆半径平均分成4份,中圆圆心在二分之一的地方,两个小圆的圆心分别在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的位置上。
学生:大圆半径4厘米,中圆半径2厘米,小圆半径1厘米。
学生:两个小半圆一个朝上一个朝下,其实和刚才画的太极图是一样的。
教师:看来通过分析同学们已经找到左图的设计方法了。
下面谁来说一说右图与例题有什么联系?
学生:例题是4片叶形,这幅图中有8片叶形。
刚才是每隔90度画一个小圆,那么这里只要隔45度画一个小圆就可以了。
教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是的,只要将例题中的图形以圆心为中心旋转45度就可以了。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画一画,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漂亮。
下周我们将所有作品在后面的宣传栏里展示,评选出最佳设计作品,或许我们同学当中就有未来的设计师哦!
【设计意图】由于时间所限,通过思考题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给学生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作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