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高中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人教版《论语十则》翻译

(完整版)人教版《论语十则》翻译
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
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
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颜渊问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说:「对自己有节制言行合乎礼法便是仁了。一旦能克制私欲合乎礼法,天下人都会赞扬你是君子仁人了。达成仁德是全靠自己的,又怎能靠别人呢!」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论语》十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论语十则》的原文以及翻译

《论语十则》的原文以及翻译

《论语十则》的原文以及翻译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经典原文1论语十则课件新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经典原文1论语十则课件新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经典原文 1 《论语》十则
学国学 1.住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 要行一日好事。
——《格言联璧》
【古文今译】 活在世上一日要做一日好
人,做官一天就要做一天好事。
【评说】 把今天过得问心无愧,比任何形式的许诺都有 价值!
2.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 小言詹詹。 ——《庄子· 齐物论》 【注解】 詹(zhān):说话烦琐、喋喋不休的样子。
答案: 1.①敏捷,勤快 ②小心谨慎 2.①靠近, 到……那里去 ②修正 ③通“矣”, 句末语气助词 3. 自立, 就是自己能够自觉地按照周礼的要求处事,这③同“智”,聪明,明智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 勤劳敏捷,说话小心谨慎。
5.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_。 6.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 答案:1.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2.不知为不知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仁者乐山 仁者静 仁者寿 5.于我如浮云 6.小人长戚戚
诵读第一、二、三则,完成以下各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敏 . 于事而慎 . 于言①(
三、文学常识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 包括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弟子之间的相互讨论以及弟子 对老师的回忆等内容,作为一部语录体诸子散文集,它是 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东汉时被列为“七经”之一。 南宋朱熹将它和《孟子》以及《礼记》中的《大学》 《中 庸》合编为“四书” ,与“五经”并列,后来成为读书人 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
全书二十篇,每篇由长短不同的若干段文字组成,多数是 以“子曰”开头的孔子语录,少数段落略有记事和对话。

《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原文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2020-11-07《论语》十则1予观《论语》,略有所悟,抒感于怀。

今之众人,皆以污为丑也。

河中之物,尽经百日风霜雪雨侵凌,然不为所动,非若以人力除也,不蚀也!且河中之物方可聚少成多以成其害,何况人乎?孔子尝云:“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

”凡今之众人欲静其身乎,必得省其心,除异己,于益友,必先言而有信,不可为之事,不轻诺。

凡数失其信者,必不可信也,若执意亲之近之,予以仁德之心,日后必有所患,故言:交友需谨言慎行,去污近洁,方为正道,自昔至今,如是者多矣!正如苏轼之友,于其见谤辱下之狱之际,访狱而谏书于上者,屈指可数,然惧受迁而敝之者谓之多也!更甚者徒慕生恨而上书诽谤于上,譬如沈括,且不言为坡之密友,竟与坡与之离别所赠以为念之辞谤己轼讥讽朝庭之罪,可恨哉?再如舒亶,不知恩图报罢矣,却借潮风将恩公推于困境,亦不心生痛哉?此等居心叵测之人,安能与之为伍?假孔圣人之言:“唯小人难养也!”古之训诫,不可不自深省也。

去其污,而后则洁其身。

是为君子,必将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然小人反是焉,古之有秦桧谤岳飞者,今有华人学者辱李鸿章谓之辱国己为国之奸者,皆为小人也,然正是小人当道,才使古王朝之繁盛毁于一旦,乃使王朝性命堪忧,也尝有古今君王,为己一席之位,大举讨伐,于百姓之命于不顾,此虽为一国之君,吾亦谓之小人也!小人虽小,然其力大无穷。

如若今之众人皆以私心面试,徒牟私利,侮他人之正,是以谓之焚他人并已于无形也!此类人物,终其一生活于痛苦之中,虽有所乐而不可谓之乐也。

故必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为诫,结其身旁。

身已洁,还需更其咎。

孔子曾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生而为人,有错是必然,然错而不能改之,无必为之愚也,然将错就错,终毁其一生者,甚是愚拙!正如孔子所言:“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也皆也之;更也,人皆仰之。

”虽历经磨难,或受尽肌腐之痛,但能磨练心志,脱胎换骨,或更其性而成君子之名,何乐而不为也?更其咎,拨开云雾便可见蓝天。

高中选修论语十则

高中选修论语十则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
孔子的学生,姓曾名 点,曾参的父亲。
即暮春,农历三月。 莫,通“暮”。
春天穿的单夹衣服。 歌唱。
人,童子六七人,欲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叹息。
在沂河边洗澡。 赞赏。
在舞雩台上吹吹风,舞雩, 鲁国当时的祭坛。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点)说:“到了暮春三月,春天的 衣服已经做好了(穿上),五六个成年人, 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 (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夫子叹了口气说: “我赞赏曾点说的啊!”
在七年级上册第21课《<论语>六则》中,我们 学习了从《论语》中节选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和个人修养的六则论语。请大家一起朗读。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 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 哉!”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
(一)文题解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论语>十则》是有关儒 家思想的修身之道的十则论语,是孔子在不同的 时间与弟子们的谈话记录,“论”就是编纂的意 思。这十则论语对儒家的做人标准,从理想追求 到道德行为,到人际关系,到艺术鉴赏,都有所 涉及。语录体指个人讲话或者两个以上人士对话 的辑录。中国古代,弟子记录老师的言论,常用 口语,因此沿称“语录”。语录体具有亲切、警 策、精辟的特点,可作为修身养性、励志为学的 凭借。“语录体”现在也指从文学家或思想家的 著述中,选录有优美警策之文辞或具裨益身心之 名言,编辑而成的作品。

古诗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翻译赏析

古诗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翻译赏析

古诗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翻译赏析原文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论语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Org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一)【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又时常实践,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论语十则(二)【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论语十则(三)【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论语十则(四)【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论语十则(五)【原文】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论语十则(六)【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论语十则(七)【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

”论语十则(八)【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参考)_2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参考)_2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高中论语十则翻译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讲:“君子,饮食别求饱脚,居住别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讲话却小心慎重,到有道的人那儿去匡正自个儿,如此能够讲是好学了。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别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别逾矩。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别迷惑,五十岁知道得了啥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别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干达到为所欲为,想如何做便如何做,也不可能超出规矩。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别知为别知,是知也。

”孔子讲:“由,我教给你怎么样做的话,你理解了吗?懂的算是懂,别懂算是别懂,这算是智慧啊!”4、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

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

孔子讲:“何别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讲:“(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别抱怨。

”颜渊讲:“(我)愿做到别夸耀自个儿的好处[轻声](伐:夸耀),别宣扬自个儿的功劳(施:张大,夸大)。

”子路讲:“情愿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讲:“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年少的人得到关心(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不指代‘老者’、‘朋友’、‘少者’。

安:安逸。

怀:归依[依孔安国讲])。

”5、子曰:“知之者别如好之者,好之者别如乐之者。

”孔子讲:“知道得它的人,别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别如以它为乐的人。

”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讲:“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开心,仁者长寿。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重点高中论语十则翻译

重点高中论语十则翻译

重点高中论语十则翻译————————————————————————————————作者:————————————————————————————————日期:高中论语十则翻译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4、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

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

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轻声](伐:夸耀),不宣扬自己的功劳(施:张大,夸大)。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年少的人得到关怀(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

安:安逸。

怀:归依[依孔安国说])。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论语十则》原文和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十则高中

论语十则高中

论语十则高中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收录了孔子及其门徒言行的记录,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华。

而其中十则格言被誉为“论语十则”,被广泛引用和推崇。

本文旨在探讨“论语十则”在高中教育中的价值和应用。

一、孝道篇:孝顺父母“孝顺”一词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中被看作儒家精神的代表。

这一格言强调了尊敬父母的重要性,给后人提供了身教榜样和价值追求。

二、仁爱篇:待人接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格言主张待人友善,不因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观。

这一格言引导人们关注他人感受,注重人际交往的良好品质。

三、信义篇:信守承诺“言必信、行必果”,这一格言主张人们要信守承诺,严格遵守诺言。

在现实生活中,不信守承诺的行为十分普遍,这一个格言给出了道德准则和约束力。

四、智慧篇:精于学问这一格言主张人们积极读书、充实自我,将学问应用于实践生活中,这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读书可以不仅可以为个人增长智慧和抵抗力,而且可以更好的融入和理解社会。

五、修身篇:自我反思“君子谋道,小人谋场”,这一格言强调了人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关注自己的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

只有思考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六、诚信篇:守正不阿“君子不器”,这一格言表明了人的品行不应该受到物质和身份的制约,应该有自己的坚定立场和信念。

身为中华民族道德传承的实践者,诚信的价值观对于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七、雅量篇:包容和宽容“有德者,施于人也;有礼者,送于人也”,这一格言主张人们不仅应该有修养,还要展现出自己的品质。

面对不同的人和事,关注对方的感受和幸福感,时时刻刻用包容和宽容的心态。

八、友爱篇:人际互动“朋友之道,三分之一是谋”,这一格言强调了友谊的源头在于思想和行为的共享,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建立好的人际互动模式可以带来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九、忍耐篇:不易易理“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一格言主张人们应该培养面对生活反复和波折的恒心和耐心。

论语十则高中选修翻译

论语十则高中选修翻译

论语十则高中选修翻译导言:《论语》是一部记录了中国古代先贤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著作。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高中选修课程来说,学习《论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选取《论语》中的十则进行翻译,并讨论其对高中学生的价值与意义。

一、学而篇第一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一章节传递了学习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进行思考并将所思所学付诸实践,我们才能取得进步。

对于高中生而言,这意味着单纯地接受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积极思考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为政篇第三章:“君子不器”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君子必须具备德德才才贤贤的理念。

对于高中生而言,这意味着他们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不应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道德修养和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八佾篇第二章:“君子有三变”这一章节强调了君子的修养和品格应该是不断改变、不断完善的。

高中生应该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不断自我进步,并逐渐成为有品德和修养的人。

四、仁篇第十四章:“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一章节中讲述了对道德的追求应该是毕生的目标。

高中生在追求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牢记做人的原则和道德准则,并且努力将这些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五、中庸篇第五章:“中庸之道”这一章节倡导道德平衡和适度的原则。

高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保持应有的平衡,既要积极参与学习,又要注重身心健康的平衡。

六、述而篇第十三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一章节传达了倾听他人意见、了解他人需求的重要性。

高中生在与他人交流和相处时,应该注重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和需求。

七、子路篇第十一章:“君子怀德”这一章节仔细描述了君子的怀德精神。

高中生应该秉持着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将这种精神体现在行为中,并影响周围的人。

八、里仁篇第四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一章节阐明了以善心回报他人恶意和以德报德的重要性。

高中生在面对种种挑战和困难时,应该以善待人、以德回报,以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论语十则优质课 高二语文选修

论语十则优质课 高二语文选修

第三则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 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 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女:同“汝”,你。 知:通“智”。
第三则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 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先生说:“由(即子路)!我教诲 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 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D (Aபைடு நூலகம்《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门人的语录;B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C “克己复礼”是指克制自己 超出礼制的欲望,而非所有欲望)
五、完全达标训练
课内重点句子翻译
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
去修正自己的德行,这样可以说是喜欢学习了。
A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既来之,则安之
B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饭黍粱者餍,餐糟糠者饱
C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衣锦还乡
D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答案 C和 D (C 前者“衣”为名词,后者活用为动词,穿 D前者“乐”为动词,喜欢?;后者“乐”为使动用法。 使……高兴 A 两个“安”均为使动;B 两个“饭”均为名词 活用为动词,吃)
❖ 第八则讲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 。
❖ 第九则论述“仁”,强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 止。
❖ 第十则从人生的三个阶段,强调了要规范自己的言行。
三、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2
归纳一下,《论语》十则主要表达 了哪几个方面的思想观点?
❖ 关于学习,孔子认为要不求衣食享受,应亲近有道之 人,受其熏陶,要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
❖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强调个人应该 以修身求学为重,而不应在意能否出名。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修订版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修订版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高中论语十则翻译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4、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

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

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轻声](伐:夸耀),不宣扬自己的功劳(施:张大,夸大)。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年少的人得到关怀(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

安:安逸。

怀:归依[依孔安国说])。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高中语文】论语十则

【高中语文】论语十则

2019/3/26
新化县第四中学
刘琦制作
11
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 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 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 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
友信之,少者怀之。”
盍:何不 “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 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抱怨,不远 伐:夸耀 施:张大,夸大 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 ‘少者’。安:安逸。怀:归依[依孔安国说 2019/3/26 12 新化县第四中学 刘琦制作
——《论语》——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共二十篇。 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类型
1、语录体 2、对话体 3、叙事体
2019/3/26 新化县第四中学 刘琦制作 4
1、子曰:“君子食无求,居无求安,敏于 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重点字词:饱、敏、慎、就、正、焉、君子 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习的态度、表现和要求
2019/3/26 新化县第四中学 刘琦制作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重点字词:“女”通“汝”
“知”通“智”
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 要表达的意思? 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
2019/3/26 新化县第四中学 刘琦制作 10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求知的 正确态度吧!对待知识,知道的就 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 才是聪明智慧啊!”
有:同“又”。 立:站得住的意思。 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 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 规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则高中
《论语十则》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
论语十则第一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本段理解: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

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

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

“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
“自己”
论语十则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论语十则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
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
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

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
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

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

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论语十则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
而无所得。


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论语十则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本段理解: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论语十则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里仁》)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

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论语十则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论语十则第八则:修身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论语十则第九则:修身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子罕》)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论语十则第十则:修身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评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论语十则》注释
而:连词。

(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转折。

(可译为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
子出名。

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三省(xǐng):多次反省。

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

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
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

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信:旧注曰:信者,诚也。

以诚实之谓信。

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
人们之间的关系。

意思是:真诚、诚实
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

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习,
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作为。

温故知新(成语):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这里指有害。

本意:危险。

女:通假字“女”通“汝”,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看齐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句末语气词
三:泛指多次;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祝语:要知道,亲人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依靠。

不要去抱怨自己的亲人们对自己不好,其实是我们自己对他们要求和想得到的太多了。

请想一想,从小到大,父母为我们付出了
多少?再想一想。

兄弟姐妹给过我们多少关爱?难道我们还不感觉愧欠的太多,还有什么
可抱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