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doc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复习要点
1、理论部分1.教学语法的概念:以语言能力培养和提高为目标,以构造规律、用法和表达法为主要描写内容的一套语法系统。
也称“学校语法”或“规范语法”。
2.教学语法的特点:(1)科学性:首先是语言事实的描写要科学,要符合汉语实际;其次是语言知识的讲授要科学,要符合语言理论。
(2)规范性:传统语法就是一种规范语法。
所教的内容要求是正确的,可靠的;强调教学语法的规范性的同时,要有动态的观念。
(3)实用性:教学语法的根本目标所决定。
语法项目的选择、安排和描述都要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强调实用性,不能牺牲科学性。
(4)统一性:这主要是就语法分析和描写的术语、系统而言的。
系统本身的统一和稳定就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5)针对性:这也是由教学语法的本质决定的。
不追求系统的完备和完美,一切以需要为导向。
针对性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有总体上的针对性和个体上的针对性之分。
3.教学语法的特质:实用、适用和管用;简明与可操作。
4.语法教学和教学语法的主要区别:5.理论语法的定义:理论语法是语法学家对语言的语法系统和语法规律所做的理论概括和说明,是把语言作为一种规律的体系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通则。
又称:专家语法、语言学语法、描写语法。
6.理论语法的特点:(1)追求理论体系的自足性;(2)分类上强调标准的对内普遍性和对外排他性;(3)带有较强的主观性。
7.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区别:8.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联系(1)理论语法为教学语法提供基础(源泉)教学语法本身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要以理论语法为基础。
没有理论语法的深入研究,就没有教学语法的实际效果。
(2)教学语法促进并检验理论语法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区分是人为的,为了把二者所着重的点凸现出来。
根本上说,二者都应该以是否符合语言事实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9.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接口问题:实际就是理论语法研究成果能不能以及如何应用于教学语法的问题。
关键点有二:第一,要看理论语法的研究成果是否揭示了语言构造的规律;第二,如果是,要看语言学习(教学)是否需要这样的规律。
对外汉语教学法知识点
对外汉语一、名词解释1、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性和系统的部分,而言语是个人的和或然的;语言是语言符号之间相互关系的系统,是语言共同体的成员约定俗称的,而言语只是个人为了交际需要使用语言的结果。
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2、母语和第一语言(1)母语:也叫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与外国语或外族语相对应,它是依据亲属关系来确定的。
(2)第一语言:指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会的语言,是按照语言获得的顺序来确定的。
3、外语和第二语言(1)外语:是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是与本族语相对而言的。
(2)第二语言:是跟第一语言相对的概念,通常还有一种含义,即指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和使用的语言。
4、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1)语言习得:“习得”是一个外来的词语,也可译作“获得”。
习得一般指幼儿在非教学条件下主动地获得母语的过程。
(2)语言学习:“学习”也有人译作“学得”,在心理语言学中是指人在习得母语后有意识、通常是在教学环境里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二、简答1、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假说答:“语言习得机制”假说由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他认为儿童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这就是说儿童具有一种遗传的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儿童掌握了语言规则,儿童生下来就有一种适宜于学习人类独有的语言知识的能力。
乔氏认为人类先天具有的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待定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又称为“普遍语法”;另一部分是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对所接触到的实际语言的核心部分进行语言参数的定值。
这种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以规则为基础的复杂系统,而不是一些习惯的综合。
语言习得机制的最终目的是语言规则的内在化,这些语言规则就是理解和产生语言的基础。
乔氏理论的不足在于他的语言能力理论忽视了语言的社会文化性。
2、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假说答:“语言监控模式”假说由克拉申于1977~1982年提出,也叫“语言控制调节模式”“输入假说”或“监察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整理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整理《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目录绪论篇第一章1. 什么是第一语言?什么是第二语言?什么是母语?什么是外语?什么是目的语?第一语言是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是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这里所说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完全是从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时间先后来区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人们的第一语言,但是两者不能等同。
目的语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1)一个在美国出生的香港孩子首先学会了英语,他掌握的这种语言是他的()。
A第一语言 B第二语言 C外语(2)李明学习汉语之后,又继续掌握了法语。
法语是他的()。
A第一语言 B第二语言 C母语(3)华侨小明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汉语是他的()。
A母语 B外语 C目的语(4)华侨小明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英语是他掌握的()。
A母语 B外语 C第一语言(5)人们正在学习并且希望掌握的语言被称为()。
A母语 B外语 C目的语答案:(1) A(2) B(3) A(4) B(5) C2. 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这个称呼的优点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它只适用于中国。
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的进行的汉语教学。
这一名称基本上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在国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简洁上口、符合汉语习惯,从1982年提出后一直使用至今。
但是这一名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1)中国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被称为()。
A中国语教学 B对外汉语教学 C华文教学(2)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除外国人外,还包括()。
A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B外国人C第一语言是广东话的海外华人(3)“对外汉语教学”的提出时间是()。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讲义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讲义
语法概说
什么是语法
语法分析和语法单位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语法体系
汉语语法的特点
1、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2、汉语注重意合
3、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不一一对应
识别词类的方法
根据划分词类的标准:语法功能
组合功能
句法功能
类别功能
识别的窍门:记小类
名词
代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介词
副词
连词
助词
叹词
象声词
词类的教学分布
构成语法点出现在教材中
构成表达式出现
分布在句子当中
词的兼类
“零”和“半”
“二”和“两”
三、小数、分数的读法
四、倍数的读法
五、序数的读法
“第”的用法
号码读法
六、概数表示法
相邻数字的并列
“几”和“多”
表概数的词语
量词的语义特征
一、量词和名词在语义上的联系
4、离合词的重叠方式是AAB
5、离合词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6、有的离合词可以倒序
三、离合词的教学方法
词的组合
一、短语概述
二、短语的类别
1、短语的结构类别
2、短语的功能类别
句子和句子成分
主—谓中的主语和谓语
三、指示代词的活用
能愿动词
一、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
二、能愿动词的词义分析
1、能愿动词的一词多义
“能”:
“会”:
“可以”:
“要”
浅析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
浅析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交流的手段。
各种语言都有其独特性:语音、语法、文字等不同。
我們理解一个句子,不仅要懂得每一个词的构成及其所表示的意义,还要了解词与词之间发生的关系,了解它们是如何组合成一个表达完整意义的句子。
此外,句子与句子如何组成语段,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语法讲的就是语言的构词、造句以及连句成段的规则。
它包括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词组成词组、词或词组组成句子、句子与句子组成语段的规则等。
标签:交流;语法规则;理论性;实用基础;语义一、语言学语法和教学语法语言学语法和教学语法是有区别的。
语言学语法是将语言作为一种规则的体系来进行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以明晰语言本身的结构规则,偏重于理论性;而教学语法是将语言作为一种运用的工具来进行传授的,目的是应用,使学习者能够正确运用语法规则进行表达,偏重于实用性。
明确语言学语法和教学语法的区别和联系,对于语言教学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言教师既要注意不断吸收语言学语法研究的成果,因为这是语法教学的基础,又要在教学中考虑到语法的实用性,有选择地进行教学。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汉语语法分析的基本单位共有四级,即语素、词、词组、句子。
如果从语法教学培养学生组词造句、连句成段能力的基本目标出发,语法分析单位还应包括语段。
(一)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是意义上不能再分析的最小语法单位。
尽管语素具有它所表达的概念意义和它起语法作用的意义,但在我们教学过程中不必刻意停留在这个环节上。
(二)词比语素高一级的语法单位是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所谓“最小的”,就是说词的意义是整体融合的,不能任意扩展,当中不能插入别的成分。
如:“马路”不是“马的路”,“打算”不是“打和算”等。
(三)词组词组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如:“学习语法”“看得清楚”“世界地图”“非常高兴”“对人很热情”“给他打电话”等都是词组。
对外汉语重要语法点及其教学(课堂PPT)
趟 去了两趟。
22
22
遍 看了一遍,读了一遍。
下
等一下,问一下,请你说一下。
场 看了一场(chǎng)电影。
下了一场(cháng)雨。
阵
刮了一阵风。 23 23
动量补语
念一遍课文 动词 + 动 量 词 + 一般名词 1.一般名词作宾语在动量词后
找他两次。 动词 + 人称代词 + 动 量 词 2.代词作宾语在动量词前
西瓜 1.5元/斤
樱桃 15元/斤
贵/便宜 贵/便宜 得多/一点儿 贵/便宜……钱
3
根据下表,比较下面四个城市的气温
哈尔滨 上海 香港 最低气温 -25℃ 15℃ 17℃ 最高气温 -16℃ 20℃ 21℃
高/低 高/低 得多/一点儿 高/低……度
4
比较句(二)
1.A+(没)有+B +(这么/那么)+谓词性词语 我的家乡没有长春(这么)冷。
29
基本格式(二)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
• 他走上/下了讲台。 • 同学们走进/出教室。 • 同屋买回很多水果。 • 小鸟飞过天空。 • 妈妈拿起了电话。
30
• 他回去宿舍了。(×) • 他回宿舍去了。(√) • 如果宾语是表示处所的词语,宾语一定要放
在动词和补语之间。 • 他回宿舍去了。(√) • 他回了宿舍去。(×) • 处所名词作宾语的动词后面不能用“了”,
只能在句子的末尾用“了”。 • 我给你带了一本书来。(√) • 我给你带来了一本书。(√) • 一般名词作宾语可以。
31
对不对?
• 1.老师进来教室了。(×) • 2.小张拿来一本书。 • 3.我给他寄了一封信去。 • 4.他昨天就回去日本了。(×) • 5.我看见他进了食堂去。(×)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再也不…了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再也不…了摘要: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概述1.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概念2.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重要性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具体内容1.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2.汉语的句法结构和词序3.汉语的时态和语态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教学方法1.语法点的分类和分级教学2.语法点的实例分析和实践练习3.语法点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四、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实践应用1.语法点在实际对话中的应用2.语法点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3.语法点在HSK 考试中的应用正文: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句法结构和词序、时态和语态等方面。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对于提高学习者的汉语水平、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涵盖了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如主谓宾结构、定状补语、量词和数词等。
这些语法规则是汉语的基础,学习者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
其次,汉语的句法结构和词序也是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重要内容。
汉语的句子结构灵活多样,词序对于表达意义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句法结构和词序。
此外,汉语的时态和语态也是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重要方面。
汉语的时态主要通过时间状语、副词和助词等来表示,而语态主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练习,使学习者能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时态和语态。
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分类和分级教学的方法,根据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和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讲解语法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如图片、动画和视频等,提高语法点的教学效果。
最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实践应用是检验学习者掌握程度的关键。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实际场景,让学习者在对话、阅读和写作中运用语法点,提高其汉语交际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HSK 考试等相关测试,了解学习者在语法点方面的掌握情况,为教学提供反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一个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三年的汉语之 后过对比分析法和演绎法进 行教学,首先对比英语和汉语的复句结构异同,然后演绎汉语复句的各种类型和 构成方式。同时,教师还组织了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运用复句。
一、重点语法项目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有一些重点项目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以下是其中几 个:
1、词类系统:汉语的词类系统相对复杂,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等十几种。在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各类词的语法特点和用法,并能在具体的语 境中进行正确的使用。
2、句型结构:汉语的句型结构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项目,包括简单句、复 合句、无主句等。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句型结构的特点和构成方式,以便在交际中 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3、虚词用法:虚词在汉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介词、助词、连词 等。学生需要了解虚词的语法功能和常见用法,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变体和含义。
二、难点语法项目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难点项目,以下是其中几个:
1、语序:汉语的语序相对灵活,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的位置。学 生需要了解不同语序带来的不同语义和表达重点,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规则。
经过一个学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后,学生终于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运用复句进 行交际。这个案例显示了针对难点项目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五、总结
本次演示探讨了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介绍了一些有效的教学 方法。实践证明,结构-功能法、对比分析法和演绎法等教学方法在针对重点和 难点项目进行教学时具有积极作用。教师需要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采取 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 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才和就
教学难点:“才”和“就”
教学时数:5分钟,语言点讲解与操练,语言点小结。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步骤: 1.先组织教学,复习旧课。 2.问问学生几点到的班级导入语言点。 3.接下来讲解本课的语法点并进行操练。 4.处理语言点及操练,在学生熟悉语言点的基础上可两人一组就语 言点互问互答,再练习巩固。 5.对语言点进行小结。 6.布置作业,调查老年人和年轻人各五人的不同作息时间,尽量多 的用到“才”和“就”,下次课做汇报。
4.我觉得太极拳很难,我学了一年_才___学会。 5.我觉得太极拳不难,我学了一个月_就___会了。
作业:
调查老年人和年轻人各五人的不同作息时 间,尽量多的用到“才”和“就”,下 次课做汇报。
包红梅事情发生得比预期的早快容易顺利事情发生得比预期的晚慢不容易不顺利火车九点半出发陈明七点就到火车站了
教学对象:掌握五百个常用词,具备基础汉语交际能力的学习者。
教学内容:语法点“就”和“才”; “就”表示事情发生得早、快、容易做或进行得顺利; “才”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慢、不容易做或进行得不顺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才”和“就”。 2.功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用本课所学知识对时间早晚等的表达。 3.文化目标:“才”和“就”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就”与“才”
包红梅
就
事情发生得比预期的早、快、容易、顺利
才
事情发生得比预期的晚、慢、不容易、不顺利
主语+时间+就+动词+(名词)+了 主语+时间+才+动+(名词)
火车 陈明
9:30出发 7:00到火车站
火车九点半出发,陈明七点就到火车站了。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谓语+ 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他是汉语老师。
|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他是我爸爸。
|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 动词/ 形容词(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 我看见他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你快倒茶来!10.复合趋向补语动词 +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 去”在句末他走进教室来。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一、引言1.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符号的特点:任意性、线条性。
3.文字是符号的符号,文字是按照一定方式记录语言的书写系统,是辅助语言并且扩大它的作用的工具,是用来代替语言的符号;文字是书写符号的体系,但书写符号并一定是文字。
4.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5.现代汉语是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广义:普通话和方言。
6.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的文化历史背景:(1)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2)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3)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述1.语法:一是指语法本身,即人们说话的规则,或者是组词造句的规则,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客观存在的;二是指语法著作或者是语法学这门学科。
2.教学语法:教学语法称为规范语法、学校语法、课堂语法等。
是在语法教学中使用的语法学及其语法书,教学语法针对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研究他们的学习重点、难点,以及解决的方式方法。
理论语法也称专家语法、语言学语法。
3.教学语法的特点:规范性、稳定性、可接受性(一是教师的可接,二是学生的可接受性。
语法教材必须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层次性)4.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针对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是应用性的教学语法,对象既可以是外国学生,也可以是从事或将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
5.汉语语法的特点:(1)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2)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3)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4)助词是汉语特有的一类词(5)单双音节对词语结构有一定影响(6)有丰富的量词6.教学语法是贯穿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的语法,而语法教学指的是语法的教学过程。
7.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地位:(1)掌握所学语言的语法规则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2)大多数第二语言教学流派都比较重视语法教学(3)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更需要语言理论知识的指导8.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过程应注意的问题:(1)语法术语的表述,尽量少用语法术语(2)语法偏误的讲解(3)表述的浅化和简化9.第二语言教学流派方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法3:语法教学
运用 不同的语法成份和语法规则的结果
我吃牛肉,你呢? 我要吃牛肉,你怎么不买? 我吃了牛肉,不好吃。 我吃完了牛肉,可以走了。 我明天吃牛肉,你去买点儿来。 牛肉我吃,羊肉我不吃。 牛肉吃完了,还有别的吗?
不同的句子在连接成段(篇)的时候有不同 的选择要求,它是语法规则在篇章的表现。
眼睛红 肿
看电影 动宾
人民心 愿
偏正
说清楚 补充
上下左 右
联合
5种结构关系是现代汉语复合词和短语的主 要 句法类型,体现汉语词法和句法之间高 度的平行性和一致性。 词法的掌握有助于句法的学习,句法结构 的理解会帮助认识词语内部的结构关系, 加深对词义的 理解。 会造成学习者对汉语词和短语难以区别的 局面,导致句法错误的出现。
复习结果补语: 昨天的作业你做完了吗? 我_____。
今天早上你吃早饭了吗?吃饱了吗? 我______。 吃饱了—没有吃饱 动词V.+结果补语
复习趋向补语: 昨天晚上你的同屋回来了吗? 他____。(回来—没有回来) 我想要的那本词典你买来了吗? 我_____。(买来—没有买来) 动词V.+趋向补语
动词+可能补语 结果补语 趋向补语
肯定:动词V.+得+结果补语/趋向补语
1.黑板上的字你看得见吗? 2.今天老师讲的语法我听得懂。 3.明天你回得来吗?
否定:动词V.+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
老师讲的语法我听不懂。 京剧我听不懂。 你写的汉字我看不懂。 我回不来。
疑问句式:肯定式+否定式?
2) 机械练习: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比较 句
(1)小张27岁,小王25岁,小李18岁,小赵17岁。 (2)老王50公斤,老张55公斤,老刘80公斤,老李81 公斤。 (3)红毛衣55块,黄衣服60块,蓝毛衣120块。黑毛 衣150块。
不是a就是b的对外汉语语法点
一、介绍对外汉语语法点的重要性对外汉语教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发展,其中语法教学是提高学习者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
在汉语句子中,“不是a就是b”是一个常见的语法结构,它在表达两个对立或互相排斥的情况时非常实用。
对外汉语学习者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一语法点。
二、解释“不是a就是b”的用法和意义“不是a就是b”表示排除其它情况,强调只能是a或者b中的一个。
在句子中,“不是”是否定意义的副词,“就是”则表示明确的选择关系。
这种句式通常用于两个互斥的情况之间,并且语气比较强烈。
三、“不是a就是b”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这种句式在日常生活和书面语中都经常被使用。
例如:“他不是去旅行,就是去参加会议。
”这句话表达了对某人行为的排除性假设。
这种语法点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准确、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四、“不是a就是b”与其他语法点的比较“不是a就是b”与“要么...要么...”、“或者...或者...”等语法点在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语气和用法上略有不同。
“不是a就是b”语气更加强烈,更加排除其他可能性。
五、“不是a就是b”在写作中的运用技巧在写作中,学习者可以通过灵活运用“不是a就是b”这一句式,丰富句子表达,增加语言的表现力。
这种句式也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文的语法结构,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六、总结“不是a就是b”作为一种常见的对外汉语语法点,在实际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者应当注重掌握这一句式的用法和意义,并在交流、写作中灵活运用,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对这一语法点的讲解和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七、展望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对语法点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相信通过对“不是a就是b”这一句式的深入研究和教学实践,能够为学习者带来更好的语言学习体验。
也希望教学者能够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八、对外汉语语法点的教学策略在教授“不是a就是b”的语法点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对外汉语语法点:最+adj
教学对象:汉语水平为初级的欧美中学生。 教学背景:上节课的内容是“你的爱好是什么”以及
介绍自己的爱好。 教学内容:“最+adj”和“最大的爱好”。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运用“最+adj”来描述对象。 (2)理解并运用“最大的爱好”询问别人并表达自己的兴趣。
看一看
最+adj:表示三个或三个以上对象中第一高的程度。
最冷 最多 最瘦 最高
听音乐 打篮球 弹钢琴 看电影
老师最大的爱好是看电影。 你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最+adj 最高、最大、最热... 三个人中,玛丽最瘦。
最大的爱好 她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她最大的爱好是看汉语电影。
询问家人最大的爱好是什么,下节课用“最 +adj”来介绍自己的家人并介绍他们最大的爱好。
最+adj:is to indicate the highest degree in certain aspect among three or more objects.
看一看
姚明最高
小男孩最矮
看一看
四种水果中, 西瓜最大,草莓最小 。
看一看
小A
小B
小C
三盏灯中, 小A最亮,小C最暗 。
连一连
如:在我的家里,哥哥最高,他最大的爱好是 打篮球。
谢 谢!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40个语法点.doc
精品文档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 个语法点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 谓语 + 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 | 这是什么书? | 你去哪儿? | 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5.用“A还是 B ?”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明人或事物的性,不用“的”:他是老。
| 是中文。
(3)明属关系或位,一般不用“的”:他是我爸爸。
| 那是我学校。
7.状(用在/ 形容前)(1)副作状:我常常去商店。
| 她很漂亮。
(2)介短作状:我在中国学。
|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学。
| 我他写信。
|你往前走。
| 我他了件事。
(3)双音形容作状,常用“地”:他高地:“今天是我的生日”。
(4)音形容作状,不用“地”:你快走!(5)形容前有程度副,一般要用“地”:他很真地学。
8.果(用在后,表示作的果)形式:+/形容(1) + (懂、、完、在、到、、成 , ):我听懂了。
| 我看他了。
| 作做完了。
| 停在口。
(2) + 形容(、、好、清楚⋯⋯):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你快倒茶来!10.复合趋向补语动词 +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 去”在句末他走进教室来。
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
基本语法项目(40项)●主语—谓语—宾语我学习汉语●定语、状语、补语我的朋友学习汉语他认真地学习汉语他学得很好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怎么去?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去不去商店?/ 你忙不忙?2.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词典?/ 你有词典没有?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区别:A还是B ? // A或者B4.定语:1.的 + 名词: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领属关系)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
/ 他是汉语老师。
(说明性质)他是我爸爸。
/ 那是我们学校。
(亲属或单位)3.动词…的+名词:这是我买的书。
/ 看电影的人很多5.状语: 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
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
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 我要多听多说。
4.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们很认真地学习。
5.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 我在他那儿看电视。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6.存现句:处所+动词+名词1.表示存在:墙上有(挂着)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7.动态助词“了”:动词+了(“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
(过去:动作已经完成)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
(将来:动作1完成后会出现动作2)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平时: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8.语气助词“了”(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9.语气助词“了”(二):名词 / 形容词 / 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变化): 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2.他现在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对外汉语教学法语法点
展示夏天树叶很绿的图片,再展示一张秋天树叶很黄的图片。
夏天过去,现在已经秋天了。
树叶不再是绿色,树叶黄了。
展示一张小孩的照片,在展示一张他大学毕业的照片。
他长大了。
他的知识多了。
他变得更帅了。
然后教师进行归纳。
“……了”表示变化
了之前可以表示名词或者形容词,表示现在的状态。
二、练习
1、替换练习
我是跟旅游团一起来的
杜乃岩汉传20126106
语法点1:是……的
一、讲解
教师:亚历山大,你是从哪个国家来的?
学生:我是从立陶宛来的。(教师板书)
教师:你来中国是干什么的?
学生:我来中国是学习汉语的。(教师板书)
教师:你是什么时候还是学习汉语的?
学生:我是2012年开始学习汉语的。(教师板书)
教师:听说你刚刚去过香港,你是坐火车去的吗?
玛丽为了救我受伤玛丽是为了救我才受伤的。
2、替换
用“我是从……国家来到中国的”句型
逐个问班上的同学来自的国家,要求他们用上面的句型进行回答。
3、变换
莉亚游泳的时候一定要用游泳圈。莉亚是用游泳圈游泳的。
我来中国是为了吃到美味的中餐。我是为了吃到美味的中餐来中国的。
4、对话练习
教师提问
要求同学回答时必须使用“是……的”的句型。
语法点2:一……就……
一、讲解
教师做一系列动作,从教室外进来,放下书,打开课本,拿出笔。
我以进教室就放下书。
我以放下书就打开它。
我一打开书就拿出笔。
列举其他句子
(1)中国人一听就知道你是个老外。
(2)天一冷我的腿就疼。
(3)暖气一来房间就暖和了。
(4)我一放暑假就去姥姥家。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重点1.对外汉语出现的时期1978年吕必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
1983年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即“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的前身)成立,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1984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何东昌先生在我国留学生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多年的事实证明,对外汉语教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这是我国政府首次确认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
1987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7个部委参加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
——这是主管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政府机构1989年国家教委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1993年有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由国家教委制订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这是第一次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写入国家教育法规。
总之,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外汉语教学”(或“对外汉语”)便作为学科或专业名称出现在我国正式文献中。
2.第一、第二语言关系、定义、区别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是按照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一个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3.哪些院校很重要a. 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
周培元、吕叔湘负责业务工作;邓懿、王还等6人授课。
b. 1952年,由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该班调到北大,更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c. 1960年9月,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非洲留学生办公室。
二、巩固和发展阶段(60年代初—60年代中)1962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部独立,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谓语 +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5.用“ A 还是 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 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 我给他写信。
|你往前走。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动词 / 形容词(1)动词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上、下、进、出、回、过、起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来、去去”的情况:+处所词语 +来/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来 / 去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事物词语 +来 / 去你快倒茶来!10.复合趋向补语动词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去”在句末他走进教室来。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他拿出来一本书。
|他拿出一本书来。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他拿出书来。
表示要求,事物宾语在“来/ 去”前:你拿出书来!11.程度补语形式:形容词 +极了 / 得 +不得了 / 死了 / 坏了 / 得很 / 多了他高兴极了。
|我累得不得了。
|我饿死了。
12.可能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能力或可能性)形式:动词 +得 / 不 +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表示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他看不懂。
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来,我明天回不来。
13.情态补语形式:动词 +得 +非常 / 很 / 比较 +形容词(1)动词后没有宾语的形式:他跑得很快。
(2)动词后带有宾语的形式:他学汉语学得很好。
(重复动词)汉语他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他汉语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14.时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1)持续性动词的三种形式:我学汉语学了一年。
(重复动词)我学了一年(的)汉语。
(动词+时间 +宾语)汉语我学了一年。
(宾语提前)(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他离开中国一年了。
(动词+宾语 +时间)(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我等他等了十分钟。
(重复动词)我等了他十分钟。
(动词+人称代词 + 时间)(4)副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重复动词前边:我学汉语只学一年。
/我学汉语要学一年。
15.动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数量)形式:动词 +动量词(主要是“次、遍、下”)(1)动词 +动量词 +事物宾语:我看了一次电影。
|他看了一遍课文。
| (2)动词 +人称代词宾语+动量词: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16.存现句形式:处所词语+动词 +名词(1)表示存在:墙上有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17.动态助词“了”形式:动词 +了说明:“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与时间无关):昨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了。
明天我吃了早饭去学校。
平时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18.语气助词“了1”形式:“了”在句尾。
说明:表示事情已经发生: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19.语气助词“了2”形式:“了”在句尾说明:表示变化: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他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20.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语气助词“了”说明:表示动作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习一年。
(还要继续)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
(不再继续)21.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说明:表示动作或事情很快会发生)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我明天就要( *快要)回国了。
(“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22.动态助词“着”形式:动词 +着说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外边下着雨,刮着风。
(动作持续、动态)房间的门开着。
(状态持续、静态)23.动态助词“过”形式:动词 +过说明:表示过去的经历我去过北京,没有去过上海。
正反问:你去过北京没有?24.在 / 正在 / 正+动词(呢)说明:表示动作的进行他在看书(呢)。
|他正在看书(呢)。
|他正看书呢。
外边在下着雨。
|外边正下着雨。
(可以跟“着”一起用)25.连动句形式:有两个以上的动词昨天他去商店买了东西。
(“了”在最后一个动词的后面)26.兼语句形式: A请/ 让/ 叫 B+动词我请他来。
老师让学生写作文。
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
27.用“比”字句表示比较(1) A(不)比 B+形容词我比他高。
|我不比他高。
(2)A比 B 更/ 还+形容词我很高,他比我更/还高。
(3) A 比 B+形容词 +数量 // 一点、一些 // 得多、多了我比他高五公分。
我比他高一点。
我比他高得多(多了)。
(4)A比 B早/ 晚// 多/ 少+动词 +数量我比他早来五分钟。
我比他多学了三篇课文。
(5)“比”字句中有程度补语,有两种形式:我比他来得早。
我来得比他早。
28.用“ A 跟 B(不)一样 +(形容词)”表示比较我的书跟他的书一样。
|我的书跟他的书不一样。
我跟他一样高。
|这个房间跟那个房间不一样大。
29.用“ A 有 / 没有 B(这么 / 那么) +形容词”表示比较他有我这么高。
我没有他高。
(或:我没有他那么高)他有你高吗?(或:他有你这么高吗?)30.动词重叠(表示时间短,或尝试)(1)动作还没有发生,单音节动词之间可用可不用“一”:这个问题,我要想想。
这个问题,我要想一想。
(2)双音节动词之间不能用“一”: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一)研究。
(3)动作已经完成,单音节/ 双音节动词之间要用“了”:这个问题,我昨天想了想。
(4)用“在”、“正在”等表示动作的进行,动词不能重叠:他正在听(×听听)音乐。
31.形容词重叠(有生动、形象的作用)(1)单音节的重叠形式: AA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
(2)双音节的重叠形式: AABB这是一个干干净净的房间。
(3)形容词重叠作定语,或单独作谓语,后边要用“的”:一双大大的眼睛/他的脸红红的。
(4)重叠的形容词前不能用“很”:她穿得(×很)漂漂亮亮的。
32.“把”字句形式: A 把 B+动词 +其他成分语义:说明移动、变化或产生的结果我把门关了。
(动词后用“了”)我把作业做完了。
(动词后用“结果补语”)你把箱子拿上来。
(动词后用“趋向补语”)你把这本书给他。
(动词后用宾语)注意:(1)“把”字句里不能用可能补语:×我把这本书看得完。
(2)宾语一般是确指的,或双方都知道的:你把这本书(×一本书)给他。
( 3)能愿动词 / 否定词,放在“把”前:我要把这本书给他。
|我没把这本书给他。
( 4)动词后有补语“在、到、给、成”时,常用“把”字句:我把车停在门口。
|我把书放到桌上。
我把笔还给他。
|我把这本英文书翻译成中文。
33.被动句(1)用“被”的“被”字句:形式: A 被 B+动词 +其他成分我的词典被他借走了。
我的钱包被人偷了。
(2)不用“被”的被动句:饭吃完了。
|信写好了。
34.“是的”(1)强调已发生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他是昨天来的。
他是从北京来的。
他是坐飞机来的。
( 2)表示态度或看法我认为,你打人是不对的。
他的学习态度是认真的。
35.越来越 +形容词 / 心理类动词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
我越来越喜欢音乐了。
36.越越:(1)主语相同:风越刮越大。
(2)主语不同:老师越说,我越不明白。
37.一就说明:表示第一个动作发生后,第二个动作马上发生。
(1)主语相同:我一下课就回家。
(2)主语不同: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
38.“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1)有一点儿 +形容词(有“不如意”的意思):这本书很好,可是有一点儿贵。
(2)有一点儿 +心理类动词:他们想去公园,我也有一点儿想去。
(3)形容词 +一点儿(表示比较):昨天 20 度,今天(比昨天)冷一点儿。
(4)动词 +一点儿 +(宾语):我会说一点儿汉语。
39.定语的一般顺序名词 | 代词 +指示代词 +数量短语 +形容词 / 名词 +中心语学校这两个新学院她那五件漂亮的丝绸衣服40.状语的一般顺序时间 +处所 +范围 +程度 +情态 / 方式 +介词短语 +动 / 形我们都对他很热情我们在学校非常认真地跟老师学汉语我们昨天在家里都很高兴地给他打了电话=============================注意: 1.“也” +别类副词:我学汉语,他们也都学汉语。
/我常去公园,他也常去公园。
2.别类副词 +程度副词:我们都很喜欢他。
/他们也非常努力。
3.时间副词 +介词短语:我正在给他写信。
/他已经从国外回来了。
4.时间副词 +形容词短语:他常常热情地帮助我。
/他总是认真地学习。
5.表示重复的副词“也、又”+否定副词:我明天也不来。
/他昨天又没来。
6.否定副词 /时间副词 /能愿动词 +“把、被、让、叫”构成的介词短语:他没把书还给我。
/我的书已经被他借走了。
/我能把这件事做好7.时间词语 +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我下午两点从学校出发。
8.表示空间、共同的介词短语+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他在电话里对我说了这件事。
/我跟他一起给老师写了一封信。
9.能愿动词 +介词短语:我本来想跟他商量这件事的。
/他愿意为大家表演节目。
10.表示重复的副词“又、还”+能愿动词:他的病好了,又能来上课了。
/今年我来了中国,明年我还要来。
11.能愿动词 +“常常”、“再”:你应该常常复习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