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作者介绍】凯文·林奇Kevin Lynch [美]他将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学者之一,其标志是他1960年所著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的问世,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
书中林奇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凯文.林奇在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
林奇将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企图以此揭示城市空间的本质。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A Pattern Language)以及《城市并非树型》(A City is Not a Tree)很显然体现出一种系统思想。
他的《建筑的永恒之道》(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s)中所谓的“无名特质”等概念,则隐含着某种同“深层结构”等结构主义概念的关系。
E.D.培根的城市设计理论同他的实践经历,特别是美国费城的城市设计实践密切相关。
韦恩·阿托和唐·罗根在《美国城市建筑:城市设计中的触酶》(American Urban Architecture:Catalysts in the Design of Cities)一书中提出的城市设计中的“触酶”理论,则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美国不少城市更新与再开发项目的经验总结。
所谓的“新都市主义”,其实并无较为完整的理论主张,而只是在城市设计的实践中具有较为一致的价值取向与设计手法而已。
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陌生人到一座新的城市首先要找参照物或认路。
“道路”经常与人的方向感联系在一起,“那些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会在观察者心目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城市意象的读后感
城市意象的读后感城市意象,讲述有关城市的面貌,结合城市五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充分展示了城市的重要性和可变性。
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大家前来查阅。
范文一:城市意象的读后感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
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
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在检查这个新问题的过程中,本书着眼于三个美国城市: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提出了一种我们由此可以开始在城市尺度处理视觉形态的方法,以及一些城市设计中的首要原则。
这项研究背后的工作,由Gyorgy Kepes教授和我本人进行指导,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城市和区域研究中心完成。
几年来,这项工作一直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慷慨资助。
本书还是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联合城市研究中心出版的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这个中心是由这两所学院组成的一个城市研究活动机构。
任何智力工作,其内容的来源都多种多样,很难描绘。
有几位同行的相关研究对本书的形成有直接均关系。
他们是,戴维克兰,伯纳德弗雷顿,威廉阿伦索,弗兰克霍奇基斯,理查德多博,玛丽艾伦彼得斯 (现在是阿伦索夫人)。
对他们所有人,我都万分感激。
还有一个名字应该和我的名字一起放在标题页上,只是他不必为本书的不足之处负责,他就是Gyorgy Kepes。
本书细节的发展和具体的研究是由我完成的,但作为基础的概念是与Kepes教授交换多次后产生的。
如果没有他,就不可能有我的观点。
对我来说,这些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范文二:城市意象的读后感初读书名,我便疑惑什么是所谓的“城市意象”?带着这个问题,读完了全书,却发现仅用只言片语还是很难讲明。
“意象是观察者和被观察事物之间双向过程作用的结果。
”(P90),“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汇变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有目的地将其重新排列,变性也许不合逻辑,但这可能会更充分,更好地形成需要的意象。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一书以城市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城市意象的构成原理及其实现的方式,并且从政治、文化、社会等不同层面入手,深入探究了城市意象的构建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这本书的立足点从城市的实体出发,告诉我们要创造美丽的城市,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表美化”层面,关键还在于从更深层次,从城市意象的构建问题上发挥才能,创造性地运用对城市的认知,把城市的特质体现出来,激发出城市元素的认同性。
本书的关于城市意象的理论论述,既丰富又充实,从城市视角深入探讨了城市意象的构成原理及其实现的方式,突出了感知艺术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书的相关案例也非常实用,案例的分析通过实践,使人们知道了城市意象的构建方式,同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出感知艺术在城市中的实现,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城市意象的构建原理。
《城市意象》这本书,对于深入地去了解城市的特质,城市资源的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也让我们更加理解到,尊重当地城市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把握政治、社会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运用感知艺术,帮助城市构建真正美丽的意象。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孙娜(林学与园林学院,07城市规划专业(1)班,07111032)摘要:凯文.林奇通过对美国三座城市的研究,写出了《城市意象》,并通过此书向世界宣扬了他对城市设计的新主张,五个重要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成为此后城市设计的关键点,该书已由一本对意象概念提出分析研究的理论教材,转变为一本学生工具用书,而备受推崇。
关键词:城市环境意象城市设计凯文·林奇:1.社会与专业背景:凯文.林奇,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上世纪初叶,美国的城市规划以传统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法和花园城市理论为基础。
在这种理论中,强调城市不仅能而且应当进行设计,因为创造美好而有秩序的环境是人类健康和好生活的必要条件。
一个美好的城市可反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
它向市民逐渐灌输对自己城市的自豪感和责任心,从而提高道德和社会的意识。
凯文.林奇用朴素、生动的笔墨,在40多年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评价城市形态的方法,首次提出了通过视觉感知城市物质形态的理论,是对大尺度城市设计领域的一个重大贡献。
书中所列举的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三个城市以及他们在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多多少少都已在我们身边的城市中出现。
《城市意象》为现代城市设计产生了重要意义。
2.赖特与芒福德的启示:凯文·林奇的城市设计思想也同样是建立在“巨人”的肩膀上形成和发展的。
林奇首先把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看作他一生中给他以巨大影响的人。
虽然他并不同意赖特带有强烈个人主义色彩的社会观点,然而他敬仰赖特在形式与设计方面的天才,他曾说过是赖特使他“第一次看见了世界”。
其次,刘易斯·芒福德对林奇的城市设计思想也有着很明显的影响。
林奇在评价芒福德时曾经说过:“在规划领域内,没有其他人对我有如此深远和持久的响”。
本书的主要内容:《城市意象》采用的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凯文.林奇把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和行为学对意象的研究成果之上,并且借鉴了这些学科的各项实验研究方法,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这些都是心理学中的知觉实验、意象实验、记忆实验等一些手段。
读《城市意象》——浅析桐乡意象
读《城市意象》——以浙江省桐乡市为例在读《城市意象》以前,我可能会按照时间发展顺序描述我的家乡:桐乡。
因为我一直认为要想了解一个事物都要对它有追根溯源的精神,不论现在变成什么样,但是它一定有历史的变化和原因在起作用。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桐乡人来说,在我的成长的过程中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发展。
在我出生以前的时间可能不是我所能描述的,但是自从我记事以来的这个城市变化我都了然于心。
对于外来人来说桐乡这个城市并不熟悉,但是乌镇这个地方肯定都知道,而乌镇是桐乡的一个镇。
首先,描述家乡肯定一如小学乡土知识上说的“地处杭嘉湖平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之地”等等就是说老底子时桐乡是种桑养蚕缫丝的江南有钱人居住的地方。
其实这里只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城市小县城。
怎么说呢,老桐乡人是一伙想要安逸生活的人,并不想改变很多的,因为他们思想上是不愿离开家乡而又想发展家乡的人。
首先不得不说下桐乡的地理位置:桐乡桐乡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属于嘉兴五县市之一,1993年4月撤县设市。
东距上海131公里,北离苏州74公里,西邻杭州65公里,居沪、杭、苏金三角之中;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气候四季分明,自然环境优美,一派江南水乡景象。
桐乡区位桐乡现状读完《城市意象》这本书后,由于本书是外国人写的,许多写作方法和语句句法等有很大不同,读了三遍终于有一些感悟,主要是抓住城市的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方面对城市进行描述,它是认知城市的基本指南。
现就以《城市意象》中的描写方法进行描写桐乡这个我生长并热爱的城市,让我带领你走进最真实的桐乡市梧桐镇。
1.道路道路一般是与人的方向感联系在一起,那些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会在观察者心目中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城市意象》读后感范文(3篇)
《城市意象》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城市意象》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为大家的《城市意象》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市意象》读后感1凯文·林奇师从弗兰克·莱特。
《城市意象》是凯文·林奇年轻时期的著作。
他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多,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开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随着城市化不断的开展,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速,当代城市空间和城市文化以及城市形象都在不断变化。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还可以从自己所生活的城市,从这里的文化意义以及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对凯文·林奇的观点进行再认识,尤其是高速开展的现代中国,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道路是凯文·林奇所提到的城市意象五要素中的主体要素。
如果将一座城市看做一个人体时,那么道路就是这个人体内的骨骼,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是城市意象的绝对主导要素。
一个城市的网格形状是与道路的延展性、方向性、可测量性密不可分的,可以给人对城市的感知带来直观的印象,所以书中也提到“特定的道路可以通过许多种方法变成重要的意象特征”。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它道路形式由唐代就开始初现端倪。
西安的北大街,宽至双向八车道,沿街控制了建筑高度,更突显了北大街的宽广。
行驶在城墙内,穿梭往来于久负盛名的钟鼓楼前,古与今、历史与现代的剧烈碰撞,成为西安城市特色特有的意象要素。
然而,西安曲江新区的道路就显得不是那么的宽大。
曲江,曾经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兴起于秦汉,繁盛于隋唐,历史一千三百年之久,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先河。
相比北大街的直来直往,曲江新区的道路特定却显得柔性多了。
曲江的道路根本以大唐芙蓉园为中心向外呈不规那么弧形散开,道路两旁的景观与西安其他道路相比,显得精心而又优美,这无疑使其曾加了可识别性。
《城市意象》读后感三篇
《城市意象》读后感三篇《城市意象》读后感三篇篇一:《城市意象》读后感《城市意象》采用的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凯文.林奇把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和行为学对意象的研究成果之上,并且借鉴了这些学科的各项实验研究方法,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这些都是心理学中的知觉实验、意象实验、记忆实验等一些手段。
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
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
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书中一共分了五章,分别是第一章环境的意象,第二章三个城市,第三章城市意象及其元素,第四章城市形态,第五章新的尺度。
凯文.林奇引用了苏赞·格兰对建筑的简略定义:一切被创造的可见的环境。
在作者讨论“环境意象”时,这个词语是指类似道路、标志物、边界、节点和区域这些东西,作者创造了“可意向性”这个概念来描述他们应该具备唤起观察者强烈意象的特点。
作者给出了意象的特性,组成元素等等,从以上两段引文中易发现:1.意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包含了观察者的相当大的主观因素。
正是由于这种存在着的不可避免的主观的因素,要研究城市意象的形成就必须从一个研究地区中寻找尽可能多的研究对象,这里的多不仅仅指数量,要尽可能有整体代表性。
研究的对象也不仅仅是人,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人与城市的关系。
书中强调的是群体的意象。
2.意象的抽象,重组和排列方式也十分重要,要我创造一套合理的方式,就目前而言,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基本沿着作者分析的脉络走,收获也不小。
“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照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缩微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贯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
”这是书中的语言,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话,它告诉我们五花八门的定位参照系统和不同人群的不同方位感,最关键的是,这些都和人类的思维或者是文化联系起来。
《城市意象》读后感——以北京、杭州为例浅析双城意象
《城市意象》读后感——以北京、杭州为例浅析双城意象城市是市民的家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城市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很羞愧直到研一才拜读了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这本著作。
作为一本真正把意象从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书籍,《城市意象》对当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工作有着极其深远的指导意义。
依林奇之见,城市意象是城市环境与观察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他通过调查访问和图示两种方法对美国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三个城市意象作了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形态、城市意象及其元素等问题做了论述。
林奇启发性的观点,使得意象一词引起普遍的关注,成为设计与规划界通用的术语,也带动了许多追随者和类似的研究。
1 概况之双城意象《城市意象》虽然不算晦涩,但需要时间来体会其中的语言。
我想就北京和杭州两个相对较熟的城市为例,对书中提及的一些问题方法尤其是五元素简要分析,再提出自己的拙见。
所谓城市意象,是指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也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
北京和杭州作为中国的两个大城市拥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北京市市长王岐山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
“两轴”即北京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构成的十字轴,是北京的精髓;“两带”即北起怀柔、密云,重点为顺义、通州、亦庄的“东部发展带”,以及包括延庆、昌平、良乡、黄村等在内的“西部生态带”;“多中心”则指的是在市区范围内建设CBD、奥运公园、中关村等多个综合服务区,并在区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几个适合50万人口居住、就业的新型城市,以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多的压力。
这是宏观上的愿望,但作为一个家园,在普通市民脑海中的城市意象才能真正表达出城市的意蕴。
北京不负首都之名,拥有了一系列首都应有的意象。
层层外扩的环路和四通八达的主路开阔大气,从明清时代延续下来的正南正北朝向布局的道路和建筑体现出这座城市的严谨沉稳。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读《城市意象》有感姓名:徐璐学号:20090509《城市意象》顾名思义即“城市的意象”,“城市”是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是一本描述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的一本书,而书中将“意象”定义为“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事物之间双向过程作用的结果”。
到底何为“城市意象”?读完了这本书后,我认为其通俗意义上就是一个人闭上双眼,在头脑中显现的某个城市的图片。
一个城市是具有"可读性"的。
何为"可读性"呢?即城市的各部分容易被认知并形成一个凝聚形态的特性."可读性"在城市布局关系重大。
一个让居住的人感到舒适方便的城市应该是具有高度的"可读性"的。
对于一个我们日常生活的城市,我们每天都在其中进行相关社会活动,上学,上班,购物,外出吃饭,看病等等。
我们很少会有人迷路。
因为长期生活在这个城市使我们不知不觉中在大脑形成了这个城市的意象,我们能比较轻松地凭着大脑想象大致说出从某地到某地的路线,甚至包括沿途经过的各种建筑,商店等等。
这就是我们大脑中所形成的意象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它是个体头脑对外部环境归纳出的图像,是直接感觉和过去经验的共同产物。
"可读性”和意象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一个"可读性"高的城市是容易形成该城市的意象。
一处独特,可读的环境不但能带来安全感,而且也扩展了人类经验的潜在深度和强度。
所以做为学习城市规划的学生必须充分了解会影响城市意象的因素,这样才能规划出让人方便舒适的城市。
城市意象究竟是有哪些元素构成的呢?书上将它列为五点,它们分别是: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
道路是观察者习惯、偶然或是潜在的移动通道,它可能是机动车道、步行道、长途干线、隧道或是铁路线,对许多人来说,它是意象中的主导元素。
《城市意象》 读书报告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作者凯文·林奇,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建立城市规划系,写书于1959年,基于大量社会调查后完成的。
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一级他的重要性和可变性。
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课件、可忆、可喜的源泉。
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城市在人们的记忆中或者印象中始终是部分的、片断的,城市的发展也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片断组成的(我胡诌了一句“空间的时间过程”和“时间的空间记忆(录)”来描述这种过程)。
作者引用了苏赞·格兰对建筑的简略定义:一切被创造的可见的环境。
在作者讨论“环境意象”时,这个词语是指类似道路、标志物、边界、节点和区域这些东西,作者创造了“可意向性”这个概念来描述他们应该具备唤起观察者强烈意象的特点。
作者认为环境意象具有可读性,城市是由一系列可认知的符号组成,是可以通过视觉领悟的相关联的形态,他这样描述“环境意象”:这种意象是个体头脑对外部环境归纳出的图像,是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可以用来掌握信息进而指导行为。
环境意象被认为由三部分构成:个性、结构和意蕴:“一个可加工的意象首先必备的是事物的个性,即其与周围事物的可区别性,和它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这种个性具有独立存在的、唯一的意义。
其次,这个意象必须包括物体与观察者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或形态上的关联。
最后,这个物体必须为观察者提供实用的或是情感上的意蕴,这种意蕴也是一种关系,但完全不同于空间或形态的关系。
”第一章讲的是“环境意象”为此书增加了一个附录,这里面主要是讨论人们依照什么方式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即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讨论方位感是通过什么参照物、参照系统来达成的,讨论景观的意义、意象的形成和形式的意义。
这是非常有趣味的附录,它告诉我们五花八门的定位参照系统和不同人群的不同方位感,最关键的是,这些都和人类的思维或者是文化联系起来。
1.可读性每段分别讲述了:组织并辨认环境是所有运动生命的重要本领;在探路的过程中,去决定作用的是环境意象。
《城市意象》阅读总结
《城市意象》阅读总结《城市意象》阅读总结即便是第⼆次阅读凯⼆·林奇的这本著作,“城市意象”⼆词于我⼆⼆仍旧是相当抽象的概念。
“意象”在原⼆⼆是单词“image”,⼆个兼具对事物的客观描述和主观情感修饰的单词。
在第⼆章部分⼆,作者将其解释为,“个体头脑对外部环境归纳出的图像,是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
起初,我将⼆中的“意象”⼆词与“印象”简单地等同,认为所谓“城市意象”⼆抵就是⼆座城市能够给⼆留下记忆的鲜明特征,⼆如我们提起背景就想到天安门紫禁城,提起上海就想到东⼆明珠和外滩夜景。
但是这种“印象”是主观性的,⼆段化的,在阅读完本书后,我认为这只是“城市意象”的其中⼆部分表现。
作为⼆个研究城市设计的概念,“城市意象”应该是从⼆量个⼆印象中归纳推导出的,包含更多内容的,具有整体性和普遍性的概念。
正如凯⼆林奇在书中强调:“意象⼆⼆并不是将现实按⼆例缩⼆,统⼆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个模型,⼆是有⼆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删减、排除、甚⼆是附加元素,融汇变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
”意象并不忠实地反映城市的客观样貌,它的诞⼆来源于⼆们对于城市的认知,⼆⼆在形成整体认知时,⼆脑往往会对⼆⼆获得的各种信息进⼆筛选处理和有机拼合,感情、感受等主观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参与进这种信息处理中,因⼆对于不同的⼆,感受到的意象往往不同。
但是,若真是每个⼆获得的意象都截然不同,那也就没有研究的必要了,即便“⼆千个读者眼⼆有⼆千个哈姆雷特”,但既然都是同⼆个⼆⼆,那这⼆千个“哈姆雷特”必然有相似的实质。
同样地,在城市中的不同个体若是因为在同样的地点⼆作,或是途经同样的道路,便会观察到同样的元素,这样,这些个体头脑中产⼆的“意象”往往会具有相似性,这便被称为“群体意象”。
即便是⼆处不同的城市中,⼆些相似的元素也会带给⼆相同的感受,⼆如宽敞的景观往往让⼆⼆情愉悦,⼆狭窄灰暗的巷道则常常给⼆以紧张感,这种普遍性的结论正是⼆以指导城市设计的重要理论。
2024年《城市意象》读后感
2024年《城市意象》读后感《城市意象》是由美国文学家、社会评论家简·雅各布斯撰写的一部关于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活的书籍。
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961年,至今已经成为城市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
我最近读了2024年的版《城市意象》并深受启发。
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首先,我被作者对城市的描绘深深吸引。
在《城市意象》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将城市呈现在读者面前。
她将城市比作一座庞大的“石头河”,城市的街道和建筑像是石头的碎片,人们在其中穿梭,形成了活力四溢的城市景象。
通过这样的比喻,作者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独特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城市的本质。
其次,我对作者对城市现象的深入分析印象深刻。
在《城市意象》中,作者对城市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她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城市的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影响。
她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发展的观点和理论,并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和案例来支持她的观点。
这使我对城市的运作机制和城市发展的规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另外,我对作者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深为赞赏。
在《城市意象》中,作者对城市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她关注城市中的贫困、拥堵、污染等问题,并试图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社会公正等方面的建议,并呼吁人们共同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
这些观点和建议对于当前全球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最后,我认为《城市意象》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城市的认识得到了深入和拓展。
我深刻地意识到,城市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
同时,我也意识到,城市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注和参与,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够创造一个更加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综上所述,2024年版的《城市意象》是一本极具启发性和思想深度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城市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也对当前城市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在阅读《城市意象》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重新审视城市的窗户。
作者凯文·林奇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城市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些意象对于城市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意义。
书中开篇,林奇就指出城市意象不仅仅是物质形态的堆砌,更是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感知和记忆。
他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观察,提出了城市意象的五个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
这五个元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地图。
道路是城市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它们不仅是交通的通道,更是人们在城市中移动和感知方向的线索。
一条清晰、连续、有特色的道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帮助人们建立起对城市的整体认知。
比如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宽敞而繁华,两侧的建筑和景观富有魅力,成为了巴黎城市意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边界则是城市中区分不同区域的界限。
它可以是自然的,如河流、山脉;也可以是人为的,如城墙、铁路。
清晰明确的边界能够让人们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区域范围,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
例如,北京的二环路就形成了一个明显的边界,将城市中心与外部区域划分开来。
区域是城市中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范围的地段。
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氛围、功能和景观,人们往往会根据这些特征来区分和识别不同的区域。
像上海的外滩,以其独特的历史建筑和繁华的商业氛围,成为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被人们所熟知和喜爱。
节点是城市中的战略要点,如交通枢纽、广场等。
它们是人们在城市中活动的聚集点和转换点,往往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和重要性。
纽约的时代广场就是一个典型的节点,它汇聚了大量的人流和信息,成为了纽约城市形象的重要象征。
标志物则是城市中容易被识别和记忆的突出元素,如高塔、纪念碑等。
它们往往具有独特的造型或历史价值,能够成为城市的标志性符号。
悉尼歌剧院独特的建筑外形,使其成为了悉尼乃至澳大利亚的重要标志物。
林奇认为,一个好的城市意象应该是清晰、可识别、有特色的。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后感城市环境与人类感受--我对阅读城市形象感兴趣《城市意象》是凯文林奇对现代规划最有影响力的著作。
这部书是其花费了5年时间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究人们在穿梭于城市中时,如何对城市的空间信息进行解读和组织,写成于1959年,并于1960年出版。
凯文·林奇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规划教授。
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任教30多年。
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1988年,为了纪念他,他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以他的名义设立了凯文·林奇奖学金,以奖励落后者,并资助建筑学院图书馆。
20世纪的美国,他被称为杰出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
他的理论开拓了研究城市设计理论的一块新天地,影响了现代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风景园林等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于1990年被美国规划协会授予“国家规划先驱奖”。
城市形象结构清晰,主题明确。
第一章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强调环境的可取性。
第二章对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进行了介绍和比较。
第三章介绍了影响城市形象的五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章阐述了如何设计这些元素,使城市呈现出连贯而强烈的形象。
第五章指出,大都市的形态将不再是一种等级秩序,而是一种复杂的模式。
在城市形象的发展过程中,观察模式的教育和环境的重建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在附录中补充了具体的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整本书逻辑性强,易读。
“意象”对于原文的“image”十分贴切。
image,应解释为apictureespeciallyinthemind。
“意象”,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简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
意象两个字就足以说明全书主题。
城市意象是观察者和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生活在城市里的观察者借助强大的适应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所见事物进行选择、组织并赋予意义。
但他们对城市的理解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其它一些相关事物混杂在一起形成的,部分的、片断的意象,综合之后就成为对城市的意象。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通用5篇)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城市意象读书笔记(通用5篇)你是不是也在找城市意象读书笔记的资料,那就对了,小编精心整理这篇城市意象读书笔记文章,应该可以解答你的疑惑,更多城市意象读书笔记相关的资料,可以右上角搜索。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篇1[标题]:城市意象:从城市规划到人文关怀的视觉之旅[引言]:在阅读《城市意象》这本书之后,我对城市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本书由著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凯文·林奇所著,主要阐述了城市意象的概念和重要性。
我认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城市设计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的重要著作。
[主要观点]:1.城市意象的概念:城市意象是指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包括城市的形状、大小、边界、道路网络、重要建筑物和地标等。
2.城市意象的形成:城市意象的形成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自然环境、道路网络、建筑物、公共空间等。
3.城市意象的重要性:良好的城市意象可以带来城市的繁荣和活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4.城市意象与人文关怀:城市设计不仅仅是美学问题,更是人文关怀的问题。
[实例]:在书中,凯文·林奇提到,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应该考虑城市的意象。
例如,一座城市的边界应该是清晰的,道路网络应该是便捷的,建筑物和公共空间应该是有特色的。
这些都是为了让人们在进入城市时能够有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例如,书中提到的芝加哥的城市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芝加哥的城市边界清晰,道路网络便捷,建筑物和公共空间有特色,这些都让人们在进入芝加哥时能够有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此外,芝加哥的城市设计还考虑到了人们的需求,比如在市中心设置了大量的公园和绿地,这些都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个人观点]:我认为,《城市意象》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
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城市设计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城市设计不仅仅是美学问题,更是人文关怀的问题。
凯文·林奇的观点让我对城市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未来的城市设计充满了期待。
城市意象
《城市意象》读后感读书之前,很疑惑什么叫城市意象。
城市意象又和城市设计之间有什么关联。
带着疑问,我读了凯文林奇的这本《城市意象》。
不能说完全读懂了,可是也有了那么点自己的想法。
按照书上说——“意象是观察者和被观察事物之间双向过程作用的结果。
”这句话很难理解,也难被解释。
同时,按照书上说的——“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汇变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有目的地将其重新排列,变性也许不合逻辑,但这可能会更充分,更好地形成需要的意象。
”我们能发现两点:1,意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包含了观察者的相当大的主观因素2,意象的抽象,重组和排列方式也十分重要。
在书中,作者列举了三个美国城市: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
我们发现人们能够适应环境,并从身边的材料中提取出环境的结构和个性。
尽管在城市意象中使用的元素类型可能随实际形态的变化所占比重不同,但它们的种类以及使意象或强或弱的特性,在这三个城市中仿佛十分相似。
不过同时,在这三个不同的物质环境中,人们的方向感和满意度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三个城市中,给我最深印象的是泽西城。
从城市意象的角度说,泽西城缺乏自己的城市个性。
城市没有与周围城市的可区别性和可识别性。
在城市结构上,城市与它的市民间缺乏更多的联系,城市各部分又缺乏空间或形态间的差别。
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又缺乏对城市的感情或者认知。
“千城一面”,或许这便是泽西城的中国现实版的描述。
苏州,这座我生活了三年的城市,它并不缺乏底蕴,也不缺乏与其他城市的可区别性与可识别性。
中心古城区的保护与严格的限高管理,使得苏州也拥有独特的城市结构。
可是,作为一个出行多半靠地铁出行的学生而言,苏州之于我还是一个个孤立的点,缺乏通过概念性的路网将他们连接起来的机会,即使每一个点都很有特色或拥有很高的视觉意象。
相比于苏州的得天独厚,中国更多的城市缺乏特色。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后感关键词:城市意象要素西安一、概述凯文·林奇师从弗兰克·莱特。
《城市意象》是凯文·林奇年轻时期的著作。
他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多,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随着城市化不断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速,当代城市空间和城市文化以及城市形象都在不断变化。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还可以从自己所生活的城市,从这里的文化意义以及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对凯文·林奇的观点进行再认识,尤其是高速发展的现代中国,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道路道路是凯文·林奇所提到的城市意象五要素中的主体要素。
如果将一座城市看做一个人体时,那么道路就是这个人体内的骨骼,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是城市意象的绝对主导要素。
一个城市的网格形状是与道路的延展性、方向性、可测量性密不可分的,可以给人对城市的感知带来直观的印象,所以书中也提到“特定的道路可以通过许多种方法变成重要的意象特征”。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它道路形式由唐代就开始初现端倪。
西安的北大街,宽至双向八车道,沿街控制了建筑高度,更突显了北大街的宽广。
行驶在城墙内,穿梭往来于久负盛名的钟鼓楼前,古与今、历史与现代的激烈碰撞,成为西安城市特色特有的意象要素。
然而,西安曲江新区的道路就显得不是那么的宽大。
曲江,曾经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兴起于秦汉,繁盛于隋唐,历史一千三百年之久,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先河。
相比北大街的直来直往,曲江新区的道路特定却显得柔性多了。
曲江的道路基本以大唐芙蓉园为中心向外呈不规则弧形散开,道路两旁的景观与西安其他道路相比,显得精心而又优美,这无疑使其曾加了可识别性。
三、边界边界是每个城市不被视为道路的线型要素,起着分割两个区域的作用。
根据不同的线型可以区分不同的边界,隔断、延展、增高、连续等都不同的边界线型可以构成不同的城市意象。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城市意象》作者凯文•林奇,这本书写于1959年,是基于大量的社会调查后完成的。
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通过本学期对城市社会学这一门课程的学习,可以看到了很多种不同的视角的切入,为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不断的使这一分支学科更加完善。
在这样的了理论学习之后,对于本学期的城市社会学的作业的书目的选读,做了认真的浏览。
不仅考虑了个人的倾向,而且还考虑到了这本书具有的知名度,最后坚定的选了这本著作。
所以,对于这本书的阅读,是带着一种向往和兴趣的心理,认真的进行了拜读。
下面将对本书进行比较全面报告并谈一些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领悟与见解:本书讲述的内容是有关于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
城市的景观,在城市众多的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
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又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在检查这个新问题的过程中,本书着眼于三个美国城市: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提出由此我们可以开始在城市尺度处理视觉形态的方法,以及一些城市设计中的首要原则。
第一部分环境的意象在没有阅读这样一部分内容之前,试想过作者会如何来介绍这一内容,但阅读之后发现,作者的阐述的角度很特别、内容很实在、表达的意图很清晰,使读者能收获很多,感悟很多。
可以将更多具有意义的事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使读者有一种对现实城市中的建筑思考的欲望。
对于这一部分中,了解什么是环境意象很必要。
环境意象,是个体头脑对外部环境归纳出得图像,是直接感觉和过去经验共同的产物,可以用来掌握信息进而指导行为。
下面将对这部分进行一定的介绍和一些感受:可读性:首先必须强度每个城市中的可读性在城市布局当中作用重大。
在我的理解下,认为城市的可读性将是形成“城市意象”的一个基本前提。
如果连这点都保证不了,那又如何谈起城市中的建筑以及每个元素会产生什么样的意象。
每段分别讲述了:组织并辨认环境是所有运动生命的重要本领;在探路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意象,这种意象是个体头脑对外部环境归纳出的图像,是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可以用来掌握信息而直到行为;一个整体生动的物质环境能够形成清晰的意象同时充当一类社会角色,组成群体交往活动记忆的符号和基本材料;一处独特、刻度的环境不仅能带来安全感,而且也扩展了人类经验的潜在深度和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2013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城市设计概论
任课教师:谭跃王冰
题目:《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学号:ACH09033
姓名:范博扬
年级:09级
专业:建筑学
提交日期:2012年10月9日评语:
成绩:评卷人: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摘要:通过阅读凯文•林奇所著的《城市意象》,作者站在城市使用者的角度上(也可以说是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上)通用过实例调查分析研究和对各阶层、各行业等的城市使用者的探访与交流,总结出了城市设计的原则性以及城市设计五元素。
在此基础上本书还给出了城市设计导则性方法,并罗列大量的可触性或可视性等元素,进一步阐明了基于社会学或经验主义的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同时,结合几个大城市的实例对城市意象五要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作出小结及心得感想。
关键词:城市意象五要素感知
前言:《城市意象》作者凯文•林奇,这本书写于1959年,是基于大量的社会调查后完成的。
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凯文•林奇(Lynch.K)是将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学者之一,其标志便是他于1960年所著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的问世,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
书中林奇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大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正文:凯文•林奇用朴素、生动的笔墨,在40多年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评价城市形态的方法,首次提出了通过视觉感知城市物质形态的理论,是对大尺度城市设计领域的一个重大贡献。
此外,书中所列举的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三个城市以及他们在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多多少少都已在我们身边的城市中出现。
《城市意象》为现代城市规划及园林,建筑设计等均产生了重大的意义及广泛的影响。
本书讲述的内容是有关于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
城市的景观,在城市众多的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
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又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在检查这个新问题的过程中,本书着眼于三个美国城市: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
矶,提出由此我们可以开始在城市尺度处理视觉形态的方法,以及一些城市设计中的首要原则。
通过阅读《城市意象》,作者站在城市使用者的角度上通过实例调查分析研究和对各阶层、各行业等的城市使用者的探访与交流,用很朴素生动的笔墨,总结出了城市设计的原则性以及城市设计五元素。
在此基础上本书还给出了城市设计的关键引导性方法,并罗列大量的在触觉和视觉上的可实用性等元素,进一步阐明了基于社会学或经验主义的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对现代城市规划及园林,建筑设计等产生了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作者在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人的角度深度剖析了人和城市之间的各种联系,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并且必须是“可识别的”,并且有够启发人们强有力“意象”的能力。
作者在对于城市意象的描述过程中,并没有运用一些数字或者是统计上的整理论述,从表面上看凯文•林奇好像是用很随性的漫谈来描述自己对城市意象的看法,但其实作者很重视主观的市民意象。
作者将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在城市设计及研究领域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本书反复强调“意象”这个词,即“意象是观察中和被观察者事物之间双向过程作用的结果”;“意象自身并不是将显示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汇变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有目的地将其重新排列,变形也许不合逻辑,但这可能会更充分,更好地形成需要的意象”。
一个城市的可读性,表现为它的街区、标志物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
一处独特、可读的环境不但能带来安全感,而且也可扩展了人类经验的潜在深度和强度。
城市的可意象性,并不意味着固定、有限、具体、整体或是有秩序,也并不意味着清晰、显见、新奇或是平淡。
它除此之外应该还有一些基本的特征,如意蕴或是表现力、愉悦感情、韵律、兴奋点、可选择性等等。
道路: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陌生人到一座新的城市首先要找参照物或认路,“道路”经常与人的方向感联系在一起,它具有可识别性,连续性,方向性及可度量性。
边界: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城市的边界构成要素既有自然的界线,如山、沟壑,也有人工界线,如高速公路、铁路线。
它们通常是两个地区的边界,相互起侧面的参照作用。
区域:区域是观察者能够想象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具有一些普遍意义的特征。
这些特征通常从内部可以确认,从外部也能看到并可以用来作为参照。
它是城市内中等以上的分区,是二维平面,观察者从心理上有“进入”其中的感觉,因为具有某些共同的能够被识别的特征。
节点:城市节点是城市结构空间及主要要素的联结点,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为人们城市意象的汇聚点、浓缩点,有的节点更有可能是城市与区域的中心及意义上的核心。
节点往往成为城市占主导地位的特征,林奇把节点视为不同结构的连接处与转换处,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
标志物:城市标志物是点状参照物,“是观察者的外部观察参照点,有可能是在尺度上变化多端的简单无知元素”。
它作为一种地标,在人们对城市意象的形成经常用作确定身份和结构的线索。
总体说来城市意象是一种城市特色,虽然它不是城市特色的唯一指标,但它是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
通过城市意象差异性的研究,分析城市中不同群体形成不同城市意象的原因,能够对城市特色建设提出建议和主张。
城市特色作为城市长期积淀的结果,充分的反映在人们的城市意象中,因此我们可以从城市发展中人们所反应的城市印象内容对城市特色进行研究,在城市设计实践中塑造城市环境特色。
结语:《城市意象》采用的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凯文•林奇把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和行为学对意象的研究成果之上,并且借鉴了这些学科的各项实验研究方法,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这些都是心理学中的知觉实验、意象实验、记忆实验等一些手段。
在我看来,采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说明凯文•林奇从人的角度来分析城市和城市设计。
在其附录A关于定位的参考文献,与纯粹的建筑学文献无关,重视的却是原始环境与原始部落的关系,广泛地涉及了古代或现代的文学作品,旅行或探险杂志,涉猎面非常之广。
现代的城市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城市中的一切都是人创造的。
人们创造的现代的复杂的城市反而不是完全符合人类的心理特征的。
凯文•林奇用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意象用来研究人们对现代城市的意象。
林奇通过城市意象来分析城市空间解构,作为一个城市规划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思考。
怎样创造符合人的心理特征的城市意象,怎样创造适合人生存的城市空间,怎样改善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好影响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健戴志中《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研究方法辨析》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7年4月
2.顾朝林宋国臣《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城市设计 2001年第25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