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设计理论辨析_邱询旻
机制设计理论
浅谈机制设计理论一、什么是机制设计理论我们经常会在现实生活中见到很多关于机制设计的问题。
比如,为了使应急电话能够在第一时间被相关部门接起来,应该怎么设计一个机制才能够在保证在成本足够小的情况下达到目的?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而事实上,通过增加用以监督的人手,或者加大对职员的监控检查力度等方法虽然可以达到目标,但是太不经济,而且没有必要。
现实中,如应急办或者火警电话的设计都是使电话铃声非常刺耳做到这一点的,铃声刺耳的程度可以设置到相关人员无法不接。
而这个问题的学术化表达可以是:应该设计怎样的机制才能够使突发事件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应急管理者?机制设计理论是最近二十年微观经济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简单的讲,机制设计理论是研究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及决策分散化的条件下,能否设计一套机制来达到既定目标的理论。
例如上课举例“切西瓜”,两个人切西瓜,设计一个机制规定先切的人后选,这样可保证两个人的利益都达到最大化,且节约了成本,因为不必请第三个人来切。
其实机制设计就是考虑构造什么样的博弈形式,使得这个博弈的解最接近那个社会目标。
二、如何理解经济学中的机制设计理论机制通常与机理、制度相联系。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机制”一词分解为“机理”+“制约”。
而管理机制是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过渡点。
事实上,机制设计一直是各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美国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茨及埃里克•马斯金、罗杰•迈尔森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了基础而获2007年经济学诺贝尔奖,可见经济机制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性。
经济机制也是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的典型机制,我们可以从中获取许多机制设计理论的思想。
关于经济领域中的机制设计理论,赫维茨的定义是“研究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及决策分散化的条件下,能否设计一套机制来达到既定目标的理论”。
赫维茨的早期研究主要是机制的信息和成本计算方面,后来的研究者又将“激励”加入进来。
可以看出,经济机制的核心是博弈论与社会选择理论,即“如何在信息分散及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设计激励相容的机制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机制设计理论PPT
1985年,乐透前七位,选择排名,其他队伍按常 规赛战绩倒叙排列。
1987年,乐透前三位
今天,乐透前14位。。。(由于队伍扩容)
最终签位确定方法
因为有14只球队未进入季后赛,所以他们进入乐透区抽 签 编号为1-14号的14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容器中,从14个 球中随意抽出4个球,不计数字的先后顺序,一共可以产 生1001种可能的组合,而去掉这个11-12-13-14组合,正 好还剩下1000种。抽签前,没有获得季后赛资格的各队 已经依照常规赛战绩倒序排名,得到与之相应的赢取状 元签的组合数(机率)
签位确定后,各球队的的选择有许多种, 也充满了博弈„„各球队也需要研究博弈 论才能选到心仪的球员。
NBA选秀机制已经设计的比较到位。就像马 斯金说的:设计好一个机制。这些人都为 了自己的利益做事情,在这样的机制引导 下行动。
埃瑞克·马斯金
1,1977年,马斯金完成论文《纳什 均衡和福利最优化》证明了纳什均衡 实施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为寻找可行 的规则提出一种标准。 2,不需要一个中央计划者命令人们 怎么去做,而是设计好一个机制。这 些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事情,在这 样的机制引导下行动。 3,机制设计创造利润,如拍卖行业 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罗格·迈尔森
1,将“经济理论”化虚为实
迈尔森对现实经济的贡献让美国经济学家 感叹,可以因此而创立一门“经济工程 学”,把经济学变得同工程学一样实用, 一样可以设计经济现象。
举例:NBA选秀
NBA联盟每年会有新人加入,那么制定怎样的 选秀规则才会公平、公正呢? 1966-1984年,最早的时候,东西部倒数第一掷硬 币,来争夺状元,其他队伍按常规赛战绩倒叙排 列。
利奥· 赫尔维茨
埃瑞克· 马斯金
机制设计理论
里奥尼德·赫维茨里奥尼德·赫维茨(Leonid Hurwicz,1917-):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机制设计理论最早提出者赫尔维茨目前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
赫尔维茨在经济学理论方面进行了先锋性的探索,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机制和机构设计以及数理经济学。
他曾于1990年由于“对现代分散分配机制的先锋性研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
里奥尼德·赫维茨简介里奥尼德•赫维茨教授是犹太人,1917年出生于波兰, 他是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
20多年以来,一直被提名为经济学诺贝尔奖候选人。
一直没有获得。
终于在200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来到美国,最高学位是在波兰时拿的相当于硕士学位的一个法学学位,来美国后,他没有去拿博士学位,就直接从助教授做到正教授。
赫维茨教授在学术上获得许多荣誉,比如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经济学会院士(一年只有一个,比美国科学院院士更难拿),总统奖获得者,明尼苏达大学校董事会讲座教授,1990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等。
当然,他最重要的研究工作是开创了机制设计理论。
激励或激励兼容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
应用该激励机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开创信息经济学领域的委托代理人理论的密勒斯(James Mirrlees) 和维克瑞( William Vickrey)已经获得了诺贝尔奖。
他对中国的经济改革非常有兴趣,到中国访问过多次。
为了访问中国时方便,他还自学中文,认识好几百中国字。
赫维茨这个人特有意思,可能是犹太人的原因,虽然拿着高工资,却有时象我这个穷学生一样到处找免费停车的地方,而不去要交费的地方停车。
赫维茨教授还有一大特色,他能够根据每个人的经济学知识的多少和训练的不同,用非常通俗或严谨的语言把高深问题讲得异常地透彻。
他的课非常有趣、且通俗易懂,但他的考试却很难,他手下的学生一般要学6、7年才能拿到博士学位,很多人最后往往拿不到学位,所以他的博士生不多。
机制设计理论
机制设计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创造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引言机制设计理论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如何设计有效的机制以激励参与者行为和约束其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设计各种机制,例如拍卖机制、奖励机制、合约机制等,来解决各种博弈和决策问题。
机制设计理论旨在构建一套理论框架,帮助我们理解机制的本质和设计有效的机制。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概念1.1 机制设计机制设计是指设计一种规则或者机制,以引导个体的行为达到某种期望的目标。
机制设计通常包括三个主要要素:参与者、策略和激励机制。
参与者是指参与博弈的个体,策略是指参与者可以选择的行动,激励机制是指为了激励参与者采取某种行动而设计的相应规则。
1.2 博弈论基础机制设计理论的基础是博弈论。
博弈论是研究理性决策者如何进行博弈和决策的理论,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博弈的规则、策略和结果等方面。
在机制设计中,我们需要基于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设计合适的机制以实现我们的目标。
1.3 不完全信息和激励机制在机制设计中,通常情况下参与者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不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参与者只对一部分游戏信息有完全的准确了解,而对另一部分信息则一无所知。
为了解决不完全信息博弈中的激励问题,机制设计理论引入了一些概念,如激励兼容性和激励约束等,以确保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励参与者的行为。
二、机制设计的目标和原则2.1 社会效益最大化机制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得整体社会效益最大化。
社会效益最大化意味着设计一个机制,使得参与者的行为与整个社会的利益相一致。
在机制设计中,需要依据不同的背景和情境,确定合适的评价标准和社会效益函数。
2.2 激励兼容性机制设计中的激励兼容性指的是机制对于参与者的激励机制是否与参与者的行为目标一致。
激励兼容性是机制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原则,通过激励兼容的机制,可以引导参与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博弈,并采取最优策略。
2.3 约束不良行为机制设计不仅要激励良好的行为,还需要制约不良行为。
机械结构的理论模态分析方法
(24)
根据系统聚缩前与聚缩后的动能和势能应相等的原
则 ,则有 :
T
=
1 2
xT Mx
=
1 2
x
T p
TT
M
Txp
(25)
U
=
1 2
xT
Kx
=
1 2
x
T p
TT
KTxp
(26)
可得聚缩的质量 、刚度矩阵为 :
M = Ti (λ) M Ti (λ) =
Mpp + Mps Ti (λ) + TiT (λ) M sp + TiT (λ) M si Ti (λ)
(λλi +i1 ) s < ε
(16)
ε为控制精度的小数 ,于是
∑ v1
=
r k =1
(
(17)
这时 Lanczos 缩阶方程的阶数 m ≤r 。
2 同步矢量迭代法 ( S V I)
同步矢量迭代法的主要计算步骤如下 :
第1步
Φ = K- 1 MΦold
(18)
(7)
为了将方程组的阶数缩低 , 应使 Lanczos 向量 v1 在由尽量少的特征向量 Φ1 、Φ2 、…、Φm 生成的子空 间 V m 中 ,为此采用迭代法选取初始向量 x0 。
将式 (6) 改写为 :
Kx = λi M x + b
(8)
构造迭代算法 :
Kzs = λi M zs - 1 + b z0 = 0
1) 选择对系统结构振动影响较大的自由度方向 为主自由度 ,如图 1 所示的等截面悬臂梁结构中 ,在 方向的自由度对整个系统振动影响较大 ,可选择为主 自由度 。
机制设计理论简析
目录一、机制设计理论的概念 (2)二、机制设计的显示原理 (3)三、机制设计的实施理论 (5)四、机制设计理论的应用 (6)(一)机制设计理论在社会选择中的运用 (6)(二)机制设计理论在拍卖理论中的运用 (7)(三)机制设计理论在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中的运用 (7)(四)机制设计理论在绿色支付政策(green payment)中的运用. 8五、机制设计理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8)(一)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设计 (8)(二)金融系统的机制设计 (9)六、机制设计理论最新的发展 (10)(一)合谋 (10)(二)产权残缺(imperfect property right) 10(三)委员会(committee)决策的信息获取 (11)七、小结 (11)机制设计理论简析200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Leo nid Hurmicz 、Roger B . Myerson 以及EricS . Mask in 共同获得,以表彰他们在机制设计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
Hurmicz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了机制设计理论、重复博弈、收入不均衡问题以及投票理论等等。
Myerson主要的研究包括经济学领域中的博弈论以及政治学领域中的投票体制等等。
Maskin日前的研究领域包括博弈论、激励理论、拍卖理论以及社会选择与社会福利,研究的课题为机制设计理论、重复博弈、收入不均衡问题以及投票理论。
“机制没计理论” 最早由赫维奇提出,马斯金和迈尔森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文稿中称,“这种理论使我们能区分运作良好的市场和运作不良好的市场,它帮助经济学家确定有效的贸易机制、规则体系和投票程序”。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概念亚当-斯密曾经用看不见的手来比喻市场如何在理想状态下保证稀缺资源的有效分配,然而,现实的市场条件往往是不完美的,市场失灵经常发生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信息市场及外部性、公共产品供给等场景中,市场无法推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机制设计理论辨析_邱询旻
机制设计理论辨析邱询旻,冉祥勇(贵州财经学院,贵州贵阳550004)[摘要]瑞典皇家科学院将第39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在机制设计理论领域作出贡献的经济学家,他们的研究极大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成为上世纪后期微观经济学领域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诺贝尔奖的颁发使机制设计理论开始引起学术界的更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围绕机制设计理论的定义、渊源、内涵、影响对其进行理论综述,以期为我国今后在机制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做好基础。
[关键词]机制设计理论;激励相容;显示原理;实施理论;马斯金单调性[中图分类号]F014.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288(2009)04-0001-05[收稿日期]2009-06-10[作者简介]邱询旻(1960-),男,辽宁丹东人,贵州财经学院经济学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美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冉祥勇(1982-),男,山东聊城人,贵州财经学院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力。
第39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对机制设计理论(Mechanism Design Theory )作出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机制设计理论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机制设计理论在现代经济学中对社会惯例和市场的分析上作出了重大的突破,改变了以前经济学家认为在政府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不能进行优化社会惯例和规章的观点,它对现在和以后的政策制定都有很大的影响。
[1]这一理论的逐渐成熟使亚当・斯密所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越来越清晰,并且可以利用“这只手”去实现计划者的目的。
正如笔者(2008)在《“环中国圈国家”的战略和作用及其三大基础》中强调的,地区性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可以加强各国经贸、文化交流,促进文明间的对话了解,实现“环中国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2]一、机制设计理论的定义上世纪60年代,里奥尼德・赫维茨最早提出机制设计理论,因此而被誉为“机制设计理论之父”。
之后,美国经济学家马斯金和迈尔森进一步发展了机制设计理论,他们的理论研究核心是如何在信息分散和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设计激励相容的机制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以学者们关于机制设计理论的定义也主要是围绕这一核心进行论述的。
研究生精品课程《企业战略管理》“六位一体”教学过程设计与实践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22卷第1期[收稿日期]2023-08-17[基金项目]内蒙古财经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企业战略管理”(2023XJJPKC01)[作者简介]王景峰(1978—),男,山东菏泽人,内蒙古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从事战略管理研究。
研究生精品课程《企业战略管理》“六位一体”教学过程设计与实践王景峰,王传琴,周 岐(内蒙古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研究生精品课程《企业战略管理》“六位一体”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践。
对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契合度不高、学生参与度不足等问题,基于OBE 等教学理念,融合了模块化教学、本地化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将看慕课、读文献、讲原著、辨问题、析案例、入实践等六个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出系统完整的研究生精品课程“六位一体”教学过程设计的理论框架。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研究生;精品课程;教学过程[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71(2024)01-0062-05 一、引言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优秀的精品课程是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工作。
从2003年起,以教育部印发《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为基点,开始了高校精品课程建设。
2019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升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高校教学也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内蒙古先后出台《内蒙古教育现代化2035》《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旨在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端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Myerson与机制设计理论
Roger Myerson与机制设计理论2007年Roger Myerson 与Leonid Hurwicz、Eric Maskin共同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学会对这三位经济学家的得奖原因是这样描述的:“奠定了机制设计理论的基础”。
我们这篇小文章主要目的是简要的介绍机制设计理论以及三位诺奖得主其中之一的Roger Myerson。
机制设计理论的产生首先源于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一场大论战。
这次大论战的焦点主要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能够永续地存在下去。
论战的一方以Mises与Hayek 为代表,非常明确的反对社会主义。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他们不是对社会主义理想予以批驳,而是认为,如果把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不可能获得维持社会有效运转的信息。
他们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看作是一个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每一个基层单位或企业向中央机构传送有关技术、成本、消费需求方面的信息,再由中央计划机构制定出非常详细的计划并下达给企业。
这样,中央计划机构就需要知道并处理非常庞大而复杂的信息。
因此,他们认为,经济社会不可能获得社会主义计划所需要的信息并合理的使用这些信息。
论战的另一方以Lange与Lerner为代表。
他们认为,虽然生产资料收归国有,但是资源(这里的资源不包括投资,仅仅只对消费领域而言)的流动还应由供求关系确定。
对于企业而言,每个企业应该根据边际成本等于中央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产品价格确定生产水平。
因此,他们其实主张的是一种市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这种机制旨在解决信息需求过大的问题。
尽管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信息上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又产生了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怎样激励基层单位完成上级计划部门下达的任务并且按照真实的边际成本定价组织生产。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如何解决激励相容的问题。
机制设计理论的产生还源自于经济学家对于市场经济的讨论。
传统的经济分析把经济体制看作是给定的。
比如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主要把市场机制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它讨论市场机制如何运转,有什么样的优越性及局限性。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探析物流联盟的稳态因子
大 。然 而 . 向 联 盟 的 建立 . 助 于 增强 中 国物 流 业 的 综合 服 纵 有 务 水 平 进 而 与 国 际 物 流 企 业 进行 竞 争 。因此 . 析 “ 向物 流 探 纵 联 盟 ” 稳 态 凶 子 便构 成 了本 文 的任 务 的
一
不 能 产 生 帕 雷 托 最 优 结 果 。也 就 是 . 人信 息无 法 实 现 完 全 私
有 效性 。 二、 流联盟“ 态因子” 物 稳 的探 析 已知激励相容的内涵体现为 . 每个 参 与 者 真 实 报 告 其 私
、
问题 分 析 的理 论 框 架
( ) 设 条件 及 研 究 对 象 的确 立 一 假
流 商 构 建 的纵 向联 盟 内 。 ( ) 析 框架 的引 入 — — 机 制 设 计 理 论 二 分 机制设 计理论 始于赫 维茨 2 0世 纪 6 0时 年 代 的 开创 性
文 献 。在 赫 维 茨 的定 义 中 . 机 制 ” 描 述 为 一 个 信 息 系 统 和 “ 被
一
( ) 盟 问绩 效 评 估 机 制 一 联 绩 效 评 估 是 指 工 作 行 为的 测 量 过 程 . 用 过 去 制 定 的 标 即 准 来 比较 工 作 绩 效 的 记 录 . 将 绩 效 评 估 的 结 果 反 馈 给 联 盟 及 成 员 的 过 程 。它 是 以 工 作 目标 为 导 向 。 工 作标 准 为 依 据 , 以 对 联 盟 成 员 行 为及 其 结 果 的 综 合 管 理 . 目的 是 确 认 联 盟 成 员 的 工作 成 就 . 进 的工 作 方 式 , 高 工作 效 率 和 经 营效 率 。绩 效 改 提
机制设计理论在教师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妻定育研究IN N O VA TIO N N o.50ct.2008。
机制设计理论在教师教学评价中的应用郑建仁(广东恩平市广播电视大学办公室主任、高级讲师、经济师、硕士,广东恩平529400)【摘要】根据机制设计理论,好的机制应同时满足信息有效和激励相容两个奈件。
但在委托代理关系下,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客,极易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不良后果,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
教师教学评价中,.-q-以通过信号传递、合同筛选、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方式,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有效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把学校整体目标与教师个人目标融为一体。
【关键词】机制设计;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教学评价【中图分类号】G4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616(2008)05-0117-03A ppl i cat i on of M echani s m D esi gn T he or y t o Teachers T eachi ng A s s es sm entZ H E N G J i an—l eaA bst r a ct:A ccor di ng t o m e cha n i s m des i gn t heor y,ef f ect i ve i nf or m at i o n a nd i ncent i ve com pat i bi l i t y sho ul d be s at is f ie d si m uhane—ousl y by a goo d m ec hani s m.H o w eve r,u nd e r t he condi t i o n of pr i nci pal-agent m l at i onshi p,i nf or m a t i on a sym m et r yand i ncen t i ve-i n-com pat i bi l i t y l ead e as i ly t o adv er ses elect ion a nd m o r al haz ar d,t hu s hi n der i ng t he r eal i zat i on of or gani za t i onal t ar get.I n t eacher s t each i ng a ss e ss m ent,w e c al l m obi l i ze s u f l%i enf ly t eac her s’t each i ng e n t h us i a s m.80嬲t o i nt egr at e t he w h ol e goal of t he s chool i nto t eacher’s per s onal goal a nd eff ect ively pr e vent t he O cc ur r en ce of adv er se s elect ion a nd m o r al haz ar d,by s i gn al t r ansmi ssi on,eompet—i t i ve em pl oym ent,obj ect i ve m anagem ent,per f or m ance ev al uat i on,etc.K ey w o r ds:m e cha ni sm des i g n;pr i ncipal-agent;i nf or m at i on asym m e t r y;i ncent i ve—i ncom pat i bi l i t y;t ea chi ng ass essm e nt在组织资源中,人永远足唯一能动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机制设计理论
机制设计理论
机制设计理论是指在实际问题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从各种可行的方案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案,并制定一套有效的规则和机制来引导和激励参与者行为的过程。
机制设计理论的核心是博弈论。
博弈论研究的是在多个参与者存在的情况下,参与者如何做出最优的决策。
在机制设计理论中,我们需要考虑参与者的行为和动机,并设计一套规则和机制来引导他们的决策,从而达到最优的结果。
在机制设计理论中,最常用的工具是激励兼容性和有效性。
激励兼容性是指机制设计应该能够激励参与者按照制定的规则行动,而不是采取其他策略。
有效性是指机制设计应该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并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浪费。
机制设计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经济领域,机制设计可以用来解决资源分配问题,如拍卖机制可以用来确定物品的价格和买家的分配。
在政治领域,机制设计可以用来设计选举制度,以确保选举结果公正和有效。
在社交网络和在线市场中,机制设计可以用来设计激励机制,以鼓励用户的参与和贡献。
机制设计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引导参与者的行为,从而达到特定的目标。
在实际应用中,机制设计需要考虑多方利益的平衡,以及各种参与者的行为和动机。
因此,机制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之,机制设计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引导参与者的行为,达到特定的目标。
机制设计的过程需要考虑多方利益的平衡,并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可以改善资源的分配效率,提高决策的质量,并促进参与者的合作和创新。
机制设计理论及其应用
18
航空旅行: 各旅行者收益
旅行者
Maria Robin
区隔
商务 休闲
不受限旅行($)
1000 500
旅行者 Maria Robin
区隔 商务 休闲
不受限旅行($) 1000 500
受限旅行 ($)
500 400
受限旅行 ($) 950 400
招标:直接机制
1
支付额p需要不小于150,这 样的机制才能是激励相容的。
2
最优的机制
3
使用最优机制时政府的购买成 本
4
两阶段: ○ 报价阶段 ○ 交割阶段
12
机制设计及其应用
机制设计理论要回答的问题是: 什么时候一个集体(或某个交易 方)的目标可以实现?如何实现?
实现这样目标的难点在于: ○ 集体(或交易)中各个成员的个人目标往往和集体目 标不一致。 ○ 集体(或交易)中各个成员的特性不同,而且往往每 个成员的特性并不为所有人所知。(信息不对称)
可能 四种可能:
○ 甲乙成本均为1 ○ 甲乙成本均为2 ○ 甲成本为1,乙成本为2 ○ 乙成本为1,甲成本为2
2
招标问题的难点
政府和生产商之间信息不对称
生产商明确地知道他自己的成本,而政 府不明确知道生产商的成本
与不确定性有区别
政府和生产商利益不完全一致
政府希望以最低成本购买 生产商希望以最高的价格出售
机制设计中的两个重要原 则
○ 激励相容:当 面临机制设计 主体所提供的 几个方案时, 每个人都更愿 意选择机制设 计主体针对他 设计的方案
○ 自愿参与
住房问题的机 制设计体现了 这两个原则
机制设计
“合肥大拆违”
近几年,中国的城市进程迅速,很多城市面临着大量违规违章房 屋如何拆除的问题。有一个城市的做法非常突出,那就是安徽合肥, 合肥做法不同的地方就是抓住关键人群——区和街道的负责人。过去, 其他城市对待违规违章建房,都是市级政府派人去拆,下面的人抵 抗在所难免,因为这些房屋可以带来商业发展,甚至带来财政收 入。 合肥的成功就在于创造了一个机制,要求各区、街道负责人制定 出拆迁进度表,再根据进度去对负责人进行考核,实行拆迁进度日 日报告制度。这样使得区、街道负责人都站到了“要拆”的立场上 来,加之这些负责人对违章违建房屋的数量和分布都比较熟悉,拆 违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从机制设计角度来看,合肥市的做法建立了 一个比较核心和关键的机制。
1979年发表在《经济研究评论》上的论文“纳什均衡与福利最优化”
迈尔森提出了“最优拍卖设计”理论。
在把这个理论应用到具体的经济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比如拍卖问题和监管问题。 1981年发表在《运筹学研究》上的论文“最优拍卖设计”。
一是激励相容 (incentivecom-patibility)。
最佳拍卖 在此论文中,他利用显示原理,分析了实现卖者 期望收益最大的最优拍卖机制,以及竞价者意愿报价的 激励相容的直接机制,并证明了这个激励相容的机制能 够确保说实话是贝叶斯纳什均衡。 在一个典型的拍卖模型中,迈尔森(1981a)也证明 了拍卖理论的一般收益等值定理。通过分析各种拍卖实 现相同的期望收益的条件,他指出,如果竞价者为“对 称的”,而卖者设定一个合适保留价格,那么所有的四 种著名的拍卖形式将实现相同收益,且都是最优的。 但是,如果拍卖的目标改变,迈尔森的一般收益 等值定理将不一定成立。我们知道,迈尔森假设卖者的 目标是期望收益的最大化,其实,有些拍卖的目标是多 重的,如政府拍卖的目标往往是社会福利最大化。在以 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的拍卖中,在一定条件下,英式拍 卖方式能够实现最大社会福利。此外,马斯金等(1984)分 析了不对称条件下的拍卖问题,目的是解释为什么实际 中不同的拍卖方式难以产生相同的收益。
机制设计理论
机制设计理论是现代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它在现代经济学中对社会惯例和市场的分析上作出了重大的突破,改变了以前经济学家认为在政府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不能进行优化社会惯例和规章的观点,它对政府政策的制定有很大的影响。
该理论的逐渐成熟使亚当·斯密所谓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越来越清晰,并且可以利用市场“这只手”去实现计划者的目标和计划。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定义20世纪60年代,里奥尼德·赫维茨最早提出了机制设计理论,并将其定义为: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目标,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的分散化决策条件下,能否并且怎样设计一个合理机制(制度或规则),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的目标一致。
赫维茨强调机制具有机械性、标准性和程序性,他的意图是使社会各学科都精确化,如一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可以像发射火箭一样被精确地预期和准确地击中目标。
继赫维茨之后,美国经济学家马斯金和迈尔森对机制设计理论进行了深化和发展,他们理论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在信息分散和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设计激励相容的机制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其关于机制设计理论的定义也主要是围绕这一核心进行论述的。
通过不同学者的描述可以看出,机制设计理论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首先具有一个“信息加工系统”,对收到的不完全信息进行准确而有效分析,并作出合理决策;其次,各个行为体都应该符合自由制度主义主张的自私、理性等特性,追求相对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且私人的理性与社会的理性相符合。
机制设计理论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把经济机制理论的模型划为四个部分:自利行为描述、经济环境、想要得到的社会目标和配置机制。
该理论深化了人们在不同情况下对资源最优配置性质的理解,它允许研究者在缺乏严格假定的情况下,系统地分析和比较各种体制,对政府进行有效的政策、制度选择有重要作用。
二、机制设计理论的内容机制设计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信息效率问题和激励相容问题。
(一)经济机制的信息效率问题信息效率(Informational efficiency)是关于经济机制实现既定社会目标所要求的信息量多少的问题,即机制运行的成本问题,它要求所设计的机制只需要较少的关于消费者、生产者以及其他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信息和较低的信息成本。
机制设计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
机制设计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作者:龚强来源:《商业时代》2008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F016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迈尔森、赫维茨与马斯金奠定了机制设计理论的基础,本文深入探讨了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并从机制设计理论的角度分析了50年来我国改革过程中的机制设计问题。
关键词:机制设计理论中国经济改革迈尔森、赫维茨与马斯金共同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学会将这三位经济学家的得奖原因界定为:他们“奠定了机制设计理论的基础”。
本文将就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结合我国经济改革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
机制设计理论的概念机制设计理论始于赫维茨20世纪60年代的开创性文献。
在赫维茨的定义中,“机制”被描述为一个信息系统和一个基于信息系统的配置规则。
在此基础上,机制设计理论讨论的问题是:对于任意一个想要达到的既定目标(某种资源配置),如何设计出一个经济机制,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目标一致——即每个人主观上追求个人利益时,客观上同时达到了机制设计者既定的目标。
因此,赫维茨通过对“机制”这一概念的定义,建立了机制设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框架,在这样的框架中,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激励问题很容易凸现出来。
因此,在其1972年的文献中,赫维茨正式提出了经济学中被沿用至今的重要概念:激励相容。
当然,机制设计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并非孤立于经济学诸多理论之外,而是来自于众多的实践以及与其他理论的交互性影响和推动。
机制设计理论提出的年代,正是一般均衡理论日臻成熟的时期。
对于充分竞争的市场行为,一般均衡方法的作用都得到了有力证明。
然而,艾克洛夫、思朋斯、罗斯柴尔德和斯蒂格里兹的不同理论,表明了信息问题对一般均衡理论框架构成了极大挑战。
这使得整整一代经济学家不得不转而重新思考不对称信息下的资源配置问题。
信息问题正是在机制设计的架构中,才得以进行较一般化、一致性的处理。
借助于博弈论的形式化表达,使得机制设计在其发展过程中,针对其面对的各种困难问题找到突破的方向。
机制设计理论和显示原理
3.4.1.3 委托人设计机制的面临的约束 目标: 目标: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函数 约束: 约束:
一、参与约束 又称为个人理性约束, 又称为个人理性约束,即如果要一个理性的代理人有任 何兴趣接受委托人设计的机制的话, 何兴趣接受委托人设计的机制的话,代理人在该机制下得 到的期望效用必须不小于他在不接受这个机制时得到的最 大期望效用。 大期望效用。
经济管理学院 曹正勇
从思想上来看,机制设计可以分为两支: 3.4.1.1 从思想上来看,机制设计可以分为两支: 第一支称为最优机制 即机制的目标是最大化委托人(或者拍卖者) 即机制的目标是最大化委托人(或者拍卖者) 的预期收益,Myerson于1981年发表的“最优拍 的预期收益,Myerson于1981年发表的“ 年发表的 卖设计”是这方面的基础工作。 卖设计”是这方面的基础工作。
必须成立
经济管理学院 曹正勇
说实话的直接机制
只有两个投标人,他们 的估价类型 V1、 V 2 都是 [ 0,上标准分布 1] 1 .两投标人同时声明 V1、 V 2 2 .投标人 i中标的概率为 q i = Vi * / 2,中标的价格为 p i = Vi * / θ
V i' Vi' aV aV × (V i − Eu i = ) = i i (V i − i i ) 2 θ 2 θ a iV i a iV i Vi2 max (V i − ) = ( a iθ − a i2 ) ai 2 θ 2θ
经济管理学院 曹正勇
直接机制:
1 .投标人同时声明自己对 标的的估价(即他们的 类型)。因为并 不要求诚实,因此投标 人 i可以选择其类型空间 Ti 中的任意类型 做声明,不管他的真实 类型是什么
Myerson与机制设计理论
Myerson与机制设计理论Roger Myerson与机制设计理论2007年Roger Myerson 与Leonid Hurwicz、Eric Maskin共同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学会对这三位经济学家的得奖原因是这样描述的:“奠定了机制设计理论的基础”。
我们这篇小文章主要目的是简要的介绍机制设计理论以及三位诺奖得主其中之一的Roger Myerson。
机制设计理论的产生首先源于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一场大论战。
这次大论战的焦点主要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能够永续地存在下去。
论战的一方以Mises与Hayek 为代表,非常明确的反对社会主义。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他们不是对社会主义理想予以批驳,而是认为,如果把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不可能获得维持社会有效运转的信息。
他们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看作是一个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每一个基层单位或企业向中央机构传送有关技术、成本、消费需求方面的信息,再由中央计划机构制定出非常详细的计划并下达给企业。
这样,中央计划机构就需要知道并处理非常庞大而复杂的信息。
因此,他们认为,经济社会不可能获得社会主义计划所需要的信息并合理的使用这些信息。
论战的另一方以Lange与Lerner为代表。
他们认为,虽然生产资料收归国有,但是资源(这里的资源不包括投资,仅仅只对消费领域而言)的流动还应由供求关系确定。
对于企业而言,每个企业应该根据边际成本等于中央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产品价格确定生产水平。
因此,他们其实主张的是一种市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这种机制旨在解决信息需求过大的问题。
尽管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信息上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又产生了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怎样激励基层单位完成上级计划部门下达的任务并且按照真实的边际成本定价组织生产。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如何解决激励相容的问题。
机制设计理论的产生还源自于经济学家对于市场经济的讨论。
传统的经济分析把经济体制看作是给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制设计理论辨析邱询旻,冉祥勇(贵州财经学院,贵州贵阳550004)[摘要]瑞典皇家科学院将第39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在机制设计理论领域作出贡献的经济学家,他们的研究极大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成为上世纪后期微观经济学领域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诺贝尔奖的颁发使机制设计理论开始引起学术界的更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围绕机制设计理论的定义、渊源、内涵、影响对其进行理论综述,以期为我国今后在机制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做好基础。
[关键词]机制设计理论;激励相容;显示原理;实施理论;马斯金单调性[中图分类号]F014.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288(2009)04-0001-05[收稿日期]2009-06-10[作者简介]邱询旻(1960-),男,辽宁丹东人,贵州财经学院经济学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美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冉祥勇(1982-),男,山东聊城人,贵州财经学院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力。
第39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对机制设计理论(Mechanism Design Theory )作出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机制设计理论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机制设计理论在现代经济学中对社会惯例和市场的分析上作出了重大的突破,改变了以前经济学家认为在政府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不能进行优化社会惯例和规章的观点,它对现在和以后的政策制定都有很大的影响。
[1]这一理论的逐渐成熟使亚当・斯密所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越来越清晰,并且可以利用“这只手”去实现计划者的目的。
正如笔者(2008)在《“环中国圈国家”的战略和作用及其三大基础》中强调的,地区性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可以加强各国经贸、文化交流,促进文明间的对话了解,实现“环中国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2]一、机制设计理论的定义上世纪60年代,里奥尼德・赫维茨最早提出机制设计理论,因此而被誉为“机制设计理论之父”。
之后,美国经济学家马斯金和迈尔森进一步发展了机制设计理论,他们的理论研究核心是如何在信息分散和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设计激励相容的机制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以学者们关于机制设计理论的定义也主要是围绕这一核心进行论述的。
赫维茨(1960)把机制设计理论定义为: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目标,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的分散化决策条件下,能否并且怎样设计一个合理机制(即制定什么样的方式、法则、政策条令、资源配置等规则),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的目标一致。
[3]赫维茨强调机制具有机械性、标准性和程序性,他的意图是使社会各学科都像化学、物理学一样精确化,如一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可以像发射火箭一样被精确地预期和准确地击中目标。
马斯金的弟子钱颖一给机制设计下的定义大致与赫维茨的相同:给定一个组织的目标(比如企业的利润、政府的税收、经济的效率、社会的公平),是否可以和如何设计一套游戏(或博弈)规则,使得每一个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基本假定:人是理性的或者说自私的,即指他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掌握各自私人信息的情况下出于自身利益行事,其最终博弈结果能够到达该组织设定的目标。
[4]我国学者丁利等认为可以把机制设计理论看作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运用,假设人们的行为按照博弈论刻画的方式,并且按照社会选择理论对各种情形都设定一个社会目标,那么机制设计就是考虑构造什么样的博弈形式,使得这个博弈的解最接近社会目标。
[5]可见,机制设计理论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首先具有一个“信息加工系统”,对收到的不完全信息进行准确、有效分析,并作出合理决策;其次,各个行为体都应该符合自由制度主义主张的自私、理性等特性,第25卷第4期2009年7月Vol.25,No.4Jul.2009JOURNAL OF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经济理论与实践追求相对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且私人的理性与社会的理性相符合。
机制设计理论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把经济机制理论的模型划为四个部分:经济环境、自利行为描述、想要得到的社会目标、配置机制(包括信息空间和配置规则)。
这一理论深化了人们在不同情况下对资源最优配置性质的理解,它允许研究者在缺乏严格假定的情况下,系统地分析和比较各种体制,帮助我们选择相对有效的交易机制、管制计划和表决程序,例如,机制设计理论可以解决垄断价格等问题。
综合各种文献,可以给机制设计理论下这样的定义:机制设计理论是一套帮助组织者设计规则,以使参与者个人的最优与整体的最优相融合的理论,是如何设定最佳的规则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的理论。
二、机制设计理论的渊源关于机制设计最早的雏形我们大致可以从《圣经》里大家耳熟能详的所罗门王故事中发现,所罗门王的机制很好的解决了孩子归属权的问题,机制的功效可以从这个小故事中隐约体现出来。
真正现代学术意义上的机制设计理论的思想渊源应追溯到上世纪30、40年代新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F. Hayek)和米塞斯(L.Mises)与兰格(nge)和勒纳(A.Lerner)之间关于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战,二人争论的焦点是计划经济到底可行不可行。
哈耶克认为由于信息太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即使在保证信息不失真和不流失的情况下,由于信息传导到计划体系的中央部门需要很长时间,因此也就失去了有效性,并且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要付出极大的成本,所以他认为计划经济不能使社会有效地运行;[6]相反,市场经济可以充分利用分散在个人和企业中的信息,并通过市场价格把信息整合,达到对信息最有效的利用,使市场本身得到准确及时的调整。
哈耶克(1945)在《价格制度是一种使用知识的机制》中进一步强调中央计划当局缺乏必要的信息,有效配置资源所需的价格及成本信息只有通过市场过程本身才能够获得。
因此,由市场力量决定价格的分散决策,比中央计划能更好地利用这些信息,这样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市场经济优于中央计划经济。
[7]而兰格和勒纳利用分散化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型(又称“兰格模型”),通过边际成本定价的方式来解决信息量要求过大的问题,并进而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资源流动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企业根据边际成本等于中央计划机构制定价格,并以此来确定产量,这样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
[8]兰格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文中指出,中央计划当局比任何私人企业家都掌握更多的有关经济体系的知识,而且比竞争市场更快地获得正确的均衡价格,兰格提出了一种机制模式:中央计划当局采用试错法来模拟市场机制,以决定生产资料的价格,从而使供求达成平衡,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兰格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源配置是由形式上类似的共同原则指导的,并指出社会主义经济贯彻决策的一致性和执行决策的效率法则,能够实现与企业家们在纯粹竞争市场上的实际行为完全相同。
他们强调政府干预会达到社会的最优。
[9]随后,哈耶克(1945)等人对此又提出了一个更加深入的问题,即在企业拥有私人信息的情况下,政府如何保证企业如实显示其边际成本及怎样才能激励企业完成生产任务并且按照边际成本去定价。
由于哈耶克对信息重要性的关注和强调,启蒙了后来的经济学家对信息有效性及机制设计的研究,为以后对机制设计理论的研究及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学者们思考的问题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最初争论的核心问题——分散化的社会主义经济机制能否最终导致资源有效配置,而开始转向一个更加一般化的问题,即什么样的经济机制才是最好的?或者说,当一个国家面临着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可供选择的经济制度时,应该如何进行取舍?其判断的标准是什么?1973年,赫维茨总结了前述有关机制设计理论的研究,发表了《资源分配的机制设计理论》一文,在文中提出了一个分析和比较各种经济机制的统一框架,正式奠定了机制设计理论的基础,指出机制设计理论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私人信息和激励问题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从而为机制设计理论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后,马斯金在1977年提交给巴黎经济学会、后于1979年发表在《经济研究评论》上的论文“纳什均衡与福利最优化”,以及迈尔森于1981年发表在《运筹学研究》上的论文“最优拍卖设计”,最终使机制设计理论不断完善起来。
三、机制设计理论的内涵机制设计理论可以作一个设计、分析和评价机制的框架体系,图1是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流程图,贯穿于机制设计的每个步骤。
首先是社会目标(包括宏观和微观的各个方面)的选定。
要建立现实的机制模型,第一步是目标的确定化和清晰化,由于现实的复杂性,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忽略次要因素,使目标简化而明确;第二步是最优机制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要考虑到激励相容、直接显示和实施的可行性,这将直接决定机制性能的优劣;第三步是对机制运行的分析,考查机制能否顺利运行,重点是对机制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一个机制最值得关注的特征有两个:信息和激励,机制的运行总是伴随着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就成为影响机制运行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使机制有效运行,最好的方式就是信息都是真的,没有扭曲,这既可以减少成本又可以促使机制优质地运行;第四步是对机制性能的评价。
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这一步,可以准确得知机制的价值所在,这一过程主要是计算机制的成本和效益,成本要考查引入新机制的成本减去旧机制的成本,包括:有形的、无形的,短期的、长期的。
对机制效益的评价是对机制实施后效果的分析,看机制的运行结果能够实现社会既定目标的程度,值得注意的是每项制度的实施都会带来额外的影响(外在性),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在机制性能评价时要作全面的分析,以便对机制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最后一步是社会目标的校对,这是在对机制的性能作出综合评价后进行的,如果最初设计的机制成本过高或副作用过大,就应该对原来的目标进行客观适当的调整,达到成本效益最大化。
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体系,是机制不断更新的体系,从长期来看,随着外界因素发生变化,机制要不断的进行微调,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10]社会目标的确定机制的设计机制运行的分析对机制性能的评价社会目标的校对在规制理论(Baron and Myerson,1982)和拍卖理论(Myerson,1981)等方面的研究。
Gibbard所定义的显示原理是一种占优策略(Dominant-strategy)的概念,而且只适用于没有虚报信息的情况:中央仲裁人搜集所有相关的信息,模拟市场机制或中央计划机制,对经济参与人提出行动建议[12]7-8;按照迈尔森(1988)的说法,假设有一个仲裁人可以与经济参与人分别进行秘密的信息交流,那么直接显示机制就可以定义为仲裁人根据自己搜索到的信息来决定向经济参与人提出建议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