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炒炭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概述

合集下载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疗效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疗效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疗效[摘要]目的:讨论中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分型及方药,以提高中医急救方面的成功率。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136例,分析其临床分型和治疗措施。

结果:136患者中主要分型为胃火炽盛型、肝火犯胃型、气不摄血型、脾胃虚寒型。

其中抢救成功128例(95.38%),死亡8例(4.62%)。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情严重,早期通过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及专病专方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中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近年来关于肿瘤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病趋势有不同报道,有减少趋势,可能和胃镜检查的普及有关,能使疾病早期发现和诊治。

我院于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病例136例,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36例,其中男94例,女42例,年龄21-69岁,平均43.5岁;最终确诊,引起出血的原发病为十二指肠溃疡者64例,胃溃疡32例,出血糜烂性胃炎19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12例,胃癌6例,原因不明者3例。

出血量1000ml者16例。

hb>90g/l者56例,hb60-90g/l者67例,hb<60g/l者l3例。

2治疗方法2.1一般治疗:全部病例均住院后静卧,嘱饮流食,对于有呕血或者出血量大的患者暂时禁食,在静脉补液后呕血停止即改为流食,黑便消失或者潜血实验阴性改为半流食,并逐步变为一般饮食。

2.2中医辨证论治2.2.1胃火炽盛型(53例):以吐血颜色鲜红或紫红,大便色黑,胃脘部烧灼胀痛,烦躁不安,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苔黄脉数为主要特征。

治以清胃热泻火止血。

方用泻心汤和十灰散加减,药用大黄、黄芩、黄连、侧柏叶、大蓟、小蓟、生地,或加用十灰散等。

2.2.2肝火犯胃型(43例):以口吐鲜血,血色红或黯紫、胁痛口苦、心烦易怒、舌干苔黄、脉弦数为主要特征。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2 2 专法治疗 .
周 氏 以益 气 摄 血 法 为 主 , 自拟 方党 参 、 予 黄
下走大肠故大便色黑。 临证指南医案 ・ 如《 吐血 》 “ 云 酒热戕 胃之
类, 皆能 助 火 动 血 ” 《 岳 全 书 ・ 证 》 “ 本 阴精 , 宜 动 也 , ,景 血 日 血 不 动 则 为病 , 动 者 多 由 于 火 , 盛 则 迫 血 妄 行 ” 盖 火 。情 志 失 调 , 郁 肝 化火 , 火犯 胃, 盛气逆 , 肝 火 损伤 胃络 , 血 上行 , 《 问 ・ 痛 迫 如 素 举 论 》 “ 则 气逆 , 则 呕 血 ” 出血 后 或 由于 气 滞 血 淤 , 血 阻 云 怒 甚 。 瘀 络 , 血 不 循 经 , 可 发 生 吐 血 。 血 证论 ・ 血 》 “ 证 火 旺 致 亦 如《 吐 云 血 气盛 者 , 属 八 九 , 盛 则 逼 血 妄 行 , 行 则 血 离 经 , 经 之 血 则 十 火 妄 离 是瘀 血 ” 因此 ,上 消 化 道 出血 实 证 型 病 因 主 要 责之 于 “ ” 。 热 、 “ ” 虚 ” 多 因 于 脾 虚 、 倦 过 度 、 病 等 因素 , 脾 虚不 摄 , 瘀 。“ 者 劳 久 致 胃络 瘀 血 等 导 致 血 不循 经而 外 溢 。 氏 …认 为 , 消 化 道 出血 的 赵 上 发生 多 与 生 活 不 规 律 、 动过 度 、 食 不 节 、 酒 过 度 等 诱 因 有 劳 饮 烟 关 , 医 辨证 多属 肝 郁 气 结 、 中 胃呆 气 滞 、 滞 血瘀 、 郁 过 久 则 化 气 瘀 热, 热伤 脉 络 则 出血 。 氏 认 为 , 消 化 道 出 血 “ ” 因 ,瘀 ” 李 1 上 火 是 “ 是 果 , 病 机 属 胃火 旺 盛 , 血 内阻 。 其 瘀

中医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概况

中医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概况
认为 I 圮H患者必有脾 胃虚 弱的病理 存在 。脾 失健 运 , 热 内 湿 生, 加重出血。故脾 胃湿热也是 U H的重要病机 G
!日j日jE
6; g阴虚火旺型用玉 女煎 加减 : 生地 2 g麦 冬 1g 生石膏 3s 0, 5, o ( 先煎) 知母 , 川牛膝各 1g丹皮炭 、 2, 侧柏炭 、 炙藕节潆 璩草各
栀子、 茜根炭 、 陈棕炭 、 炙藕 节 、 丹皮炭各 ls 黄连 3 ; 血阻 o, 癀 滞型用 四逆敖、 挑红 四物 汤台失笺散加减 : 当归 、 赤芍、 枳壳 、 炒 蒲黄 、 五灵脂 各 lg红 花 、 芎 、 胡各 6 , 0, 川 柴 E生地 1g 5 。脾 气亏
虚型用补 中益气 沥加 减: 参 lg黄 芪 3 焦 白术 、 党 o. , = 、 茂苓 当 归、 升麻炭 、 阿胶各 1g 炒柴胡 3 . 眼肉 5 , 姜 4 , 0, g龙 g炮 g 炙甘草
[]林文森 . 9 补肾药物治疗x D bJ 药物 性耳聋 的临床与 实验研
究 . 中西医结合 杂志 ,999 7 : 2 18 ,( )4 0 [0 1]乔岐 . 中国中西 医结合杂志 ,97 54 :1 19 ,()2 l
蜗毒性的保护作用
中药新药与 临床药理 ,99 1() 1 19 .03 :6 7
[1 凡成, 2]李 聂孝 平 , 姚箐 , 等
[1 1]赵文斌 , 家兰 . 王 中西 医结台治疗 老年 性耳 鸣耳聋 7 例 8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咽喉科 杂志 ,97 54 :0 —25 19 ,()24 0
性的保护作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984 t2 4 19 () 1 —1 [2 2]刘佳运 , 徐绍 勤 . 彭斌 , . 等 复聪片对老 年大 鼠耳蜗 内神

血余炭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血余炭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血余炭药材名称:血余炭拼音名称:XUEYUTAN别名:乱发炭,头发炭(河北),人发炭。

科属: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

性味:[性味、归经]苦,平。

归肝、胃经。

功效: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中成药:共有17种中成药使用血余炭:定喘膏京万红妇良片丹骨生发酊安坤赞育丸万灵五香膏益坤丸玉液金丸舒筋跌打膏五香伤膏等。

应用:1、出血证。

发乃血之余,故可入血,并以炭入药,故有收涩止血之功,且能消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可用于各种出血之证,尤多用于咳血、衄血、吐血、血淋、尿血等出血病证。

既可内服,也可外用。

如《梅师集验方》治鼻衄,《中藏经》治齿衄,《证治要诀》治肌衄等,皆以本品外用。

若治咳血、吐血,常与花蕊石、三七同用,如化血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治血淋,《赤水玄珠》以之配蒲黄、生地、赤茯苓、甘草,水煎服;若治便血,可与地榆、槐花等同用,如三灰散(《类证治裁》);用治崩漏,可单用本品,与酒和服。

2、小便不利。

本品苦降下行,能化瘀通窍,通利水道,故可用治小便不利,常与滑石、白鱼同用,如滑石白鱼散(《金匮要略》)。

用法用量:煎服,6~10G;研末服1.5~3G。

外用适量注意事项:本品多研末为散剂应用,或以胶囊剂内服。

在止血时以血余炭膜剂较散剂效果满意。

采收加工:收集人发(男女均可)用硷水或肥皂水洗净污垢,再用清水洗净,晒干;然后放在铁锅内,须要填满压紧,上盖瓦盆,用湿泥封严,勿使漏气,加火煅之。

煅时当用慢火,温度及时间均须注意掌握。

如火猛,时间长,则枯焦;如火力小,时间短,则煅不透,尤其不可漏气,以免灰化。

煅好后,停火,放冷,取出。

炮制工艺:捡净杂质,晒干,捣碎即成。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血余中的主要成分为一种优角蛋白,含水分12%~15%,灰分0.3%,脂肪3.4%~5.8%,氮17.4%,硫5.00%。

亦含黑色素。

灰分中含有金属,按含量多少依次为:钙、钠、钾、锌、铜、铁、锰、砷。

血余炮炙成血余炭时,有机成分破坏炭化,无机成分同上。

中药炒炭止血机理的概述

中药炒炭止血机理的概述

中药炒炭止血机理的概述一、前言中药炒炭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方法,常用于止血。

其机理主要是通过改变中药的化学性质,使其具有较好的吸附和凝聚作用。

本文将从中药炒炭的基本原理、制剂方法、化学成分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基本原理中药炒炭的基本原理是将中药加热至高温状态下,使其发生碳化反应,从而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具体来说,碳化后的中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吸附作用:碳化后的中药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多,因此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

它可以吸附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等细胞成分,形成一个稳定的凝块。

2.凝聚作用:碳化后的中药可以与血浆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在局部形成一个稳定而不易溶解的凝块。

3.止血作用:由于上述两种作用,碳化后的中药可以有效地止血。

三、制剂方法中药炒炭的制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合适的中药材:一般来说,具有较好止血作用的中药都可以用于炒炭。

如龙血、木香、膏蟹壳等。

2.加热:将中药材放入锅中,加热至高温状态下,直至发生碳化反应。

3.粉碎:将碳化后的中药材粉碎成细粉末,以便于使用。

四、化学成分中药炒炭后,其化学成分发生了较大变化。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水分含量降低:由于高温作用,中药材内部的水分被蒸发掉了。

2.灰分含量增加:由于碳化反应,中药材内部的有机物质被氧化生成了灰分。

3.活性物质改变:部分活性物质可能会被氧化或者降解,从而影响其功效。

五、临床应用中药炒炭常用于外伤出血和手术止血等方面。

具体应用时,可将其粉末直接撒在伤口上,或者制成敷料等形式使用。

由于其吸附和凝聚作用,可以有效地止血,并且不会对人体造成过多的损伤。

六、注意事项中药炒炭虽然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但是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中药材:不同的中药材具有不同的功效,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2.掌握好加热时间和温度:加热时间过长或者温度过高都会影响中药的质量。

3.避免过多使用:过多使用中药炒炭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损伤,应适量使用。

上消化道出血808方案[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治疗方案选择]

上消化道出血808方案[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治疗方案选择]

上消化道出血808方案[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治疗方案选择]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道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与黑便,可伴有相关病症的临床表现,是常见的急症。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肝硬化合并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应激性溃疡等。

临床可根据病史、X线钡餐造影、胃镜、B超检查等,明确引起出血的原发病。

本病属中医血证中的“吐血”、“便血”范畴。

社区医生遇到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患者时,在积极分析判断可能的病因时,应同时进行治疗,以防止患者发生休克或已有休克者进一步恶化而危及生命。

本文特从中西医的不同角度出发探讨一下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案。

西医治疗方案一般治疗方案大出血宜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头侧位,对于呕血病人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血液吸入气管发生窒息;已有休克或老年患者应给予吸氧;有呕血或出血量大或考虑为食管静脉破裂出血者应禁食,少量出血可适当进流食;对肝病患者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

应加强护理,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及每小时尿量,保持静脉通路,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和心电图监护。

补充血容量方案首先可输入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血浆代用品,以及与体液等渗的盐水和葡萄糖溶液;右旋糖酐24小时内≤1000ml,以免抑制网状内皮系统,加重出血倾向。

对于失血过多者或已出现休克表现者,当血红蛋白6时,才有利于诱导血小板向出血部位聚集,以促进凝血块的形成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此外,pH>6时,胃蛋白酶的活性丧失,使凝血块中的纤维蛋白不再发生溶解,使已形成的凝血块不再被消化、破坏,从而可更好地达到止血的目的。

②生长抑素:研究证实,生长抑素有直接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因此,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较满意的疗效。

常用的制剂有两种,即14肽的生长抑素(施他宁)及8肽的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善宁)。

生长抑素对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等疾病所致的出血亦有效。

中药炒炭止血机理的概述

中药炒炭止血机理的概述

中药炒炭止血机理的概述引言中药炒炭是一种传统的制药工艺,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炒炭后的中药在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对中药炒炭止血的机理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药炒炭的作用和应用。

中药炒炭的基本原理中药炒炭是指将中药材经过高温处理,使其发生炭化反应,进而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通过炒炭过程,中药内的活性成分发生改变,使其具有更强的止血作用。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1. 炭化过程中的化学改变炒炭过程中,中药材内的一些化学成分会发生转化,产生新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中的一部分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例如,黄芩炭化后生成的黄芩素,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微血管壁弹性的作用,能有效止血。

2. 物理结构的改变炒炭过程中,中药材的物理结构会发生变化。

炭化后的中药颗粒变得更加坚硬,形成覆盖在出血血管表面的保护层,有效阻止血液的外溢,停止出血。

同时,炭化后的中药具有吸水性,能够迅速吸收伤口分泌的血液,形成血块,加速止血过程。

3. 炭的吸附作用炭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伤口表面的血液和血小板。

炭化的中药通过吸附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促进血液的凝固,迅速形成血块,阻止血液继续外流。

中药炒炭的应用领域中药炒炭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出血性疾病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以下是中药炒炭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1. 消化系统出血中药炒炭在消化系统出血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炒炭后的丹参能够有效止血,并通过调节血液循环促进伤口的愈合。

此外,炒炭的黄连被用于治疗胃出血和消化道溃疡等消化系统出血疾病。

2. 呼吸系统出血中药炒炭也被用于治疗呼吸系统出血。

炒炭后的白果能够有效减少咯血和肺出血的症状,并帮助止血。

此外,炒炭后的川贝母也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出血的治疗中。

3. 泌尿系统出血中药炒炭在泌尿系统出血的治疗中也有应用。

例如,炒炭后的地榆可以有效抑制尿血的发生,并促进尿道和膀胱的修复。

中药炒炭与止血效能的提升

中药炒炭与止血效能的提升

浅谈中药炒炭与止血效能的提升梁龙莹(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浙江,杭州)关键词:中药炒炭止血作用止血机理综述摘要:综述了古代及现代对中药炒炭止血的相关文献资料及科学研究,从止血机理、相关止血成分对中药炒炭后“止血效能的提升”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与总结,以期为以后炭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炒炭是我国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早在金元时期《十药神书》中就有记载葛可久用炭药“十灰散”治疗肺病吐血的实例,且疗效显著。

根据当时中医五行相克的定律,认为:红属火,黑属水,水能克火。

从而形成了炭药止血原理。

现代研究证明,中药经炮制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止血作用,或增强或减弱,根本原因在于炮制前后中药内某些物质的量发生了变化,从而触发促进凝血过程或抗纤维蛋白溶解,加强收缩血管和降低血管通透性,表现为止血效能提升[1]。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Carbonization, hemostatic effect, hemostatic mechanism, summary: summarized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n carbon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hemostatic, in this paper, the hemostatic mechanism and related hemostatic components we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research of charcoal. CARBONIZATION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method in China, as early as in the Jin and yuan dynasties, "Shiyao Shenshu" recorded GE kejiu charcoal powder "Shihui powder" treatment of hematemesis of lung disease examples, and significant efficacy.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the five elem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at that time, that: red fire, black water, water can get rid of fire. Thus formed a charcoal hemostatic principle. Modern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hinese medicines have hemostatic effects in varying degrees after processing, either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The basic reason is that the amount of certain substances in Chinese medicines has changed before and after processing, this triggers the promotion of the clotting process, or fibrinolysis, which strengthens the constriction of blood vessels and lowers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 the form of increased haemostasis.1炭药的分类及相应的止血机理目前世界对中药炒炭止血的机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1活性炭对止血的影响中药经过炭化后都会产生一定量的炭素,近似于活性炭,为疏松多孔的物质,具有吸附、沉淀作用。

炒炭止血原理

炒炭止血原理

炒炭止血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炒炭止血这神奇的事儿。

你说这炒炭止血啊,就像是一场奇妙的魔术。

咱平时看到的那些中药材,经过一番炒制,就仿佛被施了魔法一样,有了止血的超能力!就好比那普普通通的纸张,经过特别的处理,就能变成珍贵的艺术品,是不是很神奇呢?咱就拿地榆来说吧,这原本平平无奇的药材,一旦经过炒炭,嘿,那止血效果可就不一般了。

想象一下,就好像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突然摇身一变,成了拯救世界的大英雄!这变化,谁能想到呢?为啥炒炭就能止血呢?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其实啊,就像是给这些药材穿上了一层特殊的“盔甲”。

这层“盔甲”让它们变得更加强大,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止住那不听话的出血。

你说这多有意思啊!再看看棕榈炭,平时可能都不太注意到它,可一旦变成炒炭,那可就厉害啦!就好像一个隐藏在人群中的高手,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关键时刻一出手,就能让人惊叹不已。

它能迅速地发挥作用,把出血的地方给牢牢守住。

还有艾叶炭,也是炒炭止血的一把好手呢!它就像是一位贴心的小卫士,随时准备着为我们的身体保驾护航。

当有出血情况发生时,它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把问题解决掉。

炒炭止血这事儿,可真是博大精深啊!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我们得好好研究,好好利用。

这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小技巧一样,掌握了就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顺畅。

你说,要是没有了炒炭止血这一招,那遇到出血的情况该咋办呀?那岂不是会让人手忙脚乱的。

所以啊,我们得好好珍惜这神奇的技术,让它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咱也别小看了这些中药材,它们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但经过一番特殊的处理,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这就跟我们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只要找到合适的机会,就能大放异彩。

总之呢,炒炭止血原理真的是太有趣、太实用啦!我们可得好好了解了解,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呢!让我们一起为这神奇的炒炭止血点赞吧!。

炒炭止血原理

炒炭止血原理

炒炭止血原理炒炭止血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它利用炒制后的竹炭或木炭来止血。

炒炭止血原理主要是通过炒制后的炭粉对伤口进行覆盖,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炒炭止血的原理虽然简单,但却十分有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和民间医疗中。

炒炭止血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炒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炒制后的炭粉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吸附伤口渗出的血液,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血液继续流出。

其次,炒炭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炒制后的炭粉中含有丰富的微孔结构,这些微孔能够吸附并杀灭细菌,防止伤口感染,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此外,炒炭还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炒制后的炭粉能够吸附伤口周围的炎症物质,减轻疼痛感,有助于缓解伤口疼痛。

总的来说,炒炭止血的原理是通过炒制后的炭粉形成一层保护膜,具有吸附血液、抗菌、止痛等作用,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炒炭止血通常用于外伤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情况。

使用时,可以将炒制后的炭粉直接撒在伤口上,或者用纱布包裹后敷在伤口处,然后用绷带固定。

在止血的同时,还可以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需要注意的是,炒炭止血虽然简单易行,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伤口。

对于较大、较深的伤口,以及内脏器官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不宜使用炒炭止血。

此外,对于过敏体质者,也应慎重使用炒炭止血。

总的来说,炒炭止血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其原理简单而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适当了解并掌握这一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根据伤情的轻重和特点,谨慎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并在必要时及时就医。

中药炮制炒炭法

中药炮制炒炭法

中药炮制炒炭法
中药炮制炒炭法是中医药中的一种炮制方法,常用于石炭、竹炭、针叶木炭等材料的制成。

其步骤如下:
1. 材料选择:选择质量良好的原料,如石炭、竹炭等。

2. 原料清洗:将原料放在清水中浸泡,用手指轻轻搓洗,去除杂质。

3. 晾干:将洗净的原料晾干,去除水分。

4. 炒炭:将原料放入铁锅或炙炉中,用文火慢慢炒热。

炒炭时需不停翻动,以免炭烧焦或烤均匀不足。

5. 炭化:当原料开始变黑、变硬,并冒出有香味的烟雾时,表示开始炭化。

继续炒热,直至炭化程度适宜。

6. 出炉:取出已炭化的材料,放置于通风处晾凉。

人工炒制时,还需借助特定仪器对炭火进行焙烧,以增加焦炭的亲脂性和药性。

7. 粉碎:将炭化后的材料研磨成粉末。

可以采用研磨机或者乳钵等器具。

8. 包装:将粉末装入干燥、密封的容器中,储存备用。

中药炮制炒炭法在传统中药制作中起到提高药效、增强药性、
减少毒性的作用。

炭炮制后的中药可用于治疗肠胃疾病、消化不良以及清热解毒等症状。

最新中药炒炭止血作用的研究进展

最新中药炒炭止血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药炒炭止血作用的研究进展中药炒炭用于临床止血是我国医药学的一大特色,在历代中医用药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药炒炭主要包括炒炭和煅炭两种。

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止血出者,燔(烧)发安其(创伤)”的记载。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中记载了“枳实,王不留行,桑根皮……烧灰存性,勿令灰过”。

到了金、元时期,炭药品种已十分丰富,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介绍用十灰散治疗肺病吐血,疗效显著,对炭药应用于止血产生了很大影响。

当时的医药学家根据中医的五行生克规律,提出“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之说,认为红属火,黑属水,水能克火,从而形成最初的炭药止血理论。

随着现代医药学水平不断进步和中药现代化研究不断深入,中医药学家对中药炒炭的止血作用有了不同的认识,即不是所有药物在炒炭后的止血作用都被加强,有些药物在炒炭后的止血作用会不升反降。

本文对炭药止血的现代研究作一概述。

1 炒炭止血作用的历史回顾中医炭药在临床用于止血可分为以下几种:1)收敛止血(用于出血量多且不止者。

必须结合病理表现用药,避免因见血止血而导致产生瘀血。

通常采用侧柏炭、棕桐炭、茜根炭、藕节炭、血余炭等)。

2)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出血。

中医认为血得热则行,血凉则自能归经。

常用水牛角、赤芍药、玄参等配伍牡丹皮炭、生地黄炭)。

3)祛瘀止血(用于体内瘀血积蓄导致行血不畅、血出不止者。

常用三七、蒲黄、血竭等配伍不同类型的炭药,从而达到理气活血、祛寒行瘀、破血逐瘀、行血止血等多种治疗目的)。

4)补血止血(常配伍熟地黄炭、白芍药炭、当归炭等)。

在历史上,中医对中药炒炭提出过“炒炭存性”的基本要求,其目的:一是去其燥性和烈性,使药性缓和;二是防止焦化及有效成分丧失,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三是破坏部分非止血成分,避免对止血作用的不利影响。

“炒炭”是药物在炒制后使其止血作用得以增强,“存性”是药物在炒炭后的治疗作用得以保留,“炒炭存性”可以说是较早地对炭药提出的质量要求。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文字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文字

上消化道出血便血(吐血)的中医综述该病属于祖国医学“便血”(吐血)范畴,早在《内经》就对“便血”(吐血)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有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灵枢·百病始生篇》“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司天,塞淫所胜,……民病厥心痛, 呕血,血泄,……,岁少阴在泉,火淫所胜,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 甚则血便”,“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口烂、血溢、血泄”,《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素问·阴阳别论》“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认为“便血”(吐血)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饮食失节,劳累过度,七情内伤及外感六淫致胃肠积热,肝郁化火,湿热下注和邪留五脏,但此时尚无方药记载。

《金匾要略》则较详细记载了便血,吐血的辩治规律,“病人面无血色,无寒, 脉沉弦者妞,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渴者,必吐血”,“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心气不足,吐血蛆血,泻心汤主之”,“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总结“便血”的病机主要是两条:一是火热迫血妄行,二是虚寒气不摄血。

并给予具体治法和方药,其理论和方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并一直沿用至今。

隋嘿元芳《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夫吐血者,皆由大虚损及饮酒,劳损所致也……”, ,’,自主血,肝藏血,愁忧思虚则伤心,患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肝心二脏伤,故血流散不止,气逆则呕而出血”,“热气在内,大便下血,鲜而腹痛, 冷气在内,大便血下,其色如小豆汁,出时不甚痛”,“远近者,病在上下焦也”,提出虚损,饮酒可致吐血,对七情内伤所致便血(吐血)作了更进一步综述,并对便血的出血部位和辩证论治作了准确的分析,与现代医学比较吻合。

唐《备急千金要方》创制了生地黄汤,犀角地黄汤治疗胃热吐血,以达凉血止血目的。

宋《济生方》提出治血四法“风者散之,热者清之,寒者温之,虚则补之”,认为风邪入肠胃也致便血,即后世所说的肠风下血,并提出用散风除邪以达止血目的。

中医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及胆道等部位的出血。

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以及由大量出血而引起的贫血、休克等一系列全身症状。

本病可因肝硬变、食管癌、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脱垂、胰腺癌、尿毒症、血液病等多种疾病引起。

属于中医学中“呕血”、“吐血”、“便血”范畴。

病因有饮酒过度、嗜食辛辣、情志过极、劳倦过度等。

病机多为湿热壅胃,肝火犯胃、热迫血行,或气虚不摄、血溢脉外、瘀血内停所致。

血出之后,气随血脱,可致气血大亏,甚可出现血竭气脱阳亡之危证。

【诊断】1.呕吐物呈咖啡色或暗红色,吐血量多者可呈鲜红色,多夹食物残渣,混有胃液。

2.初起常有恶心,胃院不适或疼痛。

吐血量多者,头晕心慌,汗出肢冷,甚或晕厥。

3.皖腹有压痛,肠鸣音活跃,出血量多者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

4.呕吐物或粪便潜血强阳性,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下降。

5.胃镜检查及胃肠X线钢餐造影,可明确出血病灶部位和性质。

出血后48小时内行紧急内镜检查,对出血原因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不主张在出血急性期内行X线饮餐检查。

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对明确出血部位也有帮助。

6.肝功能、甲胎蛋白测定、癌胚抗原及对胆、胰、肝、脾等的B超或CT等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的治疗以止血为首要。

其病理环节有热与虚的不同。

凡因热所致者,当以清热凉血止血为主;因虚引起者,当以益气摄血为主,酌加滋阴或温涩之品。

凡出血者,多有留瘀,故可适当加入活血止血之品。

1.胃热壅盛证吐血色红或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皖腹胀闷,甚则作痛,口臭,大便干结或解黑便,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药举例: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生大黄(后下)15g,黄连6g,黄苓10g,大蓟15g,小蓟10g,侧柏叶10g,茜草根10g,白茅根10g,棕枢!炭10g,牡丹皮10g,炒桅子10g。

加减:胃气上逆而见恶心呕吐者,可加赭石10g,竹茹10g,旋覆花IOgo口渴,舌红而干,脉象细数者,加麦冬10g,石斛10g,天花粉15g。

炒炭止血名词解释(一)

炒炭止血名词解释(一)

炒炭止血名词解释(一)
炒炭止血
介绍
在医学领域中,炒炭止血是一种传统并且有效的方法。

通过燃烧
炭疽菌中的毒素,可以达到止血的效果。

下面是相关名词的解释和例子。

炒炭
炒炭是指将炭疽菌进行高温处理,燃烧菌体内的有毒成分。

例子:将炭疽菌加热至高温,使其变成灰烬。

止血
止血是指通过某种方法,使血液停止流出,达到减少出血的目的。

例子:使用纱布固定在伤口上,以防止出血。

炭疽菌
炭疽菌是一种能引起多种动植物感染的病原菌,属于革兰氏阳性
细菌。

例子:炭疽菌可引起人和动物的皮肤感染。

毒素
毒素是一种有害物质,可以对人体或其他生物产生毒性作用。

例子:炭疽菌产生的毒素可以引起中毒症状。

高温处理
高温处理是将物体置于高温环境中,以达到杀菌、灭菌或改变物体性质的目的。

例子:将炭疽菌加热至高温,以破坏其细胞结构。

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是指经过长期发展和验证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某个领域。

例子:炒炭止血是一种传统方法,被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和止血。

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某种方法或措施达到预期效果的程度。

例子:炒炭止血在很多研究中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以上是有关”炒炭止血”的相关名词解释和例子,这些术语在研究和实践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炒炭止血这种传统方法。

大黄炭的基本介绍

大黄炭的基本介绍

大黄炭的基本介绍大黄炭,中药名。

为中药材大黄的炮制加工品。

常用于凉血止血。

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大黄炭的基本介绍。

大黄炭的基本介绍【介绍】1. 大黄炭性状:表面焦黑色,断面焦褐色,质轻而脆。

有焦香气,味微苦。

炮制作用:生大黄,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攻积导滞,泻火解毒力强,用于实热便秘,高热,谵语,发狂,吐血,衄血,湿热黄单一,跌打瘀肿,血瘀经闭,产后瘀阻复痛,痈肿疔毒;外治烧烫伤等症。

如用于治热结便秘,潮热谵语的大承气汤(《伤寒论》);治热毒肠痈的大黄牡丹皮汤(《金匮》);治疮痈肿毒,或烧伤、烫伤的金黄散(《外科精义》)。

大黄炭泻下作用极微,并有止血作用。

如用于治食积痞满,产后瘀停,症瘕癖积。

单用或与活血祛瘀药同用。

贮存:贮干燥容器内,炮制品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2.大黄(Dahuang) RADIX ET RHIZOMA RHEI 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e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 的干燥根及根茎。

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

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

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

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性味与归经】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与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5月第36卷第3期上消化道出血属中医学血证中吐血、便血范围,属内科急重症之一。

中药炒炭主要包括炒炭和煅炭两种。

从最早记载制炭药物的《五十二病方》至今,炭药的应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出血病证的治疗。

现将中药炭类制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进展概述如下。

1炭药止血机制从药理学角度讲,止血药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促进血液凝固过程和抗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及降低血管通透性和促进血管的收缩反应。

不少中药炒炭制品能缩短凝血和出血时间,如蒲黄、大蓟、小蓟、侧柏叶、茜草、地榆、槐花、藕节、莲房、棕榈、血余炭、荷叶、灯芯草。

现代研究证明,炭药止血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

1.1钙离子和炭素对止血作用的影响多数动植物体内都含有钙元素,经制炭后产生的可溶性钙离子能促进血液凝固,从而缩短凝血时间,产生止血效果。

盛瑞才等[1]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蒲黄、槐米、栀子、侧柏叶、牡丹皮5味药炮制前后的钙离子量进行了测定,发现炭品比生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如棕榈炒炭生品含量仅为3194ppm ,而炒炭后含量高达7685ppm [2]。

王议忆等[3]的实验表明:地榆、蒲黄2味药炒炭后,组织结构均发生改变,导管、花粉粒都有不同程度的炭化。

药物产生炭素,成分具有吸附、收敛作用,可促进止血、收涩。

草酸钙结晶在炒炭过程中数量减少,体积减小,产生可溶性钙离子,钙可促进血液凝固,因此增强了止血的功效。

小蓟、大蓟、大黄、蒲黄、仙鹤草、艾叶、槐米、栀子、侧柏叶、牡丹皮等都是临床常用中药,经制炭后,均具有止血作用。

于冰露[4]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药物炒炭后其表面形成炭素(活性炭),利用炭素的机械物理作用可达止血止泻目的。

因为炭素表面粗糙,与血液接触后可促进血浆凝血因子激活、血小板裂解及释放出血小板因子,从而促进血液凝固;同时还可释放出一种加强平滑肌紧张性的物质,引起血管收缩,有助于止血。

1.2鞣质对止血作用的影响鞣质又称单宁或鞣酸[5],是一类比较复杂的具有沉淀蛋白质性质的水溶性多元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约70%以上的中草药含有鞣质类化合物。

鞣质本身具有收敛止血作用,能收缩微血管,易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大分子物质在血管破损处形成硬块,阻止血液外流的同时达到止血目的[6]。

传统用药经验认为,槐米炒炭后能缓和其寒性,产生涩性,增强止血作用。

陈美燕[7]分别采用重量法和滴定法对槐米炒炭前后所含鞣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槐米炭的鞣质量高于生槐米,故槐米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茜草炭和茅根炭都是中医临床常用止血药物,也是止血古方十灰散的组成方药。

宋磊等[8]采用磷钼钨酸显色法测定发现,荆芥穗炭饮片中鞣质含量为0.333%,荆芥穗饮片中鞣质含量为0.2491%,前者鞣质含量明显高于荆芥穗。

1.3微量元素的作用几乎所有的中草药均含有数量不等的微量元素。

一些人体的必须微量元素都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而人体中所含的氨基酸、蛋白质、肽等均可作为络合物的优良配伍体。

络合反应是微量元素所参与的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也广泛存在于中药的相互配伍及体内所发生的生化反应中[9]。

现代科学逐渐揭示微量元素与人体生命活动有密切联系,反映在血液系统方面,微量元素可能通过影响血液成分等途径而发挥止血效能,并且有不少微量元素能间接地对凝血因子发生中药炒炭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概述徐平1,时昭红2,张江春2,石拓2(1.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65;2.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武汉430022)[摘要]从止血机制和临床应用两个方面,概述了中药炒炭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近况。

参考文献27篇。

[关键词]中药炒炭;上消化道出血;作用机制;临床疗效;综述[中图分类号]R25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59X (2012)03-0265-03[收稿日期]2011-08-30第36卷第3期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Vol.36,No.32012年5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May .20122652012年5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6卷第3期作用、参与多种酶和激素的活动,而对全身性和局部性的出血、凝血过程发生影响[10]。

崔箭[11]经过对十灰散的实验研究发现,在高温制炭下有机分子可以产生某些变化,而微量元素则不受影响,相反使其高度浓缩和集中,改变了微量元素存在的状态,使药材组织部分破坏,易于溶出,增强了止血功能。

有些中药如侧柏叶、山楂炒炭后Zn、Mn、Cu、Fe、Ca等微量元素含量发生变化,止血作用较生品明显增强[12]。

陶崇斌等[13]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止血作用为指标,经过对侧柏叶的研究认为,侧柏叶炮制后Zn、Pb、Co、Mn、Cr、Cu、P、Fe、K、Ca等元素含量均较生品为高,除制炭富集的因素外,还与发生的理化变化有关。

1.4其他成分对止血作用的影响大黄中的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儿茶素和没食子酸等成分,通过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改善脆性,兴奋胃肠道的局部血管,同时显著增加纤维蛋白原活性,使凝血时间与出血时间明显缩短,从而有助于止血。

大黄的止血有效成分a-儿茶素和没食子酸能降低抗凝血II(ATII)的活性,升高a2巨球蛋白的含量,竞争性地抑制纤维溶酶及纤维酶原活化素的活力,使纤溶活力下降,并增加血小板的黏附性和聚集能力,从而加速止血[14]。

包贝华等对荆芥穗炒炭前后的总黄酮量进行了比较,发现炒炭后总黄酮的量明显升高。

对比荆芥穗炒炭前后的紫外光图谱,发现其炒炭前后紫外光图谱有较大差异,提示荆芥穗炒炭前后黄酮成分及比例有显著改变,可能与荆芥穗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有关[15]。

2临床应用2.1辨证论治中医学认为出血的本质是络伤血溢,多数学者认为引起络伤血溢的病机主要责于热、瘀、虚。

由于饮食失节,嗜食辛辣酒类,热积胃中,热伤胃络,胃气失和,血随胃气上逆而吐出,或下走大肠而大便色黑。

闫惠霞[16]将上消化道出血分为三型:脾虚不摄、寒热相夹型,药用党参、茯苓、地榆炭各15g,白术、制半夏、黄芩、白及、侧柏炭各20g,甘草9g,大黄、生蒲黄各10g,三七粉1g(冲服);肝胃积热型,药用黄芩12g,黄连6g,生大黄10~15g(后下),制大黄、生蒲黄各10g,生地黄、地榆炭、侧柏炭各15g;胃阴损伤型,药用生地黄、白芍、百合各15g,北沙参、太子参各20g,麦冬12g,石斛30g。

治疗86例,显效40例,有效42例,无效4例,有效率95.35%。

罗军[17]辨病结合辨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12例,胃热炽盛型用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大黄、黄芩炭、侧柏叶、焦栀子、茜根炭、陈棕炭、炙藕节、丹皮炭各10g,黄连3g;瘀血阻滞型用四逆散、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当归、赤芍、枳壳、炒蒲黄、五灵脂各10g,红花、川芎、柴胡各6g,生地15g。

脾气亏虚型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10g,黄芪30g,焦白术、茯苓、当归、升麻炭、阿胶各10g,炒柴胡3g,龙眼肉5g,炮姜4g,炙甘草6g;阴虚火旺型用玉女煎加减:生地黄20g,麦冬15g,生石膏30g(先煎),知母、川牛膝各12g,牡丹皮炭、侧柏叶炭、炙藕节、紫珠草各10g。

煎服,每日1剂。

各型均加生三七粉6g,白及粉10g,调糊,日分3次服(或鼻饲),服1周。

结果:显效81例,有效2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6%。

徐国祥[18]将本病分为虚实两型辨证治疗60例。

胃热伤络型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生大黄、黄芩各9g,黄连6g,生地黄20g,茜草炭、白及、小蓟、大蓟各10g,牡丹皮、乌贼骨各15g。

脾气虚弱型用归脾汤加减:党参12g,白术9g,茯苓、当归、白芍、熟地黄炭、白及炭、仙鹤草、阿胶、黄芩各10g,黄芪、灶心土各30g。

随症加减,日1剂,水煎服,有效率96.7%。

2.2专方治疗刘吉鑫[19]自拟益气凉血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2例,出血量每日<500mL者,处方:炙黄芪15g,党参、当归、地榆炭、槐花炭各15g,蒲黄、炒阿胶各20g,煎服;另用乌贼骨粉、紫珠粉各30g,生大黄粉3g,三七粉6g,将药粉和匀,分3次开水调服。

出血量每日>500mL者,先用白条参15~30g煎汤服,并输血输液,后服上方益气凉血汤。

结果:总有效率为100%。

和建林等[20]自拟调中益气止血汤:黄芪15~30g,党参、当归、白术、柴胡、延胡索各10~15g,地榆炭、贯众炭、生地黄炭各20g,陈皮10g,大黄炭5~10g,三七粉4g(冲服),生甘草5g,随症加减。

治疗40例,痊愈30例,显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

保远玉[21]用乌及泻心汤(黄连8g,炒大黄、乌贼骨、三七、地榆炭、藕节炭各10g,白及、仙鹤草各15g,牡丹皮12g)随症加减治疗56例,痊愈43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3%。

黄桂荣[22]用自拟补气摄血汤(炙黄芪24g,党参、当归、地榆炭、槐花炭各12g,炒蒲黄10g,阿胶20g烊化,紫珠草30g),每日1剂水煎取液,并用海螵蛸粉10g,大黄粉1g,三七粉2g,日3次汤剂送服。

治疗62例,显效56例,有效6例。

2.3结合内镜治疗陈庆红等[23]用消痔灵内镜下2662012年5月第36卷第3期注入曲张静脉,7~14d后重复注射1次,4次为1疗程。

治疗32例,显效24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

赵宝华[24]以五倍子、诃子、明矾按1∶2∶1比例,每70mL煎液浓缩至20mL,经内镜喷洒治疗本病22例,经1次喷洒,出血全部停止。

翟正保[25]经内镜注入白及糊状液治疗本病25例,将1g 白及粉末加20mL生理盐水调成糊状液注入出血病灶表面。

注入后即刻可见病灶表面形成胶状膜,一般2~3min后出血即可停止。

注入1次后一般不再用其它止血措施,结果总有效率96%。

时昭红等[26]采用胃镜下病灶处直接喷洒微米大黄炭(颗粒大小15μm)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去甲肾上腺素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静滴法莫替丁;治疗组胃镜下平均止血时间16.02s,较对照组的21.66s明显缩短(P<0.01);止血成功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P< 0.05)。

向爱民[27]通过胃镜局部喷洒大黄白及合剂治疗本病60例,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30例予洛赛克40mg或西咪替丁0.6~0.8g静脉滴注,每日1次,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讨论中药炭类制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其独特的优势,方法多,止血快,疗效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中医药治疗急性胃黏膜出血、胃和十二指肠良性溃疡出血的效果较好,但对上消化道血管瘤破裂出血、肝硬化和肝癌致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上消化道癌症出血的疗效不够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