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心理分析

合集下载

当前大学生人格障碍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

当前大学生人格障碍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

当前大学生人格障碍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和教育水平的提升,人格障碍在大学生中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增加呢?如何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呢?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影响大学生人格健康的因素1. 父母教育方式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引导者,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对于孩子成长中的人格影响巨大。

然而,现在很多父母很少会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和需求,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和表面形象,给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导致孩子在人格培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2. 教育制度的影响现在的教育制度普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使得很多学生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人格的培养。

同时,高中和大学都普遍存在升学考试,形成了竞争激烈的环境,导致很多学生具有自卑、焦虑等抗压能力不足的问题。

3. 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社会从纵向分层走向横向分层,社会地位不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导致很多人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确定,同时,社交网络也让人们面对更多的选择和娱乐方式,促使人们呈现出过度自我、缺乏自控等不良特质。

二、大学生人格障碍的表现1. 固执己见固执己见的表现为偏执、顽固、自我封闭、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

这样的人会将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别人,容易造成人际冲突和矛盾。

2. 依赖性依赖性表现为缺乏自信,缺乏主见,无法自立,甚至进一步出现依赖他人的行为。

在学习、工作上,这样的人往往会寄希望于他人来取得成功,缺乏自我奋斗的意识。

3. 自恋自恋表现为过度自我,缺乏关心他人的行为。

这样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别人的存在往往没有什么感受,而且也不配合别人,行为即使没有危险,也会感到无所谓。

4. 避孕型避孕型表现为回避困难、缺乏责任感,在面对压力和问题时有闪躲、逃避的趋势。

这样的人会对自己的能力和处事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不敢面对挑战和困难。

三、提高大学生人格健康的对策1.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强化父母教育责任,加强家庭教育的培养,建立起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平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孩子成长,提高孩子心智健康水平。

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大量的研究资料和临床实践表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都会对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

目前一般认为,人格障碍是在大脑先天性缺陷的基础上,遭受环境有害因素(特别是心理一社会因素)的影响形成的。

1、遗传因素与脑发育因素:根据对人格障碍者的家谱调查、双生子调查以及染色体调查认为遗传与人格障碍有关,而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颞叶癫痫及脑外伤等可为促发因素。

这些均提示生物因素是形成人格障碍的原因之一,但可能不是主要的。

2、童年期精神创作和不合理教养:婴幼儿时期母爱的剥夺、父母离婚、家庭感情破裂、长辈过分溺爱、不合理的教育常是人格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

而有些家长酗酒、违法乱纪、道德败坏,常给幼小心灵以严重的影响,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带来巨大危害。

儿童时期的不合理教养也可导致人格的病态发展。

儿童大脑有很大的可塑性,一些不良倾向经过正常的教育可以消除,如家长听之任之不加管教,发展下去就可出现行为障碍。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态度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

曾发现有的母亲无意识地放任孩子说谎、做坏事,招致孩子后来人格的不稳定和混乱。

3、社会因素:人格障碍在资本主义国家较为多见,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家庭结构不稳定,离婚率高,弃婴私生子多,犯罪案件比比皆是,社会风气恶劣,黄色书刊及色情影视的影响。

由此可见,社会环境对于人格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总之,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它们可能综合地起着作用。

个体人格一旦形成,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要改变并非易事,但通过加强自我调节和进行各种治疗(包括环境适应能力训练,就业及行为方式指导、人际关系调整等),人格障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

探索边缘人格障碍的原因与影响

探索边缘人格障碍的原因与影响

探索边缘人格障碍的原因与影响边缘人格障碍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其特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自我认同困惑、人际关系不稳定等。

这种障碍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边缘人格障碍的原因与影响,以期增进对这一疾病的理解和关注。

一、原因探究边缘人格障碍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其中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边缘人格障碍在家族中有较高的遗传风险。

遗传因素可能与个体的脑结构和功能有关,如前额叶皮质、杏仁核等区域的异常功能可能与情绪调节和冲动控制的问题有关。

2. 环境因素早期的负面经历和不良环境对边缘人格障碍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儿童时期的虐待、忽视、家庭不稳定以及其他形式的创伤经历,都可能导致个体形成不稳定的情绪和自我认同。

3. 生物化学因素边缘人格障碍与神经递质的异常有关。

研究发现,患有边缘人格障碍的人常常存在血清5-羟色胺水平异常,这与情绪调节和冲动控制有关的神经递质功能紊乱有关。

二、影响分析边缘人格障碍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限于个体层面,还涉及到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

1. 个体影响边缘人格障碍患者常常经历情绪的极度波动,从而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

他们可能会出现自我认同困惑、自我伤害、自杀行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2. 家庭影响边缘人格障碍患者的家庭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由于患者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困难,家庭成员可能会感受到沮丧、无助、疲惫等情绪。

同时,家庭成员也可能因为无法理解患者的行为而产生冲突和争吵,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和破裂。

3. 社会影响边缘人格障碍患者在社会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他们可能因为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问题而在工作场所遭受歧视或者无法适应工作要求。

此外,由于患者常常有自我伤害的倾向,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支持也显得尤为重要。

三、治疗与康复边缘人格障碍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多种手段。

人格障碍的病因与诊断

人格障碍的病因与诊断

人格障碍概念
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 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 善。
通常开场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开 展至成年或终生。
公认的正常人格范围的变异,是人格中某些品 质的过多或缺乏,远未到达害人害己的程度, 那么称为人格缺陷。
如果人格偏离正常系由躯体疾病(如脑病、脑 外伤、慢性酒中毒等)所致,或继发于各种精 神障碍应称为人格改变。
①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 ②反复说谎(不是为了躲避体
罚); ③习惯性吸烟,喝酒; ④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 ⑤反复偷窃; ⑥经常逃学;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⑦至少有2次未向家人说明外出过 夜;
⑧过早发生性活动; ⑨屡次参与破坏公共财物活动; ⑩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 ⑩①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 而至少停学一次; ⑩②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
成年后(指18岁后)习性不改,主要 表现行为不符合社会标准,甚至违 法乱纪。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并至 少有以下 3 项:
①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 会常规、准那么、义务等,如不能维 持长久的工作(或学习),经常旷工 (或旷课)、屡次无方案地变换工作; 有违反社会标准的行为,且这些行为 已构成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
3.归因 积极的归因 消极的归因 偏执型人格障碍:把自己干的错事都归咎
于他人或外界因素。
强迫性人格障碍:自我谴责性归因
4.抑制〔压抑〕
正常的压抑不会影响我们的心理活动效率〔如 思维、记忆等〕,也不会阻碍人的社会功能。 一般来说,与上述逐条违背的,那么是病态的 压抑。使得压抑本身使人痛苦,心情紧张、心 烦意乱、脾气急躁。造成心理功能受挫,压抑 过度产生焦虑。生理功能紊乱。

人格障碍与心理治疗ppt课件

人格障碍与心理治疗ppt课件
人格障碍与心理治疗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人格障碍概述 • 人格障碍的成因 • 心理治疗方法 • 治疗人格障碍的挑战与对策 • 案例分析
01 人格障碍概述
人格障碍的定义
总结词
人格障碍是一种持久面存在持续的、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预防和早期干预
要点一
总结词
预防和早期干预是降低人格障碍发生风险的有效手段,通 过早期识别和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预防和早期干预对于人格障碍的治疗至关重要。通过普及 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人格障碍的认识,可以及早发 现和识别潜在的人格障碍患者。此外,对于已经出现人格 障碍症状的患者,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控制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进一步恶化的风险。因此,加强预 防和早期干预工作是降低人格障碍发生和影响的重要途径 。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BPD) 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特征是情 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自我形象 模糊等。
VS
治疗建议:认知行为疗法(CBT)和 心理动力疗法是治疗BPD的有效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医生会帮助患者 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 惯,同时解决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等方法,帮助个体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 可以帮助个体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模
世界。
式,从而调整心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04 治疗人格障碍的挑战与对 策
治疗依从性问题
总结词
治疗依从性差是人格障碍治疗中的常见问题,患者常常因为缺乏自制力、对治疗不信任等原因而中断 治疗。
详细描述

解读心理学中的人格障碍和人格发展理论

解读心理学中的人格障碍和人格发展理论

解读心理学中的人格障碍和人格发展理论在心理学领域中,人格是指个体在各种行为、思维和情感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个性特征。

然而,有些人的人格特征可能存在一些障碍,这就是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方面出现了严重困难的一种心理疾病。

人格障碍通常可以分为十个类型:孤僻型、偏执型、边缘型、反社会型、恋物型、自恋型、依赖型、被动依赖型、崇拜型和人际关系混乱型。

每个人格障碍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首先,孤僻型人格障碍的人往往表现出被动的回避社交活动,他们缺乏社交技巧和兴趣,经常感到不舒服和焦虑。

他们更喜欢独处,不太愿意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其次,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对事情持有过度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

他们容易产生偏见和敌意,并且很难原谅别人的错误。

他们喜欢控制和支配他人,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通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冲动和自残等特征。

他们对自己和他人常常存在着强烈的不稳定情感,容易产生孤独和恶劣的行为。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常常表现出违法犯罪行为,他们缺乏对他人的感情和责任感。

他们可能经常操纵、欺骗和伤害他人,对他人的权利和感受缺乏尊重。

恋物型人格障碍的人往往对某些特定的物体或对象表现出过度的关注和依赖。

他们对这些物体或对象产生一种不合理的强烈情感,丧失了与现实世界的有效沟通能力。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常常表现出自大、自负和自我中心的特征。

他们认为自己是无可取代的,需要持续的赞美和认同。

他们往往无视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仅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满足。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人常常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性和对他人的过分依赖。

他们缺乏自信和自主性,总是需要他人的指导和帮助,无法独立面对生活的挑战。

被动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人常常表现出消极的被动态度,他们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对他人的期望较高,通常会主动让步和迁就他人。

崇拜型人格障碍的人常常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度崇拜和依赖。

他们将某个特定的人视为自己的偶像,并追随其行为和价值观。

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形成

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形成

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形成:关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成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是这样的:患者无法把自己本能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界的某一客体上,该力量滞留在内部,便形成了自恋。

现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恋性人格障碍者的特点是“以自我为客体”,通俗地说,就是“你我不分、他我不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患者在早年的经历中体验过人际关系上的创伤,如与父母长期分离、父母关系不和或者父母对其态度过于粗暴或过于溺爱等等。

有这样一些经历,使得患者觉得自己爱自己才是安全的、理所应当的。

在科胡特看来,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婴儿时期,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家马勒等的研究,这一障碍大约形成于一岁半到三岁之间。

科胡特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其婴儿期都是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的,例如婴儿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等等,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

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

如果不满足,则因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无法实现而暴怒。

这一不被满足的情况其实是在婴儿养育中经常偶然发生的,但如果养育婴儿者是长期的如此对待婴儿的,也就是说婴儿是长期无法得到夸大的自体自恋满足的。

不能与内部期待配对成功,则婴儿将失望于外在,大脑则据实际情况放弃这一正常的养育被养育的循环回路构成,而以自体幻想性循环回路来替代补偿这一自恋之需要。

这样的幻想往往是阻碍了自体了解正常自恋的现实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范围而形成自己独有和过分的自恋,于是就会有以上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类似夸大性格的表现。

同时养育者如果是情绪经常有问题的,则早期也同时会把自己的自恋失败的暴怒反映出来,而在与婴儿的互动中之间内化到婴儿的心理信息处理系统中,成为婴儿今后无意识判断人际关系的某些基础感情。

所以在英国客体关系学家温尼科特著名的录像实验中,一个快乐的婴儿由于和一位表现抑郁的母亲一直在一起一个多小时,这婴儿的脸也变得和母亲一样抑郁了。

这就是科胡特所提及的著名观点:转变的内化作用。

人格障碍的原因和发展背景

人格障碍的原因和发展背景

人格障碍的原因和发展背景人格障碍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存在长期而稳定的偏离正常的模式,导致其与他人之间产生困难和冲突。

人格障碍的发展背景和原因多种多样,涉及遗传、环境和心理等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讨论。

一、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个体的遗传背景在人格障碍的形成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一些人格障碍,如边缘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可能与家族中有类似障碍的成员有关。

遗传学研究发现,这些人格障碍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即患者的近亲中也有更高的发病率。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人格障碍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家庭环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有研究显示,早期家庭中存在家庭暴力、虐待、忽视等不良行为,以及缺乏稳定和温暖的家庭氛围,都会增加个体发展人格障碍的风险。

此外,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如贫困、暴力和社交压力等,也会对人格障碍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影响。

三、心理因素
个体的心理因素也是人格障碍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如性侵犯、身体伤害和情感上的虐待,可能导致个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模式和应对机制,从而增加了患人格障碍的风险。

此外,
个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等也可能影响人格障碍的发展。

比如,孤独、内向和无自信等心理特点可能会增加个体患某些人格障碍的倾向。

总结起来,人格障碍的原因和发展背景既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也包括个体的心理因素。

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相互作用,导致个体形
成了固定而偏离正常的人格模式。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人格障碍是
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目前仍有许多未知的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正文结束。

解离性人格障碍的人格心理学分析

解离性人格障碍的人格心理学分析

解离性人格障碍的人格心理学分析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个体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和心理过程。

解离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经历人格的分裂和不连贯感,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本文将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对解离性人格障碍进行分析,探讨其病因、症状以及可能的治疗方法。

首先,解离性人格障碍的病因可以从人格发展的角度进行解释。

人格的形成受遗传、环境和个体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在解离性人格障碍的个体中,可能存在着早期的创伤经历,如儿童期的虐待、性侵等。

这些创伤事件对于个体的人格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其无法有效地整合和处理自身的身份感。

此外,个体的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和应对机制也可能与解离性人格障碍的发展有关。

其次,解离性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

患者常常出现人格的分裂感,感觉自己好像有多个不同的自我存在。

他们可能会经历记忆缺失,无法回忆起某些重要的事件或经历。

此外,解离性人格障碍患者还可能出现情感不稳定、自我认同模糊、焦虑和抑郁等症状。

这些症状的出现常常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困扰,并对其人际关系造成影响。

对于解离性人格障碍的治疗,心理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变其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增强其应对压力和创伤的能力。

此外,心理治疗还可以通过建立安全的治疗关系,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正常的自我认同和身份感。

药物治疗在解离性人格障碍的治疗中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如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的情绪症状。

总结起来,解离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其病因涉及遗传、环境和个体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患者常常经历人格的分裂感和记忆缺失等症状。

心理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建立安全的治疗关系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自我认同和身份感。

药物治疗在治疗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解离性人格障碍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人格障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人格障碍



四、冲动型人格障碍
主要特点:以情绪易激惹、情感爆发和明显的行为冲动为 特点 (1)情绪反复无常,不可预测和不考虑行为后果,有时随 可意识到自己行为错误,但是行为爆发难以控制,可有自 伤 (2)情绪反应多指向外部,易于他人争吵或冲突,常发生 暴力行为,尤其受到批评或指责时 (3)生活无目的,随意性强,做事坚持性差 (4)人际关系不稳定,与他人好时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翻脸时又可臵其于死地 起病特点: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起病特点:女性明显多于男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个案研究:
34岁的Z女士因情绪抑郁、浑身不适而在丈夫的陪伴下来到南方某大 医院住院治疗。刚刚走进病房见到接待她的主管医生,她就喋喋不休地 讲述自己是多么地不幸和痛苦,声称自己已经几天几夜没睡着觉、吃不 进东西;说自己身体内的水分几乎消耗至尽,皮肤也没有了光泽和弹性; 还说上二层楼的楼梯时感到十分吃力,说明身体已经极度虚弱。一边听 她叙述,一边冷静观察的医生发现,她露在短袖衫外的手臂浑圆,腰身 颇为粗壮,口唇也不干燥,说话时虽然有气无力,但表情丰富而夸张, 似乎在极力渲染悲伤的气氛。Z女士留给医生的第一印象是:情感表达夸 张,行为做作。 当值班护士把Z女士领到分配给她的床位前时,她拒绝接受,要求调 换床位,声称不能睡在邻窗的床位上,因为怕风吹着后身体更加虚弱, 又说靠门的床位也不能给她,因为夜晚病友进出开关门的声音会吵着她。 护士没有答应她这么过分的要求,她就委屈地来找医生哭诉,说这里所 有的人都欺负她,看不起她是外地人等。后来医生从Z女士的丈夫嘴里了 解到,她在家中也是凡事以自我的需要为第一,平时事无巨细,都要丈 夫顺着她,否则就是争吵和哭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Z女士留给医生的 第二个印象是:事事以自我为中心。

人格障碍是怎么回事

人格障碍是怎么回事

人格障碍是怎么回事人格障碍又称为病态人格或异常人格,是指人格的畸形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明显的、偏离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多数人认可的认知行为模式。

人格特征的偏离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干扰了其社会和职业功能,导致此人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

不但给别人带来伤害,而且其本人也深受其害或引起痛苦。

病态人格原是广义的概念,泛指所有类型的人格不正常,后来一些学者发现病态人格的最初定义,符合现今称谓的反社会人格,从而又出现了病态人格的狭义的概念,专指反社会人格,提出以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s)代替广义的病态人格。

/u0026nbsp;人格障碍是怎么引起的?/u0026nbsp;人格是指由遗传决定,即个人先天素质及后天发育、习得,有机结合形成的总体精神活动(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人格特征可在社会活动、处理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也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塑造和发展。

如脾气的温和或急躁、对事物反应敏捷或迟缓、对人诚实或虚假、热情或冷漠、信任或多疑、顺从或好斗、严厉或宽容、自尊或自卑、勤奋或懒惰、认真有责任感或马虎放任、保守或激进、务实或空谈、松弛或紧张、孤独或合群等。

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角度看,人格障碍往往由以下因素综合形成,其中幼年期家庭心理因素起主要作用。

1.生物学因素意大利犯罪心理学家Rombroso曾对众多罪犯的家庭进行大样本的调查,发现许多罪犯的亲族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的比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亦有学者发现人格障碍的亲族中,患人格障碍的比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因此,人格障碍的遗传因素不能忽略。

也有报告人格障碍者脑电图异常者比率高于正常人群,从而提示生物学因素对人格障碍有一定的影响。

2.心理发育影响幼儿心理发展过程受到精神创伤,对人格的发育有着重大的影响,是未来形成人格障碍的主要因素。

常见如下:(1)婴幼儿母爱或父爱的被剥夺。

被遗弃或受继父、母的歧视;父母、亲人过分溺爱,使其自我中心的思想恶性膨胀,异常地发展至蔑视学校的校规与社会纪律。

心理学观点下的依赖性人格障碍分析

心理学观点下的依赖性人格障碍分析

心理学观点下的依赖性人格障碍分析依赖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特征是对他人过度依赖、缺乏自信和决策能力,以及对自己能力的低估。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依赖性人格障碍进行分析。

首先,依赖性人格障碍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经历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中,过度保护或过度支持的教养方式可能导致个体形成依赖性人格特征。

这些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独立性的培养,对自己的能力和决策能力缺乏信心,因此更容易依赖他人。

其次,依赖性人格障碍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依赖性人格者常常对他人过度依赖,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支持。

他们常常害怕与他人发生冲突,因此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这种过度依赖他人的行为往往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建立健康的互惠关系。

此外,依赖性人格障碍还与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的缺乏有关。

依赖性人格者常常低估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

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过于负面,容易产生自卑感。

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他们往往无法有效地应对,容易陷入情绪困扰和焦虑。

针对依赖性人格障碍,心理学提供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依赖性人格障碍的治疗中。

通过认知重构,帮助个体改变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提升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此外,培养个体的决策能力和独立性也是治疗的重点。

通过逐步引导个体主动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建立独立的自我认知和决策能力。

除了治疗方法,个体自身的努力也是克服依赖性人格障碍的关键。

个体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依赖性行为对自身发展和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并积极寻求改变。

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提升自我意识和情绪调节能力,个体可以逐渐摆脱依赖性的困扰,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总结起来,依赖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与个体早期经历、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密切相关。

通过心理治疗和个体自身的努力,依赖性人格障碍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对于依赖性人格障碍的研究和治疗,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变态心理学第五章--人格障碍

变态心理学第五章--人格障碍
.
二、人格障碍的特征
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 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 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 的,并至少有下列1项:
(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 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 应)的异常偏离;
.
例二 : 一个机关的处长
•自结婚起常无缘无故地为一丁点儿小事打妻 子。最后,吓得妻子不敢脱衣服睡觉,不敢 在他之前睡觉。而此人在单位却是年年的优 秀,大家公认的好干部。这种家庭暴力往往 有人格方面的原因。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中的安家和
.
第一节 人格障碍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及其演化历史 (一)概念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指人格特
.
人格障碍不同于人格改变
①出现时间:人格障碍是对正常人格的偏离, 因此,它和正常的人格一样也是缓慢发展起来 的。童年起开始显露,青年期显著,成年后固 定。精神病学界公认,18岁以前不诊断人格障 碍。而人格改变是在成年后出现的人格上的病 态。
②发病原因: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人格结构的 内在不协调,原因不一。而人格改变是由于创 伤或精神疾病导致。(如精神分裂症、癫痫、 脑炎、老年性痴呆等精神疾病都会引起人格改 变。大脑的创伤引起的人格改变等。)
.
分裂样人格障碍与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关系
①二者均有“亲密关系缺乏”的症状,即具有社会隔绝 和情感疏远的主要特征。但是,分裂型人格障碍还具 有古怪行为和多疑的特征。
②分裂样人格障碍多属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人格, 而分裂型人格障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中。
③分裂样人格障碍在儿童期起病,病程长,但不一定延 续终生。有关分裂型人格障碍病程和预后的研究较少, 但一般认为病程为持久性。

心理学对人格障碍的诊断和干预

心理学对人格障碍的诊断和干预

心理学对人格障碍的诊断和干预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可以对个人的日常功能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心理学作为研究和理解人类心理过程的科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诊断人格障碍,还可以通过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人格障碍诊断和干预方面的应用。

一、人格障碍的诊断人格障碍的诊断是基于心理学对其症状和特征的准确理解。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5)的定义,人格障碍是由个人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异常模式所构成的。

心理学家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人格障碍的诊断。

首先,心理学家会通过临床访谈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表现。

他们会询问患者的家庭背景、社交功能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困扰,以便获得全面的了解。

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情绪和言语,心理学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人格障碍的可能性。

其次,心理学家还会使用标准化问卷和测试工具来辅助诊断。

这些问卷和测试通常包括对患者个性特征、情绪状态和行为模式的评估。

通过分析患者的测试结果,心理学家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是否存在人格障碍,并进一步进行分类和诊断。

最后,心理学家还可以借助他人的观察和描述来评估患者的行为和表现。

这些他人可能包括患者的亲属、朋友和同事等。

他们的观察和描述可以提供额外的线索,帮助心理学家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人格障碍特征。

总的来说,心理学在人格障碍的诊断方面使用多种方法,通过临床访谈、标准化问卷和他人观察等手段,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和特征,从而准确诊断人格障碍。

二、人格障碍的干预心理学在人格障碍的干预方面充分发挥着其专业优势,通过不同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并减轻症状。

首先,心理治疗是人格障碍干预的重要手段之一。

认知行为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人格障碍。

通过帮助患者了解和改变其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其应对压力的能力。

心理变态与人格障碍理解异常心理行为与人格形成的关系

心理变态与人格障碍理解异常心理行为与人格形成的关系

心理变态与人格障碍理解异常心理行为与人格形成的关系心理变态与人格障碍是心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都是与人的心理健康相关的问题。

异常心理行为是指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相比,呈现出异常或不规则的行为表现;而人格形成是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受到遗传、环境和社会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

本文将探讨心理变态与人格障碍之间的关系,以加深对异常心理行为与人格形成的理解。

一、心理变态与人格障碍的定义所谓心理变态,是指人的心理状态、行为表现与正常社会道德、伦理观念相背离的一种状态,也可以理解为心理异常或畸形。

心理变态的人常常展现出与常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可能表现为强迫症、恋物症、性变态等。

而人格障碍指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人格功能和人格特征的异常或障碍,表现出个体思维、情感、社交、行为等方面的不正常特点。

二、心理变态与人格障碍之间的关系心理变态与人格障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一方面,心理变态可以导致人格障碍的形成。

心理变态者常常具有与常人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可能导致个体人格的异常发展,进而形成人格障碍。

心理变态包括强迫症、恋物症等,这些心理问题会对个体的人格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人格障碍也可能是心理变态的原因之一。

人格障碍者常常表现出异常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这些异常的人格特征可能导致个体心理状态的变态或畸形。

心理变态与人格障碍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通过下面两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心理变态可能是人格障碍的症状之一。

某些人格障碍患者会表现出心理变态的行为,例如抑郁性人格障碍者可能经常出现悲观、消极的情绪,而强迫症患者则表现出强迫性的行为和思维。

其次,人格障碍可能导致个体更容易出现心理变态。

人格障碍常常表现为个体对事物的极端态度、偏执的思维习惯等,这些特点可能使个体更容易产生心理变态的行为。

三、心理变态与人格障碍的治疗与干预针对心理变态与人格障碍,采取适当的治疗与干预手段对恢复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对人格障碍的认知和干预策略研究

心理学对人格障碍的认知和干预策略研究

心理学对人格障碍的认知和干预策略研究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体日常功能和人际关系的精神疾病。

在心理学领域,研究人员们长期致力于对人格障碍进行认知和干预策略的研究,以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对人格障碍的认知和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一、人格障碍的认知1. 人格障碍的定义和分类人格障碍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存在持久、稳定且刚性的异常,导致其在社交和职业领域经常遭遇问题。

根据DSM-5(《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的分类,人格障碍可以分为十种类型,如反社会人格障碍、边缘人格障碍等。

2. 认知因素对人格障碍的影响认知因素在人格障碍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个体在早期经历的创伤、家庭环境以及遭遇的社交排斥等都会影响其认知模式和态度,从而导致人格障碍的出现。

3. 个体自我认知的改善针对人格障碍的治疗中,重要的一环是改善患者的自我认知,使其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通过认知疗法、心理教育等手段,帮助患者获得对自己行为的客观认知,并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

二、人格障碍的干预策略1. 物理治疗方法物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电疗等。

目前,抗精神病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人格障碍的干预中,能够缓解患者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

此外,电疗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被用于治疗严重的人格障碍患者。

2. 心理治疗方法心理治疗在人格障碍的干预策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人际关系疗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模式和态度,帮助其调整情绪和改变行为,从而达到缓解人格障碍症状的效果。

3. 社会支持的重要性社会支持在人格障碍的干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提供情感支持和实质性帮助,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此外,社会支持还能够减少患者的自我否定和自我孤立感,促进其康复和社会融入。

三、展望虽然心理学对人格障碍的认知和干预策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咨询师介绍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心理分析学文教育提示: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任何复习考试的心态都很重要,要对自己有信心。

人格障碍可能是一个不经常听说的一个名词。

什么是人格障碍呢?人格障碍,是心理功能的缺损,主体缺少对冲动的自我管理能力,表现出情感和行为的不自觉和失控制状态,临床表现为情感和意志行为的异常。

所以,人格障碍者较少有“自我意识到的心理冲突”(说得有些绝对,因为是跟神经症病人相比),却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冲突。

人格障碍的诊断,要求年龄在18岁以上。

人格及其障碍的形成人格障碍的形成,主要是在幼年心理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出生后的6个月至18个月甚至36个月之间,或者说是在出生后半岁至1岁半或至三岁之间,即马勒说的“分离-社会化阶段”。

在这期间,母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婴儿心理功能的形成。

先回顾一下“共生期”的特点。

婴儿出生后的1-6个月,为“共生期”。

此时母亲与婴儿在身体接触上和心理上是融为一体的,母亲给婴儿的良好照顾,可使婴儿体验到幸福感和无所不能感。

再看“分离-个体化”阶段6个月开始,随着婴儿心理功能的发展,他逐渐意识到自己与母亲是两个不同的个体。

婴儿原来的“无所不能感”受到打击,出现了自身“弱小感、无能感”,即他能够体会到,离开妈妈,自己就难以存活。

这时在婴儿内心就出现了对分离的恐惧感,即“分离焦虑”,同时伴随着“分离-社会化”的心理发展进程。

在这个进程中,如果孩子能够继续得到母亲的良好照顾,他会继续内化母亲的良好形象,在内心形成“好妈妈”的客体表象。

在现实妈妈暂时离开的时候,孩子就靠心中的“好妈妈”表象来支撑自己的“弱小感”、“无能感”,冲淡由分离导致的恐惧感。

所以,好妈妈是孩子内心的安全岛。

孩子如同飞机,好妈妈如同航空母舰,飞机从航母上起飞,无论飞多远,只要飞行员内心知道有航空母舰的存在,内心就会感到踏实。

好妈妈的特点:1、积极关注而不是忽视孩子。

主动注视孩子,对孩子作出各种表情动作来呵护孩子。

2、接纳孩子的一切,并对孩子的所有变化和行为保持敏感,作出即刻反应。

当孩子笑了的时候,妈妈也马上笑起来。

当孩子哭了的时候,妈妈也皱起眉头,以关切的目光看着孩子,心里想着“刚给你喂过奶了,你怎么还哭?哦,一定是尿了,难受了”然后就去检查尿布或换尿布。

3、好妈妈前后一致、始终如一地爱她的孩子,而不是忽冷忽热地变化无常。

好妈妈的前后一致性,让婴儿获得确定感,安全感。

进而让孩子产生自信、自尊和对他人的基本信任。

4、对孩子具有共情的能力。

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需求,如果孩子要拧着身子从妈妈的怀抱里下来去玩“玩具”或去找小朋友玩耍,妈妈会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放开孩子去玩耍,而不是抱住不放,剥夺孩子自主决定、独立成长的机会。

当然了,好妈妈并不是寸步不离的,好妈妈偶尔也会短时间地离开孩子。

好妈妈有时候也偶尔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是忽视孩子。

这时候,孩子就会在内心产生痛苦体验,这些痛苦体验也是由妈妈造成的,所以,孩子就会简单地认为,除了有一个“好妈妈”可以让自己出现幸福感之外,一定还存在一个“坏妈妈”让自己产生痛苦感。

与“好妈妈”相对应的是“好孩子”,与“坏妈妈”相对应的是“坏孩子”。

在“分离-社会化”进程中,孩子如何应对“分离焦虑”?一、消极应对(本能的反应、无奈之举),导致心理功能缺损,出现病态人格。

特别是在母爱中断的情况下,孩子就会在内心虚幻地构筑一个“绝对理想化”的“好妈妈”和“好孩子”,同时也绝对化地在内心虚构出极端的“坏妈妈”和“坏孩子”的形象,这突出表现为“割裂”的心理状态。

加之在依恋、控制、自信、自尊、对他人的基本信任、自我行为控制方面的不同表现,构成了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

具体分析描述如下。

1、继续保持“弱小感”,加强对母亲的依恋。

如果母婴关系“停滞”在这里,直到成年后仍然是不敢离开母亲,要继续停留在母亲怀抱中,享用母亲带给他的幸福和快乐,就会表现为“依赖型人格”。

这时,主体虽然有弱小感,但缺少对“弱小感”的反抗,缺少反抗和独立的内在要求和自信心,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快乐和价值感。

(依赖型人格)2、如果在“分离焦虑”的同时,由于怕失去依恋的对象,于是对依恋的对象(一般是母亲)进行过度控制,并憎恨母亲,同时(特别是在经常被母亲驳回的时候),就对自己进行过度控制。

这种由于内心缺乏安全感而导致的过度控制,就最终表现为“强迫型人格”。

其内心的主要情感是“恐惧感”或“不安全感”及对此感受的反抗。

(强迫型人格)3、如果“好妈妈”与“坏妈妈”不能被后续的母爱所整合,在婴儿的内心继续保持隔裂(splitting),并保持到成年,就会发展成“边缘型人格”。

此时,不仅“好妈妈”与“坏妈妈”是割裂着的,孩子内心的自体(self)“好孩子”、“坏孩子”也是割裂着的。

他自己都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割裂。

边缘型人格,防御机制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割裂,其内心最突出的情感是“弱小感”和对“弱小感”的反抗。

(边缘型人格)4、如果“坏妈妈”占了主导地位,孩子就难以建立起对他人的基本信任,并会确信“他人基本上是坏的”,孩子在跟别人交往的时候,就会出现“人际不安全感”,时时处处防着别人,认为自己时刻会遭到别人的暗算,这样以“人际不安全感”为核心的人格类型就是“偏执型人格”。

(偏执型人格)5、如果孩子受到妈妈的漠视、甚至是敌意的对待,孩子就会争取得到他人的关注,甚至认同了别人的敌意,孩子主动以敌意甚至是暴力对待他人,就会表现为“反社会型人格”。

(反社会型人格)6、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好妈妈的充分呵护,他感到自己是不可爱的,还继续幻想回到“共生期”的幸福感,继续渴望得到妈妈的接纳、呵护,孩子就对自己是否是一个“好孩子”产生怀疑,婴儿愿意做一个“可爱的好孩子”,但又对此没有信心。

这时,就表现为“渴望他人给予无穷无尽的赞美”,通过他人的赞美,来不断证明自己是多么的可爱。

这就会表现为“自恋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7、如果孩子在共生阶段,都没有体会到“幸福感”和“无所不能感”,孩子的内心就是一个冰凉的内心世界,他没有愿望依恋他人或与别人交往。

所以就会表现出“冷漠、孤独、怪僻”等特点,这就是“分裂样人格”。

(分裂样人格)8、如果幼年没有得到母亲足够多的关注、接纳,婴儿的各种要求总是被母亲否定或拒绝,他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怀疑自己是否会受他人欢迎,变得开始讨好别人,迂回地得到他人的关注和接纳。

在社交场合,虽然有愿望表现的更加优秀并被别人关注和接纳,但是由于内心太缺乏自信和自尊,在社交中存在太过严重的紧张感和焦虑,致使他最终对社交采取了回避行为。

这样的行为在成年人身上持续地存在,就被称为“焦虑(回避)型人格”。

(焦虑(回避)型人格)二、积极应对,形成正常人的心理功能在分离-社会化阶段,如果婴儿能够继续得到母亲的良好呵护,婴儿依托他心中的“好妈妈安全岛”,可以越来越长时间地离开妈妈,越来越远距离地离开妈妈,培养自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建立起“以自我能力和价值感”为重心的积极乐观的自我意识,对未知世界感兴趣,并离开妈妈主动去探索,充分享受由于自我独立和努力所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在好妈妈的继续呵护下,婴儿内心的对“好妈妈”、“好孩子”的幻想就会逐渐向现实层面靠拢,比较接近现实,对妈妈和自己都没有过度不切实际的要求。

同时,他会逐渐认识到,“好妈妈”和“坏妈妈”是同一个人,妈妈和我是两个不同的人,我要尊重和接受这个不怎么完美的、现实的妈妈,同时,也可以把“好的自我”与“坏的自我”整合在一起,最终接受这个不尽完满的自我。

这样就完成了婴儿与母亲的分离,同时也完成了“好妈妈”与“坏妈妈”、“好孩子”与“坏孩子”的整合,表现出“自我尊重”的、同时能够做到“同等程度地尊重他人”的、“现实而积极”的人格特征。

特别说明:尽管强调“人格障碍的形成主要跟3岁以内的母婴关系有关”,但是要注意:1、上述的“消极应对”与“积极应对”,并不是截然的两种方式。

实际上,这两种方式经常是重叠并列地被儿童所发挥和使用。

所以,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着消极应对的方式,特别是在后来遇到应激事件打击的时候,这些消极应对方式就更可能会表现出来。

2、母婴关系不是导致人格障碍的唯一、充分的因素。

虽然我们强调母亲的重要性,但同时,同样的母婴关系不良,婴儿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发展方向,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

这是婴儿的内在能动性决定的。

3、虽然婴儿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是后来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基础好,对后续的心理功能发展是有利的,但是,单有好的基础,并不能保证后续发展也一定是好的。

如同盖楼,地基不好,就难以盖成牢固的高楼,但是,地基好并不能保证或导致后面每层盖得都好。

4、强调婴儿早期心理发展阶段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三岁前就完成了这些心理功能,也不意味着今后就不可以改变。

许多心理功能是在三岁后仍然在继续发展和完善的。

而在这个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人格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可以发生某些改变。

比如,即使心理健康的,遇到重大事件后,个性也可以发生改变;即使幼年存在心理发育不良,有心理功能缺损,在后来的成长中,也是可以不断进行弥补的。

这正是人格障碍之心理治疗得以存在的基础。

5、人格障碍是根据人格中最突出的某些特点进行类型的划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某种人格障碍就只有某种心理特点,而没有其它别的人格特点。

”或者说,人格障碍的分型是相对的、人为的,类型之间是可以有交叉的(不同人格类型的“共存”或不同人格障碍类型的“共病”)。

6、精神分析对人格障碍的治疗和干预,其中一项最基本的工作是“做病人的好妈妈”,即“治疗师是来访者内化的客体”,让来访者在治疗师营造的模拟的“好妈妈”的治疗情境中,重新成长一遍。

当然,这个过程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这也就是精神分析疗法(包括神经症病人的人格完善)为什么需要很长疗程的一个主要原因。

同时,在人格障碍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中,在作病人重新内化的“好妈妈”客体的同时,要注意严格设定治疗师与来访者的界线,并调动病人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发挥来访者自我管理的能动性。

如果来访者人格障碍太严重,完全没有了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能力,就只能对他进行精神分析式的心理支持疗法,或者干脆进行行为指导式的心理治疗。

因此,精神分析治疗只能帮助那些比较轻一些的人格障碍患者。

7、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特别是后来的“客体关系理论”等,都对人格障碍的形成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

大家可以去详细阅读这些文献资料。

在这里,我个人应用所学精神分析理论对各种人格类型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描述,是一种探讨性质的,这并不意味着已经得出了最终的结论,因此欢迎大家对此展开讨论,对上述观点予以批评指正。

天津学文教育为帮助报考心理咨询师的考生更顺利的完成考试,特整理相关习题为考生复习所用,祝每位考生顺利取证。

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真题、模拟题、练习题及相关知识点登录学文教育官网即可查看或咨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