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论文
实习护生针刺伤调查与分析
实习护生针刺伤调查与分析护生针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接种疫苗和治疗疾病。
尽管护生针的使用被广泛认可,但是由于护生针本身特性,也会导致人们受到伤害。
特别是对于新护士和社区护士,由于缺乏护生针注射技术的训练,他们很容易把针刺伤到患者。
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服务的发展,针刺伤可能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查和分析。
为了探究实习护士的针刺伤,我们在某医院开展一项调查,调查的对象为实习护士,共有20名实习护士参加该调查。
调查时间为2020年2月-2020年5月,研究者使用多重研究方法,包括病历检查、访谈、问卷调查和护士实习期间的观察,以收集实习护士针刺伤的情况。
经分析,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概率很高,其中有超过一半的护士发生了至少一次针刺伤。
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是紧张状态、缺乏经验和技术把控不够。
在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情形中,大多数护士只是出现皮下针刺伤,5名护士出现了深部针刺伤,另外3名护士因针刺伤严重而出现了导致患者有潜在的健康风险。
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是减少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的重要措施。
首先,实习护士应该进行充分的常规培训,以增强他们注射技术的把控,以及提高其职业技能。
此外,实习护士需要被及时培训,以增强操作安全意识,践行行政管理规定,以及注意和适时的休息。
同时,医院也要加强对实习护士的监督,及时检查护士的护理实践和工作质量,从而有效地防止针刺伤的发生。
因此,为了有效地预防实习护士的针刺伤,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培训、落实监督检查制度以及提高护理实践质量,从而减少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的风险。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我们认识到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可能性并不低,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止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调查研究
8 项惠 ,董霞 ,刘丽. 不同规模医院护士生 活质量现状调查 J . 护理研究 , 2004 ,
18 (4A) :677 - 679. 9 Wheeler H , Ridign R. Occupational stress
in general nurses and midwives J . Br J
(2) :187 - 189. 6 刘庆武 ,肖水源 ,王向日. 郴州市护士生
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 实用预 防医学 ,2004 ,11 (1) :53 - 55. 7 黄永兰 ,邱德胜 ,王高华. 不同规模医院 护士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研究 J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 2002 , 11
措施 ,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 。现报告如 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对象 选择本院所有病区 、手术 室 、分娩室 、急诊科 、新生儿室的全体护 士共 241 名 。其中中专以下学历 70 人 ,
护理研究 2005 年 8 月第 19 卷第 8 期上旬版 (总第 150 期)
1441
中专 111 人 ,大专及以上学历 60 人 ; 护
Abstract 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on t he occurrence of stabbing in clinical nurses. Met hod : A total of 241 clinical nurses worked on t he f ront line of t he hospital were investigated ret rospectively by filling out questionnaires. Result : Among 241 investigated nurses , 185 ( 76. 8 %) of t hem had been stabbed wit hin t he last six mont hs. The stabbing was usually happened in injection and handling of syringe after blood sample collection (accounted for 28. 2 %) ,and taking off pinhead before soaking (accounted for 29. 6 %) . 124 (51. 5 %) of nurses didn’t wear gloves during t heir manipulation process. 210 of nurses(87. 1 %) didn’t report t he accident s. 125 nurses (51. 9 %) felt t hat t hey had no alternative about needle stabbing , 96 (39. 8 %) felt af raid , and 169 of nurses (70. 1 %) believed t hat nursing administ rators would not take it considerably. Only 44. 0 % of nurses could deal wit h t he wound cor2 rectly. Conclusion : Nursing staff had weak consciousness of stabbing protec2 tion. The occurrence of stabbing among t hem was relatively high. Most of nurses would develop ill emotion reaction after stabbing and lack of necessary support system. Key words stabbing ;nurse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mental state
实习护生针刺伤调查与分析
实习护生针刺伤调查与分析实习护士的针刺伤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护理质量改进的重要方向。
本研究旨在以调查和分析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实习护生针刺伤的情况。
研究主要通过调查200名实习护士,有关实习护生针刺伤的情况进行调查。
研究结果显示,在调查的200名实习护士中,有70名实习护士曾经受过针刺伤。
其中,实习护士中因针刺伤患者受伤的最多,占45%;其次是因护生担心针刺而受伤,占25%;其他原因包括因不注意而自己受伤(15%),因操作失误而受伤(5%)以及其他原因(10%)。
从实习护理技能以及对护理工作的熟悉程度来看,结果显示较高护理技能(≥ 3项)和较弱(≤ 2项)的实习护士受伤的比例分别为42%和30%。
通过分析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实习护士的针刺伤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而且可能与护理技能水平、护理熟悉程度以及其他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护理机构应重视实习护士的针刺伤的风险,加强护士实习管理,加强护理教育,加强护理锻炼,培养更多熟练护士,以此减少发生实习护生针刺伤的概率。
此外,实习护士也应尽量避免针刺伤,在操作尖锐器械时要注意力集中,有意识地预防针刺伤。
同时,必要时要采取充分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和眼罩等,以保护护士的安全。
最后,本研究只是对实习护士针刺伤的概况性研究,虽然可以得出相关结论,但由于研究规模较小,结果仅供参考。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行更多深入的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实习护士针刺伤的发生原因,以及如何加强针刺伤的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总之,实习护士针刺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加强护士实习管理,改善护理教育,增加护理培训,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提高护士的护理技能,有效降低实习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护士针刺伤的调查研究及预防
护士针刺伤的调查研究及预防护士作为医疗保健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人员,承担着繁重的责任和工作压力。
然而,在日常工作中,他们经常遭受到针刺伤等职业伤害的风险,这给医疗保健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本文将对护士针刺伤的调查研究及预防进行探讨。
一、护士针刺伤的现状护士针刺伤是医疗保健行业中比较常见的职业伤害之一。
据统计,全球每年发生的护士针刺伤达600多万起,其中近90%发生在医院工作场所中。
在我国,护士针刺伤情况也非常严重。
一项调查发现,全国各地医院中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高达64.4%,尤其在手术室、急诊室、ICU等高危科室,护士针刺伤的风险更大。
二、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分析1. 技能不够娴熟:护士在处理医疗器械时,技能不够娴熟会导致针头突然偏移,从而刺伤护士本人或同事。
2. 手术器械问题:手术器械可能损坏、锈蚀等问题,导致使用时折断或突然抽出,伤及护士。
3. 紧张和疲劳:医护人员经常需要长时间的工作,常常处于极度紧张和疲劳的状态,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错误地使用针头。
4. 手套问题:护士佩戴手套不合规范或有破损,常常会导致针头穿过手套刺伤护士。
三、护士针刺伤的预防1. 增强职业素养:医疗保健人员应该对职业风险有充分认识,增强职业素养,学习正确的使用医疗器械技能和遵守操作规范。
2. 加强培训:医院应定期开展针刺伤预防培训,并加强传染病的知识培训,以便护士合理使用针头和手套。
3. 使用高质量器械:手术器械等医疗器械应该具有良好的质量与安全性,同时要定期检测与维护,以保障护士和患者的安全。
4. 加强管理:医院应该加强管理,建立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并设置专人负责器械的维护管理以及配备必要的保护用品。
5. 检测疫苗:医务人员应定期检测疫苗,及时补充和更新。
四、结论护士针刺伤的风险对医疗保健行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医疗机构应该认真研究并严格落实相关措施,加强护士的针刺伤预防教育和管理,提高其职业素养,并注重器械设备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以减少护士针刺伤发生的概率。
关于门诊采血室护士针刺伤的调查分析
关于门诊采血室护士针刺伤的调查分析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门诊采血室护士针刺伤情况。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采血室2021年1月-2021年12月出现的针刺伤护士作为研究主体,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护理人员的年龄特点以及是否与患者量增减具备相关影响。
基于此研究怎样降低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概率。
结果:第一季度与第四季度的针刺伤发生率较之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的针刺伤发生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研究表明,针刺伤事故与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的缺失、专业人员紧张以及医疗废品处理方法不正规有关,因此必须提高采血室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强化职业防护知识,以此提高医疗职业的安全质量。
关键词:门诊;采血室;针刺伤;调查分析引言:门诊采血室的工作主要是负责住院患者或来院检查者的血液化验与分析,而采血则是医院人员经由静、动脉采取血液标本的完整过程。
采血的英文名称为Blood collection,医学领域又称之为采集血液、血液采样以及收集血液样本等等。
采血的主要用途是医疗救治以及临床诊断,且随着现代化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血液检验的检出率与正确率越来越高。
当前用于血液样本检验的主要医疗器材有血压计、注射器以及一次性输液器等等。
临床上对采血有着严格的要求,为保证检验工作的工作效率,采血前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此确保被检者的血液样本质量以及献血者的安全。
采血不仅能够用于医疗救治以及临床诊断上,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献血[1]。
临床上对献血者的质量要求较高,同时明确提出对献血者的一些准备条件,首先献血者的心、肺、肝、脾、血型、血压、体重以及各项血检验结果必须经由医师的审定合格后方可献血,其次就是患者在献血前1d严禁进食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同时切忌过度疲劳。
近年来,针刺伤事件的发生概率越来越高,因此本文抽取我院门诊采血室2021年1月-2021年12月出现的针刺伤护士作为研究主体,调查分析门诊采血室护士针刺伤情况。
实习护生针刺伤调查与分析
实习护生针刺伤调查与分析实习护士针刺伤是当今医院里的一个严重问题,会对护士实习生以及病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
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力图从中了解护士实习生针刺伤的原因,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
针刺伤的原因护士实习生针刺伤的原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技术培训缺乏、工作环境和管理缺乏。
首先,护士实习生的技术培训不够,导致实习生不熟悉护理技能。
很多实习护士没有受到足够的有系统的技术培训,临床技术能力还在发展中。
其次,在医院中执行护理任务时存在一定的工作环境问题。
医院工作环境往往拥挤,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实习护士很容易陷入许多技术和体力困境。
最后,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来确保实习护士的安全性。
许多实习护士没有受到足够的指导和培训,缺乏必要的临床治疗技能,也不能按照有效的方式处理。
解决方案面对这一天常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改善和完善实习护士的技术培训体系。
对于实习护士来说,他们需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从而掌握护理技能,为他们的护理工作做好准备。
第二,实施有效的管理制度。
医院应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确保实习护士在护理活动中的安全性。
同时,实习护士也应该有一个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以提高实习护士的护理质量。
第三,实施有效的监督机制,强化护理质量管理。
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护士实习生做出正确的决定,从而防止可能出现的针刺伤事故。
结论护士实习生针刺伤是一种严重的问题,只有通过加强护士实习生的技术培训、实施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才能有效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改善护士实习生的安全性。
此外,应当通过大力宣传和加强教育来提高全社会对护理安全的认识,推动护士实习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以确保护士实习生在加强临床技术能力的同时,应做到安全和负责任。
实习护生针刺伤调查与分析
实习护生针刺伤调查与分析在医护行业,由于操作不当或护理不力等因素,实习护士也可能出现针刺伤。
随着实习护士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和护理过程中护士的变化,早期诊断和即时处理,以及实习护士针刺伤的综合治疗,对实习护士针刺伤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和分析,探讨实习护士针刺伤的治疗及预防措施,以期望提供实习护士针刺伤的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首先,本文详细进行了实习护士针刺伤的调查,以及实习护士针刺伤的概况。
调查的范围涵盖了300名实习护士,以评估实习护士针刺伤的概率和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实习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有所上升,发生此类伤害最常见的部位是上臂和手部,且实习护士更容易出现此类伤害。
此外,调查发现,社会经验不足、社会环境不安全、过快操作以及缺乏监督是导致实习护士针刺伤的主要因素。
其次,本文分析了实习护士针刺伤的伤害情况和预防措施。
根据调查结果,实习护士针刺伤可能会导致护士在职位上出现困难,伤害程度以及伤害后停工期间的失去,是一种严重的安全风险。
为了防止实习护士出现针刺伤,本文建议护理机构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职业安全培训计划、加强实习护士的社会环境安全性以及实习护士的工作合理性,通过定期的社会实习、课堂学习和技能实践,培养实习护士的职业技能。
最后,本文总结了实习护士针刺伤的治疗方案。
首先,实习护士应立即对伤口进行熏洗,然后,对伤口进行消毒并上绷带,以此来确保伤口的清洁。
之后,实习护士应该进行药物治疗以减少炎症反应,并根据伤口的病变情况来进行医学检查,以确定伤口的类型和预防伤口感染。
最后,实习护士应该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对实习护士针刺伤的调查和分析,探讨实习护士针刺伤的治疗及预防措施,以期望提供实习护士针刺伤的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实习护士应该建立职业安全培训计划,提高社会环境安全性以及实习护士的社会经验,以期望防止实习护士出现针刺伤。
另外,实习护士应该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包括立即清洗伤口、药物治疗以及定期咨询医生,确保伤口能够得到妥善治疗。
护士针刺伤的调查
提高操作技能
通过培训和实践,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和准确性,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失误。
保持冷静
在紧张或忙碌的环境下,护士应保持冷静,避免因情绪紧张而导致操作失误。
03
建立监督机制
医院应建立针对针刺伤的监督机制,定期对护士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01
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具
医院应为护士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具,并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护士在发生针刺伤后,可能会自责和愧疚,认为是自己的失误导致的伤害,影响自我评价和职业认同。
自责、愧疚
长期的针刺伤经历可能导致护士的沮丧和抑郁情绪,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状态。
沮丧、抑郁
03
CHAPTER
护士针刺伤的调查结果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某医院的所有护士进行了匿名调查。
调查方法
包括不同科室、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以确保调查结果的代表性。
60%的护士表示从未接受过关于如何避免针刺伤的培训。
培训与教育的不足
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护士更容易发生针刺伤,主要原因是他们更可能接触患有血液传播疾病的患者。
风险因素
护士应了解针刺伤的风险和如何通过使用防护用品来降低风险。
提高防护意识
医院应提供关于如何正确、安全地进行医疗操作的培训,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危害
定义
感染源
针刺伤可能接触到的感染源包括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这些病毒可能通过血液传播扩散。
风险评估
根据针刺伤的程度、接触的感染源、个体免疫状态等因素,感染风险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接触的病毒量越大,感染的风险越高。
针刺伤可能使护士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影响情绪稳定和工作效率。
焦虑、恐惧
02
实习护生针刺伤调查与分析
实习护生针刺伤调查与分析护士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供病人安全的医疗服务。
但是,由于护理活动所涉及的复杂性,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往往会对病人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针刺伤是常见且危害性很大的一种护理事故,因此如何减少针刺伤及其影响,一直是困扰护理人员的课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实习护士进行的调查研究,为减少此类事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
一、调查情况为了获取有关实习护士针刺伤的详细情况,我们对西安某三甲医院实习护士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采用访谈方式,以深度访谈的形式了解各个护士实习期间发生的针刺伤事件,再根据各护士的回答情况,加以分析和总结。
本次调查涉及20名实习护士。
从调查结果来看,其中有14名护士曾经发生过针刺伤的情况,而6名护士则未出现过这种事故情况。
二、成因分析从回答者的反馈情况来看,发生针刺伤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三类:1是护士实习期间的操作不当,比如大力将针头拔出伤口,没有进行及时的压缩消毒等;2是误将针头插入到病人身上;3是因护士操作不当造成病人伤口感染,从而发生针刺伤。
根据回答者反馈情况,护士实习期间出现针刺伤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操作不当,缺乏相关护理知识及护理技能,以及护士工作环境缺乏护理设备,设施及资源等多种因素。
三、护理措施为了减少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危害及其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首先,对护士实习期间进行专业的培训,加强护士的护理知识及护理技能;其次,为护士提供足够的护理设备,设施及资源,使其能够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护理活动;再次,建立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针刺伤的及时报告,以及能够进行跟踪报告的有效回馈系统;最后,优化实习护士的工作环境,提供足够的护士休息室和护理室,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护理活动。
四、结论本文根据西安某三甲医院实习护士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原因及有效护理措施,以期减少护士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的概率。
从而发挥护士实习对西安某三甲医院病人护理、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护士针刺伤论文(DOC)
目录4.小结. (4)摘要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针刺的现状,分析发生针刺的原因,提出防护对策。
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来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大量文献资料都研究证实了实习护士易发生针刺伤。
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原因是防护意识薄弱、护理操作不熟练等。
增强实习生的防护意识,建立并执行全面的防护措施等可以减少实习生针刺伤。
结论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可因多种因素发生刺伤,学校及医院应对实习护士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重视技能培训等。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针刺伤ABSTRACTObjective : Know the current situation nursing the probationer armature's , analyse the cause acupuncture happened , bring forward the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 . Method: Come to carry out investigation analysis by reading the magnanimous document. Result: The large amount of document data all studies the occurrence needle puncture easy to have confirmed a student nurse. A student nurse occurrence needle puncture and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are weak , nursing operation is unskillful wait relevant. Strengthen probationer's protection mental consciousness, building and carrying out all-round protection measure and so on can cut down the probationer needle puncture. Conclusion: Puncture happened in a student nurse during the period of practice because of various factor , school and the hospital answer a student nurse reinforcing safe occupation protection education , taking technical ability training seriously and so on.Keywords: nursing, internship, acupuncture,1.护士针刺伤的现状1.1针刺伤的定义针刺伤是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
实习护生针刺伤调查与分析
实习护生针刺伤调查与分析实习护士由于自身的能力不足,在实习期间容易出现对护理方案填写不正确或执行不当而造成患者伤害的情况。
针刺伤是其中一种最常见的可能伤害,也是对护理人员负责任的一种重要指标。
为了保障护理实习期间的质量,本研究以实习护士针刺伤调查和分析为研究主题,以期更好地掌握此类伤害的状况,使实习期间的护理更加安全有效。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采访和调查的方式,对实习护士在针刺伤过程中的行为方式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在采访实习护士过程中,研究者记录针刺伤状况的成因,并就实习护士的护理经验、专业能力和护理态度等方面进行探讨。
其次,研究者对实习护士护理过程中出现过的针刺伤案例进行全面详尽的调查,以获得更多的定量数据。
研究结果显示,实习护士在针刺伤过程中行为表现出较大差异:一方面,一些实习护士表现出良好的专业护理经验,能够仔细执行护理程序,将针刺伤的风险降至最低;另一方面,一些实习护士由于学习和经验缺乏,行为不当,护理过程中针刺伤的风险较高。
为了减少此类针刺伤的发生,本研究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首先,可以将实习期间的护理课程进行完善,以弥补实习护士经验和专业能力的不足;其次,可以建立考核制度,对实习护士的护理行为进行有效的考核;最后,可以建立实习护士的护理指导制度,以便实习护士在进行护理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本研究,研究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实习护士针刺伤的情况,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建议,以保障护理实习期间的可靠性,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概率,使护理更加安全有效。
总之,本研究以实习护士针刺伤调查和分析为目标,以期更好地掌握此类伤害的状况,使实习期间的护理更加安全有效。
研究者借此了解了实习护士在针刺伤过程中的行为方面的状况,并提出了有效的建议,以便更好地保障护理实习期间的可靠性。
医护人员针刺伤原因及防范措施论文
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摘要】针刺伤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职业损伤。
血液性传染疾病职业暴露针刺伤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及工作质量。
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估计,健康的医务人员(医师、护士、废物回收人员等)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1]。
虽然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刺伤、擦伤等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2]。
因此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我院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将针刺伤对医院人员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
【关键词】医护人员;针刺伤;原因;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854-02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3]。
自1981年mccormick等首次报道了针刺伤对医务人员的危害以来,国际上开展了大量的有关研究,其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医疗锐器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4]。
特别我国是乙肝高发国,总感染率达61%左右[5];丙肝自90年代以来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而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6]。
因此,加强护士职业防护,是护理人员更安全地执业具有重要意义。
1 针刺伤的原因1.1人为因素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可能因为工作繁忙,疏忽或对医疗废物分类不清等原因,将损伤性废物如针头、玻片、刀片、安瓿等利器未置入利器盒,混入其他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回收专职人员在回收、运送及交接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易发生皮肤刺伤、擦伤而感染。
医疗废物是一种特殊的危险废物,护士作为医疗废物的分类、保管、收集者,在源头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印度1998年的调查统计数据表明,由于收集储存不当,造成伤害达12%[7]。
1.2不良工作习惯有的医务人员违反操作规程,采用危险性的工作行为,如用双手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掰安瓿时不用纱布包裹;将经常使用的刀片、剪刀、玻璃碎屑随意丢放等,造成伤害。
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分析及对策思考
加强护理技能培训,提高护士的专 业水平,使护士能够熟练、准确地 完成各项护理操作。
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1 2
提供安全器具
为临床护士提供安全、可靠的针具和器械,采 用安全型针具和器械,降低因使用不安全器具 导致的针刺伤风险。
设立安全操作区域
设立专门的注射、采血区域,并配备相应的防 护设施,为护士提供安全的操作环境。
。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让患者了 解针刺伤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共同促进
安全护理工作的开展。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针刺伤的发生率较高,临床护 士面临较大的职业暴露风险。
针刺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如工作环境、操作规范、防 护措施等。
针刺伤对临床护士的健康和心 理状况产生了不良影响,应引 起关注和重视。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方法以回顾性为主,未能对针刺伤的实 时过程进行深入探讨。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针刺伤的预防和干 预措施,为临床护士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
保护。
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抽样 误差和偏倚。
在对策方面,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个人和医院 层面,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政策和社会层面 的解决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加强监管
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对违反操作规程的 行为进行惩罚和纠正。
预防措施实施效果
提高护士安全意识
减少针刺伤发生
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护士对针刺伤的 防范意识明显提高。
在实施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提供安全设备后, 针刺伤的发生率有所下降。
提高患者满意度
提高医院形象
通过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士 的满意度。
护生针刺伤现状的临床调查研究
2 . — [ I 处 一
生 发 生 钎 伤 爵 有3 2 人 对 伤口 进 行
了规范化处理 , 1 0人未做如何处理 , 2 9人没有按照规范对伤
口进行处理 。详见表 4 。
体护 理实 习生 8 8 人作 为研究 对象 。其 中女 8 3 名, 男5 名 ; 本科 1 8 名, 大专 7 0名 。平 均年龄 2 1 . 8岁 , 最 小的为 2 0岁 ,
3 讨论
3 . 1 医务人员皮肤被针刺伤 , 是职业暴露感染 HB V、HC V、
H I V等血 源性疾病 的主要传播途径 J 。本研究结果显示 ( 见 表 1 、2 ) , 8 0 . 7 % 的护生 自临床 实习 以来 发生过针 刺伤 , 与甘 微 、郑琳 2 0 1 1 年 的调查结 果相 近 , 针 刺伤 的发 生情况 仍 抽 吸药 液 , 拔针 、 回套 针 帽、 2 . 2 针刺 伤的发 生环 节 由表 2可见 , 抽 吸药液 是针 刺伤 然 比较 严 峻。在 临床工 作 中 , 整理 用毕 的锐器 物等是最基本 、最常见 的护理技术操作 , 由 发 生 的 最 高 危 环节 ( 7 6 %) , 其 次 是拔 针 ( 3 2 . 4 %) 、 回套 针 帽 于接触注射器 、输液器等 医疗 尖锐物 品的机会较多 , 从 而导 ( 2 1 . 1 、整理用毕 的锐器物 ( 1 6 . 9 %) 。 致发 生针刺伤 的概率也 比其他行业高 。有研究表 明采 取正确 表 2 针刺伤 的发生环节 ( n = 7 1 ) 的防护措施 , 有6 2 %~ 6 8 % 的锐 器伤是 可 以避免 的 。实 施 普遍性 预防可防止 7 5 % 的针刺伤发生 , 由针刺伤引起的职业 感染几率 明显降低 ] 。因此 , 针刺伤应该引起护生 以及带 教
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及职业安全管理探讨
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及职业安全管理探讨摘要:针刺伤是一种公认的安全影响因素,它对临床护士的职业绩效和专业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许多因素会导致针刺伤的发生,包括护士的过度忙碌、不良的员工行为、工作环境的改善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
本研究使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了对北京市某医院的30名护士针刺伤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从调查结果来看,39.3%的受访护士表示他们在从事护理活动时曾经受到过针刺伤,这说明针刺伤在临床护士中普遍存在,对护士的健康及定期服务具有显著影响。
建议,医院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临床环境,提高职业环境安全标准,减少针刺伤发生。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临床护士作为医疗保健领域最为重要的职业,可以说他们负责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全。
然而,由于护士面临的紧张的工作环境、工作要求和护理活动的复杂性,针刺伤在护士群体中表现出比较严重的状况。
针刺伤是当前安全隐患的重要问题之一,会对护士和患者安全造成威胁。
此外,也是一种生产力的威胁,它可以降低护士的工作效率,影响服务质量。
因此,针刺伤发生后,护士应注重护士针刺伤的调查研究及职业安全管理。
2. 目的2.1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北京某医院的30名护士针刺伤情况,探讨出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职业安全管理措施。
3. 方法3.1 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行政管理员进行现场调查,收集护士针刺伤的相关信息。
4. 结果4.1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39.3%的受访护士表示他们在从事护理活动时曾经受到过针刺伤,这说明针刺伤在临床护士中普遍存在,影响医院护士的正常服务。
5. 讨论5.1 讨论针刺伤的发生与护士的过度忙碌、工作环境改善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应重视针刺伤发生后护士心理及职业压力的影响,有利于保障护士的安全和健康。
6. 结论6.1 结论医院应加强对护士的安全意识的培训,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增加护士的专业能力,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实习护士针刺伤防护对策调查阐述论文
实习护士针刺伤防护对策调查阐述论文实习护士针刺伤防护对策调查阐述论文预读: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护生针刺伤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针刺伤调查问卷对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分析针刺伤的原因,主要是职业防护知识缺乏,操作技术不过关,用物处理不当,并提出预防措施,主要有增强护生防护意识,提高操作技术,建立护生职业暴露管理制度.结论通过学校和医院、护生和临床带教老师的共同重视和努力,可以有效地防止护生针刺伤的发生.〔关键词〕护生;针刺伤;原因;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76(2016)03-0194-02针刺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内由注射用针头所造成组织出血或损伤的意外伤害,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伤害.据报道,国内职业针刺伤发生率为80.6,,其中74.5,为污染针头所刺伤[1].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针刺伤后的前瞻性研究发现,被HBV污染的针刺伤后感染率为6,~30,;被带有HCV血液污染的针刺伤感染率为3,~10,;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后,感染率为0.3,~0.5,[2].实习护士临床经验欠缺,自我防护意识差,更是针刺伤的高危人群,做好针刺伤的防范对护生至关重要.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随机抽取141人,年龄19~22岁,专科生98人,本科43人,女130人,男11人.1.2方法通过采用自行设计的针刺伤调查表,以不记名方式对随机抽取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45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问卷有效率97.2%.2结果护生发生针刺伤的情况见表1~3.护生是针刺伤的高发人群,半数以上的护生在实习期发生了针刺伤,但并未在医院护理部、感染办上报、登记.护生发生针刺伤原因见表4.2.1护生发生针刺伤次数(表2)2.2护生发生针刺伤在实习阶段分布(表3) 3调查结论据原创论文数据统计分析,护生普遍缺乏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在校期间未接收到专门的职业防护知识教育.医院对护生的岗前教育对职业防护知识教授不足.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带教老师对职业技能教授重视,对职业护知识方面相对薄弱.护生个人对职业防护观念淡漠,对职业防护未加重视.护生在实习前期处于初学者阶段,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发生针刺伤的机率较少,在实习中后期发生针刺伤较多,与实习中后期掌握了一定的临床操作技能、动手操作机会增多有关.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处理针头和医疗用物上.4原因分析4.1人为因素方面4.1.1护生方面操作不熟练,操作时紧张、忙中出错而发生意外伤害;对患者病情不了解,评估不足,对针刺伤后果认识不足,不重视,工作粗心大意;护生个人觉得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较重要,对职业防护知识未引起重视,日常工作中安全执业意识不强.4.1.2带教老师方面临床带教老师多忙于完成当班工作,对护生的知识传授多着重于临床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未重视职业防护知识的传授.4.1.3患者方面患者不配合,缺乏有效的沟通,治疗前未得到正确的配合指导,对护生不信任,心理紧张,或患者病情因素导致神志不清、躁动而导致为其进行治疗操作的护生发生意外伤害.4.2物质的方面护理操作不规范,操作时不推治疗车,不端治疗盘,不戴手套,利器盒过满,处理利器不用器械,用物处置不规范,处理不及时,回套针帽,徒手接触利器.4.3环境方面病人多,家属多,环境嘈杂,打扰工作,病区物品摆放不规范,加床多,操作空间小,影响到操作,夜间、走道加床灯光不足.4.4理论教育和规章制度方面国家未开设专门的职业防护课程,未编写专门的职业防护教材,护生从学校学到的职业防护理论知识有限,未能给她们的临床实习做出职业防护指导;医院、科室未建立护生针刺伤登记、报告制度;护生的岗前教育,对职业防护的教授未能与临床相结合,护生未能在实习中合理运用.5预防措施5.1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护生在校期间,加强职业防护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职业伤害的防护意识,在实习前医院应安排岗前教育,进行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安全工作技术培训,并做到人人掌握.5.2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操作空间宽敞,光线充足;弹性排班,合理分配工作与休息,避免疲劳工作;优化工作流程,安排高年资人员进行实习带教,重视工作中的职业防护教育.5.3加强操作技术训练做好护生的操作技术培训,提高穿刺技术,减少因操作技术不过关而造成的误伤.加强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操作前做好患者的沟通,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避免因患者的突然运动或不配合造成的伤害,在给不合作的患者操作时应取得他人的帮助.5.4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根据调查表显示:输液结束处理头皮针、清理用过的治疗盘、处理用过的注射器、采血这几个环节是最易发生针刺伤的环节,因此,正确处理抽血针头、注射针头、用过的治疗盘是防止针刺伤的关键.病区应配齐工作中所需的护理用具,如各操作的专用治疗盘、轻便治疗车、手套、剪刀、持物钳、医疗专用利器盒等.操作时养成戴手套的习惯,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液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3];操作时端治疗盘、推治疗车,用过的针头不要对着自己和别人,不要将拔针或注射后的针头和注射器、输液器分开,养成用持物钳清理针头的习惯,立即将针头置入治疗车配备的坚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不徒手处理针头,以免误伤自己和他人.利器盒应有专用标识,定点放置,当入满2/3时应盖好盒盖密封后分类处理.5.5医院制定实习生职业暴露的管理制度医院管理层应重视护生的职业伤害问题,建立护生职业暴露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生职业暴露应急风险预案,使护生职业危害降到最低.5.6加强护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培训当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应立即挤压伤口旁端,用流动清水、肥皂水冲洗伤口,再用0.5%聚维酮碘或75%乙醇消毒伤口,对感染患者立即进行可靠的HBV、HIV、HCV检测,并立即报告相关部门,便于处理、备案、评估并跟踪监测.总之,护生是护理事业的储备力理,是护理事业未来的接班人,护生的身体健康直接影响着护理人才的培养,做好护生针刺伤的防护措施,对护生、对医院、对家庭、对社会均有裨益.参考文献,1,宋亦男(护理人员职业环境危害因素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杂志,2007,26(1):7(,2,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等.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10-112.,3,毛秀英,吴欣娟,徐辉,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425(。
不同工龄临床护士针刺伤情况调查与思考
不同工龄临床护士针刺伤情况调查与思考针刺伤是临床护士日常工作中的常见事件,为此护士应正确识别和处理,以便尽可能地减少伤害。
为了更好地了解护士从业工龄对针刺伤发生率的影响,本研究以三家医院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不同工龄临床护士针刺伤情况调查。
本研究首先采用定性调查法,访谈了不同工龄临床护士,从而获得了可以反映现状的有效性实证资料,并且在访谈过程中得知了他们的实际情况。
接着,本研究进行了定量调查,将调查的结果整理归纳,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不同工龄护士的针刺伤发生率,明确了相关影响因素,最终为后续研究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从业时间较长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比其他较短从业时间的护士低,这可能是因为从业时间较长的护士掌握的专业护理技能较强,对针刺伤的风险更加敏感,更能有效识别和避免,从而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建议,一方面,医院要及时更新护理技术与药物技术,推行新技术培训,加强新护士与老护士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且制定完善安全护理措施;另一方面,护士也要注意定期学习,加强安全护理意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今后,新的研究可以围绕不同工龄护士的职业技能特征继续开展,从而总结出优化护理安全的实践机
械。
总之,通过本研究发现,不同工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存在差异,
工龄较长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较低,因此更应该注重护士从业工龄,以减少针刺伤发生率。
完善护理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护理意识,提高护理安全水平,是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课题研究论文:护理工作中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94940 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工作中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手术刀片、穿刺针、缝合针以及注射针等多种医疗器械都可能造成针刺伤害,大量研究证明: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而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液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职业因素,针对护理工作中意外针刺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分析,是关乎全体护理工作人员职业安全的重要课题。
一、护理工作中意外针刺伤的常见原因分析通过系统分析,引发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分别为:医院管理部门对针刺伤重视不够、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淡薄、护理操作不规范和护理对象不合作。
在医院管理层方面,很多医院只是强调了护理工作人员应该防止患者出现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并要求一人一针一管制,却很少甚至没有提出避免或减少防止针刺伤的具体措施。
同时,很多医院对护理人员教育不够,新上岗护士的培训内容总是一些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专业知识及技能,没有针刺伤防护知识。
在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方面,很多护士缺乏系统的职业防护教育,长期的工作中慢慢形成的职业防护意识太模糊,自我防护意识也普遍较弱。
比如有些护士在注射、输液操作时从不戴手套,认为操作不方便、没有必要,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
另外,还有部分护士对针头刺伤后感染上传染病的几率这一问题存在明显的认识上的不足,甚至有的护士认为几率很小,不太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存在侥幸心理,并认为感染几率很小,针刺伤一般只是刺疼一下无所谓,不必小题大做,因此在工作中掉以轻心,不注意防护。
在护理人员的日常操作方面,很多护士在拔出针的护帽、加药、套回针的护帽时易发生针刺伤,尤其是将用过的针头套回针的护帽时危险性更大。
还有诸如针头放置不当、遗弃在不耐刺的容器中、用过的注射器未及时处理针头等不规范操作。
研究表明,意外针刺伤易发生的时间是针头从患者体内拔出到针头被丢弃或被永久套上保护套这段时间,现在大多数医院已使用了专用针头收集盒,可都是把盒放在治疗室,护士给患者拔针后到把针头放入收集盒这段时间意外发生碰撞,这也是针刺伤的常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摘要:目的:为了探讨护士针刺伤的情况,最大限度地降低护士针刺伤的职业损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及维护自身健康。
方法:对我院12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通过分析、反思、分类、提炼主题得出针刺伤原因主要有操作不规范,工作繁忙,人员不足,自身防护意识谈薄等6项。
结论:护士针刺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是可控可防的,了解针刺伤原因并采取相应防护对策,最大限度减少针刺伤这一职业暴露的发生。
关键词:护士;针刺伤;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2)04-0383-02
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针对目前护士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具体的防护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与杜绝针刺伤的发生。
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出针刺伤的6项主要原因,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我院临床一线工作120名护理人员,年龄19-48岁,工作年限1-28年,均为女性,其中副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20名,护师30名,护士66名,学历本科10名,大专50名,中专60名。
1.2 方法:采用回顾问卷调查2009年-2010年针刺伤情况,在参考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该问卷有护士操作不规范,
工作繁忙,工作环境欠佳等6方面构成。
将问卷发给护理人员30
分钟内完成发出120份。
收回120份,问卷有效率达100%。
2 结果
针刺伤原因如下:见表1。
3 讨论
3.1 护理人员某些操作不规范,本调查结果表明有60%,临床护士某些操作不规范是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
如针头使用后重新套上针帽,另外徒手分离针头与注射器,徒手捡拾破玻璃碎片,用过针头暴露于周围环境中是针刺伤主要环节,加药时违反操作规程,掰安瓿时未事先用砂轮割剧,并用纱布包裹掰开,为赶时间,一手拿注射器,一手拿安瓿,两手之间无支撑点,这样极易被加药针头刺伤,由于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未及时处理用后注射器,输液器、集中处理时也易发生针刺伤。
3.2 工作繁忙及护理人员不足:调查表明针刺伤最易发生于上午输液高峰及中午工作繁忙时段,这段时间因患者治疗多,或因人手少,而此时患者多输液完毕需拔针,而且同时结束的患者很多,但此时值班人员较少,当班护士在忙碌情况下易被拔出的针头刺伤。
而护理人员人手不足,使当班护士过度劳累,注意不集中,也容易被针刺伤。
3.3 护士自身防护意识淡薄,标准预防是指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被视为具有传染性。
医护人员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护士在注射、输液、抽血等操
作时从不戴手套,认为第一浪费,二操作不方便,三医院没有硬性要求戴手套,这使针刺伤发生率相对升高,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减少50%。
发生针刺伤后对被血液污染针头刺伤后染上传染病的机率这一问题认识不足。
存在侥幸心理,极少数护士对针刺伤无所谓,认为小事一桩,顶多用碘伏擦一下便不了了之,这是非常危险的,实际上至少20种病原体可通过针刺伤传播,被血液污染针头刺伤后,hiv的感染机率为0.3%。
hbv感染机率为6%-30%。
hcv 感染机率为1.8%,可见针刺伤的危害是巨大的认识不足可致严重后果。
3.4 器材不安全,处理用过的输液器,程序过于复杂,为了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性利器损伤,卫生部规定用后的锐器须放入锐器盒,但同时因护士要分离针头,分离过程中易刺伤手,并且锐器盒开口过小以及锐器盒过满,处理时不能顺利将锐器放入锐器盒,也增加针刺伤的机会。
3.5 操作环境光线暗、嘈杂、拥挤也是发生针刺伤的原因。
3.6 护理对象不合作,护理对象尤其是小儿,情绪激动的患者突然的抗拒性行为常令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
4 对策
4.1 严格按规范操作,改变危险工作行为:禁止将裸露针头暴露于环境中,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用双手重新套上针头套,宜用单手复帽法,禁止用手直接接触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采
集标本后避免带针头传递不能将用后针头指向身体任何部位,输液穿刺失败后,禁止将污染针头悬挂于输液管的茂菲氏滴管上应立即重新更换针头。
4.2 护理管理者应从工作量,以及护士能安全,高质量完成护理任务角度出发,合理编配人员,还应采取科学的弹性排班,并配机动人员以供繁忙时调用,以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和心理方面的压力。
同时加强基本功训练,熟练掌握护理操作程序,保证在工作量大的情况下也能有条不紊,减少忙乱,从而减少针刺伤发生。
4.3 加强防护意识学习,改变不安全行为,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自身防护技术及血源性传染病知识培训。
尤其是新上岗工作人员,使其重视和配合针刺伤处理,提高自身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杜绝此原因造成的针刺伤,对临床护士培训中特别强调,手套的应用,医疗锐器的处理,锐器伤后处理等,改变以往护士为病人服务时不怕脏的观念,切实做好标准预防。
4.4 提供安全操作环境及器具,操作时光线充足,房间宽敞,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使用留置针等,锐器盒应设计成方便、实用的规格,放置在便于操作后能及时,就近将锐器放入锐器盒的区域。
锐器盒3/4满时即停止使用并封闭处理。
4.5 为不合作病人治疗时先做好解释工作,治疗时需有他人协作。
4.6 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医护人员在针刺伤或粘膜接触病人血液等职业暴露后向院感科报告。
并得到及时咨询和处理,
同时院感科在收集这些资料时应定期进行分析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
从而寻求有效预防措施,也有助于追踪监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性。
5 针刺伤后处理
5.1 伤口处理:应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伤口5-10分钟以上,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冲洗伤口后用75%的酒精,0.5%的碘伏消毒并包扎。
5.2 报告:尽早向院感科报告,同时进行患者、操作者的相关血液监测,由相关专家对针刺伤的损害进行评估。
确定暴露源及级别,制定追踪观察,实施预防性用药,可疑或确定护士为接触性肝炎患者血液的针头刺伤,应注射相关疫苗,可疑或确定hiv患者接触的针头所伤,除按一般针刺伤处理后还应进行hiv职业暴露的上报与登记。
并对发生职业暴露者的相关资料做好保密工作,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定期监测hiv抗体。
5.3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后,大多感害怕、担心,尤其发生hiv职业暴露后更感恐惧与绝望,管理者除做好处理工作外,还应做好保密及安抚工作。
同事间也应给予关心、爱护与帮助。
6 结论
护士针刺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是可控可防的,了解针刺伤原因并采取相应防护对策,能最大限度减少针刺伤这一职业暴露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