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食物链和食物网 2名师教案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系统》教案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系统》教案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f7379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6a.png)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系统》教
案教科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络的概念;
2.理解食物链中各个生物之间的关系;
3.了解食物链的作用及其不可或缺性;
4.了解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重点
1.食物链和食物网络的概念;
2.食物链中各个生物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食物链的作用及其不可或缺性;
2.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生态环境图片或讲述一则富有启示性的故事,引出新课。
2.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图片或模型,向学生介绍食物链和食物网络的概念。
3.展示视频
教师通过展示探究性研究视频,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食物链的认知。
4.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探究食物链中各个生物之间的关系和食物链的作用及其不可或缺性。
5.巩固研究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作业等形式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或者在学校附近进行野外考察,进一步了解和探究生态环境。
五、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评价;
2.作业评价。
六、教学后记
本节课是生态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节课,教师需要掌握相关知识,提前准备好教学材料和现代化教学设备,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从而更好地掌握食物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食物链和食物网 2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教科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食物链和食物网 2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cf3921de80d4d8d15a4fc7.png)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5.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扑克:虎、狮、羊、兔、鸟、鹰、树、草、稲、蛙、鼠、虫、蛇、蝗虫、猫头鹰。
学生一组一副,老师相应的文字卡片一副教学过程:师:(出示一副扑克),喜欢玩牌吗?生:(很兴奋)喜欢!师:我们来看看这副牌上有什么?用实物投影仪打出几张牌,学生看到扑克上分别是老虎、大树、鹰等。
师:这是老师特制的生物扑克,怎么玩呢?我请一个孩子上来先和我玩一玩。
(请一个学生走上讲台,先摸牌,然后以石头、剪子、布的形式决定发牌权,学生先发牌:水稻。
边玩老师边讲规则)师:你出水稻,那我就用老鼠吃你的水稻!生:我的蛇吃老鼠!师:鹰吃蛇!你还有吃鹰的吗?生:没有了。
师:那这轮牌就归我了!师将打出的牌揽到自己这边。
该我出了,我出草,你有吃草的吗?生:羊吃草!师:行,可我没有吃羊的,你有吗?生:有!虎吃羊!师:好,自己可以吃自己的牌,你可以用你的虎吃羊。
我没有吃虎的,你有吗?生:没有。
师:好,那这三张牌就归你了,师将桌上的牌拿给学生。
该你出。
学生出了一张青蛙师:我没有吃青蛙的,你有吗?生:我也没有。
师:像这种情况,这张牌就不能归谁,放中间。
你继续出。
(生出了一张兔)师:我吃不了。
生:我有!我的狮子吃兔!你有吃狮子的吗?师:没有!你有吗?生:没有。
师:那这两张牌归你。
你再出。
(生出一张树,手里已经没牌了)。
我还有呢,虫吃树,鸟又吃虫。
那这三张牌又归我了。
最后老师手里剩两张:蝗虫和猫头鹰,他们之间一般没有食物关系,那就放中间,不归谁,来数数谁的牌多谁就赢。
知道怎么玩了吗?小组内两人一组,开始吧!学生开始玩牌。
师在黑板上挂张白纸,竖着排几张牌,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
师:好了,刚才小组内每人至少玩了一次。
你有没有发现,想赢的话,应该先出什么牌?生:先出草那些植物。
5.《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5篇(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5.《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5篇(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5c70546fc4ffe473268ab03.png)
5.《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5节《食物链和食物网》。
内容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谁被谁吃。
要求学生按照谁被谁吃的关系说说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从而引出科学概念“食物链”,然后通过对食物链的分析,引出概念“生产者”和“消费者”。
第二部分:田野里的食物网。
在学生对食物链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图文,让学生找出田野中存在的多条食物链。
然后通过对这些纵横交错的食物链的分析,得出新的概念“食物网”,以此来认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彼此复杂的食物关系。
【学情分析】本节课依据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理念,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并能正确书写食物链,学会分析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食物链被破坏带来的影响,珍爱生命,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的概念,会写简单的食物链。
【教学难点】(1)理解食物网反映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的关系。
(2)能书写完整的食物网。
教学过程Yi \初步了解食物链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这儿就有两个谜语呢,有兴趣试试吗?好,一起来看大屏幕。
【出示谜语: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称)然后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名称)】结合学生回答,揭示谜底:草莓杨梅。
学生解释的同时,教师板书:草→羊→狼谈话:在科学上呢,我们是用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被谁吃箭头就指向谁。
顺口溜“食物进了谁的嘴就把箭头指向谁”,方便学生记忆和书写。
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五年级教科版科学《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
![五年级教科版科学《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084ba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8.png)
五年级教科版科学《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认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例,构建食物链和食物网。
观察和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构建食物链和食物网。
2.难点分析食物网中生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生态系统的视频或展示一些生态系统的图片。
提问:同学们,在这些生态系统中,你看到了哪些生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引出课题“食物链和食物网”。
2.认识食物链讲解食物链的概念: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举例说明食物链,如草→兔→鹰。
分析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是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如植物;消费者是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如动物;分解者是将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生物,如细菌和真菌。
3.构建食物链出示一组生物图片,如水稻、蝗虫、青蛙、蛇、鹰等。
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并构建食物链。
各小组展示构建的食物链,全班进行交流和评价。
4.认识食物网讲解食物网的概念: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以一个生态系统为例,如草原生态系统,展示其中的食物网。
分析食物网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会影响其他生物的数量。
5.分析食物网的稳定性提问:如果食物网中的一种生物消失了,会对其他生物产生什么影响呢?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食物网的稳定性。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食物网中的生物相互依存,一种生物的消失可能会导致其他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甚至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f6f088a5e9856a5712607c.png)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学习评价设计
【主要内容】
1.预习课本中提到的生物种类的生活习性、食物来源
【评价反馈】
1.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发言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主要内容】
教师把本节课相关的知识按照难易程度把题目由易到难划分成三个等级:三级科学达人、二级科学达人、一级科学达人。
1、三级科学达人闯关题目: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食物链通常是从()开始,到()结束的。
2、二级科学达人闯关题目:
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狐狸、鹰、兔子、鼠、草,它们构成了食物网,请回答。
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草→鼠→兔子→鹰
草←兔子←鹰
草→兔子→鹰
3、三级科学达人闯关题目:
一片草原生态系统中有草、兔子、蛇、老鼠、梅花鹿、狮子、老鹰,它们构成了一个食物网,请写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所有食物链。
【评价反馈】
1.学生完成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换批改。
给3分钟时间小组之间讨论找出正确的答案,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纠错,然后按照学生完成情况贴上相应的达人勋章。
2.通过本次测评的目的一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的了解,布置适合学生能力的作业,二是学生通过测试知道自己的对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5.《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5篇(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5.《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5篇(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cb35616fe4733687f21aa03.png)
5.《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教学导航【理论指导】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而生命科学的教学就是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激发他们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
在设计教学时尤其要注意:时刻落实科学课程总目标,制定符合学生的学习的科学目标;课堂上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思维热情;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全体参与共同学习;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学会探究。
【内教学容】《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中的第五课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谁吃谁。
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和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掌握食物链的概念,清楚“生产者”、“消费者”的概念,并得出组成食物链的要素;第二部分:水田的食物网。
在学生对食物链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得出新的概念“食物网”,以此来认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彼此复杂的食物关系。
再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相关知识得出:其中一种生物对链上的其它生物的巨大影响,以及保护某一种生物对保护整个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中的第五课内容。
主要研究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这一课在单元中的位置很重要,既是前两课研究蔷薇花丛生物的延伸,又是下一课维护生态平衡的铺垫。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它们谁吃谁”。
清理蔷薇花丛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知道食物链的特征: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第二部分:水田里的食物网。
在学生对食物链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水田中纵横交错的食物链,初步了解“食物网”,知道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彼此依存的复杂、密切的食物关系。
【学情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对学生来说是很有趣的一课。
学生们虽然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探究方法,如观察、记录、实验等。
五年级科学上册1.5《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新版)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1.5《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3536053c1ec5da50e27097.png)
食物链和食物网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的之间的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校园常见动植物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谜语:草原上来了一群羊?(答一水果)又来了一群狼?(答一水果)吸引学生注意力,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得出草、羊和狼直接最简单的食物关系,让学生初步感受食物链的概念。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3、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二)谁吃谁: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小草、蚜虫、瓢虫、小鸟等。
2、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
3、讲述: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3、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
4、让学生指出上面几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并发现大多数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的。
5、学生再根据生活经验说几条食物链。
1、巩固出示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小鸟等的图片。
学生自主找出食物链。
(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
2、讲诉: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3、巩固比赛,找一找。
从草、兔子、老鼠、蝗虫、蜘蛛、小鸟、蛇、狐狸、猫头鹰等生物中以小组为单位,找找哪组找到的食物链更多。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关系和食物网》教案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关系和食物网》教案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b7e27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4.png)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关系和食物网》教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关系和食物网》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食物关系和食物网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掌握食物关系和食物网的组成和相互作用。
3. 能够观察和描述食物关系和食物网在真实环境中的例子。
4. 培养学生分析食物关系和食物网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食物关系的定义和分类。
2. 食物网的结构和影响因素。
3. 食物关系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食物关系的定义和分类导入环节-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如植物与昆虫的关系、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的关系等。
教学步骤1. 讲解食物关系的定义和意义。
2. 分类介绍食物关系:捕食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等。
3. 进行示例分析,展示不同食物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小结- 通过讲解和示例,学生理解了食物关系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课时:食物网的结构和影响因素导入环节- 让学生观察一个生态系统的图片或实物,引导他们思考其中的食物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食物网的概念和结构。
2. 解释食物网的层次结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 分析食物网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如环境变化、物种数量等。
小结- 通过观察和讲解,学生掌握了食物网的结构和影响因素。
第三课时:食物关系和食物网的作用导入环节- 提供一些真实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案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关系。
教学步骤1. 分组活动:让学生自行观察某一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描述其中的食物网。
2. 分组讨论:学生就所观察到的食物关系和食物网的作用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3. 整体讨论:每组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见解,引导全班学生集思广益。
小结- 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食物关系和食物网在真实环境中的例子,并培养了分析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小组活动观察与记录。
2. 小组讨论和整体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
3. 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答能力。
4. 完成相关练和作业的情况。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关联和食物网》教案设计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关联和食物网》教案设计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e124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8.png)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关联和食物网》教案设计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关联和食物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食物之间的关联和食物链的概念;2. 掌握构建简单的食物链的方法;3. 了解食物关联和食物链对生态平衡的作用。
二、教学准备1.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关联和食物网》课本;2. 班级黑板、白板或投影仪;3. 食物关联和食物网的图片或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引导他们思考物体与物体之间存在的关系。
2. 引出食物关联的概念,让学生想一想食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步骤二:介绍食物链1. 展示食物链的图片或幻灯片,向学生简要介绍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2. 通过生动的例子,让学生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构成方式。
步骤三:探究食物链的形成1.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利用教材中的例子和自己的想象力,构建简单的食物链。
2. 学生展示他们构建的食物链,班级共同讨论并纠正错误。
步骤四:讨论食物链的重要性1. 引导学生思考食物链对生态平衡的作用。
2. 通过课本中的案例或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食物链的重要性。
步骤五:小结和作业布置1. 复食物关联和食物链的概念。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家庭中的宠物(如鱼、猫、狗等),思考它们的食物链,并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使他们了解了食物关联和食物链的概念,掌握了构建简单食物链的方法。
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设计 教科版.doc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设计 教科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cf0575df8c75fbfc67db29a.png)
《食物链和食物网》一、教材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笫一单元《生物与坏境》屮的第五课内容。
木课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谁吃谁。
要求学生按照谁被谁吃的关系说说这些生物Z间的食物关系,从而引出科学概念“食物链”,然后通过对食物链的分析,引出概念“生产者” 和“消费者”,最后概括出食物链的特征: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第二部分:水田的食物网。
在学生对食物链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图文,让学生找出水田屮存在的多条食物链。
然示通过对这些纵横交错的食物链的分析,得岀新的概念“食物网”, 以此来认识H然界屮备种生物彼此复杂的食物关系。
再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相关知识,来认识生物屮动植物Z间复杂、密切、各种各样的食物联系,从而得出:其屮一种生物对链上的其它生物的巨大煤响,以及保护某一种生物对保护報个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木课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实践等多种科学学习手段,来学习其屮的科学知识,并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屮存在的问题,真正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生物Z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Z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寻找生态系统屮动植物Z间的食物关系,学会分析食物链屮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掌握食物链屮规律,并能正确表达食物链。
能利用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一个生态群落屮的动植物Z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在讨论交流的过程屮能耐心地倾听并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立生态系统屮的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的概念,并会呦简单的食物链。
教学难点:理解食物网所反映群落和生态系统屮动植物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头饰,记号笔。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参考教案2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参考教案2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4ced84d15abe23492f4d2d.png)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参考教案2 教科版教学内容主要分“谁被谁吃”和“田野里的食物网”两部分,通过讨论、探究,帮助学生建构“食物链”、“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等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2)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3)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食物链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食物网概念的建立,及弄懂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贴有相对应文字的卡片。
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1)提问:通过视频你们看到什么?讲述: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二、谁被谁吃。
1、认识食物链。
(1)课件出示蔷薇花丛中的生物:蚜虫、瓢虫、树叶、小草、落叶、小鸟。
(2)提问:哪两种动物间或哪种动物和植物间存在着食物关系?(教师贴相应的文字卡片。
)(3)提问:看看书本第二页,我们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4)提问:那用一个箭头来表示蚜虫和瓢虫这两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你会怎样表示呢?(教师请学生上黑板画出来,其他学生在科学活动手册上记录、教师巡视。
)(5)讲述:在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箭头统一指向吃掉别人食物的动物。
(教师指着图片。
)(6)追问:想象一下,它们的食物关系像什么?你能给它们起个形象的名字吗?(7)小结: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8)提问:这三条食物链有什么相同点?(提示:从什么开始?到什么结束的?)小结: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9)提问:为什么通常都绿色植物开始呢?(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是属于生产者。
其他的属于消费者。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系统和食物网》教案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系统和食物网》教案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7fdde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6.png)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系统和食物网》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食物系统和食物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掌握不同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角色和相互依赖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食物系统的概念和主要组成部分。
2. 食物网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三、教学内容1. 食物系统的概念介绍。
- 通过简单的生活例子引入食物系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2. 食物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 指导学生了解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食物系统中的角色和相互关系。
3. 食物网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 通过实例解释不同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引导学生理解食物网的组成和相互依赖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我们每天都吃什么?食物是如何产生的?不同生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 新知呈现(15分钟)通过图片和简单的生活例子,向学生介绍食物系统的概念,说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3. 概念讲解(10分钟)解释食物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角色和相互关系。
4. 实例分析(15分钟)通过实例,解释不同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引导学生理解食物网的构成和相互依赖性。
5. 小结(5分钟)简要总结食物系统和食物网的概念,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对实例分析的回答准确度,进行教学评价。
六、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对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强化和巩固。
七、教学资源1. 课件:包含食物系统和食物网的图片和实例。
2. 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如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年级上册科学《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e40bf04afe04a1b071dec0.png)
五年级上册科学《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准备】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这段时间我们重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谁吃谁:、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
2、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3、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
(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4、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让学生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让学生指出上面几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并发现大多数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的。
6、学生再根据生活经验说几条食物链。
三、水田的食物网:、竹林村的同学在稻田上发现了许多生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书13面图,生物有:水稻、稻螟虫、蝗虫、蜘蛛、螳螂、蜻蜓、小鸟、蛇、老鹰、青蛙、白鹭、鱼、虾、田鼠、黄鼠狼、猫头鹰等。
)2、找一找,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出相关的食物链。
3、学生交流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食物链,数一数有多少条。
特别注意一下水稻和蛇,看看它们被吃了几次或者吃多少种食物。
教科版科学五上《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上《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63c83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d.png)
教科版科学五上《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和组成;2.掌握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食物链的传递关系、食物网的组成与特点;3.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1. 教学内容1.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2.食物链的传递关系;3.食物网的组成与特点;4.生态系统层级结构;5.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2. 学时本次教学计划共计 4 学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食物链的传递关系;2.食物网的组成与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2.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探究法:观察成立于班级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3.群体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实验探究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出示一组关于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对生态系统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的构成包括什么内容,其中哪些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哪些不是。
在这样的导入环节中,老师可以进行黑板记录、问答等多种环节,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
2. 授课在生物生态系统中,有什么关键概念?如何构成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食物链是什么?什么是食物网?生态系统中不同层级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什么?为了掌握和回答这些问题,老师可以通过授课和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将相关内容全面地呈现出来。
通过有条理的授课,教师不仅能够向学生逐步讲解生态系统及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同时也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态系统中层次结构的组成和相关的生物关系。
3. 实验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可以更加直观地体会和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和运作过程。
利用班级中生存的生物,可以编制出不同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分析不同的生物之间的影响力和影响方式。
这种方法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理论,更能让学生乐于动手探究,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和探究精神,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组成和特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层级和食物网》教案设计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层级和食物网》教案设计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28175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e.png)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层级和食物网》教案设计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食物链的概念,知道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
2. 掌握构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法,能够区分食物层级。
3. 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认识人类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食物链2. 食物链的构建和食物层级3. 食物网的概念和构建4. 生态平衡与人类活动三、教学准备1.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2. 墙报或幻灯片展示设备3.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图示材料4. 模拟游戏或活动相关物品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一幅展示食物链的图示,引发学生对食物链的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教科书内容,讲解食物链的概念和构成,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
同时介绍食物层级的概念和构建方法。
3. 活动互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构建一个简单的食物链,并在教室内进行模拟游戏。
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生物角色,观察和体验不同层级之间的食物关系。
4. 深化研究(15分钟)让学生观察一副展示食物网的图示,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复杂食物关系。
讲解食物网的概念和构建方法,并与食物链进行对比。
5. 活动延伸(15分钟)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和绘制一个真实的食物网,包括更多的物种和层级。
学生可以使用手绘或电脑绘图软件完成。
6. 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人类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鼓励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模拟和设计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食物层级和食物网的概念。
通过团队合作和互动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下次教学可以添加更多实际案例和生态保护知识,加深学生对生态平衡的认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2)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a6074e22ad51f01dc381f158.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食品链和食品网》讲课方案讲课目标(一)科学看法:1、知道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品能量交换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品链、什么是食品网。
会书写圆满的食品链。
(二)过程与方法:1、能应用食品链和食品网描述生物间的食品关系。
2、能把食品链中的生物区分为生产者、开销者。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意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意识到食品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
2、在交流中形成擅长听取他人建议、虚心向他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讲课要点:1、指引学生研究同一环境内生物之间的食品关系,建立起食品链和食品网的看法。
2、能正确书写圆满的食品链。
讲课难点:1、能剖析食品链中各个角色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2、能书写圆满的食品网。
讲课过程一、动画故事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将连续走进大自然,开启我们的发现之旅。
认真看,下边的视频中发生了什么?(师播放视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动画)(学生观看视频)师问:大家能看出来是个什么故事吗?(学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师:在这个成语故事里,谁在吃谁?谁又被谁吃?(学生回答)师:为了表述的方便和一致,我们依据谁被谁吃的关系来表示一下他们之间的这类关系,谁再来说一说?(生依据谁被谁吃的关系再来表述,师进行板书:树→蝉→ 螳螂→黄雀)二、谁被谁吃(认识食品链)师:在大自然中,像树、蝉、螳螂、黄雀它们相同,不一样样的生物之间经过食品关系产生联系,这样的例子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
(师课件出示蔷薇花丛里的几种生物图片:蔷薇花、蚜虫、瓢虫、小鸟,让学生认一认)师:老师这儿有四张表示它们的卡片,请四名同学到前方来,每个同学手持一张卡片,代表这类生物。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四位同学假如依据谁被谁吃的关系来摆列,如何站才合理?(找学生来排排队,并让学生说一说它们之间谁被谁吃的关系。
师板书:蔷薇花→蚜虫→瓢虫→小鸟)师:生物之间的这类食品关系像什么?(生:链条)师:因此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这类像链环相同的食品关系,叫做食品链。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链与食物网》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链与食物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e66b3552d380eb62946db6.png)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植物生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和动物是会根据自身生存的需要对环境条件进行选择的基础上编排的,这一课是通过认识和研究食物链与食物网将植物与动物联系起来,认识到生物之间是互为生长环境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为后面认识在一定区域内生活的生物需要一个和谐、平衡的环境做铺垫。
本课也是培养学生科学自然观的好素材。
学情分析:课前对执教班级进行问卷调查,有25%左右的同学知道食物链是表示生物间的食物关系,都能用“谁吃谁”的方式表达食物链,而不是“谁被谁吃”的方式表达,学生对一个生态系统内生物有一种模糊的“吃与被吃”的认识,但具体到某种生物的食物是什么不清楚,在具体的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只能分析到相邻两种生物的联系和影响,只有4%左右的学生认为食物链中一种生物受到影响,会作用到其他所有的生物。
教材分析1.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食物链。
2.通过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间的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3.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写或画”活动,使学生初步的设计与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教学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彩笔、各色彩纸。
教师准备:角色头饰、毛线、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入新知1.讲述:现在我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请大家猜一条成语:夏季,烈日当空,蝉慢慢从大树下爬上枝头,一边吸食着树汁,一边欢快地歌唱;一只螳螂正挥动着它的"大镰刀",悄悄来到蝉的背后,就在这个时候,从远处飞来一只小黄雀......2.老师讲到这里,你能猜出这句成语是什么吗?3.问题:大家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你能不能从这句成语中提出一些科学问题呢?(播放视频)4.问题:(1)螳螂为什么吃蝉?(2)黄雀为什么对螳螂虎视耽耽?(3)蝉吃什么?(4)黄雀会不会被其他动物吃掉?(5)这几种生物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5.我们能不能想办法,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树(树汁)------蝉------螳螂------黄雀6.小结: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产生联系.比如:有树的地方常有鸟,有花草的地方常有昆虫.植物,昆虫,鸟和其他生物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而共存亡.设计意图:根据五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入新课,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所以我利用常用成语引入,激发学习兴趣,体现引入含“活势”。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2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4d30cd22168884868762d680.png)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寻找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学会分析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掌握食物链中规律,并能正确表达食物链。
能利用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一个生态群落中的动植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能耐心地倾听并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的概念,并会画简单的食物链。
教学难点:理解食物网所反映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的关系。
探究过程:1、讨论:他们谁被谁吃?1)课件出示“蔷薇、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小鸟”的图片,请学生按照“谁被谁吃”顺序说一说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据生回答在课件上连起来。
然后明确我们用简单的文字各箭头把他们表示出来。
请生观察,箭头指向谁?(吃者)2)分析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步步深入,引出科学概念,把握学习重点。
)问:想象一下,他们的食物关系分像两条什么?(链环)明确: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3)大家来观察第一条食物链,谁能不吃其他的生物就能存活下来?(设计意图:科学研究重在发现,所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中的科学知识是科学课的教学重点,本堂课也同样不例外。
)蔷薇或小草。
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供自己生长需要。
引出生产者的概念。
要求学生指出第二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
再举出身边的例子。
再观察蚜虫、瓢虫、小鸟是如何生存的?按照上述的方法来学习消费者这一概念。
再来观察这几条食物链,你科学发现了什么规律?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但是有的食物链不是从植物开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5.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扑克:虎、狮、羊、兔、鸟、鹰、树、草、稲、蛙、鼠、虫、蛇、蝗虫、猫头鹰。
学生一组一副,老师相应的文字卡片一副教学过程:师:(出示一副扑克),喜欢玩牌吗?生:(很兴奋)喜欢!师:我们来看看这副牌上有什么?用实物投影仪打出几张牌,学生看到扑克上分别是老虎、大树、鹰等。
师:这是老师特制的生物扑克,怎么玩呢?我请一个孩子上来先和我玩一玩。
(请一个学生走上讲台,先摸牌,然后以石头、剪子、布的形式决定发牌权,学生先发牌:水稻。
边玩老师边讲规则)师:你出水稻,那我就用老鼠吃你的水稻!生:我的蛇吃老鼠!师:鹰吃蛇!你还有吃鹰的吗?生:没有了。
师:那这轮牌就归我了!师将打出的牌揽到自己这边。
该我出了,我出草,你有吃草的吗?生:羊吃草!师:行,可我没有吃羊的,你有吗?生:有!虎吃羊!师:好,自己可以吃自己的牌,你可以用你的虎吃羊。
我没有吃虎的,你有吗?生:没有。
师:好,那这三张牌就归你了,师将桌上的牌拿给学生。
该你出。
学生出了一张青蛙师:我没有吃青蛙的,你有吗?生:我也没有。
师:像这种情况,这张牌就不能归谁,放中间。
你继续出。
(生出了一张兔)师:我吃不了。
生:我有!我的狮子吃兔!你有吃狮子的吗?师:没有!你有吗?生:没有。
师:那这两张牌归你。
你再出。
(生出一张树,手里已经没牌了)。
我还有呢,虫吃树,鸟又吃虫。
那这三张牌又归我了。
最后老师手里剩两张:蝗虫和猫头鹰,他们之间一般没有食物关系,那就放中间,不归谁,来数数谁的牌多谁就赢。
知道怎么玩了吗?小组内两人一组,开始吧!学生开始玩牌。
师在黑板上挂张白纸,竖着排几张牌,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
师:好了,刚才小组内每人至少玩了一次。
你有没有发现,想赢的话,应该先出什么牌?生:先出草那些植物。
师:同意吗?生:同意!师:还想玩吗?生:想!师:我们这次就四个人一块玩,从1号同学开始,先出植物(1号没有植物的话就2号出),依次吃下去,自己也可以吃自己的牌,出到最后一张没有谁能吃它的时候,这样的一组牌,我们把它们拿出来,像黑板上这样,依次竖着排在纸上,注意植物在最下面一张。
然后又开始第二轮,出第二张植物,按照刚才的方法再找出一组来,同样排在纸上第二列,明白了吗?我们这副牌一共有几张植物?(三张)可以找出几组?(三组),好,分别排列在纸上,手里剩下的牌就暂时放在旁边。
开始。
学生分组活动,很快打出三组并排列在纸上。
师:请一个孩子把你们打出的结果说一说。
生:羊吃草,虎吃羊。
师随之将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师:那用什么表示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呢?箭头。
并且箭头指向强者。
(边说边画上箭头。
)这样用箭头连起来,像不像一根链条?生:像!师:那我们就把它叫?生:食物链!师:好,就叫食物链。
那你们打出的第二条食物链是什么呢?请刚才2组的孩子接着说生:老鼠吃水稻、蛇吃老鼠、鹰吃蛇。
(师随之在黑板上贴上卡片,并标上箭头。
如此列出三条。
没用上的卡片集中贴在一边)师:其他小组打出的三条食物链和他们的一样吗?生:不一样!我们是兔吃草,虎吃兔。
(师随之将刚才没用到的兔的卡片贴在羊的旁边、并添上箭头。
再请一个同学说,师同样将刚才没用上的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并添上箭头。
)师:为什么每个组找的食物链会不一样呢?生:因为每个动物不止吃一种食物。
师:也就是说,食物链之间可能还有交叉?好,下面,请孩子们用铅笔先把刚才排好的三条食物链之间添上箭头,然后再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食物关系,也添上箭头。
刚刚暂放在旁边的牌现在可以加进来放在合适的位置。
请两个孩子到黑板上来画,其他同学在小组内活动。
学生活动。
师:我们来看看黑板上画的,刚才还是三条单独的食物链,可由于每种动物的食物不止一种,所以,又添上了这么多箭头,你们小组里画出的也像这样吗?生:像师:这些箭头纵横交错,相互交叉,整个的这张图你觉得看起来像什么?生:像一张网师:那我们就把它叫------食物网。
(板书:食物网)刚才我们找出的是三条单独的食物链,由于食性的交叉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那这张网里有多少条食物链呢?我们来数一数。
(学生和师一起)羊吃草,虎吃羊,一条;兔吃草,虎吃兔,两条;羊吃草,狮吃羊,三条;兔吃草,狮吃兔,四条;蝗虫吃水稻,青蛙吃蝗虫,蛇吃青蛙,算不算一条?生:算!师:那是不是完整的一条?生:不是!因为蛇还要被鹰吃!师:对,因为鹰还要吃蛇,蛇不是这条食物链的最末端,所以,从蛇到水稻是一条食物链,但不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同理,虫吃树,鸟吃虫,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吗?生:不是!师: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这张食物网里有很多条食物链。
那对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来说,它的起点和终点有没有什么规律呢?生:食物链都从植物开始,然后最后一个都是那些凶猛的动物。
师:对,食物链的起点一般是植物,终点一般是凶猛的动物。
在食物网的所有动植物中,有的可以自己制造养料养活自己,我们把它们叫做生产者,有的必须通过吃别的动植物才能生存,叫做消费者。
你觉得在这张网里,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生:树、草、水稻是生产者,羊、青蛙、老鼠、虎那些的是消费者生:除了植物而外,都是消费者师:为什么?生:因为植物可以只吸收阳光就行了,不用吃别的东西。
师:同意吗?生:同意!师:对,植物能利用阳光进行光和作用,制造养料,养活自己,所以植物是生产者。
动物要以其他动植物为食,是消费者。
(出示人的卡片)那么,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生:消费者。
师:是的,人也必须通过获取各种食物才能生存,所以,人是消费者。
那么作为消费者的人,是不是食物网中的一个成员呢?生:是!师:那人在食物网中应该放在哪个位置呢?生:最上面!师:为什么?生:因为人什么都可以吃生:不对!人要吃草吗?师:那我们可以这样说,只要人愿意吃,这些所有的生物都能吃得到,同意不?生:同意!师:因此人应该放哪里?生:最上面!师将人贴在黑板上师:那么,由于人的加入,我们看看这张网里会增加哪些新的食物关系?学生议论:。
太多了,人什么都能吃。
师:是啊,人太强大了,想吃什么都能吃到,几乎成了食物链的最末端。
比如:我国北方的草原,每年有10万只百灵鸟遭捕杀,被端上餐桌,成为人们的美味佳肴,鸟的减少会有什么后果呢?当然,也有人说,我们也在饲养动物,增加它们的数量呀,如:羊,尤其是山羊,它的毛柔软、保暖,被加工成价格不菲的羊绒衫,为人们所喜爱,因此,羊越养越多。
作为野味餐厅老板和羊绒生产商,从他们的利益出发,当然是希望有更多的鸟儿端上餐桌,有更多的羊群出现在草原,如果1、2大组的同学是野味餐厅老板,3、4大组同学是羊绒生产商,用你们手里的牌讨论一下,你的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生用牌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师:请一个餐厅老板来说说,鸟减少了,没有了,有什么后果?生:鸟没了,虫就多了,把树就吃没了。
生:树都没了,最后虫也就全饿死了。
生:鸟没了,蛇就要大量的吃青蛙,所以,青蛙也会被吃完。
青蛙没有了,那蝗虫这些害虫就越来越多,害虫多了,水稻就被吃光了。
而且青蛙没了,鸟也没了,蛇也会饿死,鹰也会饿死。
生:水稻没有了,老鼠也就没有了,那猫头鹰也没有了生:我可以养很多鸟,就吃养的那些鸟生:现在人们都爱吃那些野味,比如买鸡都不买什么洋鸡,买土鸡。
所以肯定也不喜欢吃你养的那些鸟,就爱吃野生的。
师:再请一个羊绒生产商来谈谈生:生:而且羊多了,把草吃没了,没有草的保护,刮风的时候就会把地上的土吹起来,就会形成沙尘暴。
师:你知道得真不少,还了解沙尘暴的形成。
随着学生的交流,老师将黑板上粘贴的卡片一个个拿下,最后只有孤零零的人师:你瞧,人多么强大,消灭了所有的生物,最后独霸地球!生:不可能!地球上什么动植物都没有了,人早就饿死了!师:是啊,没有了生活来源的人类,不管你有多么的强大,最终也只有从地球上永远的消失!而这所有的灾难,仅仅来源于你多吃了一只鸟,多羊了一只羊。
说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生:我觉得我们不能再吃野生动物了生:我们哪怕只吃了一种野生动物,但却会影响到整个食物网,最终,人还是会灭亡。
生:我觉得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它们之间都有关系,如果其中一个改变了,就全部会发生变化师:是的,生物之间的这种平衡是长期自然形成的,如果人为的增加或减少其中一种生物,都会破坏这种平衡,造成生态失调。
生:那为什么我们还说要消灭老鼠呢?老鼠也是食物网里面的呀,它要是没有了,还不是会影响别的生物啊?师:对,你想得很好!老鼠也是食物网中的一环,那为什么我们要提倡灭鼠呢?那是因为老鼠的繁殖能力太强了,而且正是由于人类的活动,给老鼠的生存提供了一些有利的条件,因此,老鼠的数量已经成灾、为患,并且它还要传播疾病,所以,我们提出要消灭老鼠,这正是为了维持生态的平衡。
因为这种消灭实际上是一种控制,控制它的数量在不影响生态平衡的范围内。
生:那如果都不养羊,我们不是就没有毛衣穿了?生:可以穿别的嘛师:不是不养,而是要有计划的养,不能过度放牧,要让草原有自然的生养期,就是要给草原自然的恢复过程。
师: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生:我们还要回去告诉家里的人,要他们也不要吃野生动物了生:我们应该保护那些动植物,其实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师:是,人和动植物一样,都是生存在地球上的一个成员,人类没有权利剥夺别的生物生存的权力,也没有理由为了满足眼前的需要而任意改变它们间的数量关系。
尊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就是人类对自己的尊重。
希望孩子们把今天获得的信息带给你的家人和朋友!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