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溶液练习题word精品
电解质溶液题型全集

电解质溶液一.选择题(共30小题)1.常温下,向1L0.1mol•L﹣1NH4Cl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NaOH后,NH4+与NH3•H2O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不考虑体积变化和氨的挥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小B.在M点时,n(OH﹣)﹣n(H+)=(a﹣0.05)molC.随着NaOH的加入,不断增大D.当n(NaOH)=0.1mol时,c(OH﹣)>c(Cl﹣)﹣c(NH3•H2O)2.某同学在实验室探究NaHCO3的性质:常温下,配制0.10mol/LNaHCO3溶液,测其pH为8.4;取少量该溶液滴加CaCl2溶液至pH=7,滴加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但无气体放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H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B.加入CaCl2促进了HCO3﹣的水解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HCO3﹣+Ca2+═CaCO3↓+H2CO3D.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Na+)+2c(Ca2+)═c(HCO3﹣)+2c(CO32﹣)+c(Cl﹣)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0.1 mol•L﹣1的NH4Cl溶液中:c(Cl﹣)>c(NH4+)>c(OH﹣)>c(H+)B.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Cl﹣)C.已知K a(HF)=7.2×10﹣4,K a(HCN)=6.2×10﹣10,等体积等浓度的NaF、NaCN溶液中,前者离子总数小于后者D.浓度均为0.1 mol•L﹣1的①(NH4)2CO3②(NH4)2SO4③(NH4)2Fe(SO4)2溶液中,c(NH4+)的大小顺序为:③>②>①4.将标准状况下2.24L CO2缓慢通入1L 0.15mol•L﹣1的NaOH溶液中,气体被充分吸收,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c(Na+)>c(CO32﹣)>c(HCO3﹣)>c(OH﹣)>c(H+)B.c(Na+)+c(H+)=c(OH﹣)+c(HCO3﹣)+2c(CO32﹣)C.2c(Na+)=3[c(H2CO3)+c(HCO3﹣)+c(CO32﹣)]D.2c(OH﹣)+c(CO32﹣)=c(HCO3﹣)+3c(H2CO3)+2c(H+)5.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工业上常利用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脱除烟气中的SO2.随着SO2的吸收,吸收液的pH不断变化.下列粒子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Na2SO3溶液中存在:c (Na+)>c(SO32﹣)>c (H2SO3)>c (HSO3﹣)B.已知NaHSO3溶液pH<7,该溶液中:c (Na+)>c (HSO3﹣)>c (H2SO3)>c (SO32﹣)C.当吸收液呈酸性时:c (Na+)=c (SO32﹣)+c (HSO3﹣)+c (H2SO3)D.当吸收液呈中性时:c (Na+)=2 c (SO32﹣)+c (HSO3﹣)6.25℃时,0.1mol Na2CO3与盐酸混合所得的一组体积为1L的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W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H+)═2c(CO32﹣)+c(OH﹣)+c(Cl﹣)B.pH=4的溶液中:c(H2CO3)+c(HCO32﹣)+c(CO32﹣)<0.1 mol•L﹣1C.pH=8的溶液中:c(H+)+c(H2CO3)+c(HCO3﹣)═c(OH﹣)+c(Cl﹣)D.pH=11的溶液中:c(Na+)>c(Cl﹣)>c(CO32﹣)>c(HCO3﹣)>c(H2CO3)7.常温下,用0.1 mol/LNaOH溶液滴定10mL 0.1mol/LH2A溶液,溶液的pH与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增大B.B点:c(HA ﹣)>c(H+)>c(A2一)>c(H2A)C.C点:c(Na+)=c(HA﹣)+2c(A2﹣)D.水电离出来的c(OH﹣):B点>D点8.H2C2O4为二元弱酸.20℃时,配制一组c(H2C2O4)+c(HC2O4﹣)+c(C2O42﹣)=0.100m ol•L﹣1的H2C2O4和NaOH 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pH=2.5的溶液中:c(H2C2O4)+c(C2O42﹣)>c(HC2O4﹣)B.c(Na+)=0.100 mol•L﹣1的溶液中:c(H+)+c(H2C2O4)=c(OH﹣)+c(C2O42﹣)C.c(HC2O4﹣)=c(C2O42﹣)的溶液中:c(Na+)>0.100 mol•L﹣1+c(HC2O4﹣)D.pH=7.0的溶液中:c(Na+)=2(C2O42﹣)9.常温下,实验测得1.0mol/L NH4HCO3溶液pH=8.0.平衡时碳的分布系数(各含碳微粒的浓度占含碳各种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k a(H2CO3)>K b(NH3•H2O)>K a2(H2CO3)B.pH=13时,溶液中不存在HC03﹣的水解平衡C.pH由8~11时,不变D.pH=3时,有c(NH4+)+c(NH3•H2O)═c(HCO3﹣)+c(CO32﹣)+c(H2CO3)10.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等浓度等体积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混合:c(CH3COO﹣)+c(OH﹣)=c(H+)+c(CH3COOH)B.常温下,0.1 mol•L﹣1HA溶液与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完全反应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A﹣)>c(OH﹣)=c(H+)C.常温下,0.1 mol•L﹣1Na2S溶液中存在:c(OH﹣)=c(H+)+c(HS﹣)+c(H2S)D.常温下,将0.1 mol•L﹣1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当溶液的pH从3.0升到5.0时,溶液中的值增大到原来的100倍﹣1的溶液,其pH如表所示:A.酸性:H2CO3>B.水电离产生的c(H+):①=②C.溶液③中:c(HCO3﹣)+c(CO32﹣)+c(H2CO3)=0.1mol•L﹣1D.溶液④中:c(Na+)>c()>c(OH﹣)>c(H+)12.0.1mol•L﹣1NH4Al(SO4)2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曲线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1mol•L﹣1NH4Al(SO4)2溶液c(NH4+)大于等浓度的NH4HSO4溶液中c(NH4+)B.向100mL0.1mol•L﹣1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加80mL0.05 mol•L﹣1NaOH 溶液时,溶液pH的变化如曲线II C.升高温度,NH4Al(SO4)2溶液的pH减小,是因为促进了NH4Al(SO4)2的电离D.20℃时,0.1mol•L﹣1NH4Al(SO4)2溶液中:2c(SO42﹣)﹣c(NH4+)﹣3c(Al3+)=10﹣3mol•L﹣113.常温下取0.1mol/L的NaA和NaB两种盐溶液各1L,分别通入0.02molCO2,发生如下反应:NaA+CO2+H2O=HA+NaHCO3、2NaB+CO2+H2O=2HB+Na2CO3.且HA和HB的1L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L时可能有如图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HA,M是HBB.常温下pH:NaA溶液>NaB溶液C.对于的值(R代表A或B),一定存在HA>HBD.若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NaA和HA的混合溶液的pH>7,则c(A﹣)>c(HA)14.织物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只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25℃时,各组分浓度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5℃时,ClO2﹣的水解平衡常数K a=10﹣6B.在pH约为4.0~4.5范围内使用该漂白剂较好C.25℃时,等浓度的HClO2溶液和NaC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中:c(HClO2)+c(H+)+c(Na+)═c(ClO2﹣)+2c(OH﹣)D.当pH=5时往NaClO2溶液中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ClO2+OH﹣═H2O+ClO2﹣15.用0.1mol•L﹣1的盐酸滴定25.00mLNa2CO3溶液,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的浓度为0.2mol•L﹣1B.当V(盐酸)=0时,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C.当V(盐酸)=25.00mL时,溶液中:c(Cl﹣)>c(HCO3﹣)>c(CO32﹣)>c(H2CO3)D.当V(盐酸)=50.00mL时,溶液中:c(Na+)+c(H+)=c(OH﹣)+c(Cl﹣)16.25℃时,将1.0L w mol•L﹣1“爽朗”的CH3COOH溶液与0.1mol“苦涩”的NaOH固体混合,充分反应后向混合液中通(加)入HCl气体或NaOH固体,溶液pH随加入HCl或NaOH的物质的量而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c 对应的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的是a>b>cB.c点混合液中c(Na+)>c(CH3COO﹣)C.加入NaOH过程中,减小D.若忽略体积变化,则25℃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10﹣7mol•L﹣117.对于常温下0.1mol•L﹣1氨水和0.1mol•L﹣1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L﹣1氨水,溶液的pH>13B.0.1 mol•L﹣1氨水加水稀释,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C.0.1 mol•L﹣1醋酸溶液中:c(H+)=c(CH3COO﹣)D.0.1 mol•L﹣1醋酸与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c(OH﹣)>c(H+)18.常温下,K a(CH3COOH)=K b(NH3•H2O)=1.75×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0.1mol•L﹣1的盐酸滴定0.1mol•L﹣1的氨水时,可用酚酞作指示剂B.0.2 mol•L﹣1的醋酸与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H+)C.pH=3的醋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有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1D.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H3•H2O)>C(NH4+)>C(Cl﹣)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已知298K时氢氰酸(HCN)的K a=4.9×10﹣10,碳酸的K a1=4.4×10﹣7,K a2=4.7×10﹣11,据此可推测将氢氰酸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不可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B.25℃时,将amol•L氨水与0.01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完全时溶液中c(NH4+)=c(CI﹣),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 b=C.某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II为醋酸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且a、b两点水的电离程度:a<bD.向0.10mol•L﹣1NaHSO4溶液中通入NH3至溶液pH=7(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c(Na+)>c(SO42﹣)>c(NH4+)2﹣先沉淀(10﹣5 mol/L2434是否太小?这个浓度一般都认为沉淀完全了)B.H2CO3、HCO3﹣、CH3COO﹣、ClO﹣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C.相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ClO混合溶液,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CH3COO﹣)>c(ClO﹣)>c(OH﹣)>c(H+)D.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Cl2+H2O═HCO3﹣+Cl﹣+HClO21.25℃时,水溶液中c(H+)与c(OH﹣)的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ac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a c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有c(H+)•c(OH﹣)=10﹣14B.b d线段上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都呈中性C.d点对应溶液的温度高于25℃,pH<7D.CH3COONa溶液不可能位于c点22.25℃时,关于①O.l mol.L﹣1的NH4Cl溶液②0.1mol.L﹣1的NaOH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向①中加适量水,溶液中的值减小B.若向②中加适量水,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若将①和②均稀释100倍,①的pH变化更大D.若将①和②混合,所得溶液的pH=7,则溶液中的c(NH3.H2O)>c(Na+)23.一定温度下,将浓度为0.1mol•L﹣1的Na2CO3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值始终增大的是()A.c(H+)B.c(HCO)C.c(H+)•c(OH﹣)D.24.已知:2CrO42﹣+2H+⇌Cr2O72﹣+H2O.25℃时,调节初始浓度为1.0mol•L﹣1的Na2CrO4溶液的pH,测定平衡时溶液中c(Cr2O72﹣)和c(H+),获得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pH越小,c(Cr2O72﹣)越大B.A点CrO42﹣的平衡转化率为50%C.A点CrO42﹣转化为Cr2O72﹣反应的平衡常数K=1014D.平衡时,若溶液中c(Cr2O72﹣)=c(Cr2O42﹣),则c(H+)>2.0×10﹣7mol•L﹣125.常温下,向20mL的某稀H2S04溶液中滴入0.1mol/L氨水,溶液中水电离出氢离子浓度随滴人氨水体积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稀硫酸的浓度为0.1mol/LB.C点溶液pH=14﹣aC.E溶液中存在:c(NH4+)>c(SO42﹣)>c(H+)>c(OH﹣)D.B到D、D到F所加氨水体积一定相等26.在一隔热系统中,向20.00mL 0.01000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00mol.L﹣1的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a点溶液呈酸性,则a点有:c(CH3COO﹣)>c(Na+)>c(CH3COOH)B.从b到c:逐渐增大C.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D.b点有0.01000mol•L﹣1+c(H+)=c(Na)+﹣c(CH3COOH)+c(OH﹣)27.25℃时,取浓度均为0.1000mol•L﹣1的醋酸溶液和氨水溶液各20.00mL,分别用0.1000mol•L﹣1NaOH溶液、0.1000mol•L﹣1盐酸进行中和滴定,滴定过程中pH随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根据滴定曲线可得,25℃时K a(CH3COOH)≈K b(NH3•H2O)≈10﹣5B.当NaOH溶液和盐酸滴加至20.00mL时,曲线Ⅰ和Ⅱ刚好相交C.曲线Ⅱ:滴加溶液到10.00 mL时,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H+)D.在逐滴加入NaOH溶液或盐酸至40.00mL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28.常温下,用0.10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mol•L﹣1 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CN﹣)B.点③和点④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C.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CN﹣)=c(HCN)﹣c(CH3COOH)D.点②和点③所示溶液中都有:c(CH3COO﹣)+c(OH﹣)=c(CH3COOH)+c(H+)29.常温下,向20mL的某稀H2SO4溶液中滴入0.1mol/L氨水,溶液中水电离出氢离子浓度随滴入氨水体积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E溶液中存在:c(NH4+)>c(SO42﹣)>c(OH﹣)>c(H+)B.稀硫酸的浓度为0.1mol/LC.C点溶液pH=14﹣bD.V2=20 mL30.常温下,向20mL 0.5mol•L﹣1的CH3COOH溶液中逐滴滴加0.5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滴加至①时,c(Na+)=c(CH3COO﹣),酸碱恰好完全反应B.滴加至②时,c(OH﹣)﹣c(H+)=c(CH3COOH)C.滴定中,逐渐减小D.滴定中.c(CH3COOH)与c(CH3 C00﹣)之和保持不变电解质溶液。
07-电解质溶液

(A) 相等 22. 2 分 (3673)
(B) t1> t2
(C) t1< t2
(D) 大小无法比较
在浓度为 c1 的 HCl 与浓度 c2 的 BaCl2 混合溶液中,离子迁移数可表示成: (
)
(A) m(H+)/[m(H+) + m(Ba2+) + 2m(Cl-)]
(B) c1m(H+)/[c1m(H+)+ 2c2m(½ Ba2+)+ (c1+ 2c2)m(Cl-)]
(A) 0.715 g
(B) 2.545 g
(C) 23 g
(D) 2.08 g
8. 2 分 (3619)
下列物理量除哪一个外,均与粒子的阿伏加德罗数有关:
()
(A) 法拉第
(B)标准状态下 22.4 dm3 气体
(C) 摩尔
(D)库仑
- 716 -
七、电解质溶液
9. 2 分 (3620)
在 CuSO4 溶液中用铂电极以 0.1 A 的电流通电 10 min,在阴极上沉积的铜的质量是: ()
()
(A) m·s-1
(B) m·s-1·V-1
(C) m2·s-1·V-1
(D) s-1
18. 2 分 (3652)
zB、rB 及 cB 分别是混合电解质溶液中 B 种离子的电荷数、迁移速率及浓度,对影响
B 离子迁移数 (tB) 的下述说法哪个对?
()
(A) │zB│ 愈大, tB 愈大
(B) │zB│、rB 愈大,tB 愈大
将铅酸蓄电池在 10.0 A 电流下充电 1.5 h, 则 PbSO4 分解的质量为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练习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一、选择题1. 在CuSO 4溶液中用铂电极以0.1 A 的电流通电10 min ,在阴极上沉积的铜的质 量是:(A) 19.9 mg(B) 29.0 mg(C) 39.8 mg(D) 60.0 mg2. 浓度为m 的Al 2(SO 4)3溶液中,正负离子的活度系数分别为和,则平均活度系数等于:3. 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大的是 : (A) 0.01 mol·kg -1 NaCl (B) 0.01 mol·kg -1 CaCl 2 (C) 0.01 mol·kg -1 LaCl 3 (D) 0.01 mol·kg -1 CuSO 44. 0.1 mol·kg -1 CaCl 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0.219,则离子平均活度a ±为:(A) 3.476×10-4(B)3.476×10-2(C) 6.964×10-2(D) 1.385×10-25. 有一ZnCl 2水溶液,m =0.002 mol·kg -1 ,±=0.83,则a ±为:(A) 1.66×10-3 (B) 2.35×10-3 (C)2.64×10-3(D) 2.09×10-46. 已知298 K 时,=∞Cl)NH (4m Λ 1.499×10-2 -12mol m S ⋅⋅,=∞NaOH)(m Λ 2.487×10-2 -12mol m S ⋅⋅,=∞NaCl)(m Λ 1.265×10-2 -12mol m S ⋅⋅,则m 32(NH H O)∞Λ为:(A)0.277×10-2 -12mol m S ⋅⋅ (B)2.721×10-2 -12mol m S ⋅⋅ (C)2.253×10-2 -12mol m S ⋅⋅ (D)5.251×10-2 -12mol m S ⋅⋅ 7. 对于给定离子B ,应当满足下列条件中的哪几个,才能使离子的摩尔电导率m,B和离子淌度U B 为常数。
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电解质溶液练习题一、选择题1、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弱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2、二元酸H2A在水中发生电离:H2A H++HA-和HA-H++A2-,则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存在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NaHA:c(Na+)>c(HA-)>c(OH-)>c(A-)>c(H+)B.Na2A:c(Na+)= 2[c(A2-)+ c(HA-)+ c(H2A)]C.Na2A:c(H+)+ c(HA-)+ 2c(H2A)= c(OH-)D.H2A:c(H+)= c(HA-)+ 2c(A2-)+ c(OH-)3、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相关反应中产物物质的量的变化的是(横、纵坐标单位:mol)()A.图1:n(HCl)=1mol,K2CO3逐步加入到HCl溶液中,在敞口容器中生成的气体B.图2:n(NaOH)=1mol,CO2逐步通入到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的盐C.图3:n(O2)=1mol,高温下C和O2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产物D.图4:n(HNO3)=1mol,Fe和稀HNO3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NO)二、多项选择4、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H+) + c(M+) == c(OH-) + c(A-)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NaOH)<c(CH3COONa)<c(Na2CO3)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 +2c(OH-) == 2c(H+) + c(CH3COOH)D.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三、填空题5、(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碳酸钠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
(完整word版)电解质溶液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一)电解质溶液练习题、判断题: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总电量相等,则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
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5.电解池通过l F电量时,可以使1mol 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m可以由Λm作图外推到 c1/2 = 0 得到。
下列关系式是否正确:(1)∞ ,1< ∞,2< ∞,3<∞,42)κ1=κ2=κ3=κ(3)∞ ,1=∞ ,2=∞ ,3=∞,4(4)m,1=m,2 =m,3=m,410.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2(1) a =γb/b 0;(2) a = a+·a - ;(3)(4) b =b+· b- ;(5) b ±3 = b+·b-2;(6) b12.若a(CaF2)= 0.5 ,则2+ -a(Ca2+) = 0.5 ,a(F-) =1 。
11.对于BaCl2 溶液,以下等式成立:γ±、单选题: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γ+·γ -± = 4b 3。
2(A) 0.1M KCl 水溶液 ; (C) 0.001M KOH 水溶液 ;(B) 0.001M HCl 水溶液 ; (D) 0.001M KCl 水溶液 。
2.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 (A) 电导 ; (B) 电导率 ;(C) 摩尔电导率 ; (D) 极限摩尔电导 。
3.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 率 κ 与摩尔电导 Λ m 变化为:(A) κ 增大, Λ m 增大 ;(B)κ 增大, Λ m 减少 ;(C) κ减少, Λm 增大 ;(D) κ减少, Λm 减少 。
电解质溶液测试题

电解质溶液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5分)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除水分子外,不存在其它分子的是[ ]A.KFB.NaHSC.H3PO4D.HNO32.对于相同体积的K2CO3溶液(浓度为M1)和(NH4)2CO3溶液(浓度为M2),若其中CO32-的物质的量浓渡相同,则它们物质的量浓度M1和M2的关系是[ ]A.M1<M2B.M1>M2C.M1=M2D.M1=2M23.钢铁表面吸附了中性水膜发生电化腐蚀.这时①铁作正极被氧化,②铁作负极被氧化,③水膜中有气体析出.④空气中某成分气体被还原.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4.为了使纯锌与0.05mol/L、20mL稀硫酸反应速率加快,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2mL 0.1mol/L的盐酸B.加入2mL 0.1mol/L的硫酸铜溶液C.加入2mL 0.1mol/L的氯化钡溶液D.加入2mL 0.1mol/L的氨水5.pH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溶液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相同,则m和n的关系量是[ ]A.m=nB.m>nC.m<nD.无法判断6.用铅蓄电池作电源时,正极材料是PbO2,负极材料是Pb,其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充电时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 ]A. Pb-2e=Pb2+C、bO2+4H++2e =Pb2++2H2OD.PbSO4+2e =Pb+SO42-7.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全部正确的是[ ]8.要使0.1mol/L 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度和pH都减小,同时又使CH3COO-浓度增大;可加入的试剂是[ ]A.CH3COONa晶体B.氨水C.1mol/L H2SO4溶液D.1mol/L CH3COOH溶液9.在下列情况下,溶液的pH减小的是[ ]A. NaOH浓溶液加水稀释B. Zn、Cu和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放电C. 用Pt电极电解KCl的水溶液D.FeCl3浓溶液滴入沸水中10.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 分散质的微粒都可通过滤纸B. 都比较稳定,密封一段时间也不会产生沉淀C. 有丁达尔现象D.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11.25℃时,0.1mol/L一元弱酸溶液,达到电离平衡时,溶质分子与溶质离子的个数比为11.3:1,在该溶液中一元弱酸的电离度是[ ]A.4.24%B.4.07%C.4.42%D.8.84%12.pH与体积都相同的硫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同物质的量浓度、同体积的Na2CO3溶液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量也相同,则可能是[ ]A. Na2CO3过量B. Na2CO3的量恰好与醋酸完全反应C. Na2CO3的量恰好与硫酸完全反应D.两种酸都过量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强酸跟盐反应一定得到弱酸B. 把pH=6与pH=8的两种强电解质溶液等体积混合,其pH不一定为7C. 室温时同浓度的Na2CO3溶液的pH大于60℃时它的pHD.同浓度的钾盐溶液其酸式盐的pH一定小于正盐的pH14.浓度均为0.1mol/L的四种一元酸:Ha、Hb、Hc、Hd,已知Ha的[H+]为0.01mol/L,Hb的电离度为0.1%,Hc的pH为3,Hd的[OH-]=1×10-13mol/L.它们的四种钾盐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中,其pH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Ha>Hb>Hc>HdB.Hd>Hc>Hb>HaC.Hc>Hb>Hd>HaD.Hb>Hc>Ha>Hd15.把pH=3的盐酸和pH=10的Ba(OH)2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的pH为7,则盐酸和Ba(OH)2溶液的体积比是[ ]A.1:10B.1:5C.1:2D.2:116.某氨水的pH=x,某盐酸的pH=y,x+y=14,且x>11,将上述氨水和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Cl-]>[NH4+]>[H+]>[OH-]B.[NH4+]>[Cl-]>[OH-]>[H+]C.[Cl-]>[NH4+]>[OH-]>[H+]D.[NH4+]>[Cl-]>[H+]>[OH-]17.足量镁粉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于反应速率太快,为了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H2的产量,可以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A.MgOB.NaOHC.K2CO3D.CH3COOK18.下列操作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A.进行中和滴定时,直接向刚洗净的锥形瓶中加待测液B.滴定未知浓度盐酸所用的0.05mol/LNaOH溶液, 在配制标准液时因与空气接触吸收了少量的CO2C.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稀H2SO4时,用酚酞作指示剂D.往洗净的滴定管中,直接加入标准液.19.用铂电极电解CuSO4溶液,在阳极收集到0.4gO2,中和电解时生成的酸用去250mLNaOH溶液,则此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 ]A.0.20mol/LB.0.15mol/LC.0.10mol/LD.0.05mol/L20.用阳极甲、阴极乙、电解质溶液丙,在电解过程中补充加入丁物质(纯),可以使电解液的组成保持恒定.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A.Pt Pt KOH KOHB.Cu Fe CuSO4 CuSO4C.Pt C H2SO4 H2OD.C Fe NaCl NaCl三、填空题(共35分)21.下列微粒中:①Na+②ClO- ③NH4+④HSO4- ⑤HCO3-⑥HS-⑦CO32- ⑧Cl-(按序号填空)A.既能参与电离平衡,又能参与水解平衡的是 ,B.既不能参与电离平衡,又不能参与水解平衡的是 ,C.只能参与水解平衡的是 .22.下列各物质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①HCOOH②NaOH③Na2CO3④CH3COONa⑤NH4Cl⑥Ba(OH)2⑦KCl⑧CH3COOH按它们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 .23.用铂电极电解KI溶液时,其电极反应表示为:阴极;阳极;电解总的化学方程式为 .24.用铂电极电解K2SO4溶液时,其电极反应表示为:阴极;阳极 ,电解总的化学方程式为 .25.用铜电极电解K2SO4溶液;通电开始时,其电极反应表示为:阴极;阳极 .向阴极溶液中滴入酚酞,则显色,原因是 ;阳极附近的溶液出现色,原因是 .26.中和某一强酸溶液,需要一定量的KOH,用“>”、“<”、“=”填空:A.如改用和上述KOH质量相同的Na2CO3反应,反应后溶液的pH 7,B.如改用和上述KOH物质的量相同的氨水反应,反应后溶液的pH 7,C.如改用和上述KOH质量相同的Ba(OH)2反应,反应后溶液的pH 7.27.氯化铁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发现碳酸钙逐渐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 .同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其原因是 .28.电子表和电子计算器常用微型银-锌原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反应分别为:Zn+2OH--2e =ZnO+H2O Ag2O+H2O+2e =2Ag+2OH-总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上述变化判断:正极为 ,负极为 ,工作时电极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四、计算题(共15分)29.当电流通过2L KOH溶液(?=1.05g/mL)时,其质量分数由原来的6%变为8%,这时阳极生成什么物质?质量为多少克?。
电解质溶液练习15题

电解质溶液练习15题1、按酸碱质子理论考虑,在水溶液中既可作酸亦可作碱的物质是()A、Cl -B、NH 4+C、HCO 3-D、H 3O +正确答案:C2、在反应BF 3+NH 3=F 3BNH 3中,BF 3为()A、Arrhenius 碱B、Bronsted 酸C、Lewis 碱D、Lewis 酸正确答案:D3、NH 4+的共轭碱是()A、OH -B、NH 3C、NH 2-D、NH 2-正确答案:B4、不是共轭酸碱对的一组物质是()A、NH 3、NH 2-B、NaOH、Na +C、OH -、O 2-D、H 3O +、H 2O正确答案:B5、H 2PO 4-的共轭碱是()A、H 3PO 4B、HPO 42-C、H 2PO 4-D、PO 43-正确答案:B6、化学反应Ag(NH 3)2++Br -=AgBr↓+2NH 3按照路易斯酸碱理论,它应属于()A、碱取代反应B、置换反应C、酸取代反应D、沉淀反应正确答案:A7、根据软硬酸碱原理概念,下列物质属于软酸的是()A、H +B、Ag +C、NH 3D、AsH 3正确答案:B8、下列离子中,碱性最强的是()A、NH 4+B、CN -C、Ac -D、NO 2-正确答案:B9、室温下,同浓度的Na 3PO 4,Na 2HPO 4,NaH 2PO 4溶液的水解度是()A、Na 3PO 4最大B、Na 2HPO 4最大C、NaH 2PO 4最大D、三者相等正确答案:A10、在常压下的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中,下列物种浓度最高的是()A、H 2CO 3B、CO 2C、HCO 3-D、CO 32-正确答案:B11、在0.10L 0.10mol·L -1HAc 溶液中,加入0.10molNaCl 晶体,溶液的pH 值将会()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正确答案:B解析:盐效应12、下列各组混合液中,能作为缓冲溶液的是()A、10ml 0.2mol·L -1HCl 和10ml 0.1mol·L -1NaClB、10ml 0.2mol·L -1HAc 和10ml 0.1mol·L -1NaOHC、10ml 0.2mol·L -1HAc 和10ml 0.3mol·L -1NaOHD、10ml 0.2mol·L -1HCl 和10ml 0.2mol·L -1NaOH正确答案:B13、下列溶液中不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A、NH 3和NH 4ClB、NaH 2PO 4和Na 2HPO 4C、HCl 和过量的氨水D、氨水和过量的HCl正确答案:D14、pH值为9.40的溶液中OH-离子浓度为()A、4.0×10-10mol·L-1B、2.5×10-9mol·L-1C、4.0×10-6mol·L-1D、2.5×10-5mol·L-1正确答案:D15、pH=1.0和pH=3.0的两种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A、0.3B、1.0C、1.3D、1.5正确答案:C。
高三化学电解质溶液专项训练.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三化学电解质溶液专项训练一、选择题(一)关于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析1.20 ℃时向20 mL 0.1 mol ·L -1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0.1 mol ·L -1NaOH(aq),溶液pH 变化如图所示。
此过程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错误的是( )A .a 点:c (CH 3COO -)>c (Na +)>c (H +)>c (OH -)B .b 点:c (Na +)=c (CH 3COO -)>c (H +)=c (OH -)C .c 点:c (H +)=c (CH 3COOH)+c (OH -)D .d 点:c (Na +)>c (CH 3COO -)>c (OH -)>c (H +)2.室温下,将0.10mol ·L -1盐酸逐滴滴入20.0mL0.10mol ·L -1氨水中,溶液中pH 和pOH 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pOH =-lgc(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点所示溶液中:()()()432c NH c NH H O c Cl +-+⋅=B.N 点所示溶液中:()()4c NH c Cl +->C.Q 点所示消耗盐酸的体积等于氨水的体积D.M 点和N 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离子积相同3.常温下,用0.10mol ·L -1NaOH 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浓度均为0.10mol ·L -1的CH 3COOH 溶液和HCN 溶液,滴定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①溶液的()c CN -<点②溶液的()3c CH COO - B.点②溶液中:()()()()3c Na c H c CH COO c OH ++--+=+C.点③溶液中:()()()33c Na c CH COO c CH COOH +-=+D.点④溶液中:()()()()3c Na c CH COO c OH c H +--+>>>(二)关于强弱电解质电离及加水稀释题目4.(2015·全国卷Ⅰ,13)浓度均为0.10 mol ·L -1、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lg VV 0的变化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质溶液练习题、判断题: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总电量相等,所以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
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 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5. 电解池通过 lF 电量时,可以使 1mol 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 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9. 对于BaCl 2溶液,以下等式成立: (A) a = Ym ; (B) a = a + a -; (D) m = m + m - ;(E) m ±3 = m + m -2 ;10. 若 a(CaF 2) = 0.5,则 a(Ca 2+) = 0.5, a(F -) = 1。
、单选题:1. 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 (A) 0.1M KCl 水溶液 ; (C) 0.001M KOH 水溶液 ;2. 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 (A) 电导 ; (B) 电导率 ;(C) 摩尔电导率 ;(D) 极限摩尔电导 。
3 .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 K 与摩尔电导A m 变化为: (A) K 增大,A m 增大; (B)K 增大,A m 减少; (C) K 减少,A m 增大;(D) K 减少,A m 减少。
4. 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 ; (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 ;(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 ;(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
5. 分别将 CuS04、H 2SO 4、HCl 、NaCl 从 0.1mol dm -3 降低到 O.OImol dm -3,则 A m 变化 最大的是:(A) CuSO 4 ; (B) H 2SO 4 ; (C) NaCl ; (D) HCl 。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A m 可以由A m 作图外推到C 1/2 = 0得到。
(C) Y = Y Y ; (F) m ± = 4m 3 。
(B) 0.001M HCl 水溶液 ; (D) 0.001M KCl 水溶液 。
6. 影响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 入m 的是:①浓度、②溶剂、③温度、④电极间距、⑤离子 电荷。
(A) ①② ; (B) ②③ ; (C) ③④ ; (D) ②③⑤ 。
& 已知298K , ?CuS0 4、CuCl 2、NaCI 的极限摩尔电导率A *分别为a 、b 、c(单位为 S m 2 mol 1),那么 A (Na 2SO 4)是: (A) c + a - b ; (B) 2a - b + 2c ;(C) 2c - 2a + b ;(D) 2a - b + c 。
9. 已知 298K 时,(NH 4)2SO 4、NaOH 、Na 2SO 4 的A *分别为 3.064 池2、2.451 X10-2、 2.598 10-2 S m 2 ・mol -1,则 NH 4OH 的A *为:(单位 S - m 2 - mol -1) (A) 1.474 10-2; (B) 2.684 XI0-2; (C) 2.949 XI0-2; (D) 5.428 X10-2。
10. 相同温度下,无限稀时 HCl 、 KCl 、 CdCl 2三种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l -离子的淌度相同 ; (B) Cl -离子的迁移数都相同 ;(C) Cl -离子的摩尔电导率都相同;(D) Cl -离子的迁移速率不一定相同。
11.某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 K = 3.810:-6S m -1,已知该温度下,H+、OH -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3.5 X10-2与2.0 X10-2S m 2 mol -1,那么该水的K w 是多少(单位是mol 2 dm -6): (A) 6.9 10-8 ; (B) 3.0 10-14 ; (C) 4.77 10-15 ;(D) 1.4 X 0-15。
12. 不能用测定电解质溶液所得的电导来计算出的物理量是: (A) 离子迁移数 ; (B) 难溶盐溶解度 ; (C) 弱电解质电离度;(D) 电解质溶液浓度 。
13 .用同一电导池测定浓度为 0.01和0.10mol dm -3的同一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前者是后 者的 10 倍,则两种浓度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A) 1 : 1 ;(B) 2 : 1 ;(C) 5 : 1 ; (D) 10 : 1。
14.有一个HCI 浓度为10-3M 和含KCl 浓度为1.0M 的混合溶液,巳知 K +与H +的淌度分别为6.0 X10-8、30.0 X10-8 m 2s -1V -1,那么H +与K +的迁移数关系为: (A) t(H +) > t(K +); (B) t(H +) < t(K +); (C) t(H +) = t(K +); (D) 无法比较。
15 .已知298K 时,X m (CH 3COO -) = 4.09 10>^S m 2 mol -1,若在极稀的醋酸盐溶液中,在 相距0.112m 的两电极上施加 5.60V 电压,那么CH 3COO -离子的迁移速率(m s 1):(A) 4.23 10-8 ; (B) 2.12 D 6; (C) 8.4710-5 ; (D) 2.0410-3。
16. 离子运动速度直接影响离子的迁移数,它们的关系是:(A) 离子运动速度越大,迁移电量越多,迁移数越大 ;(B) 同种离子运动速度是一定的,故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其迁移数相同 (C) 在某种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运动速度越大,迁移数越大 ; (D) 离子迁移数与离子本性无关,只决定于外电场强度。
17. 用界面移动法测量离子迁移数,应选用下列哪一对电解质溶液: (A) HCl 与 CuSO 4 ; (B) HCl 与 CdCl 2 ; (C) CuCl 2 与 CuSO 4 ; (D) H 2SO 4与 CdCb 。
1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A m 都可以由A m 与C 1/2作图外推到C 1/2 = 0得到;7.科尔劳施的电解质当量电导经验公式 (A) 弱电解质溶液 ; (C) 无限稀溶液 ;人=加-Ac 1/2,这规律适用于: (B) 强电解质稀溶液 ; (D) 浓度为1mol •m -3的溶液。
(B) 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C) 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D) 若a (CaF2 ) = 0.5,则a(Ca2+) = 0.5 ,a(F-) = 1 。
19.将AgCl 溶于下列电解质溶液中,在哪个电解质溶液中溶解度最大:(A) 0.1M NaNO 3;(B) 0.1M NaCl ;(C) 0.01M K 2SO4;(D) 0.1MCa(NO 3)2。
20 . 一种2—2型电解质,其浓度为 2 XI0 3mol kg S在298K时,正离子的活度系数为0.6575,该电解质的活度为:(A) 1.73 10-6; (B) 2.99 杓一9;(C) 1.32 XI0-3;(D) 0.190。
2I . 下列电解质溶液中,何者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大:(A) 0.01M NaCl ;(B) 0.01M CaCl2 ;(C) 0.01M LaCl 3 ;(D) 0.02M LaCl 3 。
22 .浓度为1mol kg-1的CuS04浓度的离子强度l i,浓度为1mol kg-1的NaCI浓度的离子强度12,那么I1与I2的关系为:(A) l1 = ?l2 ;(B) l1 = l2 ;(C) l1 = 4l2 ;(D) l1 = 2l2 。
23. 德拜—休克尔理论导出时,未考虑的影响因素是:(A) 强电解质在稀溶液中完全电离;(B) 每一个离子都是溶剂化的;(C) 每一个离子都被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包围;(D) 离子间的静电引力导致溶液与理想行为的偏差。
24 .能证明科尔劳乌施经验式(A m = A - Ac1/2)的理论是:(A) 阿仑尼乌斯(Arrhenius) 的电离理论;(B) 德拜—休克尔(Debye- H?ckeI) 的离子互吸理论;(C) 布耶伦(Bjerrum)的缔合理论;(D)昂萨格(Onsager)的电导理论25.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B) 电解池通过IF 电量时,可以使1moI 物质电解;(C) 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D) 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 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三、多选题:1 . 在电解质溶液中,正、负离子传导电量之比为:(A) 等于1 ;(B) 等于0.5 ;(C) 等于正负离子运动速率之比(D) 等于正负离子迁移数之比;(E) 无法确定。
2.无限稀释的CaCl2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A) A m(CaCl 2 )= :?m(Ca2 ) + Am(CI );(B) A m(?CaCl 2) =X n(?Ca 2+) + 2 風CI-);(C) A m(CaCl 2) = 亦(Ca2+) + 2 亦(C「);(D) A m(CaCl 2) = 2 [冶(Ca2+) + 冶(CI-)];(E) A m(?CaCl 2) =?m(?Ca2+) + Ari(CI )。
3. Kohlrausch离子独立移动定律适用于:(A)多价电解质溶液;(B)无限稀释的弱电解质溶液;(C)无限稀释的强电解质溶液;(D) 0.1mol dm-3的电解质溶液;(E)任意浓度的电解质溶液。
4. 在电导测量实验中,需要用交流电而不用直流电。
其原因是什么:(A) 增大电流;(B) 保持溶液不致升温;(C) 防止在电极附近溶液浓度的变化;(D) 简化测量电阻的线路;(E) 准确测定电流的平衡点。
5.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A n =加(1 - 3 c/2)适用于弱电解质;(B) 左(M v+X v)= 八(M Z+) + v W(X Z-)仅适用于强电解质;(C) t+严=v亦,8 (M Z+)/辰,t-产=v亦,8 (X Z )/ W适用于强、弱电解质;(D) a= A m/A一般适用于弱电解质;(E) K c = C A m/[ A m,8(A m,- A m)]仅适用于弱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