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课程教案

合集下载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案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案
光敏色素生色团的生物合成与原叶绿素酸酯的生物合成相似,是在黑暗条件下、在质体中进行的。生色团在质体中合成后就被动地运送到胞质溶胶,与脱辅基蛋白装配形成光敏色素全蛋白。
(二)光敏色素基因和分子多型性
(三)光敏色素的光化学转换
Pr和Pfr在小于700 nm的各种光波下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有相当多的重叠。在活体中,同时存在这两种类型的光敏色素。总光敏色素(Ptot)Pr+Pfr。在一定波长下,具生理活性的Pfr浓度和Ptot浓度的比例就是光稳定平衡,即Pfr/ Ptot。。
光合作用是光以能量方式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在光形态建成过程中,光只作为一个信号起作用。光信号通过光受体去推动细胞内一系列反应,最终表现为形态结构的变化。形态建成是低能反应。一些光形态建成反应能量是一般光合作用补偿点的能量的1/30-1/10甚为微弱。给黄化幼苗一个微弱的闪光,在几小时之内就可以观察到一系列光形态建成的去黄化反应,如茎伸长减慢、弯钩伸展,合成叶绿素等。
光敏色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色素蛋白质。由两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每个亚基有两个组成部分。它两个组成部分:生色团和脱辅基蛋白。该受体为具有两种转换形式:红光吸收型Pr)和远红光吸收型(Pfr),两者的光学特性不同。Pr的吸收高峰在660 nm,而Pfr的吸收高峰在730 nm。Pr和Pfr在不同光谱作用下可以相互转换。当Pr吸收660 nm红光后,就转变为Pfr,而Pfr吸收730 nm远红光后,会逆转为Pr。Pfr是生理激活型,Pr是生理失活型。
二、光敏色素的分布
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各个器官,但分布不均匀。黄化幼苗的光敏色素含量比绿色幼苗多20100倍。禾本科植物的胚芽鞘尖端、黄化豌豆幼苗的弯钩、各种植物的分生组织和幼嫩部位光敏色素含量较多。在细胞中主要分布于质膜、核膜、粗内质网膜、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上。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生长物质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生长物质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生长物质第一章:植物生长物质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物质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掌握植物生长物质的主要生理功能。

3. 理解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生长物质的定义与分类a. 植物激素b. 植物生长调节剂2. 植物生长物质的主要生理功能a. 促进植物生长b. 调节植物发育c. 调控植物代谢3. 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a. 提高作物产量b. 改善作物品质c. 抗逆栽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物生长物质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

2. 讲解植物生长物质的分类和生理功能。

3. 分析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 讨论植物生长物质的研究前景。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植物生长物质的定义、分类和生理功能。

2. 收集有关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3. 思考植物生长物质研究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植物激素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激素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掌握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

3. 理解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植物激素的定义与分类a. 生长素b. 赤霉素c. 细胞分裂素d. 脱落酸e. 乙烯2. 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a. 调节植物生长b. 促进植物发育c. 调控植物代谢3. 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a. 促进作物生长b. 提高作物产量c. 改善作物品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物激素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植物激素的概念。

2. 讲解植物激素的分类和生理功能。

3. 分析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 讨论植物激素研究的前景。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植物激素的定义、分类和生理功能。

2. 收集有关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

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

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 掌握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 理解植物生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4.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应用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 教学难点: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三、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2. 投影仪或白板3. 教学PPT或幻灯片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有趣现象,如植物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等,引发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介绍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即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接着阐述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吸收与运输、生长发育、逆境生理等。

3. 介绍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讲解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如通过调节植物生长环境、改良栽培技术、选用优良品种等手段,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 阐述植物生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介绍植物生理学与植物学、生态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联系,强调植物生理学在多学科交叉中的地位和作用。

5. 总结与展望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探索植物生理学领域的未知世界。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六、教学延伸与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例如参观植物园或农田,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理现象。

2.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例如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植物生理学教案(2024)

植物生理学教案(2024)

26
06
植物的生殖生理与种子形成
2024/1/29
27
植物的生殖方式及特点
有性生殖
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合 子,再发育成新个体。有性生殖 具有遗传多样性,有利于植物适
应环境变化。
无性生殖
通过营养器官(如根、茎、叶) 的分裂、出芽或孢子等方式繁殖 新个体。无性生殖繁殖速度快,
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研究方法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观察、生理生化分析、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等多 种手段,以揭示植物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2024/1/29
5
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01 作物育种
通过了解植物生理机制,可以指导作物育种工作 ,选育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02 栽培技术
根据植物生理学原理,可以制定合理的栽培技术 措施,如合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提高 作物产量和品质。
25
植物生长调控技术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调控技术
通过外源施加生长物质或其类似物、改变环境条件等手段,调控植物生长发育 过程。
农业生产应用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善植物生长环境适应性,促进作物早熟和增产等。例 如,利用赤霉素促进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提高,利用乙烯利促进棉花叶片脱落 和采收等。
2024/1/29
1. 光照强度
直接影响光反应速率,光 照越强,光合作用速率越 快。
3. 二氧化碳浓度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浓度高低直接影响光合作 用的速率。
2024/1/29
2. 温度
影响酶的活性,适宜的温 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
14
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及生理意义
• 概念:呼吸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 过程。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途径和机制;2. 掌握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方式和过程;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现象。

教学重点:1.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途径;2.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机制。

教学难点:1.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过程;2. 生活现象与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联系。

第一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概述1.1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定义1.2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重要性1.3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研究意义第二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途径2.1 木质部运输途径2.2 韧皮部运输途径2.3 细胞间隙运输途径第三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机制3.1 被动运输机制3.2 主动运输机制3.3 协助扩散运输机制第四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过程4.1 合成与储存过程4.2 加载与卸载过程4.3 运输与分配过程第五章:生活现象与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联系5.1 植物生长与有机物运输5.2 果实成熟与有机物运输5.3 植物抗逆与有机物运输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直观展示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过程;2.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重要性;3. 开展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基本概念的理解;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知识;3. 课程论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

第六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实例分析6.1 实例一:筛管与韧皮部的有机物运输6.2 实例二:木质部中的水分与无机盐运输6.3 实例三:顶端优势与有机物运输第七章:环境因素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影响7.1 温度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影响7.2 光照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影响7.3 水分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影响第八章: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与农业生产8.1 有机物运输与作物产量8.2 有机物运输与作物品质8.3 有机物运输与农业施肥第九章: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科研方法9.1 实验设计:如何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9.2 观察方法:显微镜观察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9.3 测定技术:有机物运输的定量分析第十章: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前沿领域10.1 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分子机制10.2 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基因调控10.3 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生物技术应用教学方法:1. 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实际情况;2. 通过讨论和实验,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影响;3. 联系农业生产,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4. 利用科研方法,培养学生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研究的兴趣;5. 关注前沿领域,引导学生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最新发展。

《植物生理学》备课备课教案

《植物生理学》备课备课教案

《植物生理学》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掌握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3)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4)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切片,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2)利用实验方法,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分析其生理机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兴趣,增强其关爱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

2. 教学难点:(1)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3)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植物生理学》;2. 实验器材:显微镜、植物细胞切片、实验药品等;3. 课件:植物细胞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长发育过程等图片和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内容:(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3)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4)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组讨论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4.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植物细胞切片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教材,整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植物细胞结构、功能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以及对观察结果的描述和分析。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完整版)植物生理学教案

(完整版)植物生理学教案

光信号转导途径光敏色素、来自花色素等光 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
温度信号转导途径
温度感受器介导的信号转 导途径,如春化作用。
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农业应用
作物育种
通过遗传改良,选育具有优良 生长和发育特性的作物品种。
作物栽培
通过合理的农业措施,如施肥 、灌溉、除草等,调控作物的 生长和发育。
设施农业
利用设施条件,调控环境因子 ,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 高产量和品质。
• 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定:呼吸作用参与细胞内pH值、渗透压等环境因素的调节。
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温度
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呼吸作用的进行,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抑制呼吸作用 。
氧气浓度
有氧呼吸需要充足的氧气,低氧或无 氧条件会抑制有氧呼吸,促进无氧呼 吸。
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水分
适宜的水分含量有利于呼吸作用的进行,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抑制呼吸作用。
液泡
06 调节细胞内的水分和离子浓度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pH值稳 定。
03
植物的水分生理
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02
01
03
水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在4°C时密度最大,具有异常的膨胀特性。
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高比热容和高汽化热,对稳定环境温度有重要作用。
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01
水的化学性质
研究对象
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以及整 体植株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生理 活动和代谢过程。
植物生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04
萌芽阶段
古代人们对植物生理现象的观 察和描述。
实验生理学阶段
17-18世纪,通过实验手段研 究植物生理过程。

《植物生理学》备课备课教案

《植物生理学》备课备课教案

《植物生理学》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掌握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应用;(3)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调控机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切片,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2)利用实验方法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观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分析其调控机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应用;(3)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调控机制。

2. 教学难点:(1)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3)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植物细胞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2)实验法:进行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3)观察法:观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4)讨论法:分组讨论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植物细胞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2)实验器材: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3)观察植物生长发育的实物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王国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2. 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1)讲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2)分析植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及对应关系。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蓝藻的光合作用等;(2)讲解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如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等;(3)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

4. 植物生长发育:(1)讲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如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2)分析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如激素调节、基因调控等。

2024版植物生理学课程教案

2024版植物生理学课程教案
通过根毛和皮层细胞扩大吸水面 积,利用渗透作用吸收土壤中的 水分。
02
植物体内的水分运 输
通过木质部导管和韧皮部筛管进 行长距离运输,短距离运输则依 靠细胞间的胞间连丝。
03
植物的蒸腾作用
叶片气孔开放,水分以气态形式 从植物体内散失到大气中,是植 物水分散失的主要途径。
植物的水分平衡与渗透调节
植物的水分平衡
吸收
运输
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进行长距离 运输,以满足不同器官和组织的需求。
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吸收过 程受土壤环境、根系发育和元素形态等因素影 响。
利用
植物将吸收的矿质元素用于合成各种有机物质, 如蛋白质、核酸、酶等,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 动。
合理施肥的原理与技术
施肥原理
通过喷洒乙烯或脱落酸,促进 或延缓果实成熟。
促进种子萌发
用赤霉素处理种子,打破休眠, 提高发芽率。
提高抗逆性
用脱落酸处理植物,提高抗旱、 抗寒能力。
增产增收
合理使用植物激素,可提高作 物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THANKS
感谢观看
二氧化碳与五碳糖(RuBP)结合,形 成六碳中间产物。
糖的生成
六碳中间产物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 最终生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
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 合作用的速率,过弱 或过强的光照都会抑 制光合作用。
温度
温度影响光合作用相 关酶的活性,适宜的 温度有利于光合作用 的进行。
植物通过吸水、运输和蒸腾等过 程维持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保 证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
植物的渗透调节机制
植物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通过合成和积累有机溶质(如脯 氨酸、甜菜碱等)和无机离子 (如K+、Cl-等)降低细胞渗透势, 提高吸水能力。

植物生理学教案18

植物生理学教案18

植物生理学教案18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植物的水分生理,包括植物细胞的水分关系、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植物的蒸腾作用等。

2、帮助学生掌握植物的矿质营养,涵盖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植物对氮、磷、钾等主要矿质元素的同化等。

3、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包含光合色素、光合作用的机制、光呼吸等。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植物细胞的水势组成及其变化规律。

根系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途径和机制。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2、难点气孔运动的机制及其对蒸腾作用的调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的协同关系。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讲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过程。

2、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植物生理过程。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植物在不同水分和营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图片,引发学生对植物如何获取和利用水分、矿质元素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等问题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植物的水分生理植物细胞的水分关系讲解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介绍植物细胞的水势组成,包括渗透势、压力势和衬质势等。

通过实例解释细胞水势的变化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影响。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阐述根系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根毛区在吸收水分中的作用。

讲解根系吸收水分的两种方式: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分析其机制和动力来源。

介绍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和动力,重点讲解蒸腾拉力和根压的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解释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影响蒸腾作用的内外因素,如气孔的开闭、环境温度、湿度等。

讲述蒸腾作用的调节机制,以及蒸腾作用与植物水分平衡的关系。

3、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列举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解释确定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方法和标准。

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讲解矿质元素吸收的部位和方式,如离子通道、载体和质子泵等的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四版)教案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教育).docx

《植物生理学》(第四版)教案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教育).docx

基本内容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 of plant )。

Concept: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称为矿质营养(mineral nuWion)。

第一节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Essential mineral elements in plant) 植物体中有什么元素?哪些元素是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它们有什么生理功能?—、植物体内的元素(Elements in plant)把植物烘干,充分燃烧。

燃烧时,有机体屮的碳、氢、氧、氮等元索以二氧化碳、水、分子态氮和氮的氧化物形式散失到空气中,余下-•些不能挥发的残烬称为灰分(ash)o矿质元素(mineral element)以氧化物形式存在于灰分中,所以,也称为灰分元素(ash element)o氮在燃烧过程中散失而不存在于灰分中,所以氮不是灰分元素。

但氮和灰分元素一样,都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而且氮通常是以硝酸盐(NO亍)和钱盐(NHf)的形式被吸收,所以将氮归并于矿质元素一起讨论。

一般来说,植物体小含有5%〜90%的干物质,10%〜95%水分,而干物质中有机化合物超过90%,无机化合物不足10%o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Essential mineral elements for plant) 溶液培养法(solution culture method)亦称水培法(water culture method),是在含冇金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栽培植物的方法。

砂基培养法(砂培法) (sand culturemethod)是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等中,加入含有全部或部分 营养元索的溶液來栽培植物的方法。

研究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索时,可在人工配成 的混合营养液屮除去某种元素,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性状的变化。

如果植 物发育正常,就表示这种元素是植物不需要的;如果植物发育不正常,但当补充 该元素后又恢复正常状态,即可断定该元素是植物必需的。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案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案
脱落(abscission):是指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与植物体分离的过程。
脱落有正常脱落,逆境条件的脱落和植物本身条件影响的原因。生产中要减少脱落。
一、影响因子:光、温、水
二、脱落时细胞及生化变化
(一)细胞变化
(二)生化变化
三、脱落与激素
(一)生长素
幼叶植株合成生长素,抑制脱落。随叶龄增加,生长素合成能力减弱。因此,植物器官脱落与生长素有关。1955年阿狄柯特(Addicott)提出生长素梯度假说:当离层远基(轴)端生长素浓度大于近基端时,器官不脱落;当离层远基端生长素浓度等于或小于近基端时,器官脱落。脱落是由生长素的浓度梯度决定而不是绝对含量。
果实生长与受精后子房生长素含量增多有关。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不受精,子房是不会膨大形成果实的。可是,也有不受精而结实的。这种不经受精作用而形成不含种子的果实的,称为单性结实。单性结实有天然的单性结实和刺激性单性结实之分。
天然的单性结实是指不需要经过受精作用就产生无子果实的现象,如无子的香蕉、蜜柑、葡萄等。刺激性单性结实是指必需给以某种刺激才能产生无子果实。
第十二章植物的衰老和器官脱落
第一节种子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一、主要有机物的变化
1.糖类的变化
淀粉种子可溶性糖类下降,淀粉积累迅速增加。
2.蛋白质的变化
3.脂肪的变化
油料种子在成熟过程中,脂肪含量不断提高,而糖类(葡萄糖、蔗糖、淀粉)总含量不断下降,这说明脂肪是由糖类转化而来的。总之,在种子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化为不溶性糖类,非蛋白氮转变为蛋白质,而脂肪则是由糖类转化而来的。
(五)细胞分裂素延缓叶衰老是细胞分裂素特有的作用。离体叶子会逐渐衰老,叶片变黄。细胞分裂素可以显著延长保绿时间,推迟离体叶片衰老。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案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案
(二)细胞壁
(三)细胞伸长与植物激素
赤霉素、生长素、分裂素促进生长,ABA、ETH、抑制生长。
三、细胞分化的生理、
1.细胞分化是指分生组织的幼嫩细胞发育成为各种形态结构和生理代谢功能的成形细胞的过程。高等植物大都是从受精卵开始,不断分化,形成各种细胞、组织、器官,最后形成植物体。
细胞分化是植物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顺序表达的结果。
•在种子吸水的第二阶段,种子呼吸产生的CO2大大超过O2的消耗;当胚根长出,鲜重又增高时,O2的消耗速率就高于CO2的释放速率。这说明初期的呼吸主要是无氧呼吸,而随后是有氧呼吸。在吸水的第二阶段,种子中各种酶亦在形成着。
•(三)酶的形成
•萌发种子酶的形成有两种来源:(1)从已存在的束缚态酶释放或活化而来;(2)通过核酸诱导下合成的蛋白质,形成新的酶。
•(四)有机物的转变
•种子中贮藏着大量淀粉、脂肪和蛋白质,而且,不同植物种子中,这三种有机物的含量有很大差异。我们常以含量最多的有机物为根据,将种子区分为淀粉种子(淀粉较多)、油料种子(脂肪较多)和豆类种子(蛋白质较多)。这些有机物在种子萌发时,在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简单的有机物,并运送到正在生长的幼胚中去,作为幼胚生长的营养物质。

•第二节细胞的生长
•一、细胞分裂的生理
•植物体的生长以细胞的生长为基础。
•(一)细胞周期
•具有分裂能力细胞的特点。细胞分裂成两个新细胞所需的时间,称为细胞周期或细胞分裂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interphase)和分裂期(mitotic stage,简称M期)。分裂期是指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等时期。分裂间期是分裂期后的静止时期,DNA是在这个时期中一定时间内合成的。于是又可把分裂间期分为三个时期:S,G1,G2。

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

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

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意义。

2. 掌握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

3. 培养对植物生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3.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4. 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趋势5. 植物生理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植物生理学》2. 教学PPT3. 教学视频或图片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有趣现象,引发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新课:(1)介绍植物生理学的定义: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讲解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营养、抗逆性等方面。

(3)介绍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法、观察方法、比较方法等。

(4)讲解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趋势:分子植物生理学、细胞植物生理学、环境植物生理学等。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植物生理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如作物产量提高、抗病育种、环境治理等。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植物生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5.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复习植物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并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目标1. 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理解植物组织的分类和功能。

3. 了解植物器官的构成和特点。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 植物组织的分类与功能3. 植物器官的构成与特点4.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组织的分类与功能、植物器官的构成与特点。

《植物生理学》备课备课教案

《植物生理学》备课备课教案

《植物生理学》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植物生理学概述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2. 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二章:植物细胞的生理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 植物细胞的代谢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的发现和发展2.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制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1. 呼吸作用的定义和意义2. 呼吸作用的过程和类型第五章:植物的水分代谢1. 植物细胞的水分平衡2. 植物的吸水与失水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代谢的过程和机制。

2.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代谢的详细过程和机制。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

2. 实验法: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代谢的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计划第1周:植物生理学概述第2周:植物细胞的生理第3周:植物的光合作用第4周:植物的呼吸作用第5周:植物的水分代谢七、教学资源1. 教材:《植物生理学》2. 实验器材:显微镜、植物材料、实验仪器等3. 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八、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讲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代谢的过程和机制。

植物生理学教案

植物生理学教案

植物生理学教案引言:植物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植物的生理特性和生理过程。

本教案旨在全面介绍植物的生理学知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为进一步学习植物科学奠定基础。

第一部分: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组织与器官结构1.1 植物细胞的特点与组织系统1.2 各种植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2. 植物的生长调控2.1 光合作用与植物生长2.2 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2.3 温度、水分和养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 植物的繁殖方式3.1 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与特点3.2 花的结构与传粉机制3.3 种子的形成与传播第二部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1. 植物的光合作用1.1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1.2 光合产物的利用与分配2. 植物的营养吸收2.1 水分吸收与传输系统2.2 植物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2.3 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 植物的逆境生理学3.1 植物对干旱、寒冷和盐碱等逆境的适应机制3.2 植物的抗病性与抗虫性第三部分:植物的信号传导与生理响应1. 植物的内外信号传导1.1 植物激素作为内部信号的作用与调控1.2 植物对环境刺激的感知与响应2. 植物光信号转导2.1 光周期调控与植物的开花生理2.2 植物对光质的感知与响应3. 植物对逆境的响应与调控3.1 水分胁迫下的植物生理反应3.2 盐碱胁迫下的植物生理反应3.3 氮素限制下的植物生理反应第四部分:植物与环境的互动1. 植物与土壤之间的关系1.1 植物根系结构与功能1.2 植物根际微生物与植物共生关系2. 植物与气候变化的关系2.1 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节2.2 植物的生长对大气中CO2浓度的影响3. 植物与生物圈的联系3.1 植物的生态位与物种多样性维持3.2 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结论: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关于植物生命活动和适应能力的重要学科,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植物的组织结构、生长发育、环境适应、信号传导和与环境互动等方面的知识。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案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案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联系:
1、光合作用所需的ADP(供光合磷酸化产生ATP之用)和辅酶NADP+(供产生NADPH+H+之用),与呼吸作用所需的ADP和NADP+是相同的,这两种物质在光合和呼吸中可共用。
2、光合作用的碳循环与呼吸作用的戊糖磷酸途径基本上是正反反应的关系。
3、光合释放的O2可供呼吸利用,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亦能为光合作用所同化。
2、氧
过低:(1)无氧呼吸产生酒精;(2)能量不足,有机物过度消耗;(3)没有丙酮酸氧化过程,缺乏新物质合成的原料。
3、CO2是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当外界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时,脱羧反应减慢,呼吸作用受到抑制。
4、机械损伤机械损伤会显著增加呼吸速率,因此在运输、储藏多汁果实、蔬菜时,尽可能防止机械损伤。
第四章呼吸作用
第一节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
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是高等植物进行呼吸的主要形式。
2.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一般指在无氧条件下,细胞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此过程用于高等植物,称为无氧呼吸,如用于微生物,称发酵。
交替途径放出的电子也不与磷酸化耦联,所以不产生ATP,只能放热,或者只能产生1个ATP,P/O=1。
3.增强抗逆性交替途径是植物对各种逆境的反应.
线粒体外的末端氧化酶
(一).酚氧化酶
(二).抗坏血酸氧化酶
(三).乙醇酸氧化酶体系
乙醇酸氧化酶(glycolate oxidase),是一种黄素蛋白。
第三节呼吸过程中能量的储存和利用

(完整版)植物生理学教案

(完整版)植物生理学教案
重难点
的分析
重点: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气孔蒸腾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作物需水规律和合理灌溉。
难点:气孔开闭的机理。
教学方式
讲授式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预习
检查
提问学生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有何重要作用。
导入
新课
由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引出植物的水分代谢。
第七章植物的光形态建成与运动------------------------------------21-22
第八章植物的生长生理------------------------------------------------23-25
第九章植物的成花生理------------------------------------------------26-28
如何合理灌溉在节水农业中的意义如何?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灌溉。
三、复习和预习
复习: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预习:第二章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
课后
小结

反思
一、课后小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蒸腾作用、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其中重点介绍的是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气孔蒸腾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作物需水规律和合理灌溉。
5.潘瑞炽,王小菁,李娘辉.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6版.
6.王忠.植物生理学复习思考题与答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
7.张继澍.植物生理学学习指导与题解[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生长物质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生长物质

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1. 教学目标: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理解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作用,生长素在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4. 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生长素的概念,讲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步骤2:分析生长素的作用,如促进细胞伸长、影响植物向光性等。

步骤3:探讨生长素在植物生长中的应用,如促进插条生根、控制植物形态等。

步骤4: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生长素的作用及效果。

步骤5:小组讨论,思考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

二、植物生长素的合成与运输1. 教学目标:了解生长素的合成过程,理解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2. 教学内容:生长素的合成过程,生长素的运输方式,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4. 教学步骤:步骤1:讲解生长素的合成过程,如色氨酸的转化等。

步骤2:分析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如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等。

步骤3:探讨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如茎、叶、根等器官。

步骤4:实验分析,观察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布。

步骤5:小组讨论,思考生长素合成和运输的调控机制。

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小组讨论。

三、植物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1. 教学目标:了解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理解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2. 教学内容: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4. 教学步骤:步骤1:讲解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如促进细胞伸长、影响植物向光性等。

步骤2:分析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应用,如促进种子萌发、控制植物形态等。

步骤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及效果。

步骤4:小组讨论,思考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理学》
(《Plant Physiology》)
教案
授课教师:徐虹
授课专业:生物科学
授课学期:第5学期
课程类型:学科类方向性课程
所属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第四章光合作用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光合作用机理——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二.教学时数
计划教学 1学时。

二、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1.了解光合作用光合电子传递链的组成。

2.掌握光合作用的非环式和环式电子传递途径及它们与光合磷酸化的偶联机制。

3.理解光合作用水裂解放氧机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综合讲述为主,兼用启发式讨论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要求Windows XP和Windows 2000运行环境,安装Flash解读软件.
六、学生活动设计
1.让学生自己看图说话,加深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理解。

2.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

3.主要安排
七、教学过程
附:本章的简略教案
第四章光合作用一.教学时数
计划教学时数 6学时。

二、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和课时安排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为主、兼用比较分析小结式讲述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要求Windows XP和Windows 2000运行环境,安装Flash解读软件.
六、学生活动设计
1.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和在科研中的运用,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和素养。

2.让学生自己看图说话,加深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理解。

七、教学过程(略)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