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n5医院护士分层次使用及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

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

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根据我院护理人员实际情况,把我院护理人员分为N1—N4 级进行管理。

各层级护理人员具体划分标准、能力要求如下:一、 N0 级护士1、划分标准 : 试用期护士。

2、能力要求:掌握基础护理学专业理论;熟悉本学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熟悉整体护理和护理程序理论;熟悉常见疾病相关的基础护理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以及临床药理学的相关知识;了解与护理学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有一般的判断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 N1 级护士1、划分标准 : 从事临床护理专业 3 年或 3 年以下护士。

2、能力要求:掌握基础护理学专业理论;熟悉本学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熟悉整体护理和护理程序理论;熟悉常见疾病相关的基础护理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以及临床药理学的相关知识;了解与护理学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有较好的判断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 N2 级护士1、划分标准 : 从事临床护理专业 3 年以上、护师职称。

2、能力要求:掌握基础护理学专业理论;熟悉本学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熟悉整体护理和护理程序理论;熟悉本学科常见疾病相关的基础护理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以及临床药理学的相关知识;了解与护理学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了解诊断学相关理论知识、常用诊疗技术原理及临床应用;对病情有较好的观察能力;有较好的判断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 N3 级护士1、划分标准:从事临床护理专业 6 年以上、主管护师职称。

2、能力要求:掌握护理学专业理论;掌握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掌握整体护理和护理程序理论;熟悉常见疾病的护理程序;掌握本学科常见疾病相关的基础护理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以及临床药理学的相关知识;熟悉与护理学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熟悉诊断学相关理论知识、常用诊疗技术原理及临床应用;对病情有较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熟悉本学科专业在国内外及本地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护理实践。

医院护士层级管理制度

医院护士层级管理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加强医院护理队伍的科学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得到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结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实现护士分层级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能力;2. 优化护理资源配置,提高护理工作效率;3. 促进护理团队建设,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三、层级划分根据护士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将护士分为以下五个层级:1. 助理护士(N0):具备护士执业资格,实习期未满,或参加工作1年内;2. 初级责任护士(N1):具备护士执业资格,工作1-5年;3. 中级责任护士(N2):具备护师职称,工作3年以上,或具备护士职称,工作5年以上;4. 高级责任护士(N3):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工作5年以上,或聘任专科护士岗位;5. 临床护理专家(N4):具备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

四、岗位职责1. 各层级护士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应患者的护理工作;2. 各层级护士应具备相应的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确保患者安全;3. 各层级护士应积极参与护理团队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五、培训与考核1. 护理部制定各层级护士的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能力;2. 护理部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护理技能、专业知识、服务质量等;3. 考核结果与护士晋升、绩效工资挂钩。

六、晋升与解聘1. 护士晋升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备相应层级的任职资格;(2)工作表现优秀,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3)考核合格;2. 护士解聘应具备以下条件:(1)违反医院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2)工作表现不佳,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3)具备其他解聘条件。

七、监督管理1. 护理部负责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2. 各科室设立护理质控小组,负责护士分层级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3. 定期对护士分层级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制度由医院护理部负责解释。

护理人员分级标准及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分级标准及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分级标准及管理制度一、目的根据医院护理工作特点、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工作要求结合护士业务能力、工作年限与学历水平等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岗位中设定N0、N1、N2、N3、N4五个技术等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护理人员三、内容(一)N0级(带教级):护理专业全日制中专及以上学历;工作一年内,未取得护士执业证或已取得执业资格证不能独立上岗者。

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能配合上级护士完成护理工作。

(二)N1级(成长期):护理专业全日制中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护士资格执业证,工作满一年且能力评估符合独立上岗标准。

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掌握本专业相关理论,能配合上级护士完成病人抢救及护理工作。

(三)N2级(熟练期):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工作满五年的护士或护师。

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掌握本专业相关理论,具有熟练的抢救技能及护患沟通能力,配合医生完成病人抢救,全年无重大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发生。

(四)N3级(精通型)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工作满5年的高年资护师或主管护师。

工作认真负责,熟练掌握本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能独立解决本专业疑难问题,业务素质、临床带教及护患沟通强;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对患者和蔼可亲,热情周到,乐于奉献,年内无违规违纪行为,无重大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

(五)N4级(专家型)护理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工作满5年的高年资主管护师或高级职称护师或专科护士。

工作认真负责,熟练掌握本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能独立解决本专业疑难问题,业务素质、临床带教及护患沟通强;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对患者和蔼可亲,热情周到,乐于奉献,年内无违规违纪行为,无重大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

说明:有在外院(一级公立医院)工作经验者,有执业证的护士前3个月定级为N1级,3个月后科内根据工作能力进行层级评估,可参照以上条件再次定级。

护士分级分层使用及岗位管理制度

护士分级分层使用及岗位管理制度

各级护士分层使用及岗位管理制度为了激发护士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体现各级护理人员职业价值,对临床一线护士按岗位责任、职称、工龄、专业能力、教学科研水平实施护士分层使用及管理,使护理队伍得到可持续发展。

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优选的原则,特制定护士岗位管理制度:1、根据称和工作年限共分5层:N1助理护士(新进、见习护士,工作时间VI 年、N2辅助护士(工作时间1〜3年)、N3初级护士(工作时间3〜6年)、 N4中级护士(工作时间6〜10年)、N5高级护士(工作时间M 10年)、护理专家(取得国内外认证专科护士资格证书或副高职称以上护士)。

2、护理岗位分为: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主班、夜班、轮班护士)。

3、科室应以日常工作岗位责任及专业能力为主要考核依据,对护士进行分层综合能力测评考核,并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科学的原则。

4、护士按照工作年限进行分级使用,制定各级护士工作要求及目标,科室根据各级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科室测评考核结果,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岗位。

5、结合各级护士质量要求及护理质量标准,责任组长岗位由护师以上人员承担,责任护士岗位由工作23年以上人员承担。

护士工作岗位的安排充分考虑护士能力、科宰特点、护士意愿等方面,可采取推选、竞聘等方式。

6、科室根据护士岗位职责定期对各级护士进行各岗位综合能力测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合理分配、调整护士岗位。

7、护士的绩效分配要考虑护士专业能力、技术难度、岗位能力、病人满意度、教学科研能力等,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

8、各级护士考核结果要体现在绩效分配、奖惩、评优等方而。

姑息医学科附表1:各级护士综合能力考核指标(100分)附表2:护理岗位质量考核标准。

护士分层级岗位培训管理制度

护士分层级岗位培训管理制度

护士分层级岗位培训管理制度
一、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估和考核后,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级使用和管理,并遵循能级对应,动态调整的原则。

二、结合本院实际,按照护士岗位责任不同,将护士分为5个层级使用:N0级即助理护士及有执业资格参加工作1年内护士;N1级即工作1-5年护士、工作1-3年护师;N2级即工作3年以上护师、工作5年以上护士;N3级即聘任主管护师且工作5年以上,聘任专科护士岗位;N4级即聘任副主任护师以上。

三、对不同层级的护士进行培训,N0级、N1级护士着重进行基本护理能力的培训;N2级护士着重进行护理重症病人所需能力的培训;N3级、N4级护士着重进行整体性护理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科学研究和专科护理能力、管理能力的培训。

四、护理部每月对护士长进行工作质量考核,科室每月对各层级护士进行护理工作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度等考核,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并作为年终评优、护士晋升及解聘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科室质控小组履行护士分层级使用管理考核职责,督促完成各层级岗位职责。

六、N3级、N4级护士应掌握本护理学科发展动态,积极参与专科学术活动,积极推广和应用专科护理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并撰写论文,参与护理科研。

护士分级管理制度

护士分级管理制度

护士分级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规范护士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制定本《护士分级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医疗机构的护士,包括全职、兼职、临时工作人员。

二、管理标准1. 护士分级制度根据护士的职业背景、工作经验、技能水平和专业资质,将护士分为以下五个级别:•初级护士(N1)•中级护士(N2)•高级护士(N3)•首席护士(N4)•护理专家(N5)2. 护士职责•初级护士(N1):负责基本的护理工作,包括测量生命体征、辅助医生操作、协助患者日常生活等。

•中级护士(N2):在N1的基础上,负责护理计划制定、病情观察、药物管理等工作。

•高级护士(N3):在N2的基础上,负责护理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培训工作,负责常规护理的质量控制。

•首席护士(N4):在N3的基础上,负责护理研究、护理质量评估和护理指导工作,对护理团队的管理和培训负有更大责任。

•护理专家(N5):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卓越的护理技能,能够承担复杂和高风险的护理任务,负责护理规范的制定和制度的评估。

3. 护士晋升与评定•护士的晋升主要依据工作经验、技能水平和专业资质等,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晋升评定。

•护士晋升评定周期为一年一次,根据晋升标准制定评审流程,并进行评审。

4. 护士培训与发展•公司将提供定期培训课程,以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培养护理领导才能。

•护士可以根据个人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项目,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三、考核标准1. 护士绩效考核•护士绩效考核分为定期考核和突发事件考核。

•定期考核周期为一年一次,由部门主管护士根据护士的工作表现、工作态度、职业素养等制定评定标准。

•突发事件考核是针对护士因操作失误、责任追究等情况所进行的突发情况下的绩效考核,由责任相关部门负责评定。

2. 考核结果和奖惩•护士的考核结果将作为绩效评定的依据,影响其晋升和奖惩。

•考核合格的护士将获得相应的奖励,包括薪资调整、晋升机会等。

医院护士级别管理制度

医院护士级别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规范医院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体护理人员,包括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等。

三、护士级别划分根据护士的工作岗位、工作年限、学历水平、技术职称等综合工作能力,我院将护理人员分为以下五个级别:1. NO级护士:具备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工作1年内或取得护士执业证但不能单独值班者。

2. N1级护士:具备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证且护理工作1年以上。

3. N2级护士:具备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证且护理工作3年以上,具备一定的临床护理经验。

4. N3级护士:具备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证且护理工作5年以上,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具有一定的临床护理管理能力。

5. N4级护士:具备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证且护理工作8年以上,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较高的临床护理管理能力,具有护理专业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四、护士级别评定1. 护士级别评定由护理部负责组织实施,每年度进行一次。

2. 护士级别评定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结合护士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3. 护士级别评定结果作为护士薪酬、晋升、培训等方面的依据。

五、护士级别调整1. 护士级别调整应结合护士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变化进行。

2. 护士级别调整由护理部负责组织实施,每年度进行一次。

3. 护士级别调整结果应予以公布,接受全院护理人员监督。

六、附则1. 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实施本制度,旨在提高我院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医院护士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护士分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提高医院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充分发挥护士的专业技能,促进护士队伍的合理配置和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分级原则1. 根据护士的学历、职称、工作经验、专业技术水平、综合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将护士分为五个层级:轮转护士、N0、N1、N2、N3、N4。

2. 各层级护士应具备相应的护理技能、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

三、各级护士职责1. 轮转护士:新入职2年内的护士,负责完成基础护理工作,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参与诊疗工作。

2. N0护士:具备护士执业证书,熟悉病区各班工作程序和职责,完成基础护理工作,协助上级护士完成诊疗工作。

3. N1护士:具备护士执业证书,具备较强的护理技能和知识水平,能够独立完成本专业护理工作,指导N0级护士。

4. N2护士:具备护士执业证书,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处理较复杂的护理问题,担任病区护理组长,指导N1级护士。

5. N3护士:具备高级职称,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高的护理科研和教学能力,担任护理部或科室管理人员,指导N2级护士。

6. N4护士:具备高级职称,具备较高的护理科研和教学能力,担任护理部或科室负责人,负责医院护理工作的全面管理和决策。

四、晋升与考核1. 各级护士晋升需满足相应条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晋升。

2. 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操作、护理质量、职业道德等方面。

3. 护士晋升需参加医院组织的晋升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晋升。

五、管理与培训1. 医院设立护理部,负责全院护士的管理和培训工作。

2. 护理部负责制定各级护士的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培训活动。

3. 护理部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确保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4. 医院鼓励护士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自身素质。

六、附则1.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体护士。

2. 本制度由医院护理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护士层级管理制度

护士层级管理制度

护士层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护理队伍的科学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护理人员,包括在护理岗位上工作的护士、护师、主管护师等。

第三条护士分层管理遵循能级对应、动态调整的原则,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估和考核。

第四条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人员分层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确保分层管理的公平、公正、公开。

第二章护士分层第五条护士分为五个层级:N0级、N1级、N2级、N3级、N4级。

第六条 N0级:助理护士及有执业资格参加工作1年内护士。

第七条 N1级:工作1-5年护士、工作1-3年护师。

第八条 N2级:工作3年以上护师、工作5年以上护士。

第九条 N3级:聘任主管护师且工作5年以上,聘任专科护士岗位。

第十条 N4级:聘任副主任护师以上。

第三章护士岗位职责第十一条各层级护士根据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原则,履行以下职责:(一)N0级护士:负责执行医嘱,协助医生进行诊疗活动,参与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

(二)N1级护士: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实施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三)N2级护士:负责护理组的日常工作,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指导N0级护士的工作,处理患者的紧急情况。

(四)N3级护士:负责专科护理工作,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指导N1级和N2级护士的工作,负责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五)N4级护士:负责护理部的日常工作,制定护理工作计划,指导N2级、N3级护士的工作,负责护理质量管理和改进。

第四章护士培训与考核第十二条护理部根据各层级护士的职责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并进行考核。

第十三条 N0级、N1级护士着重进行基本护理能力的培训。

第十四条 N2级、N3级护士着重进行护理重症病人所需能力的培训。

第十五条 N4级护士着重进行整体性护理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科学研究和专科护理能力、管理能力的培训。

护士分层使用管理

护士分层使用管理

护士分层次使用时根据护士的任职年限、职称及岗位胜任能力等条件分为不同级别和不同层次的标准化管理和目标管理。

护理部及各科临床科室应在保证临床质量安全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指导护理人员专业发展,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以新进护士系统培训及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为基础,结合医院质量管理年、优质护理服务、等级医院评审文件精神要求,制定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和使用制度。

各科室需按照本管理制度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进行科室护理人力资源各层次组合及排班,确保各班次护理人员数量及层次结构与工作量匹配,保证临床护理质量。

(1)任职年限。

(2)专业技术职称。

(3)岗位胜任能力。

护理中专及以上学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 年的注册护士。

护士。

①工作认真负责,具有慎独精神,服从医院及科室工作安排;②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逐步掌握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逐步掌握危重患者抢救及急救知识与技能;③逐步掌握临床工作制度及流程;④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⑤了解本专业新业务、新技术;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应变能力,能与患者及其家属和同事进行有效地沟通。

①协助病房管理,维持病房秩序;②在上级老师指导下按护理程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③以规范的职业素质、良好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服务,所管患者的满意度在95%以上;④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⑤完成科室和护理部制定的年度继续教育学习计划或者轮转计划,理论及操作考核合格;⑥承担责任护士及夜班护理或者加强班(人力加强)工作,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护理大专及以上学历,在我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3年的注册护士。

护士。

①工作认真负责,具有慎独精神,服从医院及科室工作安排;②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逐步掌握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危重患者抢救及急救知识与技能;③掌握临床工作制度及流程,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④逐步掌握专科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新业务新技术;⑤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应变能力,能与患者及其家属和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

护士分层管理规定

护士分层管理规定

护士分层管理若干规定为充分发挥护士工作能力,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留住人才,降低护理成本,提高护理质量,我院根据护士能力、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将护理人员分为五级护士,分层管理规定如下:(一)N0级1、任职条件(1)具有护理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2)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尚不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护士(3)身体健康(4)可独立完成患者的生活护理,或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具备沟通与协作能力2、工作职责(1)在护士长领导和上级护士指导下进行工作(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查对制度,防止不良事件发生(3)按护理程序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按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4)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护理培训,提升业务能力(二)N1级1、任职条件(1)具有护理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2)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资格注册证(3)N0护士三个月以上(4)身体健康(5)具备轻患者护理、健康指导、沟通/协作能力2、工作职责(1)在护士长领导和上级护士指导下进行工作(2)按照护理部要求完成科室轮转计划,并掌握所到科室常见的疾病护理常规,落实各专科的疾病护理计划、护理措施(3)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对所分管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参与完成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4)积极主动参与病房管理(三)N2级1、任职条件(1)具有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2)工作6年以上护士或低年资护师(3)身体健康(4)具备较重患者护理、健康教育、沟通/协作能力、护生带教能力2、工作职责(1)在护士长领导和上级护士指导下进行工作(2)熟练掌握所在科室的疾病的护理常规、制定并落实本专科的疾病护理计划、护理措施(3)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对所分管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完成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4)掌握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配合本科室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指导下级护士工作(5)积极主动参与病房管理、临床带教工作(四)N3级1、任职条件(1)大专及以上护理专业学历(2)工作10年以上护师及主管护师(3)身体健康(4)具备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健康教育、沟通/协作能力,护生/护士带教能力2、工作职责(1)在护士长领导和上级护士指导下进行工作(2)熟练掌握所在科室的疾病护理常规、组织制定本专科的疾病护理计划、护理措施(3)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对所分管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组织并实施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4)熟练掌握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掌握新业务、新技术,指导下级护士工作(5)积极主动协助护士长病房管理即护理质控检查(6)完成临床带教、承担院内教学讲课,参与院内护理会诊及护理科研工作(五)N4级1、任职条件(1)本科或以上学历(2)经N3级护士五年以上/获专科护士证书(3)本专科急危重症护理及教学科研的带头人(4)有省内外本专科进修、学习经历2、工作职责(1)在护理部及护士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2)指导下级护士解决危重患者的疑难护理问题,提出预见性意见(3)指导下级护士工作,组织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与护理面对护理工作提出持续质量改进的合理化建议(4)了解国内外护理资讯,解决本专科护理业务的疑难问题,进行专科护理科研,组织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5)积极主动做好病房管理及护理质控检查(6)协助护士长组织护理查房、指导临床带教、承担护理咨询、院内外教学讲课,完成院内护理会诊及护理科研。

医院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

医院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提高我院护理质量,加强护理队伍的科学管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根据《护士条例》和《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分级原则1. 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估和考核。

2. 遵循能级对应、动态调整的原则。

3. 按照护士岗位责任不同,将护士分为N0、N1、N2、N3、N4五个层级。

三、层级划分1. N0级:助理护士及有执业资格参加工作1年内护士。

2. N1级:工作1-5年护士、工作1-3年护师。

3. N2级:工作3年以上护师、工作5年以上护士。

4. N3级:聘任主管护师且工作5年以上,聘任专科护士岗位。

5. N4级:聘任副主任护师以上。

四、岗位职责1. N0级护士:协助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参与基础护理操作,负责病人生活护理。

2. N1级护士:负责病人基础护理,参与专科护理,协助护士长进行护理管理工作。

3. N2级护士:负责病人专科护理,独立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协助护士长进行护理管理工作。

4. N3级护士:负责病人重症护理,承担专科护理工作,协助护士长进行护理管理工作。

5. N4级护士:负责病人重症护理,承担专科护理工作,参与护理管理工作,指导N3级以下护士。

五、培训与考核1. 制定各层级护士培训计划,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2. 实施护士分层级培训及考核制度,按计划落实培训及考核内容。

3. 对护士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护理操作、专业知识、沟通能力等。

六、晋级与解聘1. 符合晋级条件的护士,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科室民主测评及其他晋级要求,晋级上一层级护士。

2. 对工作表现不佳、考核不合格的护士,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解聘。

七、监督与执行1. 护理部负责监督本制度的实施,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纠正。

2. 各科室护士长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3. 全体护士应遵守本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共同推动我院护理事业的发展。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护士分层使用管理

护士分层使用管理

护士分层使用管理
针对护士岗位能力建立分级进阶体系。

护理岗位依据护士业务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与护士职称体系有机结合,同时参考护士的工作年限与学历水平等因素分为N1~N5五个技术级,具体类别如下:
(1)N1级(熟悉期):3年以下护士或轮转护士(责任护士,护士),在高层级护士指导下完成病情较轻病人的护理,轮转考核合格转为N2。

(1)N2级(成长期):3年以上护士(本科2年内、晋升护师1年内),能负责病情较轻病人的护理。

(2)N3级(熟练期):护师(2年期本科护师满1年),能负责病情较重病人的护理。

(3)N4级(精通型):主管护师,能负责危重病人的护理,承担临床带教组长及各护理专业组成员、专科护理指导、承担系统或科室业务培训等工作。

(4)N5级(专家型):医院聘任的具有高级职称护士或专科护士(指造口师及PICC置管师),能负责疑难、危重病人专科护理,承担护理咨询、专科护理门诊、全院护理会诊以及专科指导、护理研究等工作。

护士长及以上管理人员原则上从N3级以上临床护士中产生,N2级以上临床护士可承担带教任务。

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

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

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Ⅰ目的根据护理人员能力进行分层级管理,满足不同疾病及病情的需要,确保护理质量。

Ⅱ范围全院护理人员Ⅲ制度一、依据护理人员能力、技术水平、年限、职称及学历,对全院护士实施分层级管理,共分为N0、N1、N2、N3、N4五级护士。

二、各层级护士工作概要(一)N0级护士:未取得护士执业证者。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2.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自觉保持病房、办公区域的清洁。

3.在注册护士的指导下完成部分护理和治疗工作。

4.执行各种基础护理服务规范。

(二)N1级护士:取得护士执业证1—3年者。

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

2.熟练掌握科室内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

3.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4.能结合患者情况,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具备评判性思维能力。

5.具备发现患者存在或潜在的问题的能力,并及时解决。

6.参加护理查房,了解病情、治疗方案,参与医疗及护理计划的讨论拟定。

7.主动参与病房管理。

(三)N2级护士:取得护士执业证3—6年,同时具备护师职称和取得本科学历2年以上者。

1.具备预见性护理及护患沟通的能力。

2.评估并记录患者对所实施治疗、护理的效果。

3.根据专科特点不断学习理论知识,能应用循证方法思考问题。

4.负责危重患者的护理、评估、护理计划制定∕修改、实施、护理效果评价和健康教育的落实。

5.监督执行护理的规章制度,对科室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的修订提出建议。

6.主动参加科主任医疗查房和科内的会诊及疑难、死亡病例讨论。

参与或承担科内教学、查房工作。

7.与相关专业团队有效沟通与协调等工作。

8.协助护士长参与科室质量与管理工作。

(四)N3级护士:取得护士执业证6—10年,同时具备护师职称和取得本科以上学历3年以上者。

1.掌握本专科护理的发展动态,引进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的应用,参与本专科技术常规和护理常规的修订。

2.评价护理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指导督促护理目标的达成。

3.观察判断潜在的问题,做好预见性护理。

护士分层使用管理

护士分层使用管理

护士分层使用管理护士分层次使用时根据护士的任职年限、职称及岗位胜任能力等条件分为不同级别和不同层次的标准化管理和目标管理。

一、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指导思想:护理部及各科临床科室应在保证临床质量安全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指导护理人员专业发展,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以新进护士系统培训及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为基础,结合医院质量管理年、优质护理服务、等级医院评审文件精神要求,制定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和使用制度。

各科室需按照本管理制度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进行科室护理人力资源各层次组合及排班,确保各班次护理人员数量及层次结构与工作量匹配,保证临床护理质量。

二、护理人员分层依据和标准:(1)任职年限。

(2)专业技术职称。

(3)岗位胜任能力。

三、各层次要求及岗位职责:(一)N1层次1.任职年限:护理中专及以上学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的注册护士。

2.专业技术职称:护士。

3.岗位胜任能力:①工作认真负责,具有慎独精神,服从医院及科室工作安排;②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逐步掌握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逐步掌握危重患者抢救及急救知识与技能;③逐步掌握临床工作制度及流程;④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⑤了解本专业新业务、新技术;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应变能力,能与患者及其家属和同事进行有效地沟通。

4.工作职责:①协助病房管理,维持病房秩序;②在上级老师指导下按护理程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③以规范的职业素质、良好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服务,所管患者的满意度在95%以上;④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⑤完成科室和护理部制定的年度继续教育学习计划或轮转计划,理论及操作考核合格;⑥承担责任护士及夜班护理或加强班(人力加强)工作,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二)N2层次:1.任职年限:护理大专及以上学历,在我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的注册护士。

2.专业技术职称:护士。

护士分级分层使用及岗位管理制度

护士分级分层使用及岗位管理制度

ICU护士分层管理与培训制度
为了激发护士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体现各级护理人员职业价值,对科室护士按岗位责任、职称、工龄、专业能力、教学科研水平实施护士分层使用及管理,使护理队伍得到可持续发展。

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优选的原则,特制定护士岗位管理与培训制度:
一、根据职称和工作年限共分N1至 N5五个层级,每个层级根据不同的能力标准进行界定(详见XX人民医院护士岗位分层级管理制度)
二、根据各层级护理人员能力标准进行分层次培训和考核(详见ICU护士规范化培训)
三、科室根据护士岗位职责每年对各级护士进行各岗位综合能力测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合理分配、调整护士岗位。

四、护士的绩效分配要考虑护士专业能力、技术难度、岗位能力、病人满意度、教学科研能力等,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

(详见ICU护士岗位绩效管理制度)
五、各级护士考核结果要体现在绩效分配、奖惩、评优等方面。

1。

护士分层管理制度

护士分层管理制度

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目的对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给予不同的工作权限,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以满足不同患者、疾病及病情的需要,确保护理质量。

适用范围全体护理人员。

具体内容一、构建护士分层级管理组织架构。

根据各临床科室在职护士的资质及现状,将护士分为NO、Nl、N2、N3、N4五级,根据护士不同层级制订相对应的护士职责及工作流程,满足不同患者、不同病情的护理需要,确保护理质量。

二、各层级护士分层标准及应具备的能力要求为:(一)N0级:新入职护士、暂未取得执业注册证书、取得执业证书但未及时变更、延续注册的护士;具备能够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完成分管患者各项护理工作。

(二)N1级:已取得执业注册证书,中专学历并临床护理工作<4年、大专学历并临床护理工作<3年、本科学历并临床护理工作<2年;掌握急救技能,具备能够完成二、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工作,并且能够在N2及以上护士指导下参与一级护理及危重患者护理工作的能力。

(三)N2级:取得护师资格或具有本科学历并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年、具有大专学历并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的执业护士;熟练掌握急救及专科技能,具备负责一级护理及危重患者护理工作的能力,并且能够承担教学任务,参与科内护理科研、护理会诊、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工作。

(四)N3级:取得主管护师资格或具有专科护士资质、取得护师资格≥5年;熟练掌握急救及专科技能,能够负责急危重症患者全面护理工作,承担教学任务,参与护理质控,组织参与科内护理科研、护理会诊、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工作。

(五)N4级:取得正/副主任护师资格的护理人员及护士长或取得主管护师资格≥5年。

取得专科护士资质;熟练掌握急救及专科技能,承担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与抢救工作。

同时具备下列能力:①管理能力②教育能力;③科研能力;④指导本专科领域全面业务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对不同层级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

按照护士分层级设置,制订并实施各层级护士年度培训与考核计划。

四、建立分层级培训手册,护士长对各层级护士的理论水平、操作能力、教学能力等进行培训考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弋矶山医院护士分层次使用及管理规定
为了不断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分层次做好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工作。

对不同学历、不同年资、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根据能力按N1-N5序列,参照《安徽省护士定期核实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任职资格、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进行不同的培训模式和实施方案。

并建立全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档案。

一、新护士(N1)
(一)任职资格
1、护理专业大专、本科毕业后已经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考试并注册。

2、经过岗前培训并考核合格,在本院工作2年以内的护士。

3、在指定老师或上级护士指导下能胜任本岗位工作。

(二)岗位职责
1、在上级护士指导下按分级护理要求,协助完成低技术性基础护理工作及非技术性护理工
作。

2、参与病情观察与记录。

3、参与病人及病区护理管理。

4、严格按照医院定制的《轮转护士培训考核手册》及“三基三严”培训考核要求自觉、按
时、主动接受培训,无故缺少3次以上或考核不合格者,参与下一轮再培训。

5、自觉参与医院举办的各项在职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修满继教学分。

(三)工作标准
1、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准确、规范完成各项护理措施。

2、病人满意,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3、完成院内在职学习、培训。

二、低年资护士(N2)
(一)任职资格
1、具备完成本岗位职责的能力。

2、完成轮转护士培训和住院总工作,考核合格。

3、本、专科毕业后取得注册护士资格,具有在本院2年以上工作经验。

4、在上级护士指导下能胜任本岗位工作。

5、掌握护理基础理论,熟悉各种护理操作规程及常用急救技术。

(二)职位职责
1、在护士长、上级护士指导下实施所分管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

2、按照护理工作流程、标准、技术规范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和部分专科护理工作。

3、按照要求完成病情观察及记录。

4、参与急危重症病人抢救配合。

5、熟练使用各种抢救器材和药品。

6、参与病人及病区管理。

7、自觉接受培训,按时完成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考核合格,修满继教学分。

(三)工作标准
1、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准确完成各项护理措施。

2、规范、准确实施基础护理。

3、病人满意,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4、完成院内在职护士培训,考核合格。

5、完成一篇护理专题报告或综述。

三、高年资护士或护师(N3)
(一)任职资格
1、具备完成本岗位职责的能力。

2、本、专科毕业后取得注册护士资格,5年以上本单位工作经验或具有护师职称。

3、完成在重症监控病房的轮转培训,考核合格。

4、掌握护理基础理论、各种护理操作规程及常用急救技术。

(二)岗位职责
1、在护士长、上级护士指导下实施所分管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

2、按照护理工作流程、标准、技术规范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工作。

3、按照要求完成病情观察及记录。

4、参与急危重症病人抢救配合及会诊,查房工作。

5、熟练使用各种抢救器械和药品。

6、参与临床实践教学工作,根据能力科承担临床教学任务。

7、参与病区病人的护理管理。

8、完成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继续教育与院内在职培训,并考核合格,修满继教学分。

(三)工作标准
1、严格履行并完成岗位职责要求。

2、准确实施分管病人各项护理措施,按标准指导并完成分管患者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工
作。

3、病人满意,无不良事件发生。

4、完成院内在职护士培训与临床教学任务。

5、每年完成一篇典型案列或专题报告,任期内完成一篇护理综述或论文。

四、主管护师(N4)
(一)任职资格
1、具备完成本岗位职责的能力。

2、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备主管护师能力、大专以上学历、10年以上工作经验。

3、完成院内规定的相应年资的培训,考核合格。

4、熟练掌握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产用急救技术,能独立准确评估、判断、处理本专业护理
问题;根据病人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岗位职责
1、参加护理部领导的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参与相应专科护理工作小组的工作,并履行相
应的职责。

2、在护士长领导下,负责分管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保证分管病人护理质量。

3、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工作,带领下级护士对分管病人进行评估、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并
评估实施效果。

4、及时记录、检查、修改下级护士的护理记录。

5、协助护士长做好科室持续质量控制。

6、承担临床教学任务和实践教学工作。

7、完成本职称范围内继续教育,完成院内在职培训,参与护理科研。

修满继教学分。

(三)工作标准
1、严格履行并完成岗位职责要求。

2、准确实施分管病人各项护理措施,按标准指导并完成分管患者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工
作。

3、病人满意,无不良事件发生。

4、完成院内在职护士培训与临床教学任务。

5、每年完成一篇典型案列或专题报告,任期内完成一篇护理论文(CN刊)。

五、专家型护士(N5)
(一)任职资格
1、具备完成本岗位职责的能力。

2、副主任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在本专业岗位工作10年以上主管护师,并接受省级以上相关专业专科护士培训,并获
得证书。

4、精通本学科基本理论、专科理论、专业技能,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专科危重病人护
理及救治原则。

5、能循证解决本专科复杂疑难护理问题,指导专业护士有效开展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能力。

(二)岗位职责
1、参加护理部领导的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主管相应专科护理工作小组的工作,并履行相
应的职责。

2、主持、组织、指导本专科领域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

3、组织制定本专科各项护理工作标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等。

4、参加危重症病例讨论,分析病人的护理问题,针对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

5、组织院内会诊,带头实施循症研究护理实践,解决疑难问题。

6、掌握本专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积极组织本专科的学术活动。

修满继教学分。

7、开始专家咨询、护理门诊。

(三)工作标准
1、严格履行并完成岗位职责要求。

2、指导下级护士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有预见性并指导下级护士采取护士措施、保证病人安
全。

3、全面了解国内外本专业护理的新理论、新技术,并能将最新护理技术成果应用于工作实
践。

4、处理科室或院内本专业护理较复杂重大的技术问题,取得有价值的临床或研究成果。

5、每年完成一篇典型案列或专题报告,任期内公开发表较高水平论文2篇。

6、组织、指导科室护理业务工作,培养专业护理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